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講 題:八識規矩頌7 主講者:淨珠法師 八識規矩頌 第七集 諸位同學大家好 阿彌陀佛 談到心 在我們的經典當中 有的時候說是心 有的時候說是意 有的時候說是識 所以心意識三個 在經典裡面 有的時候都是同樣一個意思 來作解說 但是如果更深一層的 來跟他分析的話 當然有他各個不同的內容 所以 心有他的意義 意同樣的有他獨立的內容 識也是一樣 如果以這個參考的講記 來了解的話 在一百一十一頁這裡 第一段所要談的 就是舍利弗阿毗曇論裡邊 所說到的意 和這個意識的差別的不同 一個是第一念 也就第一剎那就叫做意 第一剎那過去了 現在變成第二剎那的時候 就稱之為意識 就代表的是說 以站在第一剎那 的立場裡邊來說 他是屬於現在的就是意識 成為過去的就是意 就是以過去的名意 如果是從說一切有部來看的話 他是過去的六識就稱之為意 現在的六識就稱之為六識 他們兩個之間差別的不同 一個是成為過去的 那個就是意 現在的就是第六意識 說一切有部的是 現在的六識就是六識 但是如果成為過去的六識 就名之為意 這是兩個派別對這個意跟意識 或者是第六意識 不同的一種解說 這個是比較深入的 對於心識的一個分析 像這樣子來看 我們在一百一十二頁 第二段裡邊 就談到說後世的論師們 所說到的意 當然就不一定就是識 他是有他不同的一種解說 特別在阿含經裡邊 心意識三個在用的時候 他的意義 當然還是會有多少的不同 但是最顯著的特徵裡邊 意就是指內在的一種情意 意識 就是指的心向外的一種認識 意是心內的一種情意 當然一個是在內心的部分 一個是向外緣取的部分 所以 一切法在講到六根 六境的十二處的時候 意當然是說他就是思惟能力 但是也可以說他是思惟作用 如果只是單獨的 站在於這個六根跟六境的 十二處來解釋的話 因為他是比較偏重於 物質方面的色塵色境的部分 但是 在這個六根裡邊還有一個意根 所以以這個根對境來了解的話 單獨的來說明十二處的話 根除了對境界之外 還具有緣取的思惟的能力存在 所以十二處裡邊的意處 就是變成一切心識的總代表了 以一般所講的心 意義都是相同的 在原始佛教的時候 識是心的功能作用 或者心與意的兩個 自然就有主體的意味存在 就是說在我們認識境界的時候 他是最主要的 心也好意也好 甚至於就是識也好 其實在阿含經 就是原始佛教時代 可以說都具有主體的意味 像五蘊中的識蘊 六識中的意識 十二緣起中裡邊的識 都是具有認識作用 就是說緣取境界 了知境界 也可以說就是一切心識的總稱 但是沒有把他當作認識的主體 如果談到五蘊中的識蘊 識蘊最主要的 就是對著受想行來說的 因為我們講到五蘊 是色受想行識 色蘊的當然是指的物質的東西 心法的部分 受想行識都是心法都是精神的 但是這個四法當中 又是以識蘊可以說對著受想行 又是更深一層的意義 這個地方所談到的說 受就是對於領納的 一種心理作用 領納就是外在的境界 呈現的時候 你內心裡邊的感受如何 是快樂的 是痛苦的 還是沒有感覺的不苦不樂的 想就是說面對著境界的時候 你看到的種種顏色 或者種種形色之後 你內心裡邊的想像 或者是取像的功能 這個功能裡邊 當然就是顏色上來說 顯色的部分來說 就是青黃赤白了 形色的部分來說 就是長短方圓了 你對他就會有一種 認識判斷的一種心理作用了 所以經中對這個五蘊的解釋 他就是從這個受想跟識 的這個說明裡邊 特別的去做了解 像在雜阿含經裡邊 他也是有這樣子的說 說諸覺相就是受受陰 何所覺 