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講 題:八識規矩頌8 主講者:淨珠法師 八識規矩頌 第八集 諸位同學大家好 阿彌陀佛 對於心意識是同一法 還是有差別 在我們的經論當中 都有各各不同的解釋 他的差別性在講記的 第一百一十八頁這裡 先從說一切有部來做說明 就引了大毗婆娑論 卷七十二的內容來解說 就是有幾種不同的解說 代表著心意識不但名稱不同 語音不同連內容不同作用不同 乃至於也可以從有漏無漏 世間出世間來作解釋 甚至於它是有各各不同的 功能作用的 但是如果是說 從這個說一切有部 把世間一切萬法 分為七十五法來說的話 其實它的心法是只有一個 沒有說它是有心意識 三個差別名稱的 看到一百一十九頁 這裡就引到了大乘法相唯識學 裡邊來說的 法相唯識學裡心意識三 就是有它的特徵不同 比如說心就是阿賴耶識 意就是末那識 識就是前六識了 像這一個在瑜伽師地論裡邊 或者在楞伽經攝大乘論 成唯識論裡邊 可以說都是這麼做說明的 所以一個心就是第八阿賴耶識 意就是末那識 識就是前六識 另外在那個佛性論裡邊 它所說的就是會比較不同 在佛性論裡邊 就是佛性論第三卷 它引出說 心就是六識身 意就是阿陀那識 識就是阿黎耶識 這種說法可以說 當然就跟法相唯識學所講的 完全不一樣的 所以真諦三藏 他也說阿陀那就是末那識 這可說是最初期的唯識思想 也是最正確的心識的見解 但是就以後代唯識家說的 末那識第七識 阿陀那識是阿賴耶識的異名 當然是完全不一樣的 站在法相唯識學的說法 跟站在佛性論的說法 雖然說心意識還是各各不同 但是他們的解說內容 可以說是完全不一樣的 佛性論等 所以會說阿陀那就是意 是約能執持根身來說的 能執持根身 如果站在法相唯識學來看的話 他是第八阿賴耶識的作用了 但是佛性論說他是意的 功能作用 就是執取名色 攝持諸根為生命之體 是阿賴耶識唯一功用 所以阿陀那可解說為 就是取的意思 在十二緣起支當中 它是屬於取 不過後期唯識學家 對這個五位百法的分類 說心法有八種 可看出他們對這個心意識 做不同的看法 是依有部說心是一 顯然是不同的 說一切有部五位七十五法裡邊 心法只有一個 但是 從法相唯識學的 五位百法來說的話 心識他是分開來的 心識分開來 甚至於說心具有八識 這樣子的一個很明確 把八個名稱都列出來的 這一個就是 各個學派不同的一種說明 我們尤其是中國的法相唯識學 可以說是八識說 因為主要的就是根據 護法論師的說法 其它的學派像是真諦的 是陳那的是難陀的 他們還是一樣 有他們各各不同的解釋 所以這個都是可以做參考來用 在一百二十頁這裡 就是第四大類 要談到的就是 我們八識規矩頌的作者 他造作偈頌的意趣何在 也就說明八識規矩頌是誰作的 是印度的論師們做的嗎 不是 他是我們中國唐玄奘三藏法師 他自己所著作的 他自己所寫的 玄奘大師可以說 在於我們對他的 那一種認知當中了解裡邊 有人就尊稱他是留學生的聖人 因為他可以說 是我們中國留學生的先導 早期翻譯經典 都是由印度的沙門 或者是論師到中國來 或者是西域那個地方的沙門 或者是論師到中國來 來所帶過來的梵文的經論 可以說都是很少數的 有的是靠背下來的記下來的 自己所背的把它翻譯出 我們的中文出來 因為數量可以說都是非常的少 一直到玄奘大師他出了家之後 也是讀過很多的經論 感覺到 好像有一些的矛盾的地方 或者不能夠貫通的地方 認為說還是要 直接到印度去了解 直接到印度去留學 去了解他們的經律論三藏 