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講 題:八識規矩頌-19 主講者:淨珠法師 八識規矩頌 第十九集 諸位同學大家好 阿彌陀佛 我們這一節課就繼續的來看 前五識所相應的煩惱心所 就是八個大隨煩惱裡面的 第七個 也就是散亂心所 散亂心所主要的就是 安定的反面 他會讓我們的身心會馳散 會流盪 不得安寧不得安靜 所以有這個散亂心所的話 就不能夠收攝這個心 而專注在於定境上面 最主要的 就是在修學禪定的時候 你的心沒有辦法專一的 那一種心境心情 所以這樣子的散亂 有的地方就把他翻譯叫做心亂 或者心散亂 這個不能夠專一 打坐的時候修學禪定的時候 不能專一 這個是非常大的一個障礙性 你就是說在看書 在做一件工作的時候 你的心不能夠專一的話 工作也是會做得不好 書也會看不下去的 所以這個散亂心 在我們修學佛法的過程當中 是非常要去注意的 一個心理狀態 這樣子的一個心所法 在成唯識論的第六卷裡邊 他的定義就是說 云何散亂 什麼叫做散亂 於諸所緣令心流蕩為性 能障正定 惡慧所依為業 也就是說散亂者發惡慧故 這最主要的來告訴我們 什麼叫做散亂 他的定義裡邊的體性 跟他的作用 就說明於諸所緣令心流蕩 是他的體性 也就說你的心 在緣取境界的時候 你是要來修學這個四念處觀 還是你要來修學七菩提分 還是要來修學五根五力 都一樣的 一定有你所觀的這個對象 這個所緣境 在觀這個所緣境的時候 如果有散亂心的話 就會讓我們的心流蕩 流蕩當然就表示 心就是散亂了 就是散了 甚至於就會奔馳在外境上面 就沒有辦法專一在於 這個正定當中 修學佛法我們講 因為戒定慧才能夠透過禪定 而引生智慧 你才能夠真正的體悟真理 你才能夠真正得到解脫 所以要得到解脫境界 一定要有智慧 智慧從哪裡來 從禪定來的 所以你如果沒有這個 禪定工夫的話 要得到解脫就很困難了 所以每一個佛弟子 尤其是修行者 這個正定是非常重要的 有了散亂心的話 他就會障礙正定了 讓你的心靜不下來 觀你所要觀的這個 所緣的這個境界 像四念處觀的話 要如何觀身不淨 要如何觀受是苦 甚至於要觀心是無常 觀法無我 甚至於身受心法的四念處裡邊 你一定要去很專一的去觀 你要五根五力也是一樣 所以這個地方談到的 你的心一散亂的話 惡慧所依為業 你就會引生惡慧 就是不正的這種聰明才智 也就是說 以一個心如果是散亂的人 他發惡慧故 他就會引生種種不正當的 那一種產生不正當的行為 或者是聰明才智 我們稱之為智慧了 不正當的 像這樣子有關於這個說明 他到底是有實體的 還是他是假法 實體跟假法 是站在唯識的立場來說的 所以我們這個地方 也就是講記的 第二百零五頁這裡 第二行裡邊就說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 還有大乘五蘊論 還有安慧的三十頌釋 裡面對於這個散亂心所他說 他是貪瞋癡的一分 也就是說他是從貪引生的 從瞋引生的 乃至於從愚癡引生的 所以散亂心沒有實體 他就是貪瞋癡所引生的假法 但是從瑜伽師地論裡邊來說 他說雖然散亂他是假有的 但他是癡的一分 就是說散亂心他是愚癡的一分 也沒有貪也沒有瞋相應的 就是獨一個根本的 煩惱性所引生 第三種說法就是唯識學者 站在法相唯識宗 唯識學的立場裡邊來看 說散亂是別有自體的 散亂心有他自己的體性 所以在這個成唯識論裡邊就說 於諸所緣令心流蕩為性 他是有他自己本身的實體性的 這一個就變成是實有的心所了 像這一種說法 站在護法論師 或者是法相宗的立場裡邊 對這三種說法 當然是採取第三種 就是說他是有實體性的 看在大隨煩惱的第八個 就是不正知 不正知我們古時候的翻譯 