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講 題:八識規矩頌-2 主講者:淨珠法師 八識規矩頌 第二集 諸位同學大家好 阿彌陀佛 要研究唯識學 一定要知道他所依據的經論 六經十一論可以說非常龐大的 一些義理在裡邊 我們一般的人 是不是都能夠全部把它看完 也不一定 尤其是現在 每一個人都非常的忙碌 在家眾出家眾都是一樣的 所以如果能夠 從經典跟論典當中 取其一兩本來了解來研究 讀這個唯識的道理 也就能夠有所掌握了 經典的部分 以現在我們目前的大正藏裡邊 能夠請得出來看得到的 就是解深密經 論典的部分就多了一點了 像我們所介紹的瑜伽師地論 是可以在大正藏裡邊看得到 還有像第五本的攝大乘論 或者是顯揚聖教論 這個都還是可以請出來 給他研究研究 第六本的十地經論 因為他主要的是在解釋 華嚴經的十地品 所以一樣的 一定要比對的來看 華嚴經也是六經之一 雖然他有他另外的 不同的重點的發揮 但是十地經論 同樣的是在十一論當中 很重要的一部論典 所以要把華嚴經的十地品 拿出來看 甚至於以十地經論 比對的來了解 第七本的分別瑜伽論 這邊談說是彌勒菩薩造 他是五部大論之一 什麼是五部大論 在下面這裡有提出來 他說除了十一論之外 還有五部大論 甚至於還有十部支論的 都是唯識宗所依的論典 五部大論這邊寫出來的 就是瑜伽師地論 還有分別瑜伽論 大乘莊嚴經論 還有辯中邊論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 這五部我們又稱之為五大部 但是分別瑜伽論 沒有翻譯到我們中國來 所以看不到他的中文本 第八他就是觀所緣緣論 觀所緣緣 所緣緣 這個就是指我們根或者是識 所緣取所分別的對象 也就是所緣境 在所有的因緣法當中 唯識學是講心識要起作用 一定是四緣所生 一定要有一個因緣 還有一個要所緣緣 所緣緣也就是根所對的境 心識所了別的對象 還有就是增上緣 還有等無間緣 要有四緣具足的話 心識它才能夠起 分別功能作用出來 所以這個所緣緣 也是很重要的一點 觀所緣緣論 當然就是來觀所緣的 這一個問題 這一部論就是陳那菩薩所造的 有玄奘三藏 在顯慶二年的十二月二十九日 在東都大內麗日殿翻譯一卷 這一個是玄奘三藏他所翻譯的 二十唯識論 這一部論是世親菩薩所造的 由玄奘三藏於龍朔元年的 六月一日在玉華寺譯成三卷 二十唯識論他有三卷 在玄奘三藏譯出這一部論之前 有舊譯本有兩本 一個就是元魏的時候 般若流支他所翻譯的 大乘楞伽唯識論有一卷 還有陳朝的時候 真諦三藏他所翻譯的 大乘唯識論也有一卷 這二部論典都稱之為舊譯 玄奘三藏他所翻譯的 當然就稱之為新譯 所以我們現在一般看得到的 就是玄奘三藏他所翻譯的 唯識二十論 或者二十唯識論 這一部論典 當然他也是有他的頌文 因為先寫頌文再寫注釋 比較容易讓後代的人 能夠來了解這個造論者 他的宗旨他的主旨是在講什麼 能夠以他的重點的了解 這個是二十唯識論 另外還有一個唯識三十頌 唯論三十頌也是世親菩薩造的 但是這一部三十頌是比較晚年 年紀比較大的時候 才寫出來它的頌文 還來不及寫他的注釋文的時候 他就圓寂了 所以他這個唯識三十頌 就沒有釋論 沒有他自己本人所寫的釋論 以後就是各人各人 從他的頌文當中 以自己的了解 來寫出他的釋論 就是差別非常的大 