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題:中國佛教史 54 主講:法藏法師 我們大家請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中國佛教史〉 各位比丘、比丘尼 各位沙彌、沙彌尼 各位居士 大家阿彌陀佛 請放掌 我們上一堂課上到教材的-第一一四頁 五代的佛教 在這之前呢提到了 唐代的佛教的宗派的成立 那麼也就大概的這樣講一下子 那麼並不是講思想史啦 讓你知道說宗派成立的-主要人物 大概都是在什麼時候 大概都在中唐的時候 包括禪宗、密宗都是在中唐 那麼從中唐之後啊 慢慢地就進入這個 唐朝的國祚也就進入了-比較衰微的狀態 那麼最後呢到了五代 所謂五代 這個標題是五代佛教-其實它還包括十國 這個五代十國啊 很有意思 那麼就是說 唐朝呢唐末之後 那麼那個唐朝就由這個-宣武節度使朱全忠 他以這禪讓的方式呢 那麼從哀帝的手中奪得了-這個唐朝的天下 因此成立了那個後梁 那麼因此就緊接著在-五十多年當中啊 相繼的在這個中央這個地方 就北方、華北這個地方 他的權力只及於華北 那麼就先後建立了後梁 然後後唐 然後後晉 後漢 後周 這個後周呢 三個皇帝 這個第二個皇帝啊-周世宗 三武一宗就是這位老兄 三武一宗 九五五年的時候呢 他做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滅佛的行動 不能這麼講 那個文化大革命-算不算滅佛呢? 它不衝著佛來滅 但是是一個文化浩劫 但就佛教的本質上來說-也是滅佛的行動 那個……暫且不提啦 那麼就是在這個清代以前-最後一次明確的滅佛行動 就是周世宗 梁、唐、晉、漢、周 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 是這樣 那麼這 但是他的權力只及於華北 大概就長江以北 那麼長江以南呢 欸!因為他終究是距離-中央比較遠啊 那他並不接受這個所謂 唐朝滅國之後呢-這些相繼的 權力比較小的這個-中央政府的管轄 因此在這地方上-就各自成立了國 這個國幾乎同時存在著 然後呢各自割據這個地方 比如說南京是一個地區 那麼南京以南呢 你比如說在杭州一帶-又是一個地區 那杭州再往南呢 這個閩江這一帶 這閩這一帶-就是福建這一帶又是一區 乃至到這個廣州啦、雲南啦 這些區域啊 他們各自就形成了國 像這五代是以-中央政府的立場說的 前後有五個朝代 可是在南方卻有十國-相繼的成立 而他們彼此之間相安無事 大概有七十年的 七十多年 最長有七十多年的這個穩定期 那麼在北方呢 大概一個國 不出十年 十年之間呢就換一個…… 平均差不多十年就換一個 總共五十多年當中-換了五個朝代 那歷史上還是以五代稱之 那就是因為它代表了-北方的中央政府 終究它管轄的地區也比較大 管轄的地區也比較大 南方的這十國 各自是以一個地方政府的小國-這方式的存在 那麼總共有吳、南唐、-前蜀、後蜀 蜀就四川 南漢、楚、吳越、閩、南平、-北漢等 重點 關於佛教 它特別的護持佛教的南唐 以南京定都 那麼呢這個吳越 吳越在杭州定都 還有閩 這三個地區呢 尤其是吳越 尤其是吳越 你看復興天台也是從吳越王-在這裡復興的 那麼這就是所謂的南方的十國 那麼同時呢 這個五代的佛教 我們談它之前也一樣-先看看這個周邊的這個環境 這個時代的環境 喔從中唐之後慢慢地 安祿山兵變之後 慢慢地呢 這個中央的貴族勢力 我說過南北朝-六朝以來都以貴族來執政 貴族來輪流對國家的政治呢 政治進行這些操作 但是從中唐之後 中唐之後呢 這貴族的這個社會啊 慢慢地也就崩潰 這貴族有點像現在的什麼? 