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題:中國佛教史 8 主講:法藏法師 我們大家請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中國佛教史〉概說 各位比丘、比丘尼 各位沙彌、沙彌尼 各位居士 大家阿彌陀佛 請放掌 我們上一堂課呢 跟大家就這個目錄的部分 講義目錄的部分 跟大家稍微提了一下 關於這個入文的甲二 正宗分裡頭的乙二 分期略述 那麼總共分了六期 丙一、傳入接受期 佛法什麼時候傳入 先這樣子傳入 傳入之後呢 傳入了你還不一定接受 接受你得經過理性理解 你才能接受 那麼所以說先傳入然後再接受 接著呢 丙二是理解研究期 就已經接受了-那接者深刻的去理解它 理解它之後並且研究它 從各種方法去研究 透過實踐 也透過思想、文字、語言等 去給予理解 這個又一期 光這樣子呢 就已經運用了好幾百年 所以說現在佛法傳入西方 一百多年以內的事而已 所以說西方你說要讓它說什麼 佛教多興盛那不可能 不過他們正在傳入接受期當中 可以看出來是這樣 那麼丙三呢 是宗派成立期 各自的研究 各自的理解跟研究 自然有他理解研究之後的所得 是不是這樣子啊? 那麼就各自有所得之後呢 各自就會依著他有所得的內容 有所體會的內涵呢 來進一步的怎麼樣 系統化他的理解 那系統化他的理解之後 他就會形成了一種 有他自己修行的方法宗旨 跟一貫地一個習慣 並且以此教導來學之人 慢慢地就形成了什麼呢 這個一群追隨者 這追隨者代代相傳 最後就形成了宗派 所以說這是宗派的成立期 宗派成立期 大體上在隋唐這個時間-是這樣子 那麼唐朝可以說 隋唐可以說是-中國佛教最絢爛的時候 尤其是這個初唐到中唐之間 這個佛法 喔!那真的是 各宗各派是競相發展 除了說天台宗、淨土宗-跟禪宗濫觴於這個隋代 那尤其大大發揚於隋代的-那是天台宗 到唐代的時候因為各宗-哇!都起來了 反而天台宗稍稍的隱沒一下 到了中唐的時候呢 荊溪大師再重新中興 那麼在這個時候各個宗派 喔!風起雲湧 一直到中唐 慢慢地中唐延續一段這個輝煌 一直到唐末 五代 啊!會昌法難一出現 這事情就嚴重了 到了會昌法難的時候呢 可以說是中國三武一宗 最嚴重的一次就那次 我們談歷史我們不談 我們不把現代史帶進去的話 那最嚴重的一次是那一次 它有計劃的 而且是全面性的 它是一個大統一帝國-的方式來滅 在這之前都是在滅在北方 三武一宗幾乎都是滅在北方 或者是局部性的 時間也很短 唯有會昌法難綿綿密密 而且全國性 全整個大陸性 各個地區都進行 那事情就大了 然後再來就是說 在會昌法難之前的 之前的法難 它宗派發展還沒完成 換句話說你能壞的-也就是那些經書 跟沒有完成的某一些思想而已 可是會昌法難不同 它是在中國佛教最興盛 各宗各派的教法、理論 思想典籍都已經完成了 那宗派的見解呢 也已經發展成熟了 儲存在這個文獻當中 然後你現在好了 一網打盡全部把它燒光 慘了 所以它能毀的你給它全毀了 也就是說 你最精華的完成了之後 它剛好在你這之後-把你給毀掉 在這之前是你的精華還沒出現 它要毀也毀不到你的精華 你沒有精華好毀啊 會昌法難是你精華已經出現了 而且頂了一百多年這段時間 然後它來一次毀掉 哦!這事情可嚴重了 然後緊接著呢 五代 五代你看它就毀佛 你看那這個唐帝國就毀了 它自己也毀了 就是這樣 你看那個北周武帝也是滅佛 滅完佛他馬上就毀了 他就毀了 那接著五代呢 五代十國你們知道 這代表了什麼? 政治的遞換、鬥爭、打仗 那是處處烽煙四起啊 你可以這樣想像 當時的中國的大地是怎麼樣子 我法才被你滅 才正要喘息 透過經濟的穩定 社會的相對穩定 重新要把這個佛法給找回來 同時結果你這個政治-又極端的不穩定 國家鬥爭 這個各國這樣子政治的不穩定 那你弄得根本就民不聊生了-你還 是不是啊? 你還能夠 你還能夠喘息嗎? 好!