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講 題:八識規矩頌-3 主講者:淨珠法師 八識規矩頌 第三集 諸位同學 大家好 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看八識規矩頌 八識規矩頌 主要是玄奘大師所作 每一個頌就是有六句 四個頌就只有二十四句 發給大家的 就是只有一張紙 一張紙把頌文列印下來 只有看這一張的頌文的話 真的很簡單 所以如果要解釋 就要大家要作筆記 就是需要花一點時間 所以就介紹給大家看講記 要看八識規矩頌的講記 可以說是很多 以出家眾的解說來說的話 有聖德法師的註解 也有香港佛瑩法師的註解 也有就是演培法師的講述 在家居士就是大居士 他們所寫的也是有 可以作參考的 所以說諸位如果手上 已經有這個八識規矩頌的 一些註解書 或者是講記的書的話 都是可以作參考的 今天我給大家的一個資料 也就是介紹給大家的 是演培法師他的講記 為什麼要選這一本 來作我們的一種參考資料呢 最主要的是 這一本講記裡面 引的經論非常的豐富 尤其是論典的部分 因為唯識宗所根據的 六經十一論 像瑜伽師地論 像阿毘達磨論典 可以說非常的豐富的資料 所以演培法師他這一本講記 可以說引出來的資料 非常得多 如果說諸位 對唯識學有興趣的話 要再更廣泛的去搜尋資料的話 這一本八識規矩頌講記 裡邊所引的這些書目 可以給大家 作一個方向 要去深入 要去探討 要多參考 要更深入的 廣泛的去理解的話 是更方便 其他的註解書 當然也是有他每一個講說者 都有他的一個主題 有他的一個方向 像聖德法師的註解 可以說非常的好看 也非常的淺顯 像香港的佛瑩法師的 她是偏重於醫學方面的 尤其有關於我們的這個根 眼耳鼻舌身意根的 可以說都是根據醫學的角度 來作分析 所以各個的主題 各個的重點 是有他的一個目標的 八識規矩頌講記 這一本因為是跟唯識二十頌 合在一起的 成為一本講記本 所以我們如果要看這一本的話 就要翻開九十三頁的 八識規矩頌的講記 這個地方他有寫到 佛曆二五一七年的九月所講的 佛曆是根據佛陀涅槃的那一年 為佛曆的元年 釋迦牟尼佛他八十歲 入涅槃的那一年 就是佛曆的元年 今年民國九十八年 西元二○○九年 我們今年就是佛曆二五五三年 所以這一個講記 可以說是三十多年前 將近四十年前所講的 所以在新加坡的 靈峰般若講堂所講的講記 給它寫下來 成為我們現在讀的參考資料 所以如果大家要參考的話 當然這一本是資料 尤其是論典方面的資料 是特別的詳細的 在這一頁當中 有一個題前概說 當然是講說 講這一部講記的原因 九十四頁這裡就談到說 我們要聽聞佛法 是沒有那麼容易的 曾經有談到說 人身是難得 佛法是難聞 人身難得的意思 就說明我們是六道輪迴的 六道輪迴如果到天上去的話 我們稱之為長壽天 因為天上的壽命 比我們人間還要久 所以如果到天上去 是在欲界的話 只是去那邊享福享樂 也不懂得要精進的來修學佛法 如果是色界跟無色界的話 就是進入於禪定當中 而且一層天勝過一層天的 那一種殊勝 壽命是越長 入禪定的時間是越久 但是入於禪定當中 是不是就一定能得到解脫呢 也不一定 所以我們佛學是著重在禪定 而且是著重在於 禪定的這個觀想當中 也就是一定要去觀想佛理 如果只是入於禪定的 禪悅之樂的話 