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講 題:八識規矩頌 11 主講者:淨珠法師 八識規矩頌 第十一集 諸位同學 大家好 阿彌陀佛 我們現在看玄奘大師 所作的八識規矩頌 這一篇的頌文 總共有四大類 第一大類就是前五識的內容 第二大類就是第六意識的內容 第三大類就是末那識的內容 乃至於第四大類 就是阿賴耶識的意義 每一大類當中 都分為兩部分 一部分從染污的心識作用來說 另外一部分就從轉識成智 清淨的這一方面來作解釋 看這個第一大類 就是前五識 前五識為什麼把它作一個總數 綜合的來說 最主要的就說前五識 它都是依淨色根 都是有它的所緣境 乃至於就是都是外門轉 甚至於前五識 也都是有間斷性的 因為有共通的這個特性 所以就把前五識合成一大類 前五識的內容 我們的頌文裡邊 就是性境現量通三性 這一句話最主要的就是說明 前五識它所緣取的這個境界 我們知道說 前五識就是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 五識它所緣取的境界 就是色聲香味觸這個五境 這個五境 第一個就是 它是真實不虛的 為什麼叫做真實不虛 因為它不是幻有的 不是憑空想像出來的 所以它的主要的 就是相分種子所生 既然是相分種子所生 站在法相唯識學的立場來說 就叫做真實性 也就是說真實的境界 當然這個的觀念 就跟俗諦跟勝義諦的說法 是還有隔一層的關係 所以我們站在 法相唯識學的立場來說 世間的一切萬法 只要是種子所生的 必然就是真實的 所以心法能夠引生分別作用 心法有它的種子 所以心法種子引生心法的相分 心法的種子引生了 它的功能作用 這個就叫做真實境 真實的體性 相分當然也是如此 說有漏種無漏種 都有它的種子存在的話 都叫做真實的境界 所以這個性境就是真實境 就是相分種子所生的 這個被緣取的境界 第二個就是現量 代表我們的眼耳鼻舌身識 在緣取外境的時候 都是屬於現在世的那種分別 現在世的在緣取認識了別 這個量 這個量原則上就是 心裡邊的那一種考慮 思惟 分別 認識 都算在裡面 所以所謂的現 當然就是指著現在 從時間來說 一定是要現在 從所緣境界來說 一定要顯現的 一定要能夠顯現出來 能夠馬上去了別的 第三 一定要現有 就是說 一定要有這樣的一個東西 有這樣一個聲音 有這樣一個味道 有這樣一個東西 所以在這個現有的情況之下 就是能緣心跟所緣境 一定要達到吻合的當下 你就能夠緣取到這個境界 所以具有現在 具有現有 具有顯現 像這個三個條件 我們就稱之為現量境 通三性代表著 前五識在緣取境界的時候 它是善性惡性無記性 都是有的 前五識它本身 就具有這三個性嗎 當然不是 因為它既然 所緣取的境界的時間 只是現在而已 一剎那之間就成為過去了 怎麼樣起現善性 怎麼起惡性 不是它本身 有這樣子的一種功能 它是由於第六意識 必需配合前五識來認識境界 也就是說 我正在看的時候 不只是眼識在看 連第六意識也在配合 這個眼識在看境界 現在耳識 在聽聲音的時候 不止是耳識 在分別這個聲的境界 第六意識也配合著它 來緣取境界 所以在這樣子的 緣取境界的當下 因為第六意識 它是通三性 它也是三性具足的 所以也這個關係 前五識當然也一樣的 是通三性 眼耳身三二地居 這一句話是說明 在於我們的三界九地當中 把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 分為九地 分為九地當中 我們的最下一層的 五趣雜居地 就是我們的欲界眾生 有我們一般的 就是四大部洲的眾生 一直到上面的 