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題:中國佛教史 52 主講:法藏法師 我們大家請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中國佛教史〉 各位比丘、比丘尼 各位沙彌、沙彌尼 各位居士 大家阿彌陀佛 請放掌 我們上一堂課上到這個-教材第九章 那麼第三節九十八頁-關於華嚴宗 那麼現在講到禪宗的出現 禪宗呢 這個禪宗這個名詞-在中國它是一個專 專門指的祖師禪而言的啦 啊講禪宗 特別在某個意義上是指的南-祖師禪宗的南宗禪 也就是慧能一系的禪法 那麼我們常常講說-中國的佛教特質在禪 指的也 是指的說這個從唐中葉之後 慧能大師以下-所傳的南宗禪法呢 到了北宋、南宋 從這個中唐之後五代-北宋、南宋 可以說是相對於各宗派的弘揚-還有所 還有呢它的信奉的人數、修持 加入的人數來說-它是最多最多 所以說 當然就變成足以代表中國佛教 然而 這是什麼樣子的一個過程 今天 我們是不是因為-它足以代表佛教 那我們就對禪宗的今天的現貌-就完全的全盤接受 這樣子叫做繼承是嗎? 我想並不是這樣 我們一再的說 中國佛教的繼承是要-繼往而開來 「繼往」是當然是必要 然而「開來」-是在「繼往」當中有所明發 有所警、警覺 那也有所這個去蕪存菁 當然我們以後代的人來講-對古代來講去蕪存菁 這有時候也不太厚道 應該不一定講說去蕪存菁 而是說選擇我們這個時代-相應於這個現世的需要 眾生的根機 從古代的教法當中-找尋再生的生命 而這個找尋的過程當中-當然有我們覺得可以運用的 我們也覺得-因緣可能不能運用的 那也不一定是叫做過去就不好-或不對 而是說-啊!因緣就不適合再用 這不適合再用有幾個原因 第一個就是法門不適合現代人 要不就是法門斷失了 要不就法門可以再給予-經由怎麼樣子的 深入改造或者是加強等等這些 那有些世間人 世間的學者講叫做-批判性的繼承 這種講法會比較容易懂 但是在語句當中呢 那就對古德顯得有一點-好像並不尊重 我想「尊重」或許並不是-我們真正的目的 但是「尊重」卻絕對是-修道人應有的態度 我想這個要弄清楚 我們先從尊重出發 你說批判 這批判有時候是-對一個不好的事情做批判 那才叫批判 所以說對古德來講 我們應該是一種敬畏的、-尊重的心情 給予了知觀照他們的行誼 我們學都來不及了-怎麼還有什麼能力去批判呢? 那麼應該用這種態度 但即便是這樣 我說過了 我們還是應依於時代-我們要有所什麼呢? 有所去取是不可避免的 我想古德看到我們這樣-後代人這樣做 他也是接受的 因為即便是古大德來講 他也 他當 唐朝的古大德他也不一定-完全繼承隋代的 隋代的古德也不一定繼承-所有的都繼承南北朝 或者更早之前 古德的……佛法的見解-跟修持的方法 是吧? 所以說每個時代你重點是-擷取這個古德的智慧、結晶 那麼在這個新的時代當中呢 可能有新的不同形式的發展 這是不可避免的 那麼重點在於純粹 重點在於-回歸一個更接近佛陀本質的 或者是說更適合我們這個時代 這種觀念是要有 那講到禪宗 那麼就禪法呢 禪宗跟禪法是不太一樣 禪法是古代-佛陀時代就已經有了 而且可以這麼說-佛陀是依禪法來成就他的覺悟 戒律是為了讓我們守護身口 以一個凡夫沒有智慧-充滿習氣的立場來說 如果你沒有戒律的制止 你可能繼續於以前未學佛之前-的那些習慣、欲望 跟身口習慣的那些語言跟動作 那這樣的話它就沒辦法呢 在你的身、心建立一個清淨的-離欲的、專注的一種精神狀態 所以說剛開始學佛 你一定要有戒律-來控制我們的那個欲望 跟不當的那種放逸的那種行為 這使得我們的身-我們的身體不至於再去造業 我們的心裡不至於放逸-增長欲望 這是在還沒有開悟之前啊 你就事先要在身口方面-來給予什麼? 