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題:中國佛教史 48 主講:法藏法師 我們大家請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中國佛教史〉 各位比丘、比丘尼 各位沙彌、沙彌尼 各位居士 大家阿彌陀佛 請放掌 我們上一堂課呢-上到這個教材第七十二頁 也就是第七章呢唐代的佛教 講到了唐代佛教那個時候-跟社會政治的關係 那麼這裡頭提到了一個觀念呢 提到一件事情就是說 呃!這個公度 由國家的行政權 來介入到這個出家-的許可這件事情來 這是極端的不可以 極端不善 那即便是這樣 但就在我們這個時代 我出家之後-還曾經聽過有人講說 耶那樣也不錯 這是很恐怖 這就是那種奴性 啊!我們自己管不了自己嘛-請別人來管 那種觀念 你要知道呢-一個出家人「方外」 號稱「方外」 你自己你不尋求一個……-自律自清 你還要請求國家機器來-來介入到這個宗教的行為 這是 你可想而知-到這個時代還有這種人 那麼你看這中國文化這個 這樣子的一個政治影響啊-你看無遠弗屆啊 無遠弗屆 所以說這確確實實是一個…-文化的認知的落差 宗教的信仰-是個人的一個獨立的抉擇 它不應該被、被別人告知 你可以、應該-怎麼樣過你的宗教生活 這完全介入到你的-內在的什麼呢? 內在的、私密的-人生價值取向去了 你看那玄奘大師就 當時你看 他要去考人家還說他太小 當然他是可以考得過啦 他也對那個考官呢講了兩句 反正很有內涵的話 但接著呢? 接著他要西域取經 你看他就 他就被國家機器所阻斷 當時的人民要出國也是一樣 被怎麼樣…… 但是你是取經咧 那一樣是被阻斷 即便它是一個好事 它莫名其妙它就要阻斷你 最後他是偷偷跑出去的 那要玄奘大師要依著菩薩戒-他是違犯 違犯國法是不是? 可是根本就 這個根本就無理 無理取鬧的事情 但是在那種時代就是這樣 這就是唐代以一個強盛的-中央統一的集權地 並且是一個 當時一個世界級的-頂尖的大國呢 它內在裡頭的一種 管理上的一種獨尊的思惟 這種思惟其實表現在一種-文化的什麼? 內在文化的一種-一種過度的強勢 那把帝王過度的神聖化-才會能這樣子 這裡頭又加上了這個-長期的教育 儒學的這種思想的教育呢 就幾乎讓帝王呢-可以統管一切了 你看看到清朝、明朝 那皇帝都還可以敕封什麼呢? 天神 你看那個媽祖 就是在明末的時候呢被敕封的 被敕封成天后 欸!人封天神咧 人去封你誰要當神咧? 你看看這世界上唯一怪異的 沒有這種這麼怪異的 那就是這樣 那倒過來呢 在清朝的時候還把岳飛拉下來 不讓他做武聖 那頂那個什麼? 頂那個關公上去 完全是人類的思考 完全是人類的思考 所以整個中國 中國的文化裡頭呢-一切以人為主 一切以人為主 那麼對於宗教-宗教為我所用 你看到我們最近 有一陣子啊-玩大家樂的時候啊 然後大家都摃龜、輸了 這個時候呢台中 台中啊 台中那個大甲溪上面哪 一大堆那個剖成一半的那個 那個土地公啊-什麼王爺公啊 你知道為什麼嗎? 你有沒有去看過-他們晚上的時候 跟那個土地公、王爺啦-怎麼講的? 欸!就給你拜那麼多了-你不也出個牌仔來啊(台語) 怎麼這樣?都已經拜成這樣了-(台語) 不然要剖成半哦(台語) 我翻成國語 拜你那麼多了-怎麼還不出個明牌啊? 都已經…… 你不是說要吃什麼?-要看什麼戲嗎? 那都演給你看了啊 怎麼明牌還摃龜啊?-還沒對啊? 你再這樣子的話 我把你剖做邊(剖開)-丟到河裡哦 果然如是 那些神哪、所謂的神哪 被人剖成一半處罰-然後丟到河裡去 那樣 人跟鬼神的關係是這樣 我小時候啊 小時候那地方都會拜那個什麼 拜那地基主 地基主(台語) 地基主、好兄弟 就是地方上的鬼神、守護神-土地守護神之類 你知道怎麼拜嗎? 那隔壁的鄰居就來講 哎唷!我們今年噢生意不好喔 我們才不要拜太好咧 要跟衪講噢 吃不要讓衪們吃太好喔 衪們才會幫我們明年賺錢哪 你聽懂我意思嗎? 