有六層天的眾生 都是屬於欲界裡邊的 欲界的眾生是五識 全部都在起活動功能作用 我們可以看可以聽 雖然有的低級的動物 會有所缺 但是它的生活環境 還是一樣的 可以生存下去 最圓滿的最具足的 就是我們人類 所以人類是五識全部具足的 在看在聽在聞在嚐 就是在吃東西的品嚐 乃至於生體的觸摸等等 欲界是這樣子 色界的初禪天也就叫做第二地 因為最下面一層是五趣雜居地 初禪天就是屬於第二地 第二地的時候 鼻識跟舌識不起作用了 只有眼識耳識跟身識 它為什麼不起作用 因為他們是入於禪定當中 色界跟無色界 主要的是禪定 所以他們已經不用聞味道 也不用吃東西 但是眼睛還是可以看 耳朵還是可以聽 身體當然是一定要具足的 但是到了第三地以上 第三地以上 連這個眼耳身識都不起作用 完完全全是入於禪定之中的 像這樣子 眼耳身三二地居就表示說 五識當中 欲界的初地是五識全部具足 到了第二地的時候 只有三個心識起活動 到第三地都不起活動了 沒有心識 有沒有根身 有沒有這個身體 是有的 所以五根還是具足 但是心識不起活動 這一個是我們第一行的內容 第二行就談到 前五識它在起活動作用的時候 不只是它自己本身 在起分別功能作用 還必需有它的隨從 我們稱之為心所有法 一定有這個心所法配合著它 在起功能作用 所以這個心所法 與前五識相應的有幾個 我們的頌文裡邊就說 ?行別境善十一 中二大八貪瞋痴 這樣子加起來 總共就是有三十四個 ?行心所有五個 別境心所也有五個 加起來三十四個心所 就是以前五識 在起分別功能作用的時候 有的時候是跟善心所相應 有的時候是跟煩惱心所相應 煩惱心所當中 有的時候就跟根本煩惱相應 有的時候就跟隨煩惱相應 隨煩惱當中 又再分為中隨煩惱小隨煩惱 還有大隨煩惱 這個地方前五識所相應的 中二大八代表 有二個中隨煩惱 有八個大隨煩惱 乃至於三個根本煩惱相應 第一大類就是五?行心所 五?行心所就是作意觸受想思 這五個心所為什麼叫做?行 ?就是周? 行就是能夠起分別功能作用的 能夠引生功能作用 行履於我們稱之為有四大類 第一個 八個心識 只要起功能的話 五?行心所一定都配合著 來起這個分別作用的 第二大類 這個是所謂的 五?行心所裡邊的第一個 就是八個心識全部相應 第二個就是說 在它的時間裡邊來說 它是三世時間也都是配合的 來起作用 因為第六識它可以緣過去 也可以緣未來 所以三世的時間當中 五?行心所也都是可以起活動 所以我們只要在想到過去 只要想到未來 當然現在在緣取境界當下 還是一樣的要起?行心所的 再來以空間來說的話 我們所能夠在這 還沒有解脫之前 我們稱之為三界六道眾生 所以只要是六道裡邊的眾生 只要你的心識一起活動的話 五?行心所也一定跟著起活動 所以在空間上來說的話 也就是說三界九地的 一切有情眾生 同樣的 都是可以起五?行心所 而且是只要你心一動的話 五?行心所就會跟著起活動 再來就是從我們的 善性惡性跟無記性的 稱之於倫理道德裡邊來說的話 它也是?一切性 你起善念的時候 也是有五?行心所 起惡念的時候 一樣的有這個五?行心所 所以我們稱之為?四一切 四種的一切 叫做?一切識 ?一切時 ?一切地 ?一切性 稱之為?