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講 題:八識規矩頌14 主講者:淨珠法師 八識規矩頌 第十四集 諸位同學大家好 阿彌陀佛 了解心所有法 有五?行心所 有五別境心所 前五識它所相應的 我們就來看五別境的第四個 也就是定心所法 定心所法最主要的 就是讓你的心 在於一個境界上轉 也就是說面對著境界的時候 你的心是很高度的集中 在這個境界裡邊去思惟思考 在成唯識論第五卷 它有說出它的體性跟作用 裡邊所說的云何為定 於所觀境令心專注不散為性 智依為業 也就是說對於所觀境 就是說你想要了解的 想要認識的 想要去知道的境界相 這個叫所觀境 也就是說定所面對的境界 令心專注不散為性 這個定心所會讓我們的心 就是這個心王 或者一起引生作用的心所法 能夠讓心專注在於 所觀境的上面不會起散亂 也不會離開離散了 這個是它的特性 智依為業 就是說因為有定心所的關係 它的作用就是說 讓我們引生智慧 所以智慧為之所依 也就是說觀德 在有關於道德的善的方面 或者失 也就是說有過失的 有惡業的部分 俱非境中 俱非境 是非善非惡的 一個是無記性的 由定令心專注不散 依斯便有抉擇智生 也就是說不管你是在觀善的 觀惡的 觀俱非的 觀有德的 觀過失的 你能夠在這個境界裡邊 能夠專注而不散亂 這個就會引生智慧出來 唯識學者說這個定 是超過說一切有部以上的 就是因為定為智的所依 代表著說它所談到的問題 是更超越一點的 就是說不只是在觀想部分而已 更進一步的能夠引生智慧 因為在觀德觀失 觀俱非的種種境界當中 由定能夠令心發生 特別強烈的專注力 這個專注力使我們的心 自然而然的不致於流散浮動 於是依之就有了抉擇智的生起 在這個專 就是提起 你有特別特別的那種專注力 尤其是在道理部分的了解 你會更加的去跟它作抉擇思惟 所以就會引生智慧 所以定為智的所依 因為智慧是由禪定 令心靜止以後所得到的 所以這個時候的定 已經不是普通的心所 而是就變成了特別的禪定了 這個地方所談到的 就是說明智慧從哪裡來 就是從禪定來的 禪觀來的 所以我們在修學佛法當中 都一直的提示大家 一定要戒定慧三學 要好好的來增上 所以叫做戒定慧三增上學 第一個要持戒清淨 你才不會有錯誤 你才不會反悔 才不會內心裡邊不安 持戒清淨之後 自然而然的你對於所觀境 你就能夠很專心 你在專心於所觀境的時候 就能夠引生智慧 所以定跟慧 這一個是非常密切的關係 所以修學佛法 不外於戒定慧三學 這個地方特別的告訴我們 智慧是由禪定令心靜止以後 你不起散亂心 自然而然 這個時候就會引生智慧了 所以我們平常也有說 由定發慧 由這個禪定來引發智慧 就是這個意思了 接下來我們來看 第五個的心所法 叫做慧心所 慧心所我們說 佛教就是智慧的宗教 修學佛法最主要的 就是要引生智慧 每一天每一天所修學的 也都是在累積智慧 不管做什麼事情 像六度萬行我們說的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等等 一切的動作行為 都是趨向於禪定跟智慧的 能讓我們引生智慧 所以修學佛法說起來 就是能夠讓我們得到智慧 所以慧是我們佛教 最重要的修行項目之一 就是我們 修學了佛法拜佛禮佛之外 一定要得到智慧的 就是你的布施也要智慧的布施 