所以總共去了十七年 貞觀三年去的 貞觀十九年回來 前後總共去了十七年的時間 就帶回了很多很多的經論 所以可以說真正的 直接到印度去 而且這麼長的時間 又能夠回來做翻譯 可以說他就是留學生裡邊的 一個先導 第二就是有人有尊稱他 就是翻譯界的一個泰斗 因為他帶回來的經書之多 可以說翻譯出來都是非常美的 辭句都是 一方面他都是尊照著 梵文的直譯 像鳩摩羅什就是義譯 所以文詞雖然能夠 為我們很順口的來讀 但是有一些都還是需要 經過修飾 玄奘大師的翻譯 可以說他就是直譯的 所以在這個直譯當中文詞裡邊 有時非常的美 甚至於非常的多 所以古今尚無一人 能夠跟他相比較的 玄奘大師 他當然是唐朝時候的人 我們一般的人稱他為唐僧 或者稱他為唐三藏 因為他對於經律論三藏 都是非常的精通的 不但說對我們中國的佛教 影響非常的大 就是說佛學能夠非常正確的 在我們中國裡邊給他發揚光大 甚至於對世界文化 也是有傑出的貢獻 為什麼呢 因為他所寫出來的遊記 這個西域記到現在 都還是研究歷史 研究地理邊 非常重要的一本書籍 他所翻譯的 因為非常的多 從他踏入京城以來 一直到他圓寂 可以說一生當中 都是在做翻譯的工作 甚至於有的時候 就是沒有休息的 因為怕翻譯不完 再來他就沒有自己的時間 來寫他自己的著作 雖然沒有時間寫自己的著作 現在我們的這個八識規矩頌 就是玄奘三藏他自己 所著作的 除了這個之外 他為了要在印度的曲女城 來作辯論 他一定要有一些資料 所以他當時也寫了一部 叫做真唯識量 真唯識量也好 八識規矩頌也好 其實都是很短的 因為他真的所有的時間 都投入在於 在印度的時候 是一直的研究佛法 回來的時候 就是一直的做翻譯 沒有自己的時間 所以即使有他的心得 他也沒有時間可以寫 這兩個很短是很短 卻是很精緻的 非常有分量的 一直到現在 可以說都還是一直的在研究 這個八識規矩頌 他是一種偈頌 就是一種詩詞的一種方式 所以 我們八識規矩頌 性境現量通三性 是七個字七個字的 這樣子把它給說明下來 所以它是一種韻文 這個既然是韻文 好背好記 能夠好好的把它讀過 了解了之後 要記要背可就非常的簡單 印度論師們造論 大都先造好偈頌 然後再以長行解釋 所以 世親菩薩他們 像唯識二十頌 唯識三十頌 或者有一些論典 都一樣的有偈頌 這是他們印度人的習慣 先寫頌文再寫長行的解說 這樣子就能夠把自己的 主要的意義宗旨 能夠給表達出來 後人對他的發揚弘揚弘傳 不至與論師的本意相去太遠 有時有所特別的發揮 還是可以隨著論義裡邊的 這個中心來做解釋 可是譽為千部論師的這個世親 到了晚年著作唯識三十頌 他就沒有來得及 做這長行的解釋 他就已經上生兜率內院 這個上生兜率內院 原則上說起來研究唯識學的人 可以說都會上生兜率 為什麼呢 要去親近彌勒菩薩 要再繼續的來研究唯識的義理 所以只要我們看看 後代的論師們也是如此 只要是在唯識學裡邊 造詣比較深的 原則上都是上生兜率 現在在於我們目前的 佛教界當中 因為淨土宗的盛行 大家開口都會念著阿彌陀佛 所以大部分的人 都希望說能夠往生之後 能夠到極樂世界去 蓮華化生 九品蓮臺 這個地方去親近阿彌陀佛 這個都是個人的意願 世親菩薩稱之為千部論師 最主要的是他還在小乘的時候 還在說一切有部的時候 他就寫了五百部的著作 後來因為無著菩薩的影響 他就轉成大乘 修學大乘 他也一樣的 就是寫了五百部的論典 所以加起來就是一千部 可以說在當時 是一個很著名的論師 所以稱之為千部論師 或者千部論主 這個世親菩薩的尊稱 