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講 題:八識規矩頌-5 主講者:淨珠法師 八識規矩頌 第五集 諸位同學大家好 阿彌陀佛 對於心識的認識 由於歷史演進的這個過程 從原始佛教部派佛教 乃至於大乘初期 大乘的學派 都有他不同的一種解說 這個不同的解說最主要的 就是說 因為我們對於這個精神界的 對於思想的 這個是不能夠控制 也不能夠有一個固定的類型 所以在時代的演進過程當中 一個時期一個時期 對於心識的了解 就會有不同的說明 有關於原始佛教時代 可以說是從現象界裡邊 來做解釋的 非常的單純 佛陀講心識就是心識的了解 眼耳鼻舌身意 就是眼耳鼻舌身意 所以在阿含經裡面所談的 可以說是非常單純的一種解說 到了部派佛教時代 就有一點變化 部派有二十個部派之多 每一個部派每一個部派 因為思想上的不同 他就分裂了 思想上的差別 他馬上就另外組成一個團體 一個學說學派 這樣子的一個派別下來 當然上座部所代表的 有他的不同的解釋 大眾部也一樣有他不同的解釋 現在在於我們這一本講記當中 第一百頁一百零一頁所說的 就從根本二部來做解釋 所以如果是從上座部來說的 也就是傳統的佛教 以長老流傳下來的為主 可以說是以現象心識來作說明 也就是我們所謂的 法相唯識的這種說法 但是如果是根據 大眾部的思想體系下來 他最主要的還是著重在 心性本淨說的這一個道理 所謂的心性本淨 每一個眾生 雖然都在那生死輪迴當中 我們是充滿了根本煩惱 貪瞋癡慢疑惡見非常的多 但是 我們的本性裡面 我們的心性的內在 我們的體性 每一個人都是清淨心 既然每一個人都是清淨心 外在的這一個 受到外來的客塵煩惱 跟我們蓋覆住 怎麼辦呢 就是要透過修行 把這些客塵的煩惱 給它給去除掉 把客塵煩惱一層一層的 把它給斷除掉 到有一天一定可以達到 無漏清淨而成佛的境界 所以修行的過程 就是非常的重要 像我們平常家庭裡邊 都是非常的乾淨 像這幾天因為一個颱風 把整個屋子裡邊 甚至於浸水淹水 東西就是非常的髒亂 怎麼辦呢 兩天三天的時間要大掃除 把所有的東西全部都清洗過 不好的髒的已經被水淹住過的 就要把他給去除出去 三天之後又回復到清淨的 甚至於還比以前更清淨 因為重新大掃除過了 這樣子的一種 從清淨而髒亂再回到清淨 一個颱風過境 差不多就是四五天的時間 非常的忙碌 這個四五天當中 我們就可以看出這個過程 同樣的情況 我們的修行 最主要的是從內心裡邊的 煩惱性把他給去除掉 就不是一天兩天了 能夠把它切除掉洗除掉的 怎麼辦呢 就是要一次接一次的 一輩子接一輩子的 只要我們在這個 輪迴的過程當中 不要忘失我們的本性 不要忘失我們的 這種覺知性的話 一方面是生生世世為人 一方面是只要是出生為人 盡量的能夠接觸到三寶 而且能夠信受三寶功德 來接受佛法 來接受修行的這些道理 我們就說由凡夫達到聖者 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 雖然看起來好像是時間很長 但是你只要不要去計較時間 真的很虔誠的很精勤的 來修道上好好的努力用功的話 一方面深入教義教理 一方面斷除我們 無始生死以來不好的習氣 最簡單的什麼叫做斷煩惱 其實說起來 就是把自己不好的個性 不好的習慣 不好的觀念把它給去除掉 一個人從出生以來 有家庭教育做基礎 而學校教育而社會教育 慢慢的長大成人經驗豐富 但是一個最基礎的家庭教育 如果父母親沒有管教好 或者說如果家族裡邊的人 是不理不睬的話 這個小孩子是隨性而發 說起來一般的人 都還是要接受教育的 在這個規範之內 超過了這個範圍之外 就是不對的 就是妨礙到他人 就是障礙到他人 