安置 然而怎麼樣子安置 才能夠達到所謂的這個 身心的少欲望、少於躁動 並且向於解脫呢? 這必須要由已經覺悟的人-來給予訂定的 這不是由後代的人-自己想當然爾 那因此 這必須由佛來制定這個戒 然而戒律只是制了你的身跟口 也就是先防患了-你繼續造惡的可能性 以及增長欲望 促進躁動 身心晃動 因此造成不能思惟佛法、-思惟真理的這種狀態給予改進 那這樣子的改進呢 對於大根器的人來講 足以讓他就在這當中產生了-禪定跟智慧 所以說正法時期-眾生是以戒律為解脫 然而慢慢的 並不是所有的人 出家人多了 佛陀的弟子當中-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這樣 因此佛陀就會進一步的-告訴我們 以戒律為根基 你的身口不至於再造惡-的前提之下 你再進一步的鍛鍊你的心性-鍛鍊心 那就像學腳踏車、學開車 學一種技藝一樣 它必須一再的重覆操作 而且是依著正確的方法-重覆的操作 將這顆心呢 本來是散動的 眼對色 耳聽聲 鼻對味 那麼呢身對觸 然後意對法-意念再思惟 你一向是散動而不受控制-的情況 必須以這個心為主導 散動是它為主導 那麼現在以它-來做為主要的訓練對象 就像訓練一隻狗讓牠聽話 那麼就像訓練你的手-讓它雕刻、畫畫 能夠隨著你的意思 同樣的他還要訓練這個心-能隨你的意思 止靜就止靜 專想就專想 專注就專注 不妄動就不妄動 這不容易哦 我們的心常常是-定不下來、止不住的 你現在坐在那裡一定打瞌睡的 你本來你想聽經啊 可是你已經打瞌睡了 你明明不想這樣 它不聽啊 對不對? 然後呢你正要看些什麼書-你心裡很多妄想來了 這個動動、那個動動 你看沒有心坐在那裡想事情 是不是? 這就心少於訓練 所以平常你得要做什麼樣子的-心性的訓練 這是在戒律之外再加上的 那就是禪定 「禪定」它的本義-就是制心於一處 這要做到這個結果-是需要訓練它的 它才有辦法將心制於一處 就專注於一個 一個目的 一個方向 而且它是受你控制的專注 有時候是你很興奮的-投入某一種東西的學習或觀賞 這個是欲望相結合-不是的 是在你能控制的情況下-讓它在哪裡就在哪裡 那麼這就禪定的訓練 剛開始 對於這種禪定訓練 以及這種訓練之後所應該-生起的怎麼樣子觀察佛法 只是一堆這樣子的一個方法 怎麼觀察佛法-這些道理的總結的文字 那麼佛所說的那就是禪經 這個禪經其實 在這個佛法剛傳入後漢時代啊 然後再來魏、晉、南北朝 一直都有什麼樣? 一直都有禪經傳入 這禪經的傳入呢 剛開始傳入的 是教導你怎麼樣子觀察呼吸-將心攝於一處 這種通於大小乘的基本禪定法 甚至於通於外道 這種禪經 慢慢的在鳩摩羅什時代 也就是東晉的時代 那麼開始呢 就已經有了大乘經的-大乘禪經的傳入 這個時候呢它的修法就-不只是像聲聞禪法那樣 那麼 因此一路的一直到這個-唐朝以前的隋代 都有這一類大小乘禪經的傳入 那麼這就是所謂的修於定-那麼發於慧的這樣子 依於佛法的教法 修於定而發於慧 這樣子的經典所闡述的 我們可以統稱為一種禪法 這種禪法呢 其實它已經不只是修鍊心的定 它也多少包涵著-對於佛法的正確思惟 在某種程度像《觀無量壽經》-也是一種禪經的形 也具有某一種程度的-禪經的形式 它教導你在禪定當中-怎麼觀察落日觀 佛觀、菩薩觀、極樂觀-淨水觀等等 極樂的種種觀法 這也是 這也是 這屬於大乘禪法的一種 好!