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講 題:華嚴十住品 第23集 主講人:普獻法師 請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各位同學看第四十三頁 是十住菩薩的童真住 第八菩薩童真住 身語意行皆具足 一切清淨無諸失 隨意受生得自在 知諸眾生心所樂 種種意解各差別 及其所有一切法 十方國土成壞相 這是講到第八住的菩薩 叫作童真住 童真住 在佛經裡邊有許多的童子 比如說文殊師利法王童子 文殊童子善財童子 還有善財童女 佛經裡面講的童子童男童女 這是形容這些菩薩不是小孩子 是他有赤子之心 那麼在他的內心世界裡 沒有這種男女的困擾 所以在我們中國叫作赤子之心 天真無邪 內心裡面所有這些不好的 心裡完全去除了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 從小到青年壯年老年 好比什麼呢 好比我們一個人 來到沙漠的地方 一個人痴痴獨行啊 背上又有很重很重的包袱 在沙漠裡邊一個人一步一步的 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腳印 那麼真是舉足千斤啊 舉步千斤啊 所以在沙漠裡邊有這個風沙 又沒有辦法洗澡加上大太陽 所以身上一層一層的污垢 越來就越厚了 然後這個人別無選擇 只能一直往前走 來通過這個沙漠 如果東猶豫西猶豫的往東往西 往南往北 這麼轉來轉去呢是轉不出來的 只有認定一個方向一直往前走 這個人很幸運 來到沙漠的綠洲了 也發現有這個客站 於是登記完了來到房間 那麼進入房間房門一鎖 這個時候他最重要的 就是把包袱放下 一個人走了這麼好幾年好幾月 全身是污垢來到客棧 他不可能第一個是要化妝 不可能 一定是把包袱放下 跳到浴缸裡面呢好好的洗澡 當他沖洗乾淨了 他覺得全身舒服 那我們說這個童真住的菩薩 就是類似這個譬喻 沙漠中的旅人 我們從小的時候內心的世界 非常非常的單純 該哭就哭該笑就笑 該流淚就讓它流淚 那時候小孩子童心未泯 很直接的表現 慢慢慢慢長大以後呢 受到世俗的社會的種種的習染 有的時候我們必須說謊話 電話鈴響了 爸爸媽媽不敢接電話 叫小孩子接電話的時候 爸爸媽媽不在 是為了某些原因啊 小孩子必須說謊話了 那麼在小孩子內心世界裡面 老師叫我們不要說謊話 為什麼爸爸媽媽在家 不敢接電話 然後我們小孩子接電話說 爸爸媽媽不在 所以我們就是一直在扭曲了 我們的心性 然後小孩子用撲滿來存款 大家是用不滿來存款 所以我們越長越大 欲望是越來越多 那怎麼辦呢 那就是在人生的過程當中 我們不斷的收集 然後不斷的丟棄 一段時間覺得這個好 熱中於追求 一段時間追求到手了 又覺得不稀奇 於是又丟掉這個追求另外一個 所以人生就是不斷的在 追求丟捨追求丟棄 的過程當中呢這個心情上呢 上上下下起起伏伏 也不斷的被現實的社會扭曲了 那麼這個內心的世界 是越來越複雜越來越複雜 而且年邁體衰以後呢 這個包袱越來越重了 所以這個人來到沙漠的綠洲 也就是說我們接受宗教的教育 人生不是在不眠不休的追求 不是 日常生活的一切衣食住行 只是在維持 我們生命的工具而已 當我們獲得 這個維持生命的工具以後 我們是利用這些去追求 更高層次更有意義的價值 人生才有幸福 比如說我們財富有了 我們只不過是利用這個財富 讓我們有更多休閒的時間 