這個就是不對 所以接受教育很重要 家庭裡邊的關心指導 非常的重要 一步一步一步的來 慢慢的長大 範圍越來越廣 一直達到出社會的時候 有長官或者有上司 或者有同事 大家互相的切磋 一定會有進步的 慢慢自己的個性不好的 觀念都可以去除掉 成為一個道德品性 非常出色的一個善人 或者是長者 在這個修行的過程當中 我們的心性都是本淨的 都是具有清淨心 都是具有佛性 所以我們就是不可以 太過於自卑 也不可以太過於自暴自棄 只要真的用功 別人讀一次就會的 我們讀一百次也一定會 這樣子的話代表自己本身的 那種用功修行精進 就是要提起精神來 而且要有勇猛的那一種毅力 自然而然的 你就會跟人家一樣的 達到成功的境界 在修學的過程當中也是相同 我們既然都具有佛性 智慧好的利根的 當然佛學聽得懂 佛理聽得懂看得懂 當然是很值得慶幸 但是我們聽不懂我們看不懂 也沒關係 一次又一次的來熏習的話 有一天也一定會有開竅的時候 所以我們佛性不變 本性的清淨心不變的話 都是可以達到最極清淨的 這個解脫境界的 在一百零二頁這裡 第二大段所要談的 就是說明部派佛教時代 因為都一直趨向於 理論方面的探討 太過於理論的話 就失去了實踐 就失去了教化眾生的 那一種功能作用 所以因為理論太過雄厚了 實踐的部分 反而就給忽視掉了 這一個對於修行來說 也是不圓滿的 因為我們講了一定要解行並重 一定要福德跟智慧 都要達到圓滿 才能夠真正的成為 兩足尊的佛陀 既然要兩個一定要配合的話 我們只有偏重於一邊 理論的實踐的給他給輕忽掉了 就是不對 也沒有辦法達到真正的圓滿 阿羅漢 阿羅漢為什麼不能夠達到 成佛的境界 因為他就是偏重於理論的 所以阿羅漢道理的部分 已經悟到真理了 但是實踐的部分還是不足 尤其在教化眾生的這一方面 完全是沒有 所以他只有阿羅漢 還沒有到解行圓滿的 這一個佛陀的境界 也因為是如此 可以說我們的佛教就是 要給他給發揮出來 要能夠達到自利利他 甚至於說 不只是理論方面的探討 更要著重於這個行為的 實踐的部分 所以在一百零三頁 的第二行下面這裡 就是說要知道失去了 像佛住世時那樣 積極發揮指導人類的功能 一旦長期的這樣下去 怎樣下去呢 就是只有著重理論的發揮 這樣子下去的話 佛教就要從社會上消失了 也就是說每一個人 只是著重在理論方面的探討 沒有辦法發揮實際應用到 一切人類的身上的話 佛教就失去了他的意義 可能就沒有多少人學佛了 所以有一些學者就感到 這個不是辦法 應該還要有所轉變 所以設法就除去 阿毗達磨佛教 這一個不良的風氣 阿毗達磨的佛教 就是著重理論的探討的 一層又一層的剝析的 一種對佛理的了解 要恢復什麼 佛教在社會上所應該要 負起指導性的真精神 這樣子慢慢的大乘佛教 就興起來了 大乘佛教的興起最主要的 就是說 要佛教的理論化 他因為不能夠適應時代 的這個社會 為了有所轉變 就形成了自利利他並重的時代 就是理論跟實踐並行的時代 這一個因為是反對了 部派佛教的那一種理論方式 再形成的一種新的風氣 這樣子的一個新的風氣 我們就稱之為 大乘佛教初期的時代 大乘佛教開始出現 當然對於心識的問題的解說 當然還是一樣的 偏重於原始佛教時代的 心識就是心識 非常的單純的 這樣子的一個 本來的狀態的解說 所採用的就是純粹的實踐立場 來談論這個心識問題 在這個問題上面 當然著重於心法 就是精神的 色法就是物質的 都是能夠隨順原始佛教的 這種說法來做解釋 所以唯有純經驗的行為 不只是這樣子 就是阿含經所說的最高境界 在初期大乘的時候 也沒有很特意的來說明 就是初期的大乘佛教 是將阿含所說的佛教的真精神 以最純忽其純的形態在現 沒有一點點的理論化的傾向 後來當然原則上慢慢的 這個道理的發揮 