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 題:寶積經系列-三十七道品-4 主講人:普獻法師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願解如來真實義) 各位大德 大家午安 那麼下午來研究的是四神足 關於禪定 為什麼叫做神足 神就是神通 定 會產生神通 定是神通的依止 就像我們人站起來-是我們有這個腳站起來 才能跑、才能跳、才能走路 那麼有定才能產生神通 但是神通-不是我們追求的最高目標 而是說-神通是定的一種副產品 修學佛法不是要追求神通 神通是在禪定以後-很自然的一種現象 而只是說藉著這一個禪定 去觀察身心的無常無我 然後引發特殊的智慧 所以有關於這個禪定的修學 有哪些條件值得我們注意 這個地方談到了四個條件 哪四個條件呢 我們一起念 欲如意足、念如意足-進如意足、慧如意足 簡單的 我們背的時候就是 欲精進念慧 或者是我們怎麼背呢-像我們背怎麼樣子 欲勤止觀 欲 欲望的欲 勤 精進 欲勤止觀 那下午我們先來談這個欲 首先我們要了解 修學是禪定戒定慧、四念處 乃至我們想-成佛度眾生、利益眾生 這一切切都是-欲在推動的一種力量 而且這種欲呢 我們要了解它本身 不是絕對的善、絕對的惡-沒有 它是中性的 就像睡覺 睡覺有沒有什麼好或不好-沒有 你為了恢復體力 那麼你睡覺 是好事情 吃飽沒事就一直睡、一直睡-那就不好了 那麼在修學佛法裡面 欲是一個很重要的一個動力 所以華嚴經有一句話說 廣大智所說 欲為諸法本 應起勝希望 志求無上覺 廣大智所說-廣大智就是指佛 佛說什麼呢 欲為諸法本 欲是一切法的根本 善法、惡法的根本都是欲 那麼作為一個-修學聖道的信徒 應該起勝希望 就是善法欲 善法欲做什麼呢 志求無上覺 所以這在我們一般人認為說-修道就是鏟除所有的欲望 欲盡情空了就會成道-不是這樣子的 反而強調修學佛法的一個-重要的原動力 就是欲 欲望 我們想成佛-請問算不算欲望 也算欲望喔 但是不講欲望 叫做願力 我們講好聽一點叫願力 所以佛說一切欲 這個欲是諸法的本-一切善法的根本 那麼我們要發這個欲望 這個願力去求無上覺-無上的智慧 所以在華嚴經裡面-還有一句話是什麼呢 捨無明欲 捨掉無明的欲 住佛志樂 就是如果我們平時-認為那種欲 比如說吃喝唱跳啦 種種這一切-財色名食睡的那個無明欲 因為它是跟無明相應 所以要我們捨棄的是什麼-是捨棄無明欲 但是呢 我們要住佛志樂 就是以信佛 學佛 成佛-廣度眾生 利益眾生 做為我們的-人生的最高的訴求 那麼這個叫做住佛志樂 所以我們講的欲 如果沒有欲的話-不能修道了 知道嗎 那我們要修這個-禪定也好、智慧也好 你如果沒有這個熱誠 沒有強而有力的這種-熱誠心的話呢 修不起來 所以跟我們一般人想的-就是說 修道修道就是把所有的情欲-都趕盡殺絕以後 業盡情空了 就能成道-不是這樣 不是這樣子 這是生命的一種動力 只是說這個生命 我們一般人容易沈迷在-這個欲望當中 跟無明相應 結果造無邊的業-受冤枉的苦 那我們要把這生命的動力-去昇華淨化 達到一個-止觀相應的境界的時候 我們生命成熟了-智慧開展了 那麼這種情欲變成一種-悲天憫人的慈悲的福德 那麼這個時候呢 自己生命自在也可以讓我們-身邊周遭一切人生命自在 所以這個欲-你如果把它砍掉的話 那不能成佛 這是一般人以為說-欲是一種障礙 不是這樣子的 是跟無明相應的時候-那這個欲會障道 如果跟追求智慧、追求禪定-那這個反而是不可缺的 