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 題:寶積經第8集 主講人:普獻法師 各位同學大家好 我們繼續看《寶積經》-講記第六十一頁 這個地方是講到四種-真實的菩薩福德 第一個是能信解空亦信業報 我們剛才講到的文字上的-文學上的空是沒有 但是佛學上的空-確實有它充實的內容 是說形形色色的萬事萬物-沒有一個永遠不變的主體 而是隨著時空溫度-種種的因緣條件 不斷在變化 雖然一切是空無自性-空無主體 但是卻是有它的因果業報 因果業報 這一個是真實菩薩-的第一個條件 第二個是什麼呢? 知一切法無有吾我-而於眾生起大悲心 了解空可是眾生-不了解空的道理 所以眾生被這個萬象-所迷惑了 心被這個形形色色內在身心-外在世界一切迷惑了 這本來就沒有一個-永遠不變的主體 但是呈現在我們眼前的-形形色色五顏六色 卻是讓眾生迷惑不已 所以眾生不知道空 為了在石火光中去獲得-個人的利益掌控支配 這種欲望 不惜犯下了滔天大禍 種下了三惡道的因 所以菩薩就是不忍眾生苦 雖然在六道當中 但是菩薩是以-陪公子讀書的心情 來陪伴我們 因為菩薩知道-一切法是空性的 但是眾生卻是我們的恩惠者 眾生是成就我們佛道的 所以知道一切法-無有實實在在主體 但是又能夠予眾生大悲心-而去度化他 假如說我們通達了-諸法的空性 但是對眾生又無動於衷 這個就喪失了佛菩薩-救世的本懷 所以一個真實菩薩-是了解了一切是空 但是眾生因為不了解空-而去造業起煩惱 造業受苦都是冤枉的-都是冤枉的 所有這些眾生都是我們-多生多劫來的父母 兄弟姊妹同學朋友 我們怎麼忍心讓他們繼續的-迷迷糊糊的造業受苦呢? 所以雖然知道一切法-是空性的 但是這個悲心是油然而生 眾生沒有智慧 被這個法被萬事萬物矇騙了 造業了、受苦了 所以知一切法無有吾我 就是沒有一個-永遠不變的主體 但是而於眾生起大悲心 這是真正的菩薩了 第三個深樂涅槃而遊生死 這一個就是我們講到-我們信佛學佛的人 一個最終的目標就是涅槃 我們一般人以為念涅槃-就是死亡了 事實上不是這樣子的 現在有人什麼高僧大德-去世的時候 我們都會寫上證大涅槃-證到涅槃了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叫做涅槃? 什麼叫做涅槃? 在過去我們翻成圓寂 功德圓滿了-所有的煩惱沒有了 寂滅了 所有不好的斷除了 功德圓滿了 智慧生出來了 沒有這個生死的問題-沒有煩惱的問題 煩惱斷盡了、生死了了 我們叫圓寂、寂滅了 涅槃有好幾種 一個是有餘涅槃 證到這個涅槃境界的人 他這個肉報身-還是有老病死的苦惱 有餘涅槃 有一種是無餘涅槃 這一生當中業報盡了-肉報體也盡了 無餘涅槃 但是佛法這種無住涅槃 這個就是我們這裡所說的-深樂涅槃 有些人念成深樂涅槃了 而遊於生死 證到涅槃以後呢? 留惑潤生來廣度眾生 而在這個生死大海當中-來度化眾生 就是無住涅槃 大乘所說的無住涅槃 不是說了了生死不再有生死 不是這個意思 而是說雖然有生死 但是沒有生死的痛苦 我想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講 一個人身體很虛弱-風吹雨打隨時都會感冒 咳嗽頭痛 一個身體健康的人-不怕風吹不怕雨打 甚至什麼日曬也不怕 為什麼呢? 