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講 題:明法品--13 主講者:普獻法師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各位同學大家午安 我們上次講到一百三十一頁 是講到菩薩有十種法 修這十種法能夠令佛歡喜 那麼有那些呢 精進不退 不惜身命 於諸利養無所希求 知一切法皆如虛空 善能觀察普入法界 接著我們講 知諸法印心無倚著 這是講到第六了 知諸法印心無倚著 七是講到常發大願 我們佛法 是不是佛法 要不要品管 社會上的工廠 成品出來的時候一定要檢驗 那叫作品管 QC 就是品管 佛法裡邊也有這個品管 就是三法印 不管是出家眾在家眾所講的法 對或者不對 我們就是以法印 以這個法印來篩選 是正確的佛法 還是相似法 所以我們以三法印 有些地方是講寶印 有這個名詞叫作寶印 佛法流傳久了 自然就必須透過三法印 來印證是不是真正的佛法 舉個例子來講 我有遇到有些人 他修一修 比如說 他修到最後 一打坐入定 就有幾寸幾寸的小孩子 從他的頂部 飛出來 然後可以看到世間 奇奇怪怪的現象 請問這個是不是佛法 不是 知道嗎 他魂魄出竅 到世界各地 看看奇奇怪怪的現象 回來的時候他會告訴你 什麼地方發生什麼 什麼地方怎麼樣子 某一個人如何 講得都是很正確喔 我們一般人聽起來 會覺得怎麼樣 很神奇 知道嗎 這個真的是神通 但是我問他說現在用一把刀 把你殺死 你怕不怕 他說當然怕 對不對 我說你這些東西給我好不好 他說不行 這個是什麼還有我執我見 還有我執我見 我說你是不是已經生死自在了 煩惱沒有了 晚上還做惡夢嗎 做到惡夢的時候還怕嗎 在夢中的時候 還會貪戀那些五欲嗎 這些都還在 所以我們以這個無常法印 無我法印 來印證說這些神通 是內心集中的時候 所產生的一些現象 因為定會發生神通 定會發通 但是我們一般人其實被這個定 吸引住了 有些人他在定中 現出奇奇怪怪超常的經驗 就很容易迷惑眾生 所以在楞嚴經裡邊 就講到五十陰魔 各位可以用心去讀一讀 你就不會被世間的這些神通 所迷惑了 所以我們要以三法印來品管 佛法的純粹性 它的純粹性 如果不透過三法印呢 我們往往不知佛陀出世的本懷 也不知道佛陀來到這個世間 所宣揚殊勝的法門在什麼地方 也不知道解脫要怎樣 才是真正的解脫 所以這個地方說知諸法印 心無倚著 因為我們眾生總是喜歡 這些奇奇怪怪的 神奇鬼怪的這些事情 特別吸引我們 講一個我們出家裡面 有一個師父修的很好 一個人在深山裡面打坐入定 那麼一定呢 就是十天八天 十天八天的 這些同修們就覺得說 這個師父禪定功夫太好了 可是有一天一看這個出家師父 從東邊的山頭 就飛到西邊的山頭 而且經過這個寺廟 大家一看不得了 這個師父有神通 竟然從空中飛過去了 老和尚就說 這個你們不要高興的太早 我們去看看他好了 一大群人看到他 還在打坐 這個嘴巴裡面還在講話 請問他講什麼 他講好吃好吃 為什麼 因為他的嘴巴裡面有那個蚯蚓 還有一些泥漿 因為他打坐入定 突然間定中的時候 動了一個念頭 因為他是北方人喜歡吃芝麻醬 因為打坐入定肚子太餓了 動個念頭說 如果有芝麻醬麵吃多好 這個念頭一動的時候 這個魔就趁虛而入了 就用這個泥漿 泥漿裡面不是有蚯蚓嗎 泥漿跟蚯蚓就塞滿他的嘴巴裡 他想不得了 我心裡想要有什麼就有什麼 心裡就動了念頭說 我的功夫不錯 我想要吃什麼 馬上嘴裡就有什麼東西 所以他就吃得很高興 結果他動個念頭說 我是不是可以飛行自在 這個念頭一動的時候 他真的就飛起來了 可是飛一飛呢 畢竟這個是有為法 有為有漏的掉下來 還是在打坐那邊 心裡非常得意的說 我想吃什麼就有什麼 思衣得衣 思食得食 結果老和尚帶一群人 來看他的時候 他還在喊好吃好吃 