四神足裡面第一個-就是欲神足 如果我們以世俗的話來講-就是強烈地、猛烈地 追求這種覺悟的心 那這個是很好的欲 第一個是欲神足 欲神足就是因為對我們-所信仰的事理了解的清楚了 所以信為欲依 你相信然後你希望得到 所以信為欲依 欲為勤依 有這個欲望-所以我們能夠精進 有了這個欲望以後-你為了達到這個目標 所以你就會廢寢忘食的-去追求這個目標 所以信為欲依 欲為勤依 那四神足裡面第一個就是-要有很強烈的這種信心欲求 這個叫做善法欲 欲為足 然後呢 念為足 念就是正念 這是屬於修止、修定 念為欲足 那我們的心念-不斷地去攀緣過去 追求未來 始終不肯停留在現在 始終不肯停留在-自己的身心當中 向外去攀緣 追求快樂、追求刺激-回想過去、憧憬未來 這個念頭亂七八糟的 這個就是失去了它的能量了 那如果是說我們有正念的-安住在現在 此時此刻、當下是正念 那麼這個是產生定的-一個重要的元素 那麼修這個定的話-一定要有精進做基礎 所以就會精進如意足-就是精進如意足 要有精進 然後呢 有觀 那如果是我們入很深的定 讓我們沈迷了 那這個時候呢 不能開智慧 定在那邊不能開智慧 請問各位-貓抓老鼠有沒有定 比如說一隻貓-牠看到老鼠鑽進洞裡面去 那個貓又肚子很餓 牠會守在洞口 牠每天就蹲在那邊 請問這個算不算定力 算啊 也算定力 但是會不會開智慧呢 不會 所以定它一定是能夠淨化-我們身心的那才叫做定 那老鼠在裡面不敢出來 牠跟貓呢-牠也想偷偷的看一看 牠也是一直找機會 牠也是有定力嘛 兩個都在比定力 比不過的時候-老鼠一跑出來就被抓了 餓的不得了 牠跑出來 所以都是定力 請問小偷在路上一直瞄-你的包包的時候有沒有定力 算不算定力 也算定力啊 他一直在瞄你的手提包-是不是 那算不算定力 算定力喔 但是那個會造業 所以我們講的定-它一定是清淨 能淨化我們身心的 那是我們所要求的定力 能夠使我們身心清淨的-那種定力 所以那個白鶴 鶴 白鷺鷥 牠在水邊-牠一直看著水裡面的魚 各位有沒有看過那種情景 牠就一直看一直看 有魚的時候牠就夾起來吃 那樣也是定力 世間很多東西都有那個定力-但是不能開智慧 這個是講到定 還必須有精進才能成就 那精進能夠得到什麼呢-能夠得到智慧 那就要修觀 所以我們修禪定的基本條件 就是欲 有這個欲望、欲求 我們不講欲望-就叫什麼 叫願力 我們來生再投胎、再做人-再修學佛法 算不算欲呢 也算 就叫做願力 那如果是說賺的錢吃喝唱跳 世界各國 吃遍各國的什麼-玩盡各國的風光 也是欲 但是沒有得到智慧的話呢 那就是-損掉我們自己的福報而已 把我們的福-全部把它吃光而已 那個不好 那如果是說我們 能夠藉著這麼好的精進基礎 來行善來布施來做善事-來幫助窮人、幫助弱勢團體 那就變成福德智慧 所以這個欲是可善可惡的 那這個欲如果加上-止觀、定慧的時候 它這個力量就能發揮到很大 所以叫四神足 就是講到這個-修學禪定的一個基礎 要有強烈的、猛烈的-一種欲望 在華嚴經裡面呢 他談到-最高最高的欲望是什麼呢 修這種欲望的話 天魔外道都不能斷的 那就是成佛的欲望-求無上菩提的欲望 非達到此目標不可-非成佛不可 非度眾生不可 那種最高最高的欲望 叫善法欲 這個是跟我們一般人想像的 修道就是放棄-人間的所有一切 什麼都不要了 不是這樣子的 所以我們講這個-看透跟看破有沒有一樣 看破是沒有希望了 是不是 那我們修止觀定慧-我們是看透 是認識清楚 是看透而不是看破 知道嗎 那有的說我們信佛學佛-我們看破人生 看破人生好不好 不好 