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講 題:華嚴十行品 第22集 主講人:普獻法師 華嚴十行品第二十二集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各位同學 我們看116頁 這個是十行品第十了 真實行菩薩 我們看到第116頁的第四行了 說 佛子 何等為菩薩摩訶薩真實行 此菩薩成就第一誠諦之語 如說能行 如行能說 此菩薩學三世諸佛真實語 入三世諸佛種性 與三世諸佛善根同等 得三世諸佛無二語 隨如來學智慧成就 這個地方講到真實行菩薩 真實行菩薩一個特色是什麼呢 成就第一誠諦之語 如說能行 如行能說 這個就是菩薩依戒定慧八正道 所以持戒莊嚴 得到正定 有證悟了佛陀所說的無常無我 這些都證悟了 佛陀講三世因果 業報輪迴 菩薩清清楚楚了 所以菩薩所講的話是親證到 叫做什麼呢 叫信智一如 所信仰的 已經得到智慧去證明了 這是佛法的特色 如果我們只是相信 我們沒有證悟 這個不叫做信智一如 我們聽了佛陀所說的三世因果 六道輪迴 聽一聽 我們相信 但是這個不是真正的信 這是人家這麼說 經典這麼說 佛弟子這麼說 大家都這麼說 所以我們相信了 但是我們見到了嗎 我們自己過去的忘得一乾二淨 別人的更不用說 所以 雖然我們相信很難得 但是佛法要求的是什麼呢 要信智一如 所信仰的 一定要用智慧去親證 用智慧親證以後呢 真正智體會了佛陀所說的 三世因果 業報輪迴 乃至於說緣起性空 性空緣起 無常無我 寂靜涅槃 菩薩是親身證到這個境界 所以如說能行 如行能說 如佛陀所說的 去實踐 去親證 也能夠把自己證悟的境界 來說給眾生聽 這是真實行菩薩的一個特色 就是能夠按照佛陀所說的義理 去真正地證悟了 因果的現象 輪迴的現象 以及諸法的實相 無常無我 性空緣起 緣起性空 如幻如化 所以如說能行 乃得佛法 非但口言 而可清淨 佛法不是一種理論的研究 而是要真正地去實踐了以後呢 身心淨化了 這個最重要 如果我們當作理論研究 我們背了很多名相 甚至背了很多部經 很多很多的經 背了很多的名相 不是你能背了這麼多名相以後 就能解決煩惱的問題 不是這樣子的 所以說 如說能行 乃得佛法 非但口言 而可清淨了 不是說你嘴巴能講一講 你的身心就會清淨了 不是這樣子 要去實際地修證 那麼如果你證悟到了 還不行 還要有這個四無礙辯 叫做如行能說 如你行證 證悟到的這個道理 全盤說出 全盤說出 讓眾生理解 叫做深入淺出 所以如說能行 如行能說 如說能行 這個是自利了 如行能說 那是利他 這兩個都需要 一個是自利 一個是利他 那個才能夠圓滿 福慧圓滿 那下面又說了 說 此菩薩學三世諸佛真實語 入三世諸佛種性 與三世諸佛善根同等 這就是說 菩薩證悟了佛陀所說的這個 三世因果 業感緣起 諸法無常無我 緣起性空的道理 那所說的話 都是跟真理相應 我們眾生呢 因為對身心世界的錯誤理解 所以我們往往講錯話 作錯事 說世間有一個 這個世俗上有一個話說 說我們人生在世 大部分都是作三件事情 三件事情 那三件呢 第一個叫自欺 自己欺騙自己 第二個是騙人 第三個是被騙 說我們人沒有智慧的時候 一生就是 不是被騙就是去騙人 要不然就自己騙自己 因為我們智慧不夠 我們用心也用不對了 所以往往說了一句謊話 就要用十句的謊話來圓滿它 我們能騙人一時不能騙人一世 我們因為智慧不夠 常常受騙 所以說我們人生 大部分作三件事 一個是騙人 第二個是被騙 第三個是自欺 這自欺欺人 