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講 題:八識規矩頌-4 主講者:淨珠法師 八識規矩頌 第四集 諸位同學大家好 阿彌陀佛 修學佛法很重視心識的轉念 貪瞋癡也是從內心裡邊來解說 所以心是善的話 我們的身口二業也是善 國土環境乃至於我們的生命體 也是會清淨的 但是心裡邊是污穢的 是雜染的 同樣的身口二業也會轉成雜染 乃至於環境乃至於我們的生命 也都會成為雜染性 所以心淨國土淨 心淨眾生淨 反過來說心惱的話 眾生也是惱 在講記的九十六頁 第二大段裡邊 談到說 在法句經在法句譬喻經 這個法句經當然說起來 就是屬於一種偈頌型的 好看好記 看過之後能夠把他做一個記憶 譬喻經他是屬於解說因緣 為什麼會有這麼一個句子 解說他的起因 甚至於出曜經 或者是法集要頌經 乃至於本事經裡邊 談到有這麼一句話 這幾部經 可以說是大同小異的談到 這邊所引的句子叫做心為法本 心尊心使 中心念惡 即言即行 罪苦自追 車轢於轍 這一句話是從內心的雜惡污染 來說的 因為是以心為本以心為主 所以由心的役使 由心的自尊所引發出來的 這個心又是屬於念惡的心 不善的心 所以即言即行 你就會即言就是說 你的心起惡念的話 講出來的話當然就是惡的 如果你的心是起惡的話 即行 就是行為動作 就是你的身業的 身業的部分 也是一樣就是惡的 所以由這個口業的惡 乃至於身業的惡 罪苦自追 有這個因就會有後來的果報 有後來的那種所呈現出來的 那一種業果 這個業果一定會有的 沒有辦法給隱瞞的 為什麼 車轢於轍 就像車子碾過泥土之後 一定會留下輪胎的痕跡 這個痕跡你不能夠給他抹煞掉 所以我們的內心裡邊起了惡念 造作出來的身業跟語業 也一定會呈現他的果報 反過來說 心為法本 心尊心使 中心念善 即言即行 福樂自追 如影隨形 如果是心中所想的 心中所意念的 是善的話 你所表達出來的語言 也必然是善的語言 柔軟的語言 在我們菩薩道裡邊 的四攝法當中 就是一種愛語 你的動作也表現出來的行為 也必然是善的 不殺不盜不淫 之後所呈現的果報 必然是福樂自追 一定是享福享樂的這種果報 享福享樂的果報 當然說起來 也是一定會呈現出來 像什麼呢 如影隨形 只要有身體 只要有一個主體的話 必然就會有他的影子 一個人太陽從東邊照過來的話 西邊一定有影子 一棵樹一棟房子 所以會有樹蔭 一定會有他的陰涼處 那是什麼 就是影子 所以只要你有所表現有所表達 一定有他的福樂跟著你 前面所談到的惡念的 必然是罪苦自追 一定會得到那種罪惡的果報 一定會是痛苦的果報 重點在哪裡 你的心 你的心是起善念的 還是起惡念的 所以我們的心 為一切善惡苦樂的根本 心能夠主宰我們的一切 心也能夠控制我們的一切 所以要怎麼樣來 守持自己的一念心 也應該是我們學佛行人 很重要很重要的一個課題 所以拜佛一定要懂得 來改善自己的內心 而表達出來的動作行為跟語言 你才能夠真正的 是一個三寶弟子 學佛的行人 法句經有是這麼說 這個地方再來看 雜阿含經的卷三十六 一○○九經裡邊也這麼說 心持世間去 心拘引世間 其心為一法 能制御世間 這邊所談到的世間 最主要的 佛法是著重於有情生命體來講 有情的正報 才會有器世間的依報 依報從哪裡來的 從我們眾生的業力果報來的 所以這裡所談到的世間 也是指著有情世間來說 就談到我們這個生命體 心持世間去 就是我們的心執持 你就由有情隨著 心拘引世間 我們的心來拘引就是來驅使 就會有這個有情世間的顯現 所以心法是主要的 像是在制御我們有情世間的 世間在佛法 雖然包含有情世間與器世間 