去追求更高深的學問 來淨化我們的心靈 因為我們如果不能維持生活 我們就沒有時間來追求 更高深的知識 所以財富是讓我們去追求 比財富更有價值的東西 那如果我們人生 以追求財富為目標的話 那是世界上最大的窮人 因為他除了錢以外 其它就一無所有 所以這個人受到宗教的薰陶 就像跳到浴缸裡邊 那好好的清洗 而且把包袱放下 這個一剎那之間 他就感到非常的舒服 再加上浴缸裡面 好好的清洗一番 那更加的舒服 然後倒了一杯涼開水喝下去 那真是透心涼 這個就是形容我們想輕鬆的話 只要我們放下一點點的執著 我們就有一點點的安詳寧靜 如果我們放下很多很多的執著 對財富的執著 那我們的心境裡邊 就會有更多的安詳寧靜 如果我們全然的放下 那我們就擁有全然的 生命的安詳寧靜 那這是一個譬喻 假設我們一個人 如果走了老半天累的要死 到了房間包袱放下馬上化妝 這個人有問題 全身都是這個污垢怎麼去化妝 所以要化妝之前我們洗洗頭 洗洗澡洗乾淨了 即使不用化妝也很舒服 如果我們不把我們內心 好好的清洗乾乾淨淨 那在擁有再多的財富 還是沒有幸福 就像一個人全身是污垢 再怎麼塗塗抹抹再怎麼化妝 都是痛苦的一件事情 一個人有正確的人生觀 正確的價值觀 不一定要擁有很多很多的財富 才能自在 所以人生觀價值觀正確了 隨時隨地就安詳自在 這個人在外面風吹雨打 躲在房間裡邊 房門一鎖一個人在房間裡面 就是最隨便最自在了 我們也是這樣子 回到內心的深處生命的原點 生命歸零了 這個時候心靈自在了 所以我們用童真童真住 來形容第八住的菩薩 第八住的菩薩身行語行意行 身的行為口語的行為 心理的行為內心的行為 都是清淨具足 一切清淨無諸失 一切都是隨心所欲不踰矩 沒有什麼過失 這是第八住菩薩的特色 因為持戒清淨 身口意沒有什麼過失 所以能夠隨意受生得自在 我們說持戒得人身 那一個人持戒又能發願 他願意生天道生人道 或者生到這個很窮苦的家庭 他都可以 為什麼呢 願力 有持戒的基礎加上願力 就能夠隨意受生得自在 一般說來我們眾生 不是隨願往生哦 大部份都是隨業來往生 隨我們的業力 然後跟我們的業力大致相同 的家庭父母兄弟呢 類似差不多的 那麼投胎在一起 這個叫作什麼呢 龍交龍鳳交鳳臭味相投 或者是義氣相投 是隨業 但是菩薩呢是隨意受生 隨著他的意願 因為有持戒的基礎 所以就能夠受生自在 在華嚴經裡面有十種自在 其中一個自在就是受生自在 受生自在 你想想看我們能夠自由的選擇 自己的父母去投胎轉世 那真的是很棒的一件事情 當然這個就要靠持戒的基礎 還有發願發這個善願 然後第八童真住菩薩呢 他還一個特色 第八童真住的菩薩 能夠知道眾生心所樂 眾生心裡想什麼希望什麼 希求什麼樂於做什麼 這個菩薩都清清楚楚 然後菩薩能夠投其所好 引導他走向正覺的人生 這是菩薩的善巧便了 知眾生的根器 然後了解眾生知識的程度 種種意解 種種意解就是他知識的程度 他的內心能了解的程度是什麼 隨著眾生的這個程度呢 給予不同的法門 來引導他淨化身身心 及其所有一切法 十方國土成壞相 不單單是指眾生的內心世界 清清楚楚 及其所有的一切法 對治他們的毛病的方法 菩薩都清清楚楚 然後十方國土的成壞相 這個都是清楚的 逮得速疾妙神通 一切處中隨念往 於諸佛所聽聞法 讚歎修行無懈倦 這是童真住的菩薩 有這個神足通了 神足通 一切處中隨念往 他可以一念之間到任何國土 去聽聞佛法 然後聽了以後呢 我們說見佛生歡喜聞法勤修行 聽聞佛法不是當作知識的累積 