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講 題:八識規矩頌25 主講者:淨珠法師 八識規矩頌 第二十五集 諸位同學大家好 阿彌陀佛 談到每一個心識 我們唯識學就是八個心王 既然稱之為心王 必然有他的從屬 這個從屬我們就稱之為心所 所以心王要起活動狀態 必然有心所相應而起 前五識他所相應的心所 我們前面看過有三十四個 現在這個第六意識 相應的心所有幾個 這邊講相應心所五十一 就是五十一個心所 他是全部相應 但是心所 是一定只有五十一個嗎 當然這一個從祖師當中 他們的歸類 那也不一定 有廣有簡單的 這個如果看講記的話 在兩百四十九頁 相應心所五十一這裡 太虛大師就有說了 太虛大師他是民國初年時候的 在我們佛教界裡邊 非常出名的一位大師 尤其是對這個辦僧教育 是非常積極 甚至於一直的鼓勵寺院 盡量的來辦這個僧伽教育 也就是佛學院 像我們這樣子的上課 是屬於曉光空中佛學院 這個也是佛學院的方式 太虛大師他當時有這麼講 他說這五十一位心所的數目 不過是根據 天親菩薩他的百法明門論 和這個瑜伽論而說的 就是說這兩部論典 他就是把所有的相應心所 總攝為五十一個 如果是廣分別的話 那就不只五十一個 如果簡單的說的話 也是不用到五十一個 像俱舍論他就只有講四十六個 所以像這樣子是多是少 當然各個他們的分析當中 會有不一樣的這個數目字 這個五十一個心所 如果是根據瑜伽師地論 裡邊說的 他是跟他分為有別境心所 有?行心所 有善有不善 還有染污的五類 給他分為五大類的心所法 什麼是染污 就是根本煩惱跟隨煩惱 都是屬於染污我們的心性的 但是在我們這個唯識論 大乘的唯識學當中 他是跟他分有?行有別境 有善還有根本煩惱隨煩惱 以及不定心所 總共分為六大類 六大類加起來 總共就是五十一個 我們知道說?行心所有五個 成了五?行五別境 十一善六個根本煩惱 二十個隨煩惱 四個不定心所法 所以加起來總共就有 五十一個心所 前面前五識的地方 就已經介紹了三十四個 心所法了 有關於前五識他所相應的 ?行別境善十一 中二大八貪瞋癡 總共有三十四個 三十四個其它的 就是根本煩惱當中 還有一個慢沒有講到 還有一個疑的根本煩惱 也沒有講到 隨煩惱當中 還有一個小隨煩惱 總共是有十個 以及四個不定心所法 這一個是前五識不相應的 在第六識他是全部相應 所以我們下面接著 就來了解兩個根本煩惱 十個小隨煩惱 還有四個不定心所法 我們再來跟他 從成唯識論的定義當中 來跟他做一個了解 第一個就是慢 也就是前面的三十四個之外 接下來要談到的 就是慢心 也就是慢這個根本煩惱 這個慢在阿含經裡邊 也是一個重要的煩惱之一 比如說 如果有在看阿含經的話 四阿含當中 一定都會看到這些名字 比如說五上分結 五上分結裡邊就有一個慢結 五見中有一個慢的見 七隨眠當中也有一個慢隨眠 七諂當中也有一個慢諂 像這一個是結是見是隨眠 或者是諂 都是繫縛我們眾生 縛住我們眾生 或者會傷害我們眾生的 一種煩惱性 其中這幾個都有談到這個慢 的這個煩惱 甚至於說還有三慢七慢九慢的 種種的名稱的解釋 代表這個慢是一個 在我們的整一個煩惱性當中 是非常深非常嚴重的 也非常重要的一個煩惱 另外到了部派佛教時代 就是說諸論師所造的論典 也一樣的把這個慢 看成是一個有力的煩惱 這一股力量非常的強烈 會讓我們眾生的心性 受到影響 而沒有辦法在善的方面 來努力的 慢什麼意思 叫做自高凌人的意思 自己感覺到很高傲 又很會凌視別人 很會就是對他人可以說是一種 傲慢的心態 看不起對方的 像這一個自己感覺到很高傲 又很會欺負很會輕慢 就是欺負對方的 像這一個我們稱之為慢 