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題:中國佛教史 46 主講:法藏法師 我們大家請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中國佛教史〉 各位比丘、比丘尼 各位沙彌、沙彌尼 各位居士 大家阿彌陀佛 請放掌 好!我們上一堂課呢 將隋代的佛教呢-簡單的介紹過了 隋代的佛教在這本 日本人寫的概述裡頭呢 他是以這個末法做為結束 那麼末法的思想 在經典上確實是存在著 那麼也預言著 正法、像法、末法 那麼依著佛出世的年代來推算 在這個時候呢 有人認為呢-是已經進入了末法了 那麼如果以千二百五十年 距離我們現在這樣子 是由現在人的考據 來看待佛的出世的時間的話 那麼其實呢在隋代 嚴格說起來還在像法當中 不過呢因為有這個 這個當時有這個二位武帝 包括北周武帝 的這個北魏武帝、北周武帝-的這相繼 在這個六、七十年間呢 兩次的在北方的滅法的行動 那麼呢因此 佛教徒呢 尤其是北方的佛教徒 特別有這個末法的思想 這點印證在慧思大師 慧思大師的思想裡 他的發願文裡頭 也特別有提到這樣 那麼後來呢-在隋開皇年間呢 出現了這個 信行這麼一個人在法藏寺 他呢更是提倡 以末法思想為根基-提倡所謂的三階教 那麼對於當時的帝王-以及當時的出家人呢 都採取了一種否定的態度 那麼這已經近乎邪教了 把末法的思想推 推而廣之為他個人的一種判定 那麼極端地解釋 那麼當然 這樣就不對了 所以當時的隋煬帝是禁止的 然而這種思想 其實它一直流傳到唐朝 那接著就是所謂的 房山石經的這種雕刻 那麼也是這樣子 那麼也是呢 依於這個末法的思想 那麼其實 這當中還有所謂的淨土教 淨土教的發起 特別的興盛 也有這樣子的一個末法思想 做為一個基底 那麼今天我們來看-我們也是這樣 常常最愛有人引的-什麼《大集經》云 什麼末法眾生修行 這個萬萬人修行難以得道 唯有依什麼念佛法門如何? 問題是《大集經》根本沒這句 可能在哪一部經上有這句 因為現在搜尋經典很容易了 不像古人 要這樣引一個經-你要找了老半天不一定 找不到還不一定說沒有 現在電腦裡頭找的話呢 找不到這句話 可能有這樣的概念 那當然肯定 我們應該可以不懷疑 不過這個 無論是龍樹菩薩也好 世親、無著菩薩 這是兩個不一樣的系統 對於淨土教呢 也都具有某一種程度的認為-它是在一個 眾生根器比較弱的時候呢 它是一個重要的-修行救濟的法門 那麼這樣子呢淨土教的生起 是依止於一個末法的 在隋代被這樣被提出 被提出來說 喔!這是依於末法的思想 也有增上之義啊 某一種程度是可以接受的 一直到今天-我們也多少有這種想法 唉!末法眾生了 這個不容易修行 這個這種思想不是也有嗎? 可以的 那麼當然接著呢 我們就進入了唐代 唐代他用了四個章節來講它 那麼呢這是很精彩的部分 那麼呢首先 你注意看他怎麼做 這歷史學家他會先介紹了一個 政治跟 國家社會跟佛教的一個 所謂的一個 所謂巨觀的一種關係 巨觀就是 大體上的一個關係 他當然不可能細膩的去分析-一小時段 但他會巨觀的說明呢整個時代 整個唐代呢-跟佛教的一個基調 基本的關係是怎麼樣? 在這樣的關係之下 他接著才會談各宗各派的發展 天台宗、三論宗就暫且-已經說完了 往後的幾宗呢 六大宗派 都會在唐朝這個些章節-分別的說到 欸!他先介紹了 你佛教跟社會-跟政治的相互 國家、政治、社會的-這相互的關係 那麼以這個為一個基底、基調 你再來談 各宗各派的發生、產生 那我覺得這個是 我們也可以理解 佛教做為一個流傳在-人間的宗教 它確實呢 既是一個覺悟的宗教 方外的宗教 超俗的宗教 覺悟的 講求覺悟的 非常注重個人修持的一個宗教 然而它在中國-也表現得非常入世的 有淑世思想的 這種結合著中國本來儒教-所謂的讀聖賢書所學何事? 為了就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這個為生民立命 也就是所謂的利益眾生 為天地立心也就上求佛道 像這很容易就被轉入到-一個佛教徒裡頭 昇華成為他對於佛道的追求 讀聖賢書 讀聖賢之經 讀佛法之經 我應該怎麼樣? 我應該自己深刻的修行 那麼深刻的修行是為了什麼? 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這種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在早先的儒教裡頭是讀聖賢書 是為天地立心你看 天、地、君、親、師 天地 是代表著儒家最重要的一種-道德軌範的什麼呢? 