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講 題:明法品-11 主講者:普獻法師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各位同學大家早 阿彌陀佛 我們繼續講不放逸 得到十種清淨 那麼十種清淨裡邊 我們講到第五 在一百二十九頁 倒數第二行 我們一起念 六者 入深禪定 得佛神通 那麼這個是十的清淨裡面的 第六項 我們說眾生呢 最大的毛病 就是這一顆心不聽我們指揮 這個妄念呢 一直在作主 那麼想前想後 總是停留在過去 飄盪在未來 就是不肯停留在現在 如果我們能夠每天 有一定的時間 甚至固定的一個地點 對初學的人來說呢 是必須有這種時間空間的 這種約束性 對久學的人呢 那是沒有時間跟空間的限制 那麼每天有這麼一段黃金時段 讓這個心呢收回來 所以有些人覺得出家 好像沒有什麼享受 事實上 出家人學佛的人 就是讓生命回到原點 讓生命歸零 這個時候 感受到生命的喜悅 這個時候 觀察到身心的如實相 他擁有全部的生命 所以佛法的這個禪定 不是安住在某一個境界上 那個叫做冷水泡石頭 泡一千年 石頭還是石頭 因為安住在一個境界上 這種定境 比如說非想非非想定 那是八萬四千劫 所以定必須觀察 身心的無常無我 一切法的如幻如化 才能夠得到智慧 但是世間的定 卻是以引發神通 做為他的訴求 佛法當中這種神通呢 是為了攝化眾生的方便 跟無我是相應的 如果是沒有智慧的定 所產生的神通呢 會跟我結合在一起 就會產生許多的麻煩 名聞利養就會讓神通呢 失去了 所以佛法的神通 不是我們主修 他是一個副產品 聖者從持戒 正知正見當中呢 很自然的 我們的內心裡邊呢 在寧靜當中 產生特殊的功能 這只是一個副產品 不是我們刻意追求的 就依我們現實的人生來看 比如說我們忘記一件事情了 眼睛閉起來然後 思考一下 突然間就記起來了 所以我們的心 一向呢都是散亂的昏沉的 我們記得小孩子的時候 有玩過遊戲 就是一面鏡子 叫做凹透鏡或者凸透鏡呢 然後放在太陽底下 把太陽光集中成一點 然後把那個火柴盒 放在下邊 大概五分鐘左右呢 這個火柴盒就燒起來了 各位有沒有玩過這個遊戲啊 你看同樣是陽光 可是經過集中一點的時候呢 這一點會燃燒 我們的心念如果不停留在過去 也不停留在未來 只停留在現在 某一個境界上 他會產生特殊的功能 那叫做神通 但是這個神通呢 是不敵業力 業力來的時候 神通也是沒有辦法解決的 所以神通不是萬能 只是佛菩薩為了攝化眾生 透過神通了解眾生的根性 以方便呢 來引導眾生 所以不是為了名聞利養 而顯神通 依佛的戒律來講 如果聖者要臨終的時候 為了攝化眾生 顯現神通以後呢 就入滅了 那是為了要引導眾生 向善向光明 那麼據說阿難尊者呢 臨終的時候 就現這個神通了 怎麼現神通呢 到那個恆河的中間 他這一個現神通了 在河的上邊 自己引發這個三昧了 三昧真火燃燒自己 然後呢全身的舍利呢 就留在這個河的上面 分成兩邊 一邊給這個國家 一邊給那個國家 有這種傳說 就是為了攝化眾生 臨終的時候呢 那麼很漂亮的顯出這個 生死自在 所以這個是我們講到 入深禪定 得佛神通 也就是為了攝化眾生 而不是為了名聞利養 七者 其心平等 無有高下 請問各位同學 世間為什麼有山有平原 為什麼 因為我們心不平等 我們有貢高我慢的山 知道嗎 我們眾生有貢高我慢 所以世間就會有高山 那世間為什麼會有石頭 有這個鐵很硬啊 為什麼 很堅強的那個心知道嗎 我們罵人家怎麼罵啊 狼心如什麼鐵啊是不是 狼心如鐵 那世間為什麼會有寒流 我們這個地方 特別的冷 為什麼 你會說 有這個大陸這個寒流來了 那寒流從哪裡來 那是從北方的西伯利亞 那個冰雪 為什麼會有冰雪 其實就是我們內心裡面 有那一份冷漠無情 知道嗎 冷漠 我們有時候看到別人 