行心所 這五個當中的第一個 我們就從作意來作解釋 如果說有這個講記的話 就是看一百三十七頁 這是八識規矩頌的講記 第一個叫做作意 作意以一般普通的解釋 最簡單的解釋 就叫做注意 要起注意力 要起注意心 注意 原則上來說的話 就是說一定要達到 根境和合的當下 讓你起了一個注意力 所以有了這個注意 代表了心有警覺性 而這個警覺性的話 你要來認識境界的時候 你才能夠引發這個正確的理解 正確的了知 但是這個注意 如果再跟它詳細的來分的話 有以現在境的作意 還有對於未來的作意 也叫做以現在行來說 就是說我們現在在作什麼事情 我在讀書 我要注意的來瞭解意思 我在寫字要注意的來寫字 才不會有錯別字等等寫錯了 甚至於說 我在聽就是要注意聽 我在作什麼工作在走路 就是一定都要注意 這個叫做以現行位來說 就是現在的 這一個時間上來講的話 你都是要很注意的 有注意的話 作起事情來才不會錯誤 所以這個叫做有現行的心 趣向於所緣境的功能作用 一個是對於未來來說 未來代表還沒有起功能作用 還在種子位上 還在種子位上代表說 還沒有真正的起現行 還沒有成為現在境的時候 這個時候也可以起作意 那代表什麼 就是說警覺 讓你的這個心的種子 能夠變起這個現行的 那股力量出來 什麼意思 就是說事情還沒有發生 但是我們就先起 警覺的功能作用 譬如說在走夜路的時候 本來在走夜路的話 以一般來講 就是這麼走了 沒有什麼問題 但是現在還沒有走到那個地方 就先起警覺的功能 我要小心 旁邊不曉得 會不會跑出一個人來被嚇到 會不會旁邊有一個水溝 沒有注意到 像這樣還沒有 到那個境界的時候 你就先起注意力 等到你走到那個地方的時候 你就會更小心 像這一個就稱之為 種子位上或者是對於未來 要發生的事情的時候 你就先起警覺注意的 那個力量出來 像我們被分派到 自己很陌生的工作 或者被分派到 一個陌生的環境去的話 原則上我們都會很緊張 這個緊張 你就會開始去思考 我這一份工作 或者我那個環境 我要怎麼樣子的來跟它實習 或者來跟它運作的時候 你的內心裡邊 一開始要面對那個境界之前 你就有一個緊張 警覺的那一股力量 這個就叫做你於未來位 或者也叫做種子位上 你的那種注意力 我們的課文 這一個講記裡邊 他就舉一個例子 就是說 大家共同住在一個房間裡邊 一個宿舍當中的時候 因為知道說 外面有盜賊會進來 現在裡邊有一個人 他怎麼也睡不好 為什麼 因為他就很怕 那個盜賊會跑進來 他現在的那種害怕 或者他現在的那種警覺性 就特別的高 所以這一個人他自身 雖然還是躺在床上 他根本盜賊也還沒有進來 他也沒有起床 但是內心裡邊 他就隨時保持那種警覺的 那種心態 像這一個我們就稱之為 作意心所 就是很注意 耳朵要注意聽 眼睛有的時候也要注意看一下 瞄一下 像這一個 都是屬於作意心所的功能作用 這一個功能作用 在小乘的順正理論也有說 引心或者引這個心所 令於所緣有所警覺 對於這個所緣的 什麼叫做所緣 這個緣字的意思就是緣對緣慮 就代表著 你要去瞭解的那個對象 所以色聲香味觸 這個五塵境界 就是我們的眼耳鼻舌身 五識的所緣境 它所要去了別 所要去面對的了知的 那個境界相 所以這個所緣的意思 也就是所對的境界 現在我們的心 要去對著境界 心所要引生這個境界的時候 你就會起一種警覺的能力 說明作意 這個就是作意的意思 此即世間說為留意 就是我們要留意要注意 入阿毘達磨論也是這麼講 作意能夠讓我們的心警覺 這個能引心趣這個境 引心對著這個境界 為它的一個意義 為它的道理 所以這個作意的意思 就是要引我們的心 來面對境界 心在對這個境界的時候 能夠對上這個境界 能夠了別這個境界 所以這個作意 也有憶持的意思在裡面 就是說看了之後 你會記得 你會一直的把它 給記在內心當中 一直受持不忘 憶持 界身足論也有說 成唯識論卷三 成唯識論總共是有十卷 十卷裡邊所說的 當然就是唯識三十頌的道理 當然就是正確的正面的 來介紹唯識學的義理 這個五十一個心所法 他當然也都會介紹 在這成唯識論裡邊的第三卷 他就說了什麼是作意 謂能警心為性 於所緣境引心為業 第一句的下面叫做為性 就是它的體性 