一種先驗性的存在 先驗 先驗的存在就是說 什麼叫先驗? 「先」先後的先 「驗」經驗的驗 先於人類的經驗它本然存在著 這種觀念 那麼呢 當建立這種觀念的時候 當有這種觀念的時候呢 儒家的人會認為-他所讀的聖賢書 就是在為天地做事 所以他忠於皇上 那就等於忠於-他自己的生命價值 喔!那皇帝很歡喜了 實在是太好了 是不是這樣子啊? 你忠於我就完成你讀書的-讀聖賢書的重要價值 所以歷代 歷代的皇帝 包括胡人的皇帝 通通要以儒術來治國 這樣子 那這並不完全不好 其實它蠻好的 只是說它過度的狹隘的 建立了道德的什麼?絕對性 過度狹隘 那西方人沒有這種概念 他不為天地立心-不為生民立命嗎? 應該也是有的 所以說 佛教它不講天、不講地 它講真理 解脫的真理 我為真理而完成 所以我今天讀佛經 我是要上求佛道 所謂的上求佛道-無非就是為天地立心 就追尋那最先驗、最根本的-那個真理 去完成 那接著呢? 為生民立命 就是為生民立那個命 人民的命是怎麼樣安止的? 依於道德 然後再給予什麼? 現實生活的安頓 對不對? 是不是這樣子啊? 這個觀念-其實儒家這樣子的觀念就是 修齊治平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它發而為具體的就這樣做 對佛教來講呢 修身沒問題-自利 齊家 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是不是有齊家的意義了? 問題是-治國、平天下怎麼辦呢? 那這裡就有分章了 這裡就分章 因為究竟的他知道 國是一個無常之體 利益眾生固然是需要 可是利益眾生的目的 不是以現實物質、-精神價值的完成 呃!物質的完成為他的完成 哪怕是給他道德的增上 也不是泛泛的人倫道德的增上 是解脫的什麼呢? 的真理的增上 無我的真理的增上 喔!這太超越了 這種超越使得儒家呢 觀望過來會覺得你 遠離了他現實的關懷 遠離他現實的關懷 他現實的關懷就是 依於政治的操作 讓人民過道德的生活 以及物質不匱乏的生活 就這兩樣 他所要經歷的是依於-帝王的什麼呢? 人治來完成 但是佛教根本就不認為-帝王人治是它的重點 它從頭到尾的重點就是修身 一再地修養內在的覺性 然後讓人民怎麼樣? 人民安居樂業 是依於這個內在的覺性-來完成的 那這個路徑不同 最後關懷的終極關懷也不同 那這樣子你就看 但這樣子終極關懷-是不一樣的時候 儒家的終極關懷-是運用國家之力 來完成政治的理想 那麼呢佛教的終極關懷是以-內在的修行之力 仰仗佛菩薩的慈悲、智慧加持-或導引 來完成每一個人 內在精神究竟覺悟的完成 為了要完成這個 反倒是要離開 某一種程度的離開人群的什麼 至少在手段上 剛開始上 他要離開人群的喧譁 以及什麼? 物質、地位的追求 可是儒家是 如果我要完成這個 我要完成地位的什麼呢? 追求才可以的啊 我要做宰相 我要做地方官 我才有機會來做這個 生民立命 這個天地立心的事啊 欸!你看看 在這裡就 因為終極關懷的不同呢 找尋的什麼? 找尋的手法也不同了 手段就不同了 然後就開始 它互相走不一樣的路 對不對? 這是表面看的啦 當然這是表面看的 這種表面的看就夠受了 就夠受了 對儒家來講他會覺得 喔!這佛教未免也太出世了 太不關懷現世了 那佛教來講就是說 唉!儒家那一套 終究在世間滾不完哪 政治總是沒有清的時候 要清也是短暫的啦 因為政治是人的事 人就充滿了各種無明 你不解決人類的無明 你怎麼可能由政治制度-來真正完成人的價值? 那是不可能的 你看那共產主義是最清高的 共產主義它要求人類要用-共產的生活方式 來完成彼此的生命 只取所需 不多拿任何東西 它道德是很 你要知道共產思想是很 要很注重道德的 你不要老以為它要講鬥爭 那鬥爭是它的手段 它認知的手段而已 我並沒有在推展共產主義 我是說 起碼它的說法是這樣就對了 那但事實是不可能嘛 對不對? 因為什麼? 因為它沒修心 你怎麼能夠達到共產咧? 同樣道理 問題是佛教最明顯的共產 是不是? 利和同均 哈!……就是共產了嘛 利和同均 就是一種共產的思惟嘛 對不對? 然後呢佛教出家人呢 他不自己經營所謂 不自己經營經濟生活 他不擁有所謂的什麼呢? 他不擁有所謂的這個……-生財的工具 不擁有土地 不擁有任何的物質來 來在人間呢奪取這個什麼? 