他寫了唯識三十頌 因為沒有寫長行解釋 所以後來就會有 十大論師的出現 因為沒有長行解釋 偈子又是這麼的短 又是這麼的精簡 他的主題是什麼 他的宗旨是什麼 有個人個人的那種解讀不同 理解上不一樣 說明上就會不相同了 所以各各思想不同 自然論說就會有所出入了 這個就是變成往後的 所謂的 十大論師的一個說法 乃至於成唯識論的這種出現 玄奘大師在印度修學 主要的是無著世親的唯識學 想要將諸論師解釋三十頌的論 譯出來 但是感覺說思想太過於分歧了 各派各派的講法都是不一樣的 恐怕學者之間 不知道誰是世親的本意 所以這邊講 集十大論師的這個心血 就以護法論師的為中心 糅合譯成十卷的成唯識論 以顯摧邪顯正的究竟義理 像這一個 就是我們所謂的成唯識論 它怎麼來的呢 就是結合十大論師的思想 但是又是以護法論師的為主 就變成只有沿傳著 護法論師的思想 其它的就是作為參考用 這個就是成唯識論 所以要讀唯識三十頌 就要去了解成唯識論的義理 成唯識論也是有十卷這麼多 要看的話 還是要一句一句的 一段一段的來了解 甚至於中間有說到的一些問題 十大論師所舉出來的例子 還是要能夠把它給分清楚了 護法論師怎麼說 其他的論師們又怎麼說 站在法相唯識學 尤其是中國的唯識宗的立場 來看的話 就是掌握護法論師的說法 為什麼會有這一部八識規矩頌 這樣子的一個偈頌出來 這邊談到的 奘公又復感於唯識義理 太過於深奧了 太過於深廣了 所以不是一般人所能夠 深入研究 剛才有談到 除了六經十一論之外 還有五大部 還有一本十支 甚至於還有這一個成唯識論 這麼多這麼多 不管說是他的書籍來說 數量也這麼龐大 義理來說十大論師 所說的各各不同 範圍就是非常的廣 再來唯識的道理 本來是講心法的 所以是非常深奧的一個義理 像這樣一般的人要來了解 當然是不容易的了 但是這個又是很重要 因為修行就是要修心 這麼重要 一定要讓修學佛法的弟子們 能夠來了解這個問題 所以 玄奘大師 特又約義楷成規矩 就是把整個唯識學的義理 把它在一個規矩的範圍之中 所謂的規矩 什麼是規矩呢 就是一個標準 方的有方的這個尺來量 圓的有這個圓規來畫 不管是用尺來畫也好 用圓規來畫也好 這個是一個標準 所以規矩是什麼 就是一個標準 對唯識的義理這麼深廣當中 找出標準出來 找出什麼標準呢 就變成是 我們這個八識規矩頌了 所以為什麼說 八識規矩頌 就是唯識學的入門書 就是因為你有了這樣子的一個 規範當中去了解 了解過了之後 你要再來看其它的經論的話 最少有這麼一個佛學基礎存在 所以這個就是玄奘大師 他所寫出來的一個用意 就是希望一般的人 能夠來了解唯識的義理 所以揭示唯識的綱要 能夠把它的主題 它主要的重要的那個宗旨 把它給顯發出來 不特成為唯識法相的首要 意識唯識義涵的指南 就像指南針一樣的 能夠讓我們有一個標準來理解 堪稱為崇高偉大的不朽之業 所以寫出了這一部 八識規矩頌的偈頌 可以說是非常偉大的 讓我們一般的初學者 能夠看到這個八識規矩頌之後 你就能夠了解 唯識的義理在談什麼 從上面來看的話 他所做的這個八識頌 價值是不讓於世親的三十頌 就是說如果我們從這個 唯識三十頌 跟這個八識規矩頌來比較的話 其實價值都是相同的 組織的內容大體也是差不多 但是現在成為問題的 就是說八識規矩頌 跟唯識三十頌 它們的差別在哪裡呢 奘公造成頌文後 為什麼不著作長行來解釋呢 因為照印度的方式就是說 有了頌文就是有長行的解釋 所以世親菩薩做了二十頌 有二十論 做了三十頌因為時間來不及 所以沒有寫長行 