那都是什麼 沒有智慧 沒有智慧 菩薩去修學 按照佛陀所開示的道理 譬如說三世因果 業報輪迴 以及世間無常 世間是苦 那麼 苦空無常無我 那這些道理 菩薩按照四念住去修行 按照八正道去修行 按照六波羅蜜去發心 所以就能夠如說能行如行能說 因為菩薩已經進入了 三世諸佛的種性了 等於是說菩薩的心跟佛的心 是心心相應了 所以學習諸佛說第一誠諦之語 就是說菩薩所說的語言 就如金剛經所說的 諸佛是真語者 實語者 如語者 不異語者 不誑語者 (以上一段有口誤) 佛陀所說的每一句話 是真實不虛 不是用來恐嚇我們 用來欺騙我們 佛沒有這個必要 他欺騙我們得到什麼 沒有 所以用不著欺騙 佛只是把世間的如實相 我們生命輪轉的這些現象 真真實實地告訴我們 然後怎麼樣趨吉避凶 怎麼樣離苦得樂 怎麼樣轉凡成聖 佛陀都是一一的 交待得清清楚楚 而且是我們人可以作 可以學 是站在人的身份來告訴我們 也告訴我們 人能所接受的這種佛法 那麼菩薩就是能夠隨如來 學這些智慧 成就了 那麼菩薩所學佛的智慧-有那些呢 叫做十力 我們今天就要來看這個十力 佛陀的十種智慧 什麼智慧呢 在117頁裡面就講到這邊了 說是處非處智 是處非處智 這個地方講到處跟非處 也就是說合理 不合理 有道理 還是沒道理 譬如說 我們想生天 生天有生天的方法 那要怎麼去生天呢 布施 持戒 禪定 你就會生天 那我們世間的人不是這麼講 我們世間的人說 我們積功累德 我們作善事 照佛法講 作善事不一定能生天 一定要有禪定的工夫 所以生天三福業 布施 持戒 禪定 那個這個叫什麼呢 叫是處 合理的 正確的方法 是處 不合理 不正確的方法 非處 非處 是處非處智 我們要生天 我們要得人身 我們怎麼會下地獄 我們怎麼會作畜生 餓鬼 我們怎麼會變阿修羅 我們怎麼成菩薩 他各各有不同的方法 合理的 正確的方法 菩薩都能夠清清楚楚 那麼這個叫什麼呢 是處非處智 是處非處智 能夠清清楚楚地 去來現在業報智 這是第二種 過去 未來 現在 這個眾生為什麼有這些業報 過去造了什麼業 現在受這個報 未來還要受什麼報 菩薩清清楚楚地 這個叫做去來現在業報智 諸根利鈍智 菩薩還要了解眾生的根機-千差萬別 有些眾生適合修厭離心 厭離這個世界 到那一個世界去安頓身心的 有些眾生必須是教他發菩提心 然後發菩提心 行菩薩道 難行能行 難捨能捨 難忍能忍 這眾生的根器千差萬別 那有些人根器很差 只能教他說 布施 作善事 來生大富大貴 其他的方法他聽不進去 只好跟他講 你布施來生大富大貴 眾生根器不同 所以叫做諸根利鈍智 種種界智 種種界 這個是大自然的一個 物理界的現象 譬如說 地 水 火 風 空 見識 六界 有的講四大界 就是地水火風了 對這一個大自然的這個現象 也要了解 種種界智 種種界智 還有種種解 這個就講到眾生的內心了 眾生能了解的層次 小孩子你跟他講微積分 他聽不懂 他說一加一等於二 他了解了 他能了解 你跟他講這些什麼微積分代數 講到太空 這個宇宙了 他聽不懂 所以他了解的層次 我們對眾生也要如此的了解 他能了解到什麼程度 我們就說什麼樣的法讓他了解 種種解智 還有什麼呢 叫一切至處道智 一切至處道智 譬如說我們要修成阿羅漢 那一定要修無我 以戒定慧修無我觀 才能夠到達阿羅漢 那如果我們要成為辟支佛 我們去修十二緣起 觀這個緣起 得道 所以這個一切至處道智 如果說我們想成菩薩 那我們非得修六波羅蜜不可 一切至處道智 那怎麼去墮地獄 怎麼去作餓鬼 怎麼作畜生 怎麼去作閻羅王 它有一定的修法 我就曾經遇到一個人 他說 