身體健康了 眾生沒有智慧、沒有福德 所以在這個生死大海當中 頭出頭沒 起惑造業受苦 菩薩有智慧有福德 在這個生死大海當中 不但自己不會頭出頭沒 他事理清楚有智慧有福德-有悲心 在這個生死大海當中-來利益眾生來修福德 所以這個是證到涅槃-的這種智慧有了 但是因為悲心所以來陪我們-這些眾生這些公子 來陪伴我們好像是遊樂-像是遊戲 在生死大海當中是遊戲 再舉個例子來講 比如說不會游泳的人-跳到水裡是很痛苦的 會游泳的人跳到水裡-我們說如魚得水 在水中能夠救人 這一個是一個會游泳-一個不會游泳 這個就是菩薩-因為有這種智慧 破除了我執我見斷除了煩惱 不再有生死的問題 不再有煩惱的問題 這個內心的困惑生死的迷惘-這些問題都完全解決的人 我們說證到涅槃了 破除了我執我見了 這是有智慧的、有悲心的-才是真正的菩薩 如果有智慧斷了我執我見 但是對眾生的生死棄之不顧 那不是我們學菩薩道的人-所修的這種涅槃 所以這個地方說深樂涅槃-而遊生死 生死像是遊戲了 這個在《華嚴經》裡面-怎麼講呢? 說把這個生死好像是-如遊園觀 視這個生死投胎轉世輪迴 好像是去花園參觀這個花園 我們去參觀花園一定很高興-很愉快 那菩薩來示現生死 就好像我們去參觀-這個漂亮的花園一樣的 如遊園觀了 所以生死對菩薩來說-就是一個機會 輪迴是美事 能夠參加輪迴-是一件好的事情 能夠有生死的機會-才有度化眾生的機會 培福德的機會 所以我們一般人-認為這個輪迴痛苦 生死像冤家 但是一個修菩薩道的人-來講的話呢 輪迴是一個美事情 生死是一個機會 所以我們佛門裡面 人離開世間了-時間到了眼睛一閉 呼吸停止了 我們世間的人叫做死亡 別世、逝世、離開人間 好像是一個很悲哀的 走向一個渺渺茫茫-的世界去了 但是我們佛法裡面-怎麼講呢? 就叫做往生 往生 我們造了這麼多的業 這一生離開世間了 就像一個破破爛爛的房子-我們丟掉它不要了 再去換一個新的房子 我們所造的善業-我們學習到的知識 我們所結到的善緣-甚至我們所做的壞事 所講的壞話這些善業惡業-跟著我們又去轉生 投胎轉世這個往生 所以佛教對這個死亡-它認為這個是一件好事 但是要善終 必須要多造善業以後 我們就是換了一個舊房子-去換了一個新房子 我相信我們每一個人 不想永遠住在一個-破爛的房子 這個身體會老會病會死-就是一個破爛的房子 再怎麼保護、再吃什麼補-再打什麼針 終究就是會老病死 我們再怎麼愛它保養它 二十四小時照顧的這麼好 怕它冷怕他熱 有冷氣、有暖氣 睡覺要睡這個彈簧床 再怎麼保養可是這個肉體-終究送給我們的是老病死 但是還沒有老病死之前 我們可以學習-許許多多的知識 學習許多的智慧 我們可以發悲心去利益眾生 做義工、做善事-培養許許多多的福德 然後我們有一天老病死了 我們乘著這個業力-我們乘著這個願力 又去往生了 往生到善道好的家庭-好的父母、好的朋友 我們又是從小baby-來到這個人間了 所以佛法對這個生死-它認為這是一個過程 一個過程 死才能生、生必然走向死亡 這是一個自然的過程 這個自然的過程因為-眾生總是執著某一個過程 希望它停留在一個點上-所以會痛苦 我們再舉一個例子來講 一棵樹開花了 花謝了結成果實 是不是因為花謝-我們痛苦呢? 不會 因為必須花謝了才結成果實 果實掉下來了成熟了-果實成熟掉下來了 我們會悲哀嗎? 不會 果實成熟掉下來以後-變成種子 種子掉在泥土裡邊以後 種子變化了 開始抽芽、長芽了 芽長出來了、種子沒有了 這個芽慢慢的長抽枝發芽-長葉子了 芽也不見了變成樹枝樹葉了 然後又開花了-然後又結果了 結果掉下來以後-又變成種子了 然後抽枝發芽 花謝了我們不說花死了 我們說花謝了果實生出來了 因為果實成熟了掉下來了-它變成種子了 種子然後變成芽變成樹枝-然後長葉子 又重新開花 所以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我們的生命也是如此-也是如此 