這個原因從哪裡來的 就從我見來的 就是我見我執 自己的主觀意識 是非常強烈的一個人 像這樣子的人 他為了要提高自己的地位 甚至於要使自己能夠 駕馭在他人之上的話 就會表現出自己 傲慢的態度出來 以作為他人 跟他人在相比較的情況之下 能夠提高自己的一種方法 一種工具 像這一種狀態這一種心態 可以說還沒有得到聖果以前的 一切凡夫 每一個人都多少有的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會有的 在相互比較之下 自己有哪一點比別人殊勝的話 我們自己的心態上 很自然而然的 就會有一種自高自滿的 那一種心態顯現出來 所以不但說稍具有特色的人 或者他有特別的一種優點的人 他會有這樣子的一種 傲慢的心態 就是極為低下的那一種 我們稱之為 比較卑下的那一種人 一樣的 也有他的慢心存在 他的慢心 因為他的工作他的地位 比較低下 當然他在當時 是沒有辦法去表現 但是可以說 他的內在內心裡邊的那種 傲慢心態 也一樣是有的 慢的特性在我們論典當中 大都是叫做心的高? 心的恃蔑或者心的輕蔑 或者是心的舉蔑舉恃 或心的貢高 心的傲慢 心的幢旛心的旗幟等等 代表自己內心裡邊 感覺是在別人之上的 所以像這一個就是感覺到自己 是超越過別人 超勝過別人的 別人因為認為不如自己 所以就會傲慢的態度 來對待他人 這個慢如果根據成唯識論的 定義來看的話 他就說云何為慢 恃己於他高?為性 能障不慢生苦為業 也就是說 你一個具有這個慢的心態的人 你的慢是什麼狀態 他的體性跟作用是如何 恃己於他高舉為性 就是依靠著自己 自己什麼呢 自己一定有比別人殊勝的地方 比如說讀書比別人會讀 或者工作比別人會做 或者在設計工作上 比別人設計的能夠更好 乃至於所表現出來的 你的身高 或者你的容貌 或者你的學歷 或者你的財產 在比較之下 以其有其中一點 是比別人的好的話 比別人殊勝的話 你怎樣呢 就會與他高舉為性 在別人的面前 這個他就他人 在他人的面前 你就會表現自己很高舉 然後勝人一籌的 那一種形態出來了 所以這種形態一顯現出來 就會障礙不慢了 所以你如果以這個慢心 來對待他人 以這個慢心在大眾當中 一直的如此的來 提高自己的身價的話 我們就說爬得越高 是跌得越重了 這種虛幻的這一種優勝 如果被別人給抵制的話 一定會造很多很多的業力 甚至於看不起別人 你的動作行為上 一定是比較粗劣性的 甚至於講話也都是不客氣的 所以就容易造身業 容易造口業 有身業有口業 如果所造的是惡業的話 以後一定是受到苦果的 所以叫做生苦為業 做他的作用 像這一種有慢的人 對於德有德心不謙下 第一種的德就是清淨的功德 清淨的功德就代表像我們的 尊敬三寶也就是一種清淨功德 佛所說的一些真理 也是清淨功德 像這種對於佛的尊重尊敬 對於法寶的尊重尊敬 他怎樣 心不謙下 他的心不會很謙虛的 第二個的有德 就是代表有這種具有功德的人 或者德行很殊勝的人 就是我們講的 在社會上他的道德 是比一般人要殊勝的 這一種人 他也不會對這有德者 想起謙虛的心態 所以以心不謙下 他的心不會謙虛的 既然不會謙虛 講話不客氣 做事情就很粗魯 就看不起他人的 那一種舉止動作了 所以由此生死輪轉 無窮受諸苦故 就會在生死當中 受無窮無盡的輪迴之苦了 像這個慢 就是直視自己為尊為大 以為自己最了不起 那叫輕蔑他人為卑為下 以為他人是最沒有用的 所以就會起貢高傲慢 甚至於輕?