你看看 我被你會昌法難毀了 我要喘息又沒有時間喘息 人口一凋零 死了一代、兩代 完了 連記憶中的東西都不見了 都傳不出來了 連記憶中的東西都傳不出來了 這個才是問題 所以我告訴諸位 中國的佛教真正衰微 會昌法難為分水嶺 絕對為分水嶺 你去看那段歷史 你去研究那 它擴張的很長的一段時間 所以這個時候呢 只好進入到第四期 叫祖述融攝期 什麼是祖述? 就是說跨過會昌法難之後呢 宋到了北宋以來 他觀望著隋唐 他還是知道說-嗯!那時候佛教很興盛 總是離不遠嘛 然後他開始就要去 試著去恢復隋唐的那個 那個宗派的教法 這就是祖述的意思 祖師的著述我把它相續下來 依著祖師的教法我再重述一遍 這祖述 可是不夠啊 我理解的不夠 甚至於修的也不夠 因為這中間斷層啊 被這個會昌法難以後的-那個五代十國等等造成了一個 一個基本的斷層 某種程度啦 不是全部 某種程度的斷層呢 那麼這個時候呢 不夠 那不夠怎麼辦? 就引他宗來加強自宗-的性格就很強 這也表示了你對自宗的修行-的完成度不高 完成不高 或者把握性不高 或者甚至某種程度的-自信度不足也有可能 所以你開始要引入他宗 你看隋唐他就不需要啊 他忙著發展他自己 並且以他自己內部的知見 就能完成他自己的修行了 他不需要再融攝別人 你弘揚你的天台 我弘揚我的淨土 他弘揚他的禪宗 他弘揚他的密宗 各自有他自己完成的方法 也有他完成的案例 所以各自弘揚自己的 到了祖述的時候開始弱了 自己本身弱然後引他宗來 這個時候慢慢的-就開始講三教融合 不是三教融合 就講各宗融合、禪淨融合-這就出現了 這裡頭還有一個情況就是說 禪淨特別的興盛 禪宗跟淨土宗特別興盛-為什麼? 因為禪宗跟淨土宗 一個是講不立文字 一個是講單念佛號 信、願、行 這些需要的研究的資料-相對的少 所以會昌法難它毀掉-你這麼多這些文字啊 受傷最大的三個宗派 四個宗派 天台、華嚴、唯識、戒律 這四大宗派呢 其實還包括密教 其實也包括密教 但是呢 密教還好一點 密教也是很嚴重 他們這四個宗派前面三個 前面這是五個宗派 前四個特別注意教典的傳承 那密教他自己修行都需要教典 他是依著儀軌來修的 所以這五個宗派-通通要以儀軌為所依 不然他的命脈就會斷 他命脈就要斷 在這種情況呢 給他燒光光那實在很慘 所以到了北宋的時候啊 還得要到 還得要到那個什麼 高麗國去把天台藏給請回來 還得這樣 還好還請回來了 所以禮失求諸野 是這樣 我們一直到民國喔 民國 才將那個什麼南山三大部-真正完整的從日本請回來 你看真慘喔 人都忘光光了 沒想到還在日本請回來 因為沒有人知道會存到日本 是因為弘一大師在日本留學過 有他日本的友人幫他去找……-哎!找到了 所以我們現在才有 你知道嗎? 這個從會昌法難之後 一直到民國現在這個時候 將近一千年的時間 啊!不到一千年 應該是六、七百年吧 那段這段時間 我們真的是幸運者耶 這當中好幾代 宋、元、明、清 都沒看過南山三大部 你要知道是這個樣子 哦!所以說你看這毀得多慘 那那個華嚴宗也是 因為天台宗它注重教觀雙美 所以它恢復起來快 那華嚴宗它那個思想又更多 它那個哲思的內涵又更多 大家沒力氣了 經典也損失了沒力氣了 所以在祖述融攝的時候呢 它恢復起來就弱 相對的力道就不足 一直以來就力道不足 就力道不足 再加上它形成的時間又晚 它在中唐時候才真正建立起來 在武則天時代由法藏 由法藏大師重新建立-基本的觀念之後 它才建立起來 中唐耶 它距離天台宗還一段-很長的時間之後才完整的建立 才完整的建立起來 我是指它思想的部份 那你看看它這一毀 然後它的思想又特別的哲學性 那恢復起來又慢 一向很弱 弱到現在還是相對弱 弱到現在還是相對弱 還是相對的弱 不過特顯兩宗 淨土宗跟禪宗 所以宋朝禪宗 喔!簡直都禪宗的天下 那部分是淨土宗 那麼一路這樣下來 結果慢慢的呢 這祖述還 到第四期還能夠祖述融攝喔 可是慢慢的 這祖述融攝經過了宋朝之後啊 元帝國一來 哇!很扯 他們滅漢族 慢慢地這種祖述融攝呢 也受到了壓抑 所以進入了震盪衰退 什麼叫震盪衰退 為什麼叫震盪衰退? 