這個利益 他不擁有 所以你看他是真的是極 他是以內在的修為 然後完全的無我 然後實行共產生活的 他某一種程度是這樣 那這個你看 兩個是背道而馳的 所以你就可想而知 進入到唐朝 是一個充滿著自信 然後夾雜著強大的這個-儒家的什麼? 行政思惟 跟所謂內在的教育思惟 這樣子呢 而要進行一個所謂的 當時世界第一大國的建立 這裡頭屬於世俗的政治人物 是有相當大的自信心的 可以說放眼當時的世界呢 它是世界唯一的獨大之國 獨強之國 那麼呢 它對於內部的文功武治它具有 當然中央集權這是沒話講啦 同時呢 它怎麼樣來 以這種中央集權 還有內在的自信 它怎麼看待你佛教 這樣子表面的差異 哦!這就是 這第七章一個很重要的-思想核心 諸位這樣體會得到了吧 那正要開展 他要告訴我 我們正在這個時代裡頭 會看到一個開展出來的事情-會是這個 那我們來看看它怎樣 所以說第七章唐代的佛教 你看副標就馬上出現了 佛教與國家性質與社會活動 佛教與國家性質 佛教它的國家性 它在那個時代的-國家性質是什麼? 或者是說 它跟國家的關係是什麼? 這並不代表著國家佛教 是在這個國家當中 被這個國家塑造成什麼性質? 那麼再來呢 社會的活動 當時的社會活動 社會活動 就不完全受限於政治的約制了 因為宗教徒畢竟是宗教徒 今天你是 你是深藍、泛藍、深綠、泛綠-、橘色、紫色 到了師父這邊來 要來信佛 通通坐在一起-在那裡聽經聞法了 是不是這樣子啊? 它可以泯除這樣的差異的 那因此 師父在做社會的弘化工作-基本上 是可以不介入政治的差異 直接就以佛法的立場 給予人民在離苦得樂上的教導 這個的社會活動理論上 某種程度說 它可以超越政治的 然而也不盡然 也不盡然 為什麼? 因為裡頭有很多微細的操作 牽涉到人的知識、知見、野心 對佛法的認知 對於修行的深刻性怎麼樣? 他有可能會被利用 我們今天講利用對古人不一定-不一定……尊重了哦 就是說 有可能沒辦法必須要去妥協 那今天呢? 唉!今天更慘 今天更慘 因為今天講求的是民主-是人頭政治的 人頭政治的 不是拳頭政治-是人頭 那宗教意味著它擁有信徒 擁有一種思想的導向 擁有一種思想的導向 所以說每次的選舉呢 這個宗教的存在 跟政治的關係總是 有時候總是會有一點點的-火花在互相交流 不過經過幾次之後 大部分的佛教徒或宗教徒-都知道 還是先默然會比較好 避免 在他們自己的信徒當中-會產生分裂 然後呢再來就是說 政治的變化畢竟很快 那麼呢宗教畢竟走長遠的路 我們台灣的各宗教呢 大部分是這樣 然而面臨著什麼? 面臨著公共政策的制定的時候 宗教又得要走出來 去面對 可能影響到它自己因緣 價值跟傳統思想 傳統作法的這種不當立法 它又得要去跟政治人物對面 對面的去磋商 所以它就是 即、離之間哪沒有很斷然 沒有很斷然 可是沒有很斷然-我們有感覺什麼不一 我們總感覺在我們修行上-有什麼樣難處嗎? 我們其實分得很清楚 就修行的事-我們斷然不會跟政治有關 我們也很清楚的我一再的說 極大部分也同意我這樣說法 也就是所謂的 宗教徒 他應該秉持的一個宗教根本的-平等跟慈悲 或者智慧 或者上帝愛護人民的這種思想 那麼呢跟短暫利益-在那裡對立的這種政治啊 是本質上是不同的 所以雖然說政治能夠幫助-人類的生活 然而政治的變化跟對立 以及它內在的詭譎 跟手段的運用的 可能的那種虛偽性啊 是並不適合出家人 或宗教家 廣泛的講叫宗教家 去介入 去擔任政治當中的一個-某種程度的選邊 去抉擇它的價值 因為佛教價值是-永遠永恆的價值 可是政治的價值呢 它一點都不永恆 最有名的一句話就是 在政治上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 大家都知道這句話 三歲小孩也知道這句話 那為了選票或為了某一種利益 我們可以犧牲短暫的差異 或某一種程度的差異 先來追求最大的利益 共同來追求最大的利益 等追求到了-小的差異我們再來分裂 那政治可以這樣幹的 那這樣的話問題是 那如果是這樣子 那政治它的取捨-難道真有真理嗎? 沒辦法 很多都是妥協 很多甚至於是要用錯誤的 少分的錯誤去完成 去彌補大的錯誤 或者用大的錯誤去追尋一個 追尋一個什麼? 去追尋一個他更高遠的目標 他更深遠深刻的一群人的目標 這手段也好、目標也好 或者他的實踐也好 他很難用所謂的絕對 絕對真理來給予什麼? 給予論定 那麼你身為一個佛教徒-秉持的是 你擁有的、你任持的-是一個佛法永遠的價值 結果你去投入到一個 根本價值真理不明的 這種政治集團-跟政治操作當中去 你不是讓眾生迷惑嗎? 