玄奘大師寫了這個八識規矩頌 為什麼也沒有寫長行呢 以奘公的學養來說的話 特別是對唯識的認識來說 長行解釋 是不須費什麼氣力和時間的 但是因感到印度主要唯識經論 大都已由自己譯成中文 也就是說現在我們所看到的 唯識的一些經典或者是論典 像解深密經 也是玄奘大師翻譯的 瑜伽師地論 也是玄奘大師翻譯的 所以像這麼多的經論 都是他自己本身翻譯出來的 八識規矩頌的這種造作 不過是將自己翻譯的 這麼多的唯識經論的一種心得 就是結集他所翻譯的這些經論 這一種心得 把它取出一個主題出來 一個標準出來 或者一個重點出來 給大家去了解 所以就用極簡短的頌文 將它表達出來 真正有志於唯識學的人 對諸譯出的唯識經論 如果說你能夠從這個研究當中 有所了解 對這個八識的這個意義 自然也會領略於心 也就是說 你要看八識規矩頌之前 你也有這個機會 看看玄奘大師翻譯的這些 唯識經論的話 你看了八識規矩頌 也能夠了然於心 所以這個就說明 經論還是要多看 因為多聞薰習就是一定要多看 聽還是要聽 看還是要看 八識規矩頌先看了 再看其它的唯識經論也可以 看了其它的唯識經論之後 反回來再看八識規矩頌 是更明白更明了 所以根本就不用造長行的解釋 長行的解釋 都散在於各部的經論當中了 後來學佛法者 覺得這是唯識的入門書 雖然有唯識諸經論提供參考 但是如果不略為解說的話 還是難以理解的 所以歷來做這樣的一種 註釋的書也是很多 像這個八識規矩頌的註解書 也是非常多的 出家眾寫的在家眾寫的 也是很多 其中註釋的很好的固然很多 難以了解的也是不少 因而初學唯識的 不特看頌文無法明白 就是參考各註釋本 也不一定能夠了解 所以必須從聽聞著手才行 如果有這個機會的話 當然就是聽別人的解說 今天有這一本講記 當然也就是說因為要來解釋 這個八識規矩頌的頌文 解說了之後 再把它給留下來的一個文詞 所以才有這一本 八識規矩頌講記 講記怎麼來的 就是因為還是要講 還是要來聽 有講有聽你才能夠 一方面有所理解 以前留下的這樣一份的資料 供我們來做參考 八識規矩頌 八當然就是數目字 總共就是有八個心識 眼耳鼻舌身意 還有末那阿賴耶識 這八個心識 各有各有它的規矩 什麼規矩 都有它的一個法則存在 因為我們都講 一講到規矩就知道了 規就是圓規 畫圓的一個標準 矩就是畫四方形的一個標準 就是有一個九十度角的 或者三角形裡邊來說 有它的一個角度的 像這一個都有它固定的 一個方式 八識當然也是這樣子 如八識各有它所緣的境界 在它自己的範圍之內 每一個心識 它都有它自己的一個 思慮的緣取的 緣慮的一個對象 所以眼識不可能緣到聲境 耳識也不可能就是緣取到觸境 各有各有它自己 面對的一個標準存在 眼睛就是只能夠看東西 耳朵就只能夠聽聲音了 又像這個八識 各有它自己相應的心所 表示說它一個心王 起作用的時候 有多少個心所配合著它 一起來了解對象 最少最少的就是第八阿賴耶識 因為第八阿賴耶識 它不緣取外面的境界 完全都是內心裡邊的一種活動 所以如果說 只有五個心所相應的 就是只有五個心所相應 但是如果說是有五十一個心所 全部相應的 那就是第六識了 所謂第六識它因為 一方面是緣取它自己本身的 受想行的對象 但是它要是配合眼耳鼻舌身 來緣取外面的境界 所以是善是惡是無記 它都全部相應 所以五十一個心所 第六識是全部相應的 像這一個 既然是全部相應 也不能夠少一個 這個就是一個標準 所以是只有五個相應 就是有五個 是五十一個全部相應 就五十一個 是只有三十四個相應 就是只有三十四個 