所以六度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這個智慧是貫通到前面的 布施也要有智慧的布施 持戒也要有智慧的持戒 就是你的精進努力 也是要有智慧的精進努力 你如果做壞事 也是宿夜匪懈的話 這種動作是不正確的 因為你的用功精進 還是要正知正見正行的來做 才可以 你的忍辱 忍辱也要有智慧的忍辱 這個說起來每一種每一種 都要由智慧來引導 在阿含經中當然 所有的經典裡邊所談到的 都是要如何 像釋迦牟尼佛一樣 真正的悟得真理 真正的引發無漏智慧 所以經典裡邊到處都有說到 這個智慧是對治 根本煩惱無明的 我們的根本煩惱 就是貪欲瞋恚跟愚癡 瞋恚愚癡 愚癡當然是無明 如果站在於三根本煩惱來說 它叫做愚癡 如果站在最主要的 根本煩惱來說 我們的貪怎麼來 從無明來的 我們的瞋恨心怎麼來的 也是從無明來的 因為你無明沒有智慧 所以你才會起貪欲心 因為你無明沒有智慧 所以才會起瞋恨心 像這一個原則上說來 它這個智慧的修學目的何在 就是要來斷除這個無明的 最根本最根本的煩惱 因為我們佛教最後的目的 就是斷無明得真正智慧了 這個智慧不但有種種的異名 而且在這個慧的自身 它的質跟它的程度 從我們佛的無漏智慧 到凡夫的這個有漏智 是千差萬別的 佛陀當然是無漏智慧 悟得世間的真理 阿羅漢也一樣 阿羅漢也是悟得世間的真理 但是阿羅漢不能跟佛陀比 因為佛陀在還沒有成佛之前 他還是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 修菩薩道 所以他的經驗經歷非常的豐富 慈悲心就是非常的廣大 阿羅漢他是急著要斷煩惱 急著要來得解脫 今生之後不要再輪迴了 所以他是急速的 要來證得解脫的境界之下 他沒有時間來度化一切眾生的 雖然在我們的 釋迦牟尼佛座下的舍利弗 目犍連 甚至於十大弟子們 都還是一樣的有 跟一切的眾生有在結緣 但還是沒有辦法 跟釋迦牟尼佛的三大阿僧祇劫 的菩薩行相比較 所以你有多出去 多跟大眾結善緣的話 你的智慧你的經驗 就是為越豐富 你看到眾生在痛苦的 悲傷的情況之下 你的慈悲心會更加的深廣 所以這個智慧 就是不一樣的智慧 一個只是對於 道理方面的體認的智慧 一個不只是自利的部分而已 利他的就更多了更廣了 所以這邊所談到的 從佛陀的無漏智慧 到菩薩阿羅漢辟支佛 乃至我們凡夫眾生的 智慧來比的話 可以說一層層一層層的 就是不一樣 這個智慧 這個慧有的時候也叫做惡慧 就是說煩惱的不正確的 這一種染污的這一種慧 也叫做惡慧 有的時候我們就不叫做惡慧 有的時候就叫做邪見 或者這個邪知 有這麼說的 但是真正的 在我們佛學裡邊來說的話 智慧原則上就是正面的 都是善的那種智慧 如果是惡慧的話 我們就是用愚癡用無明 來做解釋 就是說他是真的 有這樣子的一個智能 但是卻是偏差了 這個就是愚癡 不懂得正確的路線怎麼走 成唯識論裡邊的解說 第五卷裡邊就說了 云何為慧 怎麼叫做慧 於所觀境簡擇為性 對你所要認識的 所要了解的境界 他就是要簡擇 這個簡擇是它的特性 是它的體性 斷疑為業 它的作用是斷除那種疑慮 那一種不正確的 沒有辦法真正把握的 那一種懷疑心 所以你這個智慧 一定要經過簡擇 一定要有這個特色存在 你簡擇了之後 正式的認識了之後 你就不會懷疑了 確確實實就這個樣子 怎麼解釋 謂觀德失俱非境中 由慧推求得決定故 