就叫做不順智 像雜阿毘曇心論裡邊 第二卷裡邊也有說 顛倒決定名不順智 簡單的說就是 知見不正當 知見不正確 就是你的思想不正確 就是不正知 沒有正確的去了解 沒有正確的 去認知這一個問題 所以這一個不正知 就跟這個失念 有的時候會連在一起說 我們前面在第六個的 大隨煩惱的失念當中 就說他就是捨去 善念的一種邪念 邪念當然是不正確的一種思考 一種記憶 所以失念跟不正知 經常的就會連在一起來說 在於我們的論典當中 當然還是有說到 根據這個成唯識論 第六卷的定義裡邊來看 他說云何不正知 什麼叫不正知 於所觀境謬解為性 能障正知毀犯為業 謂不正知者多所毀犯故 他的也有他的體性 也有他的作用 他的體性就是說 於所觀境謬解為性 對於他所要來觀的這個對象 所緣境 他都是謬解 理解上都是錯誤的 這麼聽理解上就錯誤 這麼聽這麼學這麼觀 理解上就是不正確的 有他自己獨特的 觀想的這個方向 所以這一種謬解他所觀境 當然就會障礙正知 障礙正知有了這個不正知 都是錯誤的想法 所以就會毀犯為業 毀犯就是造作罪惡的行為 像我們一般來講的話小孩子 他從小的時候 跟人家偷拿一點東西 偷去採人家的水果 採人家的蔬菜 父母親沒有罵他 父母親也沒有講他 甚至還鼓勵他很勇敢的話 這樣子的所得到的東西 就是不正確的理解了 不正確的了解了 甚至於旁邊如果還有人 跟他鼓動的話 還以為這個就是正確的 所以小的時候就偷採小的東西 大的時候 當然就會犯了很大的罪惡了 所以小的時候會採人家的蔬菜 大的時候就會偷人家的牛了 像這樣子的一種說法裡邊 就是在正知理解上面 就是有點錯誤了 所以他就會在我們看起來 這個就是不正確的 就是不對的 像這一個都是多所毀犯 就會造作罪惡的行為 造作罪惡的行為 有的時候 他還真的是搞不清楚的 因為他所理解的都是偏差性的 這樣子的說法 就是一個不正知的人 對於他所觀的這個境界 由於自己的知見不正確不適當 所以不免就會對他發生 種種錯誤的謬解 就是是非顛倒了 善惡錯亂了 是善的是惡的搞不清楚 是對的是不對的也搞不清楚 所以這個就是 邪惡的染污的智慧了 就會倒置錯誤的認知 所以就沒有辦法很正確的 來了知一切所觀境 當然就會做出了 毀犯人生正當的道德行為 或者在我們佛教當中 就會做出了毀犯清淨的戒法了 也就是犯戒了 所以就會構成很多很多的罪惡 很多很多的惡業 唯識學者尤其是護法論師 他就是說這個不正知 是慧跟癡兩者的一分 也就是說 一方面又是有一點智慧 一方面又是愚癡 兩者的所引生的叫做不正知 所以是假有無實體的 這一個到這邊為止 就是有關於前五識 他所相應的煩惱 有中二大八 中隨煩惱就是無慚無愧 大八就是八個大隨煩惱 從不信開始懈怠放逸 一直到這個散亂不正知 總共是有八個 接下來就是三個根本煩惱 貪瞋癡 貪瞋癡這個我們一般說 就是三不善根 但是跟三不善根 同樣的嚴重的煩惱性 我們稱之為根本煩惱 其實說是有六個 除了貪瞋癡之外 還有慢疑不正見 這個不正見 有時候就稱之為惡見 這個不好的見解 所以六個根本煩惱 如果把這個不正見 再把他拆開來 又引生了五個不同的不正見 變成就是十個根本煩惱了 這一個前五識他所相應的 就是只有三個 就是三不善根的貪瞋癡 三個根本煩惱 這三個根本煩惱可以說 在於我們所有所有的 修學佛法的過程當中 應該要斷的 就是這三個是最主要的 最主要的所以我們一般 在講懺悔文的時候 都會念說往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懺悔 這樣子一個句子 八十八佛裡邊會念到 如果八關齋戒授五戒 原則上要正授之前 一定都要拜懺悔文的 這一段話裡邊就是無始 我們都是無始貪瞋癡以來造作 