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講 題:始終心要 5 主講者:法藏法師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始終心要〉 顯公和尚 方丈和尚 各位比丘、比丘尼 各位居士 大家阿彌陀佛 請放掌 我們上一堂課上到了這個第貳-五重玄義 那麼首先我們談到了-五重玄義的重要 那麼呢五重玄義的用意 那現在呢 我們就進行五重玄義的說明 上一堂課也是稍微提一下-關於釋名 是對〈始終心要〉-這個「始」字 在因初始、初發心-名為「始」 那麼是因名為「始」 那麼「終」這個呢 終至佛果謂之為「終」 那也可以說是我們修行-最後究竟成佛的那個位置 我們名為「終」 那麼從始至終 從初發心至成就圓滿一乘的-佛果位這個為終 修行首先要認清楚那個目標 目標是修行究竟的佛果位 那麼究竟佛果位-這可不是一般聲聞人理解的啦 那麼聲聞人把「佛」-那麼就看成是阿羅漢 所以《四阿含》-就是他的唯一聖典 那麼大乘呢? 圓滿一乘 是無二亦無三 是唯一一佛乘 可是眾生不了啊 所以說才隱實施權 那麼越在這個-眾生的根機的不同啊 那麼就各開《阿含經》啦 《方等》經典啦 《般若》經典 即便是般若-也有「共般若」、「不共般若」 那麼「共般若」通於一般的-乃至於藏教所說的緣起性空等 像這樣子的道理-是從大乘開展出小乘 跟現在一些學者 以日本學者為主 當然西方的學者為濫觴-他們開始 那麼呢 漸漸的日本人也是這麼看 到了後來現在漢傳佛教的-出家人也有這樣看的 那麼就是說-哦!這個 大乘經典是由聲聞乘經典-編輯出來的、衍生出來的 像這樣子的觀念啊 都會很殘害對大乘的理解 所以說這裡說-〈始終心要〉那個「終」 如果說我們說以果為終-那當然是啊 修果地 修到果地為終 問題是「果」-哪個是果呢? 聲聞人就是以證阿羅漢為果 所以說啊 剛開始初修行的時候啊 你就要認清楚那個佛法多元啊-有各種的果 藏教人也是果 別教的十地乃至於成佛 那不過是這個……-圓教的初地以內的證境而已 所以說啊 我們學佛要認定目標 你沒有認定目標-你就可能這個人云亦云啊 然後看了那個表面的反應-你就歡喜啊 你就跟著去跑來跑去 或者是你沒有認清楚目標 你經典看得再多 那都是你的分別意識-所認知而已 很多情況是這樣 那哪一部經典-說的佛法不好啊? 都嘛是好的 結果你就會這裡取一些-那裡取一些 就缺乏了一個一貫性、統一性 所以說學習佛法-應該要有判教的觀念 所謂「判」是判別-不是批判啊 是判別 判別說在這裡-佛是對什麼人說? 說的是怎麼樣階位的佛法? 要有這種觀念 不然你佛法會變成都對啊 那三藏十二部-哪一部經上說叫你做壞事? 哪一部經上不叫你修行? 對不對? 那結果你這裡取空、那裡取有 這裡取這個……通教的大乘-這裡取別教的大乘 那麼綜合起來說 難怪你就會把佛法看得混亂 所以我們常看到有些人-一輩子可能他也講經 他乃至於他也-看起來也讀了一些經典 可是呢 你會發現他講解佛法呢-這沒有一個中心思想 那他也好像也勸人念佛 可是一下子拿天臺的觀念勸人 一下子好像又拿-這個賢首宗的觀念勸人 那一下子又他自己的想法 一下子這個祖師那樣說-一下那個祖師這樣說 那你好像說都對啊-沒有錯 可是你就變成很雜散、很紊亂 你思想就不統一、不一致 佛法的學習貴在專精不在多 因為佛陀說法三藏十二部-是依種種人、種種根器 種種的疾病-施與種種的藥 你去中藥店抓藥 那中藥店裡的藥-不是很多種嗎? 那整個牆壁上都是藥櫃嘛-對不對? 那你要不要說哪個藥 每個藥都治病的 那你一去了你就說-醫生!你不用把脈了 把所有上面櫃子的藥-全抓下來就對了 我都吃 有這樣的嗎? 