你們佛教有佛 佛的死對頭就是魔 他說我願意作魔王 作佛要很苦 要吃齋 要吃素 要出家 要修道 很苦 那我何必這麼多 我要修成魔王 我說要修魔王也不簡單的 魔王也很大的福報 你就這個吃喝睡的 你要成魔王還不容易的 可不要以為作魔王很簡單 作魔王才不簡單的 魔王也是很大的福報 只是他的念頭差了 以整人為快樂之本 那這個是不像菩薩的 助人為快樂之本 所以他的一念差了 所以成佛 成魔 墮地獄 生天 各有各種不同的方法 不同的方向 這就叫做一切至處道智 還有呢 諸禪解脫 我們打坐怎麼入定 怎麼住定 怎麼出定 入 住 出 什麼是正定 什麼是邪定 什麼會開智慧 什麼不能開智慧 都要清清楚楚 這個叫做什麼 叫做諸禪解脫 諸禪解脫 禪定 還有那個 譬如說初禪 二禪 三禪 四禪 這個情形是如何 都要清清楚楚 入初禪的時候 就離欲了 離欲 這樣子的 然後二禪 三禪 四禪 的這個情形 都要清清楚楚 還有三昧垢淨智 三昧垢淨 三昧就是定 禪定 定 很多種 各位不要把定當作很神秘 什麼叫做定 定就是心一境性 心跟境兩個結和在一起 心跟境結合在一起 不再移動 就叫做定 譬如說我們在注意一件事情 身邊有什麼噪音 聽不到 別人來 你也不知道 那叫定 因為你心 專注在一個境界上的時候 不移動的時候 就叫做定 但是有一些定會開悟 有一些定不會開悟 譬如說一個小偷 他只看到別人的包包 他一直注意別人的包包 警察在他身邊 他看不到 算不算定呢 也算是定 知道嗎? 但是這個定會讓他犯法 會讓他犯法 他只是注意別人的包包 想機會要偷 一直注意別人的包包 結果警察來了 他也不知道 定 所以有些定會著魔 有些定呢 會使你開智慧 一隻老貓肚子餓了 守在這個洞旁 等這個老鼠出來 牠看到老鼠鑽進洞裡面去了 牠就整天地守在這個洞外面 (應該是外面) 牠也不跑 那麼這個也是算定 也是算定的 但是這個定呢 不能讓他開智慧 那佛法裡面呢 定很重要 但是要定的當中 去觀察身心的無常無我 觀察呼吸 觀察感受 觀察這個五蘊和合的身心 找不到我 那麼這才能開智慧 所以說三昧垢淨 這個垢是指煩惱 怎麼樣在定當中 斷除我們的無明煩惱 那個這個是三昧垢淨智 起時非時智 這是指出定了 該出定了 那麼這個是禪定方面的了 一切世界宿住隨念智 天眼智 漏盡智 那麼這個宿住智 是指這個過去世了 世界眾生的這個過去 過去造了什麼業 所以這世他受這個果報 這個宿住是宿命通 宿命通 那麼還有天眼通 是對未來的 天眼通 現在 未來 這個人造了這個業 來生會怎麼樣子 菩薩清清楚楚 天眼通 漏盡智 這個是最高的了 就是佛怎麼樣能斷盡煩惱 那個叫做漏盡智 漏盡智 菩薩有這十種的這個智慧 但是不圓滿的 要佛才能圓滿 所以佛力 佛教怎麼叫十力 或者是十力大師 十力大師 十力師 那麼菩薩有這些智慧 但不是很圓滿 要到成佛才能圓滿 而不捨一切菩薩行 何以故 欲教化一切眾生 悉令清淨故 這個就是說 菩薩有這個十種的智慧 有這個十種智慧 還不是圓滿 但是這十種智慧 就夠他來教化一切眾生 令眾生得到清淨 這個清淨就是斷煩惱的意思 斷除那個貪瞋癡煩惱 所以佛法裡面 常常有這個清淨 清淨 就是要清淨我們內心中的 那個貪瞋癡的煩惱 下面這個經文在117頁-最後三行了 很重要 很重要 它說 此菩薩復生如是增上心 若我不令一切眾生 住無上解脫道 而我先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則違我本願 是所不應 是故要當先令一切眾生 得無上菩提無餘涅槃 然後成佛 何以故 