後來老和尚用他的法力 把他點醒了 他醒過來了 看到這麼多人 旁邊把他圍住了 有一個人從他嘴巴把那些蚯蚓 泥巴把它挖出來 這就是說當我們修行 到某一個境界的時候 某一個境界的時候 其實我們會執著一個什麼 這個叫作倚著 依靠什麼 執著什麼 修行來講這是一個很大的障礙 很大的障礙 所以這個地方了解到 我們學佛的人 一個是離染力 離染 離開染著的力量 離染力 一個是精進力 這個很重要 學佛的人如果是在五欲上轉 不管你的定功多深 最後就是跟我執我見相應 那就出毛病了 所以這個地方講到 知諸法印心無倚著 我們以現代的名詞來解釋 就是我們每一個人內心中 都有一個偶像的崇拜 是不是 我們有些人崇拜名 有些人崇拜利 財色名食睡 只要我們是在哪一方面 去被染著的話 那個煩惱就沒完沒了 所以我常常說 我們有的時候 對師父的依賴 對徒弟的依賴 對道場的依賴 這都是倚著 都是倚著 有些信徒 這個是我的師父 別人不可以親近 我的師父只有我可以跟他講話 這是什麼 倚著 這種信徒好不好 很難見到諸法之實相 知道嗎 所以我常常說 我們唯有破除 生命一切的偶像才能見到 生命的真實相 我們每一個人心中 都有一個偶像 我想當方丈 我當什麼 當知客 我想什麼樣子的 那個我想 那就是倚著 倚著了 你有這個倚著的時候 就是一種執著 煩惱呢 這個絲 煩惱絲就會越來越多 越來越多 這個是在我們修學佛法的 過程當中要記住 我們唯有破除一切 偶像的崇拜 才能真正的見到生命的如實相 七者常發大願 大願怎麼發 我們下面的文可以講到 現在暫時不說了 第八者成就清淨忍智光明 剛才我們說過了 學佛 我們問自己的功夫好或是不好 其實問自己的染著力 染著力 看到這個人越看 喜歡不喜歡 染著力 見到事情喜歡不喜歡 染著力 染著力 對一切的人事物 喜歡或不喜歡 都是一種染著 所以這個地方用清淨忍智光明 就是對一切的人事物 只是行所當行受所當受 我們說這個就是染著力成就了 這個地方用這個清淨忍智光明 這個忍不是忍耐 知道嗎 這個忍是認可的意思 認可 的確證入 這個地方我們用忍來形容 跟我們一般講忍耐 耐性的意思不同 這個地方是證悟的境界 認可了 比如說你從來沒有見過火 現在拿火給你看了 不但你看到火 然後你的手去燒一下 哦 你認可了 這個火真的是很厲害 因為你的確被燒到 有這個實際的經驗 我們就用這個忍來形容 跟我們一般講的忍耐耐性 那個是不太一樣的 九者觀自善法心無增減 我們每一個人 都有每一個人的功課 比如有些人說我一天念佛 十萬 我誦地藏經幾部 大悲咒幾遍 如果是說我們常常覺得說 我的功德很大 我每天誦多少經 念多少佛持多少咒 拜多少拜 如果是我們產生一念的 我修得很多 很滿意 這也是一種執著 一種執著 所以我們自己的修行 我們總覺得不足 總覺得不足 時間不夠 精神不夠 體力不夠 還有很多改善的空間 這樣子才會進步 如果我們對自己的修學很滿意 這就很難進步了 第十是什麼呢 依無作門修諸淨行 依無作門 我們知道寺廟裡面 不是有三個門嗎 叫三門 三門 在家人一聽三門 大概就是山上的山 其實是三個門 空無相無願 有些地方是講無作 三個門 因為眾生執著實實在在的我 人眾生壽者 所以佛陀講這個空 眾生又執著一個空相 所以講無相法門 證到無相的時候 不是什麼都不做 不是 而是以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 無壽者相而修一切善法 整天度眾生沒有一個眾生可度 整天說法沒有一句法可說 整天做事 不會覺得說我整天做事 累得要死 這麼多事情都我一個人做 整天做但是不知不覺自己在做 無作 這是最高的一個境界 你不會說別人都不做 一切都是我做 你們是懶得要命 只有我最精進 那就麻煩了 這麻煩了 所以這個無作法門 不是叫我們什麼都不做 而是做了以後呢 不去執著 