憍揚 對佛法僧三寶的所有的淨德 就是清淨的功德 乃至於說對於父母師長 甚至於世間上有德性的人 一概妄自尊大的不肯謙下 所以像這樣子來說的話 是很高傲的 很囂張的那一種個性了 所以不但會障礙謙下的不慢 而且又會產生種種痛苦的媒介 在生死輪迴當中 就要受無盡的 輪迴之苦了 所以這個慢的過失是非常的大 我們原則上每一個人 最少都會有一個優點的 但是人要學的非常多 世間萬法我們稱之為 無量無邊 每一種我們都要去學習 要去了解 但是我們每一個人 都有自己一個優點 相應的自己能夠學得好的 這一個法 你這一種你會了 當然別人可能就是輸你 變成沒有辦法跟你比 但是反過來說別人的優點 其實也就是你的缺點 別人會的你不會 所以在高科技當中是如此 你懂得很多的高科技 電腦是呱呱叫的 或者玩這個手機也是高手 但是其它的呢 其它的你一定懂嗎 那也不一定 所以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 我們所舉的例子就是說 你會做衣服 你衣服很會做的人 你就不一定會在這飲食上面 就不一定會做得很好 你很會烹飪的人 你也不一定會去作衣服 你說會 自己穿的會 當然一般的可以 但是從專業的力場裡邊來說 這個還是不夠的 所以一個人就是一個優點 我們就是要尊重別人的優點 來提升來學習自己缺點的 這一部分 就是要謙虛 所以這個憍慢心 很容易讓我們造口業的 也很容易讓我們造這個身業 動作行為太過於粗魯 不尊重長輩 不尊重師長父母 乃至於我們這邊所講的 三寶的清淨功德 你不去重視他 這樣子在無形之中 就是造作惡業了 談到這個慢因為他的程度不同 甚至於說所觀的對象不同 也就是說我們在比對的程度上 因為不一樣 所以我們就把這個慢 就給他分成七種差別 也叫做七慢 七慢的第一個就叫做慢 就單一個字的 這個慢是什麼意思 如有他人不論在哪一方面 比如說道德的福報的 智慧的學問的等等 確實第一個都不如自己 在比較上來說 對方真的是不如自己 自己當然這樣子來看的話 確確實實是勝過他人了 像這一種內心裡邊會起憍慢心 也是無可厚非 因為確實自己是勝過他人的 還有第二種就是說 他人不論在哪一方面 像前面所講的道德 福報智慧學問 都與自己不相上下 不相上下 代表是差不多一樣的 相等的 所以在這個相等的 分不出他的軒輊的情況之下 為了要表現自己的 那一種高傲的心態 那怎樣呢 在心高舉為性的這個慢者 對不如己者當然是加以輕蔑了 說他們都是樣樣不行 但是呢 跟自己一樣的話 不一定是超過自己的 那麼他也會看不起對方的 他為什麼會看不起對方 他說有什麼了不起 還不是跟我一樣 所以他跟自己在程度上是相等 相等依我們一般來說 就是互相的鼓勵 但是因為要表現自己的殊勝 就會說對方沒有什麼了不起的 還不是跟我一樣 就等於把對方跟自己拉得很平 沒有什麼差別的 像這一種我們的論典當中 就是有這樣一個定義 什麼叫做慢 於劣計己勝 或於等計己等的 這樣一個憍慢的心態 所以第一句的於劣計己勝 於劣 劣就是對方程度比自己差 比自己低 就計己勝 計就是計度 計是分別了 計也就是執著了 就執著說 我自己就是超勝過於他 所以對方本來就比自己低 哪一方面都差 差的時候當然就我就是超過他 我就是比他好我就是比他高 就是比他殊勝 這種講這種話的心態 當然就是比較的高慢心態了 第二種於等計己等 對方跟自己是等 就是一樣的程度 不相上下的 對方和自己是一樣的話 他所起的分別心所起的執著 也是說他有什麼了不起 還不是跟我自己一樣的 我們的名次差不多 我們的地位差不多 我們的財產也是差不多 說起來他沒有什麼殊勝的地方 這樣子的心態 當然也就是看不起對方了 這一個是最一般性的 像這種最一般性的可以說 尤其是第一種 就是於劣計己勝 可以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有的 甚至於在日常生活當中 講話的態度 你的舉止動作那個手勢臉色 可以說偶爾都會表現出來的 有時候講得眉飛色舞的 當下說不定就是有一點點的 就是表現自己就是比別人 殊勝的地方了 第二個叫做過慢 過就是超過 比第一層的那個慢的心態 還要再超過 所謂的超過當然就是更離譜 就是更高?