好像對這個世間-一點希望都沒有了 沒有意義-人生沒有什麼意義了 那放下跟放棄又是相同嗎 (不一樣) 放棄跟看破一樣 知道嗎 看破你的手腳 那等於對你沒有一點期望了-知道嗎 那我看透你的動機-看透你的心地 看透你了 但是我還是有多餘的心-想去救度你 是看透你 我並沒有放棄你-知道嗎 所以看透跟看破是不一樣的 我們是看透人生的真相 但是不是看破人生 那你還會努力 知道嗎 你會正確的去努力 然後我們放下-我們做很多善事 但是我會放下 不會說我做很多善事-你要報答我 你要恭敬我 你要對我好一點-你要對我尊敬 你會放下身段 因為有智慧、有悲心 所以我們不會放棄世間 知道嗎 我們不會放棄世間-有這麼好的機會 什麼機會呢 輪迴的機會 生死的機會 知道嗎 所以我們還是繼續來生死-繼續來輪迴 我們還有這個機會-去服務眾生、利益眾生 然後繼續修學佛法 繼續修這止觀定慧 在無限的生死當中 我們自己成熟-也跟這些眾生成熟 陪公子讀書 這樣你看這人生才有意義 所以看透而不是看破 然後呢 放下而不是放棄 這樣了解了嗎 這個是四神足裡面-一定要欲神足 強烈的生存的欲力、欲望 但是這個欲望不是說-要追求吃喝唱跳 財色名食睡的那種-享受的欲望 不是 不是這樣子的 這種生命的向上、向善 一種光明積極-擁抱生命的那種力量 這是修行一個最基本的要件 如果沒有這個的話 修不成 只可惜的是說 我們眾生把生命這種動力 沈迷在財色名食睡當中-得意忘形了 所以我們講到菩薩 Bodhisattva 菩薩-菩提薩埵 我們翻成覺有情 人、動物是有情 有感情、有感受的 但是就是缺那個覺 我們不覺或者是邪知、邪覺 那麼三菩提叫做正覺 正覺 正確的覺悟了人生 看透而不是看破了 然後放下了自我的身段 而不是放棄了生命-放棄了眾生 沒有 所以用簡單的一句話-怎麼講呢 提得起 放得下 提得起是什麼 去擁抱眾生 擁抱生命 擁抱-蒼生 擁抱世界 擁抱全人類 但是呢 要放下自己的身段 不會說-眾生剛強難度難化 算了吧 讓他死吧 管他的 不要有這個念頭 這樣是看破了 知道嗎 不是這樣子的 所以提得起 放得下 我們要提起的是什麼呢 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那就是欲嘛 就欲神足 然後我們知道說-一切是苦空無常無我的 所以對人世間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得失成敗 這一切一切好像過眼的煙雲 這算不了什麼 千生萬世當中 這一生當中 家庭 愛情 感情 事業-這一切切算不了什麼嘛 對不對-我們有一個無上的願望 就是成佛度眾生那個願望-這個算什麼 這個都是-只是幫我修道的一個增上緣 暫時的得失成敗算不了什麼 看透它 但是不要看破人生 不要去看破 看破手腳 那個是另外一回事了 我們不能去看破人生-不能這樣子 看透了 了解了 但是不放棄 這個是我們講到四神足 接著我們要講的是五根五力 一起念好了 五根是什麼 信根 勤根 念根 定根 慧根 所以我們看一下四神足-跟五根五力有沒有一樣 大致一樣 只是多了一個信根而已-是不是 你看精進 念 定 慧 一樣嗎 跟這個四神足非常非常類似 所以我們說要講三十七道品-事實上沒有 差不多只有十個而已 印順長老在成佛之道裡面-把它統計一下 差不多十個學分就夠了 但是佛為了不同的眾生 故意為眾生-這個時候他需要這個法門 就說五根五力的法門 那麼有些眾生他在-生命的一個瓶頸的時候 修道的瓶頸的時候-哎 需要四神足 佛陀就說精進 