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題:中國佛教史 35 主講:法藏法師 我們大家請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中國佛教史〉 各位比丘、比丘尼 各位沙彌、沙彌尼 各位居士 大家阿彌陀佛 請放掌 我們上一堂課呢 就這個課本教材的目錄呢 跟大家略提到第十六章-明代佛教 那明代佛教他用十三個小節-來給予交待 那麼簡易的這樣看 其實他確實是言簡意賅啦 一個朝代這麼長 他擷取這十三個內容啊 那我們上次提到了-明代佛教的本質等 這些本質什麼當然我們-沒辦法就這個標題來多說 但是他是告訴你說明代 他舉了一位、一位 明末的一位-萬曆年間一位進士 他所說的一段話 當然對佛教 就是完全是以儒家的一個-一個立場來談的 但是他並不對儒 他並不是對佛教完全陌生 那麼他有些觀察 那麼語氣當中並不頂愉快 不過呢當然也算是 也算是有他的觀察角度 他就拿那段話來表明 到時候我們再談到 那麼也提到了說-黑衣宰相這個道衍這個人 這位大德 這位大德事實上-是入《高僧傳》的 道衍這位大師啊 他是入《高僧傳》的 在歷史上對他的評價-我不曉得 但至少在我們這部書上面-的作者對他的評價是不低的 為什麼呢? 因為他終其一生-並沒有換衣服(還俗) 而且聽說呢 他主導了一個政變的平息 哇!一個出家人有辦法這樣 那這個真的要好好研究一下 他有辦法主導一件-當時的一個重要政變的平息 所以他有功於明朝 哦是這樣 欸?出家人怎麼有辦法這樣? 然後呢 他學究天台、參禪-後歸心淨土 他 所以他是有風格的人 不是你搞不清楚整天就在那兒-跟政府官員打哈哈 不是 他是有學有教 他有著作 而且更厲害的怎麼樣? 當時明代有人反對佛教 他以一個黑衣宰相的立場 當場寫文章跟他對罵 是這樣子 哦!他可不是軟腳蝦 能夠面對人家的質疑呢 勇然地護教、護法 所以後來入《高僧傳》 所以這樣子一個人啊 那真的是難得、很難得啦 我曾經在哪裡看過-有特別研究他的 唉!當時沒注意啊-這樣事情 那所以說我們到的時候 我們再找一點資料再跟大家-研究研究這麼一個人哪 這亂世中的高僧啊-真的很不容易啊 而且他一兼兼二顧-(台語「兼顧」) 還有辦法這樣(台語) 還有辦法這樣 哦!那真的是厲害 有一本書叫《黑衣宰相》-就是專門寫他 我再找一下 各位也不妨去找看看 所以至少日本的作者-對他是很推 算是基本有推崇 而且他涉獵很廣 他涉獵得很廣 他這麼樣一個人 那麼好了 所以明代整個說起來對佛教哦 是既控制 治國用儒學 信仰!信仰佛教 至少呢 這個明太祖朱元璋-從皇覺寺出來呢 他本身還是這樣 但整個歷史上來說 他是藉由宗教力量-來反抗元朝的 哦是這樣 當時出了很多像彌勒邪教-這個……組織啊 哦!那也是宗教狂徒這樣子啊 而有很多個集團 坦白講這個朱元璋-也是其中之一 哈!是這樣 所以他後來他拿到了-建明帝國的時候哦 他很巧妙的知道說 欸?宗教 這宗教還會-會搞砸欸 所以他一方面假這個支持之名-行某種程度的控制之實 整個明代的佛教 就政治的關係來講-它有這種氣氛 它有這種氣氛 諸位啊 這種氣氛有沒有延續? 有沒有若有若無的一直存在在-後來的政治思想裡頭? 那我如果有 我們身為宗教徒-應該怎麼去超越? 並且讓宗教徒 讓政治人物不必要-再對我們這樣做這種防範 已經是民主時代 民氣已開了 哦!不需要 我們應該怎麼表白? 我們應該怎麼樣跟政治-保持一種……應有的分際? 這很重要 你不要讓人家懷疑說 你會介入政治並且會造反嘛 是不是?你 人家不懷疑、對你放心 人家就不會-想方設法想要治你嘛 這一定的嘛 對不對? 