地方派閥 這樣諸位了解吧? 地方派閥 這地方派閥啊 他掌有實權的 你今天台灣不也如是嗎? 他因為選舉 選舉去透過樁腳、派系-的這個磋商 那一呼百應 大家選你 這跟古代用刀槍-其實是意義是一樣的 只是這時候不殺人就是了 是這樣哦 那麼這有點像這樣 那他們就形成一些 為什麼叫貴族呢? 聽名字叫貴之族 比較尊貴之族 他在政治上面-享有比較高的權利 他也能夠讀書 也能讀書 那也因此想當然爾-也能夠當官 是這樣 那平民老百姓讀書呢 被拔擢上去的 被拔擢上去之後呢 他能不能成為貴族-那還要看情況 因為貴族是一個族群 他還得要透過婚姻關係 廣結這個既有的貴族 他才能夠鯉魚躍龍門啦 然後就成就這事 因此平民老百姓知識分子啊 即便他有能力讀書啊 他如果考不上科舉 不被拔擢到中央-或者拔擢在地方呢做首長 他就沒有機會結交貴族 那他也就永遠不能進入貴族 那他是什麼? 落第秀才啦 舉人啦這類的呢 他空有高中畢業、大學畢業 或者是專科畢業的學歷啊 是知識分子 但是沒有用的 在政治上面是沒有力量 然而安祿山之後-這個事情改觀了 貴族沒落的同時 國家用人開始用在這個-平民老百姓的知識分子身上 是這樣 那尤其呢 尤其是這個會昌法難之後啊 這唐朝的國祚更形得衰弱了 他 會昌法難有宗教的偏見 但同時他也希望壓抑佛教呢-能夠增上國家的財政 但事實上並沒有辦法這樣 因為你的毀破呢讓人民不安 是這樣 那然而這個 因為貴族的政治消失之後啊 那個貴族他有知識 所以他學佛-基本上就比較怎麼樣? 比較有能力吸收 可是現在貴族-勢力一消蝕之後呢 佛法也就不能只在-貴族當中流傳 它必須流傳在廣大的民間 這一方面是好 這也一方面讓禪宗-有了大的機會了 因為禪宗第一-首先不立文字 那麼它就沒有那麼注重義解 第二呢它單刀直入 你乃至都不懂 你只要跟隨著祖師大德的方法 那你就能夠有參入的機會 這個時候呢 學佛參禪就顯得比較容易-而不那麼複雜 那再加上政治勢力已經-慢慢下放到民間來 所以說佛法的弘傳 也就不會只在貴族那裡 也會下放到民間來 這兩 一個是禪宗的適合性 適合民間普羅老百姓 第二個就是因為-佛法的弘傳也必須及於民間 那在這種情況呢 義學受到了會昌法難的傷害 義學也不彰 那貴族力量也消失 那麼因此佛法就普傳於-廣大的民間 那廣大的民間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他的知識水平-普遍比較低 所以說 他就不需要義學了 反正我也讀不懂嘛 讀不懂 那剛好那些東西在會昌法難 那些經書也都被燒光了 經論也被燒光了 那算了 那就不用讀 那這個時候禪宗興、淨土宗興 尤其是禪宗大興啊 欸!你不用預立文字 那剛好大家就能夠容易接受 那也剛好普傳在民間 這是五代的佛教的相貌 所以五代的佛教在整個-中央華北一帶啊 沒有什麼義學內容產生 也沒有什麼重要的著作產生 我是指華北的五代佛教這裡 頂多只有什麼呢 頂多只有 Well 一些音義之學 就是辭書啦 佛教的辭典啦 還有什麼呢? 還有歷史書-有一、兩本當時 現在找不到 是這樣 那麼這個情況 不過呢 相對於這個華北這些 這五十多年哦 這個五代的這個競爭啊 都對中央集權這樣競爭啊 反而偏安在江南的這十國啊 啊!你們去爭你們的 我呢安於這個小區域 大概他所領的區域 大概就是我們現在的差不多-一個……幾個縣這麼大 台灣的幾個縣這麼大 所領的這個區域這樣-這麼大而已 啊他也反正小國寡民 那北方呢正忙著鬥爭 也沒有力量來統一你南方 那南方呢-各別已經分裂成十個國了 先後分裂成十個國 那你安你的、我安我的 彼此相安無事啊 反倒是這個-有較長的這安定的時期 因此佛教反而在南方-因此有了好的發展 尤其 尤其到了五代又來了 在會昌法難過後的一百年左右 又來這麼一次後周的什麼呢? 