沒有嘛 要應病與藥嘛 對不對? 而且要理路要清晰嘛 醫生!我什麼病? 你那是什麼病 那裡不調、那裡又不調 那所以要先調那裡-再調那裡 你清楚了 好!那你就按照這個藥去吃 不也如是嗎? 對不對? 所以說佛法啊 佛法 佛法是本來如是的 是因為眾生有病-所以那你就應病與藥 但是呢要吃哪一種藥才好? 有兩個條件要考慮 第一、我們得什麼病? 第二、到底什麼叫健康? 你說西醫上面是症狀治療為多 所以讓你肝不痛啦 流鼻水不流啦 頭不暈啦 這個……這樣就叫做病好了 這算是好了嗎? 那難說 這叫症狀性的觀察 真正的好在中醫上來說-必須氣脈皆調 這個血氣很通暢 然後呢五臟六腑 這個金、木、水、火、土 各個各安其位 必須這樣才叫「調」 所以說不同的醫生 看不同的疾病的痊癒的相貌-也不一樣 所以說吃藥-你要吃到什麼樣才叫好? 這有兩種條件 第一個 你是得什麼病? 其次是那種病-在什麼狀態之下叫做好? 同樣道理啊 佛法也是這樣 首先是你要學什麼佛法-那看你有什麼病? 貪心重-你就修不淨觀 瞋心重-你修慈悲觀 散心重-你修念佛觀或者數習觀 你要有……-這是對治義的 這個太虛大師說這個-解救中國佛教有三個救生圈 那麼呢 這個…福利事業、教育事業等 他這樣講 可是今天救佛教的-已經不再是福利事業 福利事業做太多了 福利事業要變輔的 它不是 現在是「修行」是救佛教的-唯一的救生圈 那有修有證 這是救佛教的唯一救生圈 到處都在搞……福利事業 對不對? 所以虛大師講的 教育、文化、慈善-這三大事業是救佛教的救生圈 那是因為-在那種民國初年的時代 佛教與社會脫節了 那麼自身的訓練又不足了 所以說佛教出家人自己呢-沒有辦法融入這個社會 也不了解社會的進展 那麼自身呢-這文字的修養也不足 知見也不夠 那麼在這種情況他當然要教育 那麼佛教擁有很廣大的寺產 可是又不知道怎麼用? 就寧可荒蕪在那兒 又說那是三寶物-那不能隨便動用 寧可荒蕪在那兒 可是國難當頭啊 社會的資源普遍不足 你那個大的廟產就受人覬覦 所以你不做慈善的話呢 你又不…… 出家人大部分又不會講經 那廟有很多又在深山裡 當時交通又不便 那這個時候你不做慈善事業 讓社會人士感覺到-社會這麼困頓了 那你還擁廟自重 那這樣不行 生起他人的那種不悅 政府官員的那種覬覦 所以你要做慈善 那怎麼講說文化? 因為當時的民眾-在戰爭的蹂躪之下 普遍文化也不足 那你要立刻去弘揚佛法的話-人家又 距離他的生活又太遙遠 再來能弘揚的人又不多 所以你得用文化的方式-來做為契入的方便 所以呢 就有所謂的文藝啦-這個繪畫啦 這一些的藝術的東西在出現 在早期的臺灣當然也是這樣 現在的美國-或許在某個意義上也需要這樣 某個意義上也需要這樣 可是那並不是遍一切處的 這當中你說「文化」-看地區不同你可以再做 那「教育」可以說永遠要做的-沒有錯 教育!僧教育-還有在家人的教育 在家人怎麼樣懂得-身為一個三寶弟子應有的態度 所謂「三寶弟子」耶 你不是第「四」寶耶-對不對? 那你……是三寶的弟子-那你就要做三寶弟子的事 那三寶當然包括僧寶為主 尤其是以僧寶為主 那僧人什麼意見-當然你要去聽 這才叫三寶弟子嘛 不然你就變第四寶啦 你還支使出家人幹那個…… 這樣那你不就變第四寶了嗎? 是不是? 你說出家人也是凡夫 沒有錯哦!是凡夫啊 是凡夫 可是他全心投入於-佛法的生活、離欲的生活 他專心一致於這個什麼? 住持佛法、內自修行 那麼你看到他那個相貌-你就想到佛教 人家看到你是在家人相貌-會想到佛教啊? 哪怕你穿羅漢鞋、理個光頭-拿個念珠 人家還是看你不像嘛 你不要以為袈裟披肩容易 對吧? 所以說那就是幢相的莊嚴嘛-他自有功德 對不對啊? 