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 題:寶積經第15集 主講人:普獻法師 各位同學我們繼續-來說寶積經 現在是用種種的譬喻 來形容菩薩的功德 福德智慧悲心願力 現在我們來看的是 寶積經講記第八十四頁 那麼這個地方呢 是用樹根 來形容菩薩這種悲心跟願力 我們知道 學佛一個是方向 一個是方法 所謂方向就是一個心態 如果我們覺得人生是苦 人生沒有什麼多大的意義 以這種心態來信佛學佛 那麼這個方向呢 就是走向於 個人的生死了結 煩惱的解脫 然後證到涅槃 所以阿羅漢就叫做無生 斷了煩惱了-不再去召感生死 那麼這個是學佛的一個方向 現在我們不說對或者是錯 好或者是不好-而是有些眾生 對人生的態度 總覺得生命的短暫無常苦空 所以有這種心態來信佛學佛 那麼這個叫做解脫道 解脫道的修行方法 就是直接觀察-身心的無常無我 斷了這個我執我見 就證到了初果 來到了生死的邊際 那麼另外一種人 信佛學佛的心態就不同了 認為所有的眾生 都是一樣的生老病死 那無量無限的眾生 都是我們多生多劫的親友 所以我們之所以修道 是要跟眾生一起來解決 人生共有的問題 生老病死種種一切問題 所以這種心態的-信佛學佛方式 跟我們一般-解脫道的修行方式呢 就不太相同了 解脫道的修行方式 就是趕緊的要把這個結使 所謂結使就是指煩惱 指煩惱貪嗔痴這個煩惱 那麼斷得越乾淨越好 但是行菩薩道的行者 是跟眾生準備陪伴眾生 一起輪迴一起受生死 但是他是清醒的 所以就留了少部份的結使 這些煩惱不是嚴重的煩惱 而是小的這個結使 利用這個小的結使 能夠去召感生死 那麼這個時候在輪迴當中 因為有生死的機會 所以能夠去圓成佛道 這個是我們用樹來譬喻的 經文怎麼說呢 迦葉譬如有人伐樹根在還生 菩薩亦爾方便力故 雖斷結使-有善根愛 還生三界 經文所說的-譬如我們砍了一顆樹 樹倒了但是根還在 結果春天來了抽枝發芽 菩薩也是如此 方便力故雖斷結使 斷這些煩惱根本煩惱 但是呢-因為有善根愛還生三界 什麼叫做善根愛呢 菩薩仰慕佛陀的-無邊功德善法 總覺得自己的功德-還沒有圓滿 所以菩薩心心念念 就是利益眾生圓成佛道 一定要達到像佛這麼圓滿 智慧圓滿功德圓滿 所以這個就叫善根愛 那麼這種度眾生的願-成佛的願 我們稱為叫做善根愛 那麼這個善根愛呢 雖然是一種執著 但是可以使我們的生命 昇華淨化圓成 那如果這個度眾生成佛 這個善根沒有的話呢 個人生死斷了 不再出現生命 那麼這個是菩薩道跟解脫道 不同的方向不同的方法 有差別的 所以有些人急急忙忙的 就是斷生死斷煩惱 了了生死 解脫了煩惱了 那麼證入涅槃 從此沒有生命的問題 那麼有些人根性不同的 叫做大心菩薩 不忍眾生苦 不忍聖教衰 緣起大悲心 趣入於大乘 這個就是菩薩有這個善根愛 所以不斷的出現生命 在那裡出現生命呢 在這個三界當中 三界就是慾界色界無色界 所謂慾界就是有男女慾的 那麼這個慾界我們看得到的 這個只是慾界那如果只是說 離慾啦 斷除這個慾愛啦 有禪定的功夫-有持戒的功夫 那麼就生到色界 然後呢功夫越來越深了 連這個色身也不想要了 這個粗的色身不想要了 所以有這個細的色身 所以就叫無色界 無色界的話就是 空無邊識無邊無所有 非想非非想處天了 這個就是無色界 所以菩薩為了利益眾生 在慾界在色界在無色界當中 隨時隨地 都可以去度化眾生 那麼這個就是 我們信佛學佛-這個方向跟方法有所不同 