就是說 要拜地基主的時候不能拜太好 拜太好衪以為我們還很有錢咧 然後叫小孩子來拜 跟你阿公講啊 跟你阿祖講啊 最近都不賺錢哪 要他保佑我們賺錢哪 你看他 你聽到這話沒有? 在阿公、阿祖-那個就是他死了的祖先哪 他跟阿公、阿祖的那個關係 仍然像活著的時候那種所謂的-相互關係 啊!你都當鬼了-當鬼要保佑我們哪 這……怎麼回事啊?-現在我沒飯吃了耶 那個阿祖你也要幫幫忙耶-(台語) 是這個意思 他這種思惟 這種思惟 你回憶一下 你們自己以前還沒信佛的時候-拜地基主 妙祥你們 你們客家人是不是這樣拜? 欸!就是這樣子耶-他跟鬼神是這樣 還有台南有一個-那個城隍廟有沒有? 「爾來也」那個地方 我讀大學的時候呢去那吃飯 吃完飯就在那-剔牙縫渣(台語) 去那裡也看 你知道怎麼樣? 那個…乩童-噗!……吹那個 吹那個……牛角啊 然後就用蛇鞭啪!…… 然後在那兒抖啊 啊!你呢這個要誦經多少部? 要怎麼樣、怎麼樣? 然後那「扶桌頭」的(台語) 那個站、站在那個幫忙的那個 輔助的第二-不算乩童是「桌頭」啊 台語叫「桌頭」 就講了 就跟那個、就跟那跪著人講 你欠他的啦 現在他來說了啦 他要你要誦幾部《金剛經》-《地藏經》多少啊 燒幾仟塊、幾萬塊的那個-金紙給他啦 然後那個 那個活的人啊 「陽人」就面有難色 然後這個 那個「桌頭」啊 看他面有難色-那就開始跟鬼講 啊!不用那麼多啦-減一下這樣(台語) 你也要看城隍爺的面子(台語) 那麼減一半啦 然後那邊就 那鬼在那邊考慮、考慮半天 好!那麼就在 人跟鬼討價還價耶 你怎麼搞不清楚啊? 住在台南的信徒-你們可以去看一看啊 我說的一點都沒錯 現在不是還在-還有沒有在做? 耶!鬼不是被尊敬的嗎?-神不是被尊敬的嗎? 不是這回事的 那仍然是跟人完全一樣的思惟 所以你看看 中國人會燒什麼厝啦 燒什麼紙啊 燒什麼Benz的車子啦 去給他的祖先用 表示我賺錢啦 以前沒辦法給你的-現在我花兩仟塊通通給你啦 洋房要洋房 洋房上面還有地契咧 他們還做地契你知道吧? 還有地契、還要蓋個章啊 閻羅王蓋章 閻府、府君 第二府君、第三府君蓋章之印 表示這地契這個成立 完全人的想法 他這樣幹 你有沒有注意到? 所以這哪叫宗教信仰 這根本是人的思惟的延伸 所以說那你這樣想 人 老百姓都是跟鬼神-是這副關係的 那連皇帝想要自己敕封誰當神-把誰拉下來 完全不用選舉 你懂意思嗎? 把誰拉下來就可以把誰拉下來 他就把關公硬頂上去 然後呢岳飛就被拉下來了 因為他父親漢族 那清朝、清朝是外族人哪-怎麼可以? 那這樣一拜下去的話-大家都反我了 不行!…… 岳飛你下來…… 岳飛連表示抗告的機會都沒有 馬上就下來了、馬上就下台 你看誰跩? 人王比較跩 這種思惟 我告訴你從漢代就開始了 從儒家差不多就開始了 儒家建立的這思惟呢 其實在這裡就已經開始這樣了 這就是中國的民族性 所以它本來 整個中國的文化對於宗教 對於鬼神 對於它所不知的這個天地鬼神 其實它 它是具有那種很現實的-所謂妥協主義跟統治主義的 它是非常現實的 鬼神並不代表著-內在修為的一種來源 為什麼?因為那是 內在修為那是儒家之事 所以鬼神事實上被驅使 道教不也是如此嗎? 那個咒語-全部就在驅使鬼神用的 有沒有? 那驅使鬼神什麼? 建立合作關係啊 人跟鬼的合作關係 你養小鬼你看 養啊!他養啊 他養衪-然後讓衪來替我幹活 是這種概念 所以這能叫宗教嗎? 這對西方來講這簡直不可想像 那根本那不叫宗教 那不是宗教的概念 好!那麼這樣子的思想 一直當然在民間 也在什麼?也在政治運作當中 而且一直到現在的華人-還是這樣 基本還是這樣 基本還是這樣子 那所以說佛教這樣子的一個 一個從這個…印度所產生的-一種純粹的一種宗教信仰式的 世界性的 而且具有那種 超脫的這種宗教的那種格局啊-在中國就滯礙難伸 所以哪怕你出家人-在中國的土地上 當時要自由的出家都要受限 所以我們基本上承認 這可能是當時出家人品質提昇-的某一種原因 但是我們也知道 這是用錯誤的方法-達到一個短暫的效果 這並不符合一個宗教 在人類的社會當中-應該被尊重的這個本質 不符合 你要知道宗教早先於政治 我這以前我都說過了是不是? 