是越來也是越專精了 所以大乘佛教的興起的時候 本來就是要排斥小乘佛教的 阿毗達磨的那種著重於理論的 那種偏差態度 恢復佛教的那種 著重於修行 著重於實踐 能夠應用在於每一個眾生的 這個方式上面 所以在初期的時候 理論與實踐是並重的 但是慢慢的慢慢的 因為研究的人 也是越來越專精了 所以大乘佛教的教理 當然也就漸次的理論化了 一樣的 也是慢慢的 就是理論化組織化 甚至於又再偏向於 這種理論的發揮 因為這個樣子 慢慢的就成為大乘學派時代了 大乘學派當然就是 理論方面的發揮了 理論方面的發揮 大乘學派在印度早期來說的話 我們可以說就是性空學的 還有就是瑜伽學的 我們稱之為一個是空宗 一個是有宗 就是代表 但是如果跟部派佛教有關係 引發出來的 我們就稱之為有三大系 有三大系前面 我們已經有看過的 知道說上座部的 他是偏向於心識的現象 心識的現象 當然就成為法相唯識學了 另外一個就是從大眾部引發的 心性本淨說 就開始偏向於如來藏思想 最早期的 當然一切皆空的這個道理 性空的道理當然還是存在 佛陀最早期的時候 為了要讓聲聞弟子們 了解世間的一切法 都沒有他的實體性的 一切皆是空性的 所以一切皆空是本來就有 由部派佛教再引發出來的 就有了法相唯識 就有了真常唯心的如來藏思想 變成了是三大系 所以由部派佛教由傳統 這樣子延續下來 我們就稱之為三大系的佛教 法相唯識學 或者是真常唯心的 同樣的都是談心識的 既然同樣都是談心識 就是有他的這個 第八阿賴耶識的 去後來先做主翁的主體 這個是站在現象 的法相唯識學來說 如果站在體性來講的話 體性來講的話是心性本淨 從我們的每一個眾生的 理體當中顯發出來的 這個是如來藏的思想 就是我們的佛性的思想 同樣的都談到 有一個內在的本體 這一個就是一個有的觀念 有的思想 所以我們在印度 早期的部派學派當中 尤其是大乘法來講 就是空宗跟有宗 如果延續的部派佛教下來 就是有三大系 這個是我們一個概念上的 一個了解 當然每一個學派每一個學系 都有他非常廣泛的 這一個組織性的理論在裡面 要研究當然還是沒有那麼容易 尤其是阿毗達磨 可以說內容非常的豐富的 每一個學派都有他學派的宗旨 來發揮 所以在一百零四頁這邊談到 大乘佛教學派時代的 學者所說的心識 是繼承小乘兩大派系所說 發展而來的 前面有談到過的 大乘佛教如來藏的這個思想 如來藏說的這個思想 是由小乘大眾部 心性本淨說發展出來的 所以大眾部的心性本淨 就成為如來藏思想 唯識學派的法相 唯識的心識思想 是根據上座部系 特別是說一切有部的心識說 發展出來的 這一個就稱之為 大小乘的兩大學派 兩大思想 所以一個就是 大乘的如來藏思想 大乘的法相唯識學的思想 怎麼來的 由小乘的大眾部心性本淨說 發展出來 或者從說一切有部的 心識裡邊給發展出來 為什麼有這麼密切的關係 原則上當然都跟他的 區域有關係 區域有關係我們看 思想上的相通 區域的關係性是非常重要的 像唯識學 整一個印度 整一個印度 唯識學的發展 他是在印度的西北方 叫做西北印度 就在印度的西北方 這個地方就是屬於 上座部的大本營 原則上就是說一切有部 他們所發展的一個區域 法相唯識學 當然就從這個地方引發出來 就是跟上座部 就是跟說一切有部 有密切的關係 如來藏思想 就是從印度的東南方 所引發出來的 從印度的東南方 東南印度 這個地方就是屬於 大眾部發展的區域 所以這個區域性的重要 性空學 我們說性空學 原則上是原始佛教的時候 就已經有的 真正的發展成為一個大學派 是從龍樹的時候開始發展 龍樹他主要的也是在東方 也是在東方靠近南方的地方 給發展出來的 一個性空學的思想 所以性空學的思想 是在印度的東方 接近於東南 東南方的地方 