我們之所以被生死困惑 就是我們永遠想保留-某一段過程 就像花永遠是花-不要讓它變成果實 這個說不過去 說不過去 我們希望這果實永遠是果實-也說不過去 畢竟這個種子要讓它-在泥土中去生長 所以我們之所以痛苦-之所以煩惱 我們就是深深的執著-其中一段的過程 永遠不要變化 這一個執著就是-用錯誤的執著 也導致了生命的困惑 我們講到證到涅槃的人-了解這些過程 了解身心的無常-從無常當中了解無我 這個生裡的變化-我們也擋不了 佛陀即使一個聖者-來到這個世間 也是擋不了 也不能夠違背-這個大自然的法則 大自然的大法則-就是什麼呢? 前因後果主因助緣-不斷的在變化變化 佛陀也不能夠違背-這個大自然的法則 佛陀八十歲要離開世間了 老病死照樣的 只是他的心境是平靜的-寧靜的安祥的預知死至的 幾個月前就說我要走了 你們有問題的趕快問-否則沒機會了 所以叫阿難尊者-把這個草鋪地 吉祥草鋪好 然後再為弟子們-說了這個《遺教經》 就這麼很安祥的-時間到了我要走了就走了 為什麼呢? 跟法相應了 了解諸法的空性-隨順這個空性了 我們眾生就是-不了解諸法的空性沒有智慧 所以沒有智慧就是沒有涅槃 所以就是對生死莫可奈何的 每一生每一世-我們都交了-一個寶貴的學費 什麼學費呢? 叫生命 每一生每一世-都交了一個生命 而又不了解生命-繼續的迷糊下去 所以這是很可惜的 所以我們此生此世 不要再交這個-白教這個學費了 我們要利用這個生死-了解這個生死 了這個生死-而不被生死所迷惑 那就是要證涅槃 所以涅槃是我們-信佛學佛的人 一個最重的一個目標 如果不懂得涅槃 簡單的就是說要有智慧 破除了我執我見生死自在 煩惱自在了 所以作為一個真實菩薩-是深樂涅槃而遊於生死 而遊於生死 它好像是遊戲、像是遊戲 在我們眾生生離死別-那真的是哀傷莫已 但是佛菩薩看-這是一個自然的現象 一個自然的現象 可是眾生不了解 每一生每一世都是這種-生離死別 這種錐心之痛不斷的重演-不斷的重演 但是又不能覺悟生死的真相 你看這個多麼愚癡啊 所以這個是講到真實菩薩 證到這個涅槃-但是不進入涅槃 叫做無住涅槃 在無限的生死當中大顯身手 為眾生拋頭顱灑熱血 為眾生而修學一些善法-來利益眾生 所以這個就是-真實菩薩的作為 所以第四點所作行施-皆為眾生不求果報 我們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個人有個人的理想 每一個人有每一個人的抱負 每一個人有每一個人的興趣 每一個人有每一個人的專長 總之每一個人都有-他一個目標 那個生命的座標 有些人希望能夠身體健康-充滿著知識 然後找到一個好的職務 收入豐富然後有嬌妻美妾-有聰明的子女 我們不說對或者是不對-好或者是不好 每一個人都有-他生命的一種座標 一個理想、一個抱負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為了-這一個抱負而認真的去努力 這個會使我們感受到-生命的價值意義 就是為了我們這個目標-而去奮鬥會覺得人生有意義 那我們請問佛菩薩-來到這個世間 他的目的是做什麼? 他求什麼? 佛菩薩所作所為-皆為眾生不求果報 這是佛菩薩的所作所為 跟我們所希望的大不相同 大不相同 我們所作所為的跟我有關係 我的名利、我的權位-我能支配的、我能利用的 我能享受的 我們凡夫眾生所想的-一切一切都是跟我有關 跟我有關 菩薩呢? 佛菩薩呢? 跟我無關而是跟眾生有關 所以這個就是我們凡夫俗子-跟佛菩薩的差別 就在這個地方 所以佛菩薩善知識所作所為-一切都是為了眾生不求果報 所以從這個地方我們了解 我們是不是菩薩啊? 