佛衛電視台 講 題:始終心要 15 主講者:法藏法師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始終心要〉 顯公和尚 方丈和尚 各位比丘、比丘尼 各位沙彌、沙彌尼 各位居士 大家阿彌陀佛 請放掌 我們上一堂課呢上到這個 第一大科-甲一、舉三諦明心要 「三諦」三種 三種諦實不虛的真理 然而說明為三種 是舉一即三非前後也-這個意思 那麼這是-舉三諦明心要分三科 當中乙一、乙二、乙三 乃至乙三是總舉融妙 「融妙」這兩個字也是-天台常用的、常用的詞 融妙 就是圓融-那麼呢深妙 那麼呢 前面舉了三諦 中諦統一切法 「諦」者真實之真理 你觀不觀它都是在那裡 它都是真理 那麼這在哪兒呢? 就一切法上 在一切法上都是這個真理 所謂的中諦者統一切法 真諦者泯一切法 俗諦者立一切法 統一切法 統一切法呢是 什麼叫「統」?就總合 也就是將心、色 心與一切萬法怎麼樣呢?-統一起來 講統一 當然會有語病 會讓你認為是不是有兩個東西-讓你加起來? 不是的 不是的 是心與萬法非一非異 那麼呢你概念中你認知心-是單一的法 那麼這心是心法 萬法 萬法是那可能是色法-也可能是其他的心法 那麼就是心以外的其他法-與心法對立 那這個當然包括色法 所以說西方的哲學 到底是唯心呢?還是唯物呢?-唯物 那……唯物呢 人類這個腦細胞造成思想 腦細胞壞了就不能思想 因為唯物主義所以造成了這個 這個六○年代前後有那個嬉皮 他認為既然是腦細胞造成思想 那我改變腦細胞的想法 那就等於我的人生改變了 所以唯物思想跟唯心思想 祖師講啊-寧可唯心不可唯物 如果是這樣子-玩物喪志了嘛 那如果是這樣 那人之所以為人-只是這些細胞的活動 那既然只是細胞的活動的話 那我就改變細胞的感覺囉 那怎麼改變細胞感覺? 我吸大麻嘛 我吃搖頭丸嘛 那個時候沒有搖頭丸 那個時候就是大麻-主要是大麻 還有吸食嗎啡等等這一類 那他是唯物的嘛 既然是唯物的上帝也不存在 那麼人生就是-眼前看得到的為主 哇!那很恐怖 是這樣 那麼因此大部分的宗教-就講唯心 大部分的宗教講唯心 因為心可以操作 心是可以操作 那麼哪怕是華嚴宗-別教、大乘的別教 藏、通、別、圓那個別教-也是注重唯心 所謂的真如緣起 即便是…… 這個種子緣起就阿賴耶緣起 這種種子的意識的緣起 它也是有唯心的意思-的……氣氛的 那你看像真諦三藏所譯的那個 真諦三藏所譯的這個-《攝大乘論》 它甚至於立第九清淨識 這也都是有唯心的意思 唯獨天臺既能夠立一切法 它偏偏它又超越唯心 當然它也不會唯物 它心、物怎麼樣呢? 心、物合一 講合一-不是說有兩個 就是心、物相互交融不可得 相互對 可以各別對望 可是呢它 為什麼各別對望?-因為它不一嘛 它不是說心就是物、物就是心 這也不對 西方有一種哲學說-心就是物、物就是心 這也不對 那麼呢說心是心、物是物-這也不對 這就是「恆」 那要不就是說-心是物的根本 那就是唯心論 物是一切心的根本-那就是唯心了 呃!唯物了 什麼?今天的一切外科醫學 那麼什麼人類的生命醫學 通通是唯物的-你要知道 他拿那個什麼? 他拿那個什麼? 他拿那個…動物細胞有沒有? 抽取一個來做複製人-有沒有? 有沒有? 那麼複製狗、複製豬、複製羊 這就是唯物的 唯物的 完全是唯物的 那很恐怕耶 很恐怖 當然最擔心的是梵諦岡 梵諦岡它想-哇!人類要代替上帝造人了 這……實在受不了 所以世界各國也忙著要-趕快……立法 說不可以造人 不可以造人就真的不造人嗎? 早就在幹這種事了啦 大家、各個國家都嘛心知肚明 他造人不是為了要搞那個-好萊塢演的那種電影一樣 創造一個超級人 雖然他也很想幹這種事 不過他剛開始一定-拿醫學做包裝 為什麼? 你有心臟病是吧? 心臟不能跳了是吧? 好!那我把你的細胞拿出來 我去長一顆心臟給你用 總是比造一顆電子心臟-來得好用嘛 是不是這樣子啊? 