他是世俗人-才去搞政治嘛 啊搞政治 無非就是「權」為主嘛 他怕失去權、失去了權 而宗教家本來-就擁有某一種權了 你看看上帝有power給你 那佛教徒說 出家人說來自於教法的覺悟 有了信徒基礎 那人家也會怕啊 所以你一定要劃清這個界線 這是智慧的作法 尤其是佛教 自來就應該有這種風格 至於說當時有黑衣宰相什麼的 這個這種帝制時代嘛 當然我們另當別論 現在就不同 要找尋一條路出來 那麼呢道教的功過格 這道教的功過格啊 是基本上是以道家思想-修功改過這種觀念來 後來被佛教也運用成為一個-修心養性所借用的一個方法 所以後來佛道不分 在這件事情上-確實也混到一塊兒了 那麼佛教 道教功過格後來就變成什麼? 陰騭文功過格啦-這一類的功過格了 那到今天它仍然在被流傳著 當然沒有錯 像我們曾經有民初的大德呢 也曾經推 也曾經 我們講說 推許了這樣子的一個功過格 可是你要知道他那什麼背景? 在一個民心混亂的-一個背景之下來推展的 我覺得在沒有辦法-把事情弄清楚、講清楚之前 我覺得用那種方法-馬上的給民間產生一種 一種宗教上的一個依止-跟信仰的功能啊 這是可以理解的 你知道當時民風不開 人民的道德意識呢有時候混亂 西風真的是要東漸 在整個情況之下會造成一種-人民道德的極度崩潰 那長老呢趕快要用一個-道教所推展的一個功過格 來給予民間一個穩定的力量 我想可以理解 可是現在 至少在台灣 民風已開 那麼佛教又要尋找一個-更重要的復興之路的時候呢 是不是還適合這樣用? 然後去混淆了佛道的關係啊 哦!我覺得可以考慮一下 可以應該要考慮一下 是這樣子 當然它也是很好的哦 我只是說這在推行的過程當中 我們必須要有一些但書才好 那麼再來呢 砧基道人的出現 那麼再來奏請整肅佛教 看到了沒有? 明代就出現了這種聲音了 那還有明代的喇嘛教 還有各宗的互融 我已經講到了這種-這種互融的情況 在這裡呢更加的明顯 還有明朝的四大師 三教融合以及居士佛教-開始出現 居士佛教開始出現 當出家人在自己的-弘揚上面、修行上面 如果呢 不能夠有很完整的開展 那麼這個時候居士佛教它就-開始就會出現 開始就會出現 那這種出現呢 其實是有礙佛教的正當發展 因為佛教本來啊 這個就是以出家人為領導 這是從佛世以來就這樣 這並不是什麼講階級主義 而是你看佛教的戒律-佛教的修持 都是要出家投入才好 好完成修持 自古以來也都是這樣子在進行 那但是呢 當出家人自己的本位-沒有站得很好 已經到了在家人自己也覺得 在家人看看都已經覺得-不太可以的時候 那他就要自己上來了 這是必然的嘛 都是人對不對? 所以說這種歷史當中發生的事 你看在唐朝它就不太可能發生 哪怕在宋朝也不太可能 但是在明朝開始就出現了 大藏經之出版 重要的藏經以方冊的方式出版 主要產生在明朝 那明代的佛教典籍的流通呢 因此就顯得很興盛 這一點呢在各朝代以來 明代是開始顯得比較興盛的 因為它印刷術也興盛 所以開始有那種-一整冊的這種東西 這種裝訂方式出來 這也是由明朝的-四大師中的一位所推展 推行的 到時候會說到 再來第十七章就清代佛教了 清代佛教有很重要的特色 就是清末的時候這居士佛教 那已經某種程度呢到-某一種角度來看 它已經到了思想上-跟出家的僧團這個相互抗衡 相互抗衡 這清代的佛教 清朝對佛教的統治-是怎麼樣統治的? 清朝的民眾教化是怎麼樣? 教團的實況又是怎麼樣? 清代佛教的-各宗派發展怎麼樣? 還有它的居士佛教-又怎麼樣子? 太平天國與清末佛教的崩潰 他用「崩潰」這兩個字 到底是指的是什麼? 怎麼會崩潰呢? 那要是清末佛教崩潰 那……民初的佛教-又是怎麼回事呢? 啊為什麼崩潰? 