在西方或許人家不太清楚-出家人的價值意義是什麼? 那或許還不太清楚 可是你是華人、你是佛教徒-你自己要清楚 西方人分不清楚-出家人跟世俗人有什麼差別? 頂多看你穿的衣服不一樣 或許是這樣 不過漸漸的人家美國也知道了-你這叫Monk(僧侶) 那麼你是出家身分 人家也漸漸知道了 那麼這種情況 你一個在家人站在那兒-你沒有那個功德 沒那個福德-也沒那個威德 是缺乏這個的 好!那麼你要懂 這當然就是要在家教育也要 那出家教育那更要 出家人身為一個出家人-你該做的是什麼? 你不要做得像世俗人一樣 這當然要 那好啦 所以說虛大師所說的-三大救生圈 我們可以說其中一個救生圈-是遍一切處、通途的 所以這「教育」 僧教育跟在家人教育-這永遠要做 每一代的出家人都要做-它不變 這個救生圈是永遠的 那麼第二個「文化」的救生圈-那看地區、看地方 像臺灣佛法的文化呢 佛教的流通已經非常廣泛 你就不要再輕易再去做什麼…-世俗的畫畫啦 搞什麼美術啦 這就不必了 那就不必了 因為大家都了解佛法 也接受佛法是很深奧-也很有內涵的這個宗教了 那就不必了 可是在美國可能需要 在歐洲很可能需要 用文化方式契入 那這叫做「看地區」 那麼接著呢 慈善 「慈善」那就是要看-也是要看地區 那就不是一定的 像這樣子就是有對治義 同樣道理佛法裡頭也是這樣 到底哪一個法門你需要? 有的是對治義 有的是什麼? 究竟義 對治義的是你有病 你有現前的病-那你需要修這個法門 那是對治的 可是它並不究竟 那也有究竟的 像天臺所說的法、的教理-圓教的教理 那就是究竟義 也就是說你不學佛則已 你不成佛則已 要成佛!你究竟的-你得經歷過這樣子的教學 那不是說我有病我才服-我沒病我不用 不是!它一定要經歷的 圓教的道理、修持 你有病、沒病都一樣 你要成佛 不成佛則已-要成佛你一定得修 這是究竟義 究竟義 那阿含咧? 方等咧? 你可以把它說成是基礎 你也可以把它說成是對治 所以說有人說 那我是不是先學完阿含-我才來學天臺? 無有是處-沒有這回事 沒有這回事 不需要的 因為那是對治的 那你說那如果我要這樣-可不可以? 可以 那有人有這種病 有人需要用《阿含經》來調熟-你對教法、佛法的認知 那可以 那沒有說一定 這就不同了 這就不同了 很多 尤其是現在臺灣佛學院出來的 那這些都是讀那些-白話書出身的多 白話的佛書 還不是佛經 他平常恐怕都不誦經的 那他讀這白話的佛書-受現代那些西方的思潮影響 他把佛法認為呢-它是漸次的 所以他告訴學生都說先學阿含-然後再學什麼中國的大乘 這個還都算是好了啦 這還都算好心的人講的了 但我都說這都不一定 這都不一定 這都不一定 所以我們說學佛-法門有兩大類 一類就是對機、應病與藥的 一類是究竟的真理 你不成佛則已 你要成佛你這個究竟義 你問有什麼各種病、不各種病-通通要經歷、要學習 那麼這裡的〈始終心要〉-那個「終」 那就是指究竟義而說 究竟義而說 它不是指對治義的「終」 那對治義就是說病好了嘛 那麼呢那阿含人……-他有生死的病 生死 他把生死當作冤家 生死的病 所以說他要厭離生死-厭患生死、恐懼生死 也厭惱生死 他不耐於在娑婆世間行菩薩道 不過話說回來 在娑婆行菩薩道-不是說就不能離生死 一樣離生死-搞不好離得更快 你念佛到阿彌陀佛那裡去-你今生就結束了 就不用再來娑婆-那更快 可是聲聞人呢-他不了這個 因為極樂世界對他來講-他沒有因緣理解 所以他的對治義是什麼呢?-就生死可了 所以他修阿含法、修聲聞法 那麼斷見思惑 那麼生死已破 那麼呢不入、不再……-來六道輪迴 他的病就認為好了 可是好了沒有用啊 沒到寶所-就不夠健康懂嗎? 