而是來淨化內心的世界 就像我們跳到浴缸裡面 是為了要洗乾淨 而不是整天泡在那邊沒事 不是這樣子的 所以聞法要修行 去淨化我們的身心 了知一切諸佛國 震動加持亦觀察 當然這是講到菩薩的神通 菩薩的神通 然後我們看第四十四頁 四十四頁 超過佛土不可量 遊行世界無邊數 阿僧祇法悉諮問 所欲受身皆自在 言音善巧靡不充 諸佛無數咸承事 這個都是講到八住菩薩 八住菩薩可以隨心所欲的 隨心所欲的遊行各各世界 各各無邊無邊的世界 去見佛聞法 然後所欲受身皆自在 因為每一個世界每一個世界的 這種生命的層次不太一樣 那有些世界眾生的身廣大無邊 那我們這個世界 在其它世界來看 我們是像蟲 這個有一個小故事 有一個神通第一的弟子 目犍連是神通第一 所以有一天打了一個妄想 他想聽說佛的聲音 佛在講經說法的聲音 可以遍滿三千大千世界 他就想用我的神通 我到另外一個世界 另外一個世界看看能不能 聽到佛陀在說法 所以他就往一個方向 用神足通就飛到另外 一個世界去了 但是還是聽到佛陀在說法 佛陀說法的聲音 還是一樣可以聽的一清二楚 那麼那個世界的人 他們正在吃飯 他們在吃飯的時候呢 這個目犍連飛到那個地方去 就看到那個像一座山一樣 他就停下來了 那裡的出家人在吃飯 其中就有一個人在喊 我碗的旁邊怎麼有一隻蟲呢 那個佛就跟他講 那個不是蟲 那是娑婆世界 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 他想測量測量佛的本事有多大 來到我們這個世界呢 還是聽得清清楚楚 釋迦牟尼佛在講經說法 那個不是蟲那個不是蟲 他認真一看 真的看起來就像蟲一樣 小小的蟲 因為他的身高太大太大了 那目犍連飛到那邊呢 變成蟲的樣子這麼小 在他們看來像蟲 那尊佛陀就跟他講 ?孩子你不知道嗎 釋迦牟尼佛說法的時候 遍三千大千世界都可以聽到 你怎麼用有限量心去測量 佛陀的這個音聲呢 不要這麼笨啊趕快回去 隨便代我去跟釋迦牟尼佛請安 趕快回去 那麼這個是我們這個世界 跟另外一個世界 這個身形比較起來差別很大 那麼你要去聽經聞法 你想了解那個世界怎麼樣子的 當然你就隨意受生皆在 你就要現跟那個世界的 眾生的身一樣的身形 比如說幾丈高幾丈高 你也要現那個身 否則人家把你當作一條蟲 言音善巧靡不充 諸佛無數咸承事 這是八住菩薩得到四無礙辯 辭無礙義無礙樂說無礙 那麼這個是講到了四無礙辯 然後為什麼呢 因為他的智慧 從根本智起後得智以後 言音善巧通達種種的語言 就是聲明 然後能夠應機說法 諸佛無數咸承事 就是能夠承事十方的諸佛 現在我們再看四十四頁的中間 第九菩薩王子住 能見眾生受生別 煩惱現習靡不知 所行方便皆善了 諸法各異威儀別 世界不同前後際 如其世俗第一義 悉善了知無有餘 這是法王子住菩薩 法王子菩薩的特色是什麼呢 能見眾生受生別 煩惱現習靡不知 所行方便皆善了 就是法王子住菩薩 對眾生的受生 這一世到那裡投胎轉世 這個叫作受生 或者是前世從那來 這一世在那裡受生受投胎轉生 那麼對第九住的菩薩呢 他都能清清楚楚 對眾生 對眾生的這種受生呢 能夠清清楚楚 這個為了什麼呢 為了度化眾生 知道他前生學過什麼 然後呢知道他的根性 就能夠以這個佛法來攝受他 不但是知道眾生的受生 還要知道眾生的 煩惱現習靡不知 煩惱的現行 煩惱的薰習 煩惱的惡習 這些呢都清清楚楚 等於是一個醫生把你照X光啊 照這個什麼腦部的腦波圖 那種種的圖幫你照一照後 判斷你什麼病就給什麼藥 