差別非常的大 原則上我們一般都說 有十大論師的說法 其實只有十大論師嗎 當然也不只 以印度當時來說 研究唯識的學者 非常非常的多 各人的領悟當然不一樣 但是比較出名的 而且有他的獨特看法的 就十大論師 代表十個論師們 個人的見解就是不一樣了 當然這一部論 後來到了我們中國 玄奘三藏翻譯 各人各人的 雖然都想要翻譯出來 但是後來就想說 只有一個三十頌 就成為十大論師了 如果十大論師還是照樣的 把它原來的解說 它的釋論 照樣把它翻譯出來的話 以後的唯識的思想 可能就會非常的混雜 所以就透過窺基大師的建議 就沒有各別各別的把十大論師 他們的釋論翻譯過來 而是糅釋了 取他的重點 以一個為主 而其他的九大論師為一個參考 為一個比較 把他翻譯出來 就是成為我們現在的成唯識論 總共有十卷 一個唯識三十頌 他的釋論就有十卷了 就是這麼長 一個二十唯識的頌文 也就翻譯出來就有三卷這麼多 所以世親菩薩他所寫出來的 有關於這個心識的問題 可以說是寫得非常的多 二十的這個頌 跟三十頌的差別在哪裡呢 我們說二十頌是屬於破邪 三十頌是屬於顯正 什麼意思呢 也就是說直接的正面的 來解釋什麼叫做唯識 來解釋八個心識的他的運作 他的分別 乃至於透過修行而達到成佛 像這樣子的正面的來解釋 這個叫做顯正 所以唯識三十頌 就是顯正的部分 就是你看了 就懂得什麼叫做唯識 破邪的意思當然就代表是說 有人因為不一樣的說法 不一樣的見解 站在唯識的立場裡邊來說 認為他的這種觀念不對 這種想法不對 這樣子的立場的解釋不對 給他駁斥掉 駁斥掉的 再以唯識的立場做說明 所以二十唯識論的重點 是在破邪 有很多很多外面不同的見解 跟我們這個唯識學 當然是相反的 或者是偏差的 就是說他的不正確的地方 指出他的不正確 而來說明唯識學的重要 唯識學的立場 像這一個破邪 就是二十唯識頌的內容 也就是二十唯識論的這個解說 三十的這個頌文 就是顯正的正確的 所以原則上當然是說 唯識三十頌是先看了 先來了解什麼叫做唯識 看了之後 如果有人來提問題 有差別的話 你才能夠分辨得出來 所以三十頌先看再來看二十頌 二十論 整個唯識的這個立場 你才有辦法把握住 才不會人云亦云的 跟著他人的說法而去 這個是二十唯識論的 第十部的這個論典 就是辯中邊論 這個在我們的五部大論當中 也是其中的一部很重要的 這一部論典 跟這個顯揚聖教論一樣 我們前面的顯揚聖教論說 有本頌有釋論 所以辯中邊論也相同有偈頌 有長行的 兩種體裁 他翻譯到我們中國來 有兩種譯本 一個就是陳真諦三藏翻譯成的 有兩卷 或者說有三卷的中邊分別論 所以陳真諦三藏翻譯的二卷 這辯中邊論 三卷的就是中邊分別論 第二種的譯本 就是唐朝玄奘三藏 他在龍朔元年在玉華寺翻譯的 有三卷 原則上當然說起來 玄奘大師他所翻譯的 我們就稱之為新譯的 尤其他帶回來非常多的經論 他都是一直的快速的 把他給翻譯成中文 所以翻譯的數量非常的多 這個就新譯的 玄奘三藏之前 魏晉南北朝乃至於隋朝當時 之前所翻譯的 我們就稱之為舊譯 像這個陳真諦的 這個就是南朝了 就是魏晉南北朝的南朝了 當然所翻譯的稱之為舊譯 現在在一般的流傳上來說 新譯的它流傳的就是比較廣 也就比較有人能夠接受的 來做研究 舊譯的就是來做參考用 所以辯中邊論 它是五大部之一 是很重要的論典 玄奘大師的這一部 可以說研究的人也是蠻多的 