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 題:寶積經第11集 主講人:普獻法師 各位同學大家好 我們繼續講到福德的莊嚴 我們世間人莊嚴是以-衣服外表來莊嚴 菩薩以四種方法 四種內心的莊嚴來-莊嚴法身慧命 第一個是以清淨心而行法施 然後第二個-於破戒人生大悲心 大悲心 菩薩是平等大悲 所以對一切眾生看成-像自己的兒女一樣的 那麼對於破戒的惡行眾生 特別的悲憫關切 就像做父母的家庭當中 有這個不正常的兒女 會特別用心去關愛 這個不是有所偏心 因為這個腦力不正常的兒女 隨時都有危險 那如果是正常的兒女呢 自己會找事、自己找對象-自己找事業 所以用不著操心 稍微指點就可以了 一個大方向給他自己去發展 但是對這個有病的 病態的兒女就會特別的關愛 因為危險太多了 所以必須付出更多的愛心 使他遠離總總的災難 所以一個菩薩行者 絕對不可以對有-不法行為的人 產生一個惡的念頭 舉個例子來講社會上-有許許多多的惡人 做壞事了 那我們一般念頭說-這個人就判死刑 讓他馬上接受死刑 那麼依菩薩行者-這種悲心的話 而是一種悲天憫人的心念 這個人之所以做壞事 一定有很多原因-造成他做壞事 種種社會上的污染 以及家庭中的貧困 以及他們可能是-沒有好的雙親教導 所以今天才會有這種下場 所以我們要探討事情的原因 一個壞人他的背後有-許許多多的因素 造成他有這種不法的行為 舉個例子來講-我們世間有一句話 叫做飢寒起盜心 一個人迫於衣食無著的時候 那麼很容易犯法 所以對這個迫切的人-有不法行為的人 還是要伸出援手 伸出一種悲天憫人的心 來去教化他引導他 那如果是這輩子沒有-引導他的心向善向光明 那這些惡人在轉生以後 那是更嚴重了 所以為什麼監獄裡面-需要許許多多的宗教師 來讓受刑人悔改 因為這生當中已經-不幸的在監獄裡面 已經很難過了 這個心態如果不把他-修正過來 他來到社會那是一個-很危險的 所以一個信佛學佛的人 不管對方是持戒或者是破戒 一律都是以平等大悲來面對 這是第二個來莊嚴自己-身心的菩薩的修法 第三個是指什麼 於諸眾生中-稱揚讚歎菩提之心 這是談到我們每一個人的-一種生命觀一個價值 其中一個就是發菩提心 發菩提心 我們每一個人生命-都有一個座標 有些人希望發大財 有些升大官、有些有名望 有些在學術上-有些在藝術上 我們不能說對或者不對-好或者是不好 但是其中一個生命的出口 那就是上成佛道,下化眾生 一方面自己的生命能夠-淨化昇華得到智慧 一方面又能夠關心眾生-利益眾生 培養這個福德 所以這個叫做菩提心 見眾生苦,生大悲心 因大悲心而發菩提心 因菩提心而成等正覺 就是說見到眾生的苦 等於是自己的苦 所以要想辦法來解決這個苦 那麼解決苦的辦法 可以透過物質的救濟 但是只是暫時的解決 最重要是精神上的救濟 心靈上的淨化 所以唯一的究竟的辦法-就是非成佛不可 那麼要成佛就必定-要利益眾生 這利益眾生才能成佛 所以這個利益眾生跟成佛 這兩個結合在一起 我們就叫做菩提心 菩提心 所以一切的善法當中 譬如說我們勸人家布施 勸人家持戒修忍辱、修精進 但是一切的法門當中 最重要最重要就是 要讓眾生發菩提心 勸發菩提心 使眾生瞭解佛陀最偉大 佛陀的人格、佛陀的智慧 佛陀的悲心、佛陀的願力 這個是真正解決我們人類-生命的一個最重要的菩薩道 