再來楊仁山 楊仁山這個我在大學時代-就注意到他這個人 這個人對出家僧團-是沒有什麼好 沒有什麼好的恭敬的表現 沒有恭敬的表現 那所以說這個 後來台灣還有人-在印楊仁山的東西啊 我就不客氣的告訴他 你這什麼東西不印 你拿佛教的錢你去印他的 還有東西好多可以印 我跟他說一說 後來好像稍微比較收斂一點 傻呼呼的亂弄一通 拿了佛教印經的錢 那是別人的錢啊 他花了好像很容易 靠他自己是搞印經社 這裡頭有一些語言呢-是對出家僧團不恭敬 一個居士你再怎麼樣有能耐啊 你甚至於幫人皈依-你都做不來 你也只能叫做代皈依 那佛教以皈依為開始 那你說你居士你要 你要去取代僧團 那是你自己的傲慢、無知-才這樣做的 那不可以的 那《十輪經》上說 即便是一個犯重罪的比丘 他都還比你的功德大 那麼經上呢也有這種-較量這種功德 所以你恭敬他那個外表-你都得了福報 人家恭敬你一個在家居士-他得什麼福報? 所以說這些呢 這個都不要有這妄想顛倒 尤其是你要是自己修行有德 有道德 有收穫 那你更是謙卑的 你更是會恭敬三寶、感恩三寶 你怎麼會去跟三寶相抗衡? 肆無忌憚的漫罵、挑釁 這怎麼可能你會是有道德? 那你要是有道德、有修養 人家自然也會知道 出家人也是因為有 也是更多有修養的人 人家也會尊重你 也會讚嘆你 何必你自己做廣告呢?啊? 所以說呢這些自己要弄清楚 本分要弄清楚 你才能修行嘛 再來出家人 出家人不怕你挑戰啊 出家有戒身 有戒在身 他就是為了修道 他也不是要跟你爭高低 何況出家人 如果以一個出家身分-來跟你這種在家居士爭高低 那麼自壞他的身分 所以說出家人不講話不代表著-不代表著怕你 也不是代表你對 都不是這樣 是看你是一個居士 不願意跟你一般見識 所以說要弄清楚 要弄清楚 所以身為一個居士 一定要自己知道-自己的身分地位 這當中呢 曾經有一位已經往生的-李元松居士啊 我就覺得這個人呢 到後來表現出一種應有的風格 他後來也基本算是-意義上出家做了沙彌 哦是這樣 表示他尊重出家法 那後來呢 他在臨終之前幾個月呢 經由他有緣的法師跟他講 他把他那些不當的言論-的那個……網站全部關掉 他也宣布他要歸信淨土法門 當時有一些他手下那些 啊!言詞很利的人呢-也都尊重他的選擇 我覺得這樣這一個人就難得 在歷史上就少見 這就難得 這就難得 完全歸信了阿彌陀佛 並不是因為今天-我信仰阿彌陀佛 所以這樣好 不是這個 而是說他能夠知道盡知其非 再早 早在他出來的時候-他說他證得什麼果的時候 我那個時候就跟幾個比丘啊 大家就在陽明山-就擬了個小文 就告訴他不要這樣 哦!那惹來很多 哪怕是比丘尼啊-在那裡漫罵 哎呀!說這是誰啊? 這哪些人啊? 如何這般哪 欸!怎麼樣 人家這個人是多了不起的-在家居士啊如何 唉!後來我們討論結果就是 唉!不要跟他一般見識了 再惹下去 好像是出家人-跟出家人吵架似的 不提了 但事實證明 我們勸勉他的 事實上他事後做到了 他臨終前幾個月他做到了 做到了 我覺得很 我覺得這是很難得 很難得 很難得的事情 像這樣子 像這樣子就是你真的學佛了嘛 你知道過失了 他最後也說了那是他的增上慢 他根本未證言證 哦那就增上慢 自己生煩惱他自己知道了 那就了解 所以你還會寫東西亂罵人啊 到處挑戰 那內心裡不平衡、不安穩 恐懼 還有所恐懼 你才會做這種事 你要知道這就是煩惱相 那有煩惱你怎麼會開悟呢? 是不是? 那所以說這樣子呢 就要自己修心養性、自己反省 好!那麼大藏經之出版呢 清代大藏經的出版-由皇室來進行為主 民間當時是被控制 不過這種事情 確實也民間也稍微在推動 他上京請求 那麼到了民國呢 哦!這個印藏經-就蔚為一種風潮 這種風潮一直到台灣 早年在民國-四十幾年、五十幾年的時候 中國佛教會發起印藏經 那麼在大陸有一部未完成的-綜合性的藏經 就是《中華大藏》 《中華大藏》 它呢 沒有完成 很可惜 現在大陸還有少分的在流通 是不是有完成-我不太清楚 當時我在廣州的-一個書局裡頭看到一部 當時啊錢不夠 也沒辦法運回來 沒記得說要把它用 用那個用郵寄的 當時還 郵寄還不通 現在要知道 我要再找到的話-我一定要把它運回來 那就有一部 那到了民國呢 欸!