還不夠健康 只是說離病了-但不夠健康 所以他在三百由旬 他不究竟 所以〈始終心要〉-那個「始」跟「終」 其實扣著是什麼? 扣著究竟一乘的佛法 這個「始終」才為「心要」 所以名為「心要」-是究竟一乘的佛法 才名為「心要」 那麼以這個為始-也以這個為終 剛開始你就是要以認知究竟的-一乘佛法做為你下手的地方 那麼修呢-也修到那個時候成就 究竟成佛 所以圓教的圓滿一乘的佛果 這才叫做「成佛」 所以這個始跟終-不能泛泛的說「始」跟「終」 我這種說法就是判教的說法了 不然我只是依文解釋 那開始修叫「始」-修成了叫「終」 什麼叫修成了? 不一樣的 這樣了解嗎? 所以說指歸一乘-名為「心要」 那麼依於一乘作「始」-也依於一乘的佛果作「終」 才名為這裡的「始」與「終」 所以以一佛乘的修持為始 也以一佛乘的圓滿佛果為終-的修心法要 這樣諸位了解了吧? 荊溪湛然大師要告訴我們-是這一件道理 他要告訴我們是這一件道理 好!那麼呢 這就是釋名的部分 那麼解釋作者-那待會兒入文再說了 現在五重玄義當中-就不必說明那個譯者、註者了 好!這是釋名 所以這個「始」-我想多說兩句 始 難就難在「始」-不難在「終」 難就難在「始」-一點都不難在「終」 你知道吧? 坐對了飛機-你就儘管睡 它一定會把你送到的 問題難就難在「坐對飛機」-這件事情 趕飛機最趕了 趕上去了你就可以怎麼樣? 把眼罩戴上去啊 那個椅子拉下來 你管他的-你就去睡你的覺 修行慎「始」 終 當然也一定要慎「終」啦 但是呢重點在「始」 古代 在民國以來啊 大家都知道說學佛法-當然不是聽五教就是聽四教 就聽《五教儀》或《四教儀》 也就是說先學判教的意思 這就是慎始-慎於始 你能夠把佛法怎麼樣? 它的深、淺、權、實 那麼呢分析清楚 那麼你這一輩子你修行 讀哪一部經 研究哪一部論 聽哪個人講經說法 你通通會會歸為-他現在在講哪一部分? 他現在講什麼? 你就不會這個人說好-那個人說棒 你就今天跑東、明天跑西-像沒頭蒼蠅 所以這個「始」是最重要 初始的發心要上上 初始的信心要堅固 初始的教理要明白 這三件事情是核心 初始的發心要上上-就發菩提心 知道「你想成佛」 那「想成佛」接著 成佛的唯一方法-是圓滿大乘的教理 教理 教、理、行、證 依教生理 由理發行 有行才能證 這才叫做因果法則-對唄? 是不是這樣子啊? 那麼那個教 什麼樣是究竟成佛的教? 這就需要判教了 學習判教的教理 所以為什麼說民國以前 只要是學教理-不是五教就是四教 這就是學判教的意思 現在人不學的啊 現在人不學的 你們自己捫心自問 你們初發心、初學是這樣嗎? 要不是老人家開止觀班-你也搞不清楚 你還不是這兒摸摸、那兒摸摸 搞不好你止觀班都上完了 你還是這兒摸摸、那兒摸摸-都說不定 是不是? 這就是很恐怖啦 這就很恐怖 你的心不定 是這樣的 那麼你了解了這個「始」 哦!原來教是這樣 那因此教有深淺 從最淺 淺不是目的 深才是目的 我問你 蓋高樓 蓋高樓是什麼時候蓋完? 就看你預計要蓋幾樓嘛 你要蓋101樓 那個臺北那101樓 那它第一樓絕對不是目的-但是基礎 對不對? 那一樓、二樓、三樓、四樓-到最後 好!101蓋完-那才完成 所以你得認清那個目標 所以你如果認清你要成佛 那麼學四教-藏、通、別、圓 藏、通、別都不是目的-圓才是目的 圓教才是目的 藏、通、別-是讓你要了解「圓」而存在 圓教而存在 等到你了解了圓教-那就是你學佛之始 所以有人竟然還會說 哎呀!天臺宗啊!言必稱圓 什麼學什麼法、修什麼法?-都從圓教修起 哪那麼容易啊? 都沒有基礎 我說這就是-不懂天臺教理的人講的話 哪裡是這樣? 就天臺的立場來說 《法華經》上不講嗎? 