周世宗的法難 最後一次 那搞得呢 這北方的出家人呢-剛好躲到南方來 因此又把一些主要的經論-帶到南方來 但是會昌法難之後-它就少很多很多了 那麼倒過來的也並不濟於-太濟於事 不過好歹呢 保持著一個穩定的社會狀態 那可以讓佛法弘揚 諸位!從這裡我們就看到 有時候我們為什麼說要 初一、十五要祝什麼呢 要祝這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治道遐昌 要這樣子 因為啊 那治道要不遐昌啊 治安要不好 國家治理要是不好啊 整天國家紛亂、人心晃動 還蠻、很難弘揚佛法的呀 人心又惡、焦灼 那麼或者是戰爭飢荒 那這個是沒辦法弘揚佛法 所以我們說這個民國初年以來 從這個廢除了滿清的政府 然後再來就內部的軍閥鬥爭 再加上最後的抗日戰爭 接著國共鬥爭 最後兩岸分裂 還好分裂了 不然不知道爭到什麼時候? 那這樣才讓兩岸之間 總算中國人止息下來-修身養息 修身養息 那台灣算是偏安這四、五十年 算是歷史當中的一種偏安局面 它佛教總算有個根基啊 你有沒有看到是這樣 是不是? 所以說呢-這個覆巢之下無完卵啊 終究還是要 佛教的弘揚還是要有-穩定的政局才可以的 好!那麼華北的佛教-指的就是五代的佛教 剛剛已經說了 基本上 基本上呢 緊接著會昌法難的遺續下來 到達唐朝滅亡差不多五十年 這五十年當中 這五十 這將近、這差不多將近嘛 不到 可能還不到五十 應該是不到五十年 我看一下 八四、九二 有啦 有差不多有將近一百年的時間 從梁代開始 緊接著呢唐朝的這種 對佛教的控制 以及佛教本身啊 內部裡頭的僧尼的行為-的不彰啊、不當 一直是存在著 它因為這樣 所以使得那個北方的各朝啊 對於佛教的控制以及要求啊 其實有改變不一樣的方針-但基本還是控制 而且還是採取一種所謂的防範 因為當時的出家人真的是-有一些麻煩 你比如說 後梁的時代啊 首先第一個王朝後梁呢 它就呢 將僧尼呢 做了監督、控制之外啊 並且呢 恢復了因戰亂-而被禁止了很久的燃燈事業 雖然是這麼做 但是呢 這個雖然是這麼做 可是一到後唐的時候 後梁是有一段戰爭 那戰爭完畢了 它建立它後梁的王朝之後呢 它恢復了一些燃燈的動作 不過還是對僧尼的簿籍 就是僧尼的籍貫 僧尼的這個資料 做很慎密的控制 那麼到了後唐的時候呢 它又進行了什麼呢? 這個合併了很多 天下很多沒有名額的 沒有名額就是-沒有政府敕額給它 就是所謂的沒有在-政府正式登記的寺廟呢 通通把它合併 整併 是這樣 那以前啊 在唐朝 在唐朝啊 只要是皇帝的誕辰 都會有人來奏請怎麼樣 奏請這個賜給國師還有紫金 紫袈裟這種授勳儀式 有點像現在選好人好事代表 它不是 它選那個高僧大德 每年來那麼一次 乃至於呢 有這個建寺廟、剃度僧尼-這種……所謂的動作 但現在呢後唐呢-通通把它給禁止了 為什麼禁止呢? 因為啊 我們從它的禁令裡頭-可以看出來啊 天成二年不只是二年喔 天成元年、天成二年-天成三年等 都有 每一年都有禁令 它的禁令主要是什麼意思呢? 要求這個僧 這個出家人的那個風紀要整頓 那麼呢行儀要給予整頓 那麼當時所嚴禁的-是嚴禁什麼? 比如說嚴禁私度 私下剃度出家人啊 假借佛教之名而行迷信之實 這個事情是-到底是指的是怎麼樣? 