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講 題:華嚴十行品 第2集 主講人:普獻法師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各位同學 我們來看第五十三頁 最後一行 我們先把十行品的名字 先把它念一下 何等為十 一者 歡喜行 二者 饒益行 三者 無違逆行-四者 無屈撓行 五者 無癡亂行-六者 善現行 七者 無著行-八者 難得行 九者 善法行-十者 真實行 是為十 那麼這是十行品的名稱 我們把它念出來 接著我們看五十四頁 五十四頁 我們現在來開始講到 歡喜行 佛子 何等為菩薩摩訶薩歡喜行 這是講到第一個 十行品裡面的第一個歡喜行 我們看這個名詞呢 就很有意思了 為什麼呢 我們一個人 面對許許多多的問題 人生有無量無邊的問題 圍繞在我們的身邊 那可以說就是一種苦 圍繞在我們身邊 只有兩個方法來解決它 第一個是什麼呢 叫做無奈的服刑 無奈的服刑 好像被關很無奈 無奈的服刑 第二個是微笑的面對處理它 從處理事情當中得到教訓 得到智慧 得到喜悅 所以人生隨時都是在 天堂地獄之間遊走 我們是無奈的服刑呢 還是歡喜的面對 那從這十行品的第一個歡喜行 就是告訴我們要微笑的去面對-人生的一切 所以如果有人問我們-為什麼要信佛學佛 很簡單的就是要學快樂 學快樂 人生本來有許許多多的問題-不如意的事情 都是在我們身邊圍繞著 困惑我們 但是歡喜行的菩薩 他怎麼樣去歡喜啊 必須付諸於實踐 那就是修布施 那我們現在來看看 歡喜行的菩薩是怎麼修的 佛子 此菩薩為大施主 凡所有物 悉能惠施 其心平等 無有悔吝 不望果報 不求名稱-不貪利養 但為救護一切眾生 攝受一切眾生 饒益一切眾生 這個地方講到歡喜行的菩薩 他因為多生多劫來廣結善緣 所以他出現生命的時候呢 就是帶著金湯匙銀湯匙-來投胎轉世的 所以在生活富裕當中 富貴不能淫 然後 他是一個大的施主 我們一般人財多物廣 很容易生憍慢心 菩薩不同了 他生生世世布施結緣 所以他是富富貴貴的 但是不會貢高我慢 他只是把這些財物又回歸給-這些弱勢的團體 窮困的人 所以菩薩為大施主 凡所有物 悉能惠施 通常我們一般人有這個毛病 覺得布施 布施-那就是次一等的 比較不好的去布施 但是菩薩呢 不是 所有的他都可以布施 那真正的大菩薩呢 連肉體都可以布施 在過去我們佛教的歷史上 過去就是有一位法師 因為那時候是饑荒 災年的時候 饑餓 沒有東西吃-很多人餓死 這個法師走到一大堆的人群當中 他用刀割自己的肉 然後沾一點鹽巴 給路旁快要餓死的人 他就把他的肉挖出來-然後沾點鹽巴 放在即將餓死的人的口裡面 就這樣救了好多好多人 後來皇帝知道了 然後因為他的肉挖出來-血也流乾了 死了 然後就幫他建一個塔來紀念他 那叫做法進菩薩 這個在我們歷史上-有這麼一個記載 就是菩薩的布施-不是單單物質 身外之物布施 包括他的肉體都可以 釋迦牟尼佛的前身 在修菩薩道的時候 據說 他在山上看到 老虎肚子餓沒有東西吃 這老虎就想把自己的孩子吃掉 那麼菩薩 釋迦菩薩 就從山下跳下來 他跳下來給老虎吃 這是捨身餵虎 有這樣一個布施 我們一般講起來布施呢-用財施 身外之物來布施就叫財施-外財施 還有一種是內財施 布施我的力量 