的那一種心態 他那種憍慢心態那就更高了 那越是看不起別人了 所以像這一種 他也是有二種層次 第一個就是說 如有他人不論在哪一方面 都與自己是相等的 但在心高舉的這種心態之下 就會說自己比他略過一籌 本來是都是一樣差不多的 但是為了要表現自己 是比對方還要高 就會跟人家說我比他高 我比他殊勝 就是認為我來超越過他了 所以無論怎麼樣 他都是不及我的 像這種講話這種心態裡邊 他是看不起對方 本來都是一樣的 他就認為我超越過他 像第二種的 若有他人不論在哪一方面 確實是超過自己很多 對方是超過自己的 對方超過自己 可是在這個心高舉為性的 這個憍慢者 他所講出來就是說 他有什麼地方超過我的呢 最多不過是跟我相等而已 像這樣子本來是超越過自己的 就把他拉下來 認為說對方只不過 跟自己是一樣的 所以對方也沒有什麼樣子的 超越性 像這種慢心未免就太過了一點 也就是說太過於超越了一點 所以稱之為過慢 在我們的論典裡邊 就把他說成於等計己勝 於勝計己等 第一句就是說 對方本來跟自己是相等的 但是執著說我超越過他勝過他 第二種 對方本來就是超越過自己 勝 於勝就是對方本來就是 比自己超勝的 超越的 但是你卻執著說 還不是跟我一樣的 這樣子一樣的程度而已 像這一個是比較超過的 一種口氣 第三種就是慢過慢 再更高的一種憍慢心 像這種更高的憍慢心 就比第二種的過慢還要再超過 所以他的慢是過了這個 第二種的過慢 像這一個不管在哪一方面 他人都是勝過自己很多 但是自己應該說起來 都是不如人的 在比較上來說 應該是比別人差的 可是因為心高舉 所以不但不承認自己的不如 反而還說我超越過他 在這個層次上裡邊來說 這個跳級了越級了 所以對方本來是超越-自己多多的 不但說不講說是相等 還反而說超越過對方了 別人說對方勝自己不服氣的 以為別人都故意在抬舉他人 來壓低自己 像這一種慢心自負 真的是太過超過了 所以稱之為慢過慢 他的慢心比過慢的 那一種心還要更超越 所以論典裡邊就說 於勝計己勝的高慢 對方本來都超越過自己了 卻執著說我自己超越過對方 那麼像這一種 我們世間上有沒有 當然也是很多的 你如果去注意聽注意看的話 有的人一講起話來 那一種眉飛色舞 那一種比例當中 舉例子當中 經常都會抬舉自己的 那一種等於比較上 認為自己都是超越過他人的 第四種叫做我慢 我慢這個我從哪裡來的呢 從我們這個五蘊身來的 所以從五蘊組合的生命體上 本來是沒有這個我的 但由於自己的妄見 以為其中有一個我 這個本來就是不對了 進而更仗勢所執的這個我 令心高舉起來 表現自己所長 自己的優點的地方 欺凌輕蔑他人 認為他人不如我的地方 太多太多了 應該聽命我的指揮和差遣 那麼就稱之為我慢 最主要的 就是對這個五蘊身的這種執著 對這個我執方面的一種 執著當中 就仗勢著自己的五蘊身 來欺凌別人來輕蔑他人 像這一個論中裡邊 就把他這麼說 於五取蘊隨觀為我 或為我所的我慢 這個五取蘊 就是我們這個生命體 前面有談到五蘊組合的生命體 應該就是五蘊身 為什麼還要說五取蘊 多一個取 取就是執取 也就是執著的意思 是對這個五蘊身的執著 所以我們這個五蘊身 是因為前世無始生死以來 因為造作善惡業的關係 而來投胎 而有這個五蘊身的生命體 剛出生 乃至於單單指這個身體 來說的話 我們就叫做五蘊身 但是執著這個五蘊身的殊勝 執著這個五蘊身有一個我 甚至於和這個生命 