不但是做了以後 就做的當下沒有一個我在做 沒有一個什麼東西被我所做 這個是以無我相來修一切善法 這個是說 佛子是為菩薩住十種法 能令一切如來歡喜 接著我們一起來念 佛子復有十法 能令一切諸佛歡喜 何者為十 所謂安住不放逸 安住無生忍 安住大慈 安住大悲 安住滿足諸波羅蜜 安住諸行 安住大願 安住巧方便 安住勇猛力 安住智慧 觀一切法皆無所住猶如虛空 佛子若諸菩薩住此十法 能令一切諸佛歡喜 這個地方又講到修十種法 才真正的令諸佛菩薩歡喜 第一個就是安住不放逸 也就是精進 所以你看三十七道品裡面 最多最多的就是精進 不管修那一個法門 最重要的就是精進法門 安住無生忍 就是無生法忍 無生法忍 剛才我們講過這個忍 就是認可 的的確確證到這種境界 我們用忍一個字來形容 不是忍耐 耐性 不是這個意思 在我們眾生的心境裡邊 看到萬事萬物 實實在在的生 實實在在的沒有了 說沒有的時候就變成斷滅空了 說有的時候是真真實實的 永遠不變的 好像有一個實在的什麼出現了 單一性 永恆性 獨存性 這種實存感 在我們凡夫的心境裡面 是很自然的不用腦筋不動心思 很自然的看到什麼聽到什麼 很自然的 總覺得有一個實在的法出現 實在的一個我去認知這個世界 這是眾生的毛病 一切的煩惱根源就在這個地方 所以在楞嚴經裡面就有這句話 知見立知是為無明 知見立知 就是在我們的認知的過程當中 覺得有一個實實在在的我 了解一個真理 了解外在的世界 這個叫作能所 相對立了 有一個能所 這個在佛法來講 也就是無明之本 無明為本 知見立知是為無明 在任何時空當中 總覺得有一個我認知這個世界 認知一個道理 這個叫作無明 也就是一種實存感 實存感 我們學佛的人 能夠在這方面去了解 存在的一切 我們所看到的人事物 只是因緣生因緣滅 緣起緣滅 只是在因緣排列組合 呈現我們的眼前 形形色色大小方圓 青紅赤白人我是非的一切一切 只是如幻如化的生 如幻如化的滅 所以變成什麼呢 一切的人事物都是在 幫我們開悟 啟發我們智慧的一個因緣 但是如果我們有一個實存的 實我的一個觀念的時候 我們會覺得有實實在在 外在的什麼 在作弄我們 我們就產生了愛憎取捨 從愛憎取捨當中 就跟無明煩惱相應了 自然就造業了 就受苦 所以在眾生的心境裡面 是實實在在的生 實實在在的滅 其實這句話已經是錯誤的 實實在在就不用生 實實在在就不用滅 就不會滅了 但是依我們講話的習慣 我們眾生因為有那種實存感 所以有實在的法出現 實在的法消滅 這個就是自性見 自性見 也就是無明 就是無明 所以這個地方說安住無生法忍 無生法忍 就是在生生滅滅的當下 沒有一個實在的生 沒有一個實在的滅 但是它卻是如幻的生 如幻的滅 無生法忍 無生的法忍 所以在證悟的聖者當中 所看到的一切一切 不會讓他的情緒 讓他的心念 動一念的愛憎取捨 我們可以用這個方法來問自己 我現在對所有的人事物 我有沒有愛憎取捨 我們有沒有這樣檢驗自己 到底修行的功夫 是什麼程度 不要說實實在在的什麼 我們就單單一句話就可以了 別人說你好莊嚴 好有福報 馬上就高興了 別人只要一句話 你就不能睡覺了 這是什麼 就是我們的無明 不能跟無生法忍相應了 這個是我們用日常生活當中 所有的人事物 如果引起我心念上的一種執著 實存的時候呢 我們就知道自己的功夫 還早得很 所以說安住無生法忍 無生法忍 安住大慈安住大悲 這個是我們講到 佛陀來到這個世間 我們用這個三德來形容佛陀 一個是斷德 斷去一切煩惱 一個是智德 智慧 通達一切法的真實相 然後就是這個慈悲 佛陀的智慧 佛陀對眾生引導眾生走向善的 光明的覺悟的 然後佛陀來到這個世間 告訴我們如何修行 能夠遠離迷惑 轉凡成聖 轉迷為悟 可是佛陀說了四十九年的法 最後說說法者無法可說 是名說法 他不會說我說這麼多法 你們要感謝我 你們應該感激我 他這個我已經沒有了 