但實在說起來 是以有情世間為根本的 能夠執持或是能夠率領有情 到什麼地方去呢 什麼地方去 當然就是六道了 甚至於說達到 出世間的四聖的境界 唯有我人的這一念心 在取決的 能夠控制或者能夠駕馭有情 要這麼做要那麼做 都是我們的一念心 所以中阿含經裡邊也有說 心持世間去 心為染著 心起自在 也是談到能夠把持住的 還是我們這一顆心 北傳的阿含經是這麼說 南傳的也就是 東南亞國家 現在他們所流傳的佛法 是以巴利文記載的為主 以泰國來講為主 斯里蘭卡或者是像尼泊爾緬甸 這幾個國家可以說 都是南傳的佛教國家 當然北傳的 就是我們中國為主 還有韓國日本 我們所看到的 北傳所看到的經典 就是由梵文翻譯過來的 目前我們正在流通的大正藏 有一百本一百冊 這個是大家公認的一部藏經 南傳的就是泰國斯里蘭卡他們 就是以巴利文為主的 這一個稱之為南傳的大經藏 南傳的大藏經以目前來說 也有翻譯成為中文 也是很好看 所以南傳的阿含經 我們現在要去找這些資料 也是可以找得到 如巴利文相應部的一七二經 相應部 就是我們北傳的雜阿含經 我們北傳的大正藏裡邊 叫做雜阿含經 南傳的巴利文的就叫做相應部 第一百七十二經裡邊 也有這麼說 世間由心導 由心所牽引 唯心之一法 能左右一切 只有心法能夠左右 你要行善你要造惡 就是靠你的心 所以世間 什麼世間 當然是有情世間 我們的有情 還是靠你的心在引導你 在牽引著你 所以我們的起心動念 非常的重要 你要行惡要懶惰要懈怠要放逸 都還是由心 你如果要精進要努力 乃至於要如何的參禪 要如何的深入經藏 這個是很辛苦的 也是要靠你的心 所以勤能補拙的情況之下 我為了要達到目標 非常的用功非常的精進 雖然是很辛苦的一件事 但是卻是斷惡修善裡邊必備的 一定要這麼做的 所以一切都是心在牽引著我們 怎麼來 到底是要行善的 還是要做惡的 在巴利文的增支部 也就是增一阿含經 在增支部裡邊也有這麼說 世間由心導 心牽引世間 由以心生起 世間為左右 有情世間 就是我們有情的生命體 每一個人每一個眾生 這個心主要來導引我們 來做什麼事情 所以你的心只要一生起的話 只要有這麼一個動念引生的話 他就可以左右你的一切了 你是要朝善的還是要作惡的 這個都是我們的經典裡邊 很清楚的有這樣子的一種說明 我們的心在一切法當中 不唯有他最大的活動力 也有是起著領導的作用 最大的活動力就是說 不只是現在的看得到 以前做過的還記得 這個就是能夠觀過去的 明天以後的 十年以後的 我們都還是可以去策劃 向善的 向善的來策劃 向惡的 當然也是向惡的來策劃了 所以不只是通於現在說 我看得到 我了解得到 我能夠從眼耳鼻舌身當中 去理解的 目前的這個當下之外 過去的不會忘記 未來的還可以去策劃當中 所以活動能力是非常的廣 只要你想得到的 都是可以把他給做出來 所以我們現在這個時代 科技的進步 以前的人只是個心念而已 寫出了很多的推理小說 寫出了很多的科技這些小說 或者這些電影電視 但是慢慢的在我們現在 配合這個科技的工具當中 也一樣的呈現出來 以前心有這麼想 以前都認為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現在卻是能夠一一的呈現 代表什麼呢 代表我們的心法 確確實實具有領導的功能作用 所以世間的一切 都是由心所造的 科學上是這麼樣子 像登陸月球是如此 就是文明的部分 像我們現在來說 像電腦 電腦真的是很厲害 但是電腦從哪裡來的 還是從人腦的設計來的 沒有人腦的設計軟體的話 也沒有這個電腦的功能 所以人腦就是我們的心 你有這麼去動念 有這麼去想 