有關係的一切 是眷屬也好是物質的東西也好 都成為我所 我的親人我的家人我的親友 乃至於我的房子我的田地 從這個 這一個環境當中 我們稱之為我所了 所以對這個五蘊身的執著 就是五取蘊就是我執 和我有關係的一切人事 跟環境跟物質 稱之為我所 在這個我 我所當中 認為自己是比別人更超越的 大家一定要聽命於我的 像這個就稱之為我慢 第五個就是增上慢 增上慢 原則上是對著修行者來說的 只要是有出家修行的 是我們佛教的 是印度當時的所有宗教 都是一樣 唯有在修行者身上生起 就因為在修行的過程當中 稍微有了一點點的相應 你並未有真正的證得那種境界 可是心就自高舉的這個慢者 就以為得到神通了 或者以為得到禪定了 甚至以為得到了聖果了 我是得到初果了 我得到二果了 或得到三果了等等 只是一種相應 像未到定 那你認為說已經得禪定了 那麼在於因為心境的情況之下 比別人要更清楚那種狀態 你以為自己有神通了 像這個 像這樣的以心自取 就稱之為增上慢 還沒有達到那個境界 而自己說 我已經達到這個境界了 也就是說應該還沒有得到神通 說我得到神通了 還沒有得到初果二果三果四果 你說我已經得到果位了 或者我已經得到了 禪定的第幾禪天了 這樣子的一種定的工夫了 像這一個就稱之為增上慢了 論典裡邊的說法就是說 於未得增上殊勝法中 謂我已得心高?為性的慢心了 未得增上殊勝法 增上殊勝法因為講到禪定 他是層層的增上 有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乃至於色界無色界四禪八定 從果位來說有初果有二果 有三果有四果 像這一個也都是層層的增上 也就是這個神通來講 以一般的天人他是有五通 但是我們 尤其是我們佛教的修行者 他是還有一個漏盡通 所以變成是六通 像這個都是一種增上 層層的往上殊勝的 你根本就還沒的得到 你卻跟人家說我已經得到了 所以謂我已得心高舉為性 心就起了高傲高慢的心態 第六就叫做卑慢 卑慢本來是一種卑下 或者是自卑 這樣子的一種心態 像這個就是說 如果有他人的學問 非常的廣博 但是比較上自己知識很淺陋 照理來說的話 他的學問很高我沒有什麼學問 我也懂得 也不多 照理來說 應該是很尊敬對方的才對 但是現在這個人 不但沒有一點點的慚愧心 反而生起憍慢的說 他的學問廣博是他的事 我的知識簡單那就是我的事 也就說 說起來就變成 他對方雖然學問這麼高 那是他的事 跟我一點關係也沒有 像這樣子來看 學問再怎麼好 地位再怎麼高 權力再怎麼大 還不都是一樣要吃飯睡覺 沒有什麼了不起的 或者他的道德比較高尚的話 高超的話 自己的人格比較卑下 也應該要起慚愧心的 可是他不但沒有 也是起憍慢心的說 有道德的人固然是人 我沒有道德我也是人 大家都是人 又有什麼值得尊敬的 就是這個就對他人的成就 他人的殊勝不放在眼裡的 像這一種的表現就叫做卑慢 已經差別人差得非常的多 即使差得非常的多 非常的卑下的那種地位 或者心態 但是自己有時不承認的 反而自己本身 有時起憍慢的心理 論典就把這個就說為 於多分殊勝計己少分下劣 心高?為性的慢心 就是說對方是超越過自己 非常非常的多 多分的殊勝 就是說他的殊勝點是非常的多 現在計己少分下劣 自己當然是比不上別人了 別人是一個博士 別人是一個很有學問的人 別人是一個科學家 或者別人他是一個長者 等於說是道德學問 都是非常高的 這個是大家公認的 當然我們不能夠跟他比了 但是他這樣子的殊勝 卻執著起分別心說 我只是少分的低下 把自己也是往上抬了 我只是比他少一點點而已 差他一點點而已 像這一個抬高自己 像這個也是一種慢心 第七就是邪慢 邪慢也就是說 這個世間有一些人根本 