從宋之後元明清 可以說都是震盪衰退期 為什麼叫震盪衰退? 因為當中也出了一些大德 無論是禪宗、淨土宗 教下的人也有 你比如說明末四大師 也基本上算是興盛的相貌 對不對? 那麼也出了幾位禪宗的大德 也有 所以它在短期內-這樣興盛了一下下 但基本上又往下衰 然後呢 等了一陣子又出了一個人 那又興盛了一下下 然後又衰 為什麼? 整個環境在衰 那個叢林的情況呢 越來每下愈況 越來越向於這個名利跟表面化 這我們最後從清朝明初來看 你就可以看得出來 那個有長老曾經跟我講啊 甚至我師父都跟我講過 他說 哎呀!我到那個廟上啊 我不講那個寺院了 都是大名山 那個都嘛是當家好幾個 內當家跟外當家 然後外當家幹什麼? 外當家從來看不到人的 他幹什麼? 在外面收租啊 在上海收租啊 怎麼樣怎麼樣子啊 那麼整年都看不到他人 然後呢 這一年呢 年頭年尾看到他人 他回來把錢帶回來 去幹什麼?外面都嘛 反正就公開不好講啦 反正就是這樣子 這個就搞不好比世俗人還世俗 是這樣 但是所有的道場都見怪不怪啊 為什麼? 因為需要他去交際(台語) 才把錢拿回來啊 那才養這個常住裡頭-這麼多的人啊 殿堂啊等等這些…… 你看看 它已經到這種程度了 是不是? 這是一個本來叢林是-衲子成長的重要基地 這個基地腐化了 演培老法師 你們知道吧 他也是個學問僧 他曾經就在上海親眼看到-他的哥哥 在當時沒出家的時候-就是一個才子 文章人品道德都非常高 結果他出家了 他哥哥也比他早出家 出家之後當了 因為有才能也當了重要的執事 當他到上海去依靠他的時候 就親眼看到他在那裡摸八圈 摸八圈那其他的我就不說了 不只是摸八圈而已 還有其他事 所以以那個時候-壞掉佛法的相貌 都不只是所謂的什麼-趕經懺這樣子 也不要完全栽贓趕經懺 也不是趕經懺而已 其實整個叢林裡頭的-氣氛已經衰微了 所以這個就是震盪衰退 有好一陣子然後就下來 好一陣下來 這我們也還可以從-民國的四大師裡頭看到你看 印光大師他說 他絕不住叢林、不辦傳戒 不搞什麼事情什麼進山 不做什麼什麼 甚至還有說不做水陸 那弘一大師更絕咧 他說我不收徒弟 也不搞那些法子什麼子什麼子 哎!你看看 這顯然當時已經被看到-那些都有問題 很氾濫有些問題 是這樣 這些都還需要 民國 對民國佛教的爬梳 你就可以引 你就可以這樣對應到呢-這個震盪衰退期 宋元 元明清以來就在震盪的衰退 就一陣子興 那基本衰退 衰退又衰了更慘 然後當中又再興了一下 然後又再衰 就震盪的衰退、震盪衰退-越來越…… 局部的興 而大的環結是在衰 哎呀!那一直到了這個…… 民國肇造以來啊 受到這個政治環境西學-六四運動的影響 那麼五四運動-對不起啊 五四運動的影響 然後怎麼樣呢? 這個 大的社會環境開始在覺醒 反省說中國到底怎麼回事? 所以一個國家的基弱 也造成它宗教內部宗教的基弱 這個明顯你也看出來了 那麼這個時候呢 佛教在這種大環境 風起雲湧的這種革命環境 跟所謂的改革環境之下啊 佛教也在形成一種改革 這在從清朝末年-已經就方興未艾了 那麼到了這個 我剛講那個武昌辛亥革命 然後再來就是軍閥割據北伐 蔣介石的北伐 然後再來就是所謂的抗日 這當中呢 中國人一直在反省著-他自己該怎麼樣子去 學習西方保有東方 那麼那個時候他也開始 原來東方不好的他要革除 這個時候他把眼光看到-佛教裡頭來了 因為佛教佔有很多的土地 佔有很多的廟產 然後呢 很多非佛教徒的地方官員啦 就在想說那國弱民窮 可是寺廟卻還很有錢 那我何不對寺廟開刀呢 把它土地拿來蓋學校 把它那裡頭人給拆散了-讓他去工作 那這樣增加國家生產力 哇!那這事情 這簡直就要再來一次法難了 這還得了 那麼這個時候像類似像虛大師-這樣子的有識之士 開始找尋說 不用你們來辦學校 我們自己辦 當然他自己也看到叢林裡頭-我剛講的那些衰敗的跡象 那麼他看到衰敗 他又面對著別人的覬覦 跟不懷好意的-要來侵佔廟產的情況 他提出了一個-我們出家人自己也要自立自強 同時也要做內部的改革 所謂教產改革、教理改革-教制改革 有沒有? 