無二亦無三-唯一一佛乘 是為眾生的根機差別-而但開三乘 方便說 現在法華會上開權顯實-入於一佛乘 一切佛法無有二乘-唯一一乘 那既然是這樣 我問你有藏教、有通教-有別教嗎? 當然沒有 唯一圓教一乘 那你說那這樣的話智者大師-不也自己說藏、通、別 講藏、通、別-是為了讓你了解圓 要弄清楚 等你入了圓-藏、通、別是什麼呢? 老人家常常講的-這個……到岸不需舟 過了岸邊的人不需要船了嘛 你不需要了啊 不需要不是它等於沒用-或者廢物、或者輕視 不是的!恰恰錯誤 是藏、通、別讓你了解圓 等你了解完了-圓教的究竟一佛乘 回過頭來看藏、通、別-通通是圓 沒有一法是藏 沒有一法是通 沒有一法是別 是這一種心態 所以他不捨一法 他也不壞一法 他也不輕視一法 所以學天臺的人怎麼會輕視…-藏教、通教、別教? 怎麼會看待他宗沒有用? 怎麼會輕視-密宗、禪宗、念佛? 都不會 在他來看通通是圓法 圓人看法-無一法不圓 圓人學法-無一法不圓 就這個意思 所以這個「始」是這樣子的始 是這種始法 是這樣初始 所以你得一開始立基-就立基在這裡 是認知一切法皆圓 你得有這個能耐看清楚 你說唉呦!這麼複雜啊 那這樣-那我還不如去學《四教》 幹嘛學〈始終心要〉 對!你怎麼知道? 沒有錯!講〈始終心要〉-是很冒險的事情 尤其對諸位是非常冒險的事情 這很難講 它文字就直接到位 到在那裡 你不知道怎麼解釋清楚 那要胡亂解釋 我一節課就可以把它唸完了-你懂嗎? 就結束了 你們就送我回寮就可以-不用……再講 〈始終心要〉都在講結論-它不講過程 最難講 我有點後悔-但是也沒辦法 已經跟老和尚講-說要講〈始終心要〉 這不容易 為什麼呢? 因為看你們的反應 眼睛瞪在那兒傻傻的 那就知道-啊!完了 就知道事情不妙 是這樣 所以我得多提醒這樣的觀念 「始」是這樣叫做為始 所以認知一切法皆圓-無二亦無三 而且勇敢的承擔這件事情-再也不懷疑 不要再去聽東念西的這樣 人家搖鈴、打鼓、持咒-你也癢癢……的想一直跑過去 人家那裡參禪-你也癢癢……的想要跑過去 哪一天又說念佛怎麼樣? 念佛當然好啦 念佛還可以暫且不表 我說主要是密宗、禪宗-還有聲聞法 臺灣就是三件事 尤其是密教跟聲聞 哇!就喜歡這樣跑 我說尤其是密教 密教不管你是大手印、大圓滿-圓滿次第哪一個? 只要它是究竟的法-絕對不出圓教 絕對不出圓教 是這樣 只是剩下來只是-善巧方便的不同而已 尤其是現在的那個臺灣啊 也有人大乘佛法是-一字不曉、一字不學 然後就跟著人家唱反調 欸!這個大乘佛法中國的 我們還是要原始原味兒比較好 然後跑去修-修學那個聲聞法 那我們說啊 在《法華經》上講 不是講得很清楚嗎? 乃至不與聲聞人共同住止、-與同夜宿、互相語言 為什麼? 因為聲聞人-他就是汲汲於要了生死 他完全的不體會-也不好樂大乘佛法 也不去深思 也不耐 他就做那種……-汲求自脫的那種心情 那是很迷人的 因為那是從自身的需求-作……基礎的 那麼乃至於觀呼吸-這個數息 這都是通於外道的禪定 很快就能讓你身體有所覺受 那這都是一種 在大乘來講都是一種貪跟迷惘 所以《楞伽經》上說 這個聲聞人的那種……-所謂的出離的美酒會迷惑他 使他不想再更求大乘 所以那也是一種-某種程度的什麼呢? 過失 那你入了寶山呢-你結果你還這樣 這就是因為你初始的-教理的認知不夠清楚 教理的認知不夠清楚-造成了你的信心不夠堅定 那就會晃動 那信心不堅定-你的操作也就恍惚、不紮實 即便你念佛 你……也只是 人家說念佛好嘛-那就念 那樣 那等到……有什麼反應了 身心、生活有什麼不順利啦 你都會這樣想 哎呀!