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題:中國佛教史 32 主講:法藏法師 我們大家請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中國佛教史〉 各位比丘、比丘尼 各位沙彌、沙彌尼 各位居士 大家阿彌陀佛 請放掌 我們上一堂課呢 對於這個《中國佛教史概說》-這本教材呢 做了簡要的略說 取材的目的等做了略說 那我們同時也進行-這個序文上的簡易的解讀 都是白話文很容易理解 不過要了解一部書 你不先從這個序文上去了解-這樣你是 哦!瞎子摸象啦 先去了解序文 那序文的第六頁 翻過來第六頁 那就提到 前面它是提到了說 中國佛教它以漢文流傳了 並且建立了-中國佛教的一個制體 同時也傳到了日本等地 那因此也影響了-整個東亞一帶的佛教信仰 哦!跟文化等 那麼接下來這一段他說了 在此我們要把握住 作為東亞佛教之母體的-中國佛教 把它的歷史過程-和流傳的狀況予以介紹 就這本書的目的就在這兒 對不對? 他因為了解到中國佛教-對東亞文化的影響 那他要去了解東亞文化的話 他就要 你如果要了解東亞文化-你就要了解佛教 了解佛教你要了解-中國這個佛教 東亞佛教母體的中國佛教 是這樣 所以要把它的歷史過程 和流傳的狀況予以介紹 歷史的過程及其流傳的狀況 歷史的過程是它內部裡頭-怎麼發生了些什麼事? 流傳的狀況是它對外流傳 或者怎麼樣傳入它那裡 這有動態、進進出出等 這些要給予理解、介紹 這就是一個歷史主義 從歷史的角度來了解-一個存在的現象 如今所提供的-《佛教史概說》〈中國篇〉 就從發起到出版-已經經歷了十四個年頭 為了重版 又做了參考文獻的增補 這當時講這句話是一九六八年 一九六八 哇!現在都三十多年前了 三十六年前了 但是呢 它說又經歷了十四個年頭 換句話說 換句話說-在這部書剛出來的時候呢 是在四十多年前 那麼呢 又做了一些參考文獻的增補 當然還是不能盡理想 因此 又在體裁及文字的表現方面-做了修改的考慮 使之成為一如出版社所要求的 因為當時它要出版 當時它要出版 那麼這樣子的新稿本 就做了一些文字上的修改等等 可能有刪補還是怎麼樣-這個我們就不知道了 但是這段話最重要就是說 他要去介紹中國佛教的流傳-跟發展的過程 下面一段話說 各章分別由各別的執筆者擔任 那各別執筆者有多少人?-總共有五位 總共有五位 是什麼? 後面有寫到我就不提了哦 那麼呢再將草稿集中閱讀 完成統一性的全書 但其責任不用說 仍然是由執筆者們-共同所負擔的 就各別負擔他的文責 呃!是這樣 我們現在均在各大學擔任-中國佛教史的科目 這個「我們」就是指這-寫這部書的五位啦 有這個野上俊靜啦 什麼小川博士啦 還有那個牧田博士啦-牧田諦亮啦 野川耀昌啦 還有左藤達玄等 這幾位博士所著作的 他們各別都在 各大學裡擔任-中國佛教史的科目 因此將實際教育之中-所得到的經驗 加上最近代的研究 做了重新的推考之後 完成了這本-做為大學用的概說教科書 這樣知道這部書的性質了 對不對? 它怎麼寫的啊? 它是由五個教授寫的 那分別他們在各-大學裡頭擔任呢 中國佛教史的教授 他們運用了當時最新的資料 那麼做為再進行一些推敲 就是做一些研究等 然後把它寫下來 做為大學的-通識概說的教科書 同時也可以做為一般知識分子-用來理解中國佛教史的參考書 所以他是寫給這兩類人看的 我們拿它來當教材 應該還算恰當 那麼這是我們期盼於-本書的用途 也就是他目的就是做成這樣 所以這裡頭呢 資料的運用相當的多 因為它終究是一個大學裡頭-一個正式的教科書 哦這樣子 所以在血肉的描述上面-就比較沒有那麼隨性 不能講隨性 就比較沒有那麼樣子的完整 因為資料太多了 哦!是這樣 那麼關於本書的完成 原稿的整理校正等工作等等 多承什麼幫忙等這些 大家看就好了不用說了 接下來我們再看譯者 也就是聖嚴老法師 當時就不叫老法師了 現在是老法師 那麼呢他翻譯啊 他有什麼樣子的看法? 他怎麼會翻譯這本書? 他怎麼看法呢? 