這個叫作真正的大慈大悲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這個無緣就是無我相無人相 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佛陀的說法不會說 我講給你聽 他沒有這個觀念 他只是按照我們的根性 說我們想聽的 對我們有利益的 讓我們身心淨化的法 你看佛陀離開世間的時候 在遺教經裡面說 所應度者我都已度 但是有些還沒有度化的呢 我都已經怎麼樣子呢 跟他結了一個法緣 我都皆已做得度因緣 因為他時間還不到 但是我去托缽 跟他見個面打一個招呼 種了一個善根 連那些無緣的眾生 佛陀也還是跟他結個緣 結個緣 所以以前有一個法師 很有意思 他不坐計程車 他坐公車 人家就問說 你為什麼坐公車 他說我坐公車 我可以跟整個公車的人 結了一個法緣 讓他們知道世界有出家人 我說他講得很有道理 他坐在車上的時候 就默不出聲的靜靜的念佛 那個莊嚴相 讓整部車子的人一看 這個修行人 一個好的印象 我說我現在沒有辦法講經說法 我就好好打坐念佛 一坐公車他坐得正正的 有一次我坐飛機 從台北到日本 在日本的時候 就上來一個日本的出家人 也是我們佛門弟子 他是日本一個宗派的 看他坐在飛機上非常莊嚴 在機場裡面他坐在那邊 如如不動 一副莊嚴相 在上飛機時候就坐在隔鄰 他都是非常的莊嚴 讓人家看起來肅然起敬 很自然就生了恭敬心 這是無言的說法 無言的說法 所以這個就是我們信佛 學佛的人 實實刻刻要讓眾生結一個法緣 結一個法緣 我有一個弟子 他要去銀行辦事情 去那裡你可以帶幾本書去 他說帶書去幹什麼 我說你就說師父要送給你的 他真的就帶一本書去了 那個辦事的人就說這個書很好 只可惜你只帶一本 我們裡面的職員有這麼多 你下次多帶幾本給我 這樣了解嗎 所以各位你們出門的時候 最好帶什麼 帶念珠 帶佛書知道嗎 好的佛書 你隨時養成這個習慣 為什麼呢 安住大慈安住大悲 然後你可以跟他談談話 聊聊天 講一些道理給他聽 最後送一本書 或是送個念珠給他 結個法緣 我們學佛的人 常常就是要有這種未成佛道 先結人緣 先跟眾生結一個善緣 我們不必講很深很深的道理 就是我們的威儀 我們一舉一動 都能夠攝受眾生 有一次我在飛機上 要到阿根廷 那是從那裡去的呢 從香港 然後到泰國 然後再到非洲 約翰尼斯堡 剛好鄰座就有一個南非的小姐 坐在我的隔鄰 大概兩個位子 每次我吃飯的時候 我就合掌 知道嗎 念念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 然後再吃 我們吃的時候還是一樣 就是很輕鬆的 慢慢的吃 從吃的當中 去發現這個覺受 這個飯慢慢的咬 慢慢的咬 飯有飯香 菜有菜香 從咬的咀嚼動作當中 產生那個感受 發現了 然後吞嚥的動作 從吞嚥的動作當中 發現了那種覺受 然後吞到肚子裡面 進到胃裡邊了 產生了一個覺受 後來那個小姐 她就靠過來 她就問我說你為什麼吃飯 一定要合掌 然後我就跟她解釋 我說這個飯是農人種的很辛苦 工人搬運 煮的人很辛苦 我們要感謝這麼多的人 她聽了以後非常高興 我就反問她了 我說你為什麼不吃飯呢 她說我已經瀉肚子瀉了三天了 所以我趕緊要回到南非去 我說為什麼你會瀉肚子呢 因為你吃的都是屍體 你吃動物的屍體 她說什麼是動物的屍體 我說難道你吃活的動物嗎 所有的動物都殺死以後 不是屍體了嗎 你的肚子就是墳墓 就是動物的墳墓 所以牠在裡面作怪 她說難怪 我這麼多屍體在肚子裡面 睡覺也睡得不好 整天跑廁所 我說最簡單的方法 就是從現在開始你吃新鮮蔬菜 你慢慢就會好了 這個很有意思 所以就是說我們時時刻刻 信佛學佛的人 時時刻刻就是以一種慈悲的心 跟眾生結法緣 慈悲的心來跟眾生結法緣 後來她到了非洲以後 