最後一本就是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 這一部論有他的本釋二論 一個叫做本論 一個叫做釋論 本論的意思當然不一定是偈頌 就是還是長行的 一種論文的方式 長行的論文方式 還有釋論來做解說 代表著說 對這個它的本文的內容 是非常的精簡的 在解說之後 成為一個釋論本 釋論是師子覺所造 師子覺又是世親菩薩的弟弟 說起來就是三兄弟了 一個是無著菩薩是老大 一個是世親菩薩 一個就是師子覺 他們三兄弟都出家 而且三兄弟可以說 在這個唯論的立場裡邊來說 可以說是佔了極大功德者 沒有他們的發揚 沒有他們的這些論典的 出現於世的話 我們的唯識學也沒有辦法 能夠很清楚的來表達 所以三兄弟在我們的佛教的 這個歷史演進過程當中 唯識學的義理的發揚當中 可以說是舉足輕重的 這一部論 安慧論師合糅而成 就是說他的本論跟釋論 安慧論師 也是有把它給糅合在一起 也就是說取出他的重點 來作說明 本論由玄奘三藏在真觀二十年 譯出七卷 本論的部分 由玄奘三藏法師把他翻譯 翻譯總共有七卷了 這一個就是我們前面所知道的 唯識學所根據的論 有十一部論典 十一部論典裡邊你看 瑜伽師地論 還有就是分別瑜伽論 再來就是大乘莊嚴經論 還有辯中邊論 這個都是我們十一論裡邊 所根據的 除了十一部論典之外 有五部大論 還有叫做十部支論 也稱之為一本十支的說法 什麼叫一本 最主要的就是瑜伽師地論 一百卷 為一個主要的一個論典 從這個一百卷當中 還有十支是它的部分的解說 所以這個部分的解說 如果說我們一下子 沒有辦法來看瑜伽師地論的話 這個十支論 還是需要去跟他了解的 十支論了解了之後 再回過頭來 來看瑜伽師地論的話 會更好看 更能夠了解他的重點在講什麼 十部支論就是第一個 就是指的這百法明門論 這個也是說 唯識學裡邊是最簡單的 對百法的解說 把世間的一切萬法 從心法 從色法 從這一個心所法 乃至於不相應行法 一直到無漏法 就是無為法的部分 總共給它歸類成為一百法 但是如果 要看這個瑜伽師地論的話 它是有六百六十法之多 六百六十法現在世親菩薩 就把它取出一百法的重點 真的不能夠離開這一百法的 來說明我們一個身心的結構 乃至於我們對一切萬物的理解 所以這個百法明門論 也叫做略陳名數支 既然叫做支論 所以叫做什麼支了 這一個就是略成明述 簡單的來介紹一百個名相 所以有很多人都會說 入唯識的大門 第一步就是先了解百法明門論 當然也是很重要了 一百個名相一定要把他 分為五大類 五大類裡邊每一大類分有幾支 分有幾個道理 你就要把它去記得 像一個心法的部分 就有八個心識了 心所有五十一個 色法有十一個 不相應行法有二十四個 無為法有六個 加起來正好就一百個了 這樣子了解的話 這個只要講唯識 一定要講這一百法的 你再看了之後 就能夠掌握住唯識學的 最底層的一個基本識 所以我們的八識規矩頌 會不會講到這一些 當然還是會講到 所以這個百法明門論 它也就是包括在於八識規矩頌 的裡面的一個內容 十支當中的第二支就是五蘊論 這個五蘊論也是世親菩薩造的 主要的就是粗釋體義支 當然就是很粗略的 簡單扼要的 來解說這一個 我們這個五蘊生命體的內容 我們這個身體是什麼 就是五蘊 色受想行識很簡單 但是要了解這個五蘊 還是有他的內容要去知道的 一個色蘊就包括了十一種色法 受想行它是屬於 我們所謂的就是行蘊 