這印藏經的就是-那個時候有這麼一部 但是沒有完成 沒有完成 啊來到台灣之後呢 主要就是印那日本人的大藏經 大正藏 哦就是 大正藏又是以高麗藏 韓國的高麗藏為藍本-經過修正的 是這樣 所以還是外國人結集的啦 哦這部藏經 不過就因為它的校訂呢 基本上比較用心 所以後來我們在光盤上面-所用的藏經的底本 也是這部 這個大正藏為底本 是這樣 那這就是我們民國的印經啦 翻過來十八頁 第十八章啦 民國以來的中國佛教 就是廟產興學 第一件事情就談這件事了 這是一件很慘痛的事 也是一件很危急的事 也這一件重要的可以看得出來 當時的國民政府-怎麼樣子看待佛教 的一個具體而微的心態 就在這裡表現 日本人把這個當作是第一節 在這裡是很值得 我們已經有很足夠的資料-可以去看看當時發生的事情 在雜誌裡頭有很多的論辯 也有很多的呼籲 虛大師全集裡頭有談到-這樣子的一個事情 乃至其他雜誌都有提到 再來打倒迷信以及反宗教運動 你看看 歷代以來的標題 通通沒有這樣子的-這兩個重要標題 對不對? 然後來到民國初年 竟然出現這兩個重要的標題 是不是? 欸!一個朝代的發生 常常都對佛教呢 基本上保持一個好感跟關係 但這樣子一個新的朝代出現啊 一來就是這個 一來就是這個 所以你說我們繼承一個-怎麼樣子的佛教體制? 你現在就可以知道了 我們這一代-繼承一個什麼樣佛教體制? 你就可以知道 內部裡頭對佛教充滿了-並不友善的政治思惟 外面 外面是一個西洋思想一直進入 歐美的西洋思想進入 國破家亡的恐懼 內戰不斷 新價值未建立-是舊標準通通失去 的這樣子一個大動盪的環境 可以告訴諸位 可以告訴諸位 幾幾乎乎不亞於 不亞於一個滅法的格局 幾乎啦 不亞於滅法的格局 那以這樣的格局 所以我們來到台灣的長老們 他就在這樣子的情況啊 還有佛教 呃!就在這兩個 這兩個主要的 就是寺廟興學 打倒傳統 這也是一種代表一種打倒傳統 然後再來就是-虛大師的教制改革 再來就是所謂的-整個社會環境運用西洋教育 西學為主-所謂強調的什麼呢? 強調的這個打倒迷信這種教育 連我們這種-三、四十歲以上的人 都在小學讀過-打倒迷信這樣的課文 這樣子的課文 這樣子一個極不友善的-宗教環境之下 當然不一定衝著佛教而已 可是佛教做為中國重要的 在這個時代做 在那個時代做為佛 做為中國的重要宗教 它受的傷害跟刺激是最嚴重的 你看一個新的朝代出現 不但沒有受到新的朝代的尊重 還這麼樣子的強烈的-用一個教育的機制呢 來給予 我們說某種程度的反對 甚至於在思想根本上的要剷除 那你就可想而知啊 我們繼承一個怎麼樣子的危機 那這個後來在這個大陸的彼岸 我們說大陸現在 其實也多少這樣危機 第一個人口的增加-走必要的一個所謂一胎化 這一胎化當中 中國人的所謂男兒養家-這種情況 將來是一個男孩要養三個家庭 他的媽媽這邊的家庭 他自己的家庭 還有他太太那邊的家庭 所以每一個男孩子的壓力 事實上他的社會責任-跟經濟壓力事實上是更大 可是沒辦法 人口過度的膨脹-它得要這種政策 這我們可以理解 哦是這樣 再來就是說 長期以來可能有存在的一些-唯物的教育等 這也都是某種程度的-反宗教運動 那這樣子呢 他們所能繼承的 在思想上面-所能夠再接續這個佛教的 到底能夠接續到什麼深刻化? 這都還值得觀察 像這個都可以藉古況今-來給予了解 來給予注意啊 然後第三點就是-佛教界的組織化跟僧教育 這就是衝著前面的興 寺廟興學 以及打倒迷信、反宗教運動 佛教界自己要組織化-來面對這外界的不友善 然後呢 寺產興學 廟產興學 所以我自己要來教育-我自己的出家人 外面已經在進行-西洋的學院教育 那我內部我佛教 我也要來進行我的教育 來給予什麼?抗衡 是這樣 那你說原來的僧教育-難道沒有用? 有啊 禪堂裡就是僧教育啊 可是已經不符合 沒辦法應付外界的大變化了 因為當時出家人-並沒有受一般的民間教育 甚至於很多出家人-他真的是不懂字 哦是這樣 那一走出去的話 跟那個民間受民間的西洋式-各種教育的來一比 哇!完全 完全不行 那這個時候就完全無法弘法了 是不是? 