有寄信給我 她留下我的住址 她希望有一天想要來台灣看我 這個就是在飛機上 跟眾生結個緣 所以我們學佛的人 慈悲慈悲 不是對眾生慈悲 最重要還要對自己慈悲 了解嗎 你大吃大喝把身體吃壞掉 有沒有慈悲 傷害身體沒有慈悲 你講那沒有意義的話 跟人家聊天 聊了老半天 有沒有慈悲 對自己沒有慈悲 因為你在殺生 知道嗎 你為什麼殺生 你的壽命裡面 你十分鐘裡面 你十分鐘跟人家閒聊 聊那個沒有意義的 講得別人煩惱 你不是殺生嗎 浪費很多時間就是殺生 不慈悲 對自己不慈悲 然後對別人也不慈悲 你所講的每一句話 讓人家煩惱讓人家痛苦 不能增長別人的智慧 對別人不慈悲 對自己也不慈悲 這不是我們學佛的人 所以有意義的話我們講 沒有意義的話不要講 好的念頭我們動 不好的念頭不要動 為什麼 慈悲 因為你動了惡念 你的道業福德有損 對自己不慈悲 所以我們講大慈大悲 不要以為說我要幾千萬 幾億萬的財產去布施 才大慈大悲不是這樣子的 在我們內心當中 能夠對我們的法身慧命 有所助益的 有所幫助的 我們要去修去學 那是對我們的法身慧命 有慈悲心 如果我們動錯念頭講錯話 把我們的法身慧命都沒有了 殺死掉了 殺生了 對自己不慈悲 對眾生也不慈悲 諸佛會歡喜嗎 不可能 所以這個地方說 安住大慈安住大悲 然後安住什麼 滿足諸波羅蜜 我們一般講到波羅蜜 就是六種波羅蜜 但是在華嚴經裡面是講 十種的波羅蜜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從智慧裡面又開顯出方便 願力智 這十波羅蜜 這十波羅蜜就跟十住十行十地 配合起來 比如說十地 十地菩薩 初地菩薩的話呢 就是布施圓滿了 布施的波羅蜜圓滿了 二地菩薩呢 他最殊勝的是什麼 持戒的功德圓滿 三地菩薩就是忍辱的功德圓滿 他是用十波羅蜜配合十住十地 十行來相對應的 在我們修學佛法當中 我們就有一個具體可行的 一個修學的項目 就是十種波羅蜜 十種波羅蜜 如果按照這十種波羅蜜 去修去學的話呢 就能夠滿足我們的福慧 福慧圓滿 我們說佛陀是三大阿僧祇劫 去修福修慧 三祇修福慧 百劫種相好 來圓滿佛德 安住滿足諸波羅蜜 安住諸行 安住大願 這個行有的時候我們念行 是以名詞來念就念行 知道嗎 如果用動詞來念 我們就行 念行的話 好像念起來不順口 所以有時候我們都念行 行念的習慣 這個地方應當念什麼 行才對 這個地方是名詞 是名詞的話 我們就安住諸行 諸行 如果是說行願品 普賢行願品 如果我們念普賢行願品 有些人就聽不懂 所以有些名詞動詞 我們稍微區別一下 如果是名詞我們就念行 如果是動詞我們就念行 行動 這個地方講到安住諸行 也就是指這個悲智願行 悲智願行 安住大願 所以我們學佛的人 常常要發這個大願 發這個願 依這個願力來去修去學 如果沒有一個大願 願就是一個目標 生命的一個座標 信佛學佛的人 如果生命沒有座標 你不曉得在修什麼在學什麼 不知道 整天就好像孤魂野鬼 在飄盪 我們常常要記住 最初最初我們信佛學佛 甚至出家那個心願是什麼 心願是什麼 我們信佛學佛我們出家 我們目的就是斷煩惱了生死 成佛 利益眾生 這個是我們講的四弘誓願 我們時時記住這個四個大目標 學佛就有一個方向了 有一個方向 我們講到安住巧方便 巧方便 我們講方便不是隨便 第一個方便不是隨便 什麼叫作方便 有一個公式 這考試會考的 眼睛要睜開來 智慧加慈悲等於方便 知道嗎 有智慧也有慈悲心 這個才叫作方便 你不要以為說方便方便 那就是隨便 不是喔 隨便的話會出問題 我們講方便是智慧的最高展現 智慧的最高展現才叫作方便 比如說這個眾生 我舉個例子 比如說有一個信徒 不是信徒就是一般的眾生 有時候我們跟許多信徒在講話 有些初初接觸佛法的 根本就不相信佛法的 他聽我們在講話給其他眾生聽 他就不屑一顧 這時候你怎麼去度化他 