所以那麼這樣的情況呢 這段文就說到這裡 接著他又提到了-關於它的行政組織 那麼呢譬如說 他提到了這個佛、道二教的-這個宗教的行政呢 那麼它隸屬於政府的-這個鴻臚寺這個名稱 鴻臚寺是一個政府單位 叫做鴻臚寺 之下有個叫做崇玄署 崇玄署 後來幾經變革到玄宗 唐玄宗之後呢他開元之治 事實上是一個很重要的法治的-一個完備的世紀 從那個時候開始呢便隸屬於 鴻臚寺以及什麼?-尚書省的祠部 尚書省有點像行政院 祠部有點像內政部 有點像內政部 哦是這樣子的 有點像內政部裡頭的-某一個什麼? 或者是一個宗教部 或者叫宗教部-這樣子的一個單位 那麼呢 出家人僧道的這戶籍 三年一校 那麼被保管於鴻臚寺跟祠部-這樣 這是當時的宗教最高行政主管 那麼呢 欸!這個 發號司令的是祠部 那麼對於組織-對於榮譽之推舉 榮譽推舉就是人事上-人事的推舉 人事權的推舉是由什麼呢? 是由這個鴻臚寺來進行的 是這樣 這管人事、宗教人事部分 那麼呢 接著他又講到說 六朝以來-這個國家政治力因為弱 所以說有些偽濫僧的出現哪 那這就偽濫僧出現-確實也造成了 國家統治權上面的一個漏洞 那現在講叫做治安漏洞 以前更嚴重的就講到一個 直接牽涉到治安以及國 皇帝對於他的-所謂他的人民的統轄權呢 有漏洞 所以這對皇帝來講-是寢食難安的事 對今天來講也不過就是-治安不良 可能會這個…… 內政部會被釘這樣而已 可是在那過去更嚴重的是 一些知識分子會覺得 儒家為主體的知識分子-會覺得很受不了 那麼在這種情況 這兩種情況 因此為了防止這個事情呢 那麼 這剛開始是由 出家以一個總量管理 我…能夠每年讓你剃度多少人 那麼由各地方的人推舉上來 可是這樣還造成什麼? 造成你推舉得多、我推舉得少 誰推舉的我要通過不通過? 人情上的包袱很麻煩 後來呢就 到了中宗 唐中宗那已經是唐的 唐朝的武則天之後的事-已經是唐中 中唐的……事情了 那麼開始就改成什麼?用考試 用考試 用考試那得到人才 那麼之後呢你就怎麼樣? 你就被國家發一個-能夠剃度的證書 你憑著這個能夠剃度的這證書 你去找師父剃度 那如果師父呢剃度了一個-沒有證書的人 那個師父也要遭罪 那被查出來也會遭罪 喔!你看看這樣子 那麼同時呢你隨身必須 當你還沒有受戒的時候 你隨身必須帶著這個 當你那時候叫做沙彌 等到你要去受戒 等到你要去受戒 好!那你可以去了 關於你能不能去受戒? 他這樣沒有講到說-他要怎麼管理?是沒有 好!剃度他管你 然後你要去受戒他不管你 不過受完戒的那個證書 是由祠部所發的 換句話說現在你哪個地方傳戒-是由國家來發 發一個你已經受戒的證書 從今而後你要帶這兩份證書 剃度的、還有受戒的 他怕你是假剃度 怕你是私度啊 那你也可以去受戒啊 所以他 一方面你要剃度證明-二方面你要受戒證明 那這樣你叫做一個比丘 這樣子才被容許雲遊四方-在外面走動 聽說 還有提到好像 沙彌似乎是你沒有戒牒-但是有剃度之牒 就度牒的話 可能還不能夠隨便走動 好像是這樣 這裡沒有提到 總而言之有這個情況 而這份證書呢 竟然像國家委任官-這樣子的功能 換句話說你就因此擁有了-類公務人員的某一些些的特權 包括了被指定的所謂的-免勞役啦、免繳稅啦等等 甚至於 你的身分也受到了保障啊-等等這樣子 諸位 這就是 這就是國家的公權力 完全介入了-你的宗教生活的行為了 哦是這樣 那麼這個情況呢 那麼就有待 有待商榷、有待商榷 當然整個事情 中國在發生的時候也因為 佛教過度的興盛到怎麼樣? 整個社會 影響社會的過度興盛也不對 不能講過度 就是說過度的膨脹、腐爛 那麼呢過度的人才 人員過度的什麼?