所以他也需要這種僧教育 但今天就不同了啦 今天大部分都當完兵來出家 我是指男眾 那女眾也大概在讀了一些-專科、國中、高中以上 識字啊、懂什麼啦 這個已經沒有這種問題了 所謂的僧教育應該是-出家人本身的重要教育 內部的教育來談的 當時的僧教育還指的是國文啦 數學啦、英文啦 還有還有這個咧 還有這個東西的 中國現代佛教的導師太虛 這裡講的-並不是指中國佛教的導師 是指中國現代佛教的導師 也就是說 在外國人 在日本人來看 中國似乎出現了一個新的佛教 叫做中國的現代佛教 他強調了一個現代化 他簡易的把它這樣講 啊因此他也認為 太虛大師就是引領著中國佛教-走向現代化的一個主要領導人 那我們 我們佛教界基本上對這件事情-還沒有一個論定 但基本上我們是接受 佛教在太虛老法師他開始-引領出一個改革的思潮 是真的是這樣 他自己說他是失敗的 但終究他帶領了這個風潮 因此讓我們注意到了佛教必須-跟時代相接軌的這個事實 是的 他引領了這個風潮 他引領了這個風潮 至少在當時是這樣 那至於我們呢 我們今天來出家了 我們即便不去接觸到-太虛法師的系統 即便不去接觸到 你也知你因為受了現代的教育 所以你對於佛教的本來的看法 跟它怎麼樣在運用 你也真的不太可能-完全走回傳統 第一 第二 台灣根本沒有傳統的叢林 所以你也不可能-就這樣讓你走回傳統 所以這兩個原因 其實我們也自然的走在-一個新的現代佛教的立場上 這點是這樣 像我個人我思考我自己 其實我受到太虛法師的-長老的影響是有 但並沒有那麼關鍵 並沒有那麼關鍵 幾乎他當時所提的那樣 在我們這個時代來看 好像就理所當然 本來就該這樣啊 本來就該這樣啊 是這樣啊 那至於說教團、教制、教產-的改革 台灣根本沒有這種問題嘛 台灣既沒有大陸的教產問題 也沒有大陸的教制 至於教理思想 台灣本來就各說各的話 是這樣子的 所以它也沒有一個-統一的思想被限制住著 所以在我們來看 這些改革幾乎-都不是那麼樣子的 那麼樣子的重要 反倒是傳統是什麼?-我們還得要去弄一弄咧 它所要改革那個對象 我們都還想要先了解一下 不然我怎麼改革? 如果真的要改革的話 所以我們這一代-幾乎接受的是新的 因此我們要去找繼承傳統-的時候 我們會把他的想法放進來-就是說 有所修正式的繼承 那對他來講就叫做現代化了 他那個時代是-所有的都是傳統的 我們怎麼在所有的傳統當中 去找尋一個現代化的路子 但我們今天這一代不一樣 我們這一代活著的-就是現代化的人了 所以我們要的是-反倒是倒過來說要繼承傳統 啊傳統長什麼樣子啊? 長什麼樣子啊? 反而還要去找回來 啊找回來的過程當中 稍微注意一下說 有一些不當的我們把它 就讓它不要了、就沒有了 那還不錯的我們把它保留下來 我覺得這個就是他的所謂-傳統跟現代的結合 這一代的台灣的出家人-其實要走的路是這一個 要走的路是這一個 要走的路是這一個 那麼不過在日本人 在當時看在這個兩岸分裂之前 他的看法中國現代佛教的導師 我覺得這是還合理的標題 這種看法我覺得是可以理解 而且我們也覺得-應該歷史上是可以給這個定位 這樣日本人基本上已經把 虛大師在歷史上定位-給定下來了 他這種標題就把他定下來了 那台灣 那中國佛教自己怎麼定位他? 我們還可以再討論 因為這是由我們佛教徒-自己要來再討論 不過我今天來看這個標題的話 基本上不會反對-這樣子的一個立論 那再來佛書的刊行 跟中國佛教的現況 他就提了一些 好像也有提到台灣的情況 是這樣 提了台灣的佛教 比如說他有一段文就很有意思 他說這個民國四十幾年-還是五十幾年 中國佛教會奉中國國民黨-的指示進行改組 哈哈哈!他就有這麼一段話 那這就是真的還真……-真耐人尋味啊 我看中國佛教會自己一定-不願意把這段話放進來 做為它的歷史 但是人家日本人-就有這樣子的訊息 表達了這樣子的話語 那 好!