認識了境界之後你有所覺 的這個覺相 有這個感覺 有了感覺你這個感覺當中 你就會感覺到說什麼 就是感覺就是受了 受這個受陰 受陰這是梵文翻譯的 翻到我們中國話 應該說起來就是蘊 所以受受陰 受陰就是蘊 受受陰就是感覺到 你有這個受蘊的 就是五蘊裡邊的受蘊 何所覺 你有了感受是什麼感覺 覺苦 覺樂 覺不苦不樂 就是會去感覺是苦的 感覺是快樂的 或者是感覺是不苦不樂 無記性的 諸想是想受陰 這個想的部分他就是想的蘊 想受陰 受陰就是蘊了 所以就是這個想的 這個想蘊 想蘊何所想 你會想什麼 你會去思惟什麼 這邊講小想多想無量想 我們的觸對境界之後 有的人一種感受之後 你會去思考 有的人思考就是簡單 或者只是一個念頭過去而已 有的就是多想 會想得多一點 另外還有一種人就是很會想 真正的觸對了境界之後 他的這種思考 他那種觸覺 那種敏感性就是非常的強烈 就會想得很多 甚至於不是只有想一個短時間 他會想的時間又長範圍又多 這一個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 他的思緒就是非常的縝密 這個思緒縝密裡邊 如果他有辦法從道理方面 去了解的話 可能就變成是哲學家科學家 或者是文學家之類 藝術家 但是如果這個想 想得太多太複雜 甚至於都是以自己的立場 為出發點來想的話 我們就說這個人就是思緒很亂 就是放不下了 這個就是屬於無量想裡邊了 另外別知相是識受陰 別知就是 對於每一種法每一種法 各別的去認識它 對每一種法各別的去認識 去了解 這個就是識蘊 何所識 他會認識什麼 認識色聲香味觸法 這是我們所講的六境 就是說對於外面的色聲香味 觸 前五根所緣取的第六意識 他也會跟著去緣取 當然還有他自己本身的別法處 所以我們這個識 他所緣取的是什麼 就是前六境 識全部都會緣取 所以在雜阿含經有這麼說 南傳的巴利文經典 當然也是一樣的是這麼說了 所以可以講說這個受蘊 還有想蘊還有識蘊三者的差別 是分得非常的清楚的 所以我們內心的感受如何 你的思緒去構想的又是如何 乃至於你對於一切 外在境界的了知狀況 分析了別等等非常的清楚 這樣子的一種識一個想 就會引生一種智慧 所以下面所談到的就是說 想識跟智慧三者 也同樣的都是一個知的性質 從認知當中引發心識的分別 甚至於你因為 對於境界的緣取之後 你會去想 你會去想 你就是去了解思惟等等 甚至於在這個想的過程當中 如果是正知正見的了解 就會引生我們所謂的智慧出來 所以很會想的人 這個如果是正確的話 那也是一個很好的 去啟發自己智慧的一個方式 所以說參禪打坐的時候 就是一定要多想 就是說在這個止觀的觀當中 要多能夠去觀想的功能作用 有觀想有禪定 必然的就會有智慧 像這一個也都是從知 從認識對象裡邊所引發 再來就是說六識界的這個識 六識界就是十八界裡邊的六識 因為十八界當中的話 就是依根來緣取境界 自然的就會引生六識 所以這個六識 我們就稱之為六識界 六識界當然說起來 識他具有就是一種視覺作用 乃至一種思惟作用 甚至於是判斷的一種心的作用 只要我們有面對境界的話 你的心就會去分別 就會去判斷就會去思考等等 像這樣子的識 當然是屬於認識思惟的主體了 這是一種主觀的功能作用了 在阿含經裡邊 也是有談到六根六境六識 六觸六受六愛的六六經 六個六 一講到根境識還有觸對境界 乃至內心的感受 乃至內心裡邊的那一種 貪愛的愛染欲望 都是因為面對境界而引生的 像這個在雜阿含經裡邊 就稱之為 六六經 依六根依六境 引生六識的功能作用 也會有六種的感受 