最重要是心態不同 心態不同 一個是肯定的生命的價值 肯定了眾生-對我是一個恩惠者 而不是麻煩者 所以菩薩就是報恩主義 為了報眾生恩 報三寶恩-報國主恩 所以菩薩生生世世-發願投胎轉世來利益眾生 而不會放棄眾生-自己一走了之 那麼這個就必須-有這個善根愛 善根愛 那所謂善根愛呢 就是成佛度眾生 想達到仰慕佛陀的 無邊功德善法 那麼這個念頭呢 就讓菩薩留下來 陪伴公子讀書 那麼我們都是公子 佛菩薩來陪我們了 一起輪迴一起生死 那麼我們眾生 要體諒了佛菩薩的慈悲 那我們怎麼樣子 來去對佛菩薩呢 有所報答呢 那當然就是我們-要發大菩提心 我們也是發成佛的心 利益眾生的心-度化眾生的心 這個就是真正的-報答了佛菩薩 我們參與佛菩薩救世的行列 我們參加這個行列 我們歸依了三寶做佛的弟子 所以一般人就不曉得 只知道說買鮮花水果-來供佛菩薩 那真正的應該是-我們如何來發菩提心 有這個善根愛 有這個善根愛 善根愛就是-上求佛道 下化眾生 如果用四弘誓願的話呢 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這個就是善根愛 因為我們有這個誓願 所以我們就能夠乘願再來 乘這個願來投胎-要善生的人家 好的家庭 有善根的家庭 又繼續來修福修慧 那些還沒有圓滿的學分 又繼續的修 所以一個是解脫道 一個是菩薩道 那麼菩薩道就是 肯定了生命的價值意義 如何來擴而充之 然後所關心的對象 不是單單自己-而是一切眾生 若卵生 若胎生-若濕生 若化生 有色無色有想無想 非有想非無想 所有眾生都是我們-關心關懷的一個對象 所以心量偏虛空 量周沙界 這個就是菩薩道-的可貴的地方 接著我們用這個流水喻 這是第十一種了 用流水喻 來說明菩薩以種種的門-積極善根 但是無非都是要迴向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皆為一味 經文怎麼說的呢 在寶積經講記第八十五頁 迦葉譬如諸方流水 入大海已皆為一味 菩薩亦爾以種種門集諸善根 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皆為一味 那麼這個地方 是一種譬喻 比如說大海的水 經過太陽的照曬 然後飄到空中變成雲霧了 遇到冷空氣呢 慢慢慢慢就變成雨了 雨水 然後經過樹木滋潤以後呢 慢慢的分泌出來了 滲透到這個土壤裡面 然後滴水成河 起初這個小溪-或者是叫做澗 或者是叫做江-或者是叫河 那麼這個慢慢慢慢擴大 但是這個水-不管什麼地方的水 那一個國家的水 那麼所有的水如諸方流水 那麼這麼多的水 乾淨的不乾淨的 顏色有千差萬別 不管他的顏色 不管他的乾淨不乾淨 不管他的什麼味道 所有的江河的水 最後會怎麼樣的呢 會歸流入大海 進了大海以後呢 同樣的變成一個味道了 鹹鹹的 不再有江水-也不再有河水等分別了 這是一個形容 那麼菩薩用種種的門 有些用信心門 有些用智慧門 或者是慈悲門或者是布施的門 或者持戒的門 或者是精進禪定的門-智慧的門 種種不同的法門 去修學積集所有的善根 各個不相同 但是這一切善根 都是迴向無上菩提 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個阿耨多羅就是無上 阿耨多羅是翻成無上了 三藐就是正等 三菩提是正覺 無上正等正覺 那麼我們先講這個三菩提 三菩提就是叫做正覺 