我們也稍微看一下 這樣子大概你對這本書的-存在的一個目的呢 大概你就會了解了 本書是《佛教史概說》中的-〈中國篇〉 另有〈印度篇〉-及〈日本篇〉兩書 諸位這樣就了解了嘛 它是在一個三部書當中的一部 可以說一部書的三篇中的一篇-抽印出來的 那就單獨叫做-〈中國佛教史概說〉 它是整個叫做《佛教史概說》 分別是印度、中國、日本 所以做為中國人哦 研究佛教史會比較輕鬆一點 好歹你只要研究兩套就好了 印度跟中國就可以 日本就很累了 它就要研究印度、日本 啊!印度、中國然後才日本 韓國也是這樣啊 對不對? 按照剛剛這個作者之一的-那個野村教授說的一樣 你要研究你韓國佛教史-你不了解中國佛教史 還是缺了一點 啊!是這樣 不過對中國人來講 你就只要知道中國佛教史-跟印度佛教史 那麼 另有〈印度篇〉-及〈日本篇〉兩書 對中國人而言 當以〈中國篇〉而最為切要 以往國人所編的中國佛教史 大多偏於宗派-及其教理發展的敘述 有沒有看到? 這裡多少還是指的什麼? 指的黃懺華那一本了哦 因為大概只有那一本而已 那你說嗯!那個 陳垣庵教授的那一本哦 嗯!基本上它斷代史嘛也不算 如果陳垣庵能夠寫中國佛教史-我想我們可能用它 但是沒有辦法 他後來有個隋唐 欸!隋唐佛教史稿 那個是史稿啦這個還是 還是並不適合做為一個教材 何況它還是斷代史 那麼對於佛教所 殊少能像這部書這樣 怎麼樣? 這就他選這部書的用心啦 對於佛教所歷各個時代的-社會背景 第一社會背景 第二地理因素 第三文化基礎 第四政治制度 以及其餘佛教 呃!不 政治制度 及其與佛教相互關涉的-影響得失 作了縱橫面的介紹跟分析 至於教團的活動 教義思想的演變 當然也是本書的內容之一 這一點就是他老人家 選這部書的一個重點啦 也就是說他覺得 一般佛教史的著述-大部分就注重在教團的活動 我說過了對不對? 教理思想的演變 這裡頭還當然還包括-教團活動、教理思想之外 應該還有個第三者 那就跟周邊環境的關係 這裡頭就是這裡講的 各個時代社會背景、地理因素-文化基礎、政治制度 等相互的關係 影響得失交涉出來的交互結果 這就是我在之前所講的 研究佛教史-其實應該有三個方向 一個教團的發展 這裡頭當 還有教理思想的演變 教團的發展 還應該要包括了裡頭的所謂 教制、儀軌、修行-宗派成立等等 這些都屬於教團發展 所以夠你去理解的 我們一般佛教徒-就專注於理解在這方面 再來就理解教理史的方面 而教理史的研究理解-那可是要功力的 你自己也要有一些-佛教修行的內涵 你才容易去理解它 那這兩個一般你可以體會得到-研究佛教史的主要內容 可是問題是 它是建立在一個-大的時空之內的 才發展的啊 什麼時空? 就當時的社會背景 文化、經濟、風俗習慣 土地、地理環境等-都受到影響 你比如說藏傳佛教 怎麼會特重這個拙火的修持? 怎麼會吃葷? 那麼呢 乃至於他怎麼會那麼注重上師 除了說密教本身-要注重上師以外 他為什麼會那麼的注重上師? 還有他為什麼會發展一個比較 好像護法的修持很多? 為什麼? 那跟它原來風俗習慣有關嘛 還有跟地理環境有關嘛 它的地平面就海拔四千多公尺 就比我們玉山還高 它的地平面比我們的玉山還高 然後又在那麼內陸 又那麼乾燥 又那麼高 你說他飲食該怎麼辦? 這第一 那因此在那種地理環境當中 他能夠活在那個地方的人民-的性格要怎麼樣? 要怎麼樣? 非常強悍嘛 堅韌嘛 對不對? 那相對那裡的鬼神也會怎麼樣 那裡的鬼神信仰 在與外界都完全-沒有關係的情況 那裡的鬼神信仰會是怎麼樣子 跟沿海這一定不一樣 還低海拔 乃至於就在沿海有看得到海 這根本就不一樣 你知道嗎? 在早期的西藏的藝術文化裡頭 它畫不出樹這個東西欸 樹啊 樹啊 高樹 樹是畫不出來的 很多西藏人 某一些地區的西藏人 終其一生沒有看過樹-這種植物的 他只看過草 你要知道 菩提樹他都畫不出來的 他想都想不出長什麼樣子的 你可以想這樣子的-地理環境差異 哦!所以說發展出各個不同的-信仰佛教方式而已 當然這可以理解 諸位這樣了解 那日本為什麼 上一堂課我跟大家講 日本為什麼會跟佛教會跟政治-黏上那麼大的關係 因為日本基本上是 基本上早先的歷史發展呢 第一它沒有足夠強烈的文化 所以對日本 日本對於中國文化跟-以中國傳進來的佛教文化 確實是有很高的崇敬跟崇拜 你看他當時把 呃!這個……-整個長安城的建構的樣子 完全挪到什麼? 挪到他京都來 來複製一次 你就可想而知 他是傾全國之力-在學習唐朝文化 是這樣 為什麼? 