日本學者沒把它舉出來 那麼大體上這裡頭可能就是-行什麼樣子的 甚至於男女混雜 假借法會 那法會三更半夜辦 那白天才散 這根本就不是佛教 可是因為佛教私自剃度 寺廟的興建 沒有名額的寺廟太多 過度的蕪濫之後呢 那個惡人混入出家人當中-太多了 那行這種惡法 今天聽起來還匪夷所思 我們這個時代已經有……-有一點夠阿彌陀佛了 不過這樣比起來-它那個時候這麼慘 你如果看唐律 你就可以看得出來 當時的出家人有些是公然的 反正就做一些不當的-不當的勾當就對了 是這樣-真的是這樣做 真的是這樣子 其實喔 乃至在盛唐的時候呢 這個所謂的什麼無盡藏院啦-這種金錢的運作 也都已經有了 依稀有了這些不當的行為-在社會當中 不過那個時候高僧大德輩出 社會的基本 出家人社會 出家人這集團-基本是優的多於劣 慢慢地 可是慢慢地劣幣就逐良幣 那到了這個……五代時期呢 就已經有這種情況 這個男女混雜 假借法會之名行這婬亂之實 那麼正因為如此啊 所以說這個-後唐雖然沒有什麼動作啊 到了那個後晉 後晉接著後漢-後漢沒提到 後晉呢 就開始再進行什麼動作了 進行再進一步的整肅 所以我不是說嗎 你佛教教團本身你不自己增上 你就等著人家來 人家來修理你、來整肅你 而且呢它一方面-對佛教進行整肅 二方面它對內部呢 再強化儒家的什麼呢 這個……思想教育-以及施政方針的加強 諸位啊 長期以來前面的所謂的-三武一宗的那個「三武」 那個「三武」的那個滅佛啊 表面看起來是-當權者的一個政治意圖 國家財政的困難 還有所謂的-道教人士的一個蠱惑 屬於一種宗教的偏見 表面是這樣 其實內底裡 歸根結底有那個-當政者的所謂的儒家情結 這種文化的這種……鬥爭情結 其實就隱藏在那兒 這點是三武一宗-沒有一個例外 只是到了周武宗-周世宗的時候呢 針對佛教 又再採取了更徹底的-清理的政策 不過他這次的清理 並不是用殺的 他是用要求你還俗的方式 不過我告訴諸位啊 這裡寫得客氣 周世宗這位老兄 他其實也是都是有計劃的 當時已經有很多基督教徒 基督教的傳教士 天主教傳教士呢 來到了中國傳教 來到中國傳教 那麼呢 乃至於還有回教徒 那麼他對於回教徒、基督教徒-天主教徒呢 並不友善 那當時的回紇 也就是所謂的那個回教徒啊 國力衰微 那他征服了那個回教徒的-民族之後 他倒回來就在他國內啊 在當時的華北啊 對那個回教徒的傳教士啊-開始進行什麼? 進行殺戮 他想要殺雞儆猴 他怎麼做呢? 他把那個回教傳教士-或基督教的傳教士等 這些外國的傳教士 不但不准他們傳教-毀他們的寺廟 同時把他剃成光頭 讓他穿出家人的衣服 然後把他殺了 你看做這種動作-你看看 這在佛法上來講-這還是有罪的 因為你殺的是已經現僧相的人 他把他裝成這樣 你要知道 那這個就在殺雞儆猴了 這已經在殺雞儆猴 所以周世宗這位、這個人呢-真的也不是什麼好惹的人 他真的也是心狠手辣 他對這種宗教進行這樣的殺戮 其實不要說對佛教 對其他宗教都不當 那何況這麼做 侮辱人嘛 雖然你這樣做-好像還沒有殺到僧尼 可是顯然就侮辱人 不過當然我還是說明的就是-當時佛教本身也有衰敗 那麼因此在顯德二年 西元九五五年的六月七日呢 就推行了這個他的整肅令 比如說啦 沒有敕額的寺廟呢-一律廢棄、廢毀喔 把它廢不能用 還要毀掉它 然後呢 縣城之內的寺院呢 應毀的把它毀掉 如果說沒有 通通沒有 每一個縣城之內-如果沒有半間寺廟是有敕額的 那麼就把所有要毀的當中的-最大一間呢 各留一間 給僧、給尼用 這算是留一下活口 那麼呢再來不許再創建-新的寺院、蘭若等等 有違者勒令還俗 再來呢 關於節度使啊、刺史等等 這樣子的使節呢 不能夠再奏請新建寺院-設立戒壇等等 嚴格的控制呢 不得私下剃度出家 如果志願出家的呢-應該徵得父母、祖父母的同意 同時呢 哪怕是同居的什麼伯父、兄長-的許可啦 並且呢 給予適當適合他年齡的考試 男的、女的呢各自要考試 這一點社會人士有的人認為說-這樣也很好啊 曾經有出家人也認為說-這樣也很好 這不對的 這不管它好不好 我們不能拿結論來證明手段 不能!