就是屬於大眾部的 也就是如來藏思想的 這個區域性把他給了解了 一個是東南方一個是西北方 一個是如來藏思想 一個是法相唯識的思想 所以一個是大眾部的 這個是上座部的 這樣子把他給了解的 他的發展的一個地方 他們的關係是很密切 如來藏說在龍樹前後 龍樹 這個是稱之為八宗的祖師 也可以說由他 到龍宮去取法之後 發揮了我們大乘佛教的思想 龍樹大約是在西元一百五十年 到西元二百五十年 這一段時間的人 也就是屬於大乘佛教初期的 接近於大乘學派的 因為大乘佛教初期 原則上是西元前五十年 到西元後二百年這一段時間 真正的發展大乘的思想 這個時候 他的後半段 原則上就是龍樹菩薩 他已經有所研究了 所以他這個如來藏的思想 引生的時候 也就是龍樹當時在提倡性空學 這個時候 如來藏要研究的話 要看什麼經呢 這邊說是依據楞伽經 或者不增不減經 還有大法鼓經 還有勝鬘夫人經 這幾部當然還是有其它的經論 這一個經典原則上 在我們的大正藏裡邊 都是可以找得到的 像楞伽經一般也都有在流通 很多人也都在了解 在研究或者在讀誦楞伽經 勝鬘夫人經 也是很多人在做研究 或者在做讀誦的經典 這幾部都是 如來藏思想說的主要經典 他們所談到的 既然是如來藏 既然是心性本淨為他的基礎 當然就是心識的問題了 有關於這個心性 心識 當然就是談到 眾生的內心的問題 眾生的內心 雖然具有極為熾盛的煩惱 我們每一個眾生的煩惱 都是非常的強烈的 個人的個性 可以說都是非常的突出 所以一個人一個樣 就是非常的不同 這樣子的一種個性當中 如果說沒有經過指導 沒有經過教育 沒有經過自己的變化 受到大眾的這種督促 而有所轉變的話 可以說每一個人的那種熾盛的 非常強烈的個性 都是會傷到人的 都是具有自己的 主觀的意識存在 既然有自己的主觀意識 當然不容許他人跟自己的不同 所以自己都強烈的那一種 不管是貪欲也好 是瞋恨也好 是愚癡也好 是懷疑也好 乃至於驕慢性也好 還有我們的思想 個個的不同 曾經有人這麼形容 他說你們去看的話 你如果有這個機會到山裡面 去看那個水的源頭 看那個水的源頭 那邊的附近的石頭 每一個石頭都是有菱有角的 但是 你再慢慢的順著水流 來看一直從 上游中游到下游的地方 到平原地帶 尤其有沙灘的地方 你再看看那些石頭 那些石頭都是圓圓的 山頭的石頭都是尖銳的 但是平原的石頭 都是我們所知道的石頭 就是圓的石頭 不管是長方形的圓也好 真正的圓也好 他就是圓的 中間是怎麼樣 中間就是經過磨練 中間就是經過訓練 中間就是經過磨擦 所以我們人一定要達到成長 中間一定要有磨擦 你如果沒有磨擦 沒有去反觀自己 沒有受到外面的刺激的話 石頭尖銳的到最後還是尖銳 沒有改變 沒有改變的話 代表你就是沒有吸收 也就是不管是學識的 不管是道德品行的 不管是哪一方面的 你都是等於沒有吸收到 但是因為在這個團體當中 大家互相的近距離的研究 或者近距離的相處 難免就會有一些磨擦 在磨擦當中 尖銳的那一點 就是慢慢給磨掉了 所以經過陶練 經過陶練一段時間之後 再出來一定是不一樣 我們經過教育 不管是短期的 不管是長期的教育 你只要在一個團體當中 有受到大眾的這種約束 也就是說在團體裡邊 我們不能夠超出範圍之外的話 近距離的學習 近距離的相處 近距離的磨擦 一定會有所反省的 你在個性上面也好 在你的品性方面也好 一定會有所轉變 所以我們說 一定要在團體生活當中 雖然在這個刺激的過程當中 是很痛 在刺激的過程當中 是非常的不舒服 甚至於非常的怨恨 但是你有經過這個過程 你有辦法逃脫出來 有辦法突發出來的話 必然你就是又過了一層的障礙 你有一天 一定是可以達到成功的 但是有的人 是不願意人家管 也不願意人家太過於約束他 要自由的發揮 