那麼最主要這種禪 這種禪你說它是禪定嘛 是的 但是它不受限於只是禪定 我說禪定是心制於一處-名之為禪 所以經上說心制一處無事不辦 什麼事情你都做得起來 意思是說當你心制於一處-只是一個手段而已 不是一個目的 目的是當心制於一處之後-往下 因為你的心能制於一處 你就能夠照見佛法的-更深的道理 所以禪經傳入呢 它教你心制於一處 還要進一步的教你 把心向於佛法的更重要的內容-去思考 像這樣子的內容的教法 我們可以名為禪法 這個禪叫做如來禪 是如來所教的禪法 那麼這樣、這樣的禪法呢 其實 其實呢 就是中國的所謂祖師禪的母體 它本來就是它的母體 那麼它漸漸的傳入 那麼實踐這一類禪法的 因此他一方面要修禪定 一方面要理解佛法的內容 並且在禪定的精神狀態之下-進行對佛法內容的觀察 剩下來只是觀察的方法不同 緣的境界不同 那因此就分派別了 這就是依著你-經典所依的教理不同 而產生在禪定當中-觀察佛法內容的不同 那麼這就產生了-大乘的各種禪法、禪的派別 這裡頭當然包括了華嚴宗、-天台宗 所以華嚴宗、天台宗-都屬於如來禪的系統 也就是依於通外道的四禪八定-的這種禪定的修持 先學戒 然後再修學禪定 然後再依於對佛法教理 是佛陀所說的教理的理解 將這教理做為一個總整理之後 依於這總整理的結論 在你的禪定的心靈狀態之下-進行思惟觀察 所以它是一種思惟修 那麼它的觀察的方法-通通依著經典所說 天台也是 也是依著經典所說 只是它經過自己的整理而已 這樣子呢我們都名之為如來禪 因為是依著如來所說的教法-那麼依教參禪 依這個教法-在這個禪定當中思惟修 依著佛所說的教法-在禪定當中思惟修 那麼這個叫做如來禪 這叫如來禪 好了 那麼這樣子的修法 像天台、華嚴 包括唯識 甚至某種程度的-這個……密教也算是 還有淨土宗 這些都算是廣義的如來禪 你比如說淨土宗 你在甚深的念佛的境界當中呢 任持這個信跟願 那麼同時也將-這一念念佛的心呢 念念念去-與你的自性清淨心相應 像這樣子呢-都是一種如來禪的境界 好!這樣的禪法呢 一直到了這個北魏的時候啊 在北魏文帝呢 那麼這個 北魏文帝時代啊 那麼為了這個西 從印度來有位佛陀禪師 他呢 在中國傳授了這個如來的禪法 那麼北魏孝文帝呢-就為他在嵩山的少 嵩山山下建少林寺 現在很有名的那個-武功的發源地 應該說集、集大成之地 某種程度也是發源地 那麼呢 建立這個嵩山少林寺 那麼過不久 菩提達摩呢 就來到了這個嵩山-中國的北方 那就也住進了嵩山少林寺 那麼菩提達摩 就禪宗自己的祖譜來說 是什麼西天的二十八祖 東土-中國的初祖 那這又是什麼意思? 這個時候是禪宗-建立成禪宗 那跟如來禪不完全一樣 那什麼原因? 我們就要了解就是說 這個菩提達摩來到中國 他呢 並沒有去講說甚深的教法 或者就對佛經中佛所說的 或大乘、或小乘的教理呢 進行怎麼樣子的整理、說明 並沒有 他並沒有先建立這一套理論 然後來告訴你說這是依著-佛所說的所建立的理論 然後我現在在禪定當中-我教你們怎麼觀 天台、華嚴就是這樣 可是他沒有 他一來到嵩山少林寺的時候啊 當然啦菩提達摩有人說-傳說中是 他是南印度的大婆羅門的-一個國王的第三太子 第三王子就是了 也有人說他是波斯國人 現在的伊朗 波斯國人 那麼他在西元這個四七八年呢 這個來到了什麼呢 來到了這個南朝的宋-的南越一帶 現在的這個浙 現在的這個南方 南方福建這一帶 然後一路往北去 一路往北去 到了這個 到北方 在南朝然後再到北朝 就住進了這嵩山少林寺 那嵩山少林寺他來了之後啊 他的行為、他的修行方法呢 就跟自來的這種理解佛法-建立理論 然後依著理論-在禪定當中觀察這個理論 觀察理論來禪修就叫-就叫做思惟修 這樣子的修持方法是不一樣的 他怎麼做呢? 他來了之後就-就面壁 就靜坐著 對著牆壁這樣坐著 這樣坐了九年 你說他佛法他說得上來 可是他並不特別跟你-講一個理論 這個時候呢 當然 這種行儀啊 就特別引動了當時-中國的佛弟子們的注意 這是什麼樣修法? 