布施我的力量 去做義工 沒有什麼代價的就是做義工 我去掃地啦 我去撿垃圾啦 去做善事啦 那麼這是內財施的一種 那內財施裡面最難得是什麼-生命的佈施 所以我們現在比如說捐器官 捐器官 這個就是一種內財施 捐眼角膜 心臟 肝臟 肺臟 只要血型對了 種種配對可以的話可以布施 以現在的科技可以把人的器官 在幾個小時內那還可以拿來運用 還有一個骨髓的布施 骨髓的布施 這個都是內財施 另外還有一種叫做法施 法就是用知識 用智慧 用智慧用知識-來啟發別人的心性 讓別人能夠-增長知識 增長智慧 那麼這叫法的施 還有一種是無畏施 有人如果欺負弱小 那我們能夠把這個事情解決 讓弱小的人遠離恐怖 那叫做無畏施 無畏施 那比如說一個人即將臨終-對生死產生恐怖 糟糕了 要死了怎麼辦-怎麼辦 這個恐怖 那麼你去幫他助念 跟他安慰 這臨終關懷 這個就是無畏施 讓他對他的疾病 對他的生死 不產生恐怖 讓他心開意解 那這也是無畏施 所以這個十行品裡面第一個 就是修布施了 在印度當時講到布施呢-還有一個意思 因為財富太多了-容易生憍慢心 所以就把財富呢 布施出去 讓自己不要這麼多財富 他當時布施也含有這個意思 一個就是慈悲 慈悲 對這些困苦的眾生 第二個是要降低我執我慢 所以大菩薩呢他有大福報 但是呢 不會貢高我慢 凡所有物 悉能惠施 而且他布施的時候 是怎麼樣的布施呢 其心平等 這是第一個 他不會說-喔 這個人長的漂亮 這個是男的 這個是女的 一律平等 喔這是白種人黑種人黃種人 沒有這個什麼種人的差別 也沒有什麼 喔 這個跟我是親情關係-這個跟我是冤家 這冤家我就不理他了 在菩薩的心境裡面-冤親平等 所以這是第一個 其心平等 第二個是什麼呢 無有悔吝 他布施以後 他不會懊悔說 哎呀 我這麼多東西送給你們了 我變很窮了 捨不得 他不會有捨不得的心理 然後第三個是什麼呢 不望果報 不希望你們回報我 第四個是什麼呢 不求名稱 不希望說 喔 我因為布施 所以別人說我是大善人 好的名稱也不要 不貪利養 什麼利養呢 喔 我現在布施以後-我會賺更多的錢 來生會有更多的財富 沒有這個念頭 沒有這個念頭 所以不貪利養 目的是做什麼呢 菩薩的布施但為救護一切眾生 是讓眾生能維持生命-維持溫飽 所以救護一切眾生 世界上一切東西-最尊貴 最尊貴的是什麼呢 叫做生命 那麼眾生挨餓受凍的時候呢 生命很危險 所以為了救護一切眾生來布施 為了什麼呢 為了攝受一切眾生 因為你布施了 你就跟眾生結緣了 你就有機會來親近他接近他 引導他走向善的光明的 因為你用布施 他對你有一個好的印象 喔 這是一個善心人士 你講的話呢 他願意聽了 所以菩薩的布施呢 是為了攝受眾生 為什麼呢 饒益一切眾生 對眾生的身心-真正地得到受用 你不能說拿有毒的東西 已經變壞的東西給人吃 吃了壞肚腸 甚至中毒-那不行 所以菩薩布施的東西 一定是清淨的 如法的 能對眾生的身心有所幫助 那麼這是饒益一切眾生 接著我們看第五十五頁 這個布施有他特殊的意義 為學習諸佛 本所修行 這是第一個特殊的意義 就是說過去的佛也是修布施 才有這麼大的福報 你看釋迦牟尼佛-二千多年前去世了 經過二千五百多年 還有人在紀念還有人在蓋寺廟 而且不是只有我們亞洲人 歐洲美洲許許多多的人 也跟他出家 跟他修道 按照他的法來弘揚 所以佛陀就是有這個福報 