我講一個經驗 我說某某先生 你要注意喔 你的心臟有點問題 你的三酸肝油脂比較高 看哪裡 看耳朵 知道嗎 這個耳朵就是我們身體健康 一個具體的 在耳朵上可以呈現出來 有心臟病 有這個三酸肝油高 從什麼地方看呢 就看這個耳朵 耳垂這個地方 這是從醫學上來證明的 你們不要看別人的耳朵 知道嗎 這是有根據的 從醫學上 所以我們學佛的人 有些醫學常識 了解的話 也是度眾生的方便 這個師父有神通 怎麼知道我心臟病 知道我三酸肝油太高 我說沒有啊 因為你的臉色告訴我的 我不敢說你的耳朵告訴我 知道嗎 我說可能你吃的東西食物 有不對的地方 你大概喜歡吃大魚大肉的 蔬菜吃得太少 水果吃得太少 師父你都知道 我三餐沒有肉就不能吞下去 然後從素食健康 慢慢的談到信佛學佛 這是什麼 方便 知道嗎 攝化眾生的一個方便 你跟他講因果業報輪迴 講了一大堆 不相信 在國外的時候 有些人根本就不相信輪迴 不相信三寶不相信因果 不相信業報 你就不要跟他談這些 先叫他什麼 靜坐 眾生最煩惱的是什麼呢 一顆心定不下來 遇到事情很緊張 外國人緊張的習慣是做什麼呢 一緊張就吃 一緊張就吃 所以你看胖胖的人 大部份喜歡緊張 他一緊張就喜歡吃東西 吃那個甜點 一吃就胖 所以在外國的話 你要讓他相信因果業報輪迴 有一個方便的方法 什麼方便的方法呢 叫他來靜坐 他靜坐下來以後呢 慢慢他心定下來了 再講因果他相信了 反其道而行 如果你說你們必須先皈依三寶 你們要相信因果業報輪迴 才可以來靜坐 他不相信就不來靜坐了 是不是 所以我們用一個方便 方便 所以方便是一種智慧 智慧跟慈悲結合 才能產生方便 我再舉個例子講 比如說我們古代的叢林 古代的叢林吃飯的時候 要用什麼 用缽 還要做什麼 還要行堂 是不是 古代釋迦牟尼佛那個時候 缽很大 我也有泰國的那個缽這麼大 知道嗎 實用不實用啊 不實用 現在人發明那個碗很實用 對不對 現代人飯的量很少 所以我覺得我們可以用那個碗 當這個缽 這就是缽 知道嗎 這時代的一種演變 所以我們這裡吃飯的時候 用這麼大的缽 實在講起來一點都不方便 非常不合乎我們現代人的飯量 所以這個就是怎樣子 我們知道佛陀制這個戒也好 有隨方毗尼 隨方毗尼就是指說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 現在我們這個地方天氣這麼冷 行堂這麼一分 馬上東西就冷了 吃起來每一個人 都容易造成胃病 所以我看這個地方 同學病謅謅的 這有道理的 為什麼呢 我們不知道因地制宜 所以把那些過去的 祖師們定的那些 我認為說這是 天地之間不可更改的 天經地義的 結果就是造成身體上的不適 浪費很多的時間 這是沒有什麼 安住巧方便 佛法在世諦流布當中時 因地制宜 讓大家身心健康 讓大家身心能夠安和樂利 這個是我們學佛的人 要有的一種巧方便 巧方便 所以我們講方便方便 它是智慧跟慈悲的結合 而不是隨便 那根本大戒這個是沒有方便 知道嗎 殺盜淫妄 是絕對永遠不可以更改的 絕對不可以改的 像佛陀在世是三衣一缽 三衣一缽 我們現在是什麼 我們的衣服長衫短衫合起來 大概二十幾件 是不是 鞋子也是 五六雙七八雙的 是不是 比如說不能捉持金銀戒 現在老實說 你沒有金銀怎麼坐車子 是不是 你要寄一封信少一毛錢 郵局就不幫你寄了 你坐公車少一毛錢 他不讓你坐 所以這個就是讓我們了解到 在某一個時空當中 這根本大戒沒有方便的 不可更改的 有些是生活上的習俗 隨方毗尼 那就是看我們的智慧了 請合掌 願消三障諸煩惱 願得智慧真明瞭 普願災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薩道 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