也只是浪費光陰浪費時間 所以生到長壽天去 也是成為我們修學佛法的 八種障礙的其中的一個 天上是如此 阿修羅雖然 也是屬於天上的一層天 當然也是一樣的 只是到那個地方 雖然是有天福 沒有天德的一類眾生 但是總是到了天上去 就是修學佛法的部分 就是沒有那麼精進了 三惡道的眾生都是苦處 受苦都來不及了 為了生活 弱肉強食的生活當中 不是驚駭 就是只是為了 我們這個生理需求 所以也不懂得修學佛法 即使有 也是少之又少 比例上來說的話 我們都稱之為 三惡道的眾生是沒有智慧的 所以在修學佛法的過程當中 唯有出生為人 修學佛法才容易 修學佛法你才有辦法精進 才有這個記憶佛理的這個憶念 有了憶念 入於觀想當中 你才有辦法真正的去體會 佛理在講什麼 所以在六道裡邊 三惡道的眾生 到餓鬼道 到地獄道裡邊 壽命也都是很長 到了天上去 壽命也是很長 所以對於修學佛法來說 就會一種障礙力了 也就是說修學佛法的機會 就會很少 從出生人間的這種叫人身難得 人的這個身體 要得到這個身體 沒有那麼容易 在我們的阿含經裡邊 有這麼一個比喻說 如同一隻盲龜 眼睛瞎了的烏龜 在大海當中漂浮著 正好也有一片木材 木材中間有一個洞 烏龜有辦法 真正在這個大海的漂流當中 他自己本身又是瞎了眼 又是盲龜 又有辦法正正好去遇到 那一塊木板 那也不容易的 甚至於還要正正好 頭能夠伸出來 看看呢 就是出來吐一口氣 那也不容易 因為大海 我們就說世界這麼大 海水還是占的比例多一點 所以這個 在這麼一個大海當中 的漂浮裡邊 要出生為人的機率 當然就是很少 所以這個是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 就是出生為人了 有沒有辦法真正的來聽聞佛法 就是有親近佛法 有時候也沒有這個因緣 第一個是遇不到 就是出生於邊僻的地方 沒有佛法的地方 你說邊僻一定是在海邊嗎 一定是在山上嗎 那也不一定 因為印度的一個名詞 有一個叫做中國 不是我們的中國民族的中國 主要的是說 有正法有道德有文化 尤其是以印度的國家來說 就是有婆羅門教的思想 流傳的地方 以我們佛學來說的話 當然也就是說 你所居住的地方 有佛法有三寶可以親近 再來能夠受一點道德文化 種種的教育 這個就稱之為中國 你如果生於邊僻的地方 即使是在都市當中 卻沒有辦法去接受到 我們佛學的教育的話 也不懂得什麼是佛寶 什麼是法寶 什麼是僧寶 也看不到出家人 也看不到佛像 也聽不到佛法的話 那麼我們也是稱叫做邊僻地方 邊僻的地方也稱作為邊地 同樣的也是八難之一 也是沒有這個因緣際會 來修學佛法 但是你就是說 出生於佛世 即使說你的身邊就有三寶 你就一定會接受嗎 那也不一定 在我們這邊的家庭裡面 媽媽學佛 家裡邊的人 說不定沒有一個要學佛的 甚至於還要排斥的 甚至於還要笑媽媽迷信的 還是有啊 雖然家裡邊有佛像 雖然家裡邊有經書 雖然媽媽在那邊拜佛 甚至於還有很多的菩薩像 甚至於還有他的歸依師父的 這個法相 但是家裡邊的人 不接受的也是有 以他的心態來說 他也是處於在邊僻的地方 這樣子來看 說佛法難聞 真正的一方面是出生為人 一方面又是在現在有佛法的 這個時代當中 一方面又是在於 有一個三寶的一個環境裡面 所遇到的人 還是有在學佛的 讓你有辦法來接受佛法的 這一種根機 有的還是不容易遇到的 也就是說 雖然說家裡邊 有人學佛信佛 