我說過-還是那句老話 政治勢力不能介入-人民的精神自由跟精神信仰 你今天出家人有亂 出家人太多然後腐敗 這是出家人出家-佛法裡頭本身的事 本身的事 那是應該由出家人自己-要自己決定 自己要沙汰 自己要控制 如果你做不到這樣 那麼那是佛教本身的問題 你不能由政治勢力來介入 介入人家誰可以出家、-誰不能出家? 不當!不應當這樣 那當然啦 你要說那你看整個佛教-怎麼亂七八糟 你看現在有那些……-什麼在政治上 已經不得、沒什麼得到 失意了跑去胡亂剃頭 然後又跑到那個政治上面來 一天到晚在那邊講政治的話語 這不是壞出家的相貌嗎? 是!沒有錯 那這種人目前還是少數 那我現在已經在講了嘛 那是錯誤的 所有人都要唾棄他 最好是call in去罵他 說他這樣是不對 叫他換掉衣服 我們佛教界自己要自清自律 是這樣子 這就是 這是你佛教自己的事 不應該借由外力來給予進行 那麼其他的啦 比如說啦 他要求怎麼呢 如果父母沒有人奉養的-不准出家 不過這個佛教倒也同意這樣 本來就是這樣 沒有人奉養-你出家父母死了怎麼辦? 還有呢犯罪的人 正在逃亡的人 或者是什麼姦人啦-就婬婦之類的 間諜、逃亡中的盜賊啦這個 反正就社會上的一些犯罪者 或者是奴婢等 這些低階層的人都不准出家 這樣這類 甚至於還用連座法 如果知者不報的話呢 也要同罰同罪 還有鼓勵呢 鼓勵人要還俗 還俗了馬上有工作可以幹 要不當文官-要不當軍人等這一類 諸位這樣了解嗎? 這些呢治罰已經表示了對出家-呃!對那個佛教的一個壓抑 是這樣 那 不過呢 這結果是怎麼樣呢 這次的這個周世宗的-這個滅佛啊 就史學家來看是說 他並不完全具有宗教的偏見 而是迫於一個政治上的-財政上的窘迫 以及他看到出家人本身的一個-不當、行儀上的不當 那麼他繼承了前面的幾個朝代-的一個想法 那麼他呢進行這種……-破佛、毀寺的一個行動 是這樣 不過這也不可避免的就是說 在那種時代 一切講求君權的集權 對於出家人的這種方外人-而又行為不善 你說不惹人家生氣-這是很難的啦 很難 除非他有堅貞的信仰 但是就算不惹帝王的治罰 也惹了很多這個在朝為官-有識之士的什麼呢? 的憂心跟不滿 也終究要這樣 諸位 所以說一個出家人-你還是不能隨便的 你不能只是說政教分離 拿這種保護傘來保護 這個也不是這樣 你自己不修行 擴張這個世俗的事業 然後呢胡亂的介入政治行動 然後呢生活過度的那個 給人看不過去 過度的奢靡等等 那麼寺廟過度的堂皇、壯大 然後呢行事作風過度的老大 慢慢地你還是 地方的有識之士還是-心中會不滿 即便是今天是個民主國家 我們也不當這樣做 所以這還是做為一個出家人 佛教徒啊自己要了解的 你佛教徒你要理性 你要理性 如果你跟隨的師父-已經有這種行為 你要去規勸他 或者遠離他 那麼出家人自己-當然要自己自制 從這個歷史上來看出來是這樣 那麼呢這個周世宗 他毀佛之後的結果是 廢了寺院三萬零三十六座 今天台灣的寺院-不過幾千座以內而已 一個省不過幾千座 那麼十個省就有幾萬座 那就可能有 是這樣 那麼台灣的寺廟-登記有案是這麼多 但是你說大寺廟就不多了 寺院多的就是這個千座左右 那內政部有一個統計 不過事實上私下的一些-精舍啦什麼的那就 那就難以計數 他總共毀了三萬多 那按照今天的比例來說 也差不多跟今天的比例 地方台灣省的這種密度比例-差不多 十個省就一萬 三十個省 大陸當然沒有三十個省 可能也比那個時候還 現在還比那個時候少 比例上還少 那麼留了二千七百座寺廟 那麼呢登記合格的僧尼呢 還有六萬多人 還有六萬多人 已經少了 以大陸那個輻員廣大 在北方這樣子算還少了一些 那麼收集了這些銅質的佛像 鐘跟磬等等之類 通通改成了這個周朝 當時周代的那個錢幣 不過呢他就在那年死翹翹 所以說這個 你還是不要隨便動這種事 死得很快 我告訴你三武一宗-沒有一個死得不快的 都是滅完佛沒多少就掛了 都是這樣 所以他們這些人都是佷英邁 在歷史學家來看搞不好都還有-很有能力、很有眼光 可是很有眼光-怎麼這麼早死? 