那佛陀福報從哪裡來呢 布施結緣 所以我們未成佛道先結人緣 那麼過去諸佛也修布施 那麼我們現在布施 也只不過是按照-佛菩薩修行的方法 這麼來修 所以這是為學習諸佛本所修行 他本來所修的學分 我也按照這個學分去修 第二個是什麼呢 憶念諸佛 本所修行 就是對佛菩薩的修行方法 要記得清清楚楚 不要一下又忘記一下又忘記 要時時刻刻地去憶念 要記得清清楚楚 佛是怎麼成佛的 他修行的方法要記得清清楚楚 切不可以顛三倒四的 忘的一乾二淨 我常講我們現代人就是忘了 諸佛怎麼修成佛的 我們忘掉了 過去諸佛是怎麼成佛 所以第一個-為了學習諸佛 本所修行 第二個是憶念諸佛 本所修行 第三個是什麼呢 愛樂諸佛 本所修行 有些人這個樂ㄌㄜˋ呢-就念成樂一ㄠˋ了 叫愛樂諸佛 本所修行 我們講愛樂一ㄠˋ的時候-可能容易誤解 所以還是念成-愛樂諸佛 本所修行 就是說對諸佛所修行的方法 我們按照這樣子修 覺得非常的快樂 樂於學習諸佛所修的一切方法 而不會說很勉強的 欸 這樣修有效果嗎 懷疑 不是 而是按照諸佛修行的方法-去做的時候呢 產生的法喜 因為產生了法喜 所以呢 很樂於去做這種布施的行為 所以說愛樂諸佛 本所修行 接著說清淨諸佛 本所修行 我們布施就是要-對治我們內心裡面的貪 眾生內心深處的一個毛病-是什麼呢 貪 越多越好 越多越好 那現在呢-佛是叫我們捨掉它 捨掉這些物質-目的是要減少我們的貪 所以用清淨 淨化我們的身心 為什麼呢 因為布施能夠破除-我們慳貪的毛病 所以叫清淨諸佛 本所修行 增長諸佛 本所修行 布施就是增長我們的福德智慧 增長我們的福德智慧 所以說增長諸佛 本所修行 過去諸佛也是修布施 才有福報才有智慧 我們來布施 也就是來增長-我們的福德智慧 住持諸佛 本所修行 住持就是讓這個法門永久的 保持它的原味 世世代代不要變質下去 那麼這個叫做住持 現在我們寺廟裡的方丈 也叫做住持 就是住持佛陀的正法 讓它世世代代流傳下去 所以寺廟裡面的方丈和尚 我們就叫做住持 在寺廟登記裡面呢-也叫做住持 顯現諸佛 本所修行 顯現兩個字很有意思 佛弟子怎麼表現出他是佛弟子 怎麼顯現他是佛弟子呢 比如說我們做個規規矩矩的人 守法的人之外還要熱心公益 樂於助人 那麼這個是什麼 顯出一個佛弟子的風範 那麼我們現在修布施 也就是顯現諸佛 本所修行 演說諸佛 本所修行 我們不但是自己這麼做 也勸眾生跟我們一起來做 所以說演說諸佛 本所修行 把這個法門弘揚起來 讓眾生知道布施結緣的意義 所以演說諸佛 本所修行 令諸眾生 離苦得樂 布施就是要令眾生離苦得樂 眾生的苦其中一個苦是什麼 叫貧窮苦 饑寒起盜心 一個人貧困很容易造罪 貧困的時候呢心容易動惡念 心容易動惡念 甚至失去了廉恥心 失去了廉恥心 所以我們布施 生生世世呢 就能夠生活比較富裕 比較不會犯法比較不會犯戒 這樣子我們就能夠離苦得樂 離開什麼苦呢 地獄餓鬼畜生的苦 離開這個貧賤的苦 貧窮的苦 這是講到這個布施 可以讓我們身心得到安定 離苦得樂 佛子 菩薩摩訶薩修此行時 令一切眾生歡喜愛樂 這個是講到菩薩的布施呢 菩薩的布施-修這個布施行的時候呢 徹頭徹尾的就是要令眾生歡喜 讓眾生真正的受益 在身心上都有所助益 而不會產生副作用 那才是真正的布施 否則的話 你一時讓眾生高興呢 結果造成一個-不好的 負面的 