那麼這是中國佛教現況呢 他講的現況應該是在他這個-民國六十幾年之前那個的現況 現在的又不一樣了啦 那我就不提了 那現代的事 好!我們大體上這樣 最後它有個中國佛教史年表 簡易的一個年表 值得大家看一看 我們也把重點標一標哦這樣 好!那麼現在呢 我們可以說很仔細的-把這個標題這樣讀過一遍 那現在我們進入總 進入那個課文的序 序說 第一章序說 佛教的性格 佛教是起源於古代印度的宗教 但就其宗教的性格而言 既不是原來崇拜唯一神祇的-一神教 也不是祭祀天神地祇等-天地自然神的多神教 佛教的母體 雖為古代印度民族的宗教-婆羅門教 卻是由於西元前第六世紀的-喬達摩佛陀 也就是依據釋迦世尊之說-而創立的宗教 這段話的意思也就是說 佛教起源於印度 但印度基本上有兩類宗教 一類就是信仰大梵天的唯一 唯一真神 唯一神教 一神教 或一神教 印度有一神教 但印度同時也有-多神信仰的多神教 所謂祭拜天地鬼神等等 甚至於祭拜這個男人的陽具 啊這種……所謂性物崇拜 哦這種宗教都有 但它都不是 那不是!那麼然後再來 佛教的母體這句話就很扯了 這怎麼會講佛教的母體呢? 他說佛教的母體-是古代印度民族的宗教婆羅門 民族的宗教是婆羅門-婆羅門教 這到底指的是什麼意思? 是指的說婆羅門教裡頭的很 有一些修行的規制 比如說靜坐、持戒這種觀念 還有修道解脫 婆羅門教也講求解脫 他講求自我的解脫 哦確實是有 但是這裡頭他講的解脫 有時候跟他的神結合上關係 那佛陀當時以示現-接受那樣子的可能性去參學 最後發現到 那樣子的解脫都不是解脫 最後揚棄了一神、多神 還有禪定解脫 這三者他都揚棄 那這三者都揚棄了 那剩下來解脫是要什麼? 觀察緣起、了知無我-這才叫解脫 他就用這種方式 啊如果是這樣來談的話 那麼 是的!釋迦佛-確實是以六道外師 外六道 外六道呢 為他的老師 做為他怎麼樣? 進行解脫超越的什麼呢? 的踏板 啊是這樣 那麼他 如果說要以佛教為母體 你唯一呢 你適合解釋是要解釋成這樣 不然你會想像成說 佛教的教義呢-有一些是婆羅門教的內容 只是經過改編 佛教的修行-也有一些是婆羅門教的內容 經過改編 哦!那就這……-你如果這樣理解成佛教母體 那就一萬八千里了 沒有 即便是 即便是有靜坐、修禪定-這個過程 那個內涵也是差了十萬八千里 哦這一點是完全不能夠用-「母體」這兩個字來代表的 不過日本人就這樣-一句把它帶過去 他終究是個學者嘛 這樣懂嗎? 所以要注意一下啊 不是這句話要注意 所以他最後說-那是依著釋迦牟尼他的 六世紀 西元前六世紀就五三五年嘛 一般認為是五三五年他出生嘛 那麼呢那個時候呢 哦!不是!他入滅 然後呢 為他的什麼? 為這個 他的年代 所以說西元六世紀啊-前六世紀啊 然後他那個時候所說的道理 這裡頭就是要注意那個-「母體」這個字哦 這個很敏感哦 佛教的創立者喬達摩-出家做了沙門 經過六年的苦行 及修習禪定的結果 便成了佛陀 哪是這樣? 修行苦行跟禪定 不是啦 苦行跟禪定-是他發展智慧的方便 事實上是-他在禪定當中觀察了緣起法 這位佛陀以其自己的體驗 說出了緣起法門的實踐之時 便獲得了很多支持者的歸依 其中進而出家-專念於修道的人們 便形成了佛教的集團-所謂的僧伽 因此 遂構成了佛陀、達摩(法)-跟僧伽的所謂三寶 進而完成了宗教型態的佛教 便具有了社會性 意思就是說 他自己解脫 把那法講出來 有人就追尋 追尋了甚至於跟著來 跟他一樣出家修道 因此就有了佛 還有佛說的法 還有跟隨的僧團 就成了三寶 這也對 那麼自然而然地 佛寶即成了信仰佛教的對象 法寶即成了此一信仰的內容 僧寶便是信仰佛教者的集團 及其繼續推展社會的弘化-的活動 漸漸地終至發展成為-亞洲各民族所歸信的東方宗教 他意思就是說 經由這個三寶的推動 佛是他信仰的對象 法是信仰的內容 然後呢 僧是推展這個信仰內容-講解信仰內容 並且宣 並且傳遞這信仰對象的-一群專業的信奉佛教的集團 然後呢他去弘揚 最後就形成了東方的重要宗教 這好像也對啦 這是一個講白話就大概就這樣 那麼佛教乃至 乃是今日世界三大宗教-的第一位 其與耶穌的基督教及 以及穆罕默德的伊斯蘭教 同為宗教的偉人-之所創立的宗教 但從其宗教的本質而言 和做為神之子的耶穌 以及做為阿拉之使者的-穆罕默德那樣的一神教 卻有根本上的不同 佛教乃是主張人人皆可成佛的 故為具有泛神教性格的宗教 哦!