所以勸人發菩提心-讚揚菩提心 那麼這個是對一個-修菩薩道的人來講 是一個必修的學分 除了自己發菩提心以外呢 也要勸眾生發菩提心 這個世間如果發-菩提心的人多了 這個世間慢慢就會變了 就變好的世界了 美好的世界 那麼這個世界人心不好了 這個世界就變壞了 災難就多了 水災、地震、車禍-然後海嘯、乾旱 無所不有的這種災難 就一個一個一波未平-一波又來了 這就是什麼呢 眾生的心靈出毛病了 自私自利 然後好話說盡、壞事做絕 當然災難就一波一波的來 老天爺要警告我們了 怎麼警告呢先滅五穀 先滅這個五穀 讓你五穀不能豐收 吃成問題 所以我們大乘佛法-跟小乘佛法 其中一個最大的差別點 從解脫道來講的話 是一樣修無我、無常 但是從另外一方面來講的話 所謂大乘佛法必定要-加修一個學分就是什麼 莊嚴這個世界 淨化這個世界 改善這個環境 因為環境對人類的影響很大 叫做什麼呢 叫做環境教育 一個人在一個美好的-環境當中 他的人品、他的性格 人格的發展就不同了 所以我們說書香世家-書香世家 住在書香世家的-一個家庭裡面 父母、兄弟、姐妹-大家都能夠 互相尊重、互相關懷 那麼這個人格培養起來-一定是很優秀的 所以環境影響很大 所以在大乘經典裡面 特別重視是什麼呢 叫做淨土的創造淨土的思想 淨的思想就是美好的環境 可以培養出美好的人格 第三個是講到諸眾生中 稱揚讚歎菩提之心 那麼我們先來講這個菩提心 菩提心就是覺悟的心 就是大悲心 或者是說成佛的心-度眾生的心 我們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間 每一個人有每一個人-生命的終極關懷 有些人希望賺大錢 有些人希望做大官 有些人希望能夠有-美滿的家庭 美滿的事業好的子女 每一個人有每一個人-生命的希望 那不管怎麼樣希望 我們每一個人生命-總是要找到一個出口 找到一個生命的價值觀 那一切眾生每一個人 都有身心的痛苦 生、老、病、死種種的痛苦 那麼有沒有什麼方法 可以真正解決人類-心靈的痛苦生理的痛苦呢 那以學佛的人-來講的話也就是 上成佛道,下化眾生 才是最根本的解決 因為眾生的我們可以-透過物質的種種救濟 但是這個不是究竟的-是暫時的 那麼眾生的內心身處 那種對生命的迷網 煩惱不能控制 這個就必須有佛法、宗教 透過修行的方法 讓我們眾生內心-真正的安下來 生命安定下來 生命落實下來 所以在人類所有的-生命的出口當中 我們瞭解到以發菩提心 上成佛道,下化眾生 這個是最有意義的 那麼就是發菩提心 發成佛的心 發覺醒的心、覺悟的心 大悲心、利益眾生的心 但是如果是自己個人發心 這個不足不圓滿 還必須勸人發菩提心 因為發菩提心的人多了 這個世間就不斷的在變化 變成莊嚴的世界 因為環境影響我們人太大了 所以大乘跟小乘其中-最大的一個差別就是 大乘講到淨土的思想 因為在清淨的國土-好的環境當中 培養出來的人格-才是最優秀的 所以環境的教育 環境影響人非常非常的大 那麼環境我們一般叫做國土 佛經裡面叫做世界 這個世界、這個國土 是隨著眾生的心念而轉變 那如果發菩提心的人多了 覺醒的人多了 大悲心的人多了 這個世界就整個會變成-美好莊嚴的世界 因為世界是我們人類-心靈的共同投射 人類的心靈善、光明的多了 這個世界慢慢就轉好了 這個世界眾生的心很齷齪 不好了動惡念多了 