如果我們所作所為的 十分當中有一分兩分為眾生-就很不錯了 如果是有五分六分-那就更了不起了 如果我們所作所為一切-七分八分 真的是為利益眾生 剩下一兩分只是維持家計 那真是大菩薩了 佛菩薩是千分萬分-都是為了眾生 所以我們由這個地方 我們了解我們-自己修行的功力 我們的存心是為眾生-還是為自己? 如果是有一點點為自己的話 那跟菩薩的距離-就越來越遠了 如果是真正的-為了眾生的時候 就不會去計較說-度眾生好苦喔 不會有這個念頭了 因為是為眾生 為眾生 所以有些信徒就說師父-我們在賺錢很難學佛 賺錢不是為了自己嗎? 有家庭的人的確是如此 但是佛菩薩告訴我們-作為一個在家的信徒 賺錢是正常的-不賺錢是不正常的 因為你賺錢你可以去養父母-妻子兒女 給他們受教育、給他們溫飽-給他們生活舒適 也算布施、也算是布施 如果是說我們的收入 把它分成四等份、成四等份 一份來維持生活、一份投資-繼續投資 一份來儲蓄 然後一份來做一些-公益的事業 分成四份也是在家當中-修菩薩道了 也是稱為菩薩 所以我們不要以為說 菩薩就是供在我們-這個佛桌上的 觀世音菩薩、地藏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 才叫做菩薩 事實上我們許許多多-在家的菩薩 一方面賺取了社會的利潤 是因為他服務這個社會-從事士農工商種種的工作 來利益眾生 這個也是算布施 布施知識、布施你的體力-布施你的精神 守住你的崗位 讓這個社會能夠-運作的很圓滿 所以不要以為說菩薩-就是大菩薩 凡是有悲心有智慧的 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利益眾生的 因為我們利益眾生-所以社會給我們一份的薪水 這一份的薪水就可以養家活口 可以維持家計、可以儲蓄 甚至可以繼續投資 然後再抽出一部分來布施-來做救濟的工作 對弱勢團體的關懷 所以只要是所作所為-皆為眾生 不求個人的私欲的-這種果報的話 我們都稱為是真實菩薩 真實菩薩 簡單的說這個必須-要有空的智慧 有實際的慈悲的行為 這兩個結合在一起 那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真實的菩薩 不管有家庭沒家庭-出家或在家 只要是所作所為皆為眾生 皆是行菩薩道-就是真實的菩薩 如果有絲毫為了個人的名利-個人的享受、個人的支配欲 那這個跟菩薩道就相違背了 所以佛陀就總結的說了-是為四種真實菩薩福德 這個很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這個真實菩薩再加上兩個字 叫做福德 福德 我們說皈依佛兩足尊 為什麼要皈依佛呢? 因為佛的智慧跟福德圓滿了 兩足尊、兩種都圓滿了 還有一個意思是兩足就是人 兩足在走路的 在兩隻腳走路的當中 人是最尊貴的 在人的當中最尊貴的-我們稱為兩足尊 這是另外一個意思 所以這個講到了 說一個真實的菩薩-能夠信解空 又性解業報 也就是說不去執著萬法空-而又能夠起大悲心來度眾生 然後知一切法是無我 但是又能夠以眾生起大悲心 所以不會因為一切空-而認為人生沒有意義 反而是因為一切是空-所以一切可以改變 再不好的人-只要給他一個因緣一個機會 他就變成好的 所以永遠不會失望 永遠抱著一顆-永不失望的信心 來度化眾生 眾生要到哪裡去度呢? 在生死大海當中來度 要有什麼本事呢? 