這三大改革 他提出來 這其實都是跟當時的-社會環境有息息相關 然後他也看到了 整個佛教的資源-被大叢林所把持 那結果呢 它形成一種很老套的 很閉塞的、保守的一種氣氛 社會在動它不動 它就不動如山 那他所以要採取一種教產改革 有了教產的改革 才能進行教制的改革-跟教理的改革 他要用這種方式 結果曾經為了這樣子-大鬧金山寺 是這樣子的 就這種情況 不過這代表了一個變革的發生 變革的發生 你要知道這既得利益者-他也是不願意放開來 已經到了 後來佛教已經到了這種程度 腐敗到這種程度 可是他也是要既得利益這樣子 是這樣 那有了既得利益 名利使人腐敗這一點都沒錯 喝酒男女搞男女關係 養女人然後呢 這個種種反正就這些也發生 賭博等等這些都發生 那這引來了一些-不當的人來出家這也都有 所以這種變革呢 其實在清朝末年就已經-在蠢蠢欲動、在發生著 那麼呢只是因為虛大師-他受了新的教育 並且就在這個革命之後 民國建立的時候那時他青壯年 所以他產生了更強烈的-一種改革的意識 他甚至於要走一個全新的制度 建立一個幾百年來-都沒有的新的風氣 連衣服他都要改掉 哇!然後 連衣服都改掉啊 改成中央開的那種 所謂的那個太虛掛 現在講中山那個樣子啊 那就是他改的 哇!那時候當時的傳統派 認為說唉 聽到太虛頭痛三天 這種態度就有 所以這個也不能講誰對誰錯 傳統上虛大師他是有他不得已-的當時的一種悲心跟需要 然而手段劣了一些 再來就佛教一向的改革-需要的是道德為本 容或他老人家有道德 可是周邊的人還夠年輕 那個德、福-還不足以服人的時候 要硬要用像世俗方法去改啊 結果事實上他自己也說-基本是失敗的 不過就留下了思想的種子 這個時候再來就是國共相爭 再來就是國民政府轉進到台灣 接著大陸就是另外一個 以共產思想為領導的-一個政權現起了 一個新的國家啦 那麼這個時候呢 對宗教的看法呢 保持原來那個基本的樣子的-是基本在台灣 所以台灣雖然-經過一段時間的困擾 比如抓間諜啦這樣 很多外省來的老 當時的年輕和尚都被抓去 包括慈航老法師都有 那時候他還年輕都被抓去 除了當時有這麼一段以外 喔國民黨對於宗教的牽制方式 他沒有一套完整的思想 就是想管管你 要你聽話這樣就好了 所以這個時候的佛教-得到了一些 我只要呼應你的需要 你黨的需要 那我這邊也換取了-我能夠成長的空間 這個時候就因此開始進行了 台灣佛教五十年的-重新栽培跟重新轉置 這五十年 乃至於這當中 民國四十一年的時候-在大仙寺開始傳戒 這時候台灣的齋教徒才知道說 喔!有出家人 出家人要這樣要傳戒 有戒律這回事 慢慢地幾位大德一路帶…… 一直到今天 那麼大陸呢就一波三折了 首先共產的思想本身 這不可諱言 我沒有什麼批評 我只是說共產思想本身-對宗教的態度就不像 就有它一套的看法 就不像國民黨憨憨的 他沒有自己一套-完整的指導原則 所以他因此他就不會去-特別去管你 但宗教在大陸當時的-共產思想之下 它是有一套被認定的看法 所以基本上-他是認為那是不必要的 那是一種鴉片 那是不必要 然而後來因為所謂的鬥爭 然後怎麼樣怎麼樣 當中呢就有文化革命啦 一切都毀 當然宗教也毀得很徹底 然後慢慢地他們重新落實宗教 認為說在現階段的社會 中國社會還是需要宗教 才大力的恢復 這是一九八一年左右的事 一九八一年現在差不多-就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 二十多年前的事情 這樣事情才開始正式的 這二十多年以來 大陸的佛教恢復得相當的快速 我是指建築方面 建築方面 是這樣在恢復 那麼這個叫做變革 所以從清末以來-一直以虛大師為代表 我說以他為代表不是只有他 以他為代表 然後再經由這當中的-內戰等等困難啦 所以說他的變革-基本上沒有完成 沒有完成 啊變革都沒完成 中興有沒有完成? 當然沒有完成 沒有完成 這樣諸位了解了嗎? 所以他在變革中興期-但不等於完成 我們就正好在這個時期當中 我們在這個時期當中 這樣了解嗎? 