這事情就嚴重了 所以說這還是一個學者的說法 他意思就是說 佛教跟世界上另外兩個宗教-合稱為世界三大宗教 也就是耶穌教-跟所謂的這個回教 但這種說法 這種說法呢 天主教可能會有點意見 它裡頭的說法 比如說耶穌的 耶穌教裡頭的耶穌 基督教裡頭的耶穌 跟回教裡頭的穆罕默德 他們就像佛教的世尊一樣 都是那個宗教的偉人 那麼以那個宗教的偉人-開展出來的宗教一樣 所以他們鼎立 啊他最早 世尊最早 早了六世紀 所以它叫做三大宗教的第一位 它是就早晚來說的 不是以人口多少啦 人口它佔第三位 但是這另外兩位呢 它推展的是一神教 一位是神之子 一位是神之使者 那麼那位神是唯一真神 所以建立的是-唯一真神的一神教 可是佛教並不是 哦剛剛已經講 佛教是講求解脫 講求人人可成佛 他就以這個「人人可成佛」 所以推論為 結論為說啊!那佛教的性格-基本上是一個泛神教 這樣對不對啊? 當然錯 你要知道泛神教 神是被崇拜的 泛神教是指的說多神的意思 你比如說 你比如說希臘神話裡頭-有很多尊神 你比如說中國也有-各個有神 山神、樹神、土神、地神-什麼神 石頭神什麼神 乃至於印度教裡頭-也有很多的多神 那神跟我們的關係就是-他能、我不能 我是 他是為我崇拜的對象 這種才是名之為神 或者說他比較具有-某種程度的超能力 這才能夠為之為神 那麼呢 當每一個人都有佛性 每個人都能成佛 這件事情來講-是就生命的本質來說的 那是遍一切處的 乃至豬狗貓羊都是 問題我們有去-崇拜豬狗貓羊嗎? 我們沒有 我們甚至於連祖師我們是崇仰 我們也不去禮拜他 把他變成是一個超能力的人 我們也並沒有這樣啊 所以它不能夠講成泛神論 它不能講成泛神論 它應該只能講做是一種覺悟論 它這是唯一-人類宗教的唯一一個特例 名為宗教的幾乎都有教主、-有神、有崇拜對象 那麼佛教勉強說它有-崇拜對象是有的 是有十方諸佛 那確實是有的 然而這種崇拜的對象-並不等於他高高在上 我是不可迄及於他的 反過來說 每一個人最後都會跟他一樣 所以他不能等於神 佛教不能夠用「神」這個字-來表彰、來表達 所以它只能講覺悟教 頂多能講 怎麼講都只能講覺悟教 你要一講成神-那就會被誤解了 這點呢要分析、要分別一下 所以這就是學術語言的辭窮啊 他要用一個他們比較能理解的-話語來描述佛教 就簡易的這樣描述 那不當啊 第二段 佛教興起於印度而成 這佛教史的地域區分別 地域區分啦 佛教興起於印度 而成為亞洲人的宗教之今日 已有二千五百年的歷史 對於歐美的基督教文化圈 和中東的伊斯蘭教文化圈來說 以廣大的亞洲大陸為中心 而形成了佛教文化 所以佛教以佛法僧三寶-做為機體性的宗教活動而言 並非和亞洲的地域、地區啊 和民族的社會機體一樣 故對其地域的區分 並加以綿密的分析-和詳細的檢討是必要的 因此我們的《佛教史概說》 也從地區上分為印度的、-中國的、日本的 寫成三篇 印度佛教史、中國佛教史-跟日本佛教史 各自加以適當的時代區分 然後敘述佛教歷史的發展 各個地區這樣發展 也就是說相對於中東 整個形成一個回教信仰區 它的歷史幾乎是結成一個區 不能分國家 也相對於歐洲、歐美地區 幾乎它的佛教發展-是跨國際的這樣 整體的發展來說呢 在亞洲這邊的佛教呢它不這樣 它不是跨國家發展的 它在中國發展中國的樣子 印度發展成印度的樣子 日本發展成日本的樣子 所以你不能夠把這三個地區-講成一個文 一個歷史 一個文化 是沒辦法的 他意思就這樣 懂嗎? 