非眾生請我發心 我自為眾生作不請之友 欲先令一切眾生 滿足善根成一切智 是故我為最勝 不著一切世間故 我為最上 住無上調御地故 那麼這個地方-有一個重要的觀念 平常我們這個 人家會問我們 為什麼要信佛 為什麼要學佛 我們都很自然地答 信佛 學佛 我就是為了成佛 那成佛作什麼 成佛就是要度眾生 所以成佛 度眾生 很順口 可是這個地方呢 不是這個意思 我應當先令眾生成佛 我才這個進入無餘涅槃 我才成佛 我們先上班 才領薪水 我們不可能說 我先領薪水再上班 我們先受小學教育 中學教育 大學教育 最後才拿到這個博士的學位 一定要先受教育 這個教育學分修滿了 才能得到博士學位 有沒有說 教育部先發博士學位給你 你再去讀學分的 沒有吧 沒有這個事情了 所以要成佛 一定是怎麼樣子的呢 要度化眾生 發大悲心度化眾生 那麼在無限的生死當中 去利益眾生 不斷地為了要利益眾生 所以激發自己淨化身心 不斷地在淨化自己的身心當中 又能不斷地來提昇-眾生的身心淨化 所以這個自利利他 利他自利 就像我們的左右腳 左腳 右腳 左腳 右腳 不斷地向前進步 有沒有人一隻腳 這麼跳跳跳跳跳 先跳右腳 然後再跳左腳 這個不叫走路 那很累 所以我們一般的人 有一個錯誤的觀念 我自己非斷除一切煩惱 我成佛以後 我再來度眾生 這是我們一般人有這個誤解了 這成佛度眾生 就是說你成佛了以後 你的本事更大 你的服務的力量更大 你能夠服務眾生地更多 更無窮無盡 更沒有這個煩惱 而不是說我完全一切 我自己煩惱斷盡 智慧圓滿 我成了佛 再來度化眾生 不是這樣子 我先舉個例子來講 我們要當老師 那非得到美國拿博士 回來當老師嗎 不見得 現在幼稚園要請一位老師 你說當老師很神聖 必須到美國拿博士回來 再來教幼稚園 錯誤了 小學生也許是同樣一年級的 同班同學 那他的理解力很強 老師叫他做什麼呢 小老師 在這個課餘可以去 輔導其他的同學 叫小老師 那如果你是一年級我是二年級 那麼我二年級 我的知識超過你 我可以作你的小老師 我可以教你讀書 那你說 非得拿到美國博士學位後 才當老師 那是對某一些人來講 他要在這個博士班 去指導人的時候 必須到美國先拿到博士的學位 他才能作博士班的指導老師 所以我們一般人以為是說 我們一定要先學佛 學到我成佛了 我再倒駕慈航廣度眾生 這個觀念我們一定要釐清楚 所以度化眾生 為了度化眾生 那一定會激發我們向上向光明 我們不斷地往上爬 才能更度愈多的眾生 這是互相增上的 自利利他的 是互相增上的 為了利他 我們必須好好地 自我作一番身心的淨化工作 因為我們自己身心的淨化 愈來愈進化的時候 我們去利益眾生就愈順手 因為愈順手 所以我們就愈能攝化-更多的眾生 為了攝化更多的眾生 我們必須不斷地去精進 這是自利利他的互為增上 就像這個左右腳 互相來增上 所以這個地方的觀念 是很重要 很重要的 那麼我們平時會聽到人家說 唉呀 你自己都沒有成佛 你自己都沒有辦法了 你怎麼去講經說法利益眾生 所以這個問題呢 往往會讓人家退心 以為說我成了佛才能度化眾生 那就好像說 非得美國拿到博士學位 才回來教幼稚園 不是這樣子 不是這樣子的 大班的幼稚園也可以教小班的 所以我們講攝化眾生 攝化眾生有三種程度 一個是下種 一個是成熟 一個是解脫 引導眾生來親近佛法 這個是下種 然後他有這個善根呢 讓他多讀一點經書 成熟他的善根 然後他去修學以後呢 怎麼樣讓他解脫 所以下種 成熟 解脫 有三個階段 那如果是說我們沒有成佛 我們可以讓眾生下種成熟 我們有這個工夫 所以這個地方怎麼講的呢 