再加上你的手有這麼去 真正的去做一些組合 有一些設計 當然就會真正的 呈現出成果出來 所以我們很多很多的 科學上的也好 醫學上的也好 電器之類的科技之類的也好 其實說起來都是由我們的心 去顯現發展發明出來的 就是人跟人之間的關係 也是如此 人際關係也是一樣 我要跟他好 我要跟他不好 其實也是自己的一念心而已 如果你對他處處的苛求的話 當然是痛苦當中的 不只說是自己痛苦 連四周圍的人都痛苦 連對方是更痛苦 但是我們的心胸 如果能夠寬廣的話 能夠包容包含的話 就是對方有什麼缺點 有什麼不對的 有什麼做得不好的 其實都還是可以包容他 我們這個環境這個人事關係 還是一樣的可以有所改善的 所以這個人際關係的親密 也是靠我們這個心 想要原諒他想要包容他 想要引導他 你的心就會柔軟性了 就會配合他 心識問題在我們的原始教典 有這麼說 後期的 我們稱之為大乘經典 菩薩乘的經典當中 當然像維摩詰經 他的佛國品裡面 都有談到說 若菩薩欲得淨土 一個菩薩他如果想要得到 一個清淨的國土的話 當淨其心 一定要讓自己的心先清淨 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這個菩薩 想要成就這個佛土世界 想要成就這個佛土世界 他的心一定要先清淨 他所成就的佛土 也才能夠清淨 所以我們叫做嚴土熟生 就是要成熟眾生 要嚴淨佛土 都是要靠我們的心來成就的 八十華嚴裡邊 就是華嚴經裡邊 也有這麼一句話說 三界所有唯是一心 三界所有 就是我們的一個心而已 你說由你的心創造這個三界 三界的清淨跟污染 由你的心來創造 如來於此分別演說十二有支 皆依一心如是而立 在這個整個三界裡邊 不外於十二緣起的道理 十二緣起的道理 重點在哪裡 都是由我們的心識的種子 種子在哪裡 也是在我們的心識當中 所以種子的善惡 靠我們自己本身如何來造作 清淨的種子引生清淨的緣起支 心境污穢的當然引生的 環境人事也是跟著是污穢的 都是合不來的 這個楞伽經裡邊也有說到 解深密經裡邊 也是都是有說到的 所以談到說三界唯心所現 諸法皆不離心的 這個心識的思想 其實說起來 是貫通整一個佛法的內容 修學佛法當然要你的一心 對於三寶的信敬尊重皈依 要靠你的心 這個中間的修學過程 也是要發菩提心 要發出離心 你才能夠好好的來修 才能夠斷煩惱 才能夠得智慧 慢慢的達到十地菩薩的境界 慢慢達到成佛的境界 成佛怎麼成的 也是你的心達到無漏清淨心 才能夠達到真正的成佛了 所以從我們有情世間 一直達到成佛的境界 其實說起來都是一心來引導 一心來做決定的 絕對不可以把他看成是 一宗一派的論說 也就是說明 整一個佛法都是談心識的問題 都是談這個心理的問題 不是只有唯識宗談而已 每一個宗派都可以談的 像華嚴經是華嚴宗也是談到心 楞伽經是真常唯心系的 也是談到心 唯識的六經十一論更不用說了 所以要改善內心 要成為真正的佛教徒 對於個己 每一個人自己 內心的那一種修養 是一定要很重視他 如果忽視自己內心的 這種修養的話 也就是說 煩惱重重的話 還是自私自利的話 你說要達到如何的向上 向善的 向解脫 向達到涅槃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就是背道而馳 怎麼會達到目標呢 不可能的 所以我們就是一定 要好好的從內心的修養 好好的下一點功夫了 九十九頁的第二大段所要談的 既然佛教這麼重視心識的問題 因為國土要清淨 也是靠我們的心 我們有情的生命體要清淨 也要靠我們的心 就是人跟人之間 相處的這個親情的關係 也是要靠我們的心 超凡入聖也是要靠心 