所以只好分區來談歷史 這就可見佛教的發展性格-跟回教、基督教不一樣 回教、基督教它可以超越國度 發展成整體性 整個大區域 整個大區域為一致的歷史文化 歷史文化性格 可是在這個……佛教呢-的這個亞洲它不是 它各個地區來分 他指的是這樣 那麼作此概觀之時 印度方面便以古代佛教史-為中心 為問題的中心 而寫印度佛教的興起 中國方面以中世佛教史為中心 而寫佛教在亞洲各地之傳播 並且形成了-廣大的佛教文化圈之過程 做為它中國佛教史的重點 那麼日本方面 看來雖也似以中世佛教的傳播-而到日本 但是傳播於亞洲各地的佛教-是被各國民族社會所接納 浸透於各地域宗教的民族之間 漸漸地擔負起了-發展近世佛教的責任 也就是說他認為啊 日本佛教的發展呢 雖然在中世紀時代-就已經被傳進來 不過它以它不同的性格-發展成為近世的日本佛教 他意思是這樣 啊中國佛教在整個長 佛教從印度到現在來說 這段時間來說 它屬於中世的佛教 所以他著重在中世佛教 中世紀的 中世的佛教的發展 差不多就是以唐、宋 隋、唐、宋這樣子的重點來談 所以到了明清-他就覺得比較不重要 他覺得他重要的會在唐朝 隋、唐、宋這樣子為重點 他的意思是這樣 佛教行於印度 又傳播於亞洲各地 達成了歷史的發展 我們以日本佛教的立場 看亞洲各地歷史的佛教之時 則以印度為佛教的興起 以中國為佛教的傳播 以日本為佛教的接納 那麼呢佛教 日本接納佛教-是經由中國的佛教傳過來 是接納經由中國的佛教 做為問題的中心 也就是說當他用日本人來研究-他們自己的佛教史的時候 他會注意到這個-是由中國傳過來的佛教 所以他特別要去了解-中國佛教長什麼樣子 印度佛教之最初被介紹給中國 是在釋迦佛入滅之後的-約五百年 五百多年的時候 而中國佛教之傳到日本 則是發生在第二個五百年之後 也就佛滅後一千年了 佛教從印度到中國 再由中國到日本 均有一百年的時間落差 所以其被介紹以及接納者 要說仍然是創教者-釋迦佛在世時的原來狀態 是不可能的 這裡頭它隱含著一個什麼? 一個說它傳進來是有些變化的 經過了各地區的流變、流涉 和五百年時間-歷史過程的發展之後 所附著於佛教的事物 其存在是-不能不加以承認的事實 這樣聽得懂嗎? 這是日本的話語啦 他硬著把它這樣翻 意思就是說 佛滅後五百年 佛教才開始傳入中國 那麼呢 傳入中國又經過了五百年 大概在隋唐一帶-才又開始傳入日本 佛滅後五百年當中才傳入中國 啊這五百年在印度的發展-已經加了很多發展的東西了 然後才傳進中國 本身中國所獲得的 在他的語言當中-意味著已經加了一些東西了 然後後來呢 又在中國發展了五百年 然後才傳到了日本 他認為就以中國本身來說 它已經不再是一味著-傳遞著印度當時的佛法內容 又加上中國的東西了 所以加了兩樣 對日本來講是加了兩樣東西 傳入了日本 所以在日本的立場來說 他要去了解-印度原來佛教長的樣子 也要去了解-中國佛教原來長的樣子 他才能再慢慢地去知道說 他到底接受了什麼東西? 這他的講法 他隱藏著一個-傳過來因為時間的發展 會附加一些東西在裡頭的說法 那我們承不承認呢? 我們承認 可是我們是有條件的承認 因為附加的東西不等於就不好 也不等於變質 當然我們承認也有可能變質 可是就不等於它變質了 你說它是中國佛教的 也不等於它不是印度佛教的 那只是經過了一些-理解上的方便轉置而已 轉變而已 所以佛教裡頭有變的跟不變的 我們要知道的是-不變的是什麼? 那是一脈相承於釋迦佛的 有變的而變得真的不恰當 當然我們要給予檢討 今後我們該注意的是這樣 好!那麼他這段話呢-講的就這個意思 那麼呢 我們今天時間已經到了 我們下一堂課再說 好!向下文長付予來日 我們回向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自皈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