那麼耳朵不行了是吧? 耳朵被咬掉了是不是? 那我去拿你的細胞來-我長一個耳朵出來 他的想法是這樣 很唯物哦-是不是這樣? 哦!很恐怖喔…… 那好了!那這樣的話將來-可以長一顆心 也可以長神經 也可以長腦袋的裡頭的細胞 那……你還算什麼啊? 那你就-你失去了主體性 所以開始有些世界性 世界的倫理學家開始在緊張 哎呀!這怎麼辦?這個世界 所以說你唯物-一定會有這種問題的 唯物一定把人割裂成為-不成人 好!OK 那唯心基本上是比較可以接受 因為基本上心-是非物質的 你也很難去操控它的 雖然還是有很多人-想要去操控它 但究竟是很難 所以說講唯心-可以建立人的主體 所以世界幾乎所有的宗教-都建立唯心 但是天臺不同 天臺一切萬法唯心 一念心中具三千法界-理具事造 可是剛剛好這一念心即是萬法 啊…… 所以離心無萬法、離萬法無心 所以這個時候 萬法不可以離心存在-心也不能離萬法存在 那這一念心 這樣子的概念就是中道實相 就是中道實相 不偏 不偏色法、不偏萬法 不偏心、也不偏萬法 「萬法」是建立妙有 「心」可以是緣起 倒過來說心也是妙有-萬法可以是緣起 所以 那這兩者皆不可得 因為萬法不能單獨存在 換句話說 無論是妙有還是真空-不能單獨存在 它也不能單獨存在 所以一定是三諦-一定是相依而存在的 相依而存在 你不能說單獨一諦存在 所以為什麼荊溪大師-這麼個擔憂 只要講了三諦他一定 舉一即三非前後也-含生本具非造作之所得也 他一定要先提這個事情 你不能單獨舉一諦 舉一諦 你譬如說舉真諦-那落阿羅漢道 不能從空起大用 不能從空起大用很麻煩的 他永遠這個世間的種種…現象-種種緣起性 世間的種種輪迴相 他是無能、無知 也無法去面對的 你懂嗎? 所以你看看你去跟阿羅漢 這裡也有南傳人來啊 那你去跟他講 師父!我有個信徒-我有個同參道友 呃不!不是同參道友-是朋友的朋友 他一生造惡 現在要死了你能不能度他? 他一定沒辦法 如果他躺在那兒已經不能講話 他甚至於沒辦法去幫他作皈依 他認為這樣子沒反應-皈依也沒有用 何況還受五戒 他能做就這個 所以聲聞人他就是這樣子 他叫你觀身受心法的-無常、苦、空、不淨、無我 他只能這樣子觀 那這樣子斷自己的生死煩惱-與宇宙萬法無關 他不討論 我能解脫就好了 我出離了、我斷了我執 那麼我當下離這生死-那就我的目的完成了 至於宇宙萬法怎麼存在?-它怎麼流變? 這些輪迴怎麼發生? 到底是怎麼樣子-能夠度化這些人? 哎呀!阿彌陀佛 你就跟我一樣吧-觀身受心法 那你也一一了生死就好了 所以他當然不會相信阿彌陀佛-念佛往生這件事啊 這是他自己以外的事情-不可能 要了生死那就自己觀什麼呢? 觀苦空無常 現見無常 除此以外沒別的方法 所以他不了心性-你懂嗎? 不了心性 他不知道這一念心性本自具足 這一念心性本不生滅 這一念心性-本無生死、本無輪迴 他不知道這件事 為什麼? 因為這宇宙萬法與他無關 他也不去考慮 他也不去思惟 他也不去試著去了解 如聾若啞 所以法華會上五千離席-原因在此 我講得很快-你只要聽就是了 慢一點那思緒接不上來 你正在靜坐思惟的時候-就是這麼快 嘟……一直下去…… 它不能停的-一直下去 所以講課不能停、-也不能喝個水 就是這個意思 是這樣 所以說講課是一種禪修 聽課也是一種禪修 是這樣 所以說含生本具嘛 它非造作得的 所以這一心三諦 這一念心中具足萬法-對不對? 那萬法隨一法就是三諦 換句話說-一心就是三諦 三諦-「諦」者真實也 所以這一念心就是最真實不過 你依於這一念-非造作所得的這一念真實的心 是三諦圓融的心 三諦圓融非前後-對不對? 非前後 舉一即三的-這三諦圓融這一念心 所以你當下哪還有輪迴可出? 是不是? 那當然也 你說成佛 哪還有佛可成? 本來現成哪裡還有可成? 是不是? 是不是? 本來就現成的-你還去成它嗎? 