就是要證悟涅槃的智慧 所以說深樂涅槃而遊生死 然後度化眾生-不是為了個人的利益 所作所為皆為眾生 就是不忍眾生的痛苦 眾生沒有智慧 所以在生死大海當中-頭出頭沒很可憐 菩薩是必須在這個-輪迴生死當中來拯救眾生 這個叫是真實菩薩-的本來面目了 所以菩薩、所有的菩薩-都是我們看這個佛像好了 所有的菩薩你看-頭髮留的長長的 衣服穿的漂漂亮亮的 然後這稍微有點這個福相 說有點胖 但是這個胖不是一般的傻胖 是真正的那種福相 所以菩薩相一定是-這種很有福德的 但是羅漢相就不同了 我們看到的這個寺廟-裡面的這個羅漢相 瘦瘦巴巴的眼睛凸的大大的 這個千奇百怪的 所以從這個地方的形象-來看起來 菩薩是修兩個學分 一個是智慧的學分 一個是悲心福德的學分 這兩個圓滿了稱為佛 還沒有圓滿稱為菩薩 菩薩再去分初地、二地-三地到十地菩薩 十地菩薩前另外還有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 等位子 這個都是講到-菩薩的福德智慧 這兩個學分圓滿不圓滿 圓滿的稱為佛 不圓滿的就稱為菩薩 然後再分很多等級 所以這個地方講到的四種真實菩薩福德 特別去提這個福德 這個就是讓我們了解到說-我們信佛學佛的人 對於我們這個社會我們家庭 我們的鄰居-我們不能那種冷漠 好像一切與我無關-這樣就錯了 我們必須覺得宇宙的事-就是我個人身心的事 我個人身心的事-也就是眾生的事 也就是宇宙的事 所以宇宙即我、我即宇宙-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這個是菩薩到所應做的事情 接著我們要講的是正行勝利 就是說修這種正行以後-菩薩的正行以後 得到了哪些-這個有意義的事情? 講到這個正行的勝利了 第一個是得大藏 我們看這個經文在印順長老-的《寶積經》講記 是六十二頁 六十二頁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大藏。何謂為四? 若有菩薩值遇諸佛-能聞六波羅蜜及其義解 以無礙心視說法者-樂遠離行、心無懈怠 迦葉!是為菩薩有四大藏 我們講到這個寶藏寶藏 一般人認為這個寶藏-就是金銀珠寶 金銀珠寶 一個信佛學佛的人-什麼是寶藏? 這個地方講到這個-四個寶藏了 就是按照上面所說的-這個正行來去修的話 就能夠得到許許多多的好處 第一個是得到大寶藏 得到大的這種寶藏 這個藏就是好像一個倉庫 無盡無盡的這種寶在裡邊 第一個是什麼呢? 若有菩薩值遇諸佛 就是因為按照佛菩薩-所開示的方法去修去學的話 生生世世到處都能夠逢到佛 每一生每一世都能夠見佛 然後聽聞佛法-也能夠去修供養 也按照佛陀所說的方法-來修行 所以就用不著去擔心會墮落 你看這個有多大的福德善根 所以這個就是我們-按照佛陀開示的這個 戒定慧、六波羅蜜、-三十七道品、八正道 這些來修的話 然後發菩提心-來利益眾生的話 有這個悲心、有這個願力-有這個智慧 很自自然然的生生世世-都能夠見佛聞法 然後去修正行 這個是多麼大的這種善根 多麼深厚的這種福德 這是第一個寶藏 而不是我們世間人類-這一個金銀珠寶這個寶藏了 世間的人沒有智慧-金銀寶藏說不定成為禍害 這個算命學怎麼寫? 