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講 題:八識規矩頌-28 主講者:淨珠法師 八識規矩頌 第二十八集 諸位同學大家好 阿彌陀佛 第六意識所相應的心所 總共有五十一個 他特別的 別的心識沒有的 有三個根本煩惱 另外還有十個小隨煩惱 以及四個不定心所 這是比前五識還要多的 也就是說五十一個心所 全部都相應 現在最後的就是四個不定心所 這樣子的一種心理狀態是什麼 不定 以現在正在活動的當下 說他是善嗎 那也不一定 說他是惡嗎 那也不一定 要怎麼說他是善是惡 必須他表現過了之後 他的某一個時段當中 在有所變化的情況之下 再顯現出來的 那個才能夠決定他 到底是善的還是惡的 我們有的時候有一句話說 蓋棺論定 人一輩子的辛勞 或者一輩子做人的態度 他是好人還是壞人 其實都沒有一個準繩 沒有一個準繩 等到他真的講 眼睛一閉腳一伸的話 才能夠確認他到底是善 還是壞人 所以我們這個不定心所 也是相同的 一定正在做的當下 正在活動的當下 他不一定是善也不一定是惡 雖然看起來好像是善的 一段時間之後變成是惡的 也有可能 現在四個不定心所 第一個就是睡眠 睡覺 睡覺是善還是惡 當然勞累的去睡就是善的 偷懶去睡那就是惡的 這個睡眠是善還是惡 就看你所表現出來的 時間地點跟作用 像這一個配合的正確 就是善的 配合的不正確 那就是惡的 像有的人白天在睡覺 你說他不對嗎 還是對的 為什麼 因為他是大夜班的人 大夜班的人早上七點才下班 當然回來就是要睡覺了 早上睡覺睡到中午 睡到下午再去上班 他是值大夜班的人 一定都是睡白天的 你說他的睡覺是不正確的嗎 是正確的 但是我們一般的人是晚上睡覺 白天要工作 你卻躲起來 跑去睡覺的話 就被罵了 白天好好的不工作 跑去睡覺 那就是偷懶了 所以像這一個 這個睡眠他就是不定心所 看你所運用的是在哪一方面的 這個地方在講記的 二百九十頁這裡 就說睡眠就是昏迷的意思 睡著的話就什麼都不知道了 就如同昏迷了一樣 為有情的闇昧心理 不夠光明不夠明智 到時候迷迷糊糊的 像這一個可以說 在我們的經典當中 當然從阿含經以來 到部派佛教的論典 一直到大乘唯識學 當然都是很多人 都在做一種研究 這一個不定心所 如果根據我們的成唯識論 他是怎麼講的 他說眠謂睡眠 令身不自在 昧略為性 障觀為業 也就是說 你如果是在睡覺的話 睡眠位 躺在床上睡著了 有作夢也好沒作夢也好 就是睡著了 睡著的話他這邊講 令身不自在 你的身體就不會很自在了 因為真的講 我們每一個人差不多 都有這樣子的一個經驗 半夜如果醒過來的話 比如說上洗手間 或者是口渴 有時候連走路都沒有力氣 用手拿個茶杯都沒有力氣 這個說起來就是不自在 身體也沒有力量 甚至有人問你要做什麼 連那嘴巴都懶得動 連回答都懶得回答 連口業 口呢 他都懶得回答 這也是不自在 所以令身不自在 最主要是身體的部分 在那個地方有時候 要把你叫醒都叫不醒的 所以他是昧略為性 昧就是闇昧 就是不夠有智慧 再來略就是很簡略的意思 也就是說說想不到要做什麼 想不出來要做什麼 這個智慧就引發不出來了 像這樣子的睡眠 說起來就是 障觀為業 他就會障礙我們去修這個觀法 因為我們修學佛法 最主要的就是要了解佛理 體悟佛理 要了解要體悟 一定要在禪觀當中 一定要打坐 心要能夠靜得下來 但是我們平常的人 心一靜的話就開始打瞌睡了 這是很正常 也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情了 但是一個修行者來講的話 