自己本來沒有什麼高超的德行 但為了要搏取自己的虛名假利 到處宣揚自己的德行 是怎樣怎樣的高超 以期達到自己所追求的目的 像這個自己本來 也沒有名也沒有利 也就是沒有錢也沒有地位 但是他可以到處去宣揚自己 尤其是我們現在 尤其我們現在的騙術 欺騙他人的騙術 可以說是非常非常的高超的 可以說就是像這樣子的 虛名假利當中 就是宣揚自己的德行 到處騙財等等 像這一個就是一種邪慢 像這邊有舉個例子 如是像這樣以不正當的手段 謀取一己的名利 本是不值得智者一笑的 但是他卻還洋洋得意的 以為自己真了不起 並且就以此傲慢於人 認為他人都是沒有用的 像這一個在論典裡邊就說 實無德計己有德 其實自己本身 一點點的這種道德德行 都沒有的 是一個我們一般的匹夫了 一般的人 甚至於連這個道德觀念 都沒有的 更低下 但是計己有德 就是在別人面前說自己 是怎麼樣子的有學問的人 自己是一個慈善的一個功德者 自己是一個大公司裡的老闆 到處的騙他人的 像這一個就是 心高舉為性的慢心 這樣子說起來就是有七種了 七種當中 如上所說七慢不論是哪種 都會阻礙人的向上 哪一種都好 你只要具備其中的一種的 這種慢心的話 你就會阻礙自己 向上的那一種道念道心了 因為有了慢心存在 自然就會滿足現有 再無興趣求取進步了 結果唯有一點點的墮落 就沉淪在那苦海中無以自拔了 像這一個可以說 憍慢心態我們就稱之為 根本煩惱 會讓我們去造作惡業的 因為一直的看不起別人 尤其對於有德者 對於清淨的功德 你都不會去尊重尊敬的 這樣子的話對於孝順父母 尊敬師長等等 當然就是不會去做了 德行上有所缺陷的話 必然的就造作惡業了 接下來就談到說 這一個慢 他在於我們的部派佛教 當中他的說法是怎麼樣子的 說一切有部在後期論典時代 在這個心所的分類當中 並沒有把這個慢加進去的 還是一樣的放在這個 煩惱論裡面 但是慢慢的 就是以後就將這個慢 就說為不定心所 這個是從俱舍論裡邊 尤其是世友論師開始 後來唯識學在我們中國成立了 這一個俱舍宗 還是一樣的 這個俱舍宗 慢還是不定心所 在這個說一切有部的 諸論典裡面 既然沒有把這個慢 放在這個心所的分類當中 當然也沒有作為一種 獨立的心所來看待了 但是到了大乘唯識學派一開始 就將這個慢 就把他放在心所法裡面了 甚至於還說他是根本煩惱之一 成實論在煩惱論裡面 也有一個憍慢品 對這個慢的問題也是一樣的 有跟他做一些解說一些處理 並以此為獨立的一法 最主要的從說一切有部 從俱舍論乃至於大乘唯識學 尤其是我們大乘唯識學 是把他看成根本煩惱 同樣的他也是根本心所之一 還有成實論裡邊所說的 從這樣子說一切有部 成實論唯識三家 都說這個慢是極重的煩惱 非常重的 可見慢的過失他是非常的嚴重 在我們的心態當中 是很要不得的 慢雖然是繫屬在三界 但是欲界所繫的慢是不善法 慢如果在我們欲界 像我們凡夫眾生 在欲界當中的話 完全是純不善法的 如果是上二界的話 他就是屬於有覆無記 還是跟煩惱相應的 但是他是無記煩惱 因為上二界 主要的都入於禪定當中 有禪定也一樣的會有慢心 就像這個增上慢 所以修道的一些修行者 原則上增上慢心還是會有的 像這個在我們的唯識學裡邊 除了說慢跟第六意識相應之外 還說慢是與第七識也是相應的 第二個根本煩惱就是疑了 懷疑心了 這個疑在阿含經裡邊 佛陀有講到這個三結 講到五下分結 講到十結等等 都有談到這個疑結 懷疑的這個結 結就是繫縛的意思 就是會把我們繫縛綁在 三界當中的 這一個將一切的疑 我們一般都是把他當作 不好的一種惡德的煩惱性 來看待的 疑對於佛法僧三寶的疑惑 對於佛教正理的疑惑 可以說是比較嚴重的 三寶的功德可以說 是確確實實是世間的真理 是世間的清淨的功德 