那你的價值是什麼? 你的根本價值又是什麼? 你今天你站在 你站在藍軍去罵綠軍 你站在綠軍去罵藍軍 那人家就開始懷疑啦 你宗教的根本 民胞物與 所謂的予一切眾生的慈悲 那你這樣算什麼呢? 他在 這些綠軍或藍軍-或者哪一個政治人物 他在追求他們的利益耶 那你怎麼會幫他講話呢? 那你傷害了我的利益了咧 他就懷疑這樣子嘛 他就開始懷疑這樣了嘛 是不是這樣子? 因為所謂的政治利益 它是非常糾葛的 今天他說 某個政治集團說-這樣是我們的利益 當他得到的同時 另外一個政治集團-就失去了利益 這時候你就觸惱了-失去利益的這群人 是不是這樣子? 對他來講 你就非真理之人 對不對? 你就是非真理之人 是不是? 就這樣 所以你做為一個佛教徒 你要永遠讓眾生感覺到 你秉持的真理 是不隨時間、人 跟任何政治立場 而有所改變的真實真理 你必須要這樣 你必須體現給他知道 他才能夠什麼? 他才能夠-在你的身上感受到了什麼? 佛法的超越性 這是由理上說 更別提的說 萬一你站在A這一邊 那下一次B要選上總統 他要來耍一個小手段呢對付你 用一個政治手腕呢來報復你 那你身為一個宗教徒 你看你能怎麼辦? 你能怎麼自救? 那他是凡夫啊 有仇不報非君子啊 對不對? 他要報仇那你又怎麼辦? 那你不是陷佛教於不義嗎? 是不是? 所以說喔 沒有錯 宗教究竟架構在政治之內生活 但是宗教仍然要想辦法-跟政治保持關係 保持距離 尤其不適合介入 尤其不適合介入 你變成人家的馬前卒也好 或者是介入到這個選舉的一個 名義的一個……什麼? 一個導向動作上去 譬如說登高一呼 要選誰、不選誰 這樣子呢 很危險 很不恰當 很不恰當 你看看! 佛陀他的國家要被琉璃王所滅 他只是用佛一個人的力量-去坐在枯樹下面坐了三次 最後國滅了 連他的弟子都看不過去-要去救釋迦族的人了 佛陀都沒動作 跟他講這樣救沒有用 那是共業 他都講這種話 然後好了國族滅了 欸!這國破家亡-還真是國破家亡啊 佛陀有沒有說叫我們從軍哪? 叫那個舍利弗從軍 以他們的神通 弄他兩下子 馬上叫琉璃王家破人亡 對不對? 有仇不報非君子 有沒有這樣幹? 沒有 沒有 是不是? 所以有大德在寫說 有長老寫說 當時抗日戰爭的時候章太炎呢 對外宣稱說 我本來信佛現在我轉為儒家 為了此時、此地、此人 意思就是說 國難當頭 我身為國家的民族的一分子 我應該出來投入社會的-這個抗爭當中去 甚至於也怎麼樣? 出家人也如何如何? 或許那個時代的-社會期待是這樣 期待出家人也要對於-國難當頭有所表現 中國第一次面臨了這麼強大的 要滅國滅族的這種恐懼 從來就是它打人家嘛 從來就是它天朝嘛 別人來朝貢嘛 一直到清朝末年它還在想像著 我是什麼? 我是中央之國嘛 是這樣 但是這一次不一樣了 感覺國族會滅了 這個時候所有的社會群眾 都在寄望著你佛教 這長期的一個 已經內化為中國宗教的 重要宗教跟文化持有者的-一個佛教徒的出家人 你要不要表示一下? 當這種時候呢 或許大師 有些大師、大德呢提倡說 出家人也應該出來呢 某一種程度呢不叫從軍哪 就譬如說 去做救濟隊啦什麼的 我覺得那是在那種 大的時代變化因緣之下 是可以理解為 可以理解為一種什麼? 時代因緣應有的-善巧方便的面對 然而那是不是真理? 那是不是真理? 佛陀所示現的 他自己的國家都滅亡 他有沒有進行抗爭? 以憑他老人家 對不對? 是不是這樣子啊? 信徒這麼多 是不是? 好多國王都他的皈依弟子 他要糾集起來的話 大幹一場 可不可能? 他完全沒做這樣的事 他甚至於沒有為這件事情-苦惱過半句話 對吧? 然而你說他無情無義嗎? 他的父親往生 他還自己去扛棺材耶 他不是無情無義 他不是知道這件 他不是完全對 成了佛了-對待自己的同胞沒有愛意 沒有同情心 沒有愛心 不是的 然而他了解因果 他了解因果 諸位啊! 這是佛陀都做給我們看的啊 所以一個佛教徒 他應該愛國 他應該要支持自己的國家 他也應該愛護自己的民族 然而愛護自己不等於排斥他人 愛護自己要從 歷史的糾葛跟怨仇當中-超越出來 不要再老記恨 誰打了我怎麼樣? 誰殺了我的什麼人? 這是江湖之人才幹的事 是不是啊? 江湖中的人(台語) 江湖中的人才幹的事 我們是佛弟子想要覺悟的 你還糾葛在 這一串不停止的仇恨 民族的大我的仇恨當中 這跟你個人的家仇 其實意義上是一樣的 反而更深刻、更深密、更危險 了解嗎? 