就不可以這個樣子 越是打坐精神要越好 越是能夠進入於 這個諸法的理體上面 達到我們的智慧跟理體 達到相應 達到契證 這樣的程度才可以 所以你只要是想睡覺 是躺在床上睡覺 或者打坐的時候打瞌睡 說起來我們的身體都不自在 心理上都很闇昧的 所以要修這個觀法 就觀不出來了 了解不到那個義理 了解不到那個道理 的理體性是什麼 像這樣子 我們就在這個 修學觀法的情況之中 對這個睡眠可以說是大障礙了 所以說睡眠位是身不自在的 你的所有的肢節手足 都是沒有辦法去引發動作 心極闇昧 內心裡邊就非常非常的闇昧 就非常非常的粗糙了 想不出什麼事情 甚至於說一門轉故 他可以說只知道說 我現在很愛睡 我現在很愛睡 我什麼事情都沒有辦法去處理 什麼事情 都沒有辦法去做解說的 所以這個情況之下 他就沒有辦法 進入於禪定之中了 這樣子的一種情況 在於我們的修行位次裡邊來說 尤其是在遺教經裡面 就談到說 初夜後夜 當然都是要精勤的來努力 即使是在中夜來講的話 也要以誦經以自消息 你就是說真的很想睡 真的很想睡的話 你的心也不可以完全鬆懈掉 你還是要誦經文誦經典 了解經文的意思 以這樣子 不是入於定觀之中 而是以直述的來誦經 為做一種休息 代表著說修行者在這個睡眠 能夠越少越好 所以我們的寺院原則上 以早期來講到現在 我們的大叢林大寺院 傳統式的寺院可以說 都還是四點起床的 四點起板的 即使慢一點的話 也是在四點半就要起板了 所以等於說一定要早睡早起 所謂的早睡當然也不是說 六七點就跑去睡了 原則上寺院裡邊不是九點安板 就是十點熄燈了 所以是十點睡覺四點起床 或四點半起床 也還有六個多鐘頭的睡眠時間 說起來還是比我們的遺教經 所說的 中夜誦經以自稍息 這時間還要長 因為所謂的中夜誦經來講的話 他是晝夜六時的 所以他的一個時段 就是四個小時 所以等於說 他只能夠休息四個小時 我們最少還有六個小時 十點熄燈四點敲板起床 還有六個小時的睡眠時間 這一個可以說 我們在寺院當中 都是很早就起床了 即使說現在有的寺院 都是在都市裡邊的 在都市裡邊的寺院 因為怕吵到隔壁鄰居 因為都是房子比較接近 在都市當中是上下樓也好 是對面的鄰居前後的鄰居也好 因為我們一敲板聲音 尤其是半夜的話 聲音都很響很亮 因為怕吵到別人 大概會晚一點 但是再怎麼晚 還是比我們一般社會人的 那種睡眠時間還是要少一點 還是要早一點起床的 所以我們的這個睡眠可以說 在修行者裡邊來看 都是比較短的比較少的 他之所以 是屬於不定心所 最主要的就是說 他會讓我們 在這個睡眠的情況之中 一方面就體性很闇昧 再來就是說他通於 善不善無記的三者 在大小乘裡邊都是這麼講的 這邊講 說他列為不定心所 他是以為睡眠是通三性 這個是合理的 為什麼呢 除去疲勞以恢復健康而睡眠 像我們白天都一直在做事情 上班做工或作農 或做哪一件事情都一樣的 白天日出而作 日入就是而息了 就是要休息了 所以為了要恢復我們的健康 恢復我們的疲勞而睡眠 當然這個是正確的 這個是對的是善的 但是等到這個疲勞已經恢復了 我們的體力 疲勞已經過去了 已經睡了一覺醒過來 恢復了體力了 當然你就可以做 有益人群的事情 但是如果說你是一直的貪睡 一直貪睡 一直的賴床一直的賴床的話 這一個我們就說 在床上不肯起身 如此的話就是 放棄了自利利他的這種善行了 自己本身就沒有辦法起來用功 修行 或者你如果說賴床的話 又遲到 或者應該要做的事情 沒有辦法完整把它給做完 就是缺失 對於自己的責任就是一種缺失 乃至於對於 道德的品行修養來說 這個是一種缺陷 所以這樣子來說的話 他就屬於不善的 