你還不一定會學佛的 甚至於還有的人是毀謗的 甚至於還有人是排斥的 所以在我們的經典當中 也有提到說 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 還是有一個城中老母 就經常的跟在佛陀的後面 佛陀走到哪裡 她就是毀謗到哪裡 雖然即使出生於佛世 還是不能夠接受佛法 所以這個地方就談到說 佛法是難以聽聞得到的 本來出家眾就是 比例上來說就是少 有佛出生於人間 也是很稀有難得的 佛法流傳在世間 我們又有這個機會 聽到或看到這個佛書 那也是很難能可貴的 所以比例上來看的話 從時間 從我們的人口 的這個比例來看 三寶 本來寶物的東西 本來就是比較稀有難得 比較珍貴的 所以久久才有一個佛 出現於人間 才能夠來講經說法 像這樣子來看 我們要聽到佛法 也是很稀有難得 所以我們現在 大家能夠這麼安心這麼安定 甚至於這麼自由的 可以坐在客廳裡邊 打開電視 就能夠聽得到佛法 或者更有的 能夠到寺院或者到大會堂裡邊 去聽法師們講經說法 那也是很稀有難得的 這種因緣能夠去聽 甚至於說 很自由的 自在的坐在家裡邊的客廳 就能夠聽到佛法的話 這個是得來也是不容易 雖然有的人說 電視一打開就有了 但是有的人不一定會接受的 因為前面有談到過了 因為佛法要接受 也是很難得的 所以應該要時時刻刻 生難遭遇想 一方面家裡當然不反對 一方面自己又有這個善根福德 你今天就可以 好好掌握這個時段 來看看佛書 來聽聽佛理 最少對於世間的哲理 能夠多一點的吸收 多一點的瞭解 佛法最基本的 當然是做人的道理 甚至於在團體當中 為人的態度 乃至於對於這個道理部分的 就是諸行無常 諸法無我 涅槃寂靜 乃至於每一個眾生具有佛性 現在我們唯識宗裡邊 所要談到的 我們心識的重要 這一個都是還是要透過 其他的人來跟我們引導 才能夠比較深刻的瞭解 所以能夠有這樣子的自由 這樣子的不受到他人的干涉 能夠靜下心來好好的聽聞佛法 真的要把它感覺到是一種 難遭遇的 很不容易的 這一種事情來對待它 所以也要感覺到說 一種高度的慶幸至極 所以不要把它看成是辛苦的事 感覺到說 我在聽聞佛法 好像也蠻辛苦的 一坐 坐了一個鐘頭 坐了兩個鐘頭 有的還不一定聽得懂的 聽得懂的 又認為太淺了 這個不用講 我也知道 但是雖然是知道 沒有人再特別的提醒的話 也是這樣子的 疏忽的就過去了 甚至於不加以重視的 就這樣子飛過去了 所以曾經就是鳥巢禪師 就曾經講這麼一句話說 佛法的大要就是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自淨其意 是諸佛教 白居易居士就說 唉呀 這個三歲小孩都聽得懂了 鳥巢禪師就說了 三歲小孩子聽得懂 就是一直做一直做 做到八十歲都不一定做得到 很多的平常事情是瞭解是知道 但是問題你要做 還不一定能夠做得好 還不能夠做得到 所以曾經有這樣子的一個廣告 就是說 在開車的時候 要注意交通 現在是紅燈 不可以過去 但是想說趕時間 開車的媽媽就說我知道 這個人行道 不能夠停車 停車會被罰款的 小孩子這麼提醒 媽媽就說我知道 那就回答了 媽媽你既然知道 你為什麼還要做呢 不對的事情也是知道 但是我們個人的貪瞋痴的煩惱 所以很多的事情 簡單但是簡單的過程當中 我們有的時候 都會給它疏忽了 再提醒的話 會感覺到說 這個很簡單的事情 