跌倒受傷了躺在那邊 管他死活 這是什麼 冷漠無情 那人內心裡面的冷漠 所以就會有這一個 有這個什麼寒流 那麼世間為什麼有火 我們追究到結果就是 我們的內心裡面呢 有這個瞋恨的火 那麼世間為什麼會有刺 樹木上面不是會有刺嗎 花不是有刺嗎 玫瑰很漂亮不是有刺嗎 為什麼有刺 因為我們內心裡面有忌妒心 不耐他榮 別人好很難過 忌妒心 所以世間就長出 這些奇奇怪怪的東西 那都是我們內心的一個表現 所以這個地方講到 其心平等無有高下 這個對我們學佛的人 很重要 你看一個寺廟裡邊 做當家的也好 做知客也好 最重要就是知客當家 了解嗎 這個知客當家 覺得這個好 這個不好 其心不平等 其心有高下 那這個就麻煩了 如果你覺得說 這個人不好 那是我的修養不足 不能感化他 不是他不好 是我的學養不足 沒有辦法讓他改變 所以心量有多大 福報就有多大 那如果你心量不夠 有好有壞 好的我要不好的趕出去 那一個寺廟裡面的人眾啊 就會不能安下來 這樣了解嗎 所以你的心量有多大 你的人眾就有多少 這個是讓我們了解 學佛的人平等心 來看這個世間 因為我們如果覺得好的 不好的 我們內心深處就長出什麼 好的產生貪愛 不好的產生瞋恨 那我們又喝了迷魂湯 會讓我們的靈魂呢 愈來愈迷糊 讓我們的心性 愈來愈無明 所以在內心的世界裡邊 老是用一種差別的心 來看世界 那麼那是不斷的在增長 貪愛瞋恨 那麼貪愛瞋恨的根源 就是無明 那麼這樣跟學佛來講 就剛剛好 不相應 我是沒有開悟啦 但是我第一次體驗到 平等在哪裡知道嗎 就在我們元光 那個寺裡面 第一次 那時候生病了 多氯連苯的油中毒 就斷食 斷食三天 那時候在那個佛堂前面 肚子餓得要命 又不能吃 所以就在那個佛堂前面呢 走來走去 那時候剛好在看 演培長老的那個佛教的緣起觀 從緣起的定義 緣起的內容 就透過緣起觀來看這個世界 突然在大殿前面呢 看到每一個同學都是這樣親切 所有的人 沒有什麼男相女相的差別 沒有什麼美醜的差別 沒有高低胖瘦的差別 所有每一片樹葉 都是笑咪咪的 跟我打招呼 那個境界呢 維持了一兩個小時 這一生當中 從來沒有這麼快樂過 知道嗎 那是餓了三天的這個報應啦 那是在大殿前面 當然你不要學我這樣餓三天 然後站在前面說 怎麼沒有境界 那是個人的因緣 知道嗎 但是有沒有開悟呢 沒有 只是真正的證明了 佛陀講到這個平等的世界 緣起如幻化 我們感受到那種每一棵花 每一片樹葉 每一根草 竟然是這麼美 所有的人平等平等 是這麼親切 所以從那一個剎那起呢 我就發現佛經裡面所說的 每一句話都是真實的 佛陀沒有騙我們 他所說的因果啦業報啦 緣起啦無常無我呢 都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 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佛陀是這樣子的 所以有那一次的教訓以後呢 就會相信經典裡面所說的 每一句話都會真語實語 所以這個是要我們每一個人 去下功夫 去體驗 每一個人有每一個人 不同的時機因緣 在不同的時空當中 都可以點燃智慧的火花 只是我們不用心 老是用差別心 忌妒心 分別心 瞋恨心 貪愛心 染著心來看這個世界 所以我們看到的世界 啊這個好這個不好 這個討厭這個我喜歡 老是就在這個地方呢 這個內心裡面七上八下的 所以始終在佛門當中 這個腳跟立不定 定不下這個腳跟來 不知道我們學佛的方向是什麼 那麼在這個法上 得不到法喜的時候 這個心就煩躁了 哎呀不要讀了 回馬來西亞去好了 要不然就回柬埔寨啊 要不然就回越南去 回泰國去 這個心就浮躁起來了 知道嗎 因為你在這個地方 沒有根 那如果是我們生命有根的人 隨遇而安 行所當行 受所當受 在任何時空當中 就做我們該做的事情 該動的心念 而不是我們心性平等了以後 我們什麼都不做 不是這樣子的 