就是說這個作意 本身的體性 它的體性是什麼 就是能夠警心 能夠讓我們的心 什麼心 就是你是眼識 或者是耳識 能夠讓它起警覺作用 第二句的下面 叫做為業 這個業就是一種活動 一種行為 所以這個業也叫做作用的意思 就是說你的心 起了起心動念之後 你會表達在你的身業上 表達在你的語業上 有所表現 有這個活動作用 有這個功能顯現出來 所以這個業就是業用 也叫做作用 所以有它的體性是什麼 而引生它的功能作用是什麼 這個作意的體性 就是能夠警心 就是讓心起警覺 它的功能作用 就是於所緣境引心 就是說對於這個 要去面對的境界 他這個作意心所 會引我們的心 來面對這個境界 謂此警覺應起心種 引令趣境 故名作意 這個最主要的就是說 因為起警覺心了 本來它還是在種子位上 但是現在就把它引出來 從種子位引生現行位 這樣子你的心種 就會趨向這個境界 讓你的心來了別這個境界 如果你沒有作意心所的話 你不起注意的話 到底身邊發生什麼事 你都不曉得 就像我們在大馬路上走路 因為你只有專心於一件事 其他的 你也不看 你也不聽 就是一直的 就是專心的走你的路的時候 你在走路的當下 你是很專心 注意在你的走路上 你是不會跌倒 但是四周圍發生什麼事 四周圍有什麼人 四周圍有什麼東西 乃至於四周圍 是不是有一輛白車 有一輛藍色的車子 你也不曉得 它沒有辦法引你的這個心識 來了別這個境界 所以這個種子位還是在種子位 不起現行 不起功能 不起現在引生的 這種面對的境界相 像這一個一定要有作意心所 我們的種子位的這個心所法 它才會起現行 來引我們的心面對所緣境 雖此亦能引起心所 心是主故 但說引心 因為這個作意本身 它是心所法 他是說雖然這個作意心所法 它也可以引起其他的心所法 但是因為心它是主故 因為有主有從 有主要的 有它的侍從 我們現在就是配合著 有主從的這個位置的不同 他當然就是只有說引心 沒有談到其他的心所 其他的經論 當然對這個作意心所 還是解釋的很多 這個地方如果用比較白話的 來作解說的話 就是說原來吾人 對於這個境界的這個體認 有的時候 是不一定會集中精神的 也就是說 我們平常在面對著境界的時候 不管是要看的 還是要聽的 或者要去感覺的 有的時候我們不會集中精神 就是散漫心 就是恍恍惚惚的 不去注意的 像這樣有的時候 不一定能夠集中精神去注意 或者去留意 以至於對於這個境界 你就不能夠認識清楚了 因為恍恍惚惚 心神不靈 你就不會去注意你的境界 在這個情況之下 作意就開始執行它的任務 為了要注意 為了要正確的認識境界 作意心所它就會引發功能作用 就是開始注意了 警覺心念 你的警覺心就引生出來了 專注到所取的境界上 我是要注意看 還是我要注意聽 還是我要注意去聞 像不管去買香水也好 或者去買那個檀香粉 我們要拜佛禮佛用的 這個香 這個味道 符不符合我們的這個嗅覺 或者我喜不喜歡 或者這個味道 對自己來說 有沒有這個適應 你就是要注意聞 聞了之後 感覺到還可以接受 是皮膚的也好 是嗅覺的也好 你就是要注意 所以在選的時候 在買的時候 你就是要很用心的 像有的人去買香 香就要點了之後 放在遠遠的地方 讓風來吹 吹了之後 你聞起來感覺如何 還適應 你就可以買了 香水是如此 檀香粉是如此 買茶葉也是一樣 有的人要去品嚐 要去品茗的時候也是一樣 這個茶葉一方面聞起來 適不適合我的味 這個嗅覺 或者是說喝起來 有沒有適合我的味覺 適合的話 就可以買了 像這一個動作 都是我們的作意心所 在起活動的 作意心所一定要配合 我們的眼耳鼻舌身的五識 在起活動 認清自己所要認識的這個境界 不可以有絲毫的大意 或者有絲毫的忽略 你如果太大意了 忽略的話 那就作錯了 這個就是作意 唯一而又是最大的功能作用了 唯一的作用就是要注意 不要有錯誤 不要忽略掉 最大的功能作用 也就是希望我們 在處理事情上的時候 能夠要起正確的認識 所以它的這個警覺性 其實就是警覺於心 喚起我們的心的這個注意力 這個就叫做作意 五?