但是如果又太深的話 又聽不懂 一聽不懂就感覺到說 我聽了也沒意思 有聽和沒有聽是一樣的 那就過去了 那也太可惜了 因為我們總是說 尤其在唯識學裡邊 很重視多聞熏習 一定要多聽 一定要再聽 一次又一次的聽 我們中國人有講 勤能補拙 別人讀一次 我們讀一百次 既然別人讀一次就可以記得的 就可以瞭解的 我就是要讀一百次 這個一百次又反覆再反覆 一次又一次的讀 同樣的道理 這麼深奧的佛理 也不是我們一次 就能夠聽得懂的 一次聽不懂的話 沒關係 還有第二次 還有第三次 尤其是我們的佛學 原則上是站在 緣起法的立場裡邊來作解釋 發展出來的 修行的方式是不一樣 但是你只要有耐心的聽的話 你就能夠抓到 佛法所講的緣起的內容 引發出來的 種種的道理 唯識學當然也要講緣起 一個心法的動念 都是要助緣才能夠真正的 發生它的功能 真正的起分別作用 所以說 聽不懂得的 也要耐心的聽 這一次聽不懂 下次還有機會的話 再聽第二次 再聽第三次 一定聽得懂 你慢慢的 你的智慧也就能夠開發 也就能夠建立起來 所以我們要從聽聞當中 來得到法味 就是好好的去嚼酌 好好的去思惟它 好好的去體會它 一定能夠體會出一個味道出來 一個感覺出來 所以曾經有一位 曾經在賣過那個寶玉的 這一個師姊 她就說玉的真假 其實要教也不容易教 就是要一直的摸一直的摸 摸久了 你只要一看 就能夠感覺得出來 真的跟假的的不一樣 所以曾經 就是有這麼一個年輕人 想要去學這個玉的 這個石頭的雕刻 既然跟著他的師父學的時候 師父就是每天教他 你到海邊去撿一顆石頭回來 回來之後 就在手上一直的摸一直的摸 摸一直的摸 摸到第二天 他說好了 把這一顆丟到海邊去 再撿一顆新的回來 大小由你自己選擇 但是就是要不一樣的 每天就是摸石頭 每天就是摸石頭 這個年輕人就感覺到 師父都沒有教我 師父都沒有教我 內心裡邊 就很不是滋味 就很想要離開師父 就跟師父講說 他想要再去另尋高就 師父就說好 我拿一顆石頭給你看好了 你就摸摸看 感覺到如何 兩顆石頭一比 師父就問他 兩顆石頭的感覺怎麼樣 兩顆石頭的好壞怎麼樣 它的粗細怎麼樣 它的情況怎麼樣 一直的問他 他都有辦法來作分析 師父就問他 你怎麼會有這種感覺呢 因為每天摸每天摸 一天摸過一天 不一樣的感覺 不一樣的是從內心裡邊 從自己的皮膚上面 從自己的感受裡邊 就能夠體會到粗細的不同 它的質地的軟硬的不同 石頭是有磁場的 還是沒有磁場的 自己能夠感受得出來 所以像這個就是要慢慢的 自己去感受 自己去回味 自己去感覺 佛法是透過多看多讀之後 一定要透過自己的思惟觀察 所以聞思修 聽過之後 一定要思 思之後 你一定要實際的 一種實踐的工作 你才能夠真正的 對這個問題 能夠有深一層的去理解它 所以佛法 我們不管讀經是讀了多少 你一定要真正的在於禪觀當中 去體會它的義理 甚至於一本經一本經 或者一部經一部經看過之後 能夠去跟它作融會貫通 貫通之後所瞭解的 才是自己的 要不然 其它的都還是別人的東西 還是書本的東西 所以要從聽聞當中 來得到法味 一定要自己本身 真正的去理解 得到法味 也就可以得到佛法的受用了 因為你才能有辦法去瞭解到 佛法的好處在哪裡 佛法的優點在哪裡 對自己本身的生死 你才能夠懂得 要如何的把它給運用出來 所以我們每一個人 來瞭解佛經 來瞭解佛理的時候 都要用一種很渴仰的心 就是說 像我們在口渴的時候 