這個世間就慢慢變成-多災多難 所以為什麼要自己發菩提心 也要勸別人發菩提心 眾人的力量才大 眾志成城 這個世間不是一個人-可以改變 也不是少數人能夠改變的 是要全人類一起覺醒 然後讓這個世間變成-美好的莊嚴的淨土 那麼我們眾生在-這個淨土當中 很自然的就能夠和樂、互惠-敬業、樂群 這個是佛法來到-人間的一個目的 就是希望把這個-多災多難的人間 變成祥和的世界 而不是說我們信了佛-學了佛信仰了宗教 我們就想移民到-另外一個世界 去安心去安頓我們的身心 安頓我們的生命 宗教不是這樣子的 因為在現實的人生當中 一定有一種可行的辦法 這個可行的辦法並不是說 要離開這個世界去完成 就當下這個世界當中 我們全人類相信-因果業報輪迴 大家能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 那麼這個世界就變成-一個莊嚴的極樂世界 這是佛陀帶給人類的福音 一個最要的覺悟的法音 就是所有眾生都一起來-發菩提心 發覺悟的心追求真理的心 然後能夠互相關懷互相尊重 這個世間就會變成-美好的世界 所以說第三個諸眾生中-稱揚讚歎菩提之心 也是一個行菩薩道-必修的一個學分 那麼第四個呢 就比較困難了 於諸下劣,修習忍辱 這個地方講到的「下劣」 是講到我們的身相-我們的莊嚴 物質上的心靈上的-所有的條件 生理、心理、物理的-種種的條件 比我們的差比我們不如的人 反而來羞辱我們 這個時候我們能夠忍得下來 那才是真正的忍 如果是對方的地位高 總總條件比我們好 羞辱我們的話 那個忍是不得以的忍 因為對方有錢有勢 然後條件比我們好 那我們就忍下來那個忍 那不是忍 那個是不得以為了-保全生命的忍 那我這個地方講的忍-是什麼呢 對方條件不如我們 但是他竟然因為無知-來羞我們 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 我們不動怒不動氣 只是一種以慈悲的-眼光來看對方 因為無知有這種無知的行為 是值得我們同情的 而不動怒的話那麼這個-才是真正的忍辱 那依佛法來講 忍辱是要能解決問題 忍辱不是讓自己的生命折磨 別人羞辱我很難過 我不反抗 但是我們的生命受到了折磨 這個不叫做忍辱 而是說講到真正的忍辱-是有智慧的忍辱 能夠以自己的德行 自己的德學、自己的人格 自己的條件去感化對方 不再有這種行為 這種忍辱才算是成功圓滿 否則的話我們只是逃避 總覺得我受到別人的侮辱 那麼有一個能忍的我 有一個來羞辱我的人 這個人我不空生命 受到了傷害折磨 又沒有解決問題 所以我們講到的忍辱是-要能夠化解問題 以我們的德學我們的人格 去感化對方而不動怒 那麼這個才是真正的忍辱 所以說菩薩必須修-這四個學分來莊嚴身心 第一個-以清淨心而行法施 第二個-是於破戒人生大悲心 第三個就是,諸眾生中 稱揚讚歎菩提之心 第四個就是-於諸下劣,修習忍辱 那麼這個是講到菩薩-在度化眾生當中 在莊嚴這個世界當中 必修的這四個學分 接著我們來談菩薩 修這麼多的正行他能夠-得到什麼樣的成就 這個地方講了有三十二法 三十二個善法 因為菩薩修種種的正行 所以能夠成就三十二種 不可思議的這種菩薩行 那麼我們看到的經文是在-寶積經講記第七十頁 談到正行的成就 通常我們學習佛法的話 是怎麼樣發心怎麼修行 然後最後證到什麼樣的果位 那麼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修這麼多菩薩的學分以後呢 我們得到怎麼樣的-三十二種殊勝的法 經文怎麼說呢 復次,迦葉!