行心所的第二個叫做觸 觸的意思叫做觸對 或者是接觸 起了注意力 你一定要觸對境界 起了注意力 你不觸對境界 也起不了分別功能 也沒有辦法認識 我雖然很注意 但是我不去認識那個境界 也不可能 所以一定要觸對 就是通過所依根 接觸所緣境 生起認識時 在心裡上 最初發生的一種反應作用 也就是說 依根緣境來觸對境界 因為心識本身 它是屬於內在的 所以一定要藉著外在的 我們稱之為這個根 就是色根來緣取境界 所以眼識要認識外面的境界 一定要有眼根 第一個要有扶塵根的眼球 我們的眼睛的眼球 一定要健康 一定要正常 再來要有淨色根 就是說它有裡邊的 這種精神活動作用 像這樣子來觸對了境界 我真的在看了 這個觸對境界的 這個第一剎那的 一種最開頭最開頭的 那個反應作用 我們就叫做觸 好像剛剛才看到 第一念看到 或者是第一念的剛聽到 像這一個也就是指著 我們一般所講的感覺 我有聽到聲音了 這個第一念的聽 也是耳根對著聲塵 引生的耳識的第一念 有什麼聲音 經中裡邊 我們的阿含經當中 裡邊有談到的有六觸 是依感官不同的感覺來區別的 那是什麼 就是我們所謂的六根 感官功能作用 就是我們的六根 眼球耳朵鼻子舌頭 乃至於身體 像這一個六觸還代表著 就是意根也算在裡面 所以就稱之為六觸 六個這個根來面對這境界 它是根境識三和合而有的 這是一個也算是一個定義 什麼叫做觸 根境識三和合而生觸 一定要根對著境界 而且境界要是顯現出來 看得到 再來我們的眼識又能夠去分別 在這個三個剛剛好 接觸在一起的時候 面對著境界 剛這第一剎那的時候 這個我們就稱之為觸 有觸就有感覺 所以這個觸 也就是我們一般所講的感覺 因為根境識三的和合 不論是觸對到哪一種境界 都一定有一種心理感覺 心理反應 是看到什麼 是聽到什麼 或者是觸摸到什麼 聞到什麼 好像我們聞到 好像有那個煤氣漏氣的味道 就很緊張 第一個 剛聞到 別人還沒有聞到的時候 你先聞到了 就是你的鼻子 特別的敏感的時候 第一個感覺出來 像這一個就是一個觸的心所 引發功能作用了 在雜阿含經的第八卷裡面 它就有說 緣眼生 色生眼識 三事和合觸 就是有這個眼 有色就引生出來 再來就引生了眼識 這個代表了一個是根 一個是色 一個是眼識 代表了眼根色塵生眼識 像這樣子的 三個條件聚合在一起 我們就稱之為觸 這個時候的觸 根就是感官 境就是對象 識就是主要的認識 換句話說 通過根境與識的接觸 我們就叫做觸 三和合就是觸的一種根本 既然是三和合而有觸 這個地方特別的 再深一層的來瞭解 是當體即觸 還是和合所生觸 這個不一樣 當體即觸的意思就是說 在以這個現在當中 根對境引生識的 三個正好在一起的時候 的最初這一剎那 這三個和合的當下 就叫做觸 這個叫當體即觸 當體就是現在 三個的引生境界的時候 緣到境界的時候就叫做觸 三和合生觸 就是說三個和合之後的 下一剎那才引生觸的功能作用 這個時間上就是不一樣 差了一個一剎那之間 就是說三和合碰到一起的時候 再來才引生出的心所 像這一個在我們的 部派佛教時代 也就是說佛陀滅度一百年 以後一直到三百多年 這一段時間 是部派佛教非常興盛 而且對於我們佛教的經教 研究得非常透徹 但是各派各派所研究出來的 都有它的一個說法 所以就有這個派別的不同 這邊就根據兩個宗派 來跟它作解說 一個就是依據這個經部學者說 