他沒有一個強勢文化作底嘛 就像……那個泰國 完全吸收了南傳文化 南傳佛教的文化一樣 你可以理解是這樣 對不對? 那這樣子既然它代表一種-高尚的文化 那你想 我政治人物如果要表現出-我對人民的統治力 那該用什麼方法? 我掌理那個高尚文化-做為為我所用嘛 對不對? 是不是就這樣子? 那在中國呢 中國不用嘛 早在漢朝以來 就已經儒家為主了嘛 對不對? 選官員 從庶民當中選那個為官之人 除了從貴族這邊傳下來以外 還從這個儒家的這套-考核系統當中選舉嘛 所以整個思想裡頭 事實上根本不是你 佛教甚至還是一個外來的 某種程度被排斥著的文化了嘛 你想他政治人物幹什麼要拿它-附麗他自己的權力呢? 不需要 對不對? 所以你就看出來了 文化、歷史、地理環境 都會影響佛教跟那個當地-結合的關係 是不是看得出來了? 哦!我這樣簡易的比喻-你就看得出來 就看得出來 更別提如果你要去了解-西藏文化 你非得要去了解它的地理風俗 還有它的生活形態 它本身的生活型態-基本上是一個遊牧的形態 那它會怎麼樣信仰佛教? 它將會怎麼樣動用佛教-來安頓它的一個國 一個內部的人民 以及它曾經 為了擴展這個這個什麼呢? 為了擴展這個這個 呃!這個他們生活的環境 他們為什麼一再的 像北方的突厥 就是蒙古人 他們為什麼會 他們後來也信仰佛教 他們信仰佛教之後 他為什麼會一再的想要-來中原地區騷擾? 你知道為什麼嗎? 你知道為什麼? 因為 當他把眼睛看到了-漢人中原文化的生活方式 以及水草豐盛這個情況 他內心裡頭是一種渴望 那種安定的生活-以及處處有水草 水利工程做得非常好 在他北方幾乎沒辦法-做任何水利工程 一年當中有半年以上乾旱 乃至於寒冷什麼? 你想他要怎麼辦? 他只好搶你的土地嘛 所以這幾乎歷朝以來啊 就是斷不了的北方民族的騷擾 你就是斷不了 後來他哪怕掌理了-中國的重要文化 甚至於已經搶佔了 像北魏 已經完全拿到了中原地區 做為中原的皇帝了 他還要實行徹底的漢化政策 名字全部改光 姓名全部改光 北魏 全部改光 他乾脆就不做他祖宗的子孫 他要做漢人的子孫 他甚至於要這樣 你就可想而知 漢人的文化多強盛 多麼的強大 以及他所佔領的地區 當時在周邊的民族文化來看 以周邊的民族來看 是多麼讓人景仰的 所以難怪他久久以來養成了-唯我獨尊這種思惟嘛 難怪啊 所以這些都要從地理風俗 地理影響風俗 風俗影響民情 民情影響文化 文化就影響思惟 思惟就影響動作 影響行動 所以你了解一個地區-文化的流轉 你不能夠割離-這個地理文化、風俗民情 是不可以的 那麼這個呢就是說 老法師當時會選這一本-就是因為 哎!看重了 他還注意到這一些 那幫助我們去注意到說 哦!這種影響 這樣諸位了解了嗎? OK!好 本書的另一優點 在於接觸的範圍雖廣 卻能出之以要言不繁 使人讀來是一目瞭然 這一點是讀原典的時候-你特別能夠理解 在經過翻譯-有時候語法的不同啊 你稍微要斟酌一下 哦!這樣子 本書出版於一九六八年 乃是現有中國佛教史書之中-最為最新的著述 講這句話是民國六十年 現在民國九十四年 已經又三十四年過去了 西元二○○五年了 這上個世紀 上個世紀中 那個中葉過後的話了 那現在呢? 好像沒有出新的欸 日本有沒有?-沒有翻譯進來不知道 中國那邊有 大陸那邊有幾本新的 我上一堂課已經說了哦 那還是以這一本比較可讀哦 它的最大特色是 集合了 這裡講了哦 最大特色是怎麼樣呢? 首先第一個就是-它是最新出版的書 就民國六十年來講 那當時是民國五 一九六八年是-民國五十幾年啊? 五十七年 所以說真的是相差三年 真的是最新的啦 沒話講哦 那現在呢不一定 那麼集合了什麼? 集合了 這最大的特色是 集合了現代日本-研究中國佛教史的五位專家 各就其所專長的範圍-分章執筆 最後由一人統理成書 交由京都有名的-平樂寺書店出版 平樂寺書店 這個是當時有一個寺-就是平樂寺 它所出資嘛建立的一個出版社 哦!這樣子 這是它的特點 諸位這樣了解了嗎? 就是很新 然後由各個專長的教授 專業的教授來共同執筆成書的 這也是我上一堂課講的 這樣子因此它在 很多的觀念上-就不至於怎麼樣? 