名菩薩者 不但名字為菩薩也 能行善法,行平等心-名為菩薩 略說成就三十二法-名為菩薩 何謂三十二法 這個地方意思就是說 我們被稱為菩薩 那麼必須圓滿這-三十二種殊勝的法 成就了這三十二種法 才是真正的菩薩 實質的菩薩 而不是名字的菩薩 所以這個地方說 名菩薩者不但名字為菩薩也 能行善法,行平等心-名為菩薩 我們講到這個菩薩-是一個簡稱 原來是叫做菩提薩埵 菩提是覺悟 薩埵是眾生 就是覺悟的眾生 還沒有覺悟眾生 我們稱之凡夫俗子 整天在財色名利當中鑽頭 這個叫做凡夫俗子 那有些人是在名利中打滾 但是不被名利所轉 在工農工商當中 也是不斷的賺錢做事 但是他能夠行善法 而行平等心也是菩薩 所以不要以為菩薩的人-就什麼事不做了 一個宗教師不是這意思 而是所有世界上的每一個人 擁有一顆覺醒的心-慈悲的心 那麼透過士農工商種種-不同的職場、工作、公司 甚至教育、文學、科技-來利益眾生 具有悲心、具有智慧 來從事種種利益社會-身心的工作者 我們都稱為菩薩 所以這個地方講了 菩薩不是一個名詞而已哦 不是一個名字菩薩而已 他真正付出於行動 能行善法、行平等心 才是真正為菩提薩埵 覺有情、覺悟的眾生 所以我常常講我們-信佛學佛的人 並不是身份的改變 身份的改變 以為我信了佛、學了佛 我要改變我的身份 不是這樣子的 而是改變我們的心態 改變我們的語言-改變我們的行為 一切都是在社會當中-是一個正人君子 所做所為一切有一個風格-有一個風範 足以影響這個社會的風氣 引導大家向善向光明 所以我們這個報紙 有的時候不講它報紙-叫做報導 就是你所報導的內容會引導 大家向善、向光明 那才是真正的報導 那如果這個報導會引起-人家非非之念 那不叫做報導 那個是引導別人做壞事 那就不叫做報導了 所以我們講到這個-菩薩、菩薩 不以為是說剃度出家-穿了道袍 那才叫做菩薩 而是每一個人 地沒有分什麼東西南北 人也沒有分什麼男女老幼 只要擁有一顆覺醒的心 大悲心、大智慧 那麼在士農工商各界各層次 都是本本份份、安安份份 能夠有一個慈悲的心-智慧的心 來引導我們身邊周遭的人 一起走向覺悟的光明的 那麼這個行列裡面-都稱為菩薩 所以我們看到的佛像 佛像裡面佛中間坐 佛在中間坐了 旁邊就是普賢菩薩-文殊菩薩 然後大悲觀世音菩薩 或者是大勢至菩薩 或者是大願地藏王菩薩 那麼這些菩薩-我們可以看到的 我們中國的佛像就只有一尊 地藏菩薩是理光頭的 其他的菩薩都是帶髮的 就是說在這一個五塵-六欲世界當中 發菩提心來利益眾生 而不是離開人間-不食人間煙火的 不是這個意思 在塵不染 那麼這樣子才能-真正行菩薩道 所以我們來看怎麼樣-才真實的菩薩 他必須圓滿了三十二法 他成就了三十二法 才能真正的是真實的菩薩 那三十二法當中呢 經文是在七十一頁 常為眾生深求安樂 皆令得住一切智中 心不憎惡他人智慧 破壞憍慢,深樂佛道 那麼這個是第一個-就是法行 這個法行裡面有分五個部分 分五個部分 就是說跟正法不相違背 跟佛陀所說的法 我們身心跟正法-不相違背 依於法,順於法-而向於法而行 這一切身心的行為-都是跟法相應 那麼這個有五種 