就是經部 這個經部他是說明了 三和合的當體即觸 三和合的當體 三和合剛好碰在一起的時候 就是觸了 心所引發功能了 所以三和合的當體即觸 離了根境識三就沒有觸的作用 所以一定要三個具足的當下 這樣子的一個說法 在說一切有部 第二個 就是說一切有部的說法 他說三和合本身 三個在一起的本身 不能夠叫做觸 這個只能夠叫做三和合 必需要三和合再引生 這個觸的心所功能 所以這個引生出來的 有它的另外它的自體 就是說有它的本身的體性存在 所以經部說的三和合就是觸 有部就說 三和合的當下為觸的話 這個觸是假法 因為離了三法就不能夠存在 三和合而生的觸 它是實法 就是說它就是 有它的本身的體性 這個是站在部派佛教時代 他們的一種分析 接下來 在我們的經典裡邊 也有這麼說 有兩種觸 一個叫做三事和合觸 一個叫做三事和合故觸 三事和合所生觸 也叫做三事和合故觸 這個故字就代表說 三和合之後再引生的觸 像這一個說法 當然各派各派的解釋 在唯識學 我們稱之為法相唯識宗 唯識學者他們的說法 當然就是根據 成唯識論的解釋為標準 在成唯識論的第三卷裡邊就說 觸為三和合分別變異 令心心所觸境為性 受想思等所依為業 這邊所講的 因為它有體性的 站在成唯識論的立場來說 我們這邊講 它就是令心心所觸境為性 代表著說 這個觸心所它是實法 它是有實體性的 站在法相唯識學的立場來說 它是有實體性的 它的功能作用 就是會引發後面的 受想思的功能作用出來 所以我們後面的 會有感受 會去思考 會去有這個行動 都是因為有觸了之後 你才會引發出來說 我感覺到好不好 乃至於是喜事是苦 你才會以後接著 後面的一些活動 所以受想思是他的功能 照這樣子來說的話 我們前面有說到 經部說是三和合當體即觸 說一切有部說 是三和合以後的所生觸 或者說三和合故觸 這樣子的一種說法裡邊 代表說 它有另外一個實體的存在 成唯識論 也是這樣子的一種說法 就是根據說一切有部 是相同的 有它的實體性 有它的功能作用 這個大乘阿毘達磨集論裡邊 也是一樣的 就是說觸是依三和合 諸根它就有變異有分別 為它的體性 受所依為業 受接著就是受想思是連著 所以它就是會引生 後面的這些功能作用的 可見它最主要的作用是什麼 能夠順生於受 就是說有觸了之後 接下來會順生 就是會連著引生這個受心所 所以有觸對境界之後 你自然內心裡邊 一定有一種心理反應 有一種感覺 你就會起苦樂憂喜的 種種感受出來了 甚至於有了受之後 就有想就有思 所以為受想思等所依 如受的緣取境界 不是漫無標的的 這說明我們的受 它一樣的 有它的境界相 這個境界相也不是隨便引生的 是怎麼樣 要領納觸所緣的境相是怎樣 才能夠生起苦樂不同的感受 所以我們內心裡邊 會起苦受 會起樂受 會起憂愁 會起那種歡喜心 它不是隨便亂起的 它一定有它的境界相之後 你才能夠引生 所以這個境界相 是順著我的 就起歡喜快樂 是不順著我的 我們就生氣就憂愁就哭鬧 像這一個一定有 要觸對境界之後才會引生的 所以我們這個觸 所引生的這個受 這個受也叫做情緒作用 所以我們接下來 就是要看這個受 受心所 受就是領納境界的意思 你為什麼內心會有感受 你一定要去領納境界 一定要去了解境界 而且這個境界 你一定內心裡邊 能夠去認識之後 有一種感覺出來 而且要納入於我們的 這個認識功能的 這個範圍之內 像有的人說 看 我說不想看 聽 我也不願意聽 你不想看 不願意聽 你就叫做不領納了 我不要聽 或者說我不要看 但是現在我在看 或者現在我在聽 這個就是領納的這種意思 你有領納之後 就會和我們的個性 我們的習性 我們的喜好 他就會看 是相同的 相應的 我們就起歡喜 