像這一個有它固定的 再來它是怎樣的情況之下 它能夠轉識成智 也是有它的一個標準存在 由煩惱相應的識 而轉成清淨的智慧 就是我們所謂的轉八識成四智 轉八識成四智 也有它的一個標準 什麼情況之下 斷了什麼煩惱 他自己本身 能夠有什麼樣子的境界 它才能夠轉成清淨的智慧 這個也是有一個標準 所以我們稱之為規矩的話 不管是從前六識來說 前五識第六識 第七識第八識來講的話 都有它的一個標準存在 頌 八識規矩頌的頌 頌就是一種偈頌 就是印度話叫做伽陀 偈陀或者也叫做伽陀 同樣的意思都叫做頌 翻到我們中國話來說的話 它就是詩頌的意思 又是詩 像詩句一樣的 又是一個頌文 字數當然都是有它的固定的 為一個標準 像都是四個字四個字的 或五個字的 或者是六個字的 或者是七個字的 它都一定有它的一個標準存在 必須集四句成為一個頌 一定要有四句才能夠成為頌 四句在我們中國的 詩文裡邊來說 這個都有絕句 是八個頌的話就是律詩 所以這個都是一個標準 在談到這個頌 這個偈頌的頌 它又有通偈和別偈的不同 怎麼說呢 都是有它的一個規範存在的 像印度有關於偈頌的部分來說 給大家一個常識 就是說印度稱為叫做首盧偈 首盧偈不管它是長行也好 不管它是偈頌也好 他都一定要算到第三十二個字 為一個偈 就是說長行的字 他也要算到第三十二個字 所以你在做的話 一定到第三十二個字 一定就是一個偈子結束了 就是詩文 那個詩句的話也是一樣 它就是第三十二個字 它就是一個偈 這是印度人計算 經論字數的一種方法 所以一部經下來總共有幾偈 所以我們的經典裡邊 常常說有十萬偈頌 或者有百萬偈頌 或者有千萬偈頌 你這樣子來算 你就知道這一部經有多少字了 現在就是玄奘大師 他所造的八識規矩頌 他是用七個字為一句 以四句為一頌 並且就將這個八識 分成四類來說明 所以給大家的這一張 八識規矩頌 它總共就是有總共是四大類 四大類第一類 就是來解說前五識的 第二大類就第六識 第三大類就是第七個末那識 最後就是第八阿賴耶識 每一類他都是用三頌 每一類都是用三頌來做說明 所以三頌 有四大類 總共就是十二頌而已 八識都有它的染淨面 就是說是在於凡夫的立場裡邊 他還是心識的時候 他是怎麼樣子的狀態 如果他是轉染成淨的話 他又是什麼狀態 所以有染法有淨法兩面 所以它每一類 既然是有三頌的話 它是二頌是解釋雜染的 一頌就是解釋清淨的 所以每三頌都是要這樣子的 一種分類 研究這一個八識規矩頌的學者 如果對這個各頌了解清楚 對於八識的染淨的情況 當然也都能夠很清楚明白 所以奘公對於自己 研究唯識義理所得 把它寫成了八識規矩頌 真的是有它的一個價值 而且很值得我們去學習的 所以我們在看的時候 前面的二頌 它是所謂的四句為一頌 以它的四偈為一頌 有二頌就是八句就講雜染性的 後面的一頌四句就是講清淨的 每一個每一個 都是這樣子的一種分類 在這個地方還要讓大家知道的 就是說奘公以前的古德 他們講唯識 都是從第八阿賴耶識講起 就是說玄奘大師他以前翻譯的 或者在解說的 可以說都從第八識開始講 第八識第七識再來講第六識 前五識 玄奘大師我們看這個頌文 他是從前五識開始講起 再來講第六識講第七識 最後才講第八識 差別在哪裡呢 這個有什麼道理存在 太虛大師的解釋 因為太虛大師也有講過 這一部八識規矩頌 太虛大師是誰呢 就是民國初年的時候 的一位大師 他主要的對所有的佛理 都真的有所領悟 所以有一套太虛大師全書 可以說有六十冊 六十本這麼多 可以說對於整一個佛學的領域 都有所了知 有所心得的 