行蘊當中包括了受蘊 就是要有五受 三受五受的了解 想蘊你要如何去構思 行蘊就代表著相應行法 跟不相應行法 相應行法就是五十一個心所 不相應行法就是 二十四個不相應行法 都包括在這個行蘊當中了 還有識蘊就八個心識 所以講到五蘊 當然還是離不開 這個百法的內容 離不開八識規矩論 裡面所要談的內容 所以了解五蘊論的話 不但能夠了解我們 這個生命體的結構 也能夠了解我們的心識的 分別功能作用 第三個就是顯揚聖教論 它是無著菩薩他所寫的所造的 它是總苞眾義支 總包代表就是比較 範圍更廣泛的 來說明這個唯識的義理 第四個就是攝大乘論 攝大乘論所談到的 因為我們前邊也是有看到 攝大乘論也是屬於這個 我們的論典當中 十一部論典當中要去研究的 有關於這個所知依的這些問題 你所知道的內容是什麼 你要怎麼來了解 分別外在的一切萬法 就從心識來談了 它是廣苞大義支 非常廣泛的來了解 一個分別的功能作用 第五個就是雜集論 是無著菩薩造的 分別名數支 所以雜集論 也是很多名相的解釋 第六就是辯中邊論 它是彌勒菩薩造 世親菩薩作解說的 有它的釋論 這一個就是離僻彰中支 離僻 僻當然就是指的不正的 就是邪見的 不正確的 所以要離去不正確的 而來彰顯我們中道法門 像這一個就是辯中邊論 中邊 了解什麼是中什麼是邊 佛教叫做中道法 佛教就是不落於二邊 所以我們對這個邊跟中 一定要清楚明白了解 你才能夠去除了旁邊的 偏邪的不正確的 而來取中道法 來取我們這個正法 第七就是二十唯識論 它是世親菩薩造的 它是摧破邪山支 摧破邪山就是說不正確的 不對的都要把它給斷除掉 都要把它給摧破掉 才能夠建立正確的 所以接下來就是三十唯識論 一個是破邪 一個是顯正 這個是高建法幢支 就是高高的來建立我們 這個唯識的或者佛法的大義 第九就是大乘莊嚴論 就是彌勒菩薩造 世親菩薩他所解釋的 他是莊嚴體義支 莊嚴在修學的過程當中 如何來讓我們所修的這個法 我們的心能夠達到莊嚴 也就是能夠成就 也就是能夠理解 第十個支論就是分別瑜伽論 是彌勒菩薩造 它是攝散歸觀支 我們的心識都是向外去追求 我們的心識是向外去觀察 向外去分別 現在要歸攝回來瑜伽 瑜伽最主要的 就是讓我們的心 能夠達到安定相應的這個程度 是什麼 要修學五重唯識觀 修學佛法一定要有 禪定的這個止觀 因為戒定慧三學 一定要有定 你修學哪一種法門都要有禪定 聽經之後要修學 也是要入於禪觀之中 要來體悟佛理 也要入於禪觀之中 念佛念到一心不亂 同樣的也是達到這個觀的境界 定的境界 修學禪定法門更不用說了 所以義理聽過之後 心一定要靜得下來 來了解來觀察 我們所謂的複習 重新的再來了解它的意思 甚至於能夠達到融會貫通 融會貫通就是引發智慧了 所以修學佛法一定要修學禪觀 一定要有定力 像這一個就是攝散歸觀支 我們唯識學 主要的就是有五重唯識觀 一層一層的把我們這個心識 一直把他歸攝在於一點上面 瑜伽師地論也叫做本論 百法明門論從第一個的 略陳名數支的百法明門論 這個叫做十種釋論 對我們這個本論來說的話 稱之為支論 叫做本跟支 就是它的根本的流出來的支末 流出來的支末 我們有時候稱之為分支 所謂以瑜伽師地論為本 有十種的解說 我們就稱之為一本十支 所以以後只要聽到說 唯識學裡邊有一本十支 你就能夠懂得 就是瑜伽師地論為一本 還有十個支論來做解釋的 以上所說的六經十一論 五部大論和十部支論 