那你說這樣子佛教徒是沒有 沒有愛國 我剛剛不講了嗎 本來就應該愛國 可是愛國-不等於要像世俗人一樣 準備去恨別人 或準備去打別人 或準備去要求別人幹什麼 不等於這樣 不等於你內心仍然帶有恨 不是這樣子 不是這樣子 佛陀愛國的 佛陀也愛他父親的 然而他自己的國滅了 他並沒有領導抗爭 也沒有領導報復 甚至從來不為這件事情-再多說一句什麼話 我們是佛弟子 我們要超越文化跟人性-這種國家大我的思惟 國家、國族這是一種大我 請問經過輪迴之後 你還保證下一輩子還是-這一國的人嗎? 你今天為這一國的人 嗚哦!努力奮鬥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但是下一 下一世你投胎到-敵對國那邊去了 你到底要替誰講話啊? 是不是啊? 所以你會不會覺得-你很錯亂了? 所以這就是一切世間的人 沒有三世因果跟輪迴的觀念 他當然狹隘的民族主義-跟國族主義 來看待事情啊 是不是啊? 問題是我們佛教徒 本來一開始就有-三世輪迴的觀念 是不是啊? 你今天恨美國、恨日本 討厭 討厭……中國大陸怎麼樣 那哪一輩 搞不好下一輩子投胎到-對岸去了 你到底怎麼辦? 是不是這樣子啊? 你是要 那你如果 你下輩子投胎到對岸去了 按照你這個邏輯-你應該要為對岸講話罵台灣 可是那你就違背了-今生今世的誓言 你是不是很錯亂? 所以說啊 不要再玩這個 佛教徒要超越這個 我看有很多佛教徒-每到選舉的時候啊 那個是滿眼哪血絲啊 殺紅了眼那個樣子啊 他忘了他是佛教徒了啊 阿彌陀佛放一邊-觀音菩薩請一旁(台語) 哈!……政治擺中間 是不是這樣? 阿彌陀佛放左邊 那觀音菩薩放右邊 政治擺中間 哈!……是不是啊? 先讓我搞定再說 你要這樣子哪是佛教徒啊 你說你這種人-你說你念佛能往生 我看很難哦 對不對? 是不是啊? 要是你正要往生的時候-剛好在選舉總統 哈!……那你我看你死不了 是不是啊? 所以這種觀念要清楚 然而我們有這種觀念 是今天我們從經驗-歷史中萃取出來的 我們知道要這樣 可是現在我們來看看第七章 它到底當時是怎麼樣? 我們來看看 宗教和政治 第一節是國家和佛教的關係 宗教和政治呢 宗教和政治雖有其-各別的使命跟領域 但在同一個社會上-所形成的教團及國家之間 同一個社會上 同一個空間當中所形成 一定也有其密接的關係-和深切的關連 這是沒錯的 不過他講的是很籠統啦 當然我們承認是 發源於印度的佛教僧伽 本以其獨有的戒律 形成為自治的集團 極少受到國家或政治上的干涉 乃是享有治外法權的一群 在印度的話呢 某種程度可能確實是這樣 他不受當時國法的-某一種程度的約制 譬如說包括來做奴隸 繳稅等等 因為他自己有他的戒律 不捉持金錢我哪有錢繳稅 那我是做修道的事務的話 你怎麼可以叫我去幫你建廟 呃!幫你建國家的殿堂呢? 在古代裡頭 人民對於國家集團 最重要要負擔的就是所謂的-人力 要去做工 再來繳稅 現在不也如是嗎? 現在就換成繳稅不用人力嘛 對不對? 事實上我們是拿錢買人力嘛 對不對? 我們拿錢去繳它 那國家再拿錢請人、買人 買那些公務人員來做人力嘛 這意思是一樣的 意思是一樣的 對不對? 所以自古以來 國家要求是這樣 那我們出家人今天呢 我們出家人今天-可沒有完全這樣 我們出家人今天繳了很多稅 自來水有稅 瓦斯有稅 你去外面加油也有稅 你買任何的東西通通含稅 出家人事實上是繳稅的 出家人只有少分的情況-沒有繳稅 譬如說土地稅 如果這個寺廟是為 寺廟的土地是為寺廟所有 你才不用稅 不然出家人是有稅的 那當然因為出家人有些情況-個人沒有繳到稅 是因為你根本沒有-在吃頭路嘛(台語「工作」) 你沒有吃頭路嘛-(台語「工作」) 你沒有上班嘛沒有薪水收入 當然他扣不到你的稅 不是今天中華民國說 你是出家人所以不扣你的稅 你試試看好了 你試試看好了 最明顯的了 健保你們有沒有繳? 有沒有繳啊? 有沒有繳嘛? 哎?怎麼沒反應? 當然有繳啊 對不對? 那就是一種稅了嘛 大家一起來捐嘛 你不是也捐了 他才不管你-出家人怎麼會有錢沒錢? 他不管你這樣你照樣要繳 看到了沒有? 所以印度或者真的這樣 但是在今天的中華民國-沒有這樣 可是我告訴你 人家美國跟印度是很接近的 它是這樣 我到美國去加油的時候-他看我光頭 拿了一張單子 欸!這是我寺廟的這個證明 這樣子而已馬上就免稅 連加個油都免稅 他都退稅給你 我去COSTCO買東西 買了一堆東西他看我是和尚 馬上就扣掉稅 tax馬上就扣掉 你看美國是這樣 喔!