成是說本來不成-所以現在成 對不對? 本來沒有-我現在有 是不是? 那我本來如如佛-我還成什麼? 是不是這樣子? 所以這因為它非造作可得-含生本具 你怎麼修顯? 頂多只是「修顯」而不是造成 不是造出來 他就在講這個 〈始終心要〉就懂這個就夠了 你從台灣飛到美國來 你要聽懂這個話帶回去-死咬著不放 修念佛法門決定往生 參禪有去路 持咒也知道在持什麼?-是什麼心在持? 什麼觀曼達拉啦、-獻曼達啦、大禮拜啦 起佛慢哪、觀佛身哪-這一些 你如果沒這個一切通通 通通是什麼?心外之法 密教很多的修法-原來就是笨教外道所用的 如果少了這一個-沒有這個架進去 那些就是一些觀想的技巧而已 是不是? 所以說呢 舉一即三非前後也-含生本具非造作之所得也 每次念到這個文就要反觀自性 我承擔了嗎? 我相信了嗎? 接著再想 那既然含生本具-我念佛怎麼念法呢? 那就不是在心外念 也不在本具的心之外去念-心外的佛嘛 是不是這樣子? 念心外的佛是叫做念-因地上的佛 念你當下本具的佛是念-果地上的佛 所以這是果地念佛 關於這件事情我在-兩個禮拜以前才在大陸講完 那你們去聽光碟片 有錄影、有錄音-你上網站去看 嗯!上網站可能沒那麼早-要先上電視 所以說你大概可以 私下跟我們信師父要一下-偷偷流通可以 是這樣 所以說這就是三諦 所以一定要記得三諦-中諦統一切法 統合了、總理了色心二法 心與一切萬法-完全統合了 那麼真諦泯一法 「真」真實不虛的真理 那是對「妄」說真 我上一堂課不是講了嗎? 是不是這樣子? 對妄而說真 有時候又叫做二諦 為什麼?因為有真有妄的對望 對望而說 又叫二諦義 在《菩薩瓔珞經》裡頭呢 有時候也會把它提為什麼呢?-二諦觀 是這樣 那就是這種觀念 等一下會引那個文你就知道 那個叫真諦 為什麼泯一切法? 為什麼它「泯」呢? 因為一切法有種種差別相 那凡夫執取它-對不對? 是不是這樣子? 有種種差別相啊 男的女的、高的矮的、-胖的瘦的啦 紅的花的綠的啦 大的小的啦 是不是這樣子啊? 美國人、中國人、白人、黑人 那麼呢……種種種族歧視啊-這一類 就是起差別相嘛 是不是? 問題是這些差別相-你怎麼泯除它呢? 你怎麼泯除它? 看它的緣起無自性 再怎麼美麗的女人-再怎麼英俊的男人 老了都是那個雞皮鶴髮 是不是這樣子啊? 然後最後就是什麼?化為歸空-無了 是不是? 那……你能擁有他多久呢? 那很短暫 能擁有的是誰呢? 還不是那變幻的心-念念差別的心 你愛來愛去-那不是這一念心 一直在互動……才有愛的感覺 那互動本身就是緣起的 就是緣起的嘛對不對? 你投桃、他報李 那就是喔!有那種美好的感覺 結果你投桃、他不報李 他報一個大氣球給你-空氣球給你 迸!爆炸了-你就喔!受傷害 是不是啊? 所以那愛是很虛假的 是一種對境、是一種感覺 它是緣起性而不真實的 那你們就是為愛走天涯-輪迴無盡 是不是這樣子啊?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嘛 早一點出家對不對? 是不是這樣子? 所以你知道我下面那句話了 出家太慢了-那怎麼辦? 生個小孩、生個孫子來 就是還是那句話啊 是這樣 所以說真諦泯一切法 還再重覆一遍 為什麼我要重覆?-因為它太重要了 它就是心要嘛 所以再講一遍 那俗諦呢 為什麼叫「泯」? 等一下!還沒有講、還沒講完 為什麼叫「泯」? 因為你於一切差別相-都認清了它的什麼呢? 它的緣起性 所以一切差別本身都是緣起的 那就緣起來說-沒有差別對吧? 那沒有差別那就沒有好跟壞-就沒有分彼此 所以一切平等 這個所謂的一切平等-就泯除了差別 所以叫泯一切法 這第一 第二你執取它為實有 現在你了解它的緣起無自性 那你就泯除了它的真實自性 真實的自性 所謂的不壞性 不壞性叫做自性 有一個真正被我愛的東西 有一個真正我擁有的東西 是這樣 那都是緣起的 因緣合和你才擁有的 一輛車子 這輛車子哪樣是你的? 