就是說你在觀有德的境界 或者在觀有過失的境界 或者在觀非善非惡的 俱非的境界的時候 由這個慧你就會去推求 就是一再的去思考去思考 去思惟 推求得到一個決定 他應該是什麼 他應該是怎樣 這個有一個決定性的 所以普光大師 在百法論疏解釋裡邊 就是說簡擇 就是要簡擇這個是跟非 分別善和惡 德失的這個定義 名之為慧 什麼是是非 什麼是善惡 什麼是德失 你有辦法給它分辨出來 有的是是似而非 看起來好像是對的 其實是錯得很離譜的 也是有 但是我們如果沒有智慧的人 當然受到蒙蔽 有智慧的人他決定性的 他的基本條件是什麼 他的體性是什麼 有辦法分辨得出來 你就有辦法去懂得什麼是是非 什麼是善惡 什麼是德失 這個有辦法去簡擇的話 就是智慧 我們世間萬有一切諸法 說起來是真的有善有惡的 甚至於有染有淨有得有失 但是這個中間的差別怎麼樣 不是隨我們的好樂要怎麼說 它是什麼就是什麼 是需要智慧的辨別抉擇 才可以的 才能夠劃分它們的界限 假定沒有智慧的話 說起來所謂的邪正得失 染淨善惡都會混在一起了 分不清楚了 就是是非不分善惡不明 這樣子的話就很容易 有很多很多的誤導 甚至有很多很多的冤枉了 世間有很多人 所以就是俯仰由人 病在自己沒有抉擇的慧力 我們為什麼一直跟人家走 就是說俯仰由人就是說 你是要怎麼樣朝那一個方向走 自己沒有決定性 自己不懂得要怎麼來做 人家說向東你就向東 人家說向西你就向西 人家說這個就是對的 你就認為是對 但是到後來才再後悔 已經來不及了 所以有很多很多的 這種做人做事的方向 確實是這樣子 剛開始的時候人家講你就走 就跟 等到後來自己 稍微懂得一點的時候 才認為說是不對走錯路了 但是如果要再回頭的話 已是百年身 就是不可能回頭的 這個就是沒有智慧了 正因為慧是對境的抉擇 所以不論對什麼認識 總能夠達到決定性的程度 只要有智慧的話 你對到什麼樣的境界 你都要起決定性的認識 不至於對它猶豫不決 模稜兩可迷糊不清 這個叫做慧 像這個簡擇慧 唯有在明覺的觀境中可以生起 一定要明覺的觀境 就是說你對於這個境界 對這個對象 對於這個你要了解的這個問題 你確確實實的去認識它 這個時候才能夠引發智慧出來 這一個在其它的論典 當然也都是有談到的 接下來我們就看就是善十一 就是十一個善心所 十一個善心所 我們先把它念一下 一個是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 精進輕安行捨不放逸不害 總共就是十一個善心所 這十一個最主要的它們的自體 就是遠離一切的過愆穢惡 能夠聚集一切功德 而且是白淨無瑕的 並無有遺漏的包括世間法 出世間法的一切善法 如果真依此實踐實行 不只是說隨順於諸法正理 就是於自他二世 也能夠得益叫做善 最主要的這個十一個善心所 他是徹底的都是屬於善法 沒有一點點的 惡的染污性的成分在裡面 從世間法來說是如此 從出世間法來說也是如此 純粹都是善的 甚至於對自他二世來講的話 也都是屬於善的 這個善心所 在我們?識一切裡邊來講的話 雖然不通於一切識一切性 但是通於三界九地的一切地 在這個?四一切裡邊 它只有?