我念佛念那麼久了-一點效果都沒有 你看現在我還是這麼煩惱 你就這種想法就來了 所以說這個初始就錯了 「初」一開始就錯了 所以教理不堅固在大乘上 然後呢信心因此不建立 因此行動也就不堅固 這三個就合為一體-就在晃動 所以中國大乘佛法-就在這樣子的這一類人 大部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這一類人當中身上操作 當然讓人看起來沒有信心 那剩下來就是一些表面的拜懺 他又不了那大乘的法 那拜懺就怎麼樣? 又好像有消災的現實利益 那好像好歹也在那裡拜嘛 看起來像在……做宗教行為嘛 你就願意投入 這一投入的結果呢 就讓人家又看輕 欸!大乘佛法剩下那個…… 因為正在拜懺的人 自己也搞不清楚-那個圓教是什麼道理? 初始的、根本的佛法-大乘佛法是什麼? 也搞不清楚啊 所以都是那些跟著拜…… 然後牌位就貼一堆啦 然後有牌位-你才想要 donation(供養) 那沒牌位-聽經你都不donation(供養) 所以人家就儘管幫忙這個拜懺 好!好啦 這樣子之後-大乘佛法越來越形式化 就被看成是一種形式化 懂嗎? 拜懺我們也拜啊 我們不是每天下午-我們都拜嗎? 〈法華三昧懺〉 我們有道理的嘛 哪怕是〈梁皇懺〉、〈水懺〉-這種非法華系統的懺 它也有道理的嘛 那這個道理必須以大乘圓 一佛乘的什麼? 圓滿的一佛乘的究竟實相-為內涵、為體 這樣子的拜懺-那就人家不能輕視他 可是長期以來都不是這樣 光拜個懺就累得要死 累得人仰馬翻 你能來就很不錯了 趕快寫個牌位 趕快用心觀想 然後能觀想還好咧 根本不是-就這樣咚……拜 甚至於你有來都還好咧 根本就沒有來的-只寫個牌位人就不見了 那好像度化眾生-交給師父去拜懺 就這樣 所以中國佛教搞成這樣 你們紐約市裡頭不都這樣嗎? 都是這樣子的嘛 中國佛教、大陸-不也都這樣嘛 對不對? 那這樣子讓人-當然讓人家看輕大乘 不是大乘本身有問題 更不是中國佛教有問題 是你去荷擔-沒把它荷擔對 這就是始 就是這個「始」字出問題 哎呀!是這樣 那「終」終就別提了 那當然就更沒有位置可去 好……這樣了解了吧? 這是就現實上來提醒諸位 所以你教理得先清楚 所以天臺講先開圓解-後起修行 就是這樣 不過它先開圓解後起修行 那是不是說-你就在還不圓解之前 你就一直讀書-一直讀天臺的書 恰恰又相反 你必須依解起行、以行發解 依那個解啟發那個行 「啟」開啟的啟 依解啟那個行 那麼以行來發那個解 所以你行一分你就 欸!你學一分-你就得行一分 那怎麼行法呢? 怎麼行法呢? 念佛、持咒 持往生、大悲這樣子咒語 楞嚴都可 或者是什麼吉祥咒啦 什麼文殊咒都可以…… 這個持咒 持咒、念佛 還有咧? 拜佛、拜懺、誦大乘經典 所以通途的講這五樣 那如果我們天臺宗呢 那應該是這樣 拜懺、誦《法華經》、念佛-這三樣 以這三樣為核心 以這三樣為核心 那要去閉關靜修了-另當別論了 那另外再說 平常就以這個為修行 這個就在行 那你去理解 你就慢慢的去理解 理解一步是一步 一章是一章 一段是一段 你慢慢去理解 按部就班的理解 但是你的行絕對不少這三樣 誦大乘 誦《法華經》-拜〈法華懺〉、念佛 念佛 你當然要加一點持咒 你如果行有餘力再加 那都三不定啦-(臺語:「不一定」之意) 那沒關係啦!隨你 這是這樣 所以說以解啟那個行 那麼以行來發這個解 我們現在是以行來發解的多 以解啟行慢慢來 因為你解要慢慢的醞釀、熟悉 行是容易的 你拜〈法華懺〉-你就這樣照拜嘛 你不能……起一心三觀-你也照拜嘛 對不對啊? 是不是啊?照拜嘛 那麼念佛 你還不了解即心念佛-以什麼呢? 以法界圓融不思議心體來念佛 你還不懂 不懂沒關係-你總是還是能念對不對? 