蕪爛 那引入太多不當的人員-進入到佛門裡頭來 這個所引起的一個-社會上的一個反彈 這一點也要接受是事實 這確實是事實 這一點大家要知道 那這樣子才引入了 在當時專制時代的帝王呢 一直想方設法要-要管理你 這種風氣一到今天仍然還在 為官之人就是想管你 就是這樣 那麼 那麼呢 不過我們要認清楚 內部的自清自律是絕對需要 今天確實佛教也有違這個情況 有違這個情況 台灣稍有違 我覺得大陸方面呢也應該有這 這個問題也應該不少 也應該不少 所以兩岸的佛弟子-都應該要注意這種問題 都注意這種問題 好 這麼這種呢 嚴密地控管出家人的 這個佛弟子-出家的行、出家的權力 出家的這個……宗教行為 甚至你出家之後他還嚴密的 以保護跟給你免稅之名啊 是進行的是一種控管 是一種控管 那麼好-那麼大家確實了解這個狀況 接下來就僧尼的管理制度 這裡這一節主要講的是-制度的問題 不是僧 不是出家人自己的管理制度 不是哦 是這個國家怎麼運用方法? 怎麼運用組織在管理你出家人 它是這樣子 他說看到了這個 首先哪 唐代在中唐之後啊 它的律令也就法令 法令是相當地完備 所以中唐之後尤其成為一個 所謂的一個-法令完備的法治之國了 是法令完備之國 那麼這種情況呢相對於印度 自來佛陀所領導的出家人-以戒律來自持 不受一切世間民間法令的一個-軌範 這是有差別的 那麼問題為什麼世尊能夠這樣-而到中國來不能這樣? 你說完全是因為政治的關係 或儒教的一個-這個文化主體所造成的 我覺得也不完全盡然 為什麼呢? 因為你要知道在印度 你看!吃飯用托缽 建寺大部分由居士來發心 來發心 有這種傳統 或者由國王來發心 後來慢慢演變成國王發心 但怎麼說呢他保持的-某種程度的托缽生活 那麼這樣子的生活呢使得他-雲遊的情況啦 或者對於寺廟經營等等哪 情況就顯得低 可是在中國托缽制不行 那麼呢雲遊的情況-相對的也就減低 那麼再加上文化的隔閡啊 民間來完全支持 這個出家人的建寺的需要 寺廟的需要呢 似乎也一直不能夠 不能夠那個順應佛教本身內部-出家人修道的真實需要 這個時候倒過來-出家人就得要為了飲食 還有長期定居於某處 內部的教學需要 修行需要等等 他得要去「經營」出家的道場 這一經營了 當然就牽涉世俗事務 再加上中國的佛教建構在一個 儒家的一個環境之下 特別的也注重了所謂的-社會的福利 以及所謂的人民的什麼呢? 這個……度化工作 這種度化工作 也相應的有了一些 財物、土地、人事 人的關係等等這樣的運用-跟關係的產生 這些都不同於-以聲聞佛法為主要的修行內容 或者是仍然是大乘-但是他過著仍然有托缽行為的 這樣子的一個西域-或印度的佛教呢 它有很大的差異 在這種情況啊 你說要完全的自治 不跟現實社會中的法令呢 沒有任何的 產生任何的關係呢 可能是不容易的 確實是不容易的 我們在往後看到 所謂的福利事業 你就可以更可以看出來 在唐朝 出家人的社會活動 所謂的社會福利 福利活動非常的深入到民間去 你這樣子你就可以想的是 它的社會運動力量很強的同時 它跟社會的關係也介入很深 這裡頭難免哪 如果說 如果說有一些-比較貪求名利的人 在那裡運作的話 或者是有些什麼所謂的名聲 他擁有很多的信徒的話 這難免跟社會的某一些-既定的世俗 世俗的利益關係 就會有所衡突或者有所重疊 這樣子的情況 你說他要完全隔礙於-社會國家的法令之外 從任何一個角度說其實很難 很難 這確實是理性的思考-你會知道它是不容易的 佛陀當時以道德來感召-帝王自己來捐獻什麼?土地 這沒有所謂土地運用問題 對不對? 那麼因為有佛陀的威德 再加上歷代都有什麼呢? 在佛世那個時代 或者佛滅後的幾百年內 歷代以來都有所謂的-大阿羅漢的出現 這些人 隨便在天上飛一飛現神通-就能夠折服當時的國王 使得他樂意地-以國家之力來支持 並且聽從他的教化 但是到了漸漸進入了-像法、末法 出家人表現得-只是一個修行的人這樣而已 那麼特別的神異呢-漸漸地並不多 更別提說 這是假借鬼神法那更是 更是不算 如果真實地自己的神通 再加上有德行的那種大威德啊 當然越來越末法-這樣的情況越來越少 那麼這個相對的你召感-帝王的那內心誠懇的恭敬 跟供養跟護助、護持呢 相對就弱 這時候出家人就要自己 再加上中國的環境 我剛剛講了對不對? 