所以呢 這個諸位同志尚待努力 哈哈!就是這樣子 就這樣 好!那麼這就是整個的佛教 兩千年來大概就分這個六期 分這個六期 分這個六期有個好處就是你 不然兩千年的中國佛教-你要怎麼去總攝它? 對不對? 大概就分成六個期你就很好 兩隻手就可以數完了對不對? 你就可以抓住它了 你不用 哇!不然等一下要了解唐朝的-又宋朝怎麼樣 那都是枝微末節 你得要先抓大概 大概就是這個六期 把六期的時間段割好 你放在心裡頭 你大概就會知道-整個中國佛教是怎麼樣子 將來研究佛教的教團史 主要就是這個六期 那如果研究佛教的教理史呢 也多少跟這個六期有關 所以它這個分期適應於什麼呢 這個教理史跟教團史都適合 都是適合的 雖然跟政治的分期 政治的分期不一定一致 我們是以會昌法難來分期 比如說 但是有些時候 我們是以會昌法難-像這樣子來分期 比如說啦這樣 可是基本也有一個一致的脈絡 有個大體的樣子 大體的樣子 也跟政治分期差不多很接近 所以剛好可以一起運用 所以說注意啊-把這個分期 六個分期一定要把它記下來 一定要把它記下來 好!最後就流通分 乙一分兩科 多元化的檢討與繼承 乙二是什麼 時代性的課題與弘揚 唉! 什麼叫多元化的檢討與繼承 就我們對於兩千年的-中國佛教歷史 我們應該要多種角度的去-給予檢討給予理解 我剛剛講三個主軸嘛 這三個主軸 講這三個主軸喔 可是呢 就內容來講每一個主軸 其實要討論的事情是相當多的 相當的多 那麼這個呢 就多元化的去理解 多元化去理解 那麼在同時呢 去檢討它的-得失、發生的原因等等 那再來呢 好的要去繼承 不好的我們要去拿它當經驗-給予避免 給予避免 那麼這是乙一 說要怎麼流通這個 這個佛教史所理解之後的價值 這第一個方法就是這樣 那第二個方法是時代性課題 時代性的課題與弘揚 也就你從歷史的這分析當中 我們去對應我們今天這個時代-的新課題是什麼? 我想在前幾堂課我們提到了-有沒有? 一個時代完全的不同 我們面對一個 一個全新的時代 我們面對一個全新的年輕人 他怎麼來學佛? 願不願意學佛?怎麼學? 我們怎麼引他入佛門? 現在出家人的年齡-是不是普遍地都老化了 怎麼辦? 還是出家人都是那些 社會程度不高的人來出家的 教育程度不高 生病 病奄奄的人來出家 那才完了 那就不行了 對不對? 都很老了 都已經被太太開除了 才跑到佛門裡頭來要來出家 是不是這樣啊? 那麼這樣子就不當 很不恰當 還是都是女眾出家-沒有男眾 那更慘 不可以這樣 那怎麼辦 那所以我們得要想辦法啊 這是時代的課題 要去弘揚啊 那麼再來 這個新的時代要怎麼樣弘揚? 用新的方法嗎? 新的方法裝的內容是什麼內容 內容可以改變嗎? 還是內容稍微包裝一下 這本質沒變 那包裝要怎麼包裝-才不會過火了呢? 那麼要怎麼樣子呢? 運用嘛是不是 這一類的都是需要 這當中有一個最大的問題 那就是佛教的世俗化問題 佛教可不可以世俗化? 那它如果可以適當的世俗化 是應機為上 但是可不可把根本都忘掉了 這個就是一個問題 這就是問題 社會上的需要 你宗教做些什麼 不等於你佛教就只能做那些 或甚至於 當然更不等於佛教的價值 你比如說社會人士他不信佛 他最希望你宗教出來-做救濟的工作 救濟東救濟西 你叫他修行叫他念佛 他覺得那無聊 那是你們宗教的事 但是你們宗教最好-來對我做救濟那是最好 所以社會上呢 會覺得你宗教了不起的 就是看你那表面 做一些救濟的工作啦 社會福利的工作啦 那麼呢那麼呢 成立什麼生命線什麼線 觀音線 成立什麼樣子的醫院 成立什麼樣子的學校 哎!這社會人士看得到 然後就覺得-喔!這個好這個好 鼓掌 這社會人士認為好的-不等於佛教應該 應該要完全去做的 甚至於它不是佛教的重要價值 我說過了 佛教更重要的價值 有它出世不共世間那種價值的 那是其他宗教做不到的 解脫 自解脫 超越人的解脫 而這將將好-不是現代人所注重的 你要知道 但他不注重不等於我不能講 更不等於說我得改變它 然後說既然大家都不要嘛 那不然我就講大家喜歡的 這叫媚俗 我們是拿佛教轉世俗 把世俗轉成佛教化 不是把佛教轉成世俗化 現在有人倒過來想 這完全是小心小量 顛倒的想法 要是如果這樣子 要是如果是這樣是價值的話 那佛陀當時乾脆-不要叫我們出家 叫我們做企業、大企業家算了 是不是啊? 