就不至於 就不至於說太偏頗哦這樣 那本書不是用做通俗傳教的 他現在跟你講哦-他不是在傳教 他不在傳教 那麼乃是基於純學術的-歷史觀點 作了概觀性的介紹 當然當時法師他也是在國外讀-所謂的學術啦 他當然講這樣 那但是這句話呢 就可能讓人誤認為說 純學術是很 是代表一種某一種特別的價值 我想它是價值之一 我一再說 但不是特別的價值 也更不是唯一的價值 純學術不代表它是真理 純學術只是 某一種人類的-經驗理性的方法而已 這一點我已經講很多了-我們不再說了哦 那麼這種 基於純學術的歷史觀點 所以這個 只能做為我們的參考 那麼做為概觀性的介紹 故在今日的日本 那是他當時看到的日本 現在是不是還這樣我不知道 不過當時看到日本是這樣 已被各大學採作佛教史的教材 同時也為-普遍的知識分子之所愛讀 譯者譯出本書的目的 亦是在便利國內的知識分子 能從佛教史實的考察之中 正確地認識中國的佛教 他的目的是這樣 老法師的目的是他希望 既然基於一個-非傳教的立場來寫的 那他也是基於一個學術的 那既然這樣 你沒有信佛教的人 你也可以來正確理解 這本基於學術的立場-所寫的中國佛教史 你不要說我是一個出家人-我翻譯是為了傳教 哦!不是為這目的 那你來看一看 這樣子來正確理解中國佛教 那到底正確理解中國佛教-在幹什麼? 當然老法師應該隱藏著-你對佛教應該有所認識、了解 啊!不信仰沒關係 好歹不要誤解也不要輕視 應該具有這種意思 甚少讓你知道 佛教在中國文化裡頭-影響有多大? 發展有多久? 有多麼豐富? 我想他至少有這個意思 所以你說他不布教嘛 他還是布教了 如果在這個意義之下-那還是布教了 那很好啊!-我們當然支持這樣子 OK 那他介紹了幾位 這個野上教授是 大谷大學前任的校長-文學博士 小川教授是龍谷大學的教授 牧田教授是京都大學的副教授-文學博士 野村教授是 立正大學前任佛教學部的部長 那麼 也是聖嚴法師-當時同一個大學的哦 的部長哦 然後再來呢 佐藤教授是駒澤大學的副教授 中華民國六十年六月 在東京 他在東京寫的序文 好!接下來我們來看目錄啦 我說過這先看目錄 來!我們看看目錄 啊!目次 這兩個序文這樣就夠了哦 這樣了解這個意思了 接下來我們看-啊!開始進入了 欸!有幾章呢? 總共啊分了十八章 最後還附了一個-中國佛教史年表 那個佛教史年表倒是很管用 很精簡有力哦 不是很長 但是呢當然在佛光山 它整理了一本叫-《中國佛教史年表》 那非常非常大一本哦這樣 弄得就很細、很細 應該對佛教有一些、有一些 佛教歷史 中國佛教史有一些 嗯!興趣的人-這本書都應該要有 佛光山的這本 編的這本書都要有哦 這裡它用的幾乎都是-日本的資料為主啦 像《佛光大辭典》用了很多-日本《望月辭典》的資料哦 好!那麼這總共有十八章 哦十八章 第一章是序說 接著 它並沒有在各章之間分篇 分篇 換句話說-它就一章一章的這樣下來 那我們來看一下 第一章叫序說 它總說了什麼呢? 總說了第一、佛教的性格 佛教史的地域區分 這裡跳開中國佛教 跳開中國佛教的立場來說的 再來佛教傳播的路線 這是從印度往外傳-裡頭講的一個總說 包括中國也算在內 它並不是說-中國佛教的傳播路線 不是的 是指就印度傳出來的路線說的 佛教史的時代區分 這裡就跨入了什麼? 跨入了它這部分講的呢 欸! 固然也不是就中國佛教的-佛教史的時代區分 它不是這個意思 它還是就 整個佛教從在印度發生之後 到什麼呢? 到中國然後到日本等 這樣整個時間 它說這樣子佛教分成-所謂的什麼? 啊!遠古啦 什麼近古啦 這個什麼? 古代啦、中世、近世-還有現代 它把分成四個世代 就是古代佛教 中世的佛教 近世的佛教 還有現代的佛教 這是就印度-整個佛教的發展來說的 才有所謂的古代、中世 中世紀的中世哦 近世 近代世紀 還有現代 這樣子來分成四個大區塊 然後他就認為說 中國佛教 大概應該是屬於中世的時際-跟近世這兩個時代 其實應該還有近代啦 那它也及於點近代 這一部書其實也及於一點近代 不過這樣弄下來的話 他是把中國佛教史架構在整個 印度包含在內的-全體佛教史來看的 這一點就有點亂了啦 就有一點亂掉 因為我們並沒有把 我們當我們要了解-中國佛教的時候 我們並沒有把它架在一個-整個佛教史來看 為什麼? 