那他就要自己去經營 這種經營的過程 那就會觸及到現實法令的事實 那是不可避免的 在這種情況 你要為政者說完全視而不見 坦白講-這個我們也不能這樣要求 對不對? 我們講個現實的啦 如果出家人為了蓋寺院-然後把山都挖崩了 是不是這樣? 然後 如果真的說去放生 結果他不考慮到一些-周邊的環境因緣 然後弄得那個環境也遭受破壞 現在尤其台灣已經破壞很厲害 你說人家不講話嗎? 同樣道理 所以說這個僧尼的管理制度啊 有時聽起來刺耳 但是我是這麼覺得 就一個事實、現實來講 仍然出家人要注意-自己的道德修養 對於周邊的物質環境-或者是物質的需求 應該一個合理、隨緣的方式-來進行 合理、隨緣的方式來進行 這樣子你衝撞於這個-現實的法令的情況 相對就弱一些 你說完全沒有-我覺得現實上不可能 因為今天的宗教相關的這個-土地取得啦 或建築等等這一類 並不是那麼樣子的完備 你說完全不能-我覺得這也是大話 可是那就是要注意 這唯有這樣呢各讓一步 各自都小心 我覺得政教的關係 宗教跟政治的關係才會-產生一種相互的尊重跟平衡 這點是 倒是這個理性的思惟當中來講 我們可以看得出來應該是這樣 那麼當時呢 佛弟子 從印度傳來的佛法呢 他是以一個 幾乎可以跟現實完全割離的-這樣子的一個生活方式呢存在 來到中國 生活的真實方式已經不是這樣 這個時候你要完全地割離-也不可能 所以說啦 這個就產生了什麼樣子呢? 產生了這個 國家的權力 中央集權這個權力呢 跟法令呢 是不是有可能在某種程度上-及於出家人 這個情況也就發生了 在唐代 我們就明確地看到了這樣子 這樣子案例是很值得注意的 因為從今而後 大概歷代以來都相沿承襲了 所以這是一個轉捩點 唐代建立了一個法治 並且將僧尼的管理 架入了這個國家的法令之後呢 幾乎從那個時候開始 一直到清朝都這樣 相對的它的整個文化影響-也影響到今天 你看民國初年的什麼? 「寺廟管理條例」-它就沒有講教堂 它就管你寺廟 主要講的是僧、道 完全一樣 完全就唐代這種模式 這種思考模式 就專管你僧、道 特別立一個這樣子的法 這樣子 不管法的內容好不好 問題是他這樣立了法 他本身採取什麼樣的想法 就是他認為-他想當然耳的應該管理 這個在今天已經要檢討了 不能夠完全這樣 那麼出家人也不能夠再以-「一切都遵守」為有道德 那不是這樣子 那麼 這裡頭我們就可以看到 他這段文七十四頁就講到這樣 那麼七十四頁也提到了說 在這個貞觀的律令之前 唐朝就已經出現了有所謂的僧 這個〈道僧格〉 你看他「道」寫在前面-不是「僧」寫在前面 是〈道僧格〉 〈道僧格〉主要是指什麼呢? 主要大概是指的 不過那個條文已經散佚了 不過大體上呢 大體上那個這個 〈貞觀律令〉的當中有一篇叫-〈道僧格〉的 主要就是指的說 如果對於道跟僧 他本身有了犯罪的話呢 它要用世俗的教典、法典呢-來給予制裁 諸位這樣聽懂我意思嗎? 這在泰國的話 它的作法是先勒令你還俗 由僧王勒令你還俗 讓你退為一般的人 它才用世俗的法律來制裁你 但是在這個唐朝的時代-根本不是這樣 是直接就 就指定你就要道跟僧這兩類人 有了過失 有了所謂國家認定的-刑法、民法還是怎麼樣? 這內文我們並沒有去研究 就主要有些犯罪的行為 它認定的犯罪行為 那直接就 國家權力就加諸在你身上 加諸你身上 是這樣 好!那麼 這個呢 所以說唐朝國家之對於-佛、道二教的諸問題 採取以俗法推勘的方式 亦以之處理犯罪的僧、道 這些基本的條目可知已規定在-〈道僧格〉之中了 這裡頭包括了什麼? 包括了僧、道二教的諸問題 還不只是犯罪問題 它都以俗法來推勘 諸位!這代表什麼意思? 代表著就是說 它並不特別在關於法律 不一定是你犯罪哦 可能是屬於一些-法令上的事務的話 它基本上就把你認定是世俗人-一樣的遵守 你看 這種事情一直到今天仍然如此 仍然 仍然有這種樣子 最近土地法稍微有改變了 有所謂的特定事業目的用地 那這個呢隱含著-宗教事業也是特定事業 所以可以去申請一個-合法的土地來使用蓋廟 在此之前 中華民國幾乎找不到一塊-所謂宗教可以蓋廟的 可以去蓋寺院的這種宗教土地-是找不到這個名稱 那什麼意思? 