除此二者的其他睡眠 皆可說是無記的 如果說他也不是因為疲勞 也不是沒有去做事情 只不過有一個小段的時間 的休息的話 這個也不妨礙到他用功 或者是他的工作 這個可以說是一種 無記法的睡眠了 在於我們成唯識論裡邊的介紹 有說他是愚癡的一分 也有說他是愚癡跟無癡 為睡眠的這個體性 這個是通於善的 也有的說是以思跟慧 為他睡眠的體性 這個就是通於無記的 但是不管怎麼講的話 都認為這個睡眠 他就是一種假法 這一個在於 唯識學裡邊因為大乘小乘裡邊 當然他們都還是一樣的 有這麼樣子的說法 第二我們談到惡作 惡作 所謂的惡作 就是惡所作業的意思 就是討厭就是不喜歡 以前所做過的這個事情 以前做過的事情 現在起了不歡喜的心態 或者說起了反悔的心態 以前做過的現在起了反悔 以前如果是善的 你反悔的話 就變成是惡的 或者說以前做得不對的事情 做了惡業 現在反悔了 那就變成是善的心態了 所以以這樣子來說的話 叫做有情的追悔心理 就是以前曾經做過的 現在反回來想的時候 就是不一樣的一種想法 善的不一樣的想法就變成惡的 如果是惡的不一樣的想法 就變成是善的了 所才這一個可以說 就是屬於一種不定心所 他是通於善也是通於不善的 這一個在我們的定義裡邊 他是這樣子的一種解說的 也就說在成唯識論裡邊 講到說 悔謂惡作 惡所作業 追悔為性 障止為業 這個就說明 什麼叫做悔 也就是懊悔 反悔 所以懊悔也好反悔也好 我們一個另外一個名稱 也叫做惡作 就是惡所作業 就是反悔不高興不喜歡 或者是討厭過去所做的 種種的那一種行為 那一種這邊說作業 就是曾經做過的 或曾經講過的 這一種行為出來 現在就追悔了 就反悔來去那邊感覺到說 以前做的是不對的 所以障止為業 這樣子的話這種心態 只要以前做過的 又會再想再想再想 又反悔 做過什麼事情又再想又再想 又再反悔 所以這一種心態 如果在我們的修行法裡邊 來說的話 他是障止為業 他的心就沒有辦法止 心靜不下來 一直的在那邊反悔過去的事情 我們每天可以說二十四小時 除了真正的睡眠之外 可以說十多個小時都是在活動 你每天都在那邊反悔 昨天怎麼樣 前天怎麼樣 在反悔我昨天又怎麼樣 前天又怎麼樣 每天每天都在反悔過去的事 你的心就沒有辦法安靜了 此即於果假立因名 這個最主要的就是談到 我們就從這個果當中 從這個果 他現在反悔的成果當中 來推論到他過去的因 他的因是怎麼樣 他一直在想我不對我不對 我不對 為什麼不對 是什麼不對 過去怎麼做 所以他的因是什麼呢 由此而可以推論的 所以先惡所作業後方追悔故 悔先不作亦惡所攝 悔先不作 剛才所談到的是已經做過了 做過之後再反悔 現在是以前應該要做 應該可以做的 但是當時沒有接受 或當時沒有去做 或者是因為種種的因緣 環境人事等等關係 而當時知道但是沒有又去做 現在又再反悔了 反悔說我以前 如果好好的做就好了 像這一個有的時候 我們在事業上面也一樣 當時因為有資金有人 有土地有地方 但是因為好玩 雖然父母親在鼓勵 雖然親朋好友在鼓勵 但是想說我不用做也可以 三餐吃得飽飽的 就不用做了 但是沒有想到說 經濟是這麼樣子的差 等到又過了幾年之後 以前的基礎沒有打下來 現在要做又更困難了 就在追悔過去 那個時候怎麼不要做呢 那個時候如果打下一個基礎 現在就不怕事業 或者是生活發生問題 所以以前有因緣 或者是沒有因緣 但是應該是可以做的 但是卻沒有去做 現在也是在追悔了 像這一個也是惡作所攝的 這一個惡作當中最重要的 就是說以前曾經所作的惡業 現在我們所講的 就在懺悔的過程當中 原則上過去做得不對 不懂事做得不好 現在知道了 