這個是對當時-許許多多的外道 我們講的外道-就是心外求法 我們想解決我們生命的問題 我們去向外去追尋 有一個萬能的-神萬能的什麼 創造主 我們向為祂頂禮膜拜 或者是用種種的祭祀 然後呢 祂會能夠垂憐我們 用愛的眼光愛的眼神 來看我們就能夠拯救我們 那麼佛法說-這個叫做外道 生命的問題不是用祈禱 然後這個創造主神來拯救我 叫做得救 我的靈魂被某某救了-得救了 那麼這個佛法來講呢 叫做外道 心外求法 那麼因為心外求法 心外求法的時候呢 不能得到真正的解脫 所以不叫做正覺 那麼有些宗教就認為說 要解決生命的問題-那就移民 移民到另外一個世界 另外一個國度 在那個世界裡面永享安樂 那佛法說這個-叫做捨一執一 捨掉一個-又執著另外一個 那麼這個都不叫做正覺 不叫做正覺 叫做什麼呢 叫做邪覺-邪的覺 錯誤的覺 因為生命的問題要解決 不是靠外在的神 外在的創造主 或者是單單靠一種信仰 信就得救了 不是這樣子的 信只是能入 信為能入 智為能度 要有智慧-才能度脫這個生死 生命的問題 所以佛陀是反宗教的 是反對原來祈求的宗教 那麼我的命運我的一切 操之在我 生命的解脫-是為什麼不解脫 為什麼不自在 為什麼會痛苦 那是因為有我執我見 我沒有智慧-所以我對自我身心 產生了一種錯覺 那叫做我執我見 我們時時刻刻-自己有意無意的 總覺得這個是我的身體 我的地位 我的名義-我的財產 我的生命 那這個就是一切問題的核心 如果我透過戒定慧 我去觀察我時時刻刻 我貪念執著的這個身心為我 那我是誰 想一想 了解一下子 我是誰我是什麼 那我們通常 我們要表達我的時候 你會說我有家庭我有事業 我有子女 我有財產-我有房子 我有車子 那請問 那是我所有的 被我控制 被我支配-被我用了 那個東西 東西是東西-你是你 怎麼會說是你呢 那我們再研究了 那什麼叫做我 我離不開這個肉體 那這個肉體-那一個是真正的是我 那如果是我的話 我的手受傷了 如果是在工場上班 不小心一隻手指-被機器切斷了 那我這個我-是不是縮小了呢 那有些人生下來 好好的 車禍了兩隻腿鋸斷了 這個我不是縮小了嗎 所以我們研究起來 這個我其實只是色心和合 色受想形識和合而存在 還要透過呼吸 呼吸不來死亡了 還透過陽光還透過食物 還透過空氣 許許多多的條件 排列組合在一起的時候 在加上我們心念意識作用 我們感覺有一個生命體 所以從這樣的種種觀察 仔細的冷靜的去分析 我們發現只是五蘊組合的 一個生命現象 有這麼一個生命現象 但是他的生命現象背後 找不到一個什麼靈魂主體 找不到 精神作用是有的 但是你想找一個永恆不變的 靈魂確是無從找起 所以佛陀的正覺 就是在這個五蘊皆空上 去下功夫了解它的無常無我 不再執著了 那麼得到解脫了 那麼這個就叫正覺 那麼這個覺呢 是有所偏的 偏於個人生命的解脫 那麼佛又告訴我們一個方法 就是發大悲心 對這個五蘊和合的身心 我們好好的用他來利益眾生 修福修慧修六波羅蜜 最後能夠成佛 那麼這個就叫做菩薩 叫正等正覺 有了這個正覺還不夠 還要具有悲心 悲天憫人的心念 去關懷這個國家 關懷所有的眾生 關懷所有的冤親眷屬 那麼這個叫做正等 正等 菩薩有了正等正覺 但是福德還不夠圓滿 智慧還不夠圓滿 那麼要不斷的繼續修 破了這個生相無明 所有的無明貪嗔痴 這些都沒有了 那麼這個叫做斷德 斷德 因為斷去一切煩惱了 所以他報得的這個身 非常的莊嚴 就叫做報德 那麼修到最圓滿的時候 智慧圓滿了 無所不知-但是不是無所不能 