從哪裡造作 從身語意之所生 是從身體造作 從語言造作 從我們內心裡邊來造作 就是說你的身體就會作壞了 嘴巴就會講壞話了 內心裡邊就會起惡念了 所以這個貪瞋癡 我們一般在講到斷煩惱 斷煩惱就是要斷貪瞋癡 拜懺悔文就要說 皆由無始貪瞋癡 所引生的一切煩惱 一切罪業 全部在今天都要求懺悔 這裡引出了普賢行願品裡邊 也有一句話說 由貪瞋癡發身語意 作諸惡業無量無邊 也就是我們內心裡邊 無始生死以來的貪瞋癡 的這個根本煩惱 從身體表現 從嘴巴來講這個壞話 乃至於內心裡邊 起了不好的動念 所造作的惡業是無量無邊之多 我們可以說每天每天 思考一下自己的身體所作 嘴巴所講 乃至內心的一個動念 看看會有多少 古時候的祖師們 他們為了想要了解自己 到底是善的還是是惡的 就會用一個白豆一個黑豆 來計算 起了一個念頭是善的 就拿一個白豆 或者講了一句不好聽的話 我就拿一個黑豆 從早到晚 看看白豆多還是黑豆多 慢慢的慢慢的 來改變自己的動作行為 改變自己的講話的這個意思 到底是在說別人的不好 還是在鼓勵別人讚歎別人 另外我們的起心動念 起心動念雖然是沒有表現出來 心有這麼想 在不知不覺當中 身體就會做出來 嘴巴就會念出來 所以這個動念 尤其是我們菩薩戒 這個起心動念是非常重要的 一個內在的一個主因 所以這個貪瞋癡 我們前五識 他所相應的根本煩惱 就是三不善根了 慢疑惡見 或是說慢疑不正見 這個是第六識才有相應的 講到第六識的時候就會談到 這個貪我們佛教 就把這一個心所 看成是最大的惡德 最不好的道德觀念 最不好的那種心態 因為很多很多的罪惡 都是由貪所造成的 我們內心裡邊的 不管說是對於五蘊的執著也好 不管是對於自己資生的 有關於和自己的生命有關係 的一切也好 我們都會說一直的渴求 一直的執著 一直的佔為己有 在經典當中 就說我們這個身體怎麼來的 我們的身體 就是由無明跟渴愛來的 這個渴就是非常的想要有的 很飢渴的很希望的那一種追求 那一種愛著 所以因為有無明 因為有這一個 貪的這一種飢渴的愛 所以一切不好的道德行為動作 煩惱 也都由此而引生了 所以這個貪 就是招感苦果的最大的原因 所以尤其是對於五蘊身的執著 更是讓我們生生世世 都染著在這個三界內的 希望來生還是為人 希望來生還是能夠跟你在一起 希望來生 我還有繼續的這麼一個生命 但是我們佛教是講解脫 有漏的世間的生死輪迴的 我們要把他斷除掉 我們所要得到的是要清淨的 是要絕對的解脫 涅槃的境界 不一樣 在經典或者是論典當中 可以說佛陀在世的時候 對這個貪瞋癡這三個根本煩惱 可以說是講了很多了 講的很多 只不過說在當時是沒有特別的 說他是心所法還是怎麼樣 是我們在這個生死輪迴當中 這個貪他是舉足輕重的 在北傳的有部經典論典當中 就這個貪 當然也是同樣的 根據阿含經的內容裡邊 來作解說 在南傳的佛教論典裡邊 也一樣的 雖然說他這個貪相應的 八心為相應的心所 名之為貪 也就是說南傳的論典當中 當然也是有談到 在我們北傳的或者是說 這個舍利弗阿毘曇論有關係的 當然也是有 論典裡邊都是 很重要的一個心所法 甚至於這邊還談到 說八十八使或者是九十八使的 煩惱當中都有談到這個貪 八十八使我們稱之為見惑 九十八使就是見思二惑 也就見惑有八十八個 思惑也就是修惑有十個 加起來就是有九十八個 代表從我們這個三界當中 欲界色界無色界當中 配合我們來修學四聖諦法門 再加上我們要如何的 來斷除煩惱 也就是說你有多少煩惱相應 這樣子在欲界有三十二個煩惱 色界有二十八個煩惱 無色界也有二十八個煩惱 這些煩惱 就是從十個根本煩惱裡邊 來配合著來說 所以像這樣子加起來 就是有八十八個了 如果再加上思惑的話 也就是也是配合三界來看 總共是有十個 