行容易 行易知難 佛法是這樣子的-行易知難 所以常常是先以行來發這個解 先以行來發這個解 我初學佛的時候-一天我念兩萬佛號 還持大悲咒、持往生咒 我父親生病我持大悲咒 他……現在發燒 我持完了大悲咒給他喝完 五分鐘之內一定……燒一定退 這個我自己都感覺-哇!真厲害 不過這只是拿來退燒用 大悲咒只拿來退燒用-未免也大材小用 但是你就感受得到是這樣 你去持咒一定有那個效果-那可以 常常是行多解少 剛開始不懂嘛 慢慢呢業障消一些了 欸!那個文字你看了-你好像 欸……好像是這回事喔 再看看註解 欸!對耶 祖師講的跟我想的一樣 越來越有信心 越來越有信心-你越看越多…… 然後乃至於下次你就看一句-你就有一句的體會 看兩句有兩句的體會 你慢慢去「解」就會 在生活當中-在閱讀、聽聞當中 越來越多……就上來 所以先行…… 這就是從初始當中-先建立大乘的正解 之後你就要行了 那大乘正解不知道-就要靠善知識來跟你說 你要相信他所說 剛開始你也了解不了那麼多嘛 你相信他所說 這就是始 所以聽對了 聽對了最重要 聽對了大乘-那最重要 生起了信心 生起了信心 那麼這個時候再來行-來堅強、加強 堅強那個信心-加強那個教理的理解 好!那就是「始終」 那就是「始」與「終」 這裡頭接著講「心要」 是用心修持的那個法要所在 那是講一個-修持一個唯一佛乘 直了而修 不透過方便 那麼呢 也沒有階次 直接下去修的 那樣子的核心方法 那就是「心要」 當然這個文上面會提到啦 那這裡講的心要是指那個 不次第、不隔礙-當下圓成、一切圓頓 「圓」一法不缺、圓滿無礙 圓融無礙 一法不缺 圓足、圓滿、圓頓-這就是「圓」 什麼叫「頓」? 當下圓成 不假階次 不前後 不漸修 是頓悟、頓成-這叫「頓」 是以修這個圓頓之法-圓頓的上乘之法 還可以說圓頓上上乘之法 這個為你修心的核心 所以這名為「心要」 那麼在這〈始終心要〉裡頭-談的就是什麼呢? 就是三諦 就是三諦 所以「心要」是什麼? 我要你們參一參啊 有沒有參出來啊? 我都已經把答案講了-還有什麼用? 就是三諦 在〈始終心要〉所說的-就是三諦 那麼……有時候也講成真如 有時候講成佛性 有時候講成什麼呢? 講成這個法界圓融不思議心體 就是這個 那以這一念-以這一念心修三諦 「諦」是諦理啦 是普遍存在的真理 審實、諦時不虛 真理 以這三諦為修心的核心法要 好!那麼就〈始終心要〉 這「釋名」在這裡算是-我比較放心的講到這裡 再來「辨體」 上一堂課也稍微提了一下 「體」是什麼呢? 以介爾一念法界圓融不思議心-為體 以這一念能修的心為體 當然你也可以說-是以三諦為體 也可以 不過這裡用能起的心呢 對諸位來講可能會比較-比較怎麼樣? 比較能夠……體會一點 講「心」諸位還是比較熟悉 講「諦」大家可能比較不熟悉 以介爾一念法界圓融不思議心-為體 介爾一念 我上一堂課已經提過了 「介爾」就是剎那之間 「爾」很短 「介」也是剎那的意思 那麼一念心 現前這一念心 現前這一念心 這一念心它是心體 那麼以這一念心來觀察-這個法界的諸相 當下了知它是三諦圓融 那麼這就是我們的心要了 所以能觀的是這一念心 所觀的也是那一念心 能觀即是所觀 能所是一如 那麼介爾這一念心-它當體是怎麼樣呢? 欸!當體就是恍恍惚惚嘛 對凡夫來講就這樣 就顛倒啊 然後這個妄想啊-如何 可是呢 在真如境界上-它是真妄一如的 我們這一念心性 我們來看哪 所謂的一念三千 我們要來解釋這一念三千 這一念三千-是指我們介爾這一念心 它任運的持著法界的-這個理具事造三千性相的法界 理具事造三千性相-的整個、全法界 那怎麼說呢? 就這樣講好啦 你現在看到山河大地對吧? 看到人對吧? 看到有人坐在這兒對吧? 看到有一切東西-這樣子 宇宙啦、人類的戰爭啦等等 這都是一念心 那麼你說我知道啦 那不就是那個晚上晚課的時候-放蒙山前不是有一句偈子嗎? 