一切地 就是九地的眾生都是有的 它的活動的空間是很廣泛的 就三界九地的都是可以達到 信是什麼 我們看十一個善心所裡邊 這個信心所 信它主要的就是心淨為性 內心裡邊它的體性就是要清淨 要純潔 不預存一些主觀與私見 惟是一片純潔無疵的心情 就是你的內心裡邊 不能夠有一點點的 主觀意見在裡邊 什麼叫主觀 個人的個性 個人的思想 個人的想法 我們不可能都是一樣的 同樣的教育當中 個人的需求也不同 也就是說煩惱不一樣 所以如果預存主觀的話 就有設定於自己的立場裡邊 符合我的就是好的 不符合我的就是不好的 就是有這樣 如果不預定主觀的話 代表就是完全相信對方 完全相信對方 再來也沒有一點私見 沒有自己的意見在裡面 所以唯是一片純潔 沒有一點點瑕疵的這種心理 有了這樣子的淨心 才能夠對抉擇對於真理 對於奉行真理的大眾 能夠虛心榮受 抉擇就是佛了 真理就是佛陀所講的道理 奉行真理的人眾就是僧眾 就是信眾 這個說起來就是佛法僧三寶 佛法僧三寶 你才能夠真正完全 虛心的來接受 我們就說 釋迦牟尼佛出生在人間 經過修行達到成佛的境界 當然是達到無漏的 講出來的真理就是 符合於真理的稱之為真如 和世間的真理是一模一樣的 他是怎樣 就是怎麼樣的解說 雖然說起來 還是有一點點距離 因為真正的真理 真正的真如 它是不可思議的境界 但是你如果能夠 從佛陀所解說的方向 去努力去思考去思惟 去證得的話 你一定能夠達到這個境界 跟著佛陀修學的這些僧眾們 乃至於在家信眾們 也都是一樣的 以佛陀為目標 以佛陀所講的真理來修學 當然完全都是朝向於 成佛大道裡邊來努力的 你現在如果有信心 有清淨心的話 你當然對於三寶 你就有辦法虛心的來接受 所以在雜阿毗曇心論裡邊就說 對於三寶對於四諦 你能夠淨心就名之為信 對於三寶 你如果清淨的心來接受 對於佛陀所講的四諦的真理 也能夠清淨的心來接受的話 這個就叫做信心 成唯識論第六卷 舉出它的定義就是說 於實德能深忍樂欲 心淨為性 對治不信 樂善為業 這個就說明什麼叫做信心 對於實德能這三方面 你有辦法去深忍 有辦法樂欲 什麼意思 實就是實有的東西 實有的真理 所以對於世間諸法的 這種實事實理 你都能夠真的去相信 世間就是這個樣子的 你就是這樣子的去了解 真理就是這個樣子的 就是要去了解 所以這個一切的實事 一切的實理 你深信忍故 你很深的 那一種內在的內心裡邊 來深忍 忍的意思 就是忍可 也就是印可 也就是正確的認識 也就是說明 世間的真理世間的真相 你都能夠好好的去認識它 了解它 甚至於相信它 德也就是三寶的真淨功德 佛陀是斷除一切煩惱的 佛陀所講出來的道理 是符合世間的真理的 跟在佛陀身邊修學的 出家眾在家眾 也都是以清淨心 在接受佛陀的教育的 你有辦法對於這種有德者 佛陀當然是有德的聖者 就是菩薩出家一般的凡夫僧眾 乃至於在家信眾 其實也都是以清淨心在修學的 像這樣子都是真淨功德者 第三就是能 能的意思就是要對於世間 乃至於出世間的一切善 你要深信 自己有這個能力 能夠真正的來跟他成就 別人做得到的我也做得到 別人能夠成功的我也能夠成功 別人有辦法這樣子的 達到這個目標的我也可以 這個就什麼 對自己要有信心 所以舜何人也禹何人也 有為者亦若是 只要是有為的話 好好的去做的話 什麼人都可以成為堯 什麼人都可以成為舜 這是我們中國自古以來 最有德的國君 能夠成為堯舜 只有他們兩個嗎 其實大家都可以成為堯舜的 代表著什麼事情 你如果是方向對了 掌握住了 自己本身又肯努力 對自己又有信心 我一定能夠達到這個目標的話 什麼人都可以成佛 因為佛陀有說人人皆可成佛 