看到水 你就是非常的稀有難得 很珍貴很珍惜的 那一種感覺出來 所以我們下面就有一大段的 介紹整一個心法的問題 還沒有真正的進入 我們的八識規矩頌之前 我們就對整一個心法 的一個整體的瞭解 這個整體的瞭解 不但從佛理方面 從我們所有的祖師 經典的 還有論典的 這些內容裡邊 來作說明之外 甚至於也還要 從歷史的演變過程當中 他對這個心法的解說 由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 到大乘初期 大乘後期 這個歷史的過程當中 我們對這個心法的瞭解 如果能夠對這一段 有所掌握的話 要來瞭解唯識的道理 那就簡單多了 所以我們這裡就還是一樣的 掌握住這一個內容 大家有一個概要 有一個主題的一種認識 九十四頁的這個第一大段 是要談到佛法對於心識的重視 我們平常有一句話說 修行即是修心 身業跟語業就是從意業來的 也就是從心來的 你的心的動念是善的 你的身業所表達的動作 也會是善 你講話的語氣也會是善 善的語言 就是我們所謂的柔軟語 就是我們所謂的口業的 四種善法 對人不但是誠實的 也不會講粗話 也不會講欺騙人的話 也不會講一些無意義的話 所以所代表的 所顯現的 就是你的那種慈悲 跟你的心胸的寬廣 對於他人的讚嘆 對於他人的鼓勵 都是從你的語言方面 所表達出來 但是你如果心起了惡念的話 同樣的 身體的動作 必然就是凶惡的凶暴的 所以為什麼會有家暴 主要的就是因為內心裡邊的 生氣 內心裡邊的那種 沒有辦法包容 對方又沒有辦法瞭解我的意思 對方又不能夠符合 我的要求的情況之下 當然就是生氣 所以只要是內心裡邊 一起了惡念的生氣 所表達出來的身業 一定就是對我們四周圍的人 的那一種不協調 甚至於還要受到傷害 語業也是一樣 講話也是相同 內心裡邊 假如起了一個惡念的話 講出來的話就是傷人的話 就是惡毒的話 就是很難聽的話 甚至於就是那一種 沒有教養的話 全部都講出來了 像這一個稱之為就是惡業 從哪裡來的 也是從心裡邊出來的 所以我們佛法真的講 就是很重視這個心法 講到貪瞋痴根本煩惱 其實說起來 也是我們內心的貪心 內心裡邊的瞋恨心 還有內心裡邊的愚痴心 就是驕慢心 就是懷疑心 乃至於你的思想的不正確 都是從心裡邊來作說明 你心裡邊不正確不對 就是貪瞋痴慢疑惡見 你的內心裡邊如果是正確的 是對的 那就是不貪不瞋不痴 不會懷疑 不會嫉妒 也不會驕慢 你的思想也是正知正見 所以我們能夠達到於解脫 能夠達到於涅槃 都必需要從我們的心裡邊 得到一種超越 所以修行即是修心 我們佛教是很重視 這個心法心識的 這裡也一樣的 有作一些說明 就是說佛教能夠成為 最根本最中心的問題 就是心性的問題 修學佛法的目標 最主要的 我們為什麼要修學佛法 我們都知道說 世間是苦的 世間是流輪生死的 我們現在就是要超越 我們要得到究竟的快樂 就是涅槃解脫 我們就是要得到 真正的那種斷除一切煩惱的 內在的顯發佛性 那就是不要再生死輪迴了 像這一個目標 就是我們想要離苦得樂 想要斷惑證真 想要轉迷開悟 甚至於想要超凡入聖 達到最高的理想目標 這些理想目標要從哪裡來 從我們的心識來 一定要改變我們的心念 因為每一個人一出生 還是以我執為中心的 都還是在於我們自己本身 的這個立場 甚至於我自己本身的 往後的生命 所以不管是自體愛也好 或者是境界愛也好 