就在這當中-當然有的傳記是講慧可大師 慧可大師事實上呢 他本來是研究儒學的人 後來因緣際會出家了 四十一歲的時候-才到了嵩山少林寺 那麼呢-了解到這位大德是這樣修行的 那麼他呢 內心有疑問 據禪宗所記載的這個傳記-是這麼講說 他內心有不安 內心有不安呢 他就去問了這個 這位面壁的、壁觀的 「壁」牆壁的壁 觀察的「觀」 壁觀修行的 以這種壁觀的方法-來做為修行的達摩 這個……達摩禪師啊 就是菩提達摩 那麼跟他講說我心不安 那麼這當中穿插了一個所謂的-斷臂求法的這個事 這個是應該講的是指-他求法的堅貞啦 就歷史上的考據 事實上他並沒有斷臂 頂多只代表著他很堅持-堅持的要求法 那種不畏生死求法的心 然後呢 他就問他說-我心不安怎麼辦? 那麼菩提達摩就跟他講說-你心不安 好!那你把心拿來-我幫你安 他就想了一下 對啊 我是請人家安心啊 那他現在要幫我安心 那……我的心在哪兒呢? 欸!覓心不可得 那我已經幫你安了 他就很快的回答他這樣 這是古來呢沒有的教法 因為古來我們研究佛經 告訴你怎麼斷貪、瞋、癡 斷貪、瞋、癡-能夠修養你的心 能夠增上你的心 能夠將你的心-安置於不喘動的境界 所以它是從斷貪、瞋、癡而來 可是現在這個對答完全不同了 是以我現在已經-不管怎麼樣再斷貪、瞋、癡了 現在直看著我現在當下-這一念心的煩惱相 那麼我面對這個煩惱相呢 我想要減除它 你告訴我一個方法 可是你告訴的方法-卻是找我的心 那 然後把我的心拿出來 當我拿不出心的時候-你就告訴我說 我的心已經安了 這、這裡頭是具有空性見的 是具有空性見的 當下見得空性-那心不可得 既然心不可得-那哪一個心在「心不安」呢? 所以這樣子的對話 並沒有離開佛法的教理 然而這樣子的方法 卻不是先由教理來給予推論的 而是直取那 直在這一念心中呢-給予什麼? 給予正見 正見這一念心的不可得 欸!這個方法就建立了一種-很特別的方法 也就是直取心相 直取你當下這一念心的狀態 正見它的不可得 已經不再去透過什麼數息啦 因緣觀啦等等的理論 來給予慢慢的、慢慢的看清楚 不是這樣 而是一種當下的直觀 他用的方法是這樣 這樣子的對話-就充分的顯示出禪 所謂中國禪宗的修行它的特色 它的特色就是-暫時先離開運用理論的剖析 而離開這些理論的剖析呢 將你這一念最清明的心-直觀你心的本質 你將會看到它的不可-不可執取的那一面 無我的那一面 以及無我當中卻又能夠-生起種種妙法的那一面 所以「空」跟「不空」-當下皆能正見 所以他才能起大用 他不是只見空而已 所以這種觀法呢 又超越了聲聞乘、小乘 所以「既空而又不空」-的這樣子的修法 這種對話就已經……-在建立了這樣子的一個 禪宗的最根本的修持方法 好 那麼從中之後 慧可大師呢 繼續的怎麼樣呢? 就親近他 由達摩 菩提達摩的這種修法 所以先遠離文字理論-直觀你的心性 這由他來提攜、來指示你 然後呢 慢慢的一步導引導引你呢 漸入你的那一念心-是空而不空、不空而空 的這樣的境界 你要知道禪宗-並不是只見空而已 他見空中還有不空義 這是符合大乘的空性見-的一向的道理 那麼他呢就在這種時候 由老師跟徒弟之間 暫且把經典放在一邊 由老師直接教你這個方法 用種種的方式來見到-你心的本質空跟不空 因為一切都是以心為主的 你看天台也是一樣 觀察一念三千-即空、即假、即中 這是就理論談的 但是要讓你能夠見到這個 也可以用不用理論-只用方法 我先遠離理論用方法 這個方法都要由老師-一再地提醒的 一再地在語言當中給你提示 你倒東邊他就扶東邊 你倒西邊他就扶西邊 讓你呢東西不倒 入於中道一路參下去 那這種方式他不先給你有理論 他要你遠離理論 但是又不能夠遠離方法 他給你一套方法 這套方法如果你弄錯了 老師隨時指導再把你調整回來 所以它沒有理論而有方法 那你只能一直在方法當中呢-觀察心、觀察心 觀察他的空而不空的那個-心的本質 所以他急需要一個明眼的老師-在旁邊給予指導 它的修行的特色就是這樣 需要一個已經到味的人倒過來-來指導你 所以第一 當你知道這樣你就了解 今天禪將不出現的時候 你光在那裡坐禪-那是會瞎坐的 因為方法不死 沒有死方法 禪是沒有死的方法 而且它是隨人運用 它必須要由一個已經走到-走過這個位置的人 隨時來觀察你的心性 跟你對話 然後隨時給你指正 這個並不容易 所以我們這個時代-為什麼說要依教參禪? 