這就不好 我舉一個例子來講 在寺廟裡面 喜歡擺一些糖果讓小孩子 隨意的拿來吃 我說你擺這麼多糖果給孩子吃 孩子吃了很高興 你知道嗎 他吃了以後蛀牙 所以你這個糖果上面要寫-祝你蛀牙 那為什麼我們一定要用這糖果 讓小孩子吃成蛀牙呢 那其他東西就不行嗎 為什麼我們不會用一些漫畫 好的漫畫啟發他的智慧 很漂亮 很漂亮的漫畫-送給他們 那這些糖果都是又便宜的 一大堆的 吃了以後牙齒受傷了 小孩子也不會-啊 我吃了糖果就去漱口 吃的很高興 結果呢-一個一個的都是蛀牙 所以我們布施東西呢 一定要經過大腦想一想 什麼東西給對方 讓他真正的身心都受到助益的 所以說令一切眾生歡喜愛樂 這是我們要注意的 隨諸方土有貧乏處以願力故-往生於彼豪貴大富財寶無盡 這是菩薩的願力 他生生世世與眾生結善緣 用財布施用法布施 所以他以戒為基礎 以願力去投胎到 隨諸方土有貧乏處 以願力故-往生於彼豪貴大富 我們不要看非洲很苦很苦啊 但是也有很多很多有錢的人 他就是有那個福報 有那個福報 所以菩薩就發願了 發願什麼呢 去投胎到很窮困的地方 那在窮困的地方也有有錢人 他投胎到有錢人 他不會迷迷糊糊的 他不會有隔陰之謎 因為他有智慧 他是為了度眾生而來的 所以他投胎到-一個富貴家庭的時候 這個富貴家庭-所有財富都歸他管理 財寶無盡 那財寶無盡怎麼辦呢 他不是要個人享受的 那我們看到第五十六頁了 假使於念念中 有無量無數眾生詣菩薩所 假如這個時候 因為他是投生在-一個很貧困的地方有錢人家 所以大家都沒得吃了當然就會 圍繞在這個有錢人家了 有無量無數的眾生 來到菩薩的地方說 仁者 仁者菩薩-我等貧乏 靡所資贍 飢羸困苦 命將不全 惟願慈哀 施我身肉-令我得食 以活其命 這些窮困的人肚子餓的不得了 就是我等貧乏 我等很窮困了 靡所資贍 沒有東西可以養我的色身 所以肚子也餓困苦 命將不全 我們即將要死了 希望你慈悲啊 把你身上的肉給我吃-好不好啊 以活其命 爾時 菩薩即便施之-令其歡喜 心得滿足 如是無量百千眾生而來乞求 菩薩於彼 曾無退怯-但更增長 慈悲之心 那這個地方是講到菩薩 不但是用財布施 還用內財就是用自己的色身 自己的肉體 不要說身外之財 就是這個肉體-他都可以讓眾生吃 我們從這個地方-可以了解到菩薩 為了眾生-這種犧牲自己的精神呢 實在是值得我們 來了解佛菩薩的偉大-在什麼地方 現在我們信佛學佛的人 要你布施一點做善事 你就猶豫起來了 捨不得 所以不肯捨就得不到 能捨就能得 所以捨得捨得 你捨多少就得多少 福報就多少 當然我們這捨-也是要有智慧的捨 有悲心的捨 正確的捨 那如果是說-我們現在叫你什麼都捨 捨到我們自己子女-也沒辦法讀書 這個就不對了 所以我們講到布施 布施 釋迦牟尼佛說-作為一個在家信徒 我們賺到的錢 可以分好幾部份 一部份用來儲蓄 必須用來儲蓄 你不能說 喔-菩薩叫我們布施 所有的東西就布施光光 不是這樣子的 所以佛陀說在家弟子啊 第一個 一定把賺到的錢要儲蓄 留一部份儲蓄起來 留一部份維持生活 日用三餐 衣食住行要用的 這是一部份 第三部份是什麼呢 就繼續去經營 繼續去投資 讓這個財富更多一點 所以要儲蓄要維持日用 還有繼續投資 第四個布施 所以把財富大致分成-四方面來處理 一個是儲蓄以備不時之需 然後維持日用 讓整個家庭大家都可以溫飽 