是那四個輪子是你的呢? 還是那個方向盤是你的? 還是引擎是你的? 沒有哪一樣個別是你的 你擁有不了它 那怎麼合起來會是你的呢? 所以說那是個緣起性的你的 是這樣 四個輪子不叫車嘛 一個方向盤也不叫車嘛 一個車門也不叫車嘛 是不是? 那一個引擎在那兒也不叫車嘛 個別不叫車-組合起來是一個假想的車 這就好像一群蜜蜂 你……去那個-把那個蜂巢打了一下 哇!一群蜜蜂跑出來要追你 追你的時候-牠是一群黑黑的在那追你 遠遠的看像個黑球在追你 對不對? 其實不是 是個別的蜜蜂在追你 是不是這樣子啊? 那個別的東西組合起來 所以說這 這一切的法都是這樣緣起性 它本質都是流變不居的 所以沒有一個-真實不變的東西在那 既然它也沒有真實不變 這個也沒有真實不變 那不就本歸於空寂嗎? 那大家都空寂 那不就是一切都一樣嗎? 一切都一樣-不就泯除了差別嗎? 所以叫泯一切法 這樣了解嗎? 唉!這樣了解-這在生活中很好用 你比如說你今天回來 你兒子跟人家打架-打得鼻青眼腫 你當然火冒三丈 誰打你的? 打贏、打輸? 啊!打輸-那很不悅 打贏了-很滿意 你看起分別想 是不是這樣子啊? 然後再來-出去外面 喔!怎麼樣? 老師沒好好教-哭著回來 喔!你就很不悅 你要這樣想嘛 這個還好老師欺負我兒子-不是欺負別人的兒子 我的兒子跟別人的-基本是一樣的 泯除一切法 是不是這樣子啊? 那今天人家欺負我兒-我會覺得特別難過 那是因為有「我」 那我妄想那是我生的 所以說我就覺得-那是我的 所以我就覺得我很難過 其實那…… 他會欺負誰-那一定有過去的因緣 也有現前 搞不好我兒子去對他-說了些什麼他不愉快的話 所以才緣起性-才有所謂的誰欺負誰的事 何況呢當時我生他 我根本不曉得他會長什麼樣? 對不對? 所謂的生-也不過是男女貪愛的結果 父精母血-所以我就生了這個人 與其我愛他-還不如說那是愛我 至於所謂的愛我-那「我」是誰呢? 是我的哪一念心叫「我」呢? 是昨天的那個肉體是我? 還是今天的肉體是我? 你如果說昨天跟今天的肉體-很相近 那麼我們來看一看吧 三年前的那個肉體-跟我今天的肉體 欸!就開始不一樣囉 白髮多了一點、皺紋多了一點 皮膚又皺了一點 體力又差了一點 那麼那這樣子 是三年前那個是「我」咧?-那個肉體是「我」咧? 還是現在這個肉體是「我」? 如果說變遷的那個是我的話 那現在也正在變遷 我要捉哪一個是「我」? 既然是變遷 那變遷是變來變去 今天一、明天二、後天三 哪一個才是「我」? 要講變遷的是「我」 那他被打了-那昨天沒被打 那昨天那個也是他-今天這個也是他嗎? 為什麼今天我看到他-我會心裡很難過? 我會留著昨天那個就是了 因為有變跟沒變是同一個的話 那今天有變的那個的感覺-我也應該保持像昨天一樣才對 不 我每一次看到他變了-我還是很難過 可見變了-就變了另外一個 換句話說三年前的我-跟今天的我 只是一個相續的過程而已 他不是真正同一個我 肉體也變了 皮膚也變、頭髮也變-對吧? 所以你就會發現說 所謂的我、所謂的被我愛的 這通通是你的一種 一種沒有經過仔細分析的一種-假象性的存在 假象性的存在 哦!那你這樣這就-生活中以真諦泯一切法 這個很管用-隨時你都用得上的啊 隨時你都用得上的 這個先把它修成 不過正在修這個-你當然要知道 雖然這樣-不過不壞世間的如幻相 那麼呢這就俗諦建立一切法 有如幻的作用 什麼叫如幻作用? 欸!我的兒、我的丈夫、-我的太太讓我修忍辱 是不是這樣子啊? 他老不聽話 他……老是忘記我的生日 忘記我們的結婚紀念日 或者是他感情老是怪怪的-讓我覺得如何? 或者是我覺得-我根本不愛他 不管哪一種? 通通是我修行的對象 我愛、不愛 通通是修行的對象 我我愉快、不愉快 還是我修忍辱的對象 愉快更要修忍辱你知道嗎? 愉快意味著-不愉快馬上跟在後面 是不是? 