自由的發揮當然在思想方面 是沒有問題 但是在這合群的 這個團體生活方面的話 你永遠都是只有關在房間裡邊 所以現在的小孩子 如果說只有關在房間裡邊 玩電腦 只有關在房間裡邊 做自己的工作的話 很容易變成自閉 很容易就是沒有合群的 那一種習性 只要在團體裡邊 他就是很不自在 越是不自在的話 越不願意跟人家交往 你的表達能力就會差一點 所以在於我們這個眾生當中 我們每一個人的個性 都是很強烈 有自己的主觀有自己的想法 有自己的作法 有自己的本性 這樣強烈的個性當中 內在 確確實實有一個 清淨的如來身 也就是說我們每一個人 都跟如來一樣的 都跟佛陀一樣的 有這麼一個清淨的 一個心識存在 有這麼一個清淨的心性 他的本性就是清淨的 有這麼一點 存在在我們的內心當中 所以因為有這個清淨如來身 所以一切眾生都能夠 得到脫離煩惱的束縛 你只要肯說肯去做的話 肯去修的話 有一天你一定 可以獲得無上菩提的佛果 就說明你只要四肢健全的話 你的房間再怎麼亂 不怕 只要一天做一點 只要一天做一點 一段時間也應該是可以把那個 髒亂的房間變成是清淨的 就是怕不去做 所以不怕起步晚 只怕你不動手 你第一步不跨出去 只要肯做的話 一定會有清淨的一天 現在我們就說被煩惱所覆 就是說所蓋覆住的如來身 我們就稱之為如來藏 也稱之為佛性 就是我們的外在是凡夫身 外在是充滿著種種的煩惱 但是內在還有一個如來身 內在還有一個佛性 既然是跟如來一樣相等的 當然是清淨無漏的 這一個好了 記得哦 我們雖然是外在煩惱重重 每天都很不自在 都有可能 但是我們的清淨本性是不變的 這個不變的清淨本性 就稱之為如來藏 就稱之為佛性了 什麼時候你能夠掃除 現象心相的煩惱 本來清淨的如來身 就在什麼時候顯現 你看你的用功過程 你如果是勇猛精進的 你就是不間斷的 你要成佛就比較快 但是你如果就是拖拖拉拉的 一曝十寒的 當然有時候又造作了惡業 又到三惡道去了 或者你不懂得回向 你不懂得來親近三寶 雖然福報很大 到了長壽天去了 即使在人間的話 你也不懂得親近三寶的話 這個時間又空過了 這個時間一空過的話 你在修學上面 你又要拉長你的時段 所以你是什麼時候 能夠把現象上面的 這些煩惱去除掉的話 你就什麼時候就可以得到成佛 成佛時候的名稱 就叫做法身 完全清淨 就是說心性裡邊 完全都是清淨的 就是外在的 一切煩惱性也全部都改變了 都沒有了 所以在大菩薩裡邊 就已經有這個樣子的一種過程 就像我們說的 佛陀在過去生 還是菩薩行的時候 即使割肉餵鷹 即使就是以生命體來餵老虎 甚至於是以一隻鹿王的身分 為了要來憐憫他的子民 這個母鹿因為懷胎 他沒有辦法來給國王 就是做為膳食 就是被殺的時候 鹿王就代替這個母鹿 來到皇宮要給國王吃這個鹿肉 像這樣子情形裡邊 其中我們就舉說割肉餵鷹 割自己的肉來給老鷹吃的時候 痛不痛啊 真的很痛 但是割了肉怎麼割怎麼割 就是還是不夠還是不足 就到了全身的肉 已經都割完的時候 老鷹就問這個國王 你有沒有瞋恨心 你有沒有怨恨我 這個大菩薩 這個國王就說我沒有恨心 我也沒有瞋恚心 你真的都沒有瞋恚心嗎 你能夠有什麼表示嗎 他說我向上天說 我真的一點瞋恚心都沒有 如果上天能夠體會到 我的那一種慈悲 為一切眾生 為了要保護這一隻鴿子 而失去自己的肉 的這種慈悲心的話 能夠讓我的這個割去的肉 馬上恢復回來 真的馬上就恢復過來了 又好好的一個生命體了 代表著說他是還在修菩薩道 就已經沒有這種瞋恨心了 所以像為了要求四句偈 為了要得到佛法 但是天神化成一個鬼王 要說給這個菩薩 說我只有半偈而已 半偈也沒關係 雖然是只有半句偈 只要是佛法只要是真理的話 我還是可以接受 接受的代價是什麼 就是身體給這個鬼王吃 所以等到鬼王 