我們用教法來當老師 那就是所以學天台的原因-就是這樣 禪宗它是先離開教-所以叫不預立文字 它叫做不立文字 目的就在這個 好!接著呢 他親近了他五年 可以說呢 有了大悟 悟了之後據說-他以九十餘歲的年齡啊 在北周破佛的時候呢 他呢在這個 隱居在這個深山當中 那 當時的菩提達摩在-慧可大師印證的同時 有第一個道理你要了解 禪宗並不是沒有文字的 它是不先建立理論 可是它仍然用理論來印證-你的開悟的境界 所以菩提達摩是用《楞伽經》 四卷的《楞伽經》 來印證那個什麼呢 印證你的境界 印證慧可大師的境界 慧可大師也一樣 他也這個 講解這四卷本的《楞伽經》 同時也以《楞伽經》呢-來怎麼樣? 來印證他的弟子 換句話說 慧可大師的弟子就是所謂的-禪宗所謂的三祖啦 僧璨 那麼他也是用《楞伽經》-來印心的 同時達摩 這菩提達摩呢他有 他有一部所謂的二入四行的-所謂的論 《二入四行論》 就講的什麼呢? 就講的達摩的修行的什麼?-方法 這部論今天流通得很廣 大家都可以去看、看到 他主張萬法一心所現 那麼呢 既然萬法為一心所現 所以說一切的見與所見 「能見」與「所見」這種對立 通通在這一念心當中 通通是這一念-當下這一念心所現起的妄覺 這裡有一點接近真如緣起-的思想 所以禪宗一向就跟真如緣起-很接近 這樣的觀念 那麼 他以《楞伽經》來印心 好了 到了慧可 傳法給第三祖僧璨的時候 仍然是以《楞伽經》來做傳承 那麼三祖的僧璨呢 他又寫了一部叫做〈信心銘〉 裡頭也確實含有-「真如緣起」的思想 還有「一即一切」的這種思想 那這是三祖僧璨 在三祖之後 那麼他傳四祖道信 三祖 三祖、二祖跟初祖 這三個人呢-通通是寄住在人家的寺院裡 像少林寺也好 或者二祖、三祖所住的寺院-通通是律寺 律宗的寺院 他們並不-並不自己建立一套生活的方法 或者領眾的一個集團 他並沒有這樣 這一點呢 大家就要注意 這對他們來講 他們自己的根器很強-能夠這樣做 也是法緣剛好這樣 沒有太多人來跟隨他們 那麼到了四祖 從僧璨傳四祖道信大師的時候-那就不同 他還是一樣以《楞伽經》-來傳給他 《楞伽經》傳……傳遞給他 不過呢 這個時候就不一樣了 到了四祖道信的時候呢 已經 已經呢進入了這個初唐了 那麼他呢 道信禪師親近僧璨禪師-就是三祖親近了十多年 後來出家呢 在廬山大林寺又住了十多年 然後最後來到了這個……梅縣 黃梅縣的這個破頭山 結果一住就住三十餘年 這三十餘年住久啊就 滾石是不生苔啦 住久之後呢 大眾就雲集 結果在他那裡學習的-就五百多人啊 這五百多人的集體生活啊 五百多人在當時那個時代-算是多了啦 真的是很多了 那麼呢 因此他們 尤其又在那個破頭山那個地方-是南方 很南 梅縣是很南方 廣州這一帶 是相當的 廣州稍北啦 廣東的北方 但是還在現在的廣東省 那麼呢 相當的怎麼樣 相當的偏僻 所以要養活這五百多人啊 光靠施主事實上是不夠 所以他在寺廟的周圍呢-還要去開墾土地 而且呢 這個他們呢 要集體的去進行這種-開墾的動作 那這個就不一樣了 諸位啊 以前在三祖以前 他們都是住在別人的寺院 寄住的 那麼呢 有緣就講那個禪宗的這種-印心的修法 這個參究的修法 那沒有緣-那他就自己修 並沒有所謂領眾、大眾共住-的問題 