所以正在愉快的時候-正在你覺得很歡喜的那一剎 你就要小心 你就要忍於快樂 忍於快樂就是-不要真正的快樂 你要知道 快樂什麼啊?誰在快樂啊?-為什麼快樂啊? 這快樂因馬上就要消失了啊 所以你就忍住-你就會清楚明白 那你說唉喲!照師父這樣講 人生已經夠苦了-連少分的快樂都不能快樂 那還這日子要怎麼過啊? 那是你的想法 你、你就像一條呢-糞坑裡的蟲 對不起!我是在譬喻 糞坑裡的蟲 我現在告訴你清淨的法-你不能接受 你就要-那清淨那我可不要 我寧可在糞坑裡愉快 你要知道 安住於樂-安住不動 會快樂逾-得快樂 你要知道 那就是寂滅樂、不生滅樂 聽懂了嗎? 是這樣 所以苦-你要去忍 那快樂你更要去忍 那你忍過了你會發現一種 如如不動的、寧靜的、幽遠的 揮之不去 也奪之不走的那種冷靜-寧靜的永遠 不怕失去的那種快樂 哎呀!那才是真正的快樂 那就是佛法講的「寂滅樂」 不生、不滅 快樂 一個愉快的感覺是「生」 有了這個「生」你就覺得-繼續快樂下去 那這就是一種生相 生相就有滅相 所以滅相就會苦了 所以有生必有滅-就會苦了 那你遇到這個-快樂的生相現前的時候 你知道它是「快樂」來了 那麼你也不排拒它 可是你也不貪染它 這就是俗諦立一切法 就在這當下你知道它-妙有非有 它是快樂 它非真實 不過這還是真諦 那真諦之後-你內心裡頭了知什麼? 了知這些樂-你也可以隨順著它 人家說給你祝生日快樂啊 那生日快樂 好!你就讓他祝吧 假設你兒、你的先生、-你的太太要祝你生日快樂 你就要讓他祝 這俗諦立一切法嘛-就讓他立 可是你知道-這不真實的 可是你要隨順他 那你不會融入這種……-短暫的快樂當中 你才會真正換取、得到-深刻的寧靜之路 所以你不妨立一切法 你也可以在世間做一切事 這就是我上一堂課講的-衛教致身嘛 你俗諦立一切法 那既然教法在弱-那你就要衛教 既然要衛教-那你就得要投身下去 是不是這樣子啊? 這衛教致身要立一切法了 俗諦立一切法 雖然俗諦立一切法 可是立法非立、是妙有非有 是不是這樣子啊? 所以我投入去做-我做而無做 雖然做而無做 但是總有如幻的什麼?…… 事相上的因緣果報嘛 我去做了我就會耗費精神-是不是? 我講話多了我就會聲音沙啞 我事情、我接眾接多了-我精神就會疲勞 這是肉體的反應嘛 欸!肉體的反應不關乎真諦啊 呃!不關乎三諦嘛 是不是這樣? 真理不變嘛 是不是這樣子啊? 是不是這樣? 可是表面看起來呢 哎呀!……有身心的羸弱 甚至於呢-哎呀!我教學生 有學生的不乖 我要生氣罵人、我要敲頭打人 這看起來是不是無明? 所以第三者來看-無明翳本性 那你呢? 你也讓無明起作用 你生氣當然要現無明啊 是不是這樣子啊? 佛不會這樣子嘛 那你要衛教致身-你就現無明啊 你現無明的當下-你知道俗諦立一切法 我就立出無明-本具的無明立出來 立出來了-喔!罵你一頓 好!乖啦……-好!沒事 也不喘、也不氣-過了就忘 所以立一切法 所以衛教致身-無明翳本性 這是旁邊的人看的 也可以說你現起-這俗諦中的大用 無明也是大用耶 是這樣 那真實的呢?回歸一心 我要自己的-真實的真如理地在哪裡呢? 啊!觀心念佛 那是我的真如理地 那個是我的真如理地 那蓮蕊棲清神 我本來就在玩假的嘛 這我立一切法-本來立一切法而不立 本來玩假的 現在我觀心念佛一念回觀-中道實相 所以觀那一念心 什麼樣?三諦圓融 這就中道什麼?統一切法 中諦統一切法 回到這個三諦圓融-一即一切的這三諦圓融當中 我用清淨心念佛 我知道所謂的無明翳本性 那不過是什麼呢? 不過是體上的塵埃而已-不真實 所以我立刻一轉念-就進入到什麼? 蓮蕊清神之境界 喔!是這樣 那為什麼能這樣呢? 因為舉一即三非前後 我念這句佛號-當下即空、即假、即中 那麼這句佛號從哪裡生? 從含生本具的什麼呢?-這一念清淨心中生 它非造作可得 既然非造作-我也丟它不走 哪怕我不知道-它還在那兒作用 我怕什麼啊? 