這麼眼光的人 大概身體也不會弄壞啊 也不會說荒婬無度啊 可是為什麼這麼早死? 護法龍天自有他的辦法 因緣如是 那好 談到五代的佛教學呢 大體上從宋代的《高僧傳》-裡頭看看 看到說在五代那個時候-活躍的出家人 主要就習禪啦、興福啦、-感通、遺身啦 音聲之德啦-就梵唄 這樣子 大體上就是沒有義學的部分 都是以實修、立身、弘法 這類的來了 或感通這種所謂禪修感通-這類的而已 講求的感應這樣 那義學方面就比較少 因為國家動盪 那麼教典流失 所以五代呢這方面的成就少 多的是那些禪修啦、-感通、遺身等等 不過諸位啊 唐代佛教興盛是因為義學興 所以說一向以來啊-大家都在講說 法師不說法-是天下鬼神愁 那麼呢天下鬼神一不安啊 那鬼神先不安 那國家要動盪-鬼神先不安 鬼神要安就是法師要說法 所以說義學的研究 講經弘法的深刻 能夠提昇佛教徒的普遍素質 也能增上出家人的這個-道念、道氣 那麼這個會比那個盲修瞎練-求感通啊 興福啦 只是在那裡禪修 但是呢沒有結果 沒有教理導引 在那裡盲修瞎練 看起來有一點感應 這樣子呢 可是實質上草包一個 很多情況是這樣 在大陸我們遇到很多 山上去看-哦!看他很苦修喔什麼的 結果他跟你講怎麼樣? 《法華經》不是拿來讀的 那請問要幹嘛? 要拿來燒的 燒了幹嘛? 燒了和水喝進去這樣才有效 到現在還有人這樣 就在幾年前我們同學到大陸去 還遇到了這種老修行喔 不講話看起來就是老修行 哇!禪修啊 甚深微妙 結果你跟他談了 老法師你修什麼行? 我修《法華經》 《法華經》你怎麼誦的? 我不是誦的 那不然怎麼?用拜的 也不是 那不然用怎樣? 用吃的、用喝的 你想暈倒 是不是啊? 這就是義學不彰 這完全是顛倒見、外道見 是不是? 所以說這個是很重要喔 那麼這五代呢 北方就這樣 不過還好南方不是的 現在第四個 吳越以及南唐的佛教 這都屬於南方的十國的佛教 建都於杭州的吳越 是歷代都尊信這個佛法 尤其是忠懿王錢俶 乃是一位虔誠 乃是一位極虔敬的這個佛教徒 那麼他以天台德韶-以及永明延壽大師為師 永明延壽當時也在杭州 五代的時候 那麼德韶是天台的學者 那麼呢因為德韶的建議啊 他就派人到高麗去取佛典 主要是取什麼呢? 取天台的教典 當然還有取其他的 那麼他又-他自己又仿阿育王 製作那個小寶塔 那剛好就在周世宗滅佛的九 西元九五五年那一年啊 欸!他呢頒送各地 在南方各地他頒送去了 那麼呢而且他還有皇子出家 那麼在國內呢造寺還度僧 做了很多 那麼吳越的政局 前後安定了七十年之久 你看比那個周世宗十多年那個 他整個三代也不過才十多年 那比起來你看他就強多了 對不對啊? 所以說他還是要護持佛法 所以說蔚然建立了-一大佛教王國 那麼呢 這個……而且呢 以禪淨二宗為中心 替中國的近世佛教-打定了成長的基礎 這是指南方-江南地方這個佛教 尤其是吳越王 吳越王 忠懿王 特別是這樣 這就是吳越的佛教 所以今天的南方佛教-一直很興盛 多少也有這種原因的啦 那麼再來呢就是 建都於金陵也就南京 你看南京跟杭州差多遠啊 很近的、不遠啊 又有另外一國那叫南唐 那也歷了三主 總共有三十九年的太平治世 那麼由於這個李〔星-生+弁〕→→→請造字 〔星-生+弁〕→→→請造字 方便的便同音 「□」日光的意思→→→請造字〔星-生+弁〕 還有李璟 還有李煜 這連著三位國王、皇帝 國王 那麼呢 這三位通通信佛 那麼因此呢 也對這個什麼呢-佛教非常的什麼呢?