六種的這種執著貪愛等等 這個六六經裡面所說到的六識 他還不是心識的主體 他主要的是跟六受 是跟六愛一樣的一種心的作用 觸對境界起分別的 那一種作用 識雖然是認識作用 但也是自然有著意味 認識主體的傾向 有這麼一點傾向 但是並不明顯了 甚至於說十二緣起支裡邊 也是有一個識 我們一講到十二緣起支 我們念得出來的無明行識 第三個就是識 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十二緣起支 十二緣起支我們一般說 就是三世因果了 由過去的無明跟行 有今生的識來投胎 有識投胎之後 就會有名色 就會有六入 六入在我們這個地方 的講記裡邊 他就是以六觸來作說明 這個六入或者是六觸 都是指著我們的六根 就是在胎中裡邊 自然而然六根就慢慢的 生長出來 所以就開始有手腳了 有眼睛有鼻子等等 六根完全具足的時候 就是我們所謂的 懷胎十個月之後 就會出生 出生就會觸對境界 所以觸對了境界就有觸 就有感受 就會有貪染 就有執著 愛 再來有了愛有了執著之後 就開始了一樣的 慢慢的叫做業力了 所以觸受愛再來會取 再來就會有有 就是有業力了 慢慢的一樣的 又會有來生的生跟老死 像這樣子這種 從緣起支裡邊的識開始 就是我們這一生的 從來投胎一直到長大 一直到對於境界裡邊的 那種執著 或者認識 了別 這個就是將煩惱生起的狀態 在心理上來加以考察說明 就跟我們六六經裡面所說的 是同樣一個類型的 因為有根 再來就會有境界 你就會引生分別作用 你就會有感受 你就會有貪染有執著 有貪染有執著的話 自然你就會去造作善惡業了 這一個在緣起支裡邊 一樣的 一談到這個識 就是有他的這種了別 或者是認識的這種功能 甚至於我們講到惑業苦的 這個業感緣起裡邊來說的話 有因為過去的惑就是煩惱 有了煩惱你就會造業 造了善惡業你就會生死輪迴 所以惑業就有苦 生死輪迴就是一種苦的感受了 雖然日常生活裡邊 偶爾還是會很高興 偶爾還是會很歡樂 但是在這個無常的變化之中 其實我們每天每天 都是很擔憂的 這個內心裡邊的擔憂 就是一種苦的感覺了 所以惑業苦 就是一種輪迴的過程 這個惑業苦說起來 應該說也是跟六六經一樣的 這個發展的過程是相同的 所以我們對識的考察 其實就變成我們往後的 尤其是十二緣起支 以後就變成是胎生學裡邊的 一種說明 這個識因為是來投胎的識 所以在胎生學裡邊 我們一個名稱也叫做結生識 結生識的意思就是說 因為我們前輩子 前世往生了死了之後 我們稱之為中有身 中有身到時間一到的時候 他就結束了 結束之後他就來投胎 投胎在於母親當中的話 就開始引生 另外一個新的生命體 這個新的生命體 我們就稱之為結生 也就是說 過去的已經結束了 新的又因為有業力 有父母親的這個助緣 你又能夠來投胎 另外一個新的生命 所以這個業力這個心識 我們就稱之為結生識 就是投胎識的意思 像這樣子的一種說法 就是都在告訴我們 我們不管是面對境界裡邊 來了解的作用也好 或者因為一輩子 一輩子的生死輪迴過程當中 你要來投胎也好 和這個識都是有他的 一個直接的一個關係存在 下面要談到的 就是說從十二緣起支當中 來作說明 十二緣起支裡 在我們的經典裡說 其實九支緣起 就已經可以把我們的生命的 這個過程解說得非常的圓滿了 是不是佛陀在世的時候 就講十二緣起 也不是 最簡單最簡單的 就是只有五支緣起 慢慢的再講得更詳細 就是有九支緣起有十支緣起 甚至於還要講到過去世的 就是有十二緣起 所以這個是慢慢演變而來的 在最早期的時候 五支緣起的說法 現在我們的講記裡邊 