照樣還是衣食住行 工作睡覺 但是是清醒的 是歡喜的 是喜悅的 那麼這個是我們講到 其心平等無有高下 再看第八者 翻過來八者 於諸眾生 上中下類 心無障礙 猶如大地 等作利益 在我們佛學當中 只要形容很大很大的東西 第一個大地 第二個大海 還有一個什麼 虛空 是不是 心包太虛量周沙界 就是用這個大地啦 大海啦虛空啦 來形容這個心量的大小 這一個地方是特別用大地 來形容我們學佛人的心量 你看所有的建築物 都是建築在地上的 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是什麼呢 所有我們吃的東西 吃喝用的東西 樹木啦給我們氧氣啦 那麼蔬菜水果啦 給我們這個營養 都是種在地上的 這是第二個 我們的生活依賴這個大地 第三個我們可以發現到什麼呢 這個大地有一個特色 所有最髒的東西丟進去 慢慢慢變成肥料 來長養萬物 我們吐一口痰 大地不會說 你這個痰好髒 如果你到山上去不方便的時候 你隨處去便所了 大地也接受了 然後化成肥料 來長養萬物 所以這個大地很有意思 我們佛門裡面有這個心地法門 有一尊菩薩叫做持地菩薩 持地菩薩很有意思 就是修這個心 持心如地 修學法門呢 就是要學習這個大地 承載萬物 然後呢又不居功 他不會說哦 你們這個房子這麼重 我把你撐著 你們這樣髒的東西 丟到我身上我難過 然後我們黃金放在土裡面 這個泥巴也不會說 哦這個黃金好寶貴哦 這是我們修學佛法裡邊呢 其中有一個叫做心地法門 我們以這個心地法門呢 來檢點我們自己的心念 是不是我們的心念 能夠像大地 含容一切 包容一切 承載一切 然後呢沒有貪愛也沒瞋恨 也不居功 這是我們學習佛法當中 隨時最好的一個老師 就是這一個猶如大地 等作利益 這個大地不會說你是中國人 你是越南人 你是柬埔寨的人 你是馬來西亞的人 他不會分別的 你是男的你是女的 也不會這麼分別 所以這個地方講到說 於諸眾生 上中下類 心無障礙 猶如大地 等作利益 這個修不放逸 得到十種清淨第八種 九者是什麼 若見眾生 乃至一發菩提之心 尊重承事 猶如和尚 那麼這個是在菩薩戒裡面 就是輕慢眾生得無量罪 不管這個眾生有沒有發菩提心 只要我們起了一念 輕慢眾生 瞧不起眾生 就得到無量罪 何況是已經發菩提心的眾生 如果我們起輕慢心的話呢 那就會很煩惱了 我想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來講 我們信佛學佛的人啊 每一個人每一個志向都不一樣 方向都不一樣的 有些人就說哦 我願生西方淨土中 到阿彌陀佛那邊 見佛悟無生 再回到娑婆世界 這個最穩當 如果有人發這個心呢 我們要跟他恭喜知道嗎 這個是最穩當的修法 但是有些人你跟他講來生來世 還要投胎轉世再度化眾生 再出家利益眾生 他就會說啊 不可能啦不好啦 他潑一盆冷水 然後呢就會說你是妄自尊大 你是自大 所以瞧不起人家 對就是對 發菩提心的眾生呢 用輕慢心來看待 每一個人每一個人的佛學方向 都不同的 知道吧 我們如果知有人發心 說來生來世繼續來出家 度化眾生 那我們要跟他鼓掌 跟他鼓勵 所以這個地方講到 見眾生發菩提之心 我要尊重承事 猶如和尚 那麼這個是 我們信佛學佛的人啊 我們見到人受戒三歸五戒 三壇大戒發菩提心 所以你看那個戒壇裡邊 很多人去打齋供養 因為那在受戒的時候 那個發心非常的精進勇猛 我們在受戒的時候 是在民國五十六年 在那個慈閔寺 我們有一個戒兄 香港來的比丘尼 一受戒完就走 漂亮不漂亮 一受戒完了他就跟大家 告假告假啊 坐著就走了 很漂亮哦 是不是 走的漂亮 不是人漂亮 我的意思說 他走的很漂亮很莊嚴 一受戒完 大家正告假要走的時候呢 他就走了 大家就送他 念佛 所以就是說我們不要瞧不起人 一個老比丘尼 剛受戒這樣 年紀已經五十幾歲了 快六十歲的一個老比丘尼 