對於過去現在未來 所有一切無所不知 那麼這個是智德 所以三德圓滿了 斷去一切煩惱 那麼這個報德身相莊嚴 福德莊嚴了 因為這是用悲心修來的 那麼最後就是這個-智慧圓滿了 那麼叫做斷德 智德報德就是法身德 報身法身報身肉身 那麼這些呢三德圓滿了 我們就叫做佛 就加一個阿耨多羅無上了 沒有再超越這個佛了 所以這個地方講到這個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就是說明了我們眾生 最圓滿的一個境界 最圓滿的生命 那麼佛陀就是-證悟到這個境界 那麼我們信佛學佛的人 時時刻刻-我們以成佛利益眾生 為我們的目標 那麼這個叫做念佛 叫做念佛 心心念念就是要-成佛度化眾生 要度化眾生才能成佛 所以從這個自利利他 利他自利當中呢 不斷的圓成 那就是要發菩提心了 那發菩提心的人 就是真正念佛的人 但是我們現在的人 把這個念佛的真義忽略了 我們以為是念佛的名號 佛來加持我 臨終的時候 佛這個關節被我打通了 佛就憑著我這一個信號 接我往生而忽略了我們 真正的念佛就是 時時刻刻保持正知正念 念這個覺悟的佛 我的心覺悟了 覺就是佛 迷就是眾生了 所以不知道從日常生活當中 念念覺悟念念了知 念念正知念念正念 所以我們忽略了這個功夫 往往以念一個聖號呢 就代表一切的修行 這是錯了 所以菩薩不管修什麼法門 所有一切法門 都是迴向無上菩提 無上菩提 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那麼這個是我們-用這個流水喻 來形容菩薩一切的功德 迴向眾生迴向成佛 這個是叫做流水喻 接著我們來看 用這個山王國王喻呢 來形容菩薩了 在八十六頁 迦葉譬如須彌山王 忉利諸天及四天王皆依止住 菩薩菩提心亦復如是 為薩婆若所依止住 這是用這個山王 在佛經裡面有這麼傳說 說我們這個世間-有這個須彌山 那麼這個須彌山我們就翻成 叫做妙高山 高觀山 據說這個 有這個海拔有八萬由旬 一由旬就好幾華里 就相當高了 那麼在海中也是八萬由旬 突出海面也是八萬由旬 據說這個山上有 有這個許許多多的寶 那在須彌山的四周圍 這是佛教的一個宇宙觀 古代的一種宇宙觀 至於正確不正確-我們暫時不去討論 所以這個須彌山王呢 上面有這個忉利天 還有四天王天 都是住在這個須彌山 依止這個山來住 那麼在這個須彌山的 這個半山腰的地方呢 有這個四天王眾天 四天王眾天是什麼呢 東方持國天王 南方增長天王 西方是廣目天王 北方是多聞天王 那麼每一個天王又 統攝八部鬼神 所以四方的話就是四八三十二 中間的話就是玉皇大帝了 我們稱為帝釋天王 皇帝的帝 釋迦牟尼佛的釋 有些地方就寫 釋迦提婆因陀羅 或者是翻成釋提桓因 有些地方就寫帝釋天 皇帝的帝 釋迦牟尼佛的釋 叫帝釋天 那麼這樣子 以須彌山為主 四八三十二東西南北 四八三十二 中間是玉皇大帝 那麼叫做三十三天 佛經裡面就寫仞利天 (仞左邊為直心旁) 仞利天 (仞左邊為直心旁) 就稱為三十三天 那麼三十三天下面呢 這個是屬於地居天 上面空居天的話呢 那就不同的了 上面還有這個什麼 四天王天上去有仞利天 (仞左邊為直心旁) 然後夜摩天 這樣一層一層的天上去了 那不管怎麼樣子的 我們講到這個三十三天 或者四天王天 這些我們都稱為叫做 依須彌山而住 就叫做地居天 那我們行菩薩道的行者 我們發這個菩提心 那麼這個菩提心成就了 成就的時候呢 