我念佛哪怕我打瞌睡-我怕什麼啊? 它怎麼樣? 它還是含生本具沒少掉-沒少掉什麼 不過當然就-作用弱是真的啦 作用弱是真的啦 那作用弱我就讓它強起來嘛 可是強起來是一個-技術跟時間的問題 不在於-有沒有、能不能的問題 它一定能 是不是? 因為你含生本具 最後是什麼? 乃至一念亦能往生嘛 是不是? 當然你不要求一念-你多念一些 是說-經上講乃至一念 是這樣 好!這是提的這個 那麼你懂這個道理-你就能圓伏五住 所謂的五品弟子位啦 天臺圓教有八位 六即佛有八種位 第一位呢 我早上講說內凡-其實它 天臺一貫的講法-五品弟子位是外凡 不過呢其實它也會內凡 那等一下我解釋給你聽 那當然教典當中-也有提到這件事 不過一般後人所造的表格啊 包括我曾經有的那個-〈天臺入門〉的那表格 也是就一般的表格立的 它是對照斷位而立 那斷位他來到圓伏五住-不斷見思嘛 這樣講起來當然他是在-所謂的外凡 但是實際的理地呢-他並不是外凡 那怎麼說呢? 等一下再跟你講哦 那好!那到底他是-內凡還外凡? 就看你怎麼對照看 就心遊理內而言 什麼叫內跟外? 心遊理外謂之外 什麼叫做內?心遊理內謂之內 圓伏五住-心已經遊於什麼呢? 三諦圓融之理了 所以他已經是內了 那為什麼叫凡呢? 為什麼叫凡呢? 未證實相謂之為「凡」 但是心已遊於理內-謂之為「內」 這樣了解嗎? 所以說到底五品弟子位-是內凡還外凡? 它事實上是內凡的外位 內凡的外位 為什麼呢? 因為五品弟子位有很長 它有五品-有五品弟子 那麼是哪五品呢? 所謂的-隨喜品、誦持品、說法品 那麼呢兼行六度品 還有正行六度品 是有這五品 這五品次第相生 次第相生 你看先兼行、後正行 是這樣 所以說有五品 那麼後後勝於前前 到了第五呢-正行六度的時候 他已經早就在內凡的臨位了 到了下一位呢 這所謂六根清淨位 他根本是怎麼樣?是圓初住 那……呃不!別初住 信、住、行、向、位 別初住的位了 就是說 就圓教來說相對於別教-假借別教的位次來講 他在初住位上 那麼這種位上的聖者呢 就六即佛來說-是相似即 可是就斷證來講呢 他的見思任運脫落 那麼在這之前的五品弟子位 他雖然見思未斷 可是他可不講見思 他講五住煩惱伏-而且是圓伏 圓伏啊 所以智者大師說 人家說-他是外凡位啊 所以就是有人講說-這外凡位的立名會讓人家誤解 怎麼講? 因為他是圓伏五住 圓伏五住看起來是沒有斷見思-沒有錯 可是你要知道 對於圓伏五住的聖者來講啊 見思煩惱是完全無法-於他身心產生作用的 那麼不講見思-講圓伏五住 就是因為見思是有見惑-然後再思惑 先斷見惑再斷思惑-是阿羅漢的修法是這樣 可是伏五住就不同囉 你一斷就通斷 不會說斷見思再來斷 呃!不會斷見惑再來斷思惑 不會 所以它要講圓伏五住 而不說它是圓伏見思 是這樣 所以他是一斷通斷 他已經見了三諦理 所以這心早就遊於理內 所以從這個角度說-他不應該說他是外凡 他心遊理內 那麼理內、理外呢 內凡、外凡是以-心遊於理內還理外來說的 至於凡與聖-是以斷證來說的 所以他雖然沒斷 他還沒有斷所謂的見思嘛 他只是圓伏五住而已 其實五住就是見思的別名 可是五住的意義不一樣 五住煩惱呢-同時把見思糅在一起的 OK!好 那你理解這樣你就知道了 所以智者大師啊-他圓伏五住位 下一位 那就是慧思大師所證的-六品弟子 呃……六根清淨位 六根清淨位啊 那個……什麼?-三千大千世界如在胸中 見三千大界如菴摩羅果 可是他在六即佛上-是相似即而已 是相似即還不是分證即 還不是分證即 那個才是真正的圓教的內凡 因為他相似即啊-還沒有真斷啊 還沒有真斷 可見你就知道…… 有斷、不斷說為「凡」 那麼呢 或內、或外是依見理-才謂他是內或外 那圓伏五住一定見理了 所以理論上他應該在內凡 可是為什麼在-天臺的有些教典上 會說他是外凡呢? 