雖然都是唯論宗所依的 但是真正講起來 經典應該是解深密經為主 論藏它就是以瑜伽師地論 這個唯識論 就是二十唯識論跟三十唯識論 為主 所以有空有這個因緣 能夠請到這一些論典的話 經典的話 都是可以請回來 自己加以了解 或者深入的去做研究的 尤其是有的寺院 當然都會請一部大正藏 這一部大正藏 有的是鎮寶 鎮寺之用的 因為總是一間寺院 佛法僧三寶都一定要具足 除了佛像之外 經典的也就是說能夠整套 全部都有的 我們目前就是大正藏 就是大正新脩大藏經 除了這一部大藏經之外 當然現在還有人在流通的 龍藏 或者其它的什麼藏經都是可以 這個就是代表的法寶住世 我們的寺院裡邊有這個法寶 出家眾的修行當然就是僧寶了 所以佛法僧三寶具足 雖然有的寺院是沒有這個空間 或者沒有這個經費 沒有辦法請到這一部 大藏經來講的話 當然我們課誦的經典 叫做四部合刊的經典 有彌陀經有普門品 有藥師經有金剛經 合成一大本的兩面的 當然也是經典了 尤其這四部經可以說是目前 我們佛教界裡邊是出家眾也好 是在家眾也好 都是非常精進積極的在讀誦 或者在修行的一部經典 大家一般還看得到的 還有像地藏經 都還是可以為我們寺院裡邊 所具足的一個法寶 有的在家居士 因為他的研究所需要 尤其像讀國文系的 讀歷史系的 讀哲學系的 不管是學生也好 不管是教授也好 可以說對於我們的經典 還是要稍微有這麼一個基礎 因為國文歷史只要從唐朝以後 必然的跟佛教是分不開的 尤其是唐朝 一方面是國家很興盛 一方面是我們佛教也是很興盛 甚至於日本的遣唐使 到我們中國來 出家眾來研究經典 而成為現在的 日本的佛教的興盛 重點都非常的多 所以研究哲學的 當然是我們的身心有關係的 還有談到有佛學的部分 歷史國文系的 尤其談到的這個文學的部分 也都是有關連 所以有的教授 家裡邊也會請一部大正藏 在家裡邊自己去研究的 也是有 所以只要有這個機會 一般的圖書館 尤其是我們寺院裡邊的圖書館 原則上大正藏是會有的 只要圖書館有向外開放的話 都還是可以借來看 但是借來看是不能夠請回家的 只能夠在他的圖書館裡面看 因為大部頭的書不能夠外借的 到這邊為止 就是對於唯識學所根據的 六經十一論的一個基礎的了解 要深入的話 還是要花一點時間 花一點精神在裡邊的 講到唯識學 因為看起來好像論典非常的多 但是佛經 是佛陀在世的時候所說 佛陀在世的時候 怎麼沒有特別講唯識學 當然沒有 因為針對著當時弟子們的根機 也就是他們的程度 佛陀就是應機說法 配合他們的根機 配合他們的程度 配合他們當時在這麼多的 外道的宗教環境之中 除了本有的 婆羅門教的思想之外 還有九十六種 不一樣的宗教法門 尤其是千二百五十個弟子 還是早期有修過外道法的 再轉入佛門的 在這個解說上 只能夠針對他們理解的程度 針對著他們能夠去體會的 這個程度來做解說 這個弟子要對他講什麼法 那個弟子對他說什麼法 那個弟子對他又說什麼法 就是於團體當中 我們由淺入深 或者目前遇到的是什麼狀況 而來做解說 所以佛陀當時最重要的 是了解我們這個五蘊身 但是對這個五蘊身的了解 又不能夠單單的只有講五蘊 因為五蘊的內容 比較偏重於精神的部分 比較偏重於心法的部分 為什麼 色 當然是色蘊 就是我們這個生命體 看得到的這個物理的 我們像這樣的一種 根身的部分 是可以開刀的 是可以手術的 都可以拿出來 整理整理再裝進去的 