欲望 有精進 欲神足 念如意足 進如意足-慧如意足 是這樣子的 所以我們看一下這個-第一個是信根 五根五力的 現在我們先解釋五根跟五力 為什麼叫做根-為什麼叫做力 這個根的意思就是-會引發一切功德的根源 引發所有一切功德的根源-善法的根源 神通 智慧 禪定 所有一切 包括福德 智慧 神通 定慧 這一切一切-它的根就是這個五根 叫做根 根就是說能夠產生一種什麼 發源的地方 它叫原動力 那麼力的話-就是它有這種力量 有降伏煩惱的力量 那叫做五力 那麼信根成就了-它會有一種力量 去破除我們的疑惑 不再像這個鴻毛 隨風飄而東西這樣子 不會了-這信心已經長了根了 對因果業報緣起無常這些 有信心了 四聖諦 八正道 有信心了 這個是根 信根 這個要修到十信菩薩裡面-第六信圓滿了 這個信心才建立 我們現在大部分來講-我們現在目前來講 我們修道的階段-是初信二信而已 知道嗎 我們現在修的-才初信二信三信這樣子 要到了六信圓滿的時候 如果有人拿刀子要砍你的勃子 說你信佛嗎-你信我就把你砍掉 你還是說信 因為你確信因果業報輪迴 你不再懷疑了 那麼這個叫信根成就了 是在第六信的時候成就的 第二個是精進根 不要再懶惰懈怠了 這個要觀苦-苦集滅道的苦跟無常 觀苦跟無常-會讓我們產生精進 苦跟無常 所以這是-四聖諦裡面的苦聖諦 那麼我們一般人呢 很少去思維人生的這些-究竟的價值 始終都沈迷在五欲當中 不知道-五欲讓我們的心性墮落 所以提不起勁來 尤其是環境好的時候 更容易使我們退失這種道心 事實上環境好-更有充分的時間來修道才對 但是如果我們沒有善知識-同窗道友的提攜的時候 往往環境越好的時候-越容易退步 所以你看看-在越好的環境當中的時候 會修行的人-他有更多充分的時間來修行 未來的世界也是如此 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修道也會差距越來越大 舉個例子來講現在你看-電腦網路 電影電視 家庭裡面第四台上百台的 那麼冷調、空調什麼樣式的-都有 機器什麼都是 大家都有一指神功一點下去-飯菜什麼都來了 什麼都有 洗衣服用一指神功-一點就可以了 那你多餘的時間做什麼 聰明的人把這些東西-交給機器去處理以後 剩餘的時間-就可以專心來修行 要資料的話也不必到圖書館 用電腦網路查一查-或者是軟體看一看 什麼資料都有 可是呢 你剩下時間做什麼 多餘的時間做什麼 所以未來的世界的話我們-人類的心靈差距會越來越大 聰明的人利用這些機器-幫你節省好多體力時間 節省很多的麻煩瑣碎事情 你就在家裡面-可以得到很豐富的資料 甚至在家裡面可以作生意 在家裡面就可以賺錢 那麼你剩下的時間做什麼呢 那有智慧的人就正好利用-這一個機器來幫他修道 利用這些機器、科技的發明-讓他節省體力時間以外 他可以得到修道的一個機會 所以物質上的生活-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精神上也是差距越來越大 我們說現代科技發達的時候-物質進步的很文明 可是事實上我們看起來-現代人的心靈上反而是退化 煩惱越來越多 各位有沒有這種感覺 我們所負擔的生活上的壓力-是越來越大 那知識如果不進步-保持原地踏步就是落後 不進步就是落伍 那落伍就跟人家不能競爭 所以現在我們每一個人-心裡上的壓力是越來越大 你如果沒有-修行的功夫的時候 這個壓力太大的時候-超過負荷的時候 就會生命就短路了-會短路 那才麻煩 所以整個社會你看-自殺的風氣非常多 日本也是這樣子 