然後第三個繼續投資 第四個作布施跟眾生結緣 種福田 那這個是我們談到說-作一個在家居士呢 你不要說布施 布施 所有的錢財都布施出去 結果自己生活困頓了 這也不對 這也不對 這個地方菩薩以身體的肉 來布施眾生吃 我們做不到 我看我們也不需要 也不需要 這個時代物質豐富的時代 西點麵包買點讓人家吃就夠了 是不是 到處都有便利商店 很方便 我家就是你家 你家就是我家 所以到處買點-給他們吃就可以了 用不著我們割手的肉-割什麼肉 給眾生吃 沒有這個必要 這是形容在那個時代 物質非常非常的貧乏 菩薩東西物質也布施完了 什麼東西也沒有了 所以只好肉體布施 所以我們念經啊 不要誤解這個經義 是從這個地方了解到-佛菩薩的施心廣大 然後我們再看菩薩的心 爾時 菩薩即便施之 令其歡喜 這眾生是要吃菩薩的肉 那菩薩的肉也給他吃了 菩薩還怎麼樣子的呢 對這樣麼多的眾生 你看如是無量-百千眾生而來乞求 菩薩於彼 曾無退怯 但更增長 慈悲之心 越多的眾生來祈求菩薩 布施他的肉體 越多的菩薩就越增長-菩薩的慈悲之心 我們看到這麼多眾生的時候 我們一看到 我們就嚇倒了 他要吃我的肉 吃我的肉 那我被他吃了 不就完了嗎 菩薩不這麼想 但更增長慈悲之心 為什麼呢 以是眾生 咸來乞求菩薩見之-倍復歡喜 作如是念 我得善利 此等眾生是我福田-是我善友 不求不請 而來教我入佛法中-我今應當如是修學 不違一切眾生之心 這是菩薩的偉大 說這麼多的眾生-來要求他的肉體 讓他們吃 所以他生歡喜心 他心裡就這麼想 我得善利 我得善利 就是說我啊 我得到好處 我真正得到好處 為什麼呢 這些眾生就是我的福田 是我的善友 不是我求他們來 也不是我請他們來 而是他們自動的來 教我修這個布施 讓我能夠深入佛法當中 所以說 不求自請-而來教我入佛法中 他們是讓我來成佛的 這些眾生是來考試來測驗我 那我這個考試通過了 我就能夠深入在佛法當中 我今應當如是修學-不違一切眾生之心 我現在應當好好的-成就這些眾生 不要去違背他們 好吧 你們要吃 我這肉體你就割去吃吧 你不敢割我切給你吃 菩薩真的是值得我們心嚮往之 但是目前我們做不到 我本人也做不到 我們稍微割到一點流血的時候 就痛的不得了 然後我們還看別人吃我們的肉 這個是我們了解 從這個地方了解到-佛菩薩的偉大 我們再來看啊 說這菩薩比這個還更偉大的 願我已作、現作、當作-所有善根 令我未來於一切世界-一切眾生中 受廣大身 以是身肉 充足一切飢苦眾生-乃至若有一小眾生未得飽足 願不捨命 所割身肉-亦無有盡 以此善根-願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不但今生要布施啊 我現在這個肉給你們吃了-我就要死了 那我死沒有關係 願我這一生當中所作的 未來所作一切善根 希望我來生來世 在一切世界當中 一切眾生當中 希望我能受廣大身 因為我是一個人 我身體就這麼小 七 八十公斤而已嘛 那如果我投胎轉世-變成一隻大鯨魚 或者是一條大笨牛 那幾百公斤 你們就能夠吃的更夠了 我這麼一個七十公斤的人 你們吃起來不夠 所以希望我命終了 我就在任何一個世界當中 我要去受廣大身 這是菩薩的願力 因為受廣大身怎樣麼樣子呢 以是身肉 充足一切飢苦眾生 那我的身體變成-這麼大 這麼大了 