要當先令一切眾生 得無上菩提無餘涅槃 然後成佛 打一個比方好了 譬如我現在沒有錢出國 我知道出國可以學到很多知識 那麼我賺一點錢 就幫助一個學生 讓他去補習英文 補習這個什麼考托福 然後幫他申請學校 然後幫他買機票 幫他去簽證 全部都幫他弄好了 我雖然沒有出國 然後呢 我把他送上飛機 那如果你在旁邊你笑我 你都沒有去過美國 你把人家送上飛機 有意義嗎 有的 因為我成就了他到美國去 他拿到博士 我沒有拿到博士 可是他拿到博士學位以後 他回來 他可以教我 即使我沒有出國 他到國外去以後 學到很多很多的知識 不但能教我 還可以教很多很多的眾生 我雖然沒有博士的學位 但是我送他出國了以後呢 他成就了 他回來以後可以造福眾生 造福社會 我們信佛學佛的人也是如此 不是非得我成佛以後 我才能度化眾生 所以這個地方這個觀念很重要 我當要先令眾生得無上菩提 得無餘涅槃 然後成佛 這個觀念我們要很把它釐清 何以故 為什麼呢 非眾生請我發心 我自為眾生作不請之友 欲先令一切眾生 滿足善根成一切智 是故我為最勝 不著一切世間故 這個地方就說明這個理由了 不是眾生請我發心 是我自己自願 來服務眾生 利益眾生 作一切眾生不請之友 不請之友 這個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 很容易聽到信佛學佛的人 常常使用的一句話 叫做隨緣 隨緣 那麼什麼是隨緣呢 有眾生來到寺廟 好了 我把握這個機會 講兩句給他聽 好了 那眾生不來呢 不來就不管他吧 讓他自生自滅吧 他沒有善根 這樣講就錯了 眾生不來 那我走出去啊 我可以到社區 我可以到學校 我可以到監獄 我把佛法送到監獄 送到學校 各個角落去 這個是什麼呢 作眾生不請之友 眾生因為不懂 他不知道來請法 那我們主動地製造這個機會 讓眾生有機會 這個叫什麼呢 作不請之友 不請自來 不請自來 那麼這個是菩薩的偉大 在這個地方 所以說要 欲先令一切眾生滿足善根 先令眾生成就這個善根 滿足這個善根 成一切智 成佛 那麼呢我雖然成不成佛不重要 我只要引導眾生成就善根成佛 目的達到了就好了 因為眾生如果不滿足善根 眾生容易墮落 造惡業 受苦 而這些眾生都是我多生多劫來 的父母兄弟姊妹 對我有恩 我忍心讓他沈淪嗎 所以菩薩度化眾生呢 可以說是一種報恩主義 報恩主義 沒錯 我們還是有煩惱 還是有業障 但是最重要的 我們透過念佛 持咒 誦經 把自己的內心裡面這些煩惱 把它 根本煩惱把它鎮攝住 不讓它發作 所以就能夠隨時隨地 把握機會 創造機會 創造這個機緣 製造這個機會 讓眾生有親近三寶的這個機會 所以我們不是說 隨緣 隨緣 那就是等待機會而已 不行 我們講的隨緣就是說 沒有這個機緣 我們就創造這個機緣 沒有這個機會 我們製造這個機會 那才是隨緣 不是單單的等待 等待 所以講這隨緣是 隨著這個機會去創造 是故我為最勝 不著一切世間故 我為最上 住無上調御地故 我為離翳 解眾生無際故 我為已辦 本願成就故 我為善變化 菩薩功德莊嚴故 這個地方的善變化 不是說很善變 不是 是菩薩的善巧方便 菩薩的善巧方便呢 能夠去攝化眾生 那所以說這個地方的善變化呢 不是說菩薩的心變來變去 不是這個意思的 是指菩薩的這個功德 能夠多元性的善巧方便 來攝化眾生 在115頁說 我為善依怙 我因為有智慧 有悲心 有願力 可以作眾生的依怙 依靠 為什麼呢 憑的是什麼呢 三世諸佛攝受故 因為我們是按照佛陀的義理-去修學 等於是佛在攝持 我們能講經說法 也是諸佛菩薩的攝受 