世界各國都是 那他的憂鬱症、躁鬱症 自殺的這種不好的行為-就越來會越多 所以我們如果修五根五力 信根 絕對相信有過去 今生-來生的三世因果 業報輪迴 相信有聖哲的功德 以及聖哲所開示的法門 並且可以提昇我們的生命 那麼這個信根建立起來 你就會勇猛的追求-所以信根接著就是精進根 精進根就產生了 那麼你精進的目的做什麼呢 因為我們的心太亂了 所以還要修念根 這個念根最重要的就是-去念什麼 正念什麼 念這個身受心法 念根 時時去念身 不淨 無常 觀察自己的呼吸 念這個受 受念處 觀察全身的覺受 觀察心理的狀態 心念處 觀察心的內涵 法念處 這個念根是念這個四念處 那麼這樣子-心安住在自己的身心當中 忽視外在的世界 就是此時此刻-我身心的一個狀態 我安住了解 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叫做念根 跟我們一般的念佛念咒念經-那個念不太一樣 知道嗎 把心安住在這個-身受心法 四念處 定在這個地方了 可以讓我們的心-平靜下來 定下來 產生智慧 但是還要觀無常無我 那如果是有了這個念根-才有辦法修定根 這是修定的一個次第 時時刻刻念茲在茲念茲在茲 讓我們的心跟這個境界-心境合一了 心一境性了 叫做定 心波能靜 定在這邊-那就叫定 但是我們一般人的心念-不是定在一個境界 而是定在很多的境界 過去未來 過去未來 自己-別人 自己別人 恩怨是非 哇 那真的是沒有停留過 不斷地在飄蕩 所以沒有定 那麼這個就是亂了 那麼有了甚深的定還不行 還要有慧根 那怎麼來呢 就是觀察我們的身受心法-一切一切都是共通的現象 無常無我、緣起如幻 身去觀察他 身只是四大 五蘊 四大假合 五蘊合和 只是有這個身、有這個形態-有這個作用 但是找不到永恆永遠的我 找不到 那就叫做慧根 那在我們眾生的心態裡面-我們看到 喔 這一個人 好像人的內在裡有-一個靈魂 有一個我 或者他 那叫做我相 人相-眾生相 壽者相 但是修學佛法的人-所看到的一切一切 只是許許多多的地水火風-四大五蘊組合的一個現象 暫時有這麼樣的-活生生的一個人事物 呈現在我們眼前 但是他的背後卻找不到-永恆不變的一個主體 我相 人相 眾生相 壽者相 人只是四大五蘊的假合的-在演戲 一個密集的現象 但是你要去找到一個他-或者是我 自他的這種差別 找不到 有這個動作 有這個形態-有這麼樣一個作用 但是要找到一個永恆不變的-一個什麼 就是找不到 所以定根有了-必須要有慧根 那就是去觀察身心世界一切-一切都是無常無我緣起如幻 那麼這樣子才會產生智慧 有了五根-按照這樣去修去學的話 產生一種力量 有了信根就能斷疑惑 有了精進根就斷了懈怠懶惰 有了念根-安住在自己的身受心法 就能讓身心安定下來 然後進一步的有了定根-觀無常無我 再發智慧 那就有這個力量了 定的話 它就能夠拋棄-這個散亂的現象 慧根的話就能夠斷除 它這個力量就是要-斷除我們的愚癡 愚癡 邪知邪見 這個是講到五力 現在我們要來了解的就是說 這個五根五力呢 一定要有平衡的狀態 這樣了解嗎 比如說我們信根太強好不好 你沒有這個慧根的話-你這個信根太強 我說什麼你就相信什麼 那有信無智 會長什麼 有信無智 沒有智慧-有信無智 長無明 知道嗎 那有智無信呢 有智慧 有了慧根 你沒有信心 有智無信會長什麼 邪見 所以這個地方-講到五根五力的時候 一定要我們-修五根五力的時候 要修成平衡的狀態 對信根跟慧根是平衡的 平衡的狀況 這五根一定要讓他-在平衡的狀態當中同時成長 