比如說一條大鯨魚-幾千公斤了 那麼這樣子的話呢 就能夠充足一切飢苦眾生 這是菩薩的心願 假如有一個小小的眾生-不能吃飽的話呢 希望我的生命不會死掉 為什麼呢 我讓我的肉繼續的長-繼續的長 繼續的長 所割身肉 亦無有盡 我希望我的肉 你們割掉以後呢-他會再長出來 割掉以後 再長出來 所以所割身肉 亦無有盡 這個目的做什麼呢 不是希望你們來報答我 願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我願以此善根 希望我能夠成佛 因為成了佛以後 我的神通廣大 能有更大的方便 來讓你們得到滿足 所以這是從經典裡面 我們讀到這個地方 才能了解到佛菩薩的偉大-在什麼地方 不是像我們現在學佛信佛的人 憋憋扭扭的 心胸狹小 一天到晚想的是自己 哎呀 此生不了道-來生披毛戴角還 急急忙忙的視生死如冤家 看眾生也是冤家 這個是來討債的 無債不成家 所以討厭眾生 遠離眾生 逃避眾生 這和佛法根本就不相應 所以我們修啊修 修 修 越修就越煩惱 見到所有的人都是障礙我的 討厭的 可是這個地方告訴我們 生歡喜心 這些眾生是成就我的 幫助我成道的 所以生感恩的心了 感恩的心 那麼這個地方 我看到有一個字條-有人印來的 印來送人的 他說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感激傷害你的人 因為他磨練了你的心智 感激傷害你的人 他磨練了你的心智 感激欺騙你的人 因為他增進了你的見識 受了一次騙就增長了一次教訓 所以感激欺騙你的人 因為他增進了你的見識 了解人性了 感激鞭打你的人 因為他消除了你的業障 感激遺棄你的人 因為他教導了你 應該自立 懂得自立 感激絆倒你的人 因為他強化了你的能力 感激斥責你的人 因為他助長了你的定慧 那麼這是用感恩的心 生活在這個世界裡面 所以菩薩見到眾生 要吃他的肉 他不但布施他的肉 他希望他死了以後呢 去投胎轉世 變成獸身 廣大的身 比如說一隻大象 幾千公斤 一隻牛 一隻馬 一隻大象 一隻駱駝 那超過我們人的重量了吧 要不然就投胎到海裡面-變成大鯨魚 大鯨魚幾千公斤 算噸的了 所以這是顯出-學佛人的心胸廣大 不要小理小氣的 一天到晚就想到-喔 要了生死 置眾生於不顧 這不是佛弟子應有的現象 現在我們也用不著-用身肉來布施眾生 我們發菩提心 世世生生得人身 弘揚正法 利益眾生 這樣子 就還有一點什麼呢 菩薩的精神 用不著我們要切這手切這腳 割身肉來供養眾生 這麼苦的事情 我們也不需要到這樣子的程度 除非是世界末日到了 所有的食品沒有了 那個機會目前還不到 還不到 所以菩薩布施這些身肉 來供養眾生 希望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就是無上正等正覺 證大涅槃就是無住涅槃 願諸眾生食我肉者 亦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你看看 菩薩的肉給眾生吃 他以這個因緣跟眾生結了緣 所以凡是吃我肉的這些眾生 也能夠我祝福他 希望他也能夠成佛 獲平等智 具諸佛法-廣作佛事 乃至入於無餘涅槃 這個菩薩的心量夠大了吧 把自己的身肉來布施 還不打緊 希望來生來世受廣大身 去投胎成畜生 