人人都具有佛性 只要你肯踏出第一步 好好的來修學的話 有一天一定可以達到目標的 雖然我們中國人的故事裡邊說 烏龜與兔子賽跑 烏龜是跑得很慢 但是很慢 只要能夠堅毅不拔的話 也一定可以達到目標 同樣的道理 所以對於三寶的 真淨功德要能夠相信 要能夠去歡喜的來接受 就是對於自己本身 也要提起信心來 提起這個自信心 你自己好好的來努力 都可以成為一個很成功的 一個人 所以實德能 要深忍要樂欲要心淨為性 這個樂欲其實說起來 就是要很希望 能夠朝向於這個目標來努力 讓自己一直的把握住這個方向 而不退屈 這個就是一種樂 再來欲就是一種希望 我一定可以達到的 只要我努力的話 我一定可以達到這個目標的 所以這個心淨為性 對於實德能 你的心一定要清淨心 對治不信 他的作用就是對這個不信 懷疑能夠對治 謂於三寶真淨德中深信樂故 信 信的差別是有三種 信實有 信有德 信有能 有這三個 最主要的 在我們大乘唯識學裡邊 重點就是要有忍可 要澄淨 要希望這三種的行相 什麼是行相 就是我正在做 我正在朝這個方向在努力的 當下的思考 正在思惟或正在處理 正在做的當下的思考 也就是說你的心跟你的境 達到合一的狀態之下 的那一種運作造作 我們就稱之為行相 所以我們這個信心 就有三種行相 一個就是忍可 一個就是澄淨 一個就是希望 所信的對象 就是說對於業力 要相信有業力 相信因果 要相信四聖諦的法門 要相信三寶的真淨功德等等 像這一個都是我們 對於這個信心 一定要建立起來 一個人 如果說具有堅定不移的信心 我們每一個人 如果你真的有這個 堅定的意志力的話 不但不會為疑網所蒙罩 你不會起懷疑 而且你也會很努力不懈的 來追求自己的信仰的這個道理 這個事理 並且對所追求的事理 你還要確信印可 你不要雖然說我很相信 但是你的相信的對象是錯誤的 你也相信的話這個也不對了 所以一定要能夠對追求的事理 還要確信 還要去認可才可以 所以論中說信為欲依 這個信是我們的希望之所依 能資勝解 也能夠幫助我們的勝解 因為你有信心 你就要去肯定 肯定說我所相信的這個對象 我所相信的這個道理 我所相信的這件事情 是正確的嗎 所以你有了信就會有欲望 就會有希望 就會想要要求勝解 就會精進不懈 而努力的想要得到 這一方面的這個真理 或者是智慧 在危難的時代混亂的人的心理 德行的鍛鍊向上的要求 自淨淨他的信德 絕對是不可以少的 一定要自淨也要淨他 不但說自己要清淨心 就是引導別人 也希望別人能夠引發清淨心 而且引出信的功德行出來 如果缺少淨信力 一切功德皆不得成 你如果信心不足的話 雖然做了你還會反悔的 一反悔的話 就又不對了 所以由善的 一反悔就變成惡的了 所以你如果缺少了淨信力的話 沒有信心的話 功德也不能夠成就的 十一個善心所的第二個 就是慚 慚是反省自己的自覺能力 慚就是反省自己 自己做的事情要再反省 看看對還是不對怎麼樣子 從這個自覺中發現自己過去 種種的行為 確實是有很多 如果是不合道理的 不合道德的 就會感覺到很慚恥 的這個心就會引生出來了 以前曾經做的不對 這個是很對不起的事情 是很要不得的事情 內心裡邊就引生這種慚恥 認為自己做的這種錯誤的事 真的是很對不起對象的 就會譴責自己 不敢再做錯了 種種罪惡當然也不敢做了 等等 所以論裡面我們的論典當中 就說慚叫做自增上力 自己反省自己 自己鼓勵自己 甚至於自己 來對於做的不對的道理 