達到成佛也要靠我們這個心 這個心有很多種不同的類型 在我們的經典當中可以說 談得非常的廣泛 對這個心的看法態度 在我們整一個佛教界當中 可以說有他不同的解說 不同的解說 說起來也就不同的思想 阿羅漢其實已經有所領悟了 但是因為還有法執的障礙 還是不夠透徹 達到成佛 所有的佛經 都是釋迦牟尼佛講的 但是因為眾生的根機不同 在解說上有些是 就是一言深入的 一針見血的 究竟徹底的 也就是當下的來做說明 有的因為程度差 在解說上 就要一層又一層的來引導 由淺而入深由方便而達到究竟 所以在解說上 就會有一些不一樣的 一些名詞 一些的說法 所以弟子們依著佛陀所講的 來修學 來修學的過程當中 當然個人的領悟也是會不一樣 根機利的 根機鈍的淺的 領悟上還是會有不同 所以部派佛教時代 可以說是最複雜的 可以說奇花放異彩的 那一種情況 但是這些領導者都是阿羅漢 甚至於都是還佛陀的弟子 直傳弟子 像這樣子所引發出來的思想 還是會有一點不同 所以這個地方就有談到說 對於這個心識看法或者是態度 並沒有談到 完全一致的這種說法 原因何在呢 就是說 人類什麼都是可以 跟他加以控制的 尤其是現在很多的電腦 有很多的那一些科技 就是我們的生育要得男得女 除了說禮佛拜佛的感應之外 醫學的科技裡邊 都是可以控制的 甚至於要讓他下雨 都還是可以控制的 但是唯有思想是無法控制 為什麼 因為彼此對心識的探討 就是不一樣 思想不能夠控制 個人所想的有個人的方式 所以從時代不同 來看這個心識發展 這個地方就從歷史裡邊來看 第一個就是原始佛教時代 第二個就是部派佛教時代 第三個就是大乘佛教的初期 剛剛才由小乘轉成大乘的時候 那種思想的演變過程 第四就是大乘佛教學派時代 這個學派時代 說起來就是性空學瑜伽學 都已經有他不同的 空有相對立的說法了 甚至於到後面還有就是藏傳的 尤其是著重於性空學的 或著重於真常唯心的那種說法 還是不一樣 即使說在部派佛教 因為部派佛教雖然說有十八部 或者是有二十部 其實應該說起來是更多 但是在歷史的記載裡邊 比較具有那個領導地位的 有代表性的 我們稱之為二十個部派 所以二十個部派 當然就是有 二十種不一樣的說法 最代表性的就是 上座部跟大眾部 這兩個一個上座部叫做上座 當然就是比較傳統的 老一代的 他們就是認為 我是佛陀的直傳弟子下來的 大眾部就是比較新潮的 思想比較有變化的 乃至於在他們的 活動當中來講的話 也就是比較的開發型發展型的 這一個就是大眾部 就是時代的變化當中 所引發出來年輕的 那一種積極 那一種開放性不一樣 像這樣子 上座部大眾部就不同了 甚至於到了大乘佛學時代 又有我們稱為如來藏說 法相唯識說 真常唯心說等等 各派各派的說法 都有所根據 都是從我們的經典裡邊來 但是發展出來卻是不一樣的 一種心識的觀念 所以這邊就談到說 對於心識的看法或態度 是還沒有達到完全的一致 因為思想不一樣 思想最難控制的 所以從這個一百頁開始 他就針對著歷史的流程當中 由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初期 大乘學派 然後一層一層的來說 心識的這個問題 在一百頁這裡 所謂原始佛教時代 也就是初期的佛教時代 就是從佛陀講經說法 一直到佛陀入涅槃 一百年以內 所代表的這種佛學思想 一般就是指世尊當時 一直到阿含經成立的這個時期 這個時代的心識說 這是以阿含所說的為中心 就是我們所謂的阿含經 四部阿含 如果是南傳的叫做五部阿含 多加了一個小部的 在阿含經裡邊就說 眾生輪迴於生死當中 受種種苦痛的煎熬襲擊 不是由於什麼原因 