第一個是-常為眾生深求安樂 深求安樂 就是強而有力的一種想法 一種觀關切的心情 強而有力的 那如果是說我們-看到眾生的苦 我們這個悲心不足的話 我們就會放棄了 但是這種強而有力的-這種關心的話 我們自然會付諸於實踐 所以常為眾生深求安樂 我們一般人說法度眾生-利益眾生 要不然在家裡面照顧父母 照顧妻子兒女 如果沒有深求安樂的話 那都是表面的功夫 久而久之父母妻子兒女-也會發現不對勁了 所以這種發自內心的深深的 真的是為對方著想 為對方的身心安樂-而著想的話 就容易感動對方 所以在法行當中第一項就是 有這個增上意樂 強勝有力的願樂 強而有力的一種想法-一種態度 甚至付諸於行為 常為眾的利益而安樂而著想 那這樣子才能感動眾生 所以我們常講 我們要先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 自己都不感動-怎麼會感動別人呢 不行 這個是第一個-法行裡面必修的 第二個是-皆令得住一切智中 我們去利益眾生 如果單單只是物質的救濟 物質的救濟這是-不究竟不圓滿的 我們只告訴眾生多布施-來生大富大貴 也是不究竟的 要不然你修禪定、持戒-來生可以升天 這個也不是究竟的 要不然我們告訴眾生說-哎呀!人生很苦 你修這個四聖諦 斷了我執、我見以後你來生-就不必再出現生命了 因為出現生命很痛苦 那麼這種否定生命-這種修法也是不究竟 也是不究竟 所以要怎麼辦呢 讓眾生能夠安住在一切智中 一切智中是什麼,就是佛 就讓眾生成佛簡單一句話 使眾生一直修到成佛-這才是圓滿 但是只是叫眾生布施-持戒、忍辱 來生大富大貴 或者升天享福-或者是做人享受 這個不究竟 不究竟 要不然我們就會讓眾生-到哪一個世界去 從此無災無難這個不究竟 所以第二個法行當中就是 皆令得住一切智中 那麼一切智就是佛的大菩提 就是佛圓滿的功德-我們叫做一切智智 一切智智 這教化眾生就是要-教化眾生發菩提心 發這個成佛的心 發度化眾生的心 那麼讓眾生所修的功德 最後能夠變成為成佛的資糧 如果眾生所修的一切-不能成為成佛的資糧 變成升天的資糧 做人的資糧 來生享受大富大貴的資糧 這個有時候反而會讓墮落 它會讓眾生墮落的 因為眾生智慧不夠的時候 一旦福報到了那就很-容易富貴生淫慾 富貴生淫慾 那變成隔世冤 隔一生變成冤了 怎麼講呢 譬如講我們這輩子-拼命做善事去布施 糟糕了來生大富大貴 那麼一大富大貴以後呢 做壞事的機會也就多了 所以叫做豪貴學道難 來生大富大貴身體-又健康的身體錢又多 有錢又有閒吃飽沒事幹 那麼就到處吃喝唱跳 反而墮落了 所以利益眾生不是單單-改善他的物質的生活 不是這樣子的 必須從事一種精神上的-心靈上的 根本的讓眾生覺醒 讓他覺醒、讓他覺悟 這個是在法行當中 使眾生安住在這個佛道 發菩提心安住在這個佛道 第三個是-心不憎惡他人智慧 那我們追求的是智慧 別人有智慧可以幫助-我們轉迷為悟 對於別人有成就-我們要隨喜功德 隨喜功德 對別人的甚深智慧 我們不但不會起-嫉妒心、憎惡心 我們還生起恭敬心隨喜的心 這個是隨法行當中的一個 第三個,君子成人之美 君子對別人的長處-能夠去欣賞 我們世間的人往往就是-不能欣賞別人的長處 所以自己的短處-就永遠不能改進 所以懂得欣賞別人的長處 才能夠補足自己的缺點 這是第三個 第四個是什麼呢-破壞憍慢 