自己引生一種慚恥的心念 能夠把它給改掉 這一個就稱之為慚 說起來也是人類的一種 自尊自重的心理 人要自尊自重 別人才會尊重我們 如果自己本身也是 做起事情來就是不專心 或者待人處事也不盡心的話 我們稱之為 自己本身都不尊重自己了 自己的行為都不負責任的話 別人對你也是不會尊重尊敬的 像這一個人要自尊自重 他人才會尊重我們 所以我們也有一句話說 就是一定要自助才會天助 一定要自己本身 能夠下一番工夫 別人也才能受到感動而來幫助 一個真正具有羞恥的人 不但說自己不願意自甘墮落 而且高度的尊重真理 對於有德有道的人 賢善之人 他會極端的恭敬尊重 這個說起來就是說 真的有這麼一種慚恥心的人 不但對於有道德的人 有品性的人有修養的人 我們對他會很尊重尊敬 就是說世間的真理 你也是會去尊重他的真理 各種真理的 所以我們自己本身 一方面也能夠 在這麼多的聖賢人之中 自己本身也能夠 達到向善自上的一種努力 如果我們做錯了 自己本身懂得這種慚恥的話 也懂得改進自己  所以就有對治無慚的 一股動力了 所以要想止惡行善 如何尊重真理 如何的崇敬賢善 應該是唯能自覺應有的特質 我們每一個人 都有這麼一種自尊自重的特質 要止惡行善的特質 在順正理論當然也是有談到 我們在看成唯識論的第六卷 成唯識論它的定義就是說 云何為慚 什麼叫做慚 依自法力崇重賢善為性 對治無慚 止息惡行為業 就是說一定要靠自己  這個慚 就是說以自己 一種自尊自重的心態 一定要靠自己本身 再來除了自己之外 因為自己本身 一定還是要受教育 還是要有人教導 甚至於自己本身 也有這一方面的智慧 所以還要依這個法力 什麼法力 就是我們的世間標準 我們的道德標準 我們的法律標準 你在一個團體裡邊 一定有一個標準存在 所以是一個國民 就有一個國家的法律標準 你在一個團體裡面 有團體的標準 你一個學佛弟子 有一個學佛弟子的 戒律的一個標準 這個叫做法力 要依靠自己的力量 依靠我們這個標準的 這個法的力量 崇重賢善為它的特性 怎麼樣崇重 就是要很尊崇賢聖之人 而且對於這種善法的部分 你非常的尊重 就代表著只要是世間善的 世間的聖賢之人 有修養有道德的人 你都會很尊敬 對這個道理真理你也會很尊重 像這一個是它的特性 對治無慚 它的作用就是會把這個 沒有慚愧心的人給對治掉 它代表著說有慚的話 你就不會無慚了 它的作用就是止息惡行 你有這種慚的 這種心所法存在的話 你就不會去做壞事了 因為你都會反觀自己 我做對不對 對我四周圍的人有沒有殺傷力 對什麼朋友有沒有 不仁不義的 行為出來等等 所以也就是說 依自法尊貴增上 崇重賢善羞恥過惡 做了不對的話 對感覺到很羞恥的 感覺到很不好意思的 感覺到很對不起對象的 對治無慚息諸惡行 你就不會去做那種惡業 的種種行為了 所謂的自增上力特別的重要 也就是要靠自己的那種力量 雖然說有的還是有規矩 但是有的人都會在 規矩的邊邊的地方 就是一直的想要犯規 一直要越過那個界線 就在那個犯規跟不犯規的中間 就在那個地方游離當中 他算不算 他也算也是標準 所以有時候犯一種規矩 是小小的 也不礙整個的團體 但是這個就是沒有慚愧了 自己本身沒有一點點的慚恥的 羞恥的這種心理 所以就一直的會做錯事情 我們很重要的就是說 有師長在教有長輩在教 但是真正的要去做 還是要有自己  靠自己的身業語業 但是要靠你自己的心 