而是因為眾生的心穢惡而來的 只有我們的心很污穢 我們的心很罪惡的 解脫生死大苦 要得到究竟涅槃 就是一定要由 不是由其它的什麼因緣 要靠什麼 眾生的心要達到清淨 你的心達到清淨 才有辦法真正得到解脫 才能夠真正的 離去生死輪迴之苦 像這樣的論說心識 根據現代有學者 把他研究出了來 他認為說出發於這個是宗教的 因為我們是修學佛法 修學佛法當然很重視我們的心 一定要朝向這個理想目標 來努力 來精進 在這個過程當中 如何的斷惡修善 這個是我們宗教法裡邊 很重視的 所以說一般的宗教 都是勸人為善 只要是宗教型態的 再怎麼的低級 都還是要尊重善法 最低限度 人類的道德品性 都是不可抹滅的 甚至於在人際關係上面的 尊敬師長孝順父母友愛朋友 親朋好友 這個都是不可免的 所以只要是宗教都是勸人為善 這一個時代 也就是說傳統的 初期的原始的這個佛教時代 我們佛弟子就把這個心識 就作為心識看待 這是最單純的 這個就是我們的心 就是我們怎麼去想 如何的讓我們的心念是清淨的 如何讓我們的心念是快樂的 清淨快樂的 表現出來的動作行為 乃至於語言表達 必然也就是清淨快樂 第二個就是部派佛教時代 這個佛陀涅槃一百年之後 一直到三百多年四百年的 這麼長的一段時間 可以說就叫做部派佛教 就是一直的分裂一直的分裂 在思想方面 個人的理解個人的證悟不同 他有他的一個 就是同情他的人 或者能夠接受他這種思想的人 就成為一個團隊成為一個集團 然後就成為一個部派了 所以部派佛教時代 可以說是非常多非常多 一直的在分類當中 這一個阿含 指對了阿含的各種經典 不特作種種的解說 並且給予分類整理 乃至於綜合 就是我們就是達到綜合的 分類的這樣子的一個過程 一直到佛陀滅度四百年的 就是阿毗達磨時代 所以有第一次結集 就是四阿含 第二次結集 就是我們部派佛教的初期 開始分類 第三次結集一直到第四次結集 成立了阿毗達磨論典 這個就是佛陀涅槃四百年左右 在原始的阿含教典 雖然說了心識 但是在經過 一年二百年三百年的 大家一直的在那邊研究討論 分類綜合的之後 經過整理 當然就會有一些新的解說 在這個時代背景之下 心識當然還是心識 但是對這個意識的部分 第六意識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 還有第六意識 對這個第六意識 這個意識已經有一個更深入的 更合理的一種處理了 因此想要了解原始佛教 或者是部派佛教 這個兩期的心識說的差別 我們可以先簡單的這麼說 把它分類 原始佛教的心識說 側重於實踐的一方面 什麼實踐 真正的入於止觀當中 真正的當下能夠把煩惱斷除掉 而達到阿羅漢的境界 這個一定要真正的實際的 每天每天 除了佛理的了解之外 內心裡邊的反觀 自己的行為的缺點 但是部派佛教時代 雖然說帶頭的領導者 很多都是阿羅漢 但是弟子們就是根性 越來就是越鈍了 沒有像以前佛陀在世的弟子們 根機那麼利 看看我們的阿含經 很多的弟子 甚至很多的居士 只要聽佛陀講一次的佛法 講一次 這麼一次的佛理 最低限度都還有證到初果 在家居士是如此 出家眾也是這樣 如果是利根的 更快了 在家居士一聽到 佛陀講一段的佛理 就能夠悟到三果了 出家眾就可以馬上得到 阿羅漢果 那當時佛陀在世的弟子們 根機都是非常鋒利的 也就是說能夠對於佛理的了解 真正很用心 但是慢慢的當然 離佛陀越來越遠 大家在這個修學方面 也沒有那麼精勤 再來根機上面 也是沒有辦法說對機說法 所以像我們現在 這種的講經說法 都是大眾式的 有的人其實學佛學了二三十年 佛法很深刻了 他也是可以聽 