到了四祖道信禪師-因為他在梅縣破頭山 一住住了三十年啊 這個來集的人多了 所以他自己做主了 來集的人一多-他的整個生活就改變 因此就形成一種所謂的-農禪的生活 一方面要農耕 一方面要參禪 這種……情況呢就慢慢的形成 而形成了這樣的時候 第一 他的生活方式-已經開始改變成原來 跟原來出家生活方式不同了 原來在這樣子的集團產生之前 所有的寺院幾乎它呢-都是靠著施主 當然也有少分的-周邊的這些營作 可是沒有像這樣禪宗的-這種集團 人數這麼多-同時也進行這麼明確的 把它定位為一個寺院裡頭的-一個重要工作 所謂的耕作 這樣 那既然生活已經是這樣了 所以它不會白費 禪宗重點-既然是觀察這一念心 這一念心處處而在啊 因此哪怕在耕作當中-你也得觀察心 所以挑柴運水無非是禪 這種觀念呢 也就在這種時候開始建立了 因此修行已經開始遠 已經開始不再只是-誦經、拜佛這樣而已 哪怕生活當中也是要修行 這也是要從道信大師開始 進行了這樣子的一個-概念的增上 那麼既然這樣 那無處不是修行 那倒過來說 你在家人也是修行 你在家人生活-那也是挑柴運水啊 離不開生活的內容啊 那、那也是修行 所以從道信禪師開始 禪的極端的生-建這個 禪的生活化修持概念就引入 這從四祖才開始的 諸位這樣了解嗎? 所以禪宗的這種思想的流變-修法的流變 在這裡就看到-已經做第一次的改變了 好!那再來 道信禪師呢他本身坐禪 他一方面對於禪院生活的-軌範跟清規啊 在百丈 唐這個 五代的這個百丈禪師出現之前 出現之前 他就已經在這個初唐的時候呢 適當的將禪寺建立了禪規了 建立了清規的這個雛形了 而道信禪師坐禪呢 坐禪注重觀心 所謂的以五門或五方便門-做為他思想的綱格 其中以「守一不移」-做為禪的要諦 「守一不移」-你有沒有注意到? 守著什麼呢? 守著這一念心不移 慢慢你就會所理解 這是禪 早期的禪法很樸素的 也沒有多少神祕 也沒有像你在宋代所看的-什麼參話頭 那種什麼機鋒應答 你看都看不懂、聽都聽不懂 沒有這麼複雜 他其實是有一些 還是有一些具體的方法-讓你去操作 諸位!這樣了解哦 好! 那麼呢由於道信之法就傳到了 這當中既然有五百人 當中有一位那就是五祖弘忍呢 那麼呢 繼承他的衣缽 那麼再加上五祖弘忍的門下-相當的活躍 所以呢這個……-五祖弘忍的禪風 就從揚子江一帶向諸方呢-逐漸的弘開 那麼五祖弘忍 這是道信的弟子囉 他著有《最上乘論》 那 也是主張守心為入道的要門 守住這一念心 是怎麼守法? 當然他有他一向的說法 不過 守本真心是-坐禪觀心的根本法門 守本真心 這個將真心守住 所以哪個是真心? 你就是要在靜坐當中-去靜靜的觀察分別 這還是思惟修 所以那不是你 這不是我 這不是真正的我 那哪個才是我呢? 這樣子的參究-就漸漸的形成了什麼? 禪宗的修行的核心入手了 這守身心的方法 所以道信和弘忍的禪風 當時呢就被統稱為東山法門 其實東山法門是從弘忍開始-被稱為東山法門的 然而你要知道因為弘忍 五祖弘忍的禪法-基本上完全繼承了道信 而道信其實多少也繼承了僧璨 所以一直到五祖之前 包括五祖在內 其實都是一直以守住真心-這種方式來修行的 這是五祖 禪宗到五祖來都這樣 而且基本都是以《楞伽經》-來印心 四祖傳五祖還是以《楞伽經》-四卷的《楞伽經》來印心 可是到了五祖傳六祖的時候呢 因為六祖 因為六祖慧能大師呢 他特別的對《金剛經》有悟入 所以從六祖之後-用《金剛經》印心 特別的 那《金剛經》特別講的是-般若空性見 般若的空性見 那又不同了你看看 所以你有沒有注意到 如果講今天的人來講 《楞伽經》是講真如系統的 《金剛經》是般若系統的 可是對禪宗的傳承來講-毫無罣礙啊 你從《楞伽經》轉成-《金剛經》 那還是禪宗啊 它修持方法還是一貫-一脈而相承啊 雖然還是道風有稍微有丕變 這是後來慢慢形成的事 但基本上還是但觀這一念心 還是這樣 所以你說-說真如、還是說空? 