所以我們這個色蘊所代表的 就是心臟還是物質的東西 就是我們的大腦 還是物質的東西 這個都是歸屬在於色蘊當中 受想行識都是心理的部分 所以對心理學比較想要了解的 當然除了說了解唯識學之外 五蘊論其實說起來 就是偏重於心理方面的理解 有的人對心理學 太過於莫測高深了 太過於深奧的了解不到 希望從物質的部分來理解的話 就要講十二處了 十二處主要的是六根跟六境 六根裡邊有五根是色蘊的 只有意根是心法 六境六種面對的境界 六根是什麼 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我們的眼根眼球 耳根則是我們的耳朵 鼻根就是我們的鼻子 舌根舌頭 身根就是我們這個身體 這個都是物質的 只有意根是心法 所以所面對的色聲香味觸法 所以眼睛所看的色 當然是外在的物質 耳朵所聽到的聲音 也是外在的物質 所引發出來的 再來香味觸 我們所摸到的 身體能夠接觸到的 桌子椅子乃至於床舖 乃至於你的技術上 要做的東西 全部都是物質的東西 像這個都是物質性的 唯有法 他才是精神的部分 就是我們的心所面對的 受想行 都是心法的部分 你的感受 你的思想 乃至於你的內心裡邊的 一種觀念分別作用都是心法 所以十二處是偏重於物質的 偏重於色法的方面來做解說 所以十二法當中 就有十法是色法 有的是認為色法太多了 也不喜歡 心法太多了那也不喜歡 希望能夠有所折中的 心法也一點色法也一點的 來說明我們這個五蘊身 是什麼 就是十八界了 十八界裡邊就是有六根 有六境 還有六識 所以六根六境偏重於色法的多 六識就是心法的了 所以加起來就是十八界了 所以是對著不同的程度 對著不同的根機不一樣 對我們這個 五蘊生命體的解說 可以從五蘊來解釋 偏重於心法 從十二處來解釋偏重於色法 物質的 再來就是比較折中的 心法色法都有說到的 就是十八界了 所以我們說佛陀在世的時候 他就是蘊處界三科的 來教導眾生 所以所談到的 一講到這個生命體 就一定要講到我們這個心法 所以佛陀在世的時候 講經說法四十多年 其實都不外 著重於這個心法的重要 尤其入於禪定當中 又入於止觀當中 乃至於十地以上的菩薩們 重點都在心法 稱之為十法界都在於一心 是要上升是要下墮 也是在我們的一個心的轉念 所以善與惡其實就是一心 一層的兩面而已 向正的就是善念 向反的就是惡念 遇到一個境界一個想法 看你有沒有辦法轉得過來 能夠轉得過來都是善的 也都是好的 但是如果太過於執著 太過於自私轉不過來的話 一切都以主觀為主 一切就是痛苦的 一切就是趨向於惡的方面在做 這樣子的話只有墮落 所以十法界在於一心 就是四聖六凡 要成聖要下墮 都在於我們的心思裡邊 所以唯識心識 是非常非常的重要 修行就是要修心 你的心表現得出 就是在你的身業 在你的語業上面 心起善念身業語業就是善 心起惡念身業語業就是惡 所以我們一定要 好好的抓住我們的心 再來如何的配合我們的動作 配合我們講話的語氣 都能夠朝向於善的 所以一切的業力從哪裡來的 從身口意三業而來 身口意三業的身業跟語業 又是順著意業而來表達 所以意業 心意心識他的重要性 佛陀在世的時候 阿含經裡邊所談的 不外於就是這一些 像十二緣起法也好 像這個四聖諦的法門也好 其實說起來 他都是我們阿含經的內容 其實說起來 也都是因果的問題 而因果的問題 又是我們的心識的問題 因為如何的超凡入聖 