護持 比如說這個李 〔星-生+弁〕→→→請造字 他就將李通玄的-《新華嚴經論》四十卷呢 收入大藏經當中去 那麼又受到法眼、文益的教化 那麼他自己也學禪 還有呢也為宋代的譯經業呢-做了貢獻的這個惟淨啊 他根本就是什麼呢? 他是出家人喔 根本就是李璟的外甥 另外還有閩地的什麼-王審知(忠懿王)之尊信這個 忠懿王也尊敬他的這個-雪峰義存等這禪宗的人 總之呢在五代江南各地佛教-相當的繁盛 就是有這些國王 當地的地方的國王呢-相繼地來護持佛教 這個同時啊 中唐以後 佛教當中的重要一支 也就是所謂的禪宗 也就在這江南長江一帶 一直往南 這一帶一直大大地興盛起來 也就禪宗分五派 也就在這個時候呢 五代 就唐末、五代當中呢-建立了這個五個宗派 那麼我在上一堂課已經說了 百丈懷海之下-那麼就成立了溈仰宗 還有呢 這個臨濟宗 還有呢這個曹洞宗 三宗 那另外呢另外一系 那是屬於跟百丈懷海平行的-青原行思 這一系就出了雲門文偃 文偃 開了雲門宗 還有清涼文益-開了法眼宗 法眼宗 不過呢真正能流傳得久的 流傳得久的是臨濟跟曹洞 雲門也還勉強 不過最早呢-消失的是溈仰宗 五家之中 五家之中最早消失的是溈仰宗 溈仰宗 不是唸偽 溈(ㄍㄨㄟ) 一不小心就唸錯字 溈(ㄍㄨㄟ) 溈仰宗 那麼因為溈仰宗的教法-比較怎麼樣? 比較嚴謹、謹嚴 比較謹嚴 那不像是臨濟宗啊 灑脫暢快 棒喝 直截了當 那麼溈仰宗呢 它比較謹慎、嚴密 對南方人來講 當時的南方廣大的群眾來講啊 這有些知識上比較不那麼的哦 他就比較受不了這些-那麼嚴謹的要求 那麼嚴謹的要求 那像法眼宗也是第二個呢 第二個消失的宗派 為什麼法眼宗這樣? 因為法眼宗詳明 詳明啊 為什麼法眼詳明呢? 因為那個法眼宗哦 它注重義學 這跟那個南方的-所謂南宗的頓法 不立文字的這個禪門的宗風啊 很特別、很不一樣 所以法眼宗呢 特別注重義解呢 在那種時代啊 義解又不彰 人民的知識水平也不夠 那整個風氣都以-直接去參禪為迅速有效 結果呢 它的那種注重義學 由義學來接引人家參禪的-這種學風啊 反而不受重視 所以法眼宗是-第二個消失的一家 最早消失是溈仰 接著法眼 然後再來是雲門 那最後殘存的比較多的就是-臨濟跟曹洞這兩宗 尤其是以臨濟又分成兩派 楊岐派跟黃龍派 又分成這兩派 是這樣 那雲門是高古 它的作風比較古樸 那麼門檻較高 雲門宗是這樣 雲門的宗風呢 是這種作法 那它也算是後來也漸漸沒落了 所以最後剩下的是曹洞-跟這個臨濟 啊臨濟當然 臨濟兒孫滿天下 從來這叢林裡頭 明、清以來啊 禪宗裡頭就傳出這樣的話 通通是臨濟兒孫 那麼這很特別 那曹洞宗呢 曹洞宗比較細膩 它的修法呢 也各有它的特色 不過這裡呢 我們也不打算說太多 因為日本人也說得不太清楚 那我們如果要把它說清楚呢 那耗費的時間相當的多 所以我們暫時就跟大家提到-在五代時候呢 剛好也就是各家各派 這個禪宗的各派-漸漸成型的時候 但是也就在這個時候 各宗派成立的這五家七派-成立的同時啊 他們的弟子們就互相爭 互相鬥爭 已經互相鬥爭了 這也不過是禪宗真正從六祖-傳下來百年之內的事而已 就開始鬥爭了 所以說這個喔-就是一種家族思惟 禪宗這種傳宗派的方式-有很明確的這種家族思惟 所以我擁護我的主人啊-我的祖師的一個強勢啊 就相互鬥爭 那相互鬥爭的另外一面呢 就是參禪的人-開始就怎麼樣呢? 