大家看他就是很平凡的人 一受戒完了 他跟大家告假 一一的這樣告假呢 坐著就走了 很有意思 所以這個孔子也說過 說無友不如己者 我們讀論語裡面 不是有這句話嗎 無友不如己者 無就是千萬不可以 把別人看成不如自己 把別人看成比我差勁 如果你有這個念頭 就不對了 我講一次我很丟臉的事情 想不想聽啊 那時候是在紐約 住在莊嚴寺 各位住在外國不是很好 早上起來要鏟雪 夏天的時候要除草 那個割草機啊 推那割草機 因為我們那個莊嚴寺是 五百公頃啊 五百公頃你看有多大 那寺廟前面 那個草地誰替你除啊 也是要自己想辦法 推那個機器 有一天那個機器壞了 我怎麼修都修不好 有一個我們華僑子弟呢 七八歲的一個小孩子 小頑皮的他的名字叫Peter 我給他的名字叫皮透 非常頑皮 他看我在修理機器呢 他就過來了 Let me try! Let me try! 就是讓他試試看啊 我心裡一想你這個小傢伙 我都弄不來了 你弄得來嗎 我瞧不起他 好吧你要弄就給你去弄吧 我就在旁邊啊 走來走去 突然間那個機器發動了 好了 我那時候心裡就那個慚愧心 我們瞧不起小孩 不可以的 任何人都不可以瞧不起他 所以我們經過那一次教訓以後 在我內心裡面很大的震撼 是一個很震撼的教育 不得輕慢眾生 輕慢眾生得無量罪 所以那個孔子也說了 無友不如己者 我們把它解釋什麼呢 不要去交那個不如我們的朋友 不是這個意思 他是說千萬不可以瞧不起 你身邊周遭的人 意思是這樣子的 所以這個地方 就是說我們對一切眾生 不管他有沒有發菩提心 因為眾生都有佛性 都可以成佛 所以也許他會比我們早成佛 那麼我們現在是 尊重承事的話呢 將來他成佛的時候 我們可以在他的座下呢 他幫我們授記 我們跟他有緣 第十者 第十個我們一起念 於授戒和尚及阿闍梨 一切菩薩諸善知識 法師之所 常生尊重 承事供養 那個這個是師生之間 互相尊重 那在古代 古代的話呢就是 老師跟學生之間 就像父子 那麼現在這個學校的話呢 各位有沒有發現 現在的學校是什麼 叫做學店 學店了解嗎 你修幾個學分 你繳多少錢 然後交多少學費 那麼老師跟學生之間呢 只是知識的販賣 你們交多少學費 那我教你幾個鐘點 然後呢離開以後你不認識我 我也不認識你 現在這個學校 一般的學校 是不是有這個情形 因為我幾個信徒啊 他們念大學的時候呢 我問他們說 你們老師叫什麼名字 想不起來 他不知道 我說老師生日 有沒有去跟他們做個生日 什麼生日他什麼名字 我都忘掉了 他住哪裡我們也不曉得 所以這個就是 慢慢這個師生之間呢 變成一個互相知識的傳授 學校變成一個店 學店 那這個地方就是一種 尊師重道 因為父母親 只是把我們的身體生下來 是我們身體的生命的這種因緣 這一個我們出家人的話 有受戒和尚 有剃度師父 阿闍梨啦 這個教授和尚啦 那這些是我們的法身慧命的 一個增上緣 法身慧命 那麼父母親是我們肉身的 一個增上緣 那麼教授啦 剃度恩師啦 那就是我們法身的 一個增上緣 所以這個地方就是一種 尊師重道的意思 接著我們來看 佛子 菩薩摩訶薩 住不放逸 發大精進 起於正念 生勝欲樂 所行不息 於一切法 心無依處 於甚深法 能勤修習 入無諍門 增廣大心 佛法無邊 能順了知 令諸如來 皆悉歡喜 好那麼這個地方 我們學佛的人 修這個不放逸 能夠得到十種清淨 清淨我們的身口意三業 那在這一個不放逸 生十種清淨 結果就是能夠令諸佛歡喜 所以這個地方講到 菩薩摩訶薩 住不放逸呢 發大精進 起於正念 生勝欲樂 所行不息 那麼就是在法的上面去深入了 我們有一句話 說這個精進啊 精進來自哪裡 精進來自於欲望知道嗎 欲望來自哪裡 來自信心嘛 是不是 因為信為欲依 欲為勤依是不是 我們相信打坐入定 可以開智慧 有智慧能夠解脫 我們相信 那麼我們會怎麼樣怎麼樣 我們會有產生一個願求 信為欲依 因為我們相信 打坐入定能夠讓我們 解脫煩惱 我們相信 