都是和我這個生命體有關的 也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 我執或者是我所執 就是我我所 從哪裡來的 從我們這個心識來的 所以剛才所談到的 這些理想目標 也是要從我們的心 轉成善的 你才有辦法 把那些煩惱性的斷除掉之後 而達到真正的超凡入聖的 解脫境界 所以修學佛法的人 一定要注意自己內心的 轉化轉變 內心如果還沒有改善清淨的話 要盡量盡量的 從懂得拜佛 再來還有已經接受歸依了 或者已經有受五戒受菩薩戒了 還有去參加了八關齋戒 接近於出家的生活 這個可以說 我們境界是越來的越高超 從一般的凡夫 一般的人 現在我懂得修學佛法 我懂得三寶 我懂得歸依 佛陀所告訴我們的 都是要斷惡修善 佛陀告訴我們的 就是要離去生死 得到解脫 要怎麼樣呢 心從這個一般的凡夫心 煩惱重重當中 把煩惱性的惡的掉除掉 而達到善法 但是這個善是善惡相對的善 這個還是屬於世間善 還是屬於有漏善 還要再更進步一點 再達到出世間善 達到無漏善 而這個無漏善的最極圓滿 就是達到了成佛 所以像這個就是我們平常 修學佛法的弟子們 時時都是要來反觀自己 時時都是要來瞭解一下 自己內心的變化等等 如果你有辦法這個樣子的話 你才真正的成為一個 佛法的三寶門中的弟子 所以釋迦牟尼佛 在世間講經說法 像所說的像四諦法門 所說的像十二緣起的法門 甚至於三十七道品的法門 每一種都離不了心法 講四諦一定講世間的因果 講出世間的因果 講十二緣起 也是要講三世因果 像這個有因有果從哪裡 就是無明的心 或者要反觀而達到無明斷除 達到解脫 所以以這樣子來說 修學佛法 真的要從內心裡邊來改造自己 談到了這個心識 在我們的經典裡邊 可以說談得非常的多 只要能夠打開我們的佛經 哪一部經也好 一定都要談到這個心識的問題 所以我們要對佛陀教理的研究 心識的問題 是一定要用心的 來加以探討才可以 這個地方就談到說 為什麼我們佛教 這麼重視這個心識呢 我們從兩方面來說 一個從我們所居住的 這個環境來講 居住的這個環境 我們稱之為世界 或者稱之為世間 其實佛學裡邊講世間 真正的世間是談有情世間 還是從有情來說的 我們所居住的環境 我們就稱之為世界 世界清不清淨 也是要看我們的心清不清淨 如果說自己本身的心 不清淨的話 這個世界就充滿了暴力 充滿了戰爭 充滿了爭鬥 所以這個所住的環境裡邊 大家都合不來 合不來 環境裡邊 不是吵架打架 就是團體的爭鬥 就變成大型的戰爭 所以這個也是我們的內心裡邊 有沒有辦法安心安住 但是我們的內心裡邊 如果能夠清淨能夠行善的話 我們這個世界也一樣的 世界也是清淨的 因為大家都可以互相的來幫忙 互相的來幫助 世界就充滿了歡樂 所以環境本身來說 要從心識來作解釋 就是說從我們有情 本身來講的話 一個生命體 我們這個生命體 清不清淨也一樣 跟我們的心識也是相同的 你如果心識是清淨的話 我們有情的生命體 內心當然是清淨的 有情的生命體 心清淨 身體也跟著清淨 內心裡邊 如果是自在的 我們表現出來的身體 也就是健康的 一樣 反過來說 我們的內心 如果是充滿了不清淨 內心裡邊 如果是充滿了雜染 就是貪瞋痴慢疑惡見 等等的雜染 小隨煩惱 中隨煩惱 大隨煩惱 一大堆的話 內心不清淨 當然我們的生命體 也都是苦苦惱惱的 所以在成唯識論裡邊 就引了一部經 這一部經原則上 