也就是說 它在訂定土地的分割-跟名目的時候 壓根兒就沒有思惟到-宗教會用到地 它沒有想這個 它純粹用世俗人的思惟去思惟 在它思惟這種土地-管理的概念的時候呢 幾乎宗教是它沒考慮過的 它也從來不思考宗教的需要 就有一點這種意思 對不對? 所以你看看 古代的唐朝這樣 你沿續到今天還是用 執政者還是用這種方式-在思考宗教 在漠視宗教的存在的話 那就太不進步啦 當時它用俗法來推勘-僧、道的諸問題 我覺得那算了 在那種時代專制嘛 這樣也就算了 可以一直相沿到今天還這麼幹 那就很怪異了 可是倒過來 你要特別立一個-管理宗教人士的法 那也是有問題 所以這當中應該是 在各種民法會牽涉到宗教-相關的世俗事務的時候 應該有特別的條例來給予考慮 那這樣這就對了 這樣就對 那譬如說像 如果在泰國出家人犯法 他還是要受罪 不過讓他先還俗 還俗之後我就用俗法對他-那可以 我覺得這樣就可以 是不是啊? 那這種情況是可以的 好!那麼這樣 這段文呢我們可以看得出來 接著呢第二段-唐朝 七十四頁第二段 唐朝呢嚴禁新的佛寺的建造 是「嚴禁」哦 唐朝是「嚴禁」哦 那麼呢-嚴守著佛寺定數制的方針 看到沒有? 每個佛寺、每個地區的佛寺呢-有一定的數目 你不能自己另建 相對的你出家人-也沒辦法去登記說是佛寺 我要建一間 沒有這回事 可能有一定的數目-要被推薦還怎麼樣? 在這種情況 我就因此控制了-你出家人的行動 讓你該住在哪裡就住在哪裡 這就他控制住了 那麼呢 隋代的佛寺是以寺監統理寺眾 唐朝的佛寺則定出了 稱之為三綱之制的-上座、寺主跟都維那的職稱 由僧眾之中推舉產生之後 由國家給予任命 你看到沒有? 所以寺廟裡頭的幹部-竟然是國家介入來 來認定的 那你看看 所以國家的權力無遠弗屆 但是呢 這在唐初之際還並不是這樣 唐初的時候只是泛泛地-用所謂的十大德 來統理那個國內的僧尼 能真正做到這麼有制度-是在中唐之後 便漸漸地成為 建立了所謂的「僧錄制」 就對出家人進行了所謂登錄 到了唐憲宗的時代呢 並且呢還會任命什麼? 任命這個端甫啊為左街僧錄 靈邃為右街僧錄 那麼呢 以統理首都之內的佛寺-還有僧尼 一個管寺 一個管僧尼 那麼接著呢 在這之前 唐都的長安-盛行造寺起塔的功德事業 這是由國家之力來進行的 雖然它控制寺廟的數目 但是國家它會為了修功德 它也會來以國家之力來蓋廟 這個時候誰來做呢? 有一個受命-營辦這種事業的長官 統理這件事情 他叫做修功德使 這個修功德使後來-能力、力量越來越大 大到了幾乎要超過鴻臚寺 也幾乎超過了尚書省的祠部 你知道為什麼? 因為他直受於中央管轄 他要建廟 他負責建廟、建塔 請問他擁有什麼? 錢哪 中央直接撥錢給他啊 有錢就有人 有人就有權 這個從古到今都是這樣 他手裡掌有一筆錢哪 那就會有很多-官商勾結的事情發生 他是好人沒事 他要是稍微閃失有什麼顛倒想 那他能夠操作的東西就多了 那首先 這在代宗的時候 第一任的內外功德使啊是李元 那個字印錯 李元琮跟什麼呢?李憲誠 一個是宦官 一個是統率禁衛軍 禁衛就憲兵啊 統率 而且是統率首都-長安禁衛軍的李元琮 這大概是現在的憲兵司令 憲兵司令或者是憲兵的什麼? 應該算是 長安首都的 那應該是首都憲兵司令 這樣子的階位是相當高的哦 相當高的 那麼另外一位是 在宮廷當中享有權勢的宦官-李憲誠 這是內功德使 一個外功德使 那麼從它來指示 開始指定呢什麼樣? 各種寺廟跟道觀的營建 它不只是佛寺還有道觀的營建 那以這個營建為根本 再進行它人事的管轄 它是先這樣子的 然後也進行它的所謂的-政令的推展 它也不會白白蓋給你住 是用這種方式 內外功德使是這樣 同時呢 不空三藏在代宗 他是三代的國師嘛 在代宗時代他仍然是 他就宣說一種全新的 密教的一種襄災攘福 攘災這個……招福的這種 這種新的國家佛教囉 為國家服務的這種佛教囉 那麼到了這個德宗掌政之初啊 那麼諸政為之一新 對於這種掌管軍務的人-擔任功德使呢 他覺得這樣子喔 獨攬大權 那國家的宗教政策根本就-都壞掉了 為什麼? 