是不是啊? 那專搞救濟、專搞這有形的 這才叫菩薩道 那你去看到哪一部經典上面 有個菩薩去建這種東西的? 不是的 真的不是 你要醒過來 不要拿那個好看 不要說這個叫做能得什麼獎啊 誰來看看 誰來讚嘆啊 社會人士讚嘆 所以它就是價值 不是這樣 不要這麼膚淺 不能 所以這種弘揚到底該怎麼樣? 我們要從歷史當中-我們祖師都做些什麼? 他們都錯了嗎? 他們顯然沒有錯 他們有理解佛法 他們做些什麼 那我們是不是要照做 但是時代不一樣 確實我們也要適當的做一些 不過叫做「適當」 就是所謂的適當的世俗化 但不能夠失去那個佛教 不共其他宗教 特別的那個解脫為本的內容 那不能失去那個 這部分一定要抓住 務必要抓住 所以說我們在一個新的時代 我們也讚嘆某一些世俗的-導引眾生接近佛法的這種善巧 我們都很讚嘆 也很支持 然而不要忘本 忘了本 這很久以來啊 我在文章裡頭雜誌裡頭-都寫、呼籲這樣子 那麼但是事情還是在那裡發生 為什麼? 因為媒體太可怕 媒體是世俗的角度 他來看哪個宗教-做得順他的意思 他就去報導 並且給它價值 然後也把這種價值告訴別人 然後別人也被教導成為-喔!宗教價值在那裡 但是倒過來說 如果你沒有這樣做 你這宗教就沒價值 甚至是不對的 哎你們怎麼不跟人家這樣做啊 哎你們怎麼都-躲在山裡頭修行啊 哇!完了啊 他想成這樣 他認為你這樣是不對 人家報紙不都寫說-那個是好的嗎? 你看看 這困難就在這裡 然後呢出家人自己也不知道 看著新聞記者一直來訪問你了 喔!你也侃侃而談 甚至於越說越忘了我是誰 然後說成那個 好像你的價值才是-代表佛教真正的價值似的 人家只是沒機會 沒機會這樣公開講話 可不是人家的思想比你低耶 有機會講話的常常是很俗的 你要弄清楚 可是問題是佛教不能這麼俗 所以說呼籲啊 這個頭腦清楚的佛教徒 不要被這些世俗的媒體-所認知的宗教價值所扭曲 你要知道 宗教的價值不是那些-世俗記者跟政客所認知的那樣 不是 尤其是佛教的價值-是以出世解脫為價值 那個是常常是不為人知的 真正有德的人他不需要去廣告 他也不需要告訴你-來!來跟我學啊 我這麼有道德-你怎麼不來跟我學? 他不會這樣 所以應該要去 要找的 你應該要去擁護的是-這種出世的解脫價值 這個才是世間上-唯一佛教不共其他宗教 你說什麼蓋醫院啦、搞學校啦 做救濟這些其他宗教都可以做 甚至做得比我們好 我們當然也可以做一些 但你要記得-這不是佛教特勝的地方 我們要貢獻這個人類的 是別的宗教不能貢獻的那部分 那就是解脫 這個世界才會一起興盛啊 人家都能做的 我們不要忙著跟著人家一起做 我們當然也可以做一些 免得被人家淘汰掉 這是是的 可是我們不能把它當作是-我佛教唯一的價值 甚至於重要的價值 那就錯了 我們應該把佛教不共其他宗教 其他宗教所沒有的那部分 也就是所謂的解脫那部分 貢獻給人類 教導給人類 讓人類知道有這麼一個宗教-它教導你走向究竟的解脫 哪怕是再難宣揚 你也得要宣揚 因為那是佛教的真正命脈所在 所以不要看熱鬧 內行人是看門道 不要拿著外在的這個……讚美 來當作是你佛教的價值 錯了 這完全是世俗人的思惟模式 做為一個好的佛教徒 理性的佛教徒 應當要清醒過來 所以要平衡 要有balance 關於做世俗事業的 我從頭到尾我沒有批評 我也一樣讚嘆 可是過頭了就不行 尤其是出家人 重要的工作是應該內修 表現出解脫的道德跟風光 來證明經典上所說-解脫是可能的 這樣子人家才能夠去信仰經典 不然他信仰人師之言 不信仰經典之說 認為經典-那跟我現實生活差太遠了 他就很世俗的-不願意去依著經典修行 諸位一定要從這當中去理解 這就是時代性的課題跟弘揚 我們應該要釐清的 好!