因為佛教傳入中國 它完全漢化了嘛 它已經用漢文來表徵了 所以這個時候 它就算有印度的整個佛教-來發展 當你看的是-中國這個區域的時候呢 你所看到是-中國佛教本身的發展 你並不是去看到-整個世界佛教的發展 並不是這樣 因為當時世界佛教發展-跟中國佛教發展 路線是非常不一樣的 非常不一樣 當你要研究-世界的佛教史的時候 你才需要從印度-做為零(起)點開始來看 那這個時候講古代 什麼近 哦古代那個那個什麼? 古代啦 哦古代、中世跟近世 還有現代呢就有意義 可是對於一個地區性的 尤其像中國這樣子的佛教發展 它有它的完全的封閉性 任何一個宗派的產生-都不是由外界直接來觸發 都是它內在裡頭慢慢醞釀 當然除了幾個是有以外 但是這個有-也不跟世界佛教整個大潮流 有一定有怎麼樣太明顯的分別 哦!太明顯的互動 它就自己慢慢這樣醞釀出來 所以當你研究它的時候 實在不必要拿 世界佛教史這一種大區間 這一種-古代、中世、近世、現代 這種大的四個區隔來看待它 實在是不必要 不過他確實用這種方式了 那我們這樣就可以看得出來 我們在之前 講義的那一部分 我們把中國佛教單獨的-就以中國佛教為核心來看 分成六個時代呢 六個區隔 清晰明白多了 清晰明白多 而且很好總持 也跟法義相應 那在這裡呢-他就舉不出來一個分期的方法 這裡也受限於兩個原因 第一他根本就不想 要對中國佛教理解那麼多嘛 他這部書本來就不是-這個目的嘛 它就是一個概說而已 第一 第二 他終究不是中國人 他也不需要帶有那麼多的-宗教需求 跟理解到中國佛教本身-它真正的分期 以中國的立場來看-的分期是什麼? 中國佛教的立場來看是什麼? 他不是中國人嘛 他也沒這個企圖 所以他不會這樣分 第三是 他本來這部書是架構在-一部更大的書之下 叫做什麼? 《佛教史概說》裡頭的-〈中國篇〉 所以他當然要以-整個世界佛教史 的這種世界性的角度-來看待佛教史 然後這裡才架入了-中國佛教這裡頭來 所以說他就是以-一個世界的角度 世界佛教史的角度在看的 當然是這樣 所以沒辦法他會這樣分 他會這樣分 這樣諸位了解嗎? 不過我告訴各位 如果鑽研中國佛教史-是不需要這樣分的 是不需要 這樣分反而亂掉了 因為中國佛教本身它具有它的 一個成、住、壞、空 一個發展的過程 你應該由它本身來分期 這一點是我比較會有一些-補充意見 好!那麼這是序說-分這四小節啦 這四小節都很精要 很精要 那麼第二章是後漢的佛教 大體上依著時代來說 所以顯然這就是一個通史 傳來與接納 欸!這個用法倒很接近 不過是後漢的佛教 然後接著呢 第三章馬上就變成-經典之翻譯與研究 那麼這魏晉的佛教 這一點跟我們的分法-也有一點接近 哦!有一點接近 那麼再來第四章呢 第三章呢 第二章是這樣 第一 傳來的年代是什麼時候? 明帝的求法 就是東漢明帝的時候呢 到底怎麼樣去求法的? 歷史上怎麼記載? 還有《魏略》這部書當中-它有什麼記載? 然後再來楚王英的奉佛 這楚王啊 你知道楚王在今天的什麼? 江浙一帶 所以江浙一帶-現在佛法非常興盛 這真的很特別 你看在東 你看在漢王朝的末年 楚王就已經有-明確的信佛的什麼呢? 記載跟他的行動 這個你要知道 這已經不是一個突發事件說 楚王出現了才信佛 顯然在楚王之前 民間的信佛的風氣-已經都有一些些存在 就算不在民間也在什麼? 也在貴族當中 為什麼我會這樣講? 因為 因為呢 漢王朝基本是個貴族政治 你要知道 漢王朝基本是貴族政治 是以主要貴族 尤其到漢末年 東漢末年 重要是貴族政治 所以貴族政治呢 貴族信仰的宗教-民間不一定等同信仰 這一點當然有差別 常常是被貴族掌握的 不過終究會流傳到民間 那麼呢 楚王英的奉佛-是一個明顯的歷史記錄著的 所以我們就可以知道 那他做為一地方的首長 地方的首長 他是一個地方首長 而且很大地區的首長 他能夠到信佛的階段 他一定是貴族-已經不知道信到哪裡去了 他不可能自己一個人-孤立在那裡信 一定要有人介紹給他 不然他對外界的訊息是-不是那麼容易的 也一定吃好的四處傳(台語) 人家信得好了才要讓他信嘛 是不是? 而且要足以說服他-他才能信嘛 所以這就很特別 所以這裡頭你要看出來-很重要的一個訊息 就是 其實早在這之前-已經很早就已經有佛教 這歷史學家多少都有這種推論 那還有東西的交通 促成了宗教的流傳 再來經典的成立 這個講經典的成立啊 就很 這就是學術界的用語啊 我們不能這麼講 要不就講翻譯 要不講傳出 或者講流傳 這成立 好像經典是被編的才叫成立 經典怎麼有成不成立呢? 