該手術的手術該給藥的就給藥 那菩薩呢也是如此 他用他的禪定他的智慧 來觀察眾生的煩惱習氣 就用正當的方法正確的方法呢 來對治 所以說所行方便皆善了 不像我們用錯藥了誤診了 那這個很危險 菩薩在度眾生不會誤診 也不會錯藥的 所以說所行方便皆善了 諸法各異威儀別 世界不同前後際 如其世俗第一義 悉善了知無有餘 這是講到一切法各別差異 各別的差異 還有這個世俗的威儀 有種種的差別 這些都很清清楚楚 因為要攝化眾生 要攝受眾生的話呢 必須通達當地的習俗 這些都要清清楚楚 然後世界是從淨世界 變成不淨呢 還是從不淨世界到淨的世界呢 世界是在進化呢還是在退化呢 這個都要清楚 我們這個世界物質是在進化 但是內心的世界是在退化 這怎麼說呢 因為古代的人很忠厚很純樸 欲望沒有這麼高 非常非常的講義氣 人跟人之間都能夠互通心氣 互通心氣 那現代的人呢一層一層的牆壁 把人跟人之間 雖然距離很近但是無形的牆呢 就把我們隔開了 所以這個世界 我們一層一層的心防 要如何打破這個心防 讓眾生來感受到 這個佛法的法喜 這一個是法王子菩薩的本事 能做到的 所以這個世界從物質上來講 我們進化到很進步很進步 現代的人所享受 已經超過古代的帝王 單單一個廁所來講 現代人的浴缸浴室 我們一般人都可以享受 比皇帝更好的衛生設備 交通設備呢那更快了 古代皇帝坐馬坐轎 乘這個轎要人抬 要不然就是騎馬 現代的人你看看坐這個商務艙 飛機又快又舒服 而且在高空上幾萬公尺上面 還可以廁所還可睡覺 還可以打手機 現在阿拉伯航空公司 我不是在做廣告 他們飛機上也可以打手機 所以現代的科技 我們現代人的享受 超過古代帝王是千倍萬倍 那從這個地方看 我們世界是從物質的世界 一直在進化 可是整個世界地球 所受的傷害呢 也是過去的千百倍 所以慢慢的缺水 將來是水的大戰 瘟疫的大戰 這個交通頻繁以後呢 瘟疫互相來流傳 一個地方發生瘟疫 世界各地就有危險了 所以瘟疫流傳的很快 那愛滋病這個什麼流行感冒 流感禽流感 那這些東西呢 不以為是說你的國家跟我無關 事實上很快的 飛機輪船馬上就傳到了 所以我們要了解這個世界 它就是一個世界村了 世界村了 了解這個世俗 還要了解這個世俗 如其世俗第一義 悉善了知無有餘 如其世俗第一義 悉善了知無有餘 因為這個世俗諦 就是世間的真理世間的真相 在我們正常的心態 正常的這一個根 眼耳鼻舌身 我們眼睛耳朵都一樣的時候呢 我們感受到的這一個世間 共同的真理 這個菩薩要了解要認同 第一義諦呢 是超過我們世間人所理解 是聖者所解理的境界 所以世俗的境界世間的真理 以及超世間的聖者真理 法王子菩薩都要一清二楚 所以說悉善了知無有餘 為什麼呢 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 一世俗諦二第一義諦 這是佛陀說法的兩種層次 一個是按照世間的真相 世間人所理解的 這一個層次來說明佛法 第二個是聖者的境界 聖者的境界 那我們從世俗諦來講 因果報應六道輪迴這是世俗諦 世間人可以接受可以相信的 看得到的 那如果是說第一義空 無常無我緣起如幻如夢 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那麼這些呢 叫作聖者證悟的境界 如果根器不夠聽到這些呢 就變成毒藥 他認為一切是空了無我嘛 那造惡罪沒關係也不會受報了 所以根器不對說法不契機 佛法就會變成毒藥 就會變成毒藥了 