他是用九支緣起來作說明 九支緣起這邊所談到的 就是從識開始 名色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代表無明跟行 是過去世的因就不談 就在我們這一生 乃至於會引生到來生來說的話 就是這九支 九支裡邊看起來就知道說 還缺少一支 缺少哪一支 我們這麼念下來的話 識名色還有一個六入 再來一個觸 所以在名色跟觸的中間 有一個六入的這個緣起支 也稱之為六觸的緣起支 六入也好六觸也好 這個都代表著六根 就是我們的根身 這個眼根耳根鼻根的這個根身 所以 這個扣掉無明扣掉行 應該是還有十支 但是這個地方 就沒有談到六觸 也就是說沒有談到六入 沒有談到會不會有什麼問題 當然沒有談到還是可以 因為重點是在這個識 真正的認識境界 認識境界裡邊來說 如果有識的話 這個根就比較沒有 它的功能作用 因為我們在八識規矩頌裡邊 還會談到 為什麼呢 因為前五根 他主要的都是只有性境 只有現量 你既然性境跟現量 都是在一個時間裡邊來說 是只有現在 現在我看這個境界 我看這個境界呢 等一下我再看已經是不一樣了 為什麼 因為時間已經過去了 從我們現在的醫學 從我們現在的 物理裡邊來說的話 就是已經是氧化了風化了 所以一秒鐘之前的風化到現在 已經又不一樣了 就像我們的細胞 細胞一分鐘之前 一分鐘之後的細胞 也會不一樣 因為我們的細胞 也是一直在那邊生滅 所以才會有指甲 才會有頭髮才會長長 我們才會長大 所以 每一秒鐘每一秒鐘 我們的身體都也是在變化當中 同樣的道理 我們的書也一直在風化當中 我們的眼睛眼球 的細胞也一直在變化當中 所以一分鐘之前所看到的 跟一分鐘之後所看到的 已經是經過一層的風化 經過一層的氧化功能了 在佛學裡邊來說的話 就說已經是過去了 過去的跟現在當然是不一樣 所以根對境是性境是現量 但是為什麼我們會記得呢 因為還有第六意識配合著 在緣取境界 所以第六意識他會留下記憶 既然會留下記憶 就是說十年前二十年前 甚至於老人家在回想過去 小孩子的時候 也就是六七十年前 他還是可以記得 這個是第六意識的功能 他有記憶的功能 所以在談到九支緣起裡邊 為什麼就沒有談到六觸 就是說沒有談到六入法 主要的就是因為 有識的功能的話 這個根就可以沒有那麼大的 那一種作用存在 另外還要談到說 在於識緣名色 或者說名色緣識的當中 也可以說明六識的功能 六識他的認識作用一生起的話 色聲香味觸的六境 是一定要呈現出來的 就是說我們的眼根 或者是我們的眼識 只要是一起作用 外在的境界當然你就會看得到 尤其是我們是個健康的 是一個健全的六根的話 像這樣子來看 因為有色聲的六境 就開始有這個眼識等的 這種認識作用 由這個眼識的認識作用 開始 就會把這個色聲香味觸的境界 給顯現出來 所以識來緣名色 什麼是名色 名就是精神 色當然就是我們的六入六根 所以一個 還在胎中的一個小孩子 同樣的有他的感覺作用 同樣的有他的活動功能 所以 名跟色 雖然還只是在胎中的狀態 但是他已經具有他的認識 甚至於感覺的這種功能作用 所以 有眼等六識的話 就一樣的會有色等六塵境界 他的顯現 像這樣子的說法 就是談到識跟名色 他們的相互之間的關係 就如同束蘆如三隻腳 綁在一起 能夠站直的這種 相互依存的關係是一樣的 談下來 就說到九支緣起中的 不說六觸主要是因為 沒有可以說出六觸的餘地了 就是說他就是可以不用談他 從這個識裡邊來作解說 都是可以成立的 談到一百一十六頁的 第二段裡邊 就是說我們認識的成立 最主要的就是主觀的意識 