不一樣吧 不一樣吧 很多人搞不清楚 很多人搞不清楚 美國固然法令很多很森嚴 沒有錯 你也不能隨便蓋廟這沒有錯 可是這並不代表-他不尊重出家人 不是這樣 只要你三個人 你就可以組成一個會 隨你怎麼組都可以 他也不會有什麼 請什麼……地方首長蒞臨致詞 哪有這種事情(台語) 他是他、我是我 哪有這種事 你看台灣處處都是這樣 對不對? 這裡頭事實上是國家跟-宗教徒的關係 並不像西方這麼尊重 你要知道 大家務必要知道 這是個文化問題 我們現在看 唐朝就已經顯現這種文化了 你來看就知道了啊 那麼呢這種將佛法與王法-井然地區分出來的佛教 向中國東漸傳播 發展在專制君主的社會中時 首先便受到了有識之士的-嚴厲批判 譬如說 當時出家人來到中國的時候 當然他不會去朝拜帝王 首先他首先就不幹這個事 那我是其他國家的人來 我是來傳佛教 我才不管你今天 大唐帝國的皇帝怎麼樣 他不會去 他不會去 再來 他可能接受供養 可能也沒有繳稅 也不需要-受你國家王法的什麼樣子? 什麼要求等等這一類的 可能就比照西域辦理 這個時候在當時的 當時的國家來看 你是來自一個小國 來到我這個大國怎麼不來朝貢 或者怎麼不來表示 某一種程度的怎麼樣? 大概是這一類的意思 那麼往下呢所以說 被當時的有識之士的嚴厲批判 看到了沒有? 這件事情 是他史學者所說 他是有所本的 他在文字當中看到了這個事實 那麼呢佛教在漢民族間 由信仰而學習西域沙門-之出家的人數也增加 進入了佛寺形成了教團 開始了社會活動 這樣的風氣漸漸地流行之時 便與社會及國家之間 發生了種種的關係和牽涉 對嘛! 是不是這樣子啊? 當他投入了社會活動的時候 他是一群什麼? 一群學著西域的出家人-過那樣的生活 他也超越了什麼? 超越了一般人跟社會-跟國家的關係 比如他離開了家庭 既然離開了家庭了之後呢 到底國家還能不能-找這樣一個出家人 來替國家蓋萬里長城呢? 還可不可以啊? 還可不可以也要求他-來繳田稅啊? 繳稅啊 可不可以呢? 像這樣就產生了關係了 更何況說他投入了-社會的教化動作的時候呢 這個教化 他要蓋廟他要怎麼樣? 那就佔有所謂的土地 那麼呢他帶領眾生修行 他就對一群群眾具有了影響力 這一些是不是-跟政治有了什麼關係沒有? 有了什麼對立沒有? 哦這個問題 好了那麼呢 中國的每一個人見到出家人 之不能像他們自己-所願望的那樣 而不顧念其家族者 這便成了問題 這意思就是說 中國人一向是很注重倫理嘛 是不是這樣子? 我說過齊家、治國、平天下 對不對? 修身是一回事 修身是為了齊家 齊家是基本 有了齊家才能治國才能平天下 平天下是他最後、最終的目的 那麼呢你要以齊家為本 可是你卻離開家庭 那我讀的是儒家之書 有識之士讀的是儒家之書 他認為你根本就-違背這樣的道德觀念 諸位這樣了解嗎? 他把這個當作一種道德觀念 是很狹隘的道德觀念認知 所以你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你呢拋家棄子 你呢違背這個……-社會栽培你的這個價值 你跑去出家如何這般 請問我現在正在講-你們多少人在電視前面看? 看了之後你們內心的煩惱-因此得到了消解 請問我對社會有沒有幫助? 那你說只有我在講-其他人沒在講 問題是他們幫助我修行啊 千華寺的其他師父們跟我共住 所以讓我能夠安穩地修行-安穩地講經 所以他們有沒有貢獻? 我的「講」對社會有貢獻 也是由於其他師父們幫助我講 所以其他師父也對社會有貢獻 你說老師 老師也是靠一張嘴巴-在教學生啊 他也沒有去種田哪 你怎麼不會說-他對社會沒有貢獻? 所以說出家人-怎麼可能會沒對社會有貢獻 至於儒家認為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在佛教來看 那妻子、兒女 那固然是社會發展的基石 問題社會發展生下的兒女 不一定 不一定孝順哪 再來生兒育女 這是每一個人的選擇 這不等於說你一定要 在古代或者那叫做道德之一 古代的生兒育女-是一種人類的道德 現在已經不是這樣 大家都嘛知道 對吧? 現在不生小孩的不是和尚而已 好多單身貴族通通不生小孩 哪怕是結婚的人-他也不生小孩啊 對不對? 所以你還拿那種觀念來今天 來要求今天的出家人 你不覺得你太冬烘了一點 但是在古代不是這樣 古代確實認為 你沒生小孩是道德有損 甚至於古代認為啊 結了婚了三年-還生不出一隻小毛頭來 那簡直就是我陰德有損 哦!