我要不要把它做好 有的是真的在做 老師也一直的在勸導 家長也一直的在哭求 但是他就是有他的想法 我認為我做的就是對 他就是瞞著父母親 瞞著師長 他也是要去做壞事情 這個他自己本身 就是沒有自覺能力 沒有一點點的那種覺悟的 那一種反省的工夫了 也就是不對了 所以這個自增上力 是特別的重要 如一個學佛的行人 自覺自己是最增上殊勝的 由這而得信佛出家多聞 假定不修頭陀行而造諸惡業 這對自己是多麼的不適當 這個是從早期的來講 早期的修行者 大多可以說都是頭陀行 什麼是頭陀行 說起來就是苦行 不像我們現在 又有固定的房子住 又有固定的三餐吃 所謂的頭陀行 它必然就是比較辛苦的 比如說就是要穿這個糞掃衣 不像我們這個整件的衣服 都是新的布做的 它是糞掃衣 就是撿人家不要的丟掉的 在垃圾堆裡面撿回來的 甚至包小孩子的大小便的 那一種尿布 撿回來補一補縫一縫 就成為一件衣服的 這個就是糞掃衣 也叫做百納衣 就是好多人好多人用過的 甚至於說一定要去乞食 不可以自己煮 還有譬如說只能夠一座食 甚至一團食 和這個吃的有關係的 就是說明我們吃飯 一坐下來就吃到飽 甚至於還不可以吃點心 再來你就是還要一團食 就是說要節量食 我吃得夠就好了 不可以再留下來 我多一點沒關係 剩的我等一下再當點心來吃 這個不可以的 所以一座下來 以所有的你的飯量有多少 就是把它一次吃到完 有的人當然就是說 這一桌吃一吃那一桌吃一吃 當然這個有的時候是一種應酬 但是在我們正式的 飲食法裡面來講的話 都叫做一座食 我只能夠坐一次 尤其頭陀行的話 是只有日中一食 一天只有吃一餐 只有吃中餐 所以他一坐下來的時候 吃飯只能夠一次就把它吃飽了 甚至於要住於阿蘭若處 甚至於要住在於墳墓的地方 或者就是要露地坐 或者要就是要長坐 所謂的長坐 跟一座食的吃飯不一樣 當然說吃飯來講的話是一坐食 坐下來就吃到飽 不能夠吃到一半又起來走一走 到處跟人家講話講一講 再回來再吃 這個也不可以 或者這一桌吃一吃 那一桌再吃一吃也不可以 這個就是一坐食 只能夠就是要常坐 不要一直躺在那個地方 那是過去他們都是只有 就是不倒單的 坐著就是入於禪觀當中 入於禪定當中 不能夠說要我累了 躺在床上休息 躺在地上休息 不可以的 一定要常坐不臥的 所住的地方都是很簡單 甚至於只是住在樹下 或者到墳墓的地方 比較有點空曠點 或者住於阿蘭若處 就是比較寂靜的地方 沒有很多人吵雜的地方 這個都叫做頭陀行這個苦行 所以我們現在要修苦行 這種機率也是越來越少了 這個地方是說明說 如果是一個學佛的行人 剛開始的時候 當然要自增上 好好的來了解 甚至於稱為皈依弟子 慢慢的要進一步成為出家弟子 你如果成為出家弟子 沒有修阿蘭若的話 你就要覺得 很羞恥的一件事情了 你就要自己感覺到很慚愧了 慚跟愧我們一般 都是把它合在一起講 像我剛才都是把慚愧 合在一起說 這個是我們一般 的詞句裡邊 慚跟愧是合在一起的 但是在於我們善心所裡邊 慚跟愧是兩個不一樣的心所 慚是自增上 是從自己本身一種約束力 一種自覺的能力 愧是什麼 愧是對世間公意重視 亦即尊重公共的輿論 愧的意思是從大眾裡邊來說的 因為我們這大眾當中 世間的公意 就是說大眾的標準 大眾的批評 大眾的輿論 我做出來我認為是對的 但是大眾認為是不對的 那就是不對了 不能夠我一直跟大眾 說我的就是對 人家也不會承認你是對的 