是因為章安大師比對了 五品弟子位比對了聲聞人-修所謂的五停心觀 他把它比對起來 因為就斷見思來講的話 是啊!五品弟子位-是沒有斷見思啊 是這樣 所以後來很多的天臺教典-會因為他沒斷見思 那章安大師呢-又把五品相對五停心 五停心本來就是在-藏教裡頭的外凡嘛 所以就這樣把它對在一起了 學天臺教法 不能夠……死執藥方-要了解它的內涵 所以內凡、外凡 內或外是以-心遊理內或理外來看的 至於凡、不凡是以-斷證來看的 那麼確實沒有錯-五品弟子位未斷 未斷見思、也未分證這個實相 所以他當然是凡位 可是他已經圓伏五住 見所謂的三諦圓融之理 三諦圓融之理了 所以他應該是內凡 但是呢這個是曰-一往而說 因為對凡夫的菩薩來講 他在隨喜品 初聞三諦理的時候-他見理不深 不能夠說他是遊於理內 所以這個時候他又可能是在-什麼呢? 是在遊於理外的外凡 因此長期以來就有爭論說 到底智者大師在內凡還外凡?-這個問題 那其實要從這裡融通-你就沒有問題了 就沒有問題了 那麼因此有學者給他一個名字-叫做內凡的外位 其實它內在的意思是這樣 那到底……我上一堂課講-內凡、外凡 講外凡那對不對?-對啊!也對啊 就斷證講成內凡也對 那說有表格 我曾經做的那個表格-引的那個表格 上面說他是外凡那對不對?-也對 為什麼? 因為如果就斷來說-那他確實是外凡位 但就心遊理內、理外來說-他是內凡位 這樣了解嗎? 那麼這樣子才比較圓滿的理解 那麼好!那你再問說 那這樣的話-圓教的真正外凡在哪裡? 有!理即跟名字即就是外凡 就是外凡 到了所謂的這個……觀行即 那就介於內凡跟外凡之間 那恰恰好五品弟子位就是這樣 不過一般以斷證來說-直接就說他是外凡了 不過這樣你要知道啊-我們智者大師被編在外凡 那簡直就像-我們這種凡夫一樣了嘛 所以就有人依此來呵斥天臺 是這樣 那我為這個事情啊-我思考了很久 最後我確實也看到文獻 說到了我剛剛說的這樣 說不能夠就這樣立為外凡 應該說這是-介在外凡、內凡的兩者之間 真實落實來說-應該是內凡的外位 內凡的外位 進入真正真實的內凡呢-是在哪裡? 是在這個……六根清淨位 這樣子就能完整的看清楚-所謂的圓教的判位 圓教判位有時候會來對照-硬來對照藏教的判位法 那就會貶抑了什麼呢? 貶抑了這個…聖者修行的位次 所以真正圓教的判位法 不以別教這種-所謂內凡、外凡這樣來看 它最好的看法就用六即佛來看 六即佛來看-是最重要的 理即、名字即-確實是外凡就一切凡夫 理即是一切外面走的-狗啊、豬啊、貓啊、羊啊 就是理即 通通是理即 OK 那麼呢開始聽聞佛法-大乘的佛法了 了知有實相之義 但是呢不深刻、不圓解-不開圓解 這就是名字即 只是知道名相-與自身毫無關係 這就是名字即 這絕對的外凡 那咱們呢 咱們努力的向於什麼呢? 向於觀行即前進-對不對? 譬如說觀行即當中啊 這個第一-就是所謂的五品弟子位 那五品弟子位呢-所謂的隨喜品 諸位!你是不是在隨喜? 今天講……這個〈始終心要〉 那你坐在這裡繼續聽-實在聽不懂 那還是坐在這裡-對不對? 那就隨喜這個法會嘛 是不是這樣? 表示你好樂這個法-這就隨喜了 那麼讀誦品呢-誦持大乘經 尤其是《法華經》-然後拜〈法華三昧懺〉 拜五悔法門 懺悔、勸請、隨喜、-迴向、發願 修五悔法門這就是所謂的-誦持品 五品當中的誦持 那麼你轉身跟人家講一講-今天你所聽到的道理 那就是所說法 是不是? 那你呢這次的法會-你也幫忙整理環境如何啦 你知道這就是在成就佛的世界-莊嚴佛的世界 這就兼行六度 所以我們如果聽聞了-大乘圓教的道理 那麼你大概可以做到前四品 努力做-做到前四品 不過還沒開圓解-還沒有開圓解 還在外凡…… 雖然觀行 行的是觀行-理在外凡 那麼智者大師不同啊 智者大師他大開圓解啊 他是心遊理內 不過仍然在觀行 仍然是在觀行即上面的-五品弟子位上修 他正行六度 是這樣 所以他叫做內凡的外位 他準備進入最當分的內凡-所謂的六根清淨位 但是他已經心遊理內了 是這樣的差別 諸位這樣了解嗎? 