真如本身不離空 空也不能壞真如 所謂的空而不空-不空就是真如 真如 真如當下即是空 所以不空即是空 所以空與不空是一體的兩面 對禪宗的修持的系統來說-它是都可以的 不過從六祖開始 就轉成了以《金剛經》印心 然而問題就在-出在六祖這邊 到底誰是六祖? 廢話 當然是六祖慧能大師是六祖啊 所以說禪宗在這裡啊 禪宗從這個六祖 就慧能大師的下一代叫做神會-開始 對於這個傳承 還有呢道統 就產生了一些、某些諍論 其實從六祖本身-傳五祖的時候呢就在這個…… 現在流通的《六祖壇經》當中-寫得很戲劇性 就已經想到了說 六祖慧能要傳衣缽 傳完衣缽-弘忍大師叫他趕快離開 那麼呢後來有將軍出家的-那位首座還什麼的呢 就來追殺他等等 我們可以想像得到 出家人怎麼會做出這種事來? 為了這個名義還要去追殺人 如果撇開這樣子的文字 我們往前再看到 從敦煌更早出土的壇經的內容-裡頭其實根本沒有這些 沒寫這些 沒寫這些什麼-後來人家來追他啦 為了傳衣缽他得要躲開來-這種觀念沒有 所以說一直以來呢-學界就懷疑說 這會不會是後來的禪宗的人 為了強調所謂慧能大師-這一脈的正統性 所一直附加上去的一些-一些故事 那麼這個因為不牽涉是佛陀的 特別的因緣啦 當然我們呢 也要某種程度的說這 某種考據是因為有見有聞 而且是敦煌的古本的對照出來-所看到的 更早的古本完全沒有這些記載 我們不得不懷疑說 這個禪宗在某種程度的-創造歷史的事件上面 我們不要講捏造啦 就創造歷史事件 一直就有這個問題 你比如說拈花微笑 這個什麼迦葉拈花 佛陀拈花微 佛陀拈花迦葉微笑這件事 這查遍了這個一切漢傳的-乃至非漢傳的經典 根本就沒這個公案 沒提到這個事 這些都是禪宗的人啊 可能他自己要建立他的傳承-的時候 自己去創造一些歷史的…假說 讓後來的人呢-覺得這個傳承是很真實 因此在修行當中呢-顯得好像非常的踏實 那如果禪宗有這個性格 那我們今天就要怎麼辦? 我們今天就不能為它所惑 禪宗絕對是一個好的修行方法 這並不因為它創造了假歷史啊 有些假文獻的文字啊 如果說有的話 而稍有一點點的好像說受傷害 不會!這瑕不掩瑜 只是當時的人民-普遍上信心比較稍微弱一點 可能他需要這樣-來加強那種修禪的信心 我想這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也因為這樣 我們更應該回到禪-原來系統當中它修行的本位來 我們才不被後代的末流禪啊-所迷惑了 那些末流禪常常就是 祖師怎麼說、上一代怎麼說-你就照說 他也不去研究 他也不去管方法 參禪還是要有方法 尤其在今天 禪的祖師已經少見的情況 各家各派自己說他是禪 這已經很混亂的情況 我們有必要去蕪存菁 把更好的禪法 也就是這達摩一路一直傳下來 哪怕的六祖所傳下來的 純粹的禪法-我們至少要恢復一下下 至少在道理文字上-我們要先清楚一下 我們從中可以找到方法 這是今後復興中國禪宗-很重要要做的事 很重要要做的事 你說我沒有惡意 我只是說這個要做 那這個要做 首先你就要知道說 第一 禪的發展呢 其實依於如來禪 轉出一個直接以方法為主 而理論的驗證為輔於後 它先不把理論建立在前-讓你心中有一個模式去想 不要 這樣它認為會影響你-對於心的直觀 它不願意這樣做 然而並不代表著它沒有教理 這是最大的問題就出在這兒 後代的末代禪啊 他甚至不聽經 不聞法、不理解教法 甚至於也不願意研究戒律 其實禪宗一直到四祖之前 初祖、二祖、三祖呢 他們都住律寺 包括四祖也住律寺 只是因為跟隨他的人多了 他只好自己獨立起來 他住禪寺-他住的是律寺 他沒有自己的禪寺 四祖 包括四祖在內都還是住律寺 