那太麻煩、太麻煩了 家有家財萬貫都沒有價值 沒生小孩是太丟臉的事了 尤其沒生男的 那簡直是頭抬不起來 他已經把它歸入為 生兒育女已經歸入為一種-道德的行為了 喔!好恐怖哦 是不是這樣子啊? 那今天當然不是 可是在那個時代是這樣 所以社會上一些儒家的人 哪怕是道家的人-他也會這樣釘你 釘你佛教 放下對於家中-年老的雙親的孝養 及其死後的葬儀之辦理 還有家族傳統的祖先祭祀等等 家族社會中的孝道倫理之行為 於不顧 獨自出家為僧尼 去度寺院的生活 乃是違背了對於父母兄弟的-孝悌之道 斷絕了崇高的家之傳統 進而造成了-破壞社會秩序的危機 更嚴重的是由於-僧尼之專念佛道的修行 同時在戒律的規定之下 不得從事農耕的生產活動 連帶著也免去了-國民的稅賦義務 由於這一不成文的法律 給予了僧尼的特權 游手好閑者之希望出家的人數 便急速地增加起來 這講得也太容易了 喔!他想游手好閒 就可以來廟上游手好閒哪 你們諸位 你們游不游手好閒? 早上四、五點 早上三、四點-四、五點就得起床 不起床還招人白眼 還得要被硬押上殿 上了殿之後呢 作早課人數太少 唱得呢喉嚨快打結 然後唱完之後呢 還得吃完飯 吃完飯掃地 掃完地了自己還要共修 共修完了煮飯 煮飯菜完了休息 休息完了聽課 聽完了課了上殿 上完殿了之後要做那個弄那個 整天忙得團團轉呢 是游手好閒唄? 不過確實是 當寺廟人數多…… 多到了人口過多 人員過剩 而寺廟事務已經不夠多 或者那個寺廟的人呢 大夥都說好了 咱們什麼事不要幹 躺著吃、坐著用就可以了 如果造成這樣 當然會有一堆游手好閒的人來 就今天的佛教界 也仍然是有這樣子 沒有錯 但問題這不出在佛教問題啊 因為佛陀本來就不讓你-出家人是這樣幹的啊 哪有說出家人是游手好閒的 出家人是非常忙碌的啦 傳統的出家人 哦!要經營寺院 要修行 要自利利他 哪怕是南傳的出家人呢 要托缽 每天要吃兩餐、一餐 他要托缽 托完缽了經行 吃完飯了經行 經行完了 呃!這個靜坐思惟 那麼呢有種種的戒律 你要是呢這個修行不好的話 你連托缽人家都不讓你飯吃 你都活得都有問題 那是因為 游手好閒想要跑到佛門裡頭來 那就是因為 佛門裡頭-讓人家來出家太容易了 沒有好好地選擇 問題是出在這裡 這是它內部佛教自清自律-不能建立的原因 的所造成的 而不是佛教本質上 本質上它是游手好閒 這是不一樣的 唉唷! 好!那麼知道了 這段文就不必再多說 那麼呢 那麼呢這個 因此也反映了社會的不安 因為這些人太多了 那麼佛寺以及僧尼數字之增加 無異是增加了-同樣數字的消費者 一方面戶口減少-國庫減少收入 另一方面對一般人而言 大大地增加了其生產-以及課稅的負擔 佛寺之造立以及僧尼之增加 固然是說明了佛教教團的繁榮 但是其過度了的話 便會破壞到國家社會的均衡 適足與家族制度的社會 以及國家的財政之利害 背道而馳 這對於為政者立場來說 要其默然無語是不可能的 這個話是中肯的啦 是這樣 所以你出家人-你一定要有生產力 是不是這樣? 你要道德的生產力 你要有弘法利生的生產力 你要有一種讓眾生感受到 你有富國安邦的這種精神力量-的這種生產力 那就不一樣了 是不是這樣子啊? 是不是這樣子啊? 你讓人家覺得說 唉呀! 這個我國有一大高僧哪 這是一大寶貝啊 我國呢有這麼多寺廟-大家每一天哪 在誦念這個回向呢 這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哪 讓台灣呢 雖然熱也不會熱死人 歐洲已經熱死人了-日本也熱死人了 台灣很熱哦 還沒有熱死人 是不是這樣子啊? 喔!你看很難得啊 怎麼樣? 風調雨順哪 如何這般 欸!讓人感覺到 這些修道人對國家是有價值的 這個才有辦法平衡他-這很世俗的想法 不然這些世俗人-真的是這類想法嘛 他就把你當作是沒有生產的人 雖然我已經一再說了生產 什麼叫生產? 一定要具體的東西 一定要種出田來 那皇帝有沒有去生產? 有沒有去種田? 老師有沒有去開計程車? 這個生產有各種生產 我們叫做道德生產者 我們叫做心靈淨化生產者 我們是這樣子的生產者 所以我們要勇於的告訴-社會大眾 你不要弄錯了啊 我不是消費者啊 我跟你一樣是對這個社會-有貢獻的生產者 唯有這樣 唯有這樣子 你必須告訴他 嚴正的告訴他是這樣 那麼呢 人們才不會癡心妄想 產生這種顛倒的 甚至於是某一種程度的-鄙夷之念 好!第二 因為這樣-開宗明義講了這件事了 接下來好多事就會談了 第二節 沙門的禮敬問題 剛剛不提到了-不事生產的問題嗎? 