知道之後 就開始的反悔 反悔原則上現在就是 善的心理善的心態 來觀想以前所做的這一件事情 甚至於說你以前是做善事的 做了善事 現在也會有追悔 以前在做的時候 說不定是做得 也是很盡心盡力在做 但是遇到了困境 或者遇到了什麼樣子的一個 低潮的過程之後 自己感到說以前做得不對 以前做得不對 現在的心就表示說 以前所做的善 他認為說做得太過分了 所以現在不應該再做了 像這樣的話他的善 就沒有辦法繼續了 一定就變成這個就變成一種 不懂得去 好好行善的一種行為了 所以就變成是惡的了 另外一個就是沒有做 現在也是在懊悔當中的 像這樣的一種悔惡作 就是後悔的意思 後悔這個做了不善的事情 後悔他所做的惡 固然就是屬於惡作了 做的功德善行 又後悔他所做的善 這樣也是屬於一種惡作 在我們的大毗婆沙論 第三十七卷裡邊 他有這麼一句話說 惡作總有四句 把它做成一種四句來了解 第一個有惡作是善於不善處起 他是善 但是你卻從不善的觀念 來跟他想 從不善的動作裡邊來跟他處理 第二個有惡作是不善於善處起 他本來是不善的 但是你現在卻是從善的方面 來做處理 從善的方面來跟他追悔 第三有惡作是善於善處起 善於善處起 原則上他本來就是善的 你也是善的觀念善的作法 善的處理方式 第四有惡作是不善於不善處起 就是完全都是 原本就是不善法 你又是以不善的身業口業 去造作 像那個小偷偷東西 本來就是不善的 你要是看到別人有錢財 又要去偷 當然這個都是不善的 像這一個是大毗婆沙論 第三十七卷 雜阿毗曇心論的第二卷 也這麼說 他說當知悔有三種 悔就是惡作 善不善即不隱沒無記 不隱沒無記也就是無覆無記的 他是屬於無覆無記的 非於自力故 就是說明 你有可能是善有可能是惡 也有可能是無覆無記的 不管怎麼講 我們所看到的就是說明 你有反悔心態的話 他的這個性質上面來說的話 他就是有所轉變的 就是惡作 所以我們只要做過的事情 我們就想說 要做之前要三思而行 一定要把他想得很妥當 好好的去做 做了就是善的就是好的 但是你不要說做過之後 又再反悔 做過之後又再反悔 整天都處在於反悔的心態之中 要修學止 讓心靜下來都不可能的 再來本來是善事 也變成是惡事了 變成是惡法了 得不嘗失 所以我們就是盡量的 能夠好好的掌握 他的正確的方向來處理 但是與第六意識相應 就有這個惡作會反悔 因為我們經常都會 有這樣子的心理心態 自己想想看自己 有沒有這樣子的 所以這個在二百九十七頁的 講記的最後一行裡有這麼說 說清楚一點的話 如有做的盜竊的事 就偷盜的事的話 後來覺得這是不道德的行為 於是就追悔起來 就責備自己為什麼 做出這樣罪惡的事 這個叫做惡前自己所作 所以由惡的經過惡作 就變成是善的 所以這個叫做善惡作 或者如果有做了施捨的事 以前曾經布施 或者做救濟的工作 做慈善的工作 後來認為自己未免太傻了 有錢自己不會用 拿錢去給別人用 為什麼要施捨給他 我又不認識 自己賺的錢又這麼辛苦 像這樣子的一種追悔 就是惡前自己所做 本來以前是做善事的 懂得布施懂得救濟懂得慈善 但是卻是認為自己很傻 像這樣這個叫做惡的惡作 善的變成是惡的 如有作的無益於人 但是也不會損害他人的 種種的事情 後來也是追悔起來 惡前自己所做 像這個其實以前所做的 也沒有說特別好 也沒有說特別壞 也沒有說利益別人 也沒有說去損害別人 但是你想說 為什麼自己會花時間去做這種 就是愚癡的事情呢 或者是傻瓜的事情 浪費了那麼多的時間在那裡 像這一個即使當時所做的 也沒有善也沒有惡 像這一個就是一種無記的惡作 像這一個 他到底是以什麼為體性 在我們的唯識學裡邊 