受廣大身 給眾生吃 目的做什麼呢 希望我自己成佛 也希望吃我肉的人也能成佛 所以我常講菩薩來到這世間 叫做什麼呢 陪公子讀書啊 陪公子讀書 陪什麼呢 陪這些眾生 跟眾生一起受苦受難 那麼學佛法的人 如果心中沒有眾生 那是跟佛法不相應了 因為心存眾生 所以我執 我見-就慢慢會減少 會減少 然後呢 吃我肉的眾生 我也祝福他能夠成佛 能夠廣做佛事 乃至入於無餘涅槃 假如若一眾生心不滿足 我終不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假使有一個眾生心不滿足 吃的不夠 我的肉體不夠他吃 有太多眾生在吃了 假使有其中一個眾生 他吃不夠 他的心不滿足 那麼 我終不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我就不成佛 這就是地藏菩薩所說的 地獄不空 誓不成佛-眾生度盡 方證菩提 就是菩薩要滿眾生願 滿眾生願 菩薩如是利益眾生而無我想 眾生想、有想、命想、種種想 補伽羅想、人想、摩納婆想-作者想、受者想 菩薩布施的時候呢 不會有種種的想 有什麼想呢 我想 菩薩不會說 喔 我把我的肉 割給眾生吃 所以這叫我想 無我想 眾生想 我的肉給眾生吃 這是眾生想 有想有這麼一回事 有我 有眾生 有肉體 有這麼一回事 我布施給他吃 這個有 是指煩惱的意思 存在的意思 命想 糟糕 我的肉給他們吃 吃完了我就沒有命了 我們常常會想 啊-我的身心當中有一個命 一個肉體當中的一個命 菩薩沒有這個命想 種種想 想了一大堆 這些眾生會不會報答我啊 我這個被他吃了以後-我將來怎麼辦呢 想那麼多做什麼 補伽羅想 補伽羅 有些地方寫補特伽羅 Pudgala pudgala就叫做數取趣 數取趣是什麼意思的呢 就取這個五趣-地獄 餓鬼 畜生 人 我們常常會想說 我們身心當中有一個靈魂 這個靈魂現在做人 死了以後-這個靈魂會去投胎轉世 生天或者是地獄 餓鬼 畜生 然後這個靈魂呢-以後就在這六道裡面 不斷的輪迴 簡單就是執著有一個我 補特伽羅想 pudgala想 沒有這個想 人想 我是人 能走路 能知道這個是非善惡 喔 我是個人 想這個念頭也沒有 還有一個摩納婆想 摩納婆想是什麼呢 就是講到這個 摩納婆我們翻成儒童 儒家的儒 兒童的童 儒童 就是指這很小很小的 外道裡面他總是想說 在我們身心當中有一個-一寸許的小孩子 他會從我們百會的地方-進進出出 在我們中國也有這種修法 就是修到我們心裡面這個幾寸 三寸 或者幾寸的小孩子-會從這個頭跑出來 這個不是究竟的 這個不是究竟的 這就叫做摩納婆 摩納婆 三寸嬰孩 三寸嬰孩 那麼還有作者想 我在作這件事情 受者想 眾生接受我布施 菩薩布施的時候呢 簡單就是一句 無我想 沒有一個我在做這件事情 也沒有眾生來接受我布施 所以這個三輪體空 這就是真正的清淨的布施 我們一起來迴向 願消三障諸煩腦 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災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薩道 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