另外佛學如何運用到於社會學 運用到於世學 佛學跟世學的運用 乃至於因為是民國初年 國家都是在戰亂之中 如何把佛學運用到於國家 運用到於我們的政治社會 可以說太虛大師 都有他的這種方式 所以太虛大師全書 可以說有六十冊這麼多 內容也是非常豐富的 他在中國大陸 除了寺院本身之外 尤其也辦了一個 我們出家人的這個救護隊 來幫忙做一些醫療的 這樣子的一個後勤工作 最主要的尤其是目前 佛學院能夠有這麼多的人 在舉辦跟太虛大師都有關係 因為他在大陸的時候 都一直的鼓吹一定要辦教育 一定要讓大家對於佛學 有一種真正的了解 而且深入的了解 所有的出家眾 都一定要透過佛學院 接受佛學教育 所以他只要看到哪一間寺院 如果場地可以 經濟上可以的話 都鼓吹辦佛學院 所以在中國大陸 辦了好多間的佛學院 在那邊曾經讀過的 現在到了我們台灣來 當然還是繼續的 在做辦佛學院的這種教育工作 所以能夠提升 大家對佛學的正知正見 乃至這個道義方面的那種了解 太虛大師他解說 為什麼玄奘大師 他要從前五識說起 就是說玄奘法師 為了要按照八識的次第 來把它變為規矩 因為我們一般來講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末那識阿賴耶識 我們都是這麼念的 所以為了要配合 八識的前後次序 他當然是從前五識開始說了 變為規矩 所以就變更次序 跟早期所講的不一樣 先從前五識講起 可是大師 這個大師 太虛大師 他在民國二十年八月在北平 華北居士林 講八識規矩頌的時候 如他的講錄裡邊說的 這一次就不依 以上原有的程序講 他另成一種組織來說明 既然我們玄奘大師的 八識規矩頌 他就是前五識第六識 第七識第八識 分為四大類 來做說明 就是我們就照這個偈頌 性境現量通三性 開始這麼樣的次序來講 但是太虛大師他又有點改變了 他也沒有照這個次序來講 他怎樣呢 先將十二頌分成兩大分 哪兩大分 第一個就是順轉雜染分 有八頌 因為每一類都是有二頌 所以四大類就是八頌 再來第二大類就是逆轉清淨分 把清淨的那一部分 就轉識成智的四智 把它會歸為一類 就是四頌 就開始先講雜染的部分 前五識的雜染 第六識的雜染 第七識的雜染 第八識的雜染 先說明 這邊在這個雜染的部分當中 這邊說第一類明第六識 第二類才明前五識 第三類就來明第八識 第四類才明第七識 他又把第一頌跟第二頌 次序給它掉換了 第三頌跟第四頌的次序 又把它給掉換了 至於逆轉清淨分的次序 它又轉了 怎麼說呢 第一頌明第六識 第二頌明第七識 第三頌明第八識 而第四頌才說前五識了 清淨的部分 它次序上又跟雜染的又不一樣 這個不同的雜染分 就是將前五識的 轉染成淨放在最後來講 為什麼要這樣呢 因為前五識本身 它力量非常的薄弱 它自己不能夠轉染成淨的 它一定要等到第八識 全部轉成清淨之後 前五識才可以轉的 所以太虛大師 也就照著這樣子的 第八識轉成清淨 前五識才可以轉清淨 就造成這樣子的次序來講 但是我們這一本的講記 也就是說這個作者演培法師 他是說我還是一樣的 為了要讓初聽的人 不要摸不著頭緒 一下子跳到這一段 一下子跳到那一段 當然還是照次序的講 所以我們如果看 這一本講記的話 他還是從頭到尾 順著這個次序把它給講下來 玄奘大師造八識規矩頌的時候 最主要的 雖然說想要把 八識的心識的意義 從凡從聖各各不同的層面 做這個解釋 但畢竟八識的意義 就是太過於深廣了 加上受到頌文字數的限制 因為他都是七個字七個字 這一個偈頌 所以當然還是會受到一種限制 