那現在講到 還有游手好閒的這個問題 現在講到了禮敬的問題 禮敬代表一種社會的倫理 出家人父母不拜、國王不拜 對不對? 菩薩戒裡頭已經講了很清楚了 是不是這樣子啊? 父母、帝王通通不拜 哇!這…… 這是不是違反了倫理呢? 就社會的認知來說 他是這麼認知的 那我們看看怎麼 當時是怎麼想? 出家僧尼的日常生活中 對於帝王及父母的沙門態度 在重視禮教的六朝貴族社會 首先就成了問題 因為中國的出家人 這裡頭他往前講到了南北朝 這六朝就南北朝時代 因為中國的出家人 遵守著印度傳來的佛教慣例 相信沙門的權威性 以此而從事佛道的修行 最初把它當作問題的是-東晉的輔政者庾冰 三點水那個雨 下雨的「雨」同音 庾冰 他於成帝咸康六年 西元三四Ο年 主張中國的僧尼應對國王禮拜 唯因尚書何充等的極力反對-而作罷 自此由東晉以至南朝期間 沙門的禮敬問題 曾被一再地提起 你看到了沒有? 這就代表了一種 一種權威 誰是誰的權威? 誰該拜誰? 那誰就臣服於誰? 帝王總是要希望 所以天下人民都臣服於我 包括你這個出家人 也是我率土之濱之民 我率土之濱中的人民 你也應該臣服於我 你怎麼不拜我咧? 那我們大夥都拜 那宰相就這麼想 我們大夥都拜-為什麼你不拜咧 他就發不平嘛 完全以儒家的這種世俗思惟-來看待這個事情 那麼呢 這也表明了外來佛教之-世界主義的佛道精神 與中國儒教之民族主義的-禮教精神 有其對立之處 啊!我不曉得日本人講這-世界主義 跟所謂的民族主義 這是怎麼說的啦? 如果他認為 這樣講是對的 就是說 佛教認為 佛法遍於世界各地 真理遍於全世界各地 全宇宙法界 這叫法界主義 不是世界主義 法界主義 因此 佛陀所說的不敬帝王 那麼在佛教出生 佛陀出生的地方是這樣 當然我在中國也是這樣 因為佛法遍一切處 那叫法界主義 如果這樣認知 佛法遍一切處 這樣叫世界主義 那這樣你就可以理解了 可是民族主義不同 民族主義是 我們是中國人咧 我們中國人 你來到我中國這個地方 甚至於你自己是中國人咧 中國人就是要做這樣的事 就是要照倫理 那你是中國人-你為什麼這樣子啊? 你為什麼不照這倫理做啊? 嗯!大夥都拜了帝王了-你為什麼不拜啊? 他就用這種民族主義在思惟 中國人都這樣幹了 那為什麼你不這樣做? 這樣諸位了解嗎? 這就是民族主義對上了 佛法的所謂的平等主義 他這裡講的叫世界主義 是對上了 好! 在此其間 首先第一個發難 廬山慧遠大師著了-〈沙門不敬王者論〉五篇 說明了出家僧尼已捨世俗 故亦不在王法之內 乃係出世間者 於是確保了方外之士的立場 可見當時的江南佛教 仍具有印度佛教的特性 然而在華北方面 承接了五胡十六國之後的-北朝國家 如在北魏、北周、北齊 對此沙門禮拜-或不禮拜王者的問題 均以胡族國家強有力的帝王權 作了新事態的發展 當沙門法果做了北魏-初代的道人統 也就所謂當時的-出家人的領袖 但是他是官方的職務 他官方的 他主張太祖英明好佛 阿彌陀佛啦 即是當今的如來 既然是如來 那沙門應予禮敬啊 他就轉個彎 說我也不是敬你國王 我是敬你是如來 這一點喔 就受限於這個什麼? 第一你看看 你就馬上看出來了 你就要去吃頭路了(台語) 你就要被做人家的官啊 人家叫你當官 你當然要替你老板講話啊 是不是? 你作沙門統嘛 是不是? 就是國家選你來做什麼呢? 做傀儡嘛 做管 以出家人管出家人 那你就是吃國家的飯嘛 那你今天做了國家的入幕之賓 你當然要替國家講話 是不是這樣子啊? 所以我勸今後的出家人-在民主時代了 你可千萬要搞清楚啊 你不要再想像你可以幹沙門統 是沒人 是沒人想要管你 沒人想要甩你是統不統的啊 是捅你一下倒可能-->-->-->(此段影帶請刪除) 那人家才不會被你統 是不是這樣子啊? 那麼這個呢 什麼都什麼時代了 你還幻想你要做僧王 那是在台灣 在中國佛教今後是不太可能了 那麼他就這樣講 不過這個你也不能太怪罪他 當時是強而有力的君權壓制 他又不小心去被收買-做了沙門統 他才發生這種事 所以今後 我們要從這歷史當中看出來 還是要學那個-廬山慧遠大師一樣 我們跟政治保持距離 不要去被政治者所吸收 你將來你就要講違心之論了 他就是講出這個話來 不過那個時代我們不免 我們不忍什麼? 苛求啦!苛責 好!我們今天課上到這裡 向下文長付予來日 我們回向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自皈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