超越凡夫達到聖者 你如果不能夠掌握住的話 你就是流轉了 掌握得住的話 你就超聖 超越成為聖者了 你就可以得到解脫了 所以我們所有的 原始佛教裡邊所談到的 四諦十二緣起八正道 不外於也是一種心法的表現 我們的唯識思想 他可以說重點在於 種什麼因得什麼果 四聖諦法門就是 有漏的世間的因果 滅諦跟道諦就是透過修行 而達到涅槃解脫的境界 是出世間的因果 像這些說起來 雖然說是教理方面的理解 其實也就是我們的心識的表現 不外於從我們的心裡邊 為出發點 甚至於說三法印也是如此 能夠懂得諸行無常 能夠懂得諸法無我 能夠懂得涅槃寂靜 你也要從內心裡邊 去體會去觀察的 佛教也有談到說 達到無我的境界 你如果有我的話 執著一個我執的話 認為一切都是由我來主宰 認為一切都是不變的 這是不可能 我們能夠主宰嗎 從出生小孩子到長大到年老 我們能夠主宰什麼 我們主宰不了 或者你認為是常一的嗎 也不可能 因為我們每天都在長大 每天的心思都在變化 所以他有常一性嗎 也沒有 世間如果有常一性的話 什麼都不能改變 因為它是固定不變的 就好在世間是無常的 所以我們才能夠透過修行 能夠斷惡修善 我們也才能夠透過修行 達到超凡入聖 你要是去了解了 要去觀察了 從哪裡來觀 從心來觀 所以這個唯識學裡邊 不管說是從哪一個法門裡 都一定要去理解到 我們這個心識的重要 你的起心動念的重要 尤其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 當然也是如此 因為世間法不如意事者 十之八九 很多的事情都不能夠 很能夠隨心所欲的 能夠要怎麼做就怎麼做 尤其在於我們的道德規範之下 人是有惰性的 雖然說佛陀有講 每一個眾生本具佛性 每一個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 但是只要是凡夫眾生 就是煩惱重重 蓋覆了我們的智慧 蓋覆了我們的本性 要去做惡那是順水行舟一樣的 就是一直的往下 一直的往下流 這個往下流的過程當中 當然就是同流合污了 做壞事的機率很高 墮落的這種機會非常的大 如何的逆水行舟 如何的來掌握住 世間的善念善法 其實說起來 還是心裡邊要很堅定的 來認知善與惡的差別 往後對於我們要如何的 達到解脫的境界 真正的達到究竟寂滅樂 唯有透過內心裡邊的修行 世間的世俗樂當然也是有 每天高高興興出去交友 出去旅遊 甚至於吃大餐滿漢全席 真的講還是很好 但是世間的快樂 我們都說明了 猶如刀上蜜 像刀刃上面的蜂蜜一樣的 你雖然想要吃這個蜂蜜 舌頭就會被刀子割傷了 所以我們就說世間的快樂 是短暫的 世間的快樂會引伸往後的痛苦 叫做樂極生悲 所以我們要如何的 在修學佛法的過程當中 懂得唯識教義的當中 懂得心的重點的情況之下 好好的把握住 自己的內心的思惟 你的思惟正確 你的動作就會正確 思惟不正確動作就會有偏差 要再反回來 就是百年身 真的說時間是不夠用的 甚至於等到你要求懺悔的時候 都來不及了 雖然是回頭是岸 但是你有辦法遇到善知識 你有辦法這個起心動念之下 真正掌握住自己 把握住自己 我們說最大的敵人還是自己 所以要如何的來突破 要如何的來求得上升 還是要靠自己的 心的那一股力量 每一個人好好的來掌握自己 必然的就能夠朝向於善的 來努力 朝向於解脫的方向 得到究竟寂滅的快樂 阿彌陀佛 這一節到這裡