我們一個人在怎麼樣的成就 有知識、有學問、有德學 最怕的就是一個憍慢 我們中國人造字的時候-很奇妙的 寫一個自己的自-然後一個大 一個人自大然後再加上一點 就變成臭 就變成臭了 一個人稍微有點自大感 覺得我了不起、我超過別人 我比別人好福報大 聰明、記憶好、聲音好-長相好 這些足以讓一個人 叫做什麼呢 驕傲 自以為高人一等 高人一等 那麼這樣子的話所有的成就 等於像這個氣球被扎了-一個洞以後沒有風了 所以憍慢這個就是我們-學佛的人一個很大的障礙 因為這是在擴充我執-我見跟我有關係 跟我有關係 我們信佛學佛的人-就是要捨掉這個我 我執、我見這種虛榮 那現在我們因為有一點-成就就瞧不起人 那麼這個是在增長我執我見 跟佛法是不相應的 第五個是什麼呢 深樂佛道 深心的愛樂佛菩提 志願堅固,牢不可破 這個就是我們每一個人-有每一個人的嗜好 嗜好 那麼如果說學佛是-一種嗜好的話 也說不過去 那這個地方講的-深樂佛道就是說 跟一般講的嗜好-是不太相同的 我們世間嗜好往往要花錢-花精神、花體力 而且有的時候會產生副作用 那是對佛法的這種-講的很俗來講 嗜好的話 不但不是要發很多錢 然後我們還會去布施 然後我們在修學當中 不是靠外在給我們快樂 而是按照法的實踐當中 發自內心、發自生命的-最深層的部分 產生了法喜自在 而且是一步一步的-越來越清醒 越來越覺醒 那麼這樣子的我們講的-學佛才會有價值 所以我們一般人學佛會退心 那就是得不到法喜 不知道正確的方向-正確的方法 得不到法喜 修了幾年還是苦苦惱惱的 那就是什麼呢 沒有得到法喜 在法的證悟當中 很自然的深心越來越輕鬆 生命越來越安詳 越來越自在 所以智慧越來越高-悲心越來越強 那對世間的這種貪戀執著 越來越少、越來越少 所以我們講嗜好嗜好 世間人講的這個是嗜好 佛法就不講嗜好了 講什麼呢 叫做深樂佛道 深深的這種快樂的去學習-成佛覺悟的道路 那麼沒有什麼後遺症 嗜好往往會有後遺症的 有些人喜歡下棋 這個嗜好見到人就來一盤 那下到什麼程度 我聽說一個信徒 這個太太煮好了叫先生吃飯 那麼先生約朋友來下棋 他說我下完這一盤再吃了 那一盤下輸了不甘心 再下一盤、再下一盤 飯菜都冷了 這個太太火大了鬧離婚了 你一天到晚下棋-你的嗜好就是下棋 不關心家庭不關心-人家煮飯的那個辛苦 鬧離婚 這個嗜好產生了一個後遺症 我們世間人嗜好太多了 養鳥、養狗、養?-養了一大堆 結果傳染細菌孩子也過敏病 所以世間的嗜好往往-有這種後遺症 嗜好煙酒身體傷害了 嗜好賭博財產沒有了 嗜好 所以這個嗜好有的時候-是失去理智的 當然如果你是嗜好讀書 適可而止的在讀讀書 嗜好運動、爬山 適可而止的適量的 對身心是有幫助的 文學、藝術、音樂 適度的嗜好對我們的-身心是有所助益的 那如果是太迷了 也會造成家庭的困擾 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就不用嗜好 叫做深樂佛道 就是深心愛樂於成佛覺醒的 這種菩提大道 而且志願堅固,牢不可破 不受別人的動搖 那麼這個是三十二法當中 第一個講到法行 我們一切的修行以五種 做為我們修行的一個大原則 大原則 第二個是成就平等行-這個有八種 我們來看經文是在七十二頁 愛敬無虛,親厚究竟 於怨親中其心同等 至於涅槃,言常含笑-先意問訊 所為事業,終不中息 