就不切實際 那麼暗證禪一堆 那麼呢但是他有一點參禪呢-有一點小悟境 那麼可是根本就不見真理 還不是真正的了生死-開大悟的人 他是稍微有所契入 結果就嘴巴亂說 隨便講機鋒 說那些歌謠 那好像裝得他是很有-很有悟境的樣子 那不懂的人呢 也跟著這樣子去學 那結果就以訛傳訛 就整個把佛教導向一個-虛幻的參禪的境界去 不紮實 這其實是從六祖之後-百年之內的事就已經這樣了 這個法眼 這個清涼文益 清涼文益在他的-《宗門十規論》裡頭 就已經說到這件事情了 所以說五家剛興之後 就已經有這種-互相的對立的情況 然後也有很多暗證禪、偽禪 偽禪師 偽歌謠 這種虛假、賣弄玄虛的-這種事情就出現 諸位你看看 那是已經-才離開六祖百多年的事 就已經這樣了 何況今天離開那麼久 所以說啊 禪法甚高微妙 但是呢還要小心 你不要只是想要方便 那麼方便你可能呢-你就自以為是 尤其是坐禪的人容易怎麼樣? 容易貢高我慢 所以還是研究義學 有義學好歹你教理清楚 戒律你也清楚 你不至於違犯 那個時候呢 我們再來看因緣 那所以說祖師到宋以降 南宋之後幾乎都提倡念佛 應該都跟這個禪門的孤高-不容易修持 所謂的無門關但接上上機有關 這個大家還是要認清楚-想明白 好!那麼接下來我們講十二章 北宋的佛教 北宋的佛教基本上-整個北宋國家強弱 它是文官體制 固然國力呢-並不是說頂盛 跟唐朝比 不過經由了這個五代的-這樣動亂之後 北宋以一個文官為主的-這個國家 它可以說呢 在這個文學、藝術方面的表現-是並不比唐朝差 並不比唐朝差 在文字方面它並不差 那麼從這個佛教的護持來說呢 至少從趙匡胤 宋太祖以降 這前面三、四位皇帝啊 都有很明顯的護持佛教的功績 這是北宋佛教的一個基石 所以整個北宋佛教 尤其最有名的就是印經 它呢 將經典進行了廣大的流通 跟發散 跟發布 它不但發布在國內-各主要的國家寺廟裡頭 它還送到了什麼? 日本、韓國、西域 遠地方、他方其他國家那裡去 那麼呢宋代 北宋也進行經典的翻譯-也翻譯得不少 雖然偉大的譯經家已經沒有了 到不空三藏之後、中唐之後 就主要譯經家已經沒有 是這樣 然後再來呢 那個時候能翻譯的經典-主要是密教 然而中國的密教-從中唐之後衰弱了 後來來的人呢 因緣際會沒有能好好發揮-密教的修持跟弘傳 那個時候的密教也漸漸的-從印度的密教 這個密教漸漸走入了 它也走入了衰微 所以來的人呢 德行也好、功德修持也好-可能都 學問道德等等-可能都還有一些限制 跟當時的開元三大士來比-已經也不可同日而語 所以當時新譯的經典-主要是密教 然而又因為人的這個-道德的有限 或者是發展的有限等等因緣 它並沒有因為新譯這些密教呢-而開展出中國密教的第二春 沒有 那麼另外翻譯的有很多是-翻譯古代翻譯過重翻的 首先也不一定翻得比較好 再來呢 已經重翻了 那些重翻的經典也反正還在 有的人已經習慣於舊譯 因為舊譯 以前的舊譯者 都經過幾位大的譯經家呢 經過修改潤色 所以它也沒有顯得-那麼樣子的有衝擊性 所以整個北宋的佛教-基本上繼承 我說過是繼承唐代佛教的遺續 而開始進行融攝的作用 它也一方面向下紮根 一方面也進行融攝 這是整個北宋佛教的-主要發展相貌是這樣 那麼我們來看看第一節是-復興佛教的政策 首先他就復興佛教啦 那麼怎麼樣子的復興 這個歸德君節度使啊 這趙匡胤受到了這個-後周的這禪讓 不禪讓要把他殺頭啊 那麼呢建都於開封 這便是宋朝的開始 也就宋太祖 有時候好像又唸成宋高宗-的樣子 那麼呢他在後周顯德二年-九五五年 世宗破佛之後呢 他建立了帝國 他就已經建立了帝國 為了把握民心 他就開始進行了-復興這個什麼呢? 佛教的政策 至於怎麼樣復興? 那麼我們下一堂課再跟大家說 向下文長付予來日 我們回向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自皈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