你如果是排斥的 或者是不如意的 你就會起苦受 或者憂受等等 所以這個就是因為 有領納境界之後 就會引生我們內心裡邊的 這種情緒的反應 這個叫做受心所的作用 受心所跟前面所說的這個觸 非常密切的關係 但是這個關係它怎樣 是相互依存的關係 或者是次第生起的關係 在部派佛教的時候 對這個時間也是非常的重視 它是當體當下 現在的當下 還是這一個之後的 下一剎那的時間 像這樣子的一種心理反應 是還是有時間的差別 如果是當下的 我們就叫做相互依存的關係 就是觸跟受 觸對境界之後 馬上起受 還是觸對之後的下一剎 才起感受 這個時間上當然也是不一樣 所以在這個學者之間 就會有不同的這種論調 說一切有部 說一切有部認為是同時存在 他的關係就是相互依存的 就是受心所跟這個觸心所 兩個是相互依存的關係 但是經部師 他是認為說 前面談到的 就是說根境識三和合生觸 這個三事的和合觸裡邊 緣 這個觸來緣這個受 他都認為說 只有前後次第的關係 就是說觸跟受 是前後次第 根境識三和合的當下 叫做觸 觸了之後才會引生受心所 他不叫做相互依存 所以經部師跟說一切有部 這個是不同的解說 在我們經典裡面 尤其是雜阿含經當中 它就是這麼說的 就是說眼觸所生受 乃至於意觸所生受的六受 像這種說法 就是說由眼觸 眼觸對了境界 就是眼根對著色塵 而引生了這個眼識 能夠來加以區別 這三個眼識觸對了境界之後 它就會引生這個受 乃至於我們的意根 面對著法塵境界 引生了意識的活動之後 這個也是根境識三和合 有了觸對境界 這個叫做意觸 意觸之後就引生這個受 這一個受 苦受樂受不苦不樂的三受 眼觸所生受的六受 因為所依根已區別受 苦受等的三受 有受的性質來區別受 這個地方所談到的 觸心所它是所依根而引生的 這個苦樂捨的受 它是因為受的性質不同 來區分的 所以兩者的觀點 還是有它的不一樣的地方 由於所觸對的境界 有自己合意的 有自己不合意的 甚至於有的根本就 不會產生什麼感覺的 說快樂 也沒有 說痛苦 也沒有的 沒有什麼感覺的 就是說不苦不樂的捨受了 因為受是從觸來的 所以在我們的俱舍論 俱舍論 當然也是說一切有部 非常重要的一部論典 它第一卷裡邊就說了 順樂受處 順苦受處 順不苦不樂受處 這個說明了就是三受的意思 成唯識論第三卷裡邊說了 站在法相宗的立場裡邊來瞭解 受謂領納順違俱非境相為性 起愛為業 能起這個合離非二欲故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明 我們的受心所 就是會來領受這個順境 會來領納這個違境 違就是跟我們習性相違背的 跟我們的心意相違背的 還有俱非 就是說也不是順境 也不是違反我們的那種逆境 為它的體性 你在這個時候 你因為領納了順境 你就會起愛 就會染著了 你如果是領納這個違境的話 你就會非愛 就是不要了 你就是領納了這個俱非 就是不苦不樂的 不順不違的境界 當然你就是就也沒有了 所以起了這個愛 為它的功能作用 就是有愛有非愛有捨 起了愛了之後 你就能起這個合離非二欲 欲的話 當然就是欲望了 就是希望了 你就有那個想要合的希望 順境就想要合 離境當然就是你想 違境的話 你就要離了 俱非境 當然就是非二 就是你也不會想要離 也不會想要合 佛教 佛法裡邊所說的 情緒的三受 跟我們現代心理學裡邊 所說的情感的三態 是一樣的 所以領納到對象之後 就會有苦樂等等不同的感受了 不但在論典裡邊有這麼說 阿含經中也一樣的 是有這麼說的 我們今天就瞭解到這個受心所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