諸位這樣了解嗎? 然後你看看啊 章安大師好意的把它比對-這個五品弟子位 五品弟子比對五停心 你要知道什麼是五停心啊? 多瞋眾生慈悲觀 多散眾生數息觀 那麼呢多癡眾生因緣觀 多障眾生念佛觀 多貪眾生因緣觀 對不對? 呃!不淨觀-多貪眾生不淨觀 欸!這全部是凡夫修的 全部都是凡夫修的 你要這樣一比對的話 智者大師就這樣子的-凡夫位子上 那太可怕了吧 這就是我們修的呢-五停心就是我們修的呢 那智者大師程度跟我們一樣 喔!這個比對法-是自來就有問題 長期以來也就有人這樣子呵斥-說天臺宗的教理 說你們智者大師就是個凡夫 是這樣 這樣了解嗎? 這樣了解哦 這個補充一下子早上所說的 好!那麼…… 現在舉一即三非前後也-含生本具非造作之所得也 這樣子全部結束了哦 那麼下一段就-甲二、示三惑明覆障 三惑 首先分-這是分三科 乙一、總示不顯 總體的來顯示不顯的內在義理-不顯 三諦固然是我們的修心法要 可是它不顯是什麼原因啊? 哎呀!悲夫-秘藏不顯蓋三惑之所覆也 哎呀!我講三諦-你們覺得它不曉得在哪兒 這什麼原因? 不是它沒有-因為眾生本具啊 那你卻感覺不出來-這什麼原因啊? 因為三惑來障礙你 懂嗎? 就是這個意思 那三惑是哪三惑呢? 下面就 三惑等一下一起解釋了 那麼呢 乙二、別釋三惑相 什麼是三惑? 舉出它的名-並且說出它的作用出來 故無明翳乎法性 塵沙障乎化導 見思阻乎空寂 那知道哪三惑了吧? 無明惑 塵沙惑 還有呢? 什麼惑?見思惑 見思惑 是這樣 那麼有這三惑 好!那我們來看一看啊 什麼是無明惑?-什麼是塵沙?什麼是見思? 我們要從見思開始看 這就是這三惑的名稱起處 我們也可以適當的時候-跟大家講一下 我們先說這三惑的內容 三惑很重要 務必要去體會理解這三惑的-真實性 好 所謂的見惑 「見」是見解上的謬誤-謂之為見惑 什麼叫思惑? 思惑是另外一類 但是合在一起講是因為-它同是三界內的惑 三界內之內的惑 什麼叫思惑? 「思」是思惟-是事相上的思 遇境思惟謂之為思、思惑 謂之為思惑 那麼我們先講見惑吧 那麼所謂的遇境思惟-是指一種情識的反應 所以叫思惑 情識的思惟-情感上的思惟 不是邏輯理上的思惟 邏輯理上的思惟是見解上的惑-那叫見惑 這很重要哦 這個觀念很重要 你要是塵沙、無明兩惑-你不清楚算了…… 反正你也解決不了-算了 見思惑很重要 見思惑 你隨時都在發生見思惑-那你要去了解它 「見惑」見解上的謬誤 什麼見解上錯?-就概念錯誤 本來往東-你以為要往西 本來不是-你以為是 這是概念上的錯誤 但是概念上的錯誤-會馬上造成立即的傷害 懂不懂? 是不是啊? 是不是這樣子? 對不對? 你以為這是……水-喝下去 哇!五加皮-喝了茫薰薰的 馬上造成傷害 見解上的錯誤 造成你行動上立即的錯誤-以及立即的傷害 所以它有立即的傷害-的這種發生 那麼這就是…… 譬如說這叫做利使 但是也有可能呢-是怎麼樣? 他因為見解上所形成 見解上的錯誤-造成了情緒的不當反應 這會稍微隔一點點時間-對吧? 是不是這樣子啊? 譬如說我看那個是水我想去喝 喝不到我有一點難過 這個等到我去了一聞-啊!這是酒 你馬上就退掉了-你不會去喝它 所以你想要去喝 等到遇到了你又不會去喝 那個情緒上-它不會造成立即的那種傷害 你只是有種渴望感 這就「貪」的那種渴望感 那這種渴望感的產生-是貪瞋癡慢疑 那麼這種是鈍使 好!那麼呢這見解上的錯誤 有哪一些內容?-它怎麼發生的? 我們應該跟大家講一講 這是見思惑 我們就先上到這裡-下一堂課再繼續說 向下文長付予來日 我們回向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自皈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