普為眾生等行大悲 心無疲倦,多聞無厭 自求己過,不說他短 以菩提心行諸威儀 那麼這個也總共是有八法 就是行平等行,修平等行 眾生心都是差別的、有限的 在平等當中總是要-找出不平等 所以因為不平等-所以有愛憎取捨 這是眾生的毛病 眾生的毛病 都是內心裡面不平等 所以看到的世界都是不平等 因為不平等所以有-自己喜歡的 自己不喜歡的 那麼就產生了一個向心力-一個離心力 那我們的心境始終-就是在向心力、離心力 這兩股旋渦當中-這麼旋繞動盪不安 所以眾生之所以苦 因為眾生是以差別心-來看自他 以及人人之間的-一切的差別向 所以產生了許許多多-這種愛憎取捨 我們世間都少的悲喜劇 都是在眾生的差別-心態當中所引發的 那麼佛經裡面談到-這個菩薩修三十二法 來成就菩薩道 其中有一個就是-叫做平等行 那平等裡面分八種 第一個叫做愛敬無虛 愛敬無虛 這個我們世間的人-對於人跟人之間 單單只有愛沒有敬-會產生問題 單單只有敬沒有愛 太嚴肅了 那麼這個也是會變成-距離很遙遠 所以人跟人之間懂得-互愛互敬 那麼在我們中國叫做什麼 叫禮節 禮節 有一個節制 我們看那個車子 車子怎麼寫呢 保持距離,以策安全 人跟人之間在怎麼親密-都有一點距離 讓各自有發揮的空間 這是懂得去敬重對方 但如果一個人把所有的-距離都沒有的話 那就會控制對方 把對方束縛的緊緊的 最後也會產生病變-那就麻煩了 所以這個地方講到愛敬無虛 就是菩薩能夠真誠的-愛敬眾生 但是而不是我們-一般人所說的 感情的一種執著 所以講到這個愛敬無虛 也就是人人之間互相-溝通的一種藝術 人之人之間能夠尊敬對方-又喜歡對方 雖喜歡對方又能夠尊重對方 那麼這樣子的話 人跟人之間才能夠-相處得很久 那如果是一個人-小人之交其甜如蜜 那糟糕了稍微有點-不對勁就反目成仇 所以古代的人說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君子跟君子之間-互相關心互相關懷 但是會互相尊敬 那如果是說一個人-沒有距離了 那就想改變對方變成我的 這個被我支配、被我利用 那就會很麻煩了 所以人跟人之間一種相處的 為人相處之道 佛經裡面很簡單就四個字 叫做愛敬無虛 沒有什麼欺騙的行為 沒有 真正的發自內心來關心對方 而且又尊重敬對方 這是講到平等行裡面-第一個愛敬無虛 第二個是什麼呢 親厚究竟,於怨親中-其中同等,至於涅槃 在我們現實人生當中 無量的生死當中 由於我們觀念、行為-想法、態度種種的差別 所以在我們還沒有成道之前 多生多劫來我們所結的-冤親太多太多了 所以有些人到了-一個地方很有人緣 有些人到了一個地方-大家瞧不起他、不理他 為什麼呢 結了善緣,結了惡緣 那麼我們無量劫來不曉得-結多少的善緣、惡緣 所以有的時候被人陷害時候 有的時候就困難當中-有貴人相助 那就是前輩子我們幫助過他 這個時候無緣無故的-那麼他來救你 為什麼有原因的 所以人跟人之間不是-冤家就是親家 但是依佛的眼光來看 冤反而是從親起 那麼親又是從冤起 一個人我們不是認識的 現在無緣無故的認識了 有這麼機會認識 覺得對方不錯那麼結婚了 結婚以後沒有什麼距離以後-開始不懂尊重 那麼又產生問題分手了 從不認識到認識 從認識到分手 那麼由冤到親,由親到冤 在這個社會當中是不斷的-冤冤親親,親親冤冤 那麼到底誰是冤的-到底誰是親 