那如果是在世俗諦裡面轉 只知道三世因果業報輪迴 那麼做一些善事 但是得不到解脫 得不到解脫 為什麼呢 我執我見召感生死的根本 使你造這個業的根本 我執我見呢 世間的真理是沒有辦法破的 世間的真理都是透過我 這個標籤 所有一切知識都貼上一個我 我能知道被我所知道的 都貼上一個我 我的財富都是加一個我 所以世間的真理世間的教育 我們給它一個名詞叫作什麼呢 叫我性教育 我性教育 什麼都要貼上一個主觀的我 然後客觀的一個什麼 主客時空 主觀客觀時間空間 那麼世間的真理 一定是離不開這個主客時空 但是第一義諦的真理呢 是泯除了主客時空的界限 是一切事事物物本來的真面目 無以名之就叫作空 那通達空 必須又回到現實的人間 一樣一樣的去學習世間的知識 才能攝化眾生 所以通達第一義諦 我們說什呢叫根本智 根本智 那麼從根本智再從體起用 變成後得智 後得智就是世俗諦的智慧 世間的真理 比如說文學藝術 那麼你開悟的人 你還是要從頭學起 所以法王子菩薩呢 第九法王子菩薩 這個法王住的菩薩 法王子住的菩薩呢 通達了世俗諦第一義諦 還要通達什麼呢 法王善巧安立處 隨其處所所有法 法王宮殿若趣入 及以於中所觀見 法王所有灌頂法 神力加持無怯畏 宴寢宮室及歎譽 以此教詔法王子 這個地方講到法王是指佛陀 那麼我們的智慧我們的悲心 一直往上去追 往佛陀的方向去追 等於是佛陀的孩子 像皇帝的兒子一樣叫作法王子 所以法王是指佛陀 佛陀於法自在了 自在了 於法自在了 於法自在的時候呢 那法王善巧安立處一切法 來度化眾生 隨其處所所有法 法王宮殿若趣入 這個地方是一個形容 法王的宮殿我們要了解 無上法王的宮殿 不是像我們一般很莊嚴華麗 高貴的這個琉璃 飛簷走壁的什麼大宮殿 像台北這個什麼宮 故宮啊 有些寺廟非常大 幾億幾億來蓋的不是這樣子的 我們講法王的宮殿就是戒定慧 解脫解脫知見五分法身香 尤其是禪定的 禪定是菩薩的宮殿 度眾生是菩薩的宮殿 所以不要以為說 這個地方講宮殿 佛陀也講究享受有宮殿讓他住 不是這個意思 都是形容詞 就是說佛安住在禪定當中 佛安住在度化眾生攝化眾生 佛安住在這個善巧方便的 利益眾生 那這個講了宴寢 宴是吃宴席嘛 寢是睡覺 那佛陀是不是一天到晚吃啊 一天到晚睡啊不是這個 佛陀吃什麼 佛陀看到眾生離惡向善 那麼佛陀就法喜充滿 那在七月十五 七月十五的時候呢 叫作佛歡喜日 因結夏安居從農曆的四月十五 到七月十五圓滿了 這個法王就歡喜了 三個月精進用功這些弟子們 一個一個的證到阿羅漢果了 初果二果三果阿羅漢果了 所以七月十五叫作佛歡喜日 佛陀的歡喜日 那麼我們一般人累了要睡覺 佛陀要不要睡覺呢 佛陀不會像我們 一天到晚想睡覺 從經典裡面看呢 佛陀沒有睡覺用不著睡覺 這個說起來 可能很多人難以接受 我們眾生思考事情的時候 都是相對性的 剛才我們說過主客時空 主觀客觀時間空間 都是用相對的觀念來了解世間 而且在相對當中呢 好的貪愛不好的瞋恨 我們的內心世界 都是被這個貪愛瞋恨 這兩股漩渦呢 這麼轉轉轉轉 所以把我們的心性搞的一團糟 心也累身也累 佛陀看這個世間 是超越主客時空 我們再了解一下說 我們了解世間的時候呢 是不了解我們心靈的狀態 我了解這件事情 我了解這個事情 就一個客觀的一個什麼 就整個充滿我們的身心 那心靈的狀態是貪愛是瞋恨 在那一剎那呢我們沒有去察覺 那佛陀超越了主客時空的 這種相對待 所以他不會耗掉了那個能量 不會耗掉我們這個能量 我們一個人動了念頭 我們的神經組織 