那《華嚴經》上的偈子嗎?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 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天臺宗講「具」 有「具」才有「造」 那麼呢 那麼呢 唯識或者華嚴宗講「造」-是講真如緣起 是你有這一念心-然後緣起一切相 這一念真如清淨心-緣起一切世間相 世間相雖有如幻的善與惡 本質上都是真如心的作用 那就像真如當中起什麼呢? 起種種的波瀾 海水起波瀾-起了成為浪 浪也是海水的一部分 這是華嚴宗的說法 所以說先有心 立一個真如 真如不動 現起這個法界萬物 很容易懂吧? 這樣子很容易懂吧? 這樣子觀念容易懂 至少我這樣講你就懂了吧? 但天臺不是這樣講 那你說哎呀!那法師-那你就講天臺嘛 幹嘛講到華嚴去了 我不這樣講-沒辦法講天臺的講法 這華嚴的說法是這樣子-是真如緣起 這一念真如心-你可以說它是清淨的 有一派說法說它清淨 有一派說法是-那就是第八意識啊 那麼那不垢不淨 那麼上面種種的種子-現起種種的相 這叫種子緣起 這就是阿賴耶緣起 這是唯識學 那華嚴宗呢 跟真諦三藏所譯的-《攝大乘論》是真如緣起 是立第九真如心 真如現起種種的境界 但注意喔 無論是阿賴耶緣起也好 還是真如緣起或種子緣起也好 或者叫阿賴耶緣起也好 或者叫真如緣起也好 都是先有一個能生的東西-它緣起種種相 雖然這能生的也不可得 雖然也是這樣 但是它概念上是有一個-「能生」生起種種境界 這樣諸位體會了嗎? 體會到了嗎? 這是華嚴宗或者唯識宗-一向的說法是這樣 這就是印度-所謂的「有宗」的說法 「有」懂嗎? 我們說不執「有」-也不執「空」 有沒有? 天臺說不執「有」-也不執「空」 離「空」、「有」二邊 也但中亦不可得 所以講圓宗 對吧? 是不是? 好!所以說這就是有宗的說法 有宗的說法是這樣 能緣起一切相-緣起這個法界 你們能不能懂? 能懂 這概念上不難 知道這有個真如心 是這樣 那麼……華嚴宗也好-唯識也好 就是轉這個什麼呢?-轉這個 轉識而成智 把那能生的-它起的這種種妄想的惡種子 我們透過種種淨法修持-把它轉變成為清淨的 那麼它生起的相就一切清淨 所以把那能生的 生出那種種的不如法、惡法-我把它轉 能生的把它轉 轉成清淨的大圓鏡智 然後成所作智、妙觀察智 最後一切就圓滿 是轉識成智 是這樣修 天臺呢完全不這樣 那不然天臺怎麼樣? 天臺更超越 我講更超越-可能有人不太……愉快啦 不然我們這樣講 天臺講法就不同 它不是這樣 這裡頭我剛剛這種說法-你明顯的可以看到 有一個真如能緣起種種相 有阿賴耶識能生起種種的相 是不是啊? 那天臺呢一開始就破 它說沒有那個能生起的種種 沒有一個能生起的那個真如 沒有 它不立真如心的 它也不預立-有一個真如緣起種種這個法界 那麼它用什麼? 那麼這個法界怎麼出現的呢? 如果我說緣起-是由真如心來緣起 那是唯心 是以心為主-對不對? 山河大地是物-是不是? 這個物是由心來建立的 對不對? 我們講回華嚴宗的這種-真如緣起的話 心為主-緣起山河大地 所以一切山河大地-不出這一念心 就變這樣講了 所以心能造山河大地 地獄也是心去造的 這最一般能理解的是這樣 天臺有時候也簡單的說成這樣 但本質上不是這樣 那到底是怎麼樣呢? 我們時間已經到了 下一堂課我們繼續說 向下文長付予來日 我們回向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自皈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