就是無垢稱經 或者叫做維摩詰經 裡邊的句子 這一部經裡邊就有談到說 心雜染故 有情雜染 心清淨故 有情清淨 我們的心如果是雜染性的 污穢的 穢惡的 我們整一個有情的生命體 有情的身心 當然也都是屬於雜染的 如果說 我們的心是很清淨的話 充滿了歡樂的話 我們的有情生命 當然也是清淨的 也有一句話說 叫做心淨國土淨 心淨眾生淨 就是這個國家要清淨 也是靠我們每一個人的心 所以我們中國也有這個仁王 堯舜能夠禪讓 就是一種不用經過戰爭 能夠好好的來承接這個王位 來統理這個國家 所以堯舜乃至於到夏禹 都是一種禪讓的一種過程 仁王本身他就是具有 一種帶動領導的那種能力 能力從哪裡來的呢 他的內心的清淨 以印度來說的話 就是轉輪聖王 轉輪聖王也是一樣的 如果說這一個國王 內心是清淨的 對人民是愛護的 很自然的 四周圍的小國家 就會來臣服 不用經過戰爭 很自然而然的 就會靠進來 他就會來朝貢等等的 不用經過戰爭的 像這種轉輪聖王是如此 所以他的心淨 他的國土也清淨 他自己本身清淨 帶領國家的所有人民 每一個人也一樣 能夠學著清淨 因為教育也好 感染也好 感動也好 都可以受影響的 所以我們這個環境當中 如果有一個人 是真的很誠心誠意的 一種清淨心來跟大家 共處的話 每一個人也一樣的 會朝向於這個善的來努力 所以有情的染淨 都是隨心而轉 在我們原始經典當中 像雜阿含經的第十卷 二百六十七經裡邊也有說 當善思惟觀察於心 善思惟就是好好的 下一點工夫來思考來觀察 觀察什麼 我們的心 代表著我們這個世間也好 就是說有情世間 或者是器世間 代表著我們所居住的環境 的這個世界 或者我們每一個人 都是以心的善念 心的清淨來影響大眾 一定要好好的來思惟 我們這個心 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 可以說無始以來 就受到貪欲的污染 就受到瞋恚的污染 就受到愚痴的污染 無始生死以來 所具有的三根本煩惱 或者是六根本煩惱 再加上慢疑還有不正見 所以我們這個生命體 當然就是染污性的 完全都是以主觀的為主 就是貪欲心瞋恨心 再來愚痴 不接受他人的勸導心等等 像這樣子 當然我們生生世世 就是處在於苦惱之中 如果在修學佛法的過程當中 能夠常常的善為 觀察這一念心的話 使之不為貪欲瞋恚愚痴所污染 你就可以得到清淨 你就可以得到種種的快樂 其實像這樣子的一種詞句 雖然說是文章裡邊所寫的 但是我們平常也是那麼想 我們如果內心裡邊 今天心情很舒坦 看到別人即使有作錯一點 自己不滿意的事情的話 也可以pass過去的 也是可以沒問題 但是你如果內心裡邊是很苦惱 內心裡邊是很不如意 就是貪欲心很重 或者瞋恨心正在發威的時候 別人的一點小事情 你就是猶如眼中的沙石一樣的 非常非常的沒有辦法接受 馬上就如同火山爆發一樣的 就是火氣就來了 這一個就談到 內心一定要保持那種清淨 內心要保持那一種快樂的 那一種歡喜心 如果能夠這樣子的一種心態 來面對著大眾的話 別人的不懂 你反而會憐憫他 你反而會教導他 而不是以生氣的方式 所以這一種情況 在我們一般的為人處事 道德觀念當中 一直的在提醒大家 我盡量盡量的 心胸能夠寬廣一點 對於他人能夠包容一點的話 你必然的 每天都是生活在於快樂之中 每一個人的缺點 你都能夠幫忙他 甚至於也能夠引導他 所以佛在經中就接著說 