好了我們就希望得到 這一個功德 這個信為欲依 然後呢欲為勤依 你有這一個精進勇猛 有這種欲望 有這種欲求願求 你就會精進的去追求 所以有些人以為說 我們信佛學佛的人 心如死灰對不對 心好像那個灰啊 我們燒木柴以後 不是火沒有了嘛 變成一堆灰了嗎 冷冷的你去碰它也沒關係 就心如死灰對不對 不是哦 學佛的人是這種 強烈的生命的一種追求 但是這種生命的追求是什麼呢 是很勇猛的 去追求有意義的 智慧的福德的 那如果是我們學佛 學得懶懶散散的 覺得人生啊無常啊 沒有意義啊 最後就是死亡啊 佛陀沒有這樣說 知道嗎 他為什麼要說 信為欲依 欲為勤依 在我們修學佛法當中 這個欲是佔了很重要的 一個成份 知道嗎 猛烈的去追求真理的那種心 是我們學佛的人 一個動力 如果你沒有這個動力的話 你學佛學不成 心如死灰 那這個不對的哦 所以這個地方講到說 發大精進 起於正念 生勝欲樂 如果我們來念華嚴經 整部來念華嚴經的話 華嚴經裡面就有講到這個欲 這個欲呢 是我們修學佛法的一個 很大的動力 只是我們世間的這個眾生 把這個生命的動力 用到不好的方面去了 那才產生罪惡 產生這個業力 如果我們沒這種欲的話呢 這個善法也修不成 但是這個欲在佛法裡面 分兩種 一種是惡 惡法欲 一種是善法欲 那麼善法欲這麼長的時候呢 我們就改用一個字 叫做願力 知道嗎願力 不叫做欲了 世間的這個飲食男女這個欲 不要那名詞就叫做願 願力 所以這個地方說 發大精進 起於正念 生勝欲樂 所行不息 接著說於一切法 心無依處 於甚深法 能勤修習 各位看看自己的手 中間這一隻 是直的還是歪的 有沒有人歪的 歪一邊的有沒有 沒有了 你們會出家的都是直的啦 我看過出家人有些手指哦 他合掌的時候 我注意瞄他一下 他這個手指是歪一邊的 這個很麻煩呢 為什麼呢 我們這裡不是心無依處嗎 這種人是非常依賴的 他就像什麼呢 強力膠會黏人 所以以後你看到他合掌的時候 你看他的手 如果是這樣歪一邊有沒有 這種會黏人 因為他依賴心很重很重 這是我無意中發現的 這個秘訣傳授給你們 你要收徒弟的時候 你看到這個你就不要收 他那個習性 就是這樣子 這個中間這一指啊 很奇怪 因為我們的心念 我們的習氣 都會在那個你的臉上手上 去展現出來 所以這個就是 因為我看過一個比丘啊 他當沙彌的時候 就是這樣子非常黏人 非常黏 黏得不得了的黏 睡覺要跟人睡 他才能睡得著 那很麻煩 後來我注意看他的手 哦彎一邊 這是無意間我自己發現的這個 這個奇怪的事情 所以這個地方講到 心無依處 剛才講的是我們講的依賴 知道嗎 各位我們內心裡面 我們每天自己回想一下子 到底我們每天在追求什麼 有沒有 我們是不是一直想 哎呀我要建很大的寺廟 我要收很多的徒弟 哎呀我要很多的這個 銀行的存款多一個零 那是什麼呢 心有依處 你的煩惱這愈來愈多了 知道嗎 我想我徒弟越來越多 寺廟越來越大 然後呢 這個銀行的存款越來越多 那心有依處的話呢 煩惱就越來越多 為什麼呢 取多業愈多 取少業愈少 取多惑愈多 取少惑愈少 業就少了 所以我們內心裡面 最大的依處 最大的依賴是什麼 一個字啊 差不多了 哪一個說我 站起來 給他鼓掌快一點 最大的依賴就是我 知道嗎 我要念佛 我要打坐 我要當住持 我要當當家 我要收很多的徒弟 我將來要成佛 我將來要往生西方 要不然我來生 我要當大和尚 你看有沒有依處啊 有哦 知道嗎 我有沒有依處啊 也有啊 知道嗎不容易斷哦 這個我就是我們最根本 最根本生死煩惱的依處 那我們學佛的人 所以佛陀一再的強調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 看似這麼簡單幾個字 很難哦非常難哦 知道嗎 我們常常無我無我 你罵我兩句 我會生氣啊 對不對 你說我很好 我會高興啊 是什麼啊 我在作怪 因為這個依處呢 太牢固了 