也是有幾種不同的說法 比如說有的是認為 是以愚癡為他的體性 也有的也認為說 他是有癡跟無癡 無癡的就是智慧了 就是兩種為他的體性 等於說以前他是沒有智慧的 後來的反悔是有智慧的 像以前的這個 善惡作裡邊來說的話 反過來說的話 如果是以前是善的 現在轉成是惡的 變成是惡惡作的話 那就是愚癡 也有一種說法 就是以思跟這個慧為他的體性 所以說起來惡作 當然在瑜伽師地論裡邊他認為 他是屬於愚癡的一分 或者說一切有部認為惡作 他就是愚癡的等流 就他的其中的一分 第三個就是尋 不定心所的第三就是尋 第四個就是伺 尋跟伺我們這個地方 就是把他給合在一起說 所以尋就是尋求 伺就是伺察 他們都是一種有情的 細分別的一種心理 非常內在非常深層 非常微細的一種思考 的一種心態 也就是說就像我們 平常非常用心在想一件事情 想得非常的微細 想得非常的那種又深又廣的 那一種活動狀態 像這個尋跟伺原則上 都不是我們普通的人 一般的凡夫 就是說這樣子的一種想法 我在想什麼 我在設計什麼 你說設計設計到非常的用心 設計到真的講的說 外面的打雷你都聽不到了 很沉靜在於你的當下那個狀況 可能有點接近 但是我們原則上來說 尋跟伺都是屬於禪定當中的 一種細分別的心態 雖然都是細分別 但是在這個細分別當中 又分出一個是粗一點的 就是尋 細一點的就是伺 所以這個差不多都在禪定當中 再來觀想佛理 在體會理體當中的時候 那種很微細很微細的 那一種觀察力 在於我們的翻譯詞句當中 當然這個地方我們叫做尋跟伺 但是有的地方會給他 翻譯成為覺跟觀 如果用覺的話 就是尋就是粗分別 觀就是屬於伺就是細分別 這一個因為在梵文當中 傳到了我們中國來 有直譯的也有義譯的 這個名詞上多多少少 還是會有不一樣的地方 所以尋伺或者是覺觀 都是同樣的意思 這一個原則上 這個地方就談到了 在於我們從欲界色界無色界 我們的所謂的色界 他有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無色界有初定二定三定四定 這四種定 在這個欲界的 有我們欲界的五趣雜居地 就是一般的凡夫 擾擾攘攘的那種 非常粗的 粗顯的這種心理活動狀態 現在因為修學禪觀的關係 而生到色界天去了 入於就是離生喜樂地 就是初禪天了 也就是九地當中的第二地了 到了這個初禪天的時候 一樣的 跟我們欲界的凡夫是相同的 還是有尋有伺的這種心所法 就是說粗分別也有 細分別也有 但是從初禪天 要進入二禪天的時候 還有一個中間定 還有一個中間定 我們稱之為中間禪 這個中間禪 原則上就是說 你的粗分別已經沒有了 因為心更細一點 所以就變成細分別的 只有叫做無尋有伺 這個是屬於中間 再進一層就進入於二禪天 進入於二禪天的話 他就是粗分別的尋當然沒有了 就是細分別的伺 這個伺心所他也不起活動了 完全入於禪觀之中 像這個禪觀說不定就會跟 理體達到相應的境界 所以二禪他是無尋無伺地 三禪以上當然 都跟二禪一樣的 都是無尋無伺 除非出定才會再有 所以尋伺的有跟沒有 這個所修的禪定 也就會有這樣子的差別了 他是有尋有伺 或者是無尋有伺 或者是無尋無伺 他的分別的這個層次上 是由粗而細 細到最後這個分別心 都不起作用 這一個可以說是我們 這個北傳佛教這樣子的說法 但是如果是在南傳佛教 他說在四禪之外 將這個無尋唯伺的中間禪 因為是在初禪跟二禪的中間 他就不講四禪 他就講叫做五禪 連這個初禪到二禪的中間禪 叫做無尋有伺地 也把他加入於這個色界的 這個禪定的階位之中 所以南傳佛教他叫做五種禪說 所以我們一般都說 色界他是四禪天 但是南傳佛教 他是色界是五禪天 有五種禪的不一樣的解釋 講到這個尋跟伺 可以說在於我們的經典當中 講得非常的多 尤其在說到止觀的話 都一定要講到這兩個心所的 現在我們來看成唯識論 他是怎麼說的 他說尋謂尋求 令心?