否則的話你單單修信根-那你會變成迷信 因為你沒有用智慧證明它 你沒有用智慧證明的時候-人家講什麼你就信什麼 萬一你聽到的不是正確的-你又相信的話 那你變成迷信了 所以這個五根它是要-要求平衡狀態 所以我們來看一下 如果信根跟定根 信根跟定根太強了 太強的話 那會怎麼樣子呢 信根太強了 跟慧根太強的話呢 那會產生什麼現象呢 掉舉的現象 信跟慧太強了-那會變成掉舉的現象 那如果是定根太強的話呢 會變成懶惰、怠惰 這樣各位-可以了解這個意思嗎 比如說你的信根很強 信根很強-人家講什麼 你就相信什麼 講什麼 你就相信什麼 你這個信根很強-甚至你的精進根也很強的話 它會變成掉舉 會變成掉舉的現象 你的心理狀態會變成掉舉 就七上八下七上八下的-你定不下來 但是如果是你定根太強 定根太強的時候-你會變成懶惰 這早上我們講過了 一個人常常修定修定修定 定到最後的時候呢 也不想做事業也不想管兒女-妻子兒女父母 這所有的一切你都變成什麼-冷漠 會變成冷漠 因為定會產生什麼 產生很大的快樂 這一定下去幾分鐘-但是已經過了幾小時 了解嗎 那這個時候你就變成很懶惰 你覺得-哇 入定真的是很快樂 一下子沒是非沒恩怨-啥通通沒有 就在這如如定當中的時候 唉 只是覺得幾秒鐘幾分鐘-哇 一個早上去了 那個美妙的世界-會讓你沈迷在那當中 所以這個是我們-修五根五力的時候 就是要讓我們的-信根、精進根還有慧根 這三個太強的時候-會變成掉舉 但是定根太強的話-又會變成怠惰、懶惰 因為你什麼事都不想做 什麼事都不想做的時候呢-那就不行 那你就不能產生悲心-去利益眾生 那悲心沒有的話-不能成菩薩、不能成佛 所以我們修五根五力 最重要就是要讓他-定慧均衡 那麼這個定慧均衡呢 我們就要修念根來平衡 平衡這個掉舉跟怠惰 把他平衡起來 因為念根是讓我們的心念 安住在身念處 受念處-心念處 法念處 所以念根是很重要的一個 我們修學佛法來講-是重要的元素 但是我們眾生的念是什麼呢 前念跟後念不能連接 克服這方面的問題-你看 前面想東、後面想西 那正念的話不是這樣子的 正念的人他前念後念-是同一個境界 但是有些人-只是保持一下子而已 就是說你前念後念前念後念-同樣的境界的時候那叫做定 前念後念都是一模一樣的-那就叫定 沒有改變那就叫定 但是我們一般人-前念後念是完全脫節 南轅北轍 一下東一下西的 所以嚴重的時候-我們就叫精神分裂症 那現在我們還能控制的時候-我們叫正常人 知道嗎-我們現在還可以控制一下子 知道說前念後念對不起來 但是我們還可以控制的時候-這是正常人 那嚴重的時候-我們叫精神分裂症 所以五根五力裡面 很重要的一個-中間的這個念根 念根的話可以對治掉舉-也可以對治怠惰 所以在我們修道的過程裡面 你不要以為說-我相信因果就好了 我相信業報就好了-我相信輪迴就好了 你這個信根很強很強 可是你沒有跟念根-結合在一起 沒有跟慧結合在一起的時候 你這個信是很迷信-人云亦云的 人家講輪迴-有沒有輪迴 你看到沒有 你根本沒有看到輪迴啊 你沒有看到輪迴 你說因果報應因果報應就是 一般師父講了一大堆 但是你真正的-體悟到因果報應了嗎 存在的因果報應是什麼呢 就是我們內心裡面的嘛 多了善念 天堂-多了惡念 地獄 隨時都可以看到那個報應的 一個善念 一個善心-善言 善語 善行 隨時都是在報應 你能體會到那最微細微細的-每一個念頭都有報應 這個深信因果了 那你聽這麼多因果報應故事-喔 才有因果 那人家講的 別人的智慧-不是自己的智慧 不是自己親身體驗的-那不叫智慧 不叫做深信 