經典本來就在佛的時代-就成立了 所以這種用詞就很糟哦 但是學術界就是這樣子用法 那知識分子 一些知識分子不信佛 他就讀了這個名詞 隱含了這樣子的立場跟概念 就永遠種下了什麼? 永遠種下了這個 經典為人所編的這種 這種惡性的思惟啊 所以說在這裡你就看得到了 那沒辦法 這就是學術的東西 我們要注意 好!那麼第三章 魏晉的佛教 漢之後 漢王朝滅了之後 就到了三國魏晉這個時代了 三國鼎立最後是魏王朝 然後再來是晉 那麼呢 這裡頭呢兩晉時代 魏然後再來兩晉 那麼這個朝代是非常動 呃!有一段時間是動亂的 那麼呢 基本上在魏之前是很動亂 那麼這是吳魏的翻譯家 這魏跟吳的翻譯家 然後呢竺法護還有胡族的佛教 也就是當時的邊陲民族的佛教 還有再來這裡頭-開始有漢人的出家 最早的時候 在魏晉時代-就已經有漢人的出家了 那出家沒有受戒 沒有受戒 像朱士行這一類的 他們都還用世俗的名稱 很有意思哦 彌天釋道安 從道安法師之後-才有出家人姓釋這個觀念 但是雖然姓釋呢 有沒有真正落實呢? 在歷史當中也並沒有-太落實得很那個 那到了最近這幾年來呢 又被這個新 又被新的認可了 可以落實 我現在我身分證上面-就是釋某某 就不再是我的俗姓 我覺得只要凡是出家人-都應該去改姓釋才對哦 那麼人家叫 有時候還被叫 欸!王麗花小姐 一看出家人 真難聽啊!實在是 啊!對不對? 欸!什麼 欸!什麼什麼 欸!陳大頭先生 呦!那……出家人 這多難聽啊 是不是啊? 出家人趕快去改改姓-改改名啊 實在很難聽 是不是啊? 趕快去改掉啊 我有很多財產啊怎麼樣 那個無所謂啊-你有財產一樣照改啊 是不是? 再來這個漢人之出家 再來道安大師 道安大師 鳩摩羅什大師 再來就出現個涅槃宗 再來廬山的慧遠等 他就舉了這幾個人 對不對? 我告訴各位 魏晉南北朝這幾位真的是-頂天立地的大德哦 那是我說過了嘛 是不是這樣啊? 那麼在〈天台宗入門〉 也特別提了-道安大師跟慧遠大師 是不是? 這在歷史上幾乎 你談這個時期的歷史 你不談這幾位-你這……你要談什麼啊? 哦是不是? 當然還有康僧會啦、康僧鎧啦 這一類的翻譯者-還可以再談的啦 那麼這裡沒有了哦 重點在這幾位 嗯!很重要哦 這魏晉南北朝 魏晉朝的-是經典之翻譯與研究 它這樣分 分成魏晉的佛教 主要就是以朝代來分 那我們之前我們的分-我們不是這樣 我們以一個 整個佛教本身-發展的重要性來講 所以我們完全 我們不是把魏晉切割成-前半跟後半 哦!是這樣子的 是切割成前半跟後半 我們以一位人 就是鳩摩羅什來分割 所以這一點手法就不同 對不對? 那對於日本人來講-他這樣分好分嘛 無論是資料的取得 他也是 來看哦就魏晉南北朝的朝 魏晉朝代的資料 喔!那什麼什麼朝代 對他來講這樣已經夠了 對於一般人來理解一個佛教 已經好像看起來很容易了 可是我說過 我們做為一個中國佛教徒 尤其是佛弟子來研究佛教史 就不能這樣傻呼呼的這樣分 這樣分沒有血肉 沒什麼感覺的 哦!諸位 不過這個分法也有一點味道 那就說 剛好恰恰好在魏晉這個時代 他說括弧 經典之翻譯與研究 經典的翻譯跟研究 其實坦白講 南北朝更是研究的時候啊 而且照樣在翻譯啊 沒有錯!-這魏晉南北朝翻譯為重點 因為出了個鳩摩羅什 欸!在魏晉兩朝啦 兩代的時候啊 欸!翻譯為重點沒有錯 可是研究呢? 研究的真正重點在南北朝 你要真正按照歷史上來看 真正重點在南北朝 所以你看我們的分法-就不是這樣 事實上在鳩摩羅什已經是-接近南朝了 呃!不 不是接近南朝 鳩摩羅什之後 一直到南朝之後 這才是真正的研究 而真正在南北朝的時候呢 它的研究才真正大興起來 真正大興起來 所以他現在把它講成-經典之翻譯與研究 指的是一種泛泛的理解 還不是成立學派 這裡頭要說真有成立學派-也不過他提了一個涅槃宗 有沒有? 其實到了什麼? 到了南北朝成立的宗 成立的學派才多 而且它命名為宗 有沒有? 事實上我們提過 這事實上只能叫學派 還不能成為一個宗 還不能成為一個宗 因為他並沒有舉出 依於《涅槃經》-所強調的修行方法 以及傳承下來的修行 可行的一個具體的方法 以及長期有他的徒眾繼承 並沒有 涅槃宗一進入到南北朝的時候 就被什麼呢? 