就是今天第一次聽的 他也還是可以聽 這一個就是根機上面來說 就是普遍性的 淺的人深的聽不懂就不管它了 根機利的 學佛二三十年了 看佛書看了二三十年的 今天來看的話 來看我們這個電視聽經的話 這個淺的聽了頭 就大概知道尾巴 講到什麼結論了 他就可以這一段時間 他就可以比較輕鬆一點了 不用那麼嚴謹的心態來聽了 但是這樣子 當然說起來就變成是 有一點浪費時間了 所以在佛陀當時 弟子們的根機都是非常的鋒利 聽了很快就能夠悟道 像周利槃陀伽這麼笨的比丘 他的哥哥來教他都不容易開悟 但是佛陀一講一教 他很快就開悟了 部派佛教時代 因為離佛陀是越來越遠 在這個修證的部分上 就比較慢 也就是沒有像佛陀在世的時候 那樣子的快速了 所以部派佛教的心識說 他就著重在於理論的這一方面 這是兩個最大的差別 一個是著重在實踐的 一個是著重在於理論的 像我們現在的佛學 可以說理論的是比實踐的要多 在聽經 也都是在理論方面的了解 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 真正的要實踐就靠你自己了 理論把握住 接下來每天每天的例行工作 就靠你自己的用功 靠你自己本身的用心了 如果說催一次了解一次 催一次打坐一次的話 就是上不了道的 所以一定是 在解說方面就是理論的解釋 解釋好了之後的禪定工夫 止觀工夫 乃至於你真正要了解體悟的話 就要靠你自己本身的用功了 所以佛陀的原始佛教時代 就是非常重視 聽佛陀講經之後的自己的用功 用功的時間都是蠻長的 到了部派佛教的心識說的話 就比較著重在於理論的發揮 理論的這種推廣了 部派佛教時代的心識說 有分為上座部系的 有分為大眾部系的 但是他們的問題 其實有很大的不同 怎麼說 上座部系的學者 就是長老級的 上座比丘 傳統的這些修行者 他們對於阿含的教說 持著最忠實的態度 所以對這個原始聖典 在做這個分類的整理 做調理的組織就是終於發達為 極為複雜極為繁瑣的阿毗達磨 他們在這個阿毗達磨當中 對於心識的論說 以心心所論為實 而成立煩惱論 成立業論 成立這個禪定論 乃至於成立這個智慧論 修道論等等的教理 這一些道理 都是在闡明與心識的關係 所以上座部系一直延續下來 就是成為阿毗達磨 阿毗達磨就是有這麼多的分類 分類裡邊全部都和心識有關係 所以反過來說 要研究心識問題 當然就要看阿毗達磨論了 阿毗達磨論卻是分為 很多很多的部門 像這邊所看到的 煩惱論業論禪定論智慧論等等 但他們所說心識為現象方面的 所謂的現象就是我們看得到的 了解得到的 我們容易去分析的 像這一個我們就稱之為現象論 也就是法相唯識學的這種 了解眼根了解眼識 了解眼根眼識所對的境界 是色塵 這個都是很好了解 就是心識來講的話 心識本身如何配合前五識 所以他又能夠成為五俱意識的 來了解外境 甚至於留下記憶 甚至於能夠觀想過去 能夠策劃未來等等 這個都是可以去了解的 所以這個叫現象論的部分 也就是法相唯識學的部分 這一派的學者在阿毗達磨論中 雖然將這個心識的現象 做詳細的說明 但是對心識的本體 內在他的體性的部分 沒有做問題的探究 所以會感覺到說是不夠圓滿的 上座部系的現象論的 或也叫做法相唯識學的 都只有說明如何緣取外境 如何執持種子的不壞失 所以對他的本體性來說的話 很少談到 很少談到 像上座部系的本身 的現象心識說 在阿毗達磨時代以後 就更加發達 他所說的理論 一層又一層的越來越精密 越來越複雜 特別是說一切有部的心識說 上座部是他的本部 分類之後再接下來的 就是說一切有部 所以像我們說世親菩薩 他就是在說一切有部出家的 上座部系的思想 