因為他這樣子-他人事權、經濟權呢 通通他可以運作 那這個時候呢 他的某些管理弄不對了 甚至於嚴格控管寺廟的數目呢 可能也做不到了 也可能是這樣 所以他要廢止 不過這樣子呢 因為掌管權力太大 掌管權力太大 甚至於他掌有了什麼? 僧、道人事的推舉權 那麼這樣的發揮呢 一方面他有錢 一方面又有人事權 喔!那這個就……嚇人了 那麼這樣子 慢慢地 這一直推展到後代 唐末的什麼? 這個武宗 唐武宗 唐武宗的時候呢 他還在推展這種功德使的行為 那這樣子你想 如果說唐代有它的-僧尼的管理制度 那慢慢地因為功德使-這種直屬於中央的 的制度外的這種人的出現 而且權力越來越龐大之後呢 就造成了什麼? 造成了這個制度慢慢地破壞 這制度一破壞 它原來所期望的-那種控制的情況 就會慢慢地不能控制 甚至於也產生了一種 制度外的腐敗情況也出現 這就引發了 這個後來唐武宗的-滅佛的一個遠因 好 接著呢他提到了說 在中央的僧官叫僧錄 地方有所謂的十道 地方的十道呢 各道的那個僧官叫做僧統 那麼各州的僧官呢叫做僧正 噢!可以想像得到 這個從中央、地方-到次級地方 通通有僧官在進行什麼呢? 進行所謂的國家政策的推展-以及所謂的監督 宗教政策的監督、執行 諸位!很熟悉吧 那麼呢 這個住於開元寺等的各州之-官寺呢 這統理轄內的這個-佛寺以及僧尼 那麼一到了這個唐代中期之後 由中央到地方的僧官制度-已經完全的完備 我說過了-剛剛就講過 唐中期之後 中唐之後啊 這個整個法令制度 包括僧官 僧伽的 包括這個僧道的管理等-也就完備了 但是權限呢 已經不再 本來是說 還會在寺院裡頭 任命寺院裡的出家人呢-來代理管理 現在呢這權限也完全被俗官呢 所完全統轄了 這你也知道嘛 出家人你怎麼會貪愛官位 基本還是少一點 世俗人被政府所委託 然後假由世俗人之手來管理 或傳達政府的政令-到出家人手裡 而你出家人本身又當僧官-慢慢地呢 他跟政府 世俗人總是跟政府比較熟 慢慢地他就會-越來越凌駕在你出家人身上 出家人終究是方外之人 你再怎麼樣你還是鬥不過他 你也不想跟他鬥 所以慢慢地俗官凌駕一切 很熟悉吧 那這個情況 那麼就可以看得出來了 那麼 那麼再加上功德使的這種 中央直屬的這種人的出現 它更壞掉了這些制度等等 所以它本來這制度還算說-可以接受說有僧官 後來連僧官也被架空 成為俗官在管理 那這樣就完全為-政府的俗人在管出家人 這個型式也就在中唐之後-慢慢地形成 慢慢地形成 再加上功德使這樣的操作 將國家的什麼呢? 經濟一直、一直往外 一直往外運用、運用 那人事跟政治的 跟宗教的政策-也不能夠貫徹之後 哇!就種下滅佛的遠因了 好 接下來第六節 講唐代的僧尼的社會活動 僧尼的社會活動主要有幾樣 第一個是指 從出家人 還在佛法之內的弘化動作 一個就是法會 功德法會 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 通通有年節啦 這盂蘭盆法會啦 年終、年初、年 這個各個什麼忌日 國家重要忌日啦 從中央到地方 甚至於你住的這個官寺 根本是由中央統一發 發下命令 也撥下款項來 你出家人得要去做 國家所指定、所需要-這種消災行為 不過對出家人來講這是好事 這總是還是修行 沒問題 不過表現上就是以一個-你是聽命於國家來做的 這當然感覺(日文) 這感覺上是不太愉快的 雖然說修行本身還是好事 做法會是好事 不過也因為這樣 在民間也大大地形成了什麼? 形成了一種風氣 這也確實是 第二種就是什麼? 俗講 俗講 剛剛那個法會-當然也包括無遮大會 這無遮大會呢 不是所謂齋僧 齋僧是另外一種 無遮大會是廣開救濟之門 在那一天 東西吃流水席 不夠了再補 讓各地方飢餓的人啦 或者比較貧窮的人-來這裡飽餐一頓 是這樣 那麼再來就俗講 俗講 俗講呢 就是所謂的社會弘化 在當時呢運用了什麼? 圖畫 變相的文 就是將佛經改寫一下 改寫成寓言啦 改寫一般人比較容易懂的這樣 或者用圖畫 然後再由出家人呢 依著這圖畫 或著沒有依著圖畫依著文 或著怎麼樣? 