就被這個-後來的智者大師所吸收 然後建立天台宗 涅槃宗自然就消失了 所以它很快 壽命並不長 哦!是這樣 它並不算宗 應該算是一個學派 所以說這個就可以比照出來了 不過這樣也是可以啦哦 你理解一下 他認為的翻譯跟研究的意思 到了第四章 南北朝的佛教 這是完全是以朝代來分割 是教團的發展與儒道二教 儒道二教什麼啊? 與儒道二教的什麼? 相互適應跟 對立跟相互適應的意思 是指這樣 不過這個呢 你要這樣講 又有一點掛一漏萬 為什麼? 其實在 在這個後漢時代啊 佛教初傳進來 它就面對了跟道教的問題了 到了那個魏晉兩朝的時候呢 兩代時候那個 道教的跟它那個對立呢-也仍然存在著 那一直到了什麼呢? 南北朝 所以你在這裡特別要提到-儒道二教 他指的是指 在南朝跟儒家 在北朝跟道家的一個什麼呢? 在那個時代的 某一種程度的對抗或者論辯 指的是這個意思 那麼教團的發展 為什麼在這裡-開始談教團的發展? 為什麼? 哦這個倒是可以理解的啦哦 這個我們在分期當中-我們是比較沒有去談到它 這一點就可以做補充 為什麼呢? 因為相對來說南北朝時代已經 國家基本區域已經穩定下來 雖然朝代也換得蠻快的 平均四、五十年 三、四十年就換一朝 不過呢基本相對穩定 那所以說 然後佛教的發展-經由研究跟學派的需要啊 就需要聚一群人來一起研究 聚一群人 那就有所謂的教團的發生了 這個問題就出現了 其實這個呢 早在魏晉時代就有 你比如說廬山慧遠大師-他就是帶了一群人 道安大師就帶了一群人共住 廬山慧遠大師更是如此 根本就結社在廬山 所以它就已經形成一個教團 然而 那個時候是初成形式 到了魏晉南北朝 隨著政治的板盪越來越輕微 那相對的穩定 相對於魏晉 穩定之後啊 然後再相對著 佛教的研究又更深刻 那一群人聚在那裡 長期的研究、研討、講學啊 那就顯得非常重要 你看 智者大師不也是帶著一群人-到天台山去嗎? 也是形成一個教團 他也有教規 有十條教規哦 該是怎麼樣怎麼樣? 早上要上殿共修 如果沒上殿的話呢 沒有正當理由 要罰對眾禮三拜 或者十拜 怎麼樣…… 它都有這種要求 這就形成了什麼? 教團的運作了 看到沒有? 為什麼會在南北朝出現? 這蠻合理 他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了 這學者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 那好 還有這裡的教團甚至於還-當然及於什麼? 及於居士的教團也算進去 所以你看看喔!再來 你看一 法社、義邑、僧祇戶、佛圖戶-的出現 這裡頭就是屬於功德會啦 共修會啦 研究會啦 講經會啦 這一類的 就出現了 這個戶都出現了 再來佛寺及僧尼的數字 他就在講那些統計資料啦-給你看 哦有多少? 這對於外國人來講 有統計數目他知道就可以了 我們要從當中去讀出它的感覺 讀出它代表什麼意思? 還有南朝的佛教是怎麼樣? 齊跟梁 他主要談齊跟梁 南朝宋、齊、梁、陳-四朝嘛 那麼還有梁武帝-特別提這個人 當時重要的翻譯家真諦三藏 真諦三藏本身是-真如思想的持有者 同時也是什麼呢? 研究者 同時也是一個重要的翻譯家 他翻譯的經典相當多 在我們中國 他是一個很重要的翻譯家 他的翻譯其實也蠻重要的 天台智者大師用他的翻譯-的經典也不少 哦!是這樣 那再來 就在這個時候 正式的一個以宗教信仰形態的-道家思想 形成了道教 道教之成立 你會覺得很奇怪 道教不是在漢朝就有? 那個時候緯讖之術-(陰陽卜筮之類) 哦!這個 呃!這個巫術 陰陽之術 就是從易經所發展出來的-陰陽之術 這個是可以算初期的道家啦 但還不叫道教 養身、服氣這一類 但道教就不同 道教還結合了什麼呢? 鬼神的驅使 消災息禍 然後當然也加上了這些 符咒等的運用等 這些已經就 這樣整個成立成為一個道教 所以道教的成立又跟道家 這又是不同的歷史 這一點也要再去研究研究 那麼道教成立 再來呢第九 第九節呢就是 北魏太武帝之廢佛 然後再來第十 北魏的太武帝的廢佛 這並不嚴重但是呢 發起了這個廢佛的因緣 那麼第十 文成帝復興佛教 也是北魏 再來就北周 北周呢武帝又廢佛 這第三次的廢佛 這裡頭提到了 這一次的廢佛呢 影響了後來佛教的復興 大興 是這樣子哦 那麼這個 這是南北朝佛教-他提的這幾個重點 那麼第五章呢-就是佛教藝術的發達 這就有點奇怪 他在唐朝之前-講佛教藝術的發達 這一點我上次有稍微提了一下 欸!