欲界有四個 色界有三個 無色界有三個 這個中間為什麼 都會有減少的地方 原則上就會少這個瞋恚 瞋恚就是生氣了 就是內心裡邊的那一股 暴熱的那一種心態 但是入於禪定當中 尤其是色界跟無色界 入於禪定當中 你不會面對著外面的境界 你完全就是內觀的 所以內觀你不會看別人 你不會去了解對象 就是外面的人的動作的話 當然你就不會生氣 人會生氣就是因為 對方的表現態度 不符合我的要求 不符合我的滿意度 當然就要生氣了 不乖要生氣 不聽話就是要生氣 做得不滿我的意就是要生氣 但是色界跟無色界 是都在禪定當中的 既然都在禪定當中 當然不是對著其他的人 對著其他的對象 當然他就沒有生氣的機會了 所以曾經就有人就說 某某人在山裡面修行 他都不會生氣 代表什麼 代表他在山裡面沒有對象 自己一個人 當然沒有生氣的這一個人 這個對象可以生氣 但是到了我們這個 一般的團體生活當中的話 有第二個有第三個人 一定會意見不合 一定表達的態度會不一樣 你的動作行為 表現的一定會不同 不同你如果心量寬一點 慈悲一點的話 沒關係你做你的我做我的 那還好 如果一定都要符合我的話 當然一定都是在生氣當中的 所以這個地方所談到的 不管說是 見惑的八十八使裡邊來看 如果是色界跟無色界的 都是沒有這個瞋恚心 九十八使的思惑當中也是一樣 都是沒有這個瞋恚心的 欲界才有 色界跟無色界是沒有的 所以在這個名相的解說上 是非常的複雜 原則上我們知道說 講到八十八使的 修行斷煩惱裡邊 也有講到這個貪 貪的這個心所一定要斷 貪的這個煩惱一定要斷 不管說是欲界是色界是無色界 都有談到這個貪 都是要斷除的 所以這個貪這個是心所法 我們就是一定要很重視他 不可以網開一面 Pass過去的話 就是對自己修行的一種障礙了 在這個成唯識論 第六卷的定義裡邊就說 云何為貪 什麼叫做貪 於有有具染著為性 能障無貪 生苦為業 謂由愛力取蘊生故 貪的體性是什麼 於有 有具染著為性 什麼是有 有就是說 異熟三有果報體 就是說 由我們前世所造作的善惡業 而在時間的不同當中 異時而熟 或者是異類而熟當中 你未來的生命果報體 你是在天道是在人道 是在地獄餓鬼畜生 就是三界裡邊的一個生命體 我們就稱之為有 所以這個有的意思 就是三界內的有情眾生 有具 具就是資具 就是說為了要讓我們這個生命 能夠繼續生存下來 必須要有這個輔助的這個資具 比如要有衣服穿要有房子住 像我們現在要有電燈 要有電風扇 再來吃的部分 要有電鍋 乃至於我們要穿的衣服等等 像這一些都是讓我們能夠 繼續生存下來的 一個資助的東西 沒得吃也會餓死 衣服沒得穿也會冷死 所以生命為了要讓他延續下去 一定有他的資助的這些 生存的這些東西存在 說起來也就是我們三有的業因 對於我們的生命體你起染著 對於和我們這個生命體 有關係的一切 衣服也好房子也好 吃住的行住坐臥 我們必須所要用的東西也好 你都會起染著 染著這間房子 染著我要買一部汽車 染著我要穿的衣服 染著我要吃的 吃的東西當然不只是吃飽而已 還要吃得巧 就是要很講究了 衣服也很講究 住得那一種裝飾也很講究 乃至於車子也很講究 像這樣太過於講究 當然就代表著 你這個有 能夠讓我們 在這個種種的生存的空間當中 你應該由此而能夠得到 你的生存的話 那就可以了 但是有時 實在太過於講究的時候 也會起煩惱 所以像這一個染著性 就稱之為貪 因為有貪的這個心所 當然就會障礙無貪 我們一談到善心所的時候 就有講到無貪 你不會去貪著這個生命體 也不會貪著這個有的這個資具 所以你為了貪 所以你就會生苦為業 想要得到而得不到的時候 你就一定很痛苦的 這是我們一般所講的求不得苦 房子可以遮風避雨就可以了 你一定要大間的 你一定要舒適的 