跟客觀的法境 我們會起認識作用 當然是說因為我們的心識 尤其是第六意識 這個意識跟客觀的法塵 談到這相互對境的時候 當然就要談到根 就要談到境了 你如果沒有根來對境界的話 當然識不會引生作用 識是一定要依根 它才能引生作用的 所以如果以這個識 作為主體來解說的時候 境也是固然是還是需要的 根必要性它就可以不復存在 因為只要說從認識境界 了知境界來說 如果有識的存在的話 根他可以不用存在 就是說他只是輔助他 來緣取境界面對境界 因而在九支緣起 識緣名色或者名色緣識為觸 就會有這個觸的顯現 就省略的這個六觸 不是沒有理由 但是如果說 這邊就解說他的理由有幾個 比如說第一個 如果加入六觸 不以識為認識主觀 而能說認識作用 就是乖於原來的意義了 因為我們說識具有了別功用 若不變更緣起的意義 就不能夠合理的來作說明了 第二個理由就是說 將這個識的作用 認識作用來做解釋的話 緣起支就要變成識還有名色 還有六觸 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這樣子的說法 就會變成是十支緣起了 十支緣起的話 就是跟六六經裡邊所說的 這邊講是相同的 根境識三和合而有觸 就開始乃至於惑業苦這種說法 都是相同的 如果再將這個識 做這個識體來解釋的話 識名色六觸 觸的關係再說明 就成為沒有辦法去理解了 也就是說把這個識 當作是主體來看的話 就不用談到六觸 甚至於說 要知道這個時候的識 或者是名色 或者是六觸 這個就是我們談到的 就是根境識 三者成為認識的重要條件 識 他就是識體了 就是一個主體了 名色它就是 除這個色蘊以外的識蘊 又是五蘊 為其次的這個六觸的關係 作為以前的根境識 還有觸的關係來做說明 這一段裡邊 主要的是在告訴我們 這個識與名色 它能夠成立這個五蘊 如果說去除掉一個的話 這個五蘊也不能夠成立的 所以這邊所談到的 說識他是一個識體 名色 名跟色 名裡邊 他就是精神的 精神的把這個識蘊 給它給除掉的話 就是剩下四個了 就是色受想行 像這樣子來說的話 五蘊裡邊識就是跟受想行 就變成是同樣的都是精神界的 但是都同樣是精神界的 就合起來就是五蘊的和合了 根境識觸的關係 這個時候 我們的認識關係其實說起來 重點是六觸要如何來觸對境界 六觸的觸對境界 你才能夠引生分別功能 所以 這個識以名色二支 在認識作用中 沒有什麼必要關係 所以結果不得不做 胎生學的存在說明 這一切以識為識體說明的基因 所以這樣說起來的話 再從九支緣起來說 或者是從六六經來說 或者從惑業苦三法來說 這個對這個識的這一種了別 可以說都是有他的 特殊的一種說明 將這個識的作用 如果把他變成是一個 主體的話 在部派佛教時代的 阿毗達磨的說法 但在阿含聖典是同樣 都是有這樣子的一種說 一種這樣的解釋 像十二緣起的識 就變成是胎生學裡邊的結生識 也是作為輪迴主體的識說 在雜阿含經裡邊 他也是引了一段句子 來說明他的重點 比如說惡魔波旬 他在瞿低迦善男子的身側 周匝求其識神 代表著說波旬這個惡魔 就在這麼一個瞿低迦 這個善男子的身邊 一直的想要攝取他的這個心識 代表這個心識本身 就是具有它的一個主體的 這個作用存在 不過如果說 以這個是作輪迴主體的話 這個是世俗的說法 就是我們一般 有的說是靈魂 或者是說我們就是 有這麼一個永遠不變的 去投胎的這麼一個主體存在 像這種說法的話 如果我們站在 第一義當中來說的話 是被否定掉的 所謂的第一義 當然說起來就是勝義諦了 你站在勝義諦裡邊來說 不可以有一個永遠不變的 如果是永遠不變的話 