那麼這個總 全部的這個講義的部分 屬於講義的部分 我們大概就是這樣子-可以說鳥瞰我們要講些什麼? 那麼現在我們就進入到 這個講義的正文 講義的正文在第二頁 第二頁的懸談 甲一、道人為何仍要-研究佛教史 這之前我們不是提過嗎? 現在有具體的四項 四個項目來讓大家知道 第二頁 乙一、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故 對不對啊? 知道我們以古德的 古代的教團興衰史 然後我們可以知道今日的教團 我們會興會衰的原因是什麼? 我們避免重蹈覆轍 覆轍 那麼我們也避免什麼呢? 過去的錯誤條件再發生 我們同時也要拿-過去成功的案例 我們來努力來加入那種條件 這就是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啊 對不對? 第二呢 傳承佛法故 哎!佛法是有傳承的啊 從世尊一路傳 傳到了他的弟子 弟子再從印度-透過西域傳到中國 中國再透過祖師-一路教導身教言教等 然後傳到我們今天 那我們今天怎麼樣子學習佛法 固然讀經等等修行 可是怎麼修? 經要怎麼解? 這當然要從歷史當中來去找尋 古德怎麼做? 怎麼領導僧團? 怎麼面臨這個-外在的困難的時候呢 他怎麼樣子的去-運用佛法的智慧去面對 那麼教團曾經-怎麼樣發生什麼事情 那當時教團是怎麼應付的 像這一類的我們能夠傳承 我們才知道從佛以降 我們是怎麼繼承-這個佛教的做法 傳承佛法 是不是啊? 那麼乙三呢 為後世豎立佛法正義故 我們從歷史當中去證明說-怎麼樣做是好的 怎麼樣做是不當的 這跟我們今天來講 力量就不一樣 我們今天講我們自己的意見 我們說喔歷史研究就是這樣 所以說教團要興必須如何 啊那麼佛法要衰敗-會怎麼樣就會衰敗 乃至於這教理思想的脈絡-是怎麼樣怎麼樣 到今天還是這樣 曾經有多少人投入-這樣的教理思想的建構當中 他們建構出這種思想來 大家喔!體會理解了 佛法的正義建立 佛法正義分兩樣 一種是教團的發展模式 第二個正義就是佛法正義 第二個內容是指的 教理的思想又是怎麼樣 這樣是兩種正義 正而不是邪的 是正 正當的、傳統的 主要的內涵 為後世豎立這種佛法的正義 乙四、深化解行故 同樣道理 我們從佛教歷史的研究-當中了解說 他怎麼跟當時的環境互動 怎麼樣子跟政治環境妥協 乃至於這個 中國的祖師的-某一宗某一派的教理思想 是怎麼樣子的演變 他有這樣的想法-是不是受到當時什麼影響 那麼呢今天怎麼演變 乃至於教團怎麼樣發展 最後形成了-什麼樣子的共修的模式 那麼我們今後應該要從這當中 得到什麼樣子的啟示等等 這些都能幫助我們後來共住 而教團怎麼運作 叢林以前怎麼運作 那今天就可以-教導我們今天怎麼共住 教理思想怎麼樣演變 那就會幫助我們在解門方面-怎麼樣子的去理解 乃至於這個 教團怎麼樣子的發展 當中的修行的法門-怎麼樣演變 那就可以引導我們-今後應該怎麼樣的修行 對不對? 所以言深刻化我們的解行 諸位這樣了解嗎? 好!所以說深化解行故 這是乙四 那麼這第一科啊 甲第一科 道人為何仍要研究佛教史 主要就是講這四大項 之前我們提到了 那麼甲二是「歷史」-及「歷史研究」泛論 泛泛的我們談一下-什麼叫「歷史」? 那什麼叫「歷史研究」? 這裡頭就是要讓我們知道-將來我們有 我們在讀人家學者所寫的-歷史的、佛教史的書的時候 我們要盡信書是不如無書 可是你說你無書-你又不能夠有一個正確 你又不能夠有一個入手處 所以說書啊是給你參考用的 不是完全讓你信用的 那你要知道 所以我常常說啊 那些在學校裡頭讀書讀第一名 讀前幾名 那種人喔其實他不能做大事 對不起!搞不好你就是這樣 我沒有意見 不過我真有這種想法 因為你太臣服於別人的想法 你太完全接受別人的想法 你太在規格之內了 佛教的歷史的創造-都是在規格之外 人類歷史的創造也在規格之外 我們常常講我們說 學生太會考試那是很危險的事 為什麼? 哎!考試 那我們拿什麼來考他? 