那是 那是不是唐朝就沒佛教藝術? 唐朝佛教藝術仍然有 而且很多 他這裡指的是什麼? 來!我們看 一、建築 二、雕刻與繪畫 三、敦煌 再來四、雲岡 五、龍門 六、麥積山 七、炳靈寺 炳靈寺也是壁畫 我們有一本炳靈寺的壁畫全集 全部都是壁畫 都是壁畫 哦!那個那個 哦!都是這個 所以你看 無非就是建築、雕刻-跟繪畫三大項 有沒有注意? 缺乏了什麼? 缺乏了什麼? 文學 哦!文學 啊!還有什麼呢? 這個民間的那種佛教概念的-繪畫藝術 或者是雕刻藝術的發展 缺乏這個 大部分都是以佛像的雕刻 或者佛有關的雕刻 經典有關的雕刻跟繪畫而已 哦!這樣子 然後建築當然基本算是 基本算是 不過缺乏了音樂、文學-這兩大項 很缺 很缺 很缺 那更別提戲劇 你說戲劇啊? 對啊!在印度有戲劇欸 像馬鳴菩薩他根本就寫 他當時還是戲劇家欸 他寫戲劇的啊 馬鳴菩薩 他寫詩歌讓人家演欸 他自己還下台 下台下去演欸 馬鳴菩薩 下去演欸 演佛教戲劇欸 所以缺乏了這個 舞蹈 戲劇、舞蹈 舞蹈常常跟戲劇結合在一起 文學、音樂缺 所以一直以來 中國佛教留給我們重要的 主要是建築、雕刻、美術 這三大項而已 三大項而已 那今後是不是要發展呢? 那在怎麼樣的佛教的養分之下-能發展呢? 唉!實在是哦 實在是個很長一條路 我也長期在思考這樣子的情況 現在更多啦 舞台劇 哦!還有呢 哦這個……電影 這都要發展的啊 通通沒人及於這個 好像是怎麼回事? 是不是? 能談的就這個 哦!沒有錯 鞏縣、天龍山、響堂山、陀山-雲門山等 這些都離不開雕塑美術 就是這個 這個是可以理解 為什麼? 因為當時他認為-雕在石頭上保存得最久 他為了要讓佛教呢 讓人恭敬也讓人保留 能保持長遠 它所以特別有這個集體的雕塑 再來就是說 佛教有所謂的 印經、雕像、修福報這種觀念 所以當時也有為了這樣 集體在那裡進行這種 這種修福的工作 尤其是北朝 北朝特別的注重這種修福報 所以這怎樣?這很多-都是在北朝所轄下的地區嘛 基本在北方黃河流域一帶 黃河流域一帶 進行的哦這個 那麼這就是佛教藝術的發達-指的是這個 結果接下來第六章就-隋代之佛教 然後再來就唐代佛教 唐代佛教一 唐代佛教二 唐代佛教三 唐代佛教四 主要好幾章在講什麼呢?宗派 唐代的佛教的宗派 佛教的宗派等 然後呢接著就五代佛教 北宋的佛教 南宋佛教 遼金佛教 元朝佛教等 接下來就繼續談那個 那這個呢明顯的 你就可以看出來-他在依著朝代來講 然後也沒有再談佛教藝術了 怪怪? 那你這日本人怎麼只知道-佛教藝術就是在 隋唐以前的佛教藝術 那以後你就不談啦 這是惡意的這個忽略呢?-還是怎麼回事啊? 啊? 那宋代也有不少的那個什麼? 宮廷畫還有水陸畫 那不是佛教藝術不然什麼啊? 啊!他不提了 所以日本人如果讀這個-為教科書的話 他對中國佛教的藝術發展-就是那些雕刻 在好久以前-都快風化完畢了那些藝術 那糟糕耶 所以這就是 假諸外國人寫佛教歷史啊 你就是沒辦法 你就受限於人家怎麼看待你了 看到了沒有? 是不是? 在這裡你就看得出來-又有這種問題 所以不要傻呼呼的啊 讀人家的書一路讀到底 啊讀得很好 你要去有所理解 那要這樣看的話那唐代以降-中國佛教都沒藝術啦 還有好多啊 事實上 但是確實都局限在什麼? 都局限在雕刻、美術、建築-這三大項 倒是明朝 因為水陸發展了音樂 這是非常難得 我們到現在還能夠聽得到 這個五百年前應該是明朝 明朝的什麼? 佛教音樂 在智化寺 已經被這個對岸的國家保留 不過這時間已經到了 我們下一次再談這個事情 向下文長付予來日 我們回向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自皈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 ?? ??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