心惱故眾生惱 心淨故眾生淨 我們的心如果是很氣惱的話 心如果是很不舒服的話 講起來 我們整天都是在生氣當中 不管是有爆發的 或者是內心裡邊的 苦悶性的都好 既然內心裡邊是苦惱的 是很不好過日子 但是你如果內心裡邊 是清淨心的話 我們就充滿了歡樂 所以我們每一個眾生 也都能夠達到清淨 眾生的感受苦惱 是由於心 眾生覺得快樂也是由於心 心在佛法中的重要性可知 是苦惱的 是歡樂 其實都是決定在自己 決定在自己以目前 我們一般的寺院 都會辦夏令營 寺院裡邊辦夏令營 其實就是動靜正好是相反的 一種感受 因為一般的人都認為說 寺院要不就是住在山裡面 山 就是我要清淨的 來修行佛法 我要安靜的 離憒鬧處的 就是阿蘭若處的來修行 越靜越好 不管是念佛拜佛持咒 看經書 打坐也好 越靜越好 就是在都市裡邊的寺院 我們的環境當中 也是越靜越好 所以寺院本身 是屬於安靜的場所 但是想一想辦夏令營 這麼多的小朋友 這麼多的人聚集在一起 大家童心未泯 天真活澄 所以除了說必需在打坐 在禪坐的小段時間裡邊 有這麼一點點的安靜之外 可以說大部分都是吵吵鬧鬧的 歡歡樂樂的 那一種又跑又跳又叫的 那一種情況 越是熱鬧的 小朋友越是喜歡參加 所以那種歡樂營 是很吸引小朋友的 但是寺院裡邊 辦歡樂營來說的話 真的是很吵 即使是佛七的夏令營 也可以說有一半的時間 都是在念佛打坐的 甚至於講佛教故事的 都是靜的 但是還是有一半的時間 給他們去又跑又跳 像這樣子寺院裡邊 辦這種夏令營 尤其是在二十多年前 可以說是很新潮的一種動作 新潮 住在寺院裡邊的師父們 可以說要接受這種新的挑戰 也是真的要有一番的 掙扎的過程 所以有的師父 他們就會感覺到說 小孩子這麼多 好吵好吵哦 真的受不了了 所以辦了五天的夏令營 就要請假五天出去 到處去參遊參學了 像這樣子的情況裡邊 帶小朋友參加這個夏令營 是給這些小朋友們的心靈當中 給他有一點佛法的善根 為了要讓這幾十個 幾百個小朋友 乃至於來帶隊的 這些輔導老師們 能夠有這個善根的 增長的這個因緣 師父們當然就是要犧牲自己 應該是要靜的環境 來打坐參禪的 應該要靜的環境裡邊 來念佛拜佛的 為了辦夏令營 小孩子再怎麼吵 你總是要能夠耐得住性子 這個時候你的心態 到底是苦惱的呢 還是快樂的呢 就要看你自己本身如何來取決 受不了小孩子們的 又跑又跳的話呢 吵吵鬧鬧的話 你就真的是很苦惱了 但是時代趨勢總是在改變 深山裡邊的寺院 也是一樣的 有這種研習營的這種活動 雖然是大人 大人也是 大家來交了新朋友 或者有一些老朋友 隔了幾年再見面的話 也是很歡樂的 也是不睡覺的 嘰哩呱啦的 講到天亮的也有 這個師父們也是要耐得住性子 所以像這種情況 這是一個例子 同樣的 在哪一個地方都是相同 有的人可以接受的 高高興興 不能夠接受的就是苦苦惱惱 同樣的一件事情 有的感覺到沒有什麼 有的感覺到真的是 很嘔的一件事情 要看你自己本身 如何的來轉變你的心念 轉變你的心態 尤其是菩薩 不但說要自利 還要利他 要利他 就是要犧牲小我 完成大我了 就是要來成就他人 自己辛苦一點 犧牲一點 這個就是不可以起苦惱的 所以眾生的苦惱 是由心靈生的 就是眾生的快樂 也是由心靈生的 這個我們可以去瞭解了吧 這一節課就到這邊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