遽 於意言境粗轉為性 這講到尋 尋就是尋求 尋求就是去追求就是去分別 去了別去了解這個意思 令心?遽於意言境 意言境因為入於禪定當中 已經不再講話了 入於禪定的話一定是身固定 嘴巴當然是合起來的 完全是什麼 是意言境 就是只有你的心思在想 心思在想所想的 就和我們講話是一樣的 用嘴巴講就講出來了 沒有講就是我們的意識在想 意識在想所想的 我要去哪裡我要做什麼 我要了解什麼叫做四聖諦 在想的這個內容 其實就跟講話就相同 所以心內所想的境界 我們就叫做意言境 像這意言境 這個時候都還是屬於一種麤轉 就是粗的 粗相的一種分別心在起作用的 第四個不定心所叫做伺 伺謂伺察 令心?遽 於意言境細轉為性 這個時候更微細更微細的 一種思考了 此二俱以安不安住身心分位 所依為業 可以說這兩個問題就出在於 他有沒有安住於身心分位 或者不安心安住於身心分位 為他所依 也就是說他本身能不能 在心思上面 就是說在思考境界的當下 他有安住還是不安住 這一個可以說 他主要的是因為有思心所 思就是 去思考 去了別境界相 再來就是智慧 當然就是於自己本身 所要思考對象的這個境界 也引生出相應的 這樣子的一個情境出來 所以這邊就說 於意言境不深推度 及深推度義類別故 如果是深推度的話就是伺 不深推度的話就是尋 也就是說粗分別當然就不深了 伺因為是細分別 所以就比較深沉的 這兩個都是一種假有的 一種體性 因為他是思跟慧合成的 是聖所說故 就是完全要達到聖者的境界了 因為已經是色界天以上 初禪天以上的 像這一個也可以說 他本身所分別的 他自己本身所分別的 到底善的還是不善的 這個也是一樣的 你如果在分別是分別善的話 他那個屬於善心所 你的分別如果是分別 那種所觀想的是惡的 那就是惡的一種心所了 所以他也不一定是善 也不一定是惡 就看他分別的內容而來做決定 這一個就是屬於尋伺 接下來我們來看 這一個尋伺他的差別可以說 在各部派之間 都有一種類似的比喻 因為尋跟伺說起來真的講 是非常微細的一種 心理的思考的活動 我們一般的人可以說是 沒有到這種境界 真的要你好好的靜下心 來思考的話 不是妄想紛飛就是打瞌睡了 根本就想不出個什麼 但是這個是禪定工夫 一定平常練習打坐 你才有這樣子的 比較深層的細的那種分別 在比喻當中這邊講到說 各部派之間都有類似的比喻 像什麼 像有部 說一切有部的法蘊足論裡邊 他就以敲鐘跟搖鈴來做比喻 比如說敲鐘的時候 他的粗聲暫發 細聲隨轉 所以他的粗聲就比喻為尋 他的細聲就比喻為伺 敲鐘 剛敲下去的那個當下第一下 那個就是粗的 慢慢的那種迴音 這個就是屬於細的 譬如還有所有的 一些樂器的部分 像搖鈴或者是扣缽 我們出家人托缽吃飯的那個缽 是銅做的 所以那個缽一敲 或者我們在早晚課誦 做這個法事的時候 課誦法會 你要誦經的話 要敲這個磬 磬是比這個缽要大一點的 我們在敲磬的時候也是相同 敲下去的那個聲音 或者吹法雷擊法鼓 或者放箭 在射箭的時候 咻的那個聲音 或者震雷就是打雷的聲音等等 粗細二聲為喻也是相同的 我們還有更微細的 用鳥追過去的時候 在空中裡邊那一種鼓翼踊身 達到隨意的境界 就比喻剛剛要搖那個 剛剛的那個兩個翅膀的時候 叫做尋 再來能夠讓翅膀一展開之後 身體能夠往下衝 這個衝下來的那個動作 就如同是伺 這種比喻可以說是非常的微細 平常你也是要有這個音樂細胞 