但是如果有起懷疑心的話 有的人還是會懷疑 三寶功德等等 像這個在部派佛教裡邊 當然就把他當作 不善的心所 不善的煩惱 有關於這個疑他的定義 當然在於我們的論典裡邊 都是有談到的 像這一個入阿毗達磨論的 卷上裡邊也有談到 主要這個疑結 就是對於四聖諦理 他的令心猶豫 心裡邊對於苦集滅道的四聖諦 他沒有辦法真的去理解 起懷疑了 在毘婆沙論裡邊 說這個疑有二種 懷疑心的疑有二種 一種是懷疑四聖諦 為煩惱不善之疑 因為四聖諦最主要的 是從法方面來解說的 第二個疑就是世間 普通所有的疑 就是我們一般的人 的那種懷疑心 對於他人的動作 對於他人的話中有話 對於他人的在旁邊講小聲話 乃至於別人所說出來的 一些成果 你都會起懷疑 他是不是有他的特別的用心 在裡面 像這個真的講是一種 很要不得的心態了 所以如果是懷疑四聖諦的話 當然這個是不善的真疑了 如果是我們普通 所有的世間的疑的話 這邊講是無覆無記 不是真實的疑結 像這一個是還不是很嚴重的 但是最主要的原則上就是說 對於事物的不能夠理解 對於道理的不能夠理解 最重要的是對他人的用意 用心的那種懷疑性 甚至於說尤其在部派佛教 部派佛教 佛教為什麼會分裂 為什麼會成為二十個部派 其中有一種說法 就是因為有大天五事 的這個問題引生 大天就是大天論師了 大天阿羅漢了 這個大天阿羅漢 他自己本身講 雖然是身為阿羅漢 證到阿羅漢果 還是有很多很多的不清淨 不完全達到無漏清淨的程度 大天五事是哪五事 就是餘所誘無知猶豫他令入 還有道因聲故起 總共有五個原因 最主要的就是說阿羅漢 還有一些問題 他都是還沒有辦法 真正的去有所領悟的 所以他一定還要他令入 有人來引導他 餘所誘就是有人受到引誘了 我們是有情眾生 男女的感情難免都是會有的 如果說是得到阿羅漢果的 阿羅漢 可以說他還會受到 這個感情的引誘 還是會有他的一些 就是他的一些動作出來的 像這一個我們稱之為是流不淨 第二個就是無知 就是有一些道理 還是沒有完全了解的 甚至於對於道理的 還會懷疑猶豫 必須要有人來引導 他令入 有師長有他人來引導 甚至於還有道因聲故起 就是說有一些 要得到這個修行的境界 你要來修學的話 都不是很單純的 很簡單的 有的時候還需要借重於外面的 種種來做引導 其中有一個就是說 每天每天都要去唉歎一聲 世間是苦 世間真的是苦 有這樣的唉歎聲音的話 會提醒自己要快點用功 要精進的用功 世間無常是苦 這個苦啊苦啊 苦哉苦哉 像這樣子的一種聲音 會鼓勵自己好好的在佛門裡邊 好好的來用功 像這個中間其中 就有一個阿羅漢還是有猶豫的 有猶疑的這種懷疑的 這樣子的一個煩惱存在 像這一個說明這個疑 可以說也是障礙我們修學佛法 非常重要的一點 另外在我們的唯識 成唯識論裡邊 說到什麼是疑 於諸諦理猶豫為性 能障不疑善品為業 也就是說你對於諸諦理 就是一切的真理 尤其是四聖諦的道理 你都是起猶豫了 世間真的是苦嗎 世間真的有煩惱嗎 真的能夠修學到涅槃的境界嗎 靠這些修行的方法 就真的能夠得到解脫嗎 一種猶豫 所以就會障礙這個不疑了 你就會障礙這個信心了 甚至於你就會障礙去行善了 應該可以好好的可以修的 但是卻沒有辦法去修 因為起懷疑心了 像這一個可以說 在於我們的修學過程裡邊來說 是修行的一大障礙 所以你這個疑 如果不徹底斷除的話 要好好的深入經藏 要好好的來修學佛法 就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們對於三寶功德 一定要起信心 不要懷疑 這節課就到這裡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