智慧圓滿的時候呢 就叫做一切智 梵文就叫做薩婆若 薩婆若就是佛的菩提 圓滿的時候呢 就叫做薩婆若 智慧悲心一切圓滿了 那麼就叫薩婆若 我們初發菩提心 成佛度眾生只是一個妄念 一個空洞的想法 但是按照這個因去修的話呢 最後成就圓滿的時候呢 那就變成佛的智慧了 那就是一切智-就叫做薩婆若 那麼這是一個形容 成佛從那裡來呢 從菩提心 大悲心 那麼有了這個菩提心 所以去攝化眾生 最後成佛 所以菩提心就像 這個須彌山一樣 這個須彌山有這個四天王 仞利天王安住 (仞左邊為直心旁) 安住在這個四天王 安住在這個須彌山 這是一個譬喻 因為須彌山是我們佛經裡面 談到就是宇宙最高的一座山 宇宙最高的一座山 那麼至於這個宇宙觀 是正確不正確 不是我們探討的 也許是隨順印度原有的 宇宙觀的思想 所以這是一個譬喻 了解說這個菩提心的重要 所有一切功德-都是依菩提心而產生的 那如果我們沒有-發菩提心的話 等於心裡面沒有這座山 須彌山也沒有了 四天王天也沒有了 仞利王天也沒有啦 就沒有啦 所以這個是一種譬喻 所有一切的功德 都是因菩提心而成就 那我們經常在反省自己 是不是有這個菩提心 時時刻刻記住-自己是不是佛的弟子 此生的目的-就是要利益眾生 成熟眾生 教化眾生-淨化眾生 然後陪眾生一起來成佛 我們是不是-忘記了這個初心 最初最初的這個菩提心 我們是否忘記了 如果忘記的話 我們所有的一切功德 跟佛就不相應了 我們做了一些善事 就希望人家回報 應有所住而生其心 煩惱就來了 那我們有菩提心的話 我做一些善事 就是要陪公子讀書的 陪著眾生一起來成佛的 不去執著它 那麼就事情就好辦了 那就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了 所以菩提心就是-一切善法的根本 有了菩提心很自然的 當我們受到種種的-橫逆挫折的時候呢 我們想到我們-人生的目的不在於此 不在於跟人家爭名爭利 我們生命最高的一個訴求 就是能夠成佛-利益眾生 度化眾生 這個是用山王來譬喻菩提心 接著我們用這個國王 國王來形容菩薩的方便 在寶積經八十七頁裡面呢 經文怎麼說呢 迦葉譬如有大國王 以臣力故能辦國事 菩薩智慧亦復如是 方便力故 皆能成辦一切佛事 我們講到這個智慧 智慧呢 有這個根本智 或者是另外一個就是 後得智後得智 後得智我們翻成什麼-方便智 根本智方便智 那麼或者是叫做根本智 後得智 這個智慧是兩個階段的 兩個階段的 一個是證到根本智 證到諸法的空相 證到諸法的空性 一切皆空 照見五蘊皆空 這個就是根本智 所以這個經文主要是形容 菩薩的一種方便智 像一個國王他有本事 他能夠人盡其才地盡其用 那麼以他的這種以德來服人 所以有許許多多的大臣 來幫他辦事情 他做一個清閒的國王 因為下面的大臣非常的能幹 忠心耿耿的替他分擔憂勞 所以皇帝有這個福報 有這麼多的大臣 來幫他處理國事 那麼皇帝只要做一個決擇 就好了做一個決策就夠了 那麼在我們中國就叫什麼呢 無為無不為 做一個無為的皇帝 你說他無為他很清閒自在 因為他有大臣 有親民的大臣 有忠心耿耿的大臣替他辦事 那麼無不為是說對國家 自然從建設治安種種的 這些大臣都幫他-辦得條條有理 他都用不著操心 他身邊有這些大臣-來替他辦了 所以我們一個人-如果是事必躬親 那會忙得很累累 什麼事情能夠分層負責 那麼相信人用對了人 疑人不用 用人不疑 那麼有知人知事 按照他的職務專長 派事情給他做 