或者你有空的話 要常常的到野外去 跟這些動物打交道 多去看看這些鳥類動物類 說起來原則上就是 第一個的動作 就是粗心所的 後面的動作就是屬於細心所的 這個是一種比喻 讓我們去了解 可以說唯識學裡邊 所談到的心所法 就是有這個五十一個 另外我們要談到說 心王與心所兩個相互之間 我們就叫故相應 所以心所法也叫做相應心所 就是說只要心王一起動作 心所就配合著來發生 他一種分別能力 來面對著境界的時候 開始起善的還是起惡的 所以五十一個心所 我們都稱之為心相應法 或者也叫做相應心所 像這樣子他怎麼個相應 為什麼說心王跟心所 可以相應呢 像這個對這個相應這兩個字 也是要給他了解一下 所謂的相應 在南傳佛教裡邊說 就是說與心俱起 跟就是說心所一定要跟心王 同時起作用 俱起 再來要俱生要相合 這個俱生相合同時起同時滅 同所依根同所緣境 這個就名之為相應 所以一定同一個時間引生 同一個時間消失 同樣的依他的根 同樣的緣這個一樣的境 所以都是配合的非常的細膩的 像這樣子在我們的這個 唯識學裡邊 像說一切有部在大毗婆沙論 講到這個相應 舉出了二十五種相應 說起來是非常微細的一種說明 但是一談到說相應當中 我們跟他舉一個重點 裡邊來了解的話 他就以這個五事同等 來名之為相應 像剛才談到的南傳佛教說 與心俱起又是俱生又是相合 同時起同時滅同所依根 同所緣境 都是一定要相等的 現在在我們這個 說一切有部的論典當中 這個地方就引出了 叫做五事等 一定要五義平等來說 從五個立場來講 心王跟心所一定要達到平等 才能夠相應 不平等的話就不能相應了 哪五事 大毗婆沙論的第十六卷 裡邊這麼講 第一個時分等 就是時間 在這個時間上來講的話 心王心所要同一剎那 來起現行 心王有種子位起現行 心所也從種子位起現行 要同時的 同這個剎那 同一個時段 第二個所依等 就是所依根 也一定要一樣 心王的所依根 像眼識依眼根 第六意識依意根 所以這個心王所依的根 心所也要跟著一樣的配合 第三所緣等 所緣的境界 像眼識他就是緣色境 所以心所也一樣要緣色境 耳識是聞聲境 所以我們相應的心所 也同樣的來聽聞這個聲境 聲的境界 所以叫做所緣 心王跟心所叫做心心所法 第一個的心是講心王 再來就是心所 所以心心所 也就是心王和心所 他都是同緣一境而起現行 第四就是行相等 行相就在緣取境界當時的過程 當時的認識 這個心王心所也要同一個行相 所感受了解認識分別 都是一定要一樣的 第五物體等 所謂的物體就是他們所依的體 心王心所各為一物 心王是另外心王 心所也是另外心所 因為這個二個的心法 是不一樣的 但是他們雖然是各為一物 和合而起故 一定要合在一起 二者合一 三者合一 因為心所不一定一個 就是我們的心識本身 也不一定只有一個 像我們現在正在聽課 正在上課的時候 是眼識耳識身識 一定要同時起作用 眼識也有他相應心所 耳識也有他的相應心所 就是我們的身識所要寫字 也有他的相應心所 但是這麼多的心王心所 一定要怎樣 統一和合而起 所以他的物體這邊講說 物體等 就是說同一個主體 一定要同一個主體 不可以分開的 雖然心王心所是各別的 但是一定要和合 達到合一的境界 像這樣子在我們的認識當中 就說明 因為五義平等五事平等 所以我們才說他叫做 相應心所 除了這個之外 當然還是有其它不同的解說 這不同的解說 如果說大家有時間的話 可以從三百零九頁的地方 有講記的話可以先看一下 裡邊所談到的是非常的微細的 我們這一節課就到這邊 休息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