我們凡夫永遠是凡夫了 成不了聖人 你如果是輪迴的話永遠是輪迴 成不了解脫者 所以站在第一義裡邊來說的話 一切皆是無常 一切皆是無我的 所以為輪迴主體 而通生生世世相續的這個識 如果說有一個識 是一直的在那邊投胎 永遠不變的 這樣子的一種說法 我們在那個阿含經的茶啼經 茶啼比丘他所認識的就是說 有一個識一直在那邊投胎 死了又去投胎 死了又去投胎 佛陀就跟他破斥了 所以為世尊所斥責 被世尊罵了 這一個站在世俗的立場來說 作為業 或者是作為業報的 一種連續相續的主體 他的確是被考慮到的 所以這個一談到說 輪迴的主體的時候 一定 就是有一個說 為什麼前生死了 一切都是不存在了 但是我們還會有未來的果報 這個果報要從哪裡來說 就是一定還要考慮到這個心識 所帶到的 它能夠含藏的這個業力的 這一股力量存在 所以這個識與心與意 說為同一意義 在雜阿含經裡邊也有這麼說 心意識它是日夜時刻須臾轉變 我們的心意識 就是說我們的這個精神界 我們這個心意識 它每天每天可以說須臾轉變 剎那剎那之間都在轉變的 不可能永遠不變的說 就是這個樣子 因為他是時時刻刻都在轉變 我們每天所起的功能作用 你的身體去造作什麼業力 你的嘴巴講些什麼話 乃至你的心起什麼動念 隨時隨地在我們的心識當中 都會留下一個痕跡 都會留下一個印象 這個痕跡也好 這個印象也好 都會構成一股力量 成為來生的投胎的一個主因 但是我們心識裡邊的這個業力 它是不是永遠不變的 當然不是 時時刻刻都在那邊變化 就是說已經成熟的 就成為果報了 現在的動作 又會構成新的這個成分 又再添進去了 所以我們的心意識其實我想 每天每天 不管是早上不管是晚上 可以說都在變化之中 所以 前輩子的這個心識 跟我們這一世來投胎的心識 甚至下一輩子要去投胎的心識 都是不是一樣的 就是昨天的心跟今天的心 有很多也都是已經都換過了 因為我們在一天當中 所受到的歡樂所受到的痛苦 乃至於所表現出來的那種 動作行為語言等等 已經都換新的進去了 所以成為新的種子了 這個地方告訴我們的就是說 心意識可以說 同一個意思來解說 但是它不是固定不變的 雖然它是我們的認識功能作用 甚至於從緣起支裡邊來說 它可能就是我們投胎的 一個結生識 但是 它都是在變化 一方面也可以認識境界 一方面也是作為一種 認識的功能作用 也是一個投胎的一個主體 在部派時代 這一個傾向 論中說的更為顯著了 尤其部派佛教的時候 各各部派裡邊所談到的問題 可以說是非常非常的多 心識作為這個心識自體考察 或者說這個識與這個心 與這個意 自然的都變成是同樣的 一個心的主體 在阿含作為認識作用的 明文裡邊實在沒有見到 部派佛教是把它當作主體 但是在阿含經的時候 也就是最早期的原始佛教時代 它是只是一種認識功能而已 認識的作用 以心的作用為屬性 受想思它的心所法 因為是心攝的 所以識就成為心的主體了 你的受或者是想或者是思 這一個都是跟 心識認識境界之後 引生的一種作用 這種作用就變成是心的屬性了 就是心所法了 就這樣子 心就變成了地位 就是越來越有它的主體的功能 就是心中裡邊所談到的五蘊 受想跟這個識的關係的變化 當然也是 我們在前面一段也看過了 作為識體的這個識 與心與意 是完全是同樣的 所以諸部派的阿毗達磨 都是心意是同一的 心和這個意 因為論典中 對這個心意識的定義說明 所用的語句完全是同一型 所以依此定義不但心意識 就是意觸或者是意根 或者是六識 或者是識蘊 都是同樣的一個意義 同樣一個說明 下面就舉出了這個法蘊足論 或是品類足類 或者是阿毗達磨 這個阿毗曇論 