太深了 所以這個地方講到 於一切法 心無依處 簡單幾個字就夠我們 一輩子呢學不完 這個就是我們不能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就是在這個地方 為什麼呢 心有所依 我再講一個小的故事好了 真人真事好了 有一個寺廟裡面 有一個比丘尼啊 她跟另外一個比丘尼呢 非常好 好的不得了 好到什麼程度呢 甲跟乙這兩個比丘尼 非常好的同參道友 好到結果是怎麼樣子的呢 最後就分開了 那有一天我就問啊 你們兩個不是很好嗎 怎麼分開了呢 怎麼又不見面 又不講話了呢 而且分得遠遠的 離得遠遠的 她說哎呀你不知道啊 那個比丘尼啊 我如果跟別人講話她不高興 我跟信徒講話她也不高興 我跟另外一個比丘尼講話的話 她就生氣了 就跟我賭氣了 我說哦 難怪是這樣子 我看你們以前這麼好 為什麼現在 離得遠遠的也不相來往 所以這個就是很麻煩哦 為什麼呢 執著 內心裡面有一個我 很自然的就會產生我所 知道嗎 我所 我我所 那麼有了我所 還不打緊還有一個什麼呢 後有 我來生我來世 我明天我明年來生來世 後有愛 所以這個問題的根源在這裡 我們那個 穿海青不是要打一結嗎 那個結你如果拉不開的時候 就是因為你沒有拉正確的 那個結沒有拉到 你怎麼拉也拉不開 是不是哦 所以我們解決問題的話 就是要從那個結在什麼地方 我們學佛法也是這樣子的 我們所有一切問題的核心點 一切的問題不是別人 不是外在的人事物 所以問題 都是來自於我本身 那我本身所有的問題 最根源是所在 那就是我對自我的身心 產生一個錯覺 這個四大五蘊和合的身心當中 我產生了一個錯覺 有一個我 一個我一個我 那我就一輩子為這個我 而忙碌 我想去哪裡 我想買什麼東西 我想去交一個朋友 我想認識一個人 我想怎麼樣子的 其實都是我在發命令 然後呢我們就跟著 這一個妄我呢 這個忙碌一輩子 那麼我們找到 這個根源的時候呢 所以我們透過佛陀告訴我們 說以戒為師 依四念處來修 觀呼吸觀這個覺受 觀這個身心無常無我 那麼慢慢慢慢 這個我呢就會淡一點 看事情呢就客觀一點 不會說 都站在我的立場來看世間 看事情 那麼人跟人之間 就好溝通 事情做起來呢 就會比較容易大家 同心一致的來完成 所以我們學佛的人啊 不管你再深的理論 我們終究終歸是要 回歸在現實的人生當中 來檢討自己的心念 所以最好的教師是在哪裡 就是我們自己的身心 我們四邊周遭的一切 山河大地 身邊周遭的人事物 就是最好的教室 然後呢 最親密最親密的教室 就是我們的身心 我們的身心時時變化 感受產生了 惡念產生了 妄念產生了 那麼時時刻刻在呼吸了 然後我們生理腰酸背痛啦 所以這些感受的產生 心念的產生 呼吸的快慢 呼吸的這種長短粗細 時時刻刻都在展現 無常的真相 只是我們的心念太粗了 我們不用心去觀察 每一生每一世 我們就在這個教室當中呢 忽略了 這麼好的教材 在我們的身邊周遭 山河大地 人事物一切一切 不斷的在展現 他這種無常流變 因緣生滅 可是我們就是這樣子的 不能夠於甚深法 能勤修習 我們以為是說 經典才是經典 山河大地不是經典嗎 人物山川自己的身心 這個都是一部經典呢 知道嗎 所以這個地方 講到甚深法 甚深法就是一切法皆是佛法 那能夠這樣子去勤修習的話 才能夠入無諍門 增廣大心 然後佛法無邊 能順了知 令諸如來 皆悉歡喜 為什麼呢 佛陀稱為法王 於法自在 我們從身心世界當中 心無依處 法喜充滿 不會有這個強力膠 來黏著我們的心 這個時候你就於法自在了 這個才是真正的 令如來歡喜 合掌 願消三障諸煩惱 願得智慧真明瞭 普願災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薩道 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