就是以說一切有部為主 來做統合 他的所分類的 說一切有部的五心識說 就是我們以後的法相唯識學了 所以法相唯識學最主要的 就是從說一切有部來的 大眾部系的學者對心識說 也是原始於我們的阿含經 大眾部系我們就稱之為 年輕的一代 比較著重於自由開放 乃至於啟發性的 這樣子的一個研究 這個大眾部系的 還是根據阿含經 因為不是跟阿含經來講的話 就是外道思想了 一定要從佛陀 他所留下來的經教為主了 但是能夠從這個 經文表面的言說 努力深入到他的內在 闡明他的真意義 所以他們認為說 即使這個煩惱具足的凡夫 站在凡夫的現象理念 我們外在的就是 生死輪迴的凡夫了 我們是煩惱重重的凡夫眾生了 但是我們雖然是 外在還是個性很突出 個性非常的有自己的這個表現 但是每一個人 每一個人內心當中 我們都是具有清淨本性的 所以在唯識學裡邊 有這麼一個派別就是說明 心性本淨說 這一個最主要的 當然就是大眾部系的一種說法 心性本淨 每一個眾生都一樣 像這樣子的一種說法 如果配合我們中國儒家的說法 就是性善說 孟子他就是性善 荀子就是性惡說 不一樣的思想 每一個眾生本具佛性 每一個眾生本具清淨性 這一個是在華嚴經有這麼講 大眾部系根據阿含經裡邊 也是這麼說 所以我們是可以回歸到 我們的清淨心的 正因為有這個清淨的心性 所以要先 要想判別這個凡夫跟聖人 特別說要在這個 轉凡成聖的實踐上 不但有他的特殊意義 為什麼 因為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裡邊 都是清淨的 雖然外表是煩惱重重的 一個凡夫眾生 但是我們可以轉 我們有這個希望 我們有這個目標 我們有一天 一定能夠把這一個 污穢的煩惱的去除掉 而轉成清淨的 所以這個特殊的意義 讓我們具有一個 理想的希望存在 所以看是否聽過心性本淨 有沒有修自己的心性 眾生得以去惡向善 所以由這個修道 就能夠斷煩惱就能夠證菩提 如果說我們的心性本身 就跟我們外在的現象一樣的 都是煩惱的話 你怎麼修也沒有用了 所以我們的本性是清淨的 本性是善的 本性是具有佛性的 所以我們可以透過修行 我們可以透過自己本身的轉化 就能夠離生死得涅槃 這個都是由心性本淨 所以他們就樹立了這麼一個 說法叫做心性本淨客塵煩惱 煩惱其實是外來的 煩惱是外來的 外來的我們就叫稱之為 像客人一樣的 或者就像外面的灰塵一樣的 可以擦掉的 可以去除掉的 所以只要把這個灰塵去除掉 只要客人離開 我們就恢復到清淨心了 所謂心相是不清淨的 心性是絕對清淨 記得 一個是心相 一個是心性 相是外表的 性是本來內在的 這個心性本淨說 就是經過一直的轉化 一直的轉化 發展到最後 就是我們後世所說的 叫做如來藏說 如來藏的思想 如來藏的思想 也就是我們一般所講的 真常唯心的思想 我們真常唯心 我們的心識都是真常性的 所以透過有一個有法相唯識 就是上座部的 大眾部的就是轉化成為 真常唯心的如來藏說的思想 這一個說起來 就是在部派佛教 有這樣子的思想的不同 演化出來的佛學的理論 當然也是有所偏差 但是修行的方式雖然是不一樣 如果說也能夠依此而修的話 掌握著你修行的方向 必然的都是可以達到清淨 都是可以悟得真理 所以有關於這個部派佛教 可以說理論興趣是太過濃厚 應該要著重在於 這個實踐的部分 大家好好的來跟他發揮 好好的來跟他從禪觀當中 唯識裡邊也有五重唯識觀 好好的來修學 一定可以真正的離煩惱 能夠把這個心性的清淨 顯發出來 我們今天就到這裡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