你就要花很多的錢 花很多錢你又花不起 當然就是痛苦了 其它的也是相同 很多的東西我們就講 人比人就是會氣死人 什麼東西不能夠跟別人相比的 別人的福德因緣 跟我們的不一樣 尤其是我們 修學佛法的弟子們 我們都懂得知足常樂 夠了就可以了 有了就可以了 我們的福德還必須 要能夠多結善緣 所以即使有錢 可以買好的房子 買好的車子買好的衣服 但是我們不要太浪費了 應該把這些東西 把這個金錢 或者把這個經濟 能夠布施給其他的 窮苦的人也好 布施於三寶福田中也好 都是能夠增長我們的福德因緣 所以少要求多 本來就有的要求得更好 這個都會引生痛苦的 因為要跟別人比 跟別人比的時候 一定要照顧到自己的面子 就是很痛苦了 尤其像現在小學生 在學校裡邊 也會跟同學們比那個手機 只有一支還是二支 這個手機的價錢 手機的功能 乃至於手機的裝飾品 比了之後 回來就哭給媽媽聽 同學有什麼同學有什麼 從小如果培養這樣的心態的話 到長大的時候更痛苦了 所以如果有貪的這個煩惱性 有這種心所法的話 就一直的處於痛苦之中 也就是說 因為由這個愛力取蘊生故 愛力叫做貪愛的那一股力量 你就會取蘊 取蘊就是執著這個五蘊身 由於你這種貪婪貪愛 你就會照顧這個五蘊身的時候 當然你就會生起種種種種的 痛苦的果報了 也就是因為貪愛的關係 當然引生的這個五蘊身 總是有這個五蘊的果報體 像這一個說法 在瑜伽師地論第五十五卷裡邊 談到這個貪發生的原因 這邊講出了十種出來 說有對於一切事事物物的貪 甚至於思想方面的見貪 還有你什麼都想要的貪 就是貪貪 甚至於很慳吝 據為己有的慳吝的那種貪 還有就是蓋 就是能夠把自己的這個智慧 給蓋覆住的 煩惱性的那種貪 乃至於惡行的貪 你的動作行為 就是做的就是不好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動作行為呢 就是因為貪心貪念所引生的 在身業方面 身體的表現上 你就會有惡行的貪 甚至於就是子息貪 想要多子多孫 我們中國人的觀念 多子多孫的話多福氣 所以都很希望說 能夠多生幾個孩子 多生幾個孫子 表示家庭很旺盛的 那一種染著性 還有親友貪 就是說染著自己的親友 很照顧自己的親友 如果是有這麼一點點關係的話 對這個親友就是很染著的 還有資具貪 就是對於生活上面的 食衣住行的哪一方面 每一種他都貪 還有有這個無有貪 這個無有貪就是說 即使沒有的你也想盡辦法 也一定要拿到手上才可以 據為己有才可以 所以有的人這種貪心貪念 可以說是非常的強烈 當然這十種當中 也不一定每一樣都是具足的 有的是偏於這一個多子多孫的 有的是偏於自己本身的資具 能夠很順暢的很豐富的 出去跟人家比不失面子的等等 有的人是很慳吝 就是說只有進來沒有出去的 像這一個可以說 個人的個性上面 所表現的不一樣 最主要的這個貪 主要的就是跟這個渴愛 就是很飢渴的那一種貪愛心 他是相等的 雖然是相等 當然如果詳細的來分 根據南傳佛教的論典 這一個貪跟渴愛 還有他的一個 稍微一點點不一樣 怎麼分 他說渴愛是沾著為性 為他的特相 愛這個色為這個色 為他的直接的一個因 什麼叫做色 就是五蘊的色身 對我們這個五蘊的色身 就是特別的愛他 特別的喜歡 也就是說 很照顧自己的這個身體 貪他是以希望為他的特相 希望有 再有 希望再有 少變成多 那麼劣變成殊勝 甚至於不只是現在 以後還要繼續有 為了以後還要繼續有 有這個對於這個我 我體的這種執著 都變成延續到來生 再延續到來生 你變成說生生世世 就會在這三界裡邊輪迴了 這個我們就稱之為自體愛 很愛我們自己本身的自體 而引生的延續到來生 像這一個就是希望為他的特相 不予取為他的直接因 不予取就是盜 偷盜 