可見他們注重戒律 再來他們以《楞伽經》印心 可見他們注重教理 只是他們不預立那個理論-放在前面來影響你的參禪的心 只是這樣子而已 不等於他不研究教理 也更不等於他不懂教理 也更不等於他自己參禪了-自己說自己開悟 他事實上是拿經典、拿教理-來印證自己的開悟內容 哪怕到六祖 還是以所謂的《金剛經》-印心的 這一點務必要知道 所以不是等同後來這樣 什麼都不知道 自己坐一坐就說我開悟了 說了一些好像很冠冕堂皇的話 就說我就是個開悟的人 不是這樣 這一點我們還是要恢復 再來 禪宗的某一些很神很神的方式 乃至於修行的方法等等 有可能是依於它當時為了要-建立大家的信心 它所創造出來的一些說詞 我們也要恢復一些它的原樣 包括它的傳承的一個-主流價值呢 是不是就真的是只有所謂的-六祖慧能禪這個系統為主呢? 在十九世紀的時候 不!二十世紀還十九? 二十世紀中葉 在敦煌出土一本 中國很重要-禪宗的最根本的史料 那就是《楞伽師資記》 這部書很有幸的-後來被日本大正藏協會 所收錄在第八十五卷 第八十五冊還是哪裡 所謂《楞伽師資記》 那就是以所謂的北宗禪為立場-所寫下來的「楞伽師資」 請注意 寫這個的時候-已經傳到第八祖了 也就越過了誰? 越過了六祖 六祖被定為是第七祖 因為他們還有一個-佛陀跋陀羅為初祖 他們立他為初祖 然後呢 菩提達摩為二祖 所以他們多一祖 他的《楞伽師資記》是這樣 那麼一路傳到八祖 寫到八祖 早就越過了六祖慧能大師-的時代 六祖算在第七 所以他又再寫到下一代 當時並沒有把六祖慧能-當作六祖 只當作是什麼呢? 當作是第七代當中的某一位 但他不是主位 不是繼承祖-祖師的祖 不繼承祖師位 那麼繼承到第八代-都是「楞伽」師資 請注意 他可不說「禪宗」師資 他說「楞伽」師資 這個通通就是今天禪宗所說 其中的什麼初祖就不提了 初祖那個……初祖就不提 從菩提達摩的二祖開始 一直到八祖 這當中的七位啊 通通叫做楞伽師 請注意哦 這就不是以禪宗 現在你所看到的禪宗說的 欸!那就是我們禪的祖師 他說那是楞伽的祖師 那代表什麼意思? 代表他是學教的 他仍然學教 只是不 正在參的時候-不一定先把那個教理放在心中 他教你一個方法 參出來的結果是以《楞伽經》-的教理來給予印證 換句話說-這些人通通學《楞伽經》 也就是禪宗的初祖-一直到禪宗的五祖、六祖 基本上都學《楞伽經》 唯一例外是從慧能大師開始 他轉出來 他以《金剛經》印心 他特別的法門-是這樣 他們共同的根源都是-《楞伽經》 那這點要注意 這是以北方禪 北宗禪為立場所寫的 是這樣 那這裡頭有提到了所謂的-專守一心 還有一即一切 等等這樣子的一個 《華嚴經》跟《楞伽經》這種-唯識學的思想 跟華嚴的思想都有 諸位這樣了解嗎? 那我講這個什麼意思? 我講這個就是說 今天我們講的禪宗禪宗 都講的是屬於慧能大師-這一系統的禪法 然而它的更根源-事實上是以《楞伽》來印心的 仍然是研究教理的 所以我們這次就是要-翻轉一個概念就是說 參禪不去管教理這種觀念 我們從歷史的源流上-明確的看出來不盡然 哪怕是六祖也不盡然這樣 怎麼證明? 六祖本身也是用-《金剛經》印心的 他還是要印心 六祖再來七祖、八祖 這個南宗禪的七祖、八祖-都是以《金剛經》印心 所以我們說-禪宗不研究教理、不管戒律 這個應該是後代的事了 這點呢也要了解 好!那麼呢我們關於這個-禪宗的說明呢 我們先說到這裡 這牽涉到我們對禪宗的認識 所以多說了一些 向下文長付予來日 我們回向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自皈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