不是我們的工夫 不是的 都是佛菩薩的攝受 所以菩薩也是仗佛的威德 來攝化眾生 如果我們念那個地藏經 就可以看到了 地藏菩薩說 我是依靠佛菩薩的加持 才能有這些神通變化 攝化十方無量無邊眾生 所以 菩薩摩訶薩不捨本願故 得入無上智慧莊嚴 利益眾生 悉令滿足 那麼隨這個本誓願 皆得究竟 這就是菩薩攝化眾生的 這個根本的條件 就是大菩提心 大菩提心 那麼有了大菩提心 所以修佛陀的智慧 乘著這個悲願 然後來攝化眾生 令得究竟 另外呢 第119頁 就是莊嚴清淨佛土 莊嚴清淨佛土 我們講過菩薩有二大任務 菩薩來到這個世間 第一個是淨化眾生的身心 第二個就是要莊嚴這個世界 清淨這個佛土 這是菩薩來到世間的二個 最重要的一個任務 因為環境影響我們太大了 而環境的好壞 是決定在眾生的迷跟悟 眾生如果發菩提心 動善念 作善事 這個世間的環境 它會變成美好的世界 所以佛菩薩來到這個世間 他要把這個世間變成美好 一定要讓眾生有所覺悟 有所覺醒 如果我們眾生覺悟的多 發菩提心的眾生多了 這個世間慢慢就會轉 就會轉 轉化成一個莊嚴美好的世界 舉一個例子來講 在一個環境當中 每一個人都愛乾淨 每一個人愛整潔 大家養成這個習慣了 那麼這個環境 就是非常非常的乾淨 如果這個裡面的人 不講衛生 沒有道德 隨便亂丟紙屑 隨地吐痰 隨便就丟果皮 這個環境就亂糟糟了 所以我們人是正報 環境是依報 依報這個山河大地 是隨著我們這個正報而轉 正報轉 依報就轉 正報轉得這個迷迷糊糊地 那麼作惡多端了 這一個依報 山河大地就亂了 所以我們現在目前來看 這整個世界 可以說我們這個正報 是人類缺乏這種道德的根本 基本道德的意識 慢慢地沒落下來 所以我們盡量盡量去開發 把這個山河大地 破壞得面目全非了 所以大的地震 水災 風災 乾旱 大的海嘯 乃至這個瘟疫 不斷地出現 這個就是我們眾生的心 內心深處 貪瞋癡 大家集體創作 我個人的貪瞋癡是事小 但是大家的貪瞋癡 集合在一起的時候 那所產生的共業 是非常非常的利害 整個世界 毀滅世界的是誰呢 就是我們人類自己 我們人類內心深處的-那個貪瞋癡 大家一起集合起來的時候 是很可怕 很可怕的 所以近幾十年來 大地震 大的瘟疫流行 現在有什麼禽流感 H5N1 那一下子就是撲殺-幾十萬隻的雞 前一陣子有什麼這個狂牛症 在英國美國 也撲殺了好多的牛隻 日本也有 那麼在廣東 香港也是撲殺了 一下子幾百萬的雞鴨 台灣口蹄疫的時候 也是撲殺了幾十萬頭的豬 奇怪的是什麼 這些撲殺的豬拿去埋了 埋掉了 燒掉了 好了 接著是什麼呢 腸病毒 我們撲殺了這些 然後牠又回報給我們什麼呢 回報我們這個腸病毒 所以有一陣子是腸病毒了 現在又有這個登革熱 登革熱 那麼這個就是我們眾生的殺業 殺業從那裡來呢 從貪瞋癡來 從貪瞋癡來 所以我們眾生如果不覺醒 這世間的災難是一波未平 一波又來了 那麼佛法就是了解到這個根源 在眾生的內心深處 貪瞋癡在作祟 在作祟 那我們一般世間的宗教 僅止於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要淨化這個身心 非得靠四念住不可 所以我常常講 佛陀留給我們全人類 最大的福音 就是四念住 或者是四念處 從直接觀察身心的如實相 從觀察呼吸 觀察這個覺受 觀察我們內心的世界 那麼直接從自己的身心去下手 而不是從外在的事功 外在的想像 有一個萬能的神來拯救我們 不是這樣子 人人如果向自己內心去探討 向內心去證悟 我們內心才能真正地平息下來 安定下來 個人安心立命了 個人身心安定了 