都是以我們能解決的問題-來考他 啊他在已經-我們都能解決的問題 他去考它 考它然後他考了很高分 這代表他的思惟-都跟著我們的方式在思惟 我們的方式在思惟 那這樣子 這樣這種人的思惟 他就不會-跳脫在我們的方式之外 問題是我們不能解決的問題呢 那他也可能-跟我們一樣不能解決 因為我們的思考模式-都走得比他還早 那我們的思考模式-都不能解決我們新的問題 現在再拿我們的思考模式-來要求他這樣學 他學得愈好 也不過就跟我一樣 最後他也一樣跟我不能 不能解決人類的問題 所以說其實學生考試這件事情 有時候是蠻嚴重的 你考 考個適當就好 你要考他到全像你那樣 完蛋 東方的學生啊 創造性不足 常常就是這樣 那考試機器 來了就怎麼解題怎麼解題 這樣子 他完全沒教你一個-更超越的思考方法 結果後來呢 科學的發展什麼的 大大的落後西方 這個我看這教育方式也有關係 是這樣 所以說我們今天研究歷史-也應該要有一種 也應該要有一種不完全 不可以立刻就完全全相信的-那種態度才可以 這不是 但是這是對世俗人-的研究的結果這樣子 我不是說你對佛經你可以-你要這樣 佛經你就不要去瞎搞 我說過那是聖言量 那你就要完全接受 在這部分你不可以造次 可是對於世俗的學問 那你完全要像我說的這樣子 要存在著一點點懷疑 保留一點點的什麼呢 一點點的空間給自己 不能全部信 很多人啦 很出家人出了家了才來讀書 才去讀什麼的大學什麼 他可能在家的時候-書讀得並不多 也讀得並不好 結果呢 他很崇拜讀書你懂嗎? 反而是出了家了 有更多時間去讀書 結果他去讀了 哎呀!一讀 哇!讀到哪裡去了 讀到變博士了 結果他就完全-服膺那些學者的思想 反倒是這些我們還沒出家前 我們讀了一點書的人 我們從來就不相信那些學者 我覺得這根本就是有問題的 做學問你要知道 是先拿學位後做學問 而做學問的人-有的真的是那個品性很差 是這樣 你不要以為說做歷史學問的人-品性就一定好 那不是這樣 所以這種情況-你怎麼可以盡信這世俗人呢? 有人就是因為 你對讀書這件事情你了解不多 等到你去真的讀書了 你只是用崇拜的心情-在看那些學者 當然他講的話都變金科玉律 反而把世尊講的話呢-當作可懷疑 所以說這個唐朝道宣律師就說 尊彌猴若帝釋 崇瓦礫如金玉 就這樣 尊敬那個彌猴像帝釋天一樣 像這天上的那個天主公一樣 那崇尚這個瓦礫 地上這個瓦跟礫 就把它當作是那個-金玉一樣看待 就是這個德性 真正的金玉-你卻把它丟到一邊去 那就糟了 所以說對歷史跟歷史研究呢 要有正確的理解 好!我們進入內容 乙一、「歷史」是什麼呢? 「歷史」一言以蔽之 歷史乃是過去曾發生過之事件-的總稱這叫歷史 所以我們當我們談歷史 歷經那個年代時代 所發生過的史實 就叫做歷史 這個全世界都接受的定義 所以叫歷史 過去乃是過去曾發生過之事件-的總稱 不過遺憾的是 你能夠真正知道過去-曾發生過什麼事嗎? 那就不一定了 所以接下來就談 那麼好!歷史是這個 曾發生過的事的總稱 那麼什麼叫歷史研究 何謂「歷史研究」呢? 歷史研究的操作型定義-乃是指的 下面這段話就是操作型定義 是歷史研究者對歷史的素材 所進行的一系列觀察、測量、-歸納、分析、比對、演繹、 推論與辯證等八項工作 而得到「呈顯歷史」 乃至「結論歷史」的這種結果 聽得懂嗎? 這是一種操作型的定義 就怎麼去操作歷史研究 我們用這種方式-來定義歷史研究 這裡頭有幾個重點 第一 誰是歷史研究者? 歷史研究者-對所謂的歷史素材這個東西 來進行一些動作 什麼動作? 觀察、測量、歸納、分析、-比對、演繹、推論、辯證 這八種動作 而後得到一種什麼呢? 呈顯歷史或者結論那個歷史 這樣子的結果出來給大家看到 懂嗎? 懂不懂? 這樣子叫做歷史研究 那這方面我們可以再解釋 那下一堂課我們再說 向下文長付予來日 我們回向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自皈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