然後呢他對廣大的群眾 用一種比較 人們比較覺得容易懂-比較有趣的方式呢 來給予講解佛法 這就是現在的所謂的什麼? 這個佛學講座之類的啦 就是這類這樣 那這個呢 當時給一個名稱叫做化俗法師 或者俗講師之類 那麼這也是社會的弘化 這兩樣都還在佛教的-既有範圍之內 其實佛世時代出家人 其實也是做這個 雖然說佛世時代說-不一定有那個盛大的法會 但是法會的本質還是修行 修福修報啦、消災啦等等 這是可以接受 那麼接下來還有一種 那是屬於社會福利 社會福利就無所謂接不接受 就是量力而為 適當而為 這也能讓社會人士能得以接受 那麼這就有兩類 一類就屬於的-這個……孤苦鰥寡之類的 孤寂鰥寡之類 這個……孤獨鰥寡之類 孤、獨、鰥、寡 孤兒 那麼這個……老年無依靠的人 就類似像養老院、育兒院-這一類的呢 在唐代做得非常多 唐代做得非常多呢 包括那個武則天 她也命令 也建立這悲田院 來做這個孤苦、孤獨鰥寡-的收容院等 並且設立叫養病院 那是屬於什麼? 對於疾病的所謂的醫療 這是 這就是所謂的-現在講的公立醫院 幾幾乎乎是免立-免費的公立醫院這樣 不過這個是由國家來出資 但是是由出家人來經營 佛寺的僧尼來經營的 那麼在長安跟洛陽呢 唐代也 政府除了武則天之外 其他唐代的政府 其他各朝的政府通通也都 各代的政府通通也都設立 這叫悲田坊跟養病坊 前面武則天叫悲田院、養病院 現在它改成坊 不過這個時候 也是由僧尼來負責經營 不過對不起 它已經獨立了 它不是由國家呢來完全的資助 但是呢 但是 常常被國家賦予它土地 由這個寺院去經營這個土地呢 來自給自足來進行這種孤 悲田院或者是養病院的經營 是這樣 不是直接給錢 而是給一塊地去經營 那麼這種經營方法呢 事實上就是所謂的-社會福利工作 這種社會的福利工作呢 一直到什麼? 一直到 唐武宗滅佛的時候呢 他仍然保留這個 所以他的滅佛基本上-保留了一部分的一個功能 還保留著 那麼再來 接著呢下一段提到的是 什麼呢? 這就營利事業了 它本來也是一個功德事業 也是社會福利事業 建立什麼呢? 這唐代的佛寺 有以寺庫內所保有的無盡藏 經營什麼呢? 這個碾什麼啊? 碾「磑」ㄨㄟˋ還什麼? 這個字忘了寫下來 那麼就是 就碾坊啊 就碾米的 然後再來車坊 「車坊」租車 租車子 所以經營租車業 經營碾米業這事 還有店鋪 它是以寺院內部的無盡藏-來做這個事情 什麼叫無盡藏呢? 就是 一切動產 可能包括寶物之類的 它拿這些東西去外面經營 本來是發放借人 然後借人就得一點利息 這個利息的孳長呢 能夠將來 讓你的錢能夠增加之後 來做為寺院營修 修繕、擴建之用 這今天我們講的這很容易理解 或者來做為 必要的時候做為救濟 可是有時候光這樣子借人哪 還不夠 你還經營什麼呢? 經營租車業啦 經營這個糧食業啦 甚至於呢做一些買賣啦 甚至於後來乾脆啊 開銀行 開金鋪 開銀行 那這些 在社會人眼光來看-都是一種營利事業 都是一種營利事業 為什麼叫無盡藏? 因為它能夠一直生息……-一直增加 那這樣子本來他要這些孳息-有兩個目的 第一個就是救濟窮人 做社會福利工作 第二個就是 對於寺廟裡頭-修繕、擴建等有需 就是這兩樣工作 其實在我們今天來看 寺廟的錢大概也是用在這兩類 對不對? 我們也有這些小錢哪 拿到那個學校啦-或地方上去做一些 福利的工作嘛 那我們自己也留一些錢啦 可能需要買地、需要建寺啊 修繕啊 對不對? 大概就這些嘛 或出家人修行-所要用的生活所需嘛 就這樣 那他是用無盡藏是說 這個錢能夠錢滾錢 他會經由適當的經營 所以當時的出家人-有一些很有經濟頭腦 甚至於還有做生意的頭腦 是這樣 這一段講的是這個 講的是這個 那接著還有一段七十八頁的 那講的我們下一次再說 是這樣 好 向下文長付予來日 我們回向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自皈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