叫做財多傷身 舉個例子來講吧 說在這個美國有一對夫妻-這是發生在最近 這個夫妻異想天開的 五年前就用三萬塊美金-去買這個樂透 三萬塊美金投資下去 真的被他中到樂透獎了 扣掉所得以後換一換-他們要領現金了 這個現金領起來-大約等於我們台幣有十二億 這個丈夫的比較強勢-他就拿了七億 以台幣來計算是七億 太太就拿了五億 一個拿五億、一個拿了七億 有這麼大的這個金錢-這麼大的數目金錢 這個異想天開了就說了 夫妻就說了 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 我們這一生當中-從此你用不著管我 我用不著理你 你愛過什麼生活-你也可以過一輩子了 太太也這麼想丈夫也這麼想 好了就分手了 一個拿了七億-一個拿了五億 相當於台幣是這樣子的 結果很不幸的是-他們有了錢 可是沒有智慧、沒有悲心 就吃喝唱跳吃喝唱跳-染上了毒癮 然後根人家打架惹事生非 有錢了都是會這個作怪了 結果五年後今年兩夫妻死了 錢是怎麼花的? 去吃喝唱跳吃這個嗎啡毒品 交到壞朋友 到處炫燿虛榮 就這樣子的一天到晚-就是惹事生非的 所以我們眾生-沒有智慧、沒有悲心 真的是很可憐很可憐 如果是我們有善知識 佛菩薩來引導我們-走向善的光明的 那你錢越多越好 你可以去布施、去做善事 你絕對不會說為個人的享受-來吃喝唱跳過日子 我們會愛惜我們所有的一切-精神體力物質 我們會惜福惜緣 然後未成佛道先廣結善緣 先結人緣 所以一個沒有智慧沒有悲心 這個有財就無庫了 這個算命學叫什麼? 有財無庫 得到這個財但是藏不住 不但藏不住而且是財多傷身 因為沒有悲心沒有智慧 菩薩就不同了 因為有悲心有智慧-跟佛菩薩相應 所以生生世世自然就能夠-義氣相投的每一生每一世 就有這麼機緣來見佛聞法-來利益眾生 繼續的培養福德智慧 所以這一個是一種-善性的循環 善性的循環 因為有悲心有智慧-所以自然就能夠遇到佛 然後見佛聞法以後 又培養了智慧悲心 讓這個悲心智慧越滾越大了-利上滾利了 但是眾生就不同了 有點福報就開始造惡業了 造了惡業墮落了窮困了 窮困的時候人窮志不窮 又開始奮鬥了 然後奮鬥以後有錢以後-又開始享受了 所以貧窮就努力-努力變成有錢 有錢造業又受困 這個眾生的惡性循環 惡性循環就是缺乏悲心-缺乏智慧 如果我們按照佛菩薩-告訴我們這個布施、持戒 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菩提心 關懷眾生這麼學的話呢? 我們就能夠生生世世-有這麼一個機會 讓我們見佛聞法 為什麼? 這叫等流作用 等流 比如說我們這個車子-開一小時一百里的話 一百公里的話 時速一百公里你突然不加油 可是這個車子還是往前衝 我們生生世世有這一種-信佛學佛利益眾生這個念頭 很自然的他就有一種力量-繼續會見佛聞法 所以這個是第一個寶藏 一個寶就是能夠值遇諸佛 值遇諸佛 那麼第二個是什麼呢? 能聞六波羅蜜及其義解 我們見到佛聽聞佛法 佛自然就會為我們開示 提升生命的六種方法 讓生命得到昇華淨化的方法 這六種是什麼呢? 第一個是布施然後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這六種波羅蜜 我們每一生每一世-我們聽聞以後呢 很自然的就會樂於接受-然後去修去實踐 所以就不斷在培養-悲心智慧福德 就不會墮落了 這個是我們聽聞了六波羅蜜 了解它的義理非這樣做不可 那個叫做勝解、殊勝的理解 在殊勝的理解當中-產生了一種信仰 產生了一種力量 很自然的就會去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我們繼續修-這個六個學分的話 我們的悲心、我們的福德菩提心 就慢慢的增長慢慢的增長 就不要去考慮說-我怎麼墮落了 我們來檢討一下子 佛為什麼說這個六個法門 不多說第七法門-第八個法門呢? 它有道理的 第一個是講布施 而且布施為什麼-放在持戒的前面? 