不是這樣子的 所以我們修五根五力 一個重要的觀念-就是要讓他定慧均衡 那麼定慧均衡裡面-這個智慧才能開展 這是我們講到五根五力 五根是引發一切功德的根源 成就的時候就是它有力量了 降伏煩惱的力量了 那麼這個時候-叫做信根增長 勤根增長 念根增長-定根增長 慧根增長 那這就是講到五力 它有這種力量 舉個例子來講你的小孩子-手不能拿 肩不能挑 沒有力 你讓他長大到二十歲三十歲-他有力了 他有力量了 能挑能拿 能跑能跳-有力量了 所以在我們的內心深處-我們有十一個善法 特別拿出這五個-做為我們修學佛法也好 從事人間的一切事業也好 都必須具備這個五根 第一個是信根 然後精進 念 定 慧 世間的事業-也是要有這個強烈的信心 猛烈地去追求、勤勇 然後呢 有定力、有智慧 世間的事業尚且如此-何況出世間的道業 更需要這個五根五力 來幫助我們-突破超越這些障礙 講到五根 有的時候我們形容什麼呢 叫五個好朋友、五個善知識 這五個善知識我們每一個人-內心深處都會有 只是沒有發揮 你老是把它-隱藏、埋藏在我們內心深處 你越用 它就越有力量 精神越用越有-力量越用越粗 那麼這個是我們 十一個善心所裡面-就有這個東西 惡心所呢 接著就是講到惡心所的話 貪 瞋 癡 慢 疑 見-大隨煩腦 小隨煩腦的話 那麼就跟這個違背了 所以五根五力的話-要記得就是說 這是我們修學佛法-之所以能成就 就是我們本心裡-就會有這些東西培養出來 可以培養的 接著我們來看七覺支 一起念好了 有哪七個 擇法 精進 喜 輕安-念 定 捨 捨 喜捨 那麼這個是修學佛法裡面-一個很重要重要的項目 這個可以引發正覺的因 這個七覺支的七就是七種-引發我們成正覺的因素 引發成正覺的七種因素 得到正覺的一個因素 第一個是擇法 我記得有一次我們講過-我們人生面對兩個問題 永遠不能逃避的 一個是死亡還有一個是什麼 選擇 是不是 各位你今天來這邊聽講 或者不來這邊聽講-是不是選擇 算不算選擇 早上鬧鐘響 噹 你選擇什麼 起床還是把鬧鐘壓掉了 鬧鐘壓掉再睡五分鐘-就睡過頭了 那也是選擇 你選擇快樂、選擇痛苦 算不算選擇 是不是 你對這個人有成見沒有成見-也是選擇 是不是 你要結婚不結婚算不算選擇 你要做哪一行事業-也是選擇 是不是 所以我們中國人造字裡面-很有意思 選擇 小姐的姐怎麼寫 一個女字旁然後呢 一個且 對不對 為什麼呢 他說小姐且慢 妳好好選擇 結果她在選擇的時候-那時候她頭昏腦脹了 所以女字旁再加一個昏-她選擇婚 是不是 她結婚了 對不對 所以變女字旁再加一個昏 頭昏腦脹對他的甜言蜜語 那一時的迷糊而結了婚-對不對 所以變成什麼 婚 是不是 小姐且慢 想一想 結果想不透 頭腦一時昏迷 然後結了婚 那結了婚以後就變成什麼呢 媳婦 媳婦怎麼寫 也是一個女字旁 是不是 妳就停止了-妳那些社交的一切一切 妳好好安頓在家裡面 媳婦 那就拿個掃把給她 然後讓她煮飯洗衣所以叫婦-知道嗎 那媳婦生下孩子以後呢-又做什麼 做牛做馬 所以變成所謂的媽 這個馬字加上女字旁-叫做什麼 做牛做馬變成這樣 知道嗎 經過幾十年的-調伏 溝通以後呢 年紀大了 人家就叫她阿嬤 嬤怎麼寫呢 一個什麼的麼 有沒有 唉呀 為什麼我這麼迷糊 為什麼我這樣平平白白的-在這個世間 唉呀 一大把年紀了 所以這時候開始來研究宗教-知道嗎 所以那時候變成阿嬤級了 當然各位很幸運-不是阿嬤級就來學佛法 很難得 這是善根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