就要放出一個能量卡路里 然後神經器官耗掉能量的時候 循環器官就要來補給 循環器官從那裡來的呢 它要從消化器官來吸收營養 消化器官呢就要從我們的嘴巴 進進出出的從嘴巴進去了 所以我們每一個人 都是開了一座公司 叫作進出口公司 我們進入什麼進入五穀 然後排出什麼呢肥料 所以每一個人 都是進出口公司的老闆 日日夜夜的 為什麼呢 因為我們妄想多妄想紛飛 我們不斷的耗掉能量 所以每天只想多吃一點 營養才夠要補充什麼 要補充什麼 因為我們耗掉的能量太大了 我們的心從來沒有停止過 沒有休養過 那佛陀他的宮殿是禪定 是禪定要不然就是出定說法 不會在名利上當中打滾 所以叫作宴寢宮室 宴寢宮室 那這個是講到法王子住 法王子住的這個第九住菩薩呢 都要去通達的事情 如是為說靡不盡 而令其心無所著 對於法王怎樣安住這個心 怎樣打坐入禪入定 這些都要清清楚楚 於此了知修正念 一切諸佛現其前 這些都了解清清楚楚 按照這樣去修的時候呢 十方諸佛現其前來加持 來加持 這是到了第十灌頂真佛子 這個是在四十五頁 第十灌頂真佛子 成滿最上第一法 十方無數諸世界 悉能震動光普照 住持往詣亦無餘 清淨莊嚴皆具足 第九住修圓滿了 這是一個象徵性的叫作灌頂 灌頂 十方諸佛現前來加持你 那真的是很大的福報了 成滿最上第一法 十方無數諸世界 悉能震動光普照 就是說這灌頂住菩薩呢 他的本事很大能夠怎麼樣呢 震動光普照 普照十方的無數諸世界 我們講過了菩薩震動這個世界 放光震動這個世界 是一個形容詞 那你如果把這個世界去震動 那眾生會害怕的 就是說他的智慧他的悲心 他的願力很大很大 能夠讓許許多多的眾生 內心裡面起了很大的震撼覺醒 跟他一起修行跟他去學習 這種覺醒過著正覺的生活 所以我們這個地方講 震動十方的無數諸世界 來放光普照 就是用智慧來利益眾生的意思 我們再來看第四十六頁了 四十六頁 開示眾生無有數 觀察知根悉能盡 發心調伏亦無邊 咸令趣向大菩提 這個是灌頂住的菩薩 能夠開示眾生開佛知見 示佛知見 把佛陀的知見讓眾生了解 眾生執著這個色身為我 那麼菩薩能夠善巧方便 開示眾生這個身心 是無常無我空寂靜 那麼這樣子眾生呢 如果是根器夠的話呢 就能夠覺悟了 如果不能的話呢 觀察知根 要觀察知根 就說這個世俗諦的佛法 從三世因果六道輪迴 布施持戒來說起 所以必須觀察知根 發心調伏亦無邊 咸令趣向大菩提 這個發心調伏發菩提心 勸眾生發菩提心 調伏是什麼指調伏煩惱 調伏我們的習氣 我們內心裡面 許許多多的煩惱習氣 透過這個四念住 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 來調伏 咸令趣向大菩提 所謂大菩提是指什麼呢 就是無上菩提 一定是悲心具足智慧具足的 悲心還有那個智慧 悲智雙運的那麼才叫作大菩提 如果是單單有智慧沒有悲心 那個不叫作大菩提 大菩提有的時候 我們叫作無住菩提 無住沒有住沒有執著 這個是法王子住菩薩 不是 是灌頂住菩薩 他就能夠讓眾生發菩提心 修悲心修智慧來圓滿佛道 我們一起來回向 願消三障諸煩惱 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災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薩道 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