人家不給你你就是一直想要 想要即使如果要得到還好 要不到的話硬搶也要搶到有 就不予取 為他的一個直接的原因 這一個就是貪 所以以有有具染著為性 甚至於會生苦為他的作用 為他的業用 瞋 貪瞋癡的瞋 瞋也叫做瞋恚 或者也直接叫做一個恚 就是很容易生氣的意思 當然他也是三個根本煩惱之一 他的過失也是很重大的 非常的大 我們原則上 不管在哪一種的煩惱性裡邊 這個瞋尤其是在我們欲界裡邊 你的總總不善的行為 都一定會有瞋恚 因為我們欲界叫做五趣雜居地 我們都有對象可以來做比對的 有一個對象有人為對象的話 就是一定我的要求 你的要求等等 難免就是會有這樣子的一個 瞋恚煩惱引生出來 這一個 在於我們成唯識論的第六卷 他的定義他說云何為瞋 什麼叫做瞋 於苦苦具憎恚為性 能障無瞋 不安隱性 惡行所依為業 也就是說於苦苦具憎恚為性 什麼是苦呢 當然我們說五蘊熾盛苦 有了生命體存在這世間 就一定會有苦的 所以這個苦當然說起來 還是由我們這個生命體所引生 一出生在人間 你就會感覺到無常 感覺無常你就是會苦 雖然有的時候 因為你是生長在於 歡樂的家庭裡邊 或者富裕的家庭裡邊 或者官位的家庭裡邊 你感覺到說 飯來張口 要什麼東西就伸手 什麼都可以拿得到 但是呢 在於無常的一天一天的日子 一年一年的日子當中 你都會感覺到內心裡邊的 那種憂愁 所以我們這個苦 就是由於生命所引生的 那一種內心的種種的痛苦 甚至於由於這個五蘊熾盛苦 配合到我們人跟人之間 我們跟了社會的這一個大環境 乃至配合到我們這個大自然界 就有很多種的苦 有叫做四苦 生老病死 也有叫做八苦 加上求不得苦怨憎會苦 乃至於愛別離苦 引生出來了這麼多的 都是讓我們生活在於這個憂愁 痛苦之中 另外一個就是苦具 苦具就是讓我們引生苦的 種種的這些資具 比如說在貧窮的家庭裡邊 沒得吃沒得穿 甚至於因為你找不到職業等等 都是會讓我們引生痛苦的 所以這個叫做苦具 引生痛苦的那個主因 那個原因 為什麼 你會痛苦呢 像失業率很高的時候 很多人都找不到工作 找不到工作 曾經有人有說 找不到工作 但是因為高不成低不就 要找高職業 高的職業嗎 你的學歷又不夠 要找低一點的又感覺到說好像 看扁了自己的身份 要好的適合的又找不到 但是我們有的時候會說 在這個經濟不景氣的時候 失業率高的時候 有的時候反而能夠讓自己 靜下心反省一下 自己的這個功力到底有多大 甚至於說也藉著這個機會 讓自己的心能夠沉靜下來 再去學第二種興趣 學習第三種興趣 說不定以後要找職業的這個面 就會更廣一點 或者再去參加一些進修的 這種學業的一種進步 乃至於這一些技巧方面的 才藝的部分 像這一個也都是一種 改變自己的痛苦的方法之一 但是會讓我們引生痛苦的 是這個苦具 你對於種種的痛苦 你對於會引生我們痛苦的 那一些東西那一些資具 你起了瞋恚心 生氣 所以在求不得苦的時候 也是怨別人 在愛別離苦的時候 也是也會怨他人 或者就是我們所謂的 就是怨天尤人 甚至於就是抱怨這個 抱怨那個 所以就起了瞋恚 這是他的體性 再來心會不安穩住 你的心靜不下來 一直的在生氣的時候 火爆火熱的那一種體性 那種個性 顯發出來的時候 靜不下來的 所以人在生氣的時候 大部分坐不住 就是走來走去 甚至於就是整個精神 都在那邊思考問題 像這一個不但說身業的部分 你不安穩住 心也是不安穩住的 這一個時候就會惡行所依為業 會起惡行不好的行為 原則上我們人在生氣的時候 不是打就是罵 在這個打罵的過程當中 當然最嚴重最嚴重的 又變成是殺 也就是殺人的殺業 也會呈現出來 所以人在生氣的時候 那個力氣都不曉得怎麼引生的 力道特別的重 所以打小孩 會打到小孩子腦震盪 打小孩會打到小孩子骨折 這一個都是一種惡行 