所以是以大眾 尤其是世間公認的團體 的大家的了解為一個標準 我做出來之後大家批評 說我做得不對 大家批評我做得不對的話 我就要起一種慚愧 就是慚恥的心 也是一樣要起這個心態出來 所以世間做人 不是你獨自一個人 是廣大的人群 在這個群體的共同生活當中 大家所應該要遵守的 道德行為是什麼 有一個標準存在 大家認為這個是合理的 有益於人群的 合乎道德律的 自己也這麼去做 假定說社會公共認為 這個是不道德的 這個是有害於社會的 或者這個是不合乎道理的 我們也要尊重社會大眾的 這一種理論 這種公論 所以就要避免世間的譏嫌 不要自己做出來之後 給大眾們在那邊批評 不可以這樣子的 所以就要輕拒暴惡 你就要輕視粗暴的種種行為 不對的行為 對於那個要去拒絕 那一種惡的行為等等 所以世間上認為不好的 認為不對的 我們都要拒絕掉 不可以去做的 所以絕不去做世間人所認為 不可做的這種惡事 以免內心裡邊時時的感到愧疚 所以這個慚愧的愧 內心裡邊就感覺到愧疚 也是要對不起大眾了 所以尊重世間的公論 就是經中裡邊所說的 叫做世間增上 剛才所講的慚是自增上 愧是世間增上 這個是兩個不一樣的 所以所謂的慚愧什麼 一個是對自己講的 一個是大眾公共的輿論的 一個標準講的 所以要知道說人生在世 做出罪惡事 在自己也好 或者不以為意 自己做錯了反正沒有什麼 但是感覺到沒有什麼的時候 卻別人在後面批評 別人在後面譏笑 別人在後瞋惡 甚至於在後面討厭在呵責 甚至要遠離你 像這樣子的話 認為你就是一個滿身罪惡的人 像這樣別人都看不起了 知道之後 內心裡邊又起了很愧疚 很愧疚的一股力量出來 不但自己以後不敢再去做 這種沒有道德的事情 就是以後再看到別人 做這種壞事的話 自己也要拒絕 不要跟著去做了 一定要能夠自己本身 有這種反省的這種能力 像這樣子就是來告訴大家 慚跟愧我們雖然在一般人 詞句當中 都是把它連在一起說的 但是在我們的善心所法當中 它是分開來的 慚是對自己來講 自己本身有反省的能力 自己本身有著自己反觀 做得不對的話 要馬上能夠改進 愧的意思就是有人在批評 有人在那邊呵責 有人在那邊譏笑了 你自己知道之後 馬上能夠改進 不要再做這種不對 認為大家沒有辦法接受的事情 像這一個也就叫做愧 所以在大乘成唯識論 第六卷裡邊就說了什麼叫做愧 依世間力輕拒暴惡為性 對治無愧止息惡行為業 這個愧 也就是靠著世間大眾的力量 靠著他人的公共輿論的力量 讓自己本身不再去做壞的事情 甚至於還要對治無愧 能夠止息惡行 不會再做錯 不會再做不對的行為 也就是說依世間的呵厭增上 世間大家那種呵責 那種討厭的那股力量 讓自己本身會輕拒暴惡 感覺到很羞恥 很不好意思 對治無愧就會止息惡業了 因為恐愧對世間的人民 所以不再造作種種的惡業 所以人一定要有慚愧心 你才不會做錯事情 如果有聽到別人在批評的話 自己一定要稍微反觀一下 雖然我認為是對的 但是大眾輿論裡邊 這個也在批評那個也在批評 代表著還是不合理的 還是有它的欠缺的地方 所以慚跟愧 雖然說一般混在一起說 但是我們的佛經裡邊 講到五學力講到 七財七力七妙法裡邊 都一樣的講到慚愧 可見這個慚愧在修學佛法當中 是非常重要的兩種心所法 我們隨時隨時都要提醒自己  阿彌陀佛 這一節課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