未能面面周到的 顯示所有的意義 當然也是有它的一個困難度 所以有一些在前面的頌文 已經解釋過的 他的後面就不再講了 如每一個心識活動生起 各各有它的依緣 有它的所依有它的助緣 這個是每一個唯識學的 都知道的 但是在頌文當中 前五識如果有講的 六七八的後面的 這個三個心識就不再談了 就不再給說出來了 另外就是說依緣是這樣說法 其它沒有標顯的當然也是如此 他的所依他的所緣 我們有這樣子的一種解釋 其它的比如說 它所緣取的境界狀況 怎麼樣子 相應的心所 當然雖然是各各都不一樣 但是像前五識有談到的心所 第六識它就不再說了 像這一個原則上 它都是把它給省略掉 現在要請諸位知道的 就是唯識學 所以說明了一切法的建立 不特是佛法教理的根本學 也是時代思潮中的思想者 所以對唯識學 其實說起來就是我們的一種 如同研究心理學一樣的 尤其對於佛理的了解 對於心識的變化 我們只要是一個 學佛的弟子 我們都是一定要好好的 把它來做為研究的一個對象 只要我們有在看佛書 有在研究佛理的 對這個八識規矩頌 也應該多多少少要去跟他了解 雖然說我是賢首宗的 或者我是天台宗的 或者我是禪宗的人 說起來只要是一個人的話 都有我們的心思 竟然有這個心思的話 八識規矩頌是不可以不了解的 因為談到我們的心裡邊的 思慮的過程 有的地方 尤其講到第六識的時候 講得非常的微細 所以都是一定要有所了解 給大家做參考的這一本 就是八識規矩頌講記 是演培法師他所講的 也透過講過之後 把它寫成文字留傳下來 演培法師主要的 他就是在八十歲的時候圓寂 出生於民國六年 在民國八十五年的時候圓寂 圓寂於新加坡的福慧講堂 演培法師主要的 在中國大陸出生於江蘇 也是一樣的讀佛學院 最開頭就是到閩南佛學院去讀 讀了一段時間之後 因為中國大陸太虛大師 創辦了佛學院 他都盡量的鼓勵年輕人來讀 來讀的時候 當然有的時候因為戰亂的關係 就會有的停辦 有的地方大後方又再辦佛學院 演培法師可以說 開始自己到閩南佛學院去讀 後來就被太虛大師 給派到法王學院裡邊去教書 在法王學院那邊去教書的時候 當時也禮請了印順法師 去做他們的法師 去那邊講學 但是因為印順導師可以說 他讀得多了解得深刻 除了教學生之外 偶爾還是一樣的 講給師長們聽 因為他了解的比較的深入 他自己本身也表現得 非常的突出 不但說在佛學院裡邊 大家尊稱他為導師 就是當時的當地的一個秀才 看到導師所寫的一個碑文 真的是文學造詣非常的深刻 所以不只是學生稱他為導師 就是這個秀才都稱他為導師 所以這個印順導師 就變成了一直的延傳到現在 從法王學院那邊講課 或者到那個地方又太虛大師 指派到各各佛學院去 後來因為八年抗戰的關係 就到香港 就在香港的時候 我們台灣新竹靈隱寺 就辦了一個佛學院 叫做靈隱佛學院 請他從香港過來 來帶領這個佛學院 教導這個佛學院 後來印順導師 也從香港過來台灣 成立了新竹的福嚴精舍 當時因為都同樣在新竹 所以一方面是靈隱佛學院 一方面有新竹的福嚴精舍 就是一直的親近印順導師 有這個因緣在我們台灣 也辦了佛學院 當然不是他自己辦的 是被禮請為院長 後來因緣就到東南亞國家 去講經說法 後來就住錫於新加坡 所以這一部就在新加坡的地方 就是去的時候 去講經說法 可以說他的口才是辯才無礙的 辯才無礙的 留下來的這些資料 也是非常的多 所以我們都可以很清楚明白的 來了解他所解釋的 大家有空的時候就可以多看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