因為大人一生氣起來 那種火熱火燥的脾氣 都控制不了的 所以就會有惡行所依 為他的作用 就會造惡業了 不管是身業的 打罵殺 就是口業都是一些惡語 都是不好聽的話 甚至於詛咒人的話 再怎麼毒的話都講得出來 像這一個就是造口業的惡業 惡行了 謂瞋必令身心熱惱起諸惡業 不善性故 這個瞋最主要的讓我們的身體 也會起熱惱 整個臉發紅 我們的那個經脈都是膨脹的 心也耐不住的 也是很整個心也是很暴熱 像這樣你就會起惡業了 控制不了的話 惡業一引生 就真的 有的時候就是會後悔來不及了 所以他是不善性的 最主要的 我們一個學佛的弟子們 尤其是學佛行人 我們要很注意我們自己的脾氣 注意我們自己的動作 不要因為生氣 瞋恚心引生的時候 做了不可收拾的後果出來 第三就是愚癡 癡是愚癡也叫做無明 也就是對於事理 都是不明白的意思 對於連貪連瞋就在一起 不只是三不善根 也稱之為三毒 也稱之為三火 也稱之為三著 代表著它真的是 讓我們會造作很多的惡業 它是根本煩惱 在這個地方也有談到說 在五上分結跟這個十結當中 也都會談到這個愚癡 談到這個無明 甚至於說七隨眠中的一個無明 隨眠 七纏當中也有一個無明纏 像這一個 都是從我們的煩惱裡邊來說的 五上分結 上代表著三界裡邊的上二界 因為上二界 原則上都會合在一起講 因為他都是以禪定為主的 因為你一定要有禪定工夫 才會到色界才會到無色界 五下分結 有一個相對性的叫五下分結 五下分結就是說欲界 就是在一個上的一個下的 相比對的來解釋 所以這個五上分結 當然是代表色界無色界了 裡邊所談到的一些煩惱性當中 就是有一個就是無明結了 像這樣的一個煩惱 我們可以說是很嚴重的 一種煩惱性 一談到了這個無明 也就是不知愚癡不懂不了解 這個地方在雜阿含經 我們在阿含經典裡邊 有談到這個不知 沒有辦法了解裡邊 他就舉出了很多的例子 比如說一個叫做無明 不知前際不知後際不知前後際 就說三世時間都不懂 不知內不知外不知內外 什麼是內 什麼是外 內的我們的五蘊身 外的是外界 內的是我們的佛教 外的是其它的宗教 乃至於 不管是從哪一方面來解說 都有一個範圍 和自己有關係的為內 和自己比較疏遠的 就稱之為外 你這個也不懂 甚至於不懂得業不懂得報 不懂得業報 我們佛教是講業報的 是講因果的 什麼是因得什麼果 你如果對因果業報不懂的話 你就是會去亂做你的種種行為 但是我們因為懂 所以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我們就是不懂得因 亂做一通的話 最後果報呈現的時候 才那邊怨天尤人 這個是不對的 要懂得果報就是由因來的 為什麼以前不知不覺當中 做了不正確的行為呢 因為煩惱相應 現在懂得了 如何來斷除這些煩惱 不要再造惡因了 你這個因果業報 你才有辦法去掌握 你是無明的話 當然業報就不懂了 甚至於不知佛不知法不知僧 不懂得三寶 不懂得三寶功德 不知苦 不知集 不知滅 不知道 變成四聖諦的道理你也不懂 苦集滅道的四聖諦法門 你也沒有辦法去了解 當然你就沒有辦法去修行了 不知因不知因所生法 就是因跟果了 不知善不善有罪無罪 喜不喜若劣若勝 乃至於染污清淨分別緣起 悉皆不知 如果是這樣子的話 你是真的講是是非不明 善惡真的是不懂 什麼都沒有辦法去了解了 像這一個我們就稱之為無明 我們現在是學佛弟子 我們有在看佛經 有在看佛書 有在聽道理 我們就要聰明一點 就要有智慧一點 對這個無明愚癡 要把它給斷除掉的 不要如同雜阿含經裡邊所說的 什麼都不懂 那是不可以的 在這邊給大家一個了解 這節課到這裡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