說出了半句偈的時候 這個菩薩就說沒關係 我已經有得到這個半偈 我已經了解了 我這個生命體你要怎麼吃 你要怎麼樣的去做都可以 鬼王也問他 你有沒有生氣啊 有沒有害怕啊 有沒有記恨啊 有沒有怎麼樣啊 他說都沒有 表現出他自己當下的那一種 畏懼害怕或者畏縮或者是瞋恨 一點點都沒有表現 一點都沒有表現 這個天神也是真的很感動 本來是鬼王身 馬上就恢復他的天人身 非常感動說 菩薩修行 確實是這麼樣子的精勤 寧捨生命 就是只為了要追求這個佛理 像這種情況裡邊 就是說連外在的那種瞋恨心 都沒有 所以我們修學佛法 原則上就是說 個性上慢慢的來改進 不只是瞋恨心是比較容易了解 在人跟人之間的相處上 是比較容易去發現去感覺 所以很多人都會說 某某人學佛之後個性改了 改什麼 當然大部分都是改 脾氣不好的部分 很明顯的就改成比較柔和一點 也比較能夠接受別人 那種不同的 或者不好聽的那一種語言 除了這個瞋恨心之外 貪欲心也一樣 貪欲心也一樣的話 當然就說明一般的人 都很容易就是越多越好 在修學佛法的弟子們 尤其是出家眾們 三衣一缽 就是盡量的越淡泊越好 外在的一切的物質 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只要我們在這個生活過程當中 夠用 肚子裡邊吃得夠飽 就可以了 多的只是一種浪費 一種損福 所以我們要懂得惜福 現在我們有辦法 得到這麼大的福報 都還是過去生修來的 我們這個福報要把他給 節省下來 一定要回向佛果 所以我們就不可以太浪費 用水也不要太浪費 吃個東西也不要太浪費 所以寺院裡一般來說的話 是沒有廚餘的 現在的垃圾車裡邊 都還要特別有廚餘的桶子來裝 大家沒有吃完的 有的人是吃了一餐 第二餐他不願意吃了 有的感覺到這個不好吃 不要吃了 再好的東西都是丟掉 很可惜 是損福 在寺院裡邊可以說 即使有的廚餘也是非常的少 因為現在有的時候信眾們 進進出出的很多 信眾們如果還不懂得 就是公筷母匙的話 一般來講 我們都還是怕傳染病之類的 所以如果有法會 或者信眾進出多的話 又沒有用公筷母匙 也沒有去注意 因為一般的人 尤其是信眾們到寺院來 要他換公筷母匙 是真的很不好意思的 為什麼不好意思 忘記了 筷子吃吃吃手就伸出去 就開始夾菜了 一夾 同桌的說不對 他就是很不好意思 下一次說不定 就不敢來寺院吃飯了 有的人就說 好 沒關係 我就注意一點 我下次再來的時候再注意一點 不要三天就習慣了 像這種情況裡邊 寺院裡邊的廚餘還是少 平常一般來說都是住眾的話 是沒有廚餘的 一餐一餐的盡量的 能夠把它給吃完 這個就是一種福德 一種惜福的那一種動作 這種動作裡邊 很自然而然的就是不貪 第一個不要多 第二個就是不要浪費 所以不管是衣食住行育樂 哪一方面呢 都是一樣的 盡量夠用就好 我們還是要賺錢 還是一樣的有存錢 存著錢沒關係 自己留著來做慈善工作也好 來做布施也可以 甚至於留著不時之需 以後有什麼特別的動作的時候 需要用得到的也不一定 總是要有一點儲備 另外的就是能夠好好的知道說 錢已經進來了 這個是我們的工作 或者是我們的生意事業 做得很成功的一個代表 就是要回饋給社會 回饋給國家 這種慈善工作 也是不可以間斷的 福報大的人 賺錢賺得多的人 就多多少少的 為這些社會人士做一點 有意義的工作 像這一個就代表著說 我們的心性本身本來是清淨的 雖然外在是煩惱的凡夫身 也沒有關係 我們就是加緊腳步的來用功 來修行來把這個煩惱去除掉 等到哪一天 煩惱完全都擦乾淨了 煩惱完全都斷除了 所顯現出來的 就是我們的佛性 這個佛性已經是完全 整個生命體都是清淨的 所以如來身也是無漏的 這個時候我們就稱之為法身 所以在纏的 