這個皇帝千萬不可以-事必躬親 那會累死了 所以聰明的人 會善用別人來幫他 一起來完成有意義的大事 這是一種譬喻 菩薩也是如此 證得根本智 證到這個根本智呢 認為這個不圓滿 又必須回到-現實的人生當中 了解種種的科技 了解種種的語言 通達種種的醫藥 然後通達種種的哲理 那麼這樣子的呢 有了這個方便智 或者是叫做後得智 這個是必須要好好的學習 舉個例子來講 我們對一個出家人 如果是他好好修行 十年八年開悟了 請問開悟的人 能不能講英文 能不能講日文 能不能講德文呢 不行 他要講的話-還是要慢慢的學習 從ABCD要不然就- ABCD慢慢的去學 那麼種種世間的-一切的學問 他是要從後得智 從根本智起後得智 那麼才能產生一個方便 攝化眾生的方便 所以菩薩因為-有這個方便智 後得智所以-就能夠廣度眾生 否則的話-單單是證悟到空性了 生死解脫了 那麼這根本智有了 但是因為沒有修這個方便智 後得智 所以度起眾生來呢 就是種種的不方便 這個是用大國王 因為大國王福報太大了 有許許多多的大臣 忠臣呢來替他辦事 那麼這是形容菩薩的方便 後得智呢 能夠廣度眾生的道理在此 所以菩薩當於五明中求 菩薩要做為一個菩薩呢 必須懂得五種的知識 第一個是內明 就是對佛法的通達 這種證入的功夫 第二個是醫方明 對醫學上的了解 然後對科技的了解 就是工巧明 然後對哲學辨論的這個因明 然後就是對語言的通達 這叫做聲明 聲音的聲聲明 通達種種的語言 菩薩才能夠講經說法 利益眾生 所以菩薩當於五明中求 才能成為真正的菩薩 我們看到許多老和尚 對證悟上是沒問題的 持戒謹嚴 然後禪定甚深又有智慧 可是語言上呢 就受到了障礙了 許多語言表達出來 一般人聽不懂這種語言 就沒有辦法接受了 這個是講到方便智 方便智 第十四個來形容-菩薩的這種悲心 經文怎麼說呢 迦葉譬如天晴明時 淨無雲翳必無雨相 寡聞菩薩無法雨相亦復如是 迦葉譬如天陰雲時 必能降雨充足眾生 菩薩亦爾 從大悲雲起大法雨利益眾生 那麼這是一個譬喻了 就是天氣晴朗的時候呢 那麼藍天白雲的怎麼辦呢 乾旱了 沒有雨 沒有水份 所以就是乾旱了 但是如果是有這個烏雲了 氣壓也低了 那麼這個時候 空氣溫度配合得剛好 必定會降雨的 所以這個是一種形容了 說這個寡聞菩薩 寡聞菩薩是怎麼講的呢 只證到這個空性 有這個根本智 斷了我執我見 但是沒有辦法說法 沒有辦法說法 因為這個說法 是從後得智而來的 證到根本智-還必須修後得智 方便智才能把這個-甚深的法語 深入淺出的-流入眾生的心中 所以說寡聞菩薩無法語相 就是空中沒有雲 當然就很難下雨了 那麼菩薩如果是-證到根本智 沒有去修後得智 就很難度眾生了沒有工具 簡單講沒有工具了 就像一個人技術很好 讀到這個技術學院畢業了 什麼技術都有 但是沒有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菩薩沒有工具祂怎麼做呢 你雖然是什麼大專院校 美國留學回來你技術再好 沒有工具沒有實驗室 什麼都沒有你怎麼辦 意思是這樣相同的 那如果是我們出國留學 學到許許多多的技術 回到國家以後呢 有實驗室有種種的工具 那麼你就可以做很多事情了 所以這個方便智-就相當於這個工具 可以做事的 菩薩從大悲雲起大法雨 利益眾生了 這個是用陰天的這個雲 在陰天的時候有雲 一定會下雨 菩薩有了這個根本智 證到根本智以後呢 從根本智起方便智 那麼就是從大悲雲 起大法雨來利益眾生 