有的時候還是不打不相識 因為某一種誤會 那麼解釋清楚以後呢-感情越來越好 冤家變成親家 所以依佛的眼光來看 冤親是平等的 冤親是平等的 它不會像愛一個什麼-愛到要死,恨到要死 這個都是沒有理性 失去了理性 因為有理性的人 即使自己再怎麼樣喜歡的 也是保持一個距離 懂得去尊重別人的人格 別人的生命空間 不會去束縛別人來依從自己 懂得去尊重 所以這個地方講到親厚究竟 於怨親中其心同等 即使再親密的人 我們也是要引導他-走向覺悟的道路上 而不能去沈迷在感情的 世俗的、物質的、物慾的 那麼這樣子才能夠 讓這個道義道情-來共同的昇華 所以也是講到人跟人-之間的相處之道 所有的冤親眷屬一切一切 都我們是同心的要-帶往他們至於涅槃 而不是纏綿在世俗的-情慾肉慾當中為滿足 而是引導眾生走向善的光明 還不但是要一直到涅槃 涅槃就是生命的問題解決了 所有這個內心的困擾-生命的困惑 一切都解決了 我們帶領這些冤親眷屬-一起到達涅槃 那麼這樣子的話才是真正的 這個覺有情的應該做的事情 第三個-言常念笑,先意問訊 有些人總是擺起面孔 要別人跟他先打招呼 那麼別人跟他打招呼 他還是愛理不理 這個是什麼呢 貢高我慢 我高人一等 那這個就很麻煩了 所以這個地方講到-人跟人之間相處 和顏悅色的跟人家-談話的時候 很發自內心很至誠的-看著對方 表達我們的意見讓-對方能夠接受瞭解 所以言常含笑,先意問訊 我們先看到對方就-先跟他打招呼 不見得就是我們人格低一點 而是我們謙卑我們覺得難得-在這個地方見面 見面就是有緣 所以先意問訊也就是說 如果對方沒有看到我們 那我們先跟他看到他的時候 我們應該先打一個招呼 先去打一個招呼 那你覺得別人來跟你打招呼-是我高人一等的話 這是瞧不起人 瞧不起人 所以這個也是講到我們-人跟人之間的來往 人跟人之間來往的一種藝術 一種藝術 第四個-所為事業,終不中息 我們不管是答應人家的-幫助人家的事情 一定是有始有終 還沒有完成的時候-絕對不可以終止 除非你不答應 除非你沒有那個本事-沒有那個本領 不答應則已,一答應以後呢 一定要守得這個信用 那麼這樣子的話有始有終 才會讓人家感受到-我們的這種誠意 所以我們看到佛門裡面-點這個香 這個香通常從上面這麼一點 一直燒燒燒完了才會停止 這個也是表示說我們-做事情就像點香 不點則已一點就是-從頭燒到尾 整個燒完了能結束 那我們學佛的人-看到這個點香 就是檢討自己過去 答應人做事情或者是-自己的事情 有沒有從頭做到尾 有沒有這種耐性 訓練我們一種耐性 這個是尤其答應幫助別人-做什麼事情一定要有始有終 還沒有完成前絕對-不會停止的 這是第四個-所為事業,終不中息 第五個,普為眾生等行大悲 那麼即時有些眾生 他要求我們做的事情-我們做不到 那你就不要答應 但是這個不答應並不是-表示不慈悲 因為對方的要求是無理的 無理的要求我們不答應-反而是慈悲 是慈悲 那如果你事事都答應-人的話自己忙透了 然後對方也沒有得到-什麼利益 反而增長對方的貪心也不對 所以幫助人家一定要有智慧 有自己的時間-有自己的體力有悲心 這些配合起來對自己好-對對方也好 雙方面都得到利益 那麼這樣子的幫忙-才是真正的幫了大忙 而不是幫了倒忙 我簡單的報告到此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