就是煩惱所蓋覆的 我們就稱之為佛性 稱之為如來藏 完完全全都是清淨光明的 都是無漏的 我們就稱之為法身 在纏的如來身 或名為如來藏 或名為佛性 佛性與如來藏 從某一方面來講的話 其實都是意義相同的 佛性是指什麼 如果從他的不同點裡邊 既然名稱上不一樣 總是會有不一樣的解說 什麼是佛性 指的本體的心性 我們的心的本體性 如煩惱所蓋覆的心性 所以只有談佛性的話 就要從內在的 那一點清淨的本體來說 如果談如來藏的話 就是為煩惱所蓋覆住的 這一個凡夫身 的內在的這一個清淨體 叫做為煩惱所蓋覆 為客塵煩惱所蓋覆的 這一個心性 就稱之為如來藏 如來藏說雖然也是有談到 現象心 但是實際他是以本體的心性 為他論就的中心論題 從我們上面這樣子延續下來 原以上座部系 現象心識說而來的 就是法相唯識學 所以成立大乘的 我們也像我們的 中國的大乘八宗 就是法相唯識宗了 所以法相唯識學 雖然也說到了心的本體 但實際他的著重點 是在現象界的 就是還是在我們現象的部分 凡夫的部分裡邊 從我們的世間法裡邊來做說明 所以叫做法相唯識學 法相一定是我們有相對性的 由根對境 由識對境裡邊 來做說明的 我們還是要知道的 就是法相唯識的心識說 從上座部系所說而來 雖然是不錯 他是由上座系的 說一切有部的心識的思想 而演變慢慢的經過演變之後 成為法相唯識學 但是既然是大乘的 當然有大乘的精神在裡面 有大乘的教理在裡面 所以像三界唯心 像萬法唯識 三界唯心知道是八十華嚴裡邊 談到的問題 還有三性三無性的問題 什麼是三性 遍計執 依他起 圓成實 還有三無性 相無性 生無性 勝義無性 像這些問題在於上座部的時候 還談不到這個地方 說一切有部 還沒有達到這個境界 所以這個純粹 都是大乘法相唯識學 所說的內容 其次所要知道的就是 法相唯識學 雖然是沒有說到心識的本體 我們就說既然叫做法相唯識學 是著重世間法的現象界的 所以他的法性的本體的 就是很少說到 既然很少說到 還是心的現象論的方面的發展 在性質上固然是類於 上座部系的阿毗達磨心識 但是彼此間所說的範圍 還是有他的廣狹差別不同 就是說法相唯識學 所講的也是現象心識為主 在上座部所說的 也是現象的心識為主 但是他的範圍的大小 還是不一樣的 尤其是上座部所說的 他就是只有六識說 六識說我們就談到說 在於一個這個第六識裡邊 應該還有他的內在潛在的心識 因為什麼 第六識會間斷 什麼時候會間斷 暈倒的時候會間斷 熟睡到沒有作夢的時候會間斷 甚至於上生到於無想天 上生到於入於滅盡定 可以說第六意識 都是不起作用的 我們了解得到的 睡到連作夢都沒有 非常的熟睡的時候 第六意識也不起作用 因為醒過來什麼都不知道 暈倒的時候 不管他暈倒的時間是長是短 第六意識也不起活動作用 既然會起作用 還是一個活人 還是一個人 既然還是一個人的話 為什麼他不叫做死人 表示說他還有一個心識在活動 這個心識我們就稱之為 潛在意識 所以這個潛在意識慢慢的 在跟他一直的往內 來跟他做探討在研究 就有談到第七末那識 對於這個執著的那一種重要性 因為有這個我執的存在 所以才會有生死輪迴 除了第七的末那識之外 一直的再往內再探究 就有第八阿賴耶識的說法 就去後來先作主公 所以到了法相唯識學 最主要的就是八識說 在其它的學派裡邊 有九識說的也是有 又多加了一個阿陀那識也是有 但是我們站在 法相唯識學來說的話 就是八識說 所以小乘的上座部只有六識說 根據我們原始佛教阿含經 就是只有六識說 到了大乘唯識學 就變成八識說了 所以這個是他們的不同點 其它的問題 我們就等下一節課的時候 再來做分析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