所以在法華經裡面有什麼 這個草木 藥草喻品 他就是說大雨一下來 大草大樹吸收許許多多的水 那小草小木呢 就吸收少少的水 眾生也是如此 根性不同 那麼菩薩就必須有各種 不同的法門 有些說多一點 有些說少一點 那麼有些說深一點 有些說淺一點 那各種不同的根性 有各種不同的法門-來利益眾生 這個都是稱為後得智 後得智 現在我們講到-第十五個譬喻了 叫做輪王喻 輪王喻 經文怎麼說呢 迦葉譬如隨轉輪王 所出之處則有七寶 如是迦葉 菩薩出時三十七品現於世間 這個輪王啊 印度有這種想法 印度人有這種思想 就是說有這個栗散王 有這個鐵輪王 有這個什麼銅輪王 有這個金輪王 那怎麼講的呢 說這個世界-有這個南贍部洲 東勝神洲 還北俱盧洲-西牛貨洲 這個須彌山四周圍 有這個四個洲 那麼我們這個世間-是屬於南贍部洲 南贍部洲呢 統理南贍部洲的就是轉輪王 那麼如果統理兩個洲的 就是這個銅輪王 還有統理四洲的-那是金輪王了 有這麼一種傳說 為什麼叫輪王呢 據說統一天下來這個國王 他有這個德行-有那種福報呢 他出現的時候 自然他登基的時候 自然有七寶來出現 這個七寶是什麼呢 一個是皇后女寶 很賢明的皇后呢 來助他一臂之力 然後就象寶馬寶還有珠寶 然後還有軍隊的大臣 來管理軍隊的 那麼這個就是 還有一個是輪寶 這個輪寶就是能夠 很快速的飛來飛去 見到的人看到就會臣服了 這個叫輪寶 那麼這個是講到說 輪王出世的時候 會有這個七寶出現 那到底是不是-有這麼一回事呢 就很難去考證了 這是佛經裡面一種譬喻 說那一個人有這個輪寶的人 所謂輪寶-就是他以夠坐在上面 然後飛到任何地方 飛到任何地方 人家見到這個輪寶 見到這個國王 自然就會去臣服於他 那麼這是一種譬喻一種形容 那麼輪王所出之處即有七寶 菩薩出世三十七品現於世間 那麼這個菩薩來到這個世間 度化眾生 他也有這個七寶 但是他的七寶跟國王的那個 七寶是不太一樣的 菩薩的七寶是什麼呢 叫做三十七品 就是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 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 這個在寶積經的 後來我們會把這個 三十七道品呢 另外做一個解釋 我們現在只是簡單的 念了這些名相 第一個是四念處-就是觀這個身 觀這個受 觀這個心-觀這個法 這是修行的最根本最根本 最重要最重要四念處 然後是四正勤就是精進了 然後四神足 五根 五利 七菩提分 八正道分 那麼這個是菩薩的輪寶 有三十七道品 是必修的一個項目 所以我們經典裡面 經常用種種的譬喻 來讓我們了解那個甚深 難以了解的用容易了解的 事理去了解 很難通達的事理 這是佛經的一個特色 經常用種種的譬喻深入淺出 讓我們了解佛菩薩的偉大 在什麼地方 祂的智慧祂的悲心祂的願力 祂是如何從一個凡夫 發菩提心然後發心修行 最後到證果這個心路歷程 都是我們要研究的 所以這個三十七道品 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個品 我們另外呢 到最後的時候呢 我們會把這個三十七道品 做為一個專題來演講 因為目前我們-這個經文非常的長 沒有辦法一下子-整個解釋圓滿 所以我們今天就上課到此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