來做一個就是說我們所謂的 引經據典的一個說明 就談到心意識它們的差別裡邊 還是有差別 還是有差別 在大毗婆娑論的第七十二卷 就指出了它們的同異說 它們的相通點跟它們的不同點 所以這邊裡邊就是有人問 諸契經中說心意識 如是三種差別云何 心意識三個有差別嗎 當然是有了 所以這邊就舉出了幾個來講 第一個或有說者無有差別 心即是意 意即是識 此三聲別 義無異故 第一種的說法就是說 三個都是一樣的 只不過所表達出來的音聲 不一樣而已 意義都完全相同 第二個 復有說者 說心意識是三世有差別的 怎麼講呢 名即差別 名字就是不一樣了 一個是心一個是意一個是識 本來就不一樣了 既然是不一樣 名心名意名識 本來就是不同了 怎麼說呢 過去的叫做意 未來的叫做心 現在的就叫做識 這是第二家的說法 第三家 復次施設亦有差別 就是他們 本身我們對他的一種分類當中 分類就是不一樣了 施設 就是跟他做一種分類說明 界 因為 識這三個 在於我們的蘊處界三科裡邊 就有不一樣的解釋 說像界中施設心 像在十八界裡邊 就是把這個它叫做心 在處中施設意 在十二處裡邊就把它叫做意 蘊中施設識 在五蘊裡邊是把它當作識 你看 五蘊裡邊色受想行識 它是識 十二處裡邊它就是 眼耳鼻舌身意 它就是意 在十八界裡邊 十八界裡邊 雖然它也是藏六識來說 但是它具有在 根境識裡邊來說的話 它是具有心的 主導作用 再來說第四種的說法 就是說義亦有差別 就是說從它的意義裡邊 心意識的三個裡邊來講 心就是種族義 它就是整一個的 一個總體 義就是生長義 就是能夠引生功能作用 識是積聚義 識在五蘊裡邊它是積聚 它是好幾種的識所合成的 從根本佛教來說就是六識 從大乘來說就是八識 所以這個識它就是積聚 就是最少有六個聚積在一起的 第五家的說法就是說 還是有差別的 業亦有差別 業就是作用 在作用上還是有差別 怎麼說 遠行是心業 什麼是遠行 就代表著已經過去 過去的 前行就是意業 續生未來的 就是識業 所以過去現在未來 第六家的說法 就是彩畫是心業 歸趣是意業 了別是識業 就把它給分了 第七種的說法就是 增長就是心業 思量就是意業 分別就是識業 所以各派各派的 對於這個心意識 從他各各不同的立場裡邊 給它分類 就是不太相同的 各有各的它的一個主題 各有各的它的功能 它的分別它的作用 甚至於從時間來說 如果再跟它從一百一十九頁 這個來講 他說應知此中滋長者是有漏心 分割者是無漏心 或者是思量者就是有漏意 思惟者就是無漏意 分別者就是有漏識 解了者就是無漏識 心意識三是謂差別 所以三個是不一樣的 甚至於還從世間法出世間法 從有漏法無漏法裡邊 來把它加以區分 像這一個 不管是在雜阿毗曇心論 俱舍論 順正理論裡邊 都是有一種詳細的解說 但是這個心意識的這些差別 不是本質的 自己本身不是都這麼差別的 本質方面的心意識 仍然是同一的 就是它的內在應該都是相同 說一切有部 就是把一切萬有分成七十五法 來作說明 其中有一個就是心法 心法只有一法而已 沒有說六識 也沒有說心意識的差別 所以站在這一個 說一切有部論典裡邊來看的話 可以說它的心法只有一個 沒有說意 也沒有說識 雖然它的解說上裡邊 還是要把它從 這個眼耳鼻舌身意來作說明 但是它的歸類當中 只有一個心法 這一個是站在說一切有部的 這種說法 如果是到了大乘唯識學派的話 它當然還有它的一種解釋 所以我們這一節課就到這裡 下面的就等下一節課 再來作說明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