家庭安樂了 社會祥和了 整個人類才永遠和平 所以我們人類 一直在不斷地追求和平 那世界和平 我們每一個人內心裡面 都有這麼想 這麼想 可是近幾百年來 經歷了 不是近幾百年 是幾十年而已 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 那麼現在中東是一個火藥庫 隨時都是在戰 為什麼 我們都是治標不治本 不知道從我們內心深處 怎麼樣去淨化它 所以佛法講了這麼多這麼多 就是一個字 淨 清淨的淨 淨化身心 這是很重要的 淨化身心當中 讓我們的思想清淨 口語清淨 行為清淨 那麼個人就能夠享受到這種 安詳喜悅 感受到生命的一種存在的 這個喜悅 那一個人不能擁有生命的喜悅 他內心的不安 就會造成整個人類的不安 大家的不安結合在一起的話 那變成混亂 變成混亂的世界 所以佛法是從我們 全人類的內心深處來下工夫 那真實行菩薩 真實行菩薩 就是因為有悲心 有願力 有智慧 所以我們看120頁了 說這個普入世間而無所依 於其身中現一切剎 一切眾生 一切諸法 一切諸佛 此菩薩知眾生種種想 種種欲 種種解 種種業報 種種善根 隨其所應 為現其身而調伏之 這個是講到第十真實行菩薩 乘著這個大悲願力 任何時空當中眾生有需要他 眾生的因緣成熟 菩薩就能夠現身其間 來度化眾生 為現其身而調伏之 隨其所應 為現其身而調伏之 就是千處祈求千處應 千江有水千江月 菩薩就是這樣地現身了 為什麼呢 觀諸菩薩如幻 一切法如化 佛出世如影 一切世間如夢 得義身文身無盡藏 正念自在 決定了知一切諸法 智慧最勝 入一切三昧真實相 這個是講到菩薩通達了 諸法如幻如化 如夢如影 這就是金剛經所說的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叫做六如觀 六如觀 菩薩了解一切是緣起如幻 所以在這個三界當中 隨時隨地 隨眾生的根性 來利益成就 所以我們在看121頁 就是菩薩能夠在-人中雄猛大師子吼 得無所畏 能轉無礙清淨法輪 這是菩薩得到四無礙辯 能夠在人類當中大作獅子吼 獅子吼這是一個形容 獅子在森林中就是獸王 獅子這麼一叫呢 群獸就是這種臣服了 那麼菩薩的智慧有四無礙辯才 有悲心 有願力 所以能夠讓眾生心服口服 來按照菩薩所講的道理來修行 絕生死迴流 入智慧大海 為一切眾生 護持三世諸佛正法 到一切佛法海 實相(相)源底 這個就是菩薩的智慧 悲心願力 能引導眾生 引導眾生來在生死當中 生死大海當中 能夠不被生死所迷 這個就是真實行菩薩 第十真實行菩薩他的特色 在十方世界當中 隨時隨地都能夠引導眾生 走向正覺的道路 一切世間 天 人 魔 梵 沙門 婆羅門 乾闥婆 阿修羅等 有親近者 皆令開悟 所有的人去親近-真實行菩薩的話 都能夠得到身心受益 爾時 佛神力故 十方各有佛剎微塵數世界 六種震動 這是一般佛經裡面 到最後流通分的時候 這個法會要結束的時候 有十方的諸佛來讚歎隨喜 那麼這個十行品 我們大致地把菩薩的真實功德 他的智慧 他的悲心 他的願力 一切以眾生為前提 那種過著正覺的生活 是值得我們來效法的 我們現在來回向 願消三障諸煩惱 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災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薩道 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