這是值得我們研究的一個問題 因為眾生適應 適應眾生的這種根性 眾生你說我們一信佛學佛 我們要持戒 這個不能做、那這個不能做 眾生一聽就不想了 我們眾生如果告訴他說 你布施來是會大富大貴-來生會很好 你的生活衣食豐裕 眾生聽起來好啊 我要修要修道嗎 我先去做一些善事 反正拿錢去布施救濟貧窮 這個對眾生來講-他覺得這個比較好做 你說一下子要他-持戒生活很嚴謹 眾生一聽不想信佛不想學佛 所以菩薩佛來講-這個六度的時候 先講布施 布施可以大福報 甚至布施可以生天 布施可以得到衣食豐足 結善緣 這個是布施擺在最先-的第一個理由 但是眾生會布施就好了嗎? 佛陀說最重要的要保住人身 要得到人身 人的身體是比什麼都好的 人的身是一寶器 那怎麼去保住這個身體呢? 那就是持戒 持戒 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 然後這個五戒十善 這個是讓眾生能夠保住人身 所以眾生聽到這個可以-很重要 不是一定要出家 所以就持這個五戒了 但是能夠布施能夠持戒 可是眾生老是會跟我們搗蛋 我們好心有的時候-還會被人家誤解 以為我們有什麼企圖 我們想做善事有許多障礙 所以必須修忍辱 修忍辱 忍辱不是說阿Q-什麼事情就是躲避不見 眼不見為淨 不是這個意思 佛法裡面講的這忍辱是說 能夠解決問題那才是忍辱 能夠化解問題 問題來了能夠雙贏 能夠用智慧來解決-不起衝突 這個才是真正的忍辱 我們一般人講的忍辱是-別人罵我們 我們躲起來我們也不要爭辯 錯了 該說話的時候和顏悅色的-解釋清楚讓對方了解 不要誤解 所以解決問題才是忍辱 如果不能解決問題-一味的只是這麼躲躲藏藏 這不叫忍辱這是折磨自己 折磨自己 因為你有一個被侮辱的我-有一個侮辱我的人 這個能所不忘 所以忍氣吞聲最後是生病了 一生病以後這一個報復心-就產生了 冤結心產生了 這個不叫忍辱 所以忍辱是能化解問題-解決問題 然後雙方面透過溝通理解 不要產生誤解 那才是真正的忍辱 能夠解決問題能化解問題 我們布施持戒忍辱還不夠-還要精進、努力精進 所以精進擺在禪定的面前 我們之所以懶懶散散-就是這個心很亂 這心一亂就沒有辦法做事了 但是我們要修禪定-就必須持續不斷的 每天固定的時刻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 專心的去修禪定的功夫 有禪定的功夫就知道-眾生根器千差萬別 該說什麼法門清清楚楚 如果沒有禪定的話-就不能分辨眾生的根機 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所以禪定之前必須要有精進 布施我們做了一件布施 布施就有布施的功德了 假如我們修禪定 修了十天八天一年兩年-突然間我們不修 全部會退光光 但是如果我們做了這個布施 一件事情做了做了就做了-功德就存在了 除非你去享受了-這個福報就沒有了 所以布施做一件算一件 並不會說我今天不布施-昨天的功德就沒有了 禪定就不同了 禪定你過去修了-一年兩年三年五年 現在你突然間懶了不修了 過去所修的這個禪定功夫-整個都退光光 就會退光光了 所以這個是講到說-禪定之前必須有這個精進 有了精進